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五单元 5 推荐作品 篇目一 狱中杂记
- 格式:pdf
- 大小:233.48 KB
- 文档页数:4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伶官传序教学目的:1.学习“盛"“告"“困"“于"“其"“之”等文言词语的用法.2。
体会一些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3。
理解作者的思想主题和写作目的;体会围绕中心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作方法.4.体会本文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表现主旨的方法。
教学重点:文言词语的用法教学难点:步步深入的写作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文言教学三读法(自读—译读—导读)学法点拨:整体感知、诵读、点拨、自学、讨论、批注等。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简介作家作品时代背景2、听录音,正音、明读3、熟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一。
教学导入:同学们,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欧阳修的文学创作风格,体味到了他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洒脱之气。
今天我们将学习欧阳修的另一篇传记《伶官传》的序言《伶官传序》,从中学习他的另一人生观点。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二、作者作品与时代背景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
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
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
诗、词也有很高成就.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
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欧阳修不但是文学家,他还是一位史学家。
他著有两部史书,一部是与人合编的《新唐书》,一部是《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掌握本文重要文言词语的含义,翻译本文重要文言句子2、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把握本文“散而不乱”的特点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把握本文论证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论证的方法。
2.难点: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及对作者结论的评价。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及“五代”历史背景2、翻译课文。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标题中的“伶官”是一群怎样的人呢?(学生: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古时戏子大多地位低下,却能入朝为官,欧阳修为什么要为伶官作传呢?让我们走进文本,寻找答案。
二、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永忠”。
北宋吉州永丰(江西永丰)人,官至枢密副史,参知政事。
在政治上,他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旗帜鲜明,曾就范仲淹被黜事,上书斥责谏官高若纳趋炎附势,不敢主持正义,因而遭到贬谪。
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他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对北宋诗文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成就,以散文最为突出。
他的文章,含蓄委婉,平易自然,各类文章又各有其独到之处。
例如他的记事文往往运用精炼的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活动或山水的景色,并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他的史论文常常充满激情,选择不同时代的类似史实作适当比较,经过反复论证,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切合现实的经验教训。
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新五代史》等。
三、时代背景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
叙与议论,这就使全文虚实相依,静深而又灵敏,实用而又好看。
一般认为,张岱的文章凝练得有如“唐人绝句”,其间点染依稀,给人以神思荡漾的奇趣。
此篇虽属“应用文体”,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功力仍然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人读罢免不了要心驰神往,再三吟哦。
2.对比手法。
本文在对比方面最具特色。
尤其第二段中,用排比句,作十四种对比,往日奢华的生活,历历如在眼前。
末段以幻想真事成梦的脚夫与惟恐真事乃梦的寒士的故事作比,指出自己与他们一样,俱为“痴人”。
这些对比,正是建立在作者个人生活的前后对比之上,“梦”的命名,意味深长。
而作者早年的豪华生活均在明代,这忆旧便不免有对朱明王朝的缅怀和留恋,遗民情结暗蕴其中。
三、文白对照野人。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
野人。
老熟人看见他,如同看见毒药猛兽,不敢喘气,害怕接近。
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陶庵自作挽诗,屡次想自杀,因为《石匮书》未完成,还活在人世。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人间。
但是瓮里的粮屡屡吃尽,不能开灶,才知首阳山的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伯夷、叔齐二老,竟自饿死,不吃周朝的粮食,那是后人美化语也。
他们的话。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
因思昔日生长王饥饿之余,喜欢写点文章。
于是想到以前生长在像王导、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谢安那样的大家族里,生活很是豪华,现在遭到这样的因果报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
应:(今天)头戴草帽,脚穿草鞋,这是报应过去的插簪穿履。
温柔也。
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在温暖柔软的床上。
用绳拴门板,用瓦瓮的口作窗户,这是报应爽垲也。
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以前住在明亮干燥的房子里。
用烟熏眼睛,用粪臭鼻子,这是仇香艳也。
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报应以前闻香睹艳。
用脚走路,用肩扛囊,这是报应以前拥众从也。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坐车。
过去的种种罪恶,从现在的种种因果报应中可以看到。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在枕上听见鸡叫,黎明前的清新空气涌来,因此想起我的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生平,繁华糜烂的生活,如过眼烟云,五十年来的生活,成为一梦。
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 陶庵梦忆序导学目标 《狱中杂记》: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并认识作者的思想局限性。
2.通过课文认识桐城派散文的艺术特色。
《陶庵梦忆序》:1.积累文言字词,品读文本,体会作者复杂的心情。
2.理解作者故国之思、黍离之悲的情感。
课内自主学习一 文化常识1.走近作者(1)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
桐城(今安徽桐城)人。
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代表作品:《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等。
(2)张岱(1597~1689),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出身世宦人家,家学渊源。
素喜游历,通晓音乐戏剧,交游广泛。
南明时,曾被授以职方主事之职,不久即辞去,托病不出。
后家道中落,布衣蔬食,生活颇为艰苦,然笔耕不辍,著述甚丰。
张岱是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有“文中乌获”“后来斗杓”之称。
代表作品:《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等。
2.背景解读狱中杂记康熙五十年(1711),方苞因《南山集》案牵连入狱。
《南山集》为桐城人戴名世所著。
戴名世在《南山集》的《与余生书》一文中提出写历史时应给明末几个皇帝立“本纪”。
此事被御史赵申乔揭发,戴名世全家及其族人被牵累定死罪者甚多。
方苞也因《南山集》序文上列有其名字而被捕入狱。
开始在江宁县狱,后解至京城,下刑部狱。
在狱中,目睹了监狱的阴森恶劣,百姓的横遭逮捕,冤死狱中,以及狱吏的敲诈勒索,受贿枉法,草菅人命等。
两年后出狱,被编入汉军旗,以奴隶身份入值南书房。
康熙死后被特赦,解除旗籍。
后累官至礼部侍郎。
本文是方苞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在刑部狱中据所见所闻写的。
陶庵梦忆序本文是张岱为自己的文集《陶庵梦忆》所作的自序。
该文集中,多为回顾自己过去豪华生活之作,而作者写此书时,已穷困潦倒,两相对比,不由心生慨叹,如大梦方醒,犹忆梦中美境,眷眷不能舍,又自知其不可复得,于是故作潇洒幡悟貌,将一切归之因果,归之大梦。
姓名,年级:时间:篇目二陶庵梦忆序一、通假字1.为野人“”通“骇骇",令人惊异的样子2.以苎.报“苎”通“苧”,麻织品3.政.如邯郸梦断“政”通“正”,恰二、古今异义1.当作..如何消受古义:应当做(什么事)。
今义:看作;作为.2.仇温柔..也古义:温婉柔软(之物)。
今义: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三、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故旧..见之故旧:老朋友2.名词作动词仇.温柔也仇:报答、报应四、一词多义1.方错误!2.意错误!3.书错误!五、文言句式1.因思昔日生长王谢状语后置、省略句2.鸡鸣枕上状语后置、省略句说作者【简历】张岱(1597-1689),一名维城,字宗子、石公,号陶【作品】著有《瑯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等文学名著庵,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侨寓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
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评价】明末清初文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
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最擅长散文张岱生活在明、清之交,那是一个“天崩地解"的年代:农民战争的风暴摧毁了腐朽的朱明王朝,随着满族入主中原,清帝国建立,封建制度正用文化专制主义配合铁蹄、刀剑和镣铐来延缓自己的没落与衰微;到处有苦闷、彷徨和幻灭,也有抗争和求索的思想火花在迸射。
张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忆梦、寻梦和说梦的.链常识小品文——散文种类之一。
“小品”一词在中国始于晋代,称佛经译本中的简本为“小品”,详本为“大品”。
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段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
在中国盛行于明清.知文意本文是作者为其《陶庵梦忆》一书所作的序言.文中描写了自己在国破家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他把今日的困苦饥饿归于对往日奢华的果报,把五十年来的盛衰荣辱看成一场人生大梦。
如此看来,写作本文、追忆往昔更像是一种无奈的梦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