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系统理论对汉诗英译的体现——以《枫桥夜泊》译本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23.58 KB
- 文档页数:2
第39卷㊀第9期2018年9月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OFHARBINUNIVERSITYVol.39㊀No.9Sep.2018㊀㊀[文章编号]1004 5856(2018)09 0100 04译者认知语境下的意象翻译分析以«枫桥夜泊»两英译本为例张嫚嫚(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ꎬ江苏南京㊀211816)[摘㊀要]意象是古代诗人内心丰富情感的寄托ꎬ也是当代诗歌翻译工作者们研究的中心ꎮ«枫桥夜泊»一诗意象丰富ꎬ对其英译本中意象分析的角度也各不相同ꎮ从译者认知语境角度出发ꎬ对«枫桥夜泊»较为典型的许渊冲及汪榕培译本中 乌啼 霜满天 钟声 和 客船 四个意象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ꎬ发现汪译本使用增译法ꎬ且采用与原诗相近的句式结构构建出与原诗意象蕴意较为贴合的译者认知语境ꎬ而许译本虽运用直译ꎬ保留原诗拟人手法ꎬ且采用英语语法中常见的伴随结构ꎬ但所构建的译者认知语境在意象含义传递层面稍有欠缺ꎮ对比研究«枫桥夜泊»中的意象翻译能够为提高诗歌再译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ꎮ[关键词]«枫桥夜泊»ꎻ译者认知语境ꎻ意象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8.09.026㊀㊀认知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ꎬ认知语境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ꎬ即语言在交际中的认知研究ꎮ斯珀泊和威尔逊在1986年出版的«关联: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认知语境ꎬ他们从认知角度出发ꎬ把语境定义为 一个心理结构体 ꎬ是受话者头脑中关于世界的一系列假设ꎬ不仅包括交际的具体环境和上下文的信息ꎬ还包括对未来的期待㊁科学假设或宗教信仰㊁长期或短期的记忆㊁总体文化概念以及受话者对说话人心智状态的判断等ꎬ这些都对话语的理解起重要作用ꎮ[1](P38)认知语境观的提出使学者们将传统意义上的静态语境研究转为动态ꎬ揭示了语义推理的认知心理依据ꎬ理解语义的过程是一个 认知 推理 的动态过程ꎮ肖辉和张柏然[2]认为认知过程是一系列的心理过程ꎬ是将新信息与大脑中的旧信息进行 匹配㊁类推㊁重组㊁转换等 的过程ꎮ认知语境的基本理论基础就是斯珀泊和威尔逊提出的关联理论ꎮ关联理论是一种有关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的认知理论ꎮ从认知角度来看ꎬ翻译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涉及原文作者㊁译者和译文读者的复杂交际过程ꎮ[3]在翻译过程中ꎬ译者通过对原文的理解㊁认知及推理所构建的译者认知语境是一个动态过程ꎮ译者要克服由认知语境变化引起的翻译困难ꎬ正确理解并传达原文信息ꎬ要以关联原则为基础ꎬ从认知语境角度进行推理以实现原文意义最大限度的传递ꎮ意象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ꎬ也是文学著作中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ꎮ意象是指经过作者艺术加工之后的客观实体ꎬ被作者情感化并具有基于某种特定的语境意义ꎬ从而形成引起读者共鸣㊁思考的一种艺术形象ꎮ中国对于 意象 的认识源远流长ꎬ«周易»中就有 立象以尽意 的论断ꎬ后世的诗词歌赋也延续这种 立象尽意 的方式ꎬ作者在特定的情景中ꎬ提取某种客观事物ꎬ经过意识形态下的㊀㊀[收稿日期]2018-02-03㊀㊀[作者简介]张嫚嫚(1989-)ꎬ女ꎬ安徽阜阳人ꎬ硕士ꎬ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翻译研究ꎮ艺术加工ꎬ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ꎮ意象或渲染气氛以塑造意境ꎬ或情景铺垫以成为线索ꎬ或借物之意以喻己之情ꎬ从而实现与读者的交互ꎮ古代诗歌意象丰富ꎬ诸多学者对意象翻译进行了研究分析ꎮ«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在安史之乱后ꎬ途经寒山寺时所作的一首羁旅诗ꎬ因其意象丰富ꎬ学界不乏有对其的意象翻译分析ꎮ如吴静[4]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ꎬ将系统功能语法和认知语言学结合起来ꎬ对«枫桥夜泊»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揭示句式背后译者组织经验的认知倾向和塑造的意象效果ꎻ马胜楠[5]以«枫桥夜泊»的英译为例ꎬ分析了中国古典诗词英译过程中意象的处理以及意境的再现和传达ꎻ赵彦华[6]通过分析不同译者对«枫桥夜泊»的两个译本意象翻译的解读进而总结诗歌意象翻译的一般性原则ꎻ强慧云㊁王赋[7]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了许渊冲«枫桥夜泊»英译本中认知不对等和意象上缺失的问题ꎬ并提出诗歌意象翻译中一些可行的翻译方法的建议ꎮ众多学者虽对«枫桥夜泊»译本中意象做了诸多研究ꎬ但鲜有人从译者认知语境对«枫桥夜泊»英译本中的意象翻译进行分析ꎮ本文选取«枫桥夜泊»的许渊冲译本(以下简称 许译本 )[8](P27)和汪榕培译本(以下简称 汪译本 )ꎬ[9](P129)从 乌啼 霜满天 钟声 客船 四个意象进行译者认知语境层面的对比分析ꎬ探究译者认知语境在诗歌英译时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ꎮ一㊁乌啼之凄冷孤寂语境«枫桥夜泊»前两句有 落月㊁啼乌㊁满天霜㊁江枫㊁渔火㊁霜满天 六个意象ꎬ后两句中有 姑苏城㊁寒山寺㊁钟声㊁客船 四个意象ꎮ与许译本相比ꎬ汪译本很好地体现了原诗 乌啼 所传达出的环境凄冷孤寂之语境ꎮ原诗中 乌啼 字面指诗人耳朵所聆听到的乌鸦叫声ꎬ这一叫声低沉凄凉ꎬ暗含不祥征兆ꎬ而夜半时刻的乌鸦叫声则更加渲染出一种悲凉冷清的氛围ꎬ同时传递出诗人因乱世而无法归乡的那种难以言表的愁闷孤寂之感ꎮ 乌啼 在许译本中被直译为主谓倒装结构 crythecrows ꎬ这一拟人手法与原文对应ꎮ cry 一般用于表示人类伤心难过的情绪ꎬ是人类宣泄负面情绪的直接方式ꎮ许译本采用 cry 描述乌鸦难过的心情ꎬ呈现出一幅乌鸦哭泣的动态画面ꎮ这一直译法的优点是向读者传达出悲伤之感ꎬ但缺点是忽略了原诗中 乌啼 之隐意ꎬ即 cry 一词过于直白ꎬ从而未能体现原诗传达的苦楚孤寂意境ꎮ相反ꎬ汪先生巧妙选用了主谓结构 ravenscroak ꎮ一方面ꎬ就体型来说 crow 指体型较小的乌鸦ꎬ而 raven 指较大的 渡鸦 ꎻ就叫声来说ꎬ与 crow 相比渡鸦的叫声更加凄厉ꎻ就内涵来说ꎬ正如美国浪漫主义诗人EdgarAllanPoe的诗歌TheRaven[10]中借 raven (渡鸦)的到来表达气氛的压抑ꎬ从而使得诗人痛失所爱的伤感之情更加浓厚ꎬ同样汪译本借 raven 一词传递因乌鸦的出现而增强的压抑沉闷之感ꎮ此外ꎬ渡鸦的黑色羽毛也含有低沉压抑之意ꎬ暗示诗人当时的低落心情ꎮ另一方面ꎬ相比许译本中仅含哭泣之意的 cry ꎬ croak 传达了乌鸦低沉的啼叫声之意ꎮ在关联理论中ꎬ语言交际被视为明示 推理的过程ꎬ在此句中 乌啼 即为明示ꎬ 诗人内心愁苦 则为推理ꎮ croak 一词的使用体现出译者把握了原诗内涵ꎬ也即借乌鸦的啼叫声暗指不详预兆ꎬ烘托出环境背景凄冷之意ꎬ传达出原诗作者借此时此景抒发内心那种难以言说的愁苦孤寂之感ꎬ从而更加利于目标读者理解原诗意境ꎮ综上所述ꎬ汪译本运用了与原诗一致的主谓结构以及与原诗较为贴合的词汇加深了原诗意象所传达的意境ꎮ二㊁霜满天之清幽冷寂语境与许译本相比ꎬ汪译本很好地体现了原诗 霜满天 所传达出夜晚清幽冷寂之语境ꎮ霜是一种自然现象ꎬ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ꎬ霜的出现代表着已经到了深秋ꎬ也正是古代游子易于思乡的季节ꎮ 霜满天 不仅预示着寒冷的气候特征ꎬ而且渲染了游子的漂泊思乡之感ꎬ传达了清幽冷寂的语境ꎮ譬如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 鸡声茅店月ꎬ人迹板桥霜ꎮ 描写早起赶路时所见之 霜 景同样传达了 客行悲故乡 的孤寂思乡之情ꎮ许译本将 霜满天 译为 streakingthefrostysky ꎬ意为给 给霜冻的天空加上条纹 ꎬ将原诗的主(霜)谓(满)宾(天)转换为现在分词短语(streaking-)ꎬ起伴随状语作用ꎮ结合整句译文可知ꎬ streaking 的主语是 crows ꎬ伴随状语所表达的动作与句中谓语动词的动作同时发生ꎬ即 streaking 和 cry 同时进行ꎮ由此ꎬ译者传达的是乌鸦在 哭泣 时所做的动作ꎬ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乌鸦身上反而忽略了原诗通过 霜满天 传达寒冷之语境ꎮ此外ꎬ译者运用词性转换将原诗中的名词 霜 转换为形容词 frosty ꎬ修饰名词 sky ꎬ传达的是一101第9期张嫚嫚:译者认知语境下的意象翻译分析幅静态画面ꎬ未能传达出原诗的清幽冷寂之语境ꎮ汪译本将 霜满天 译为 coldairsgrow ꎬ译文采用主(coldairs)谓(grow)结构ꎬ与原诗结构较为相近ꎮ译者将原诗拆分为 霜天 和 满 ꎬ运用意译法将其分别译为复数名词 coldairs 和动词 grow ꎮ一方面 coldairs 是 霜寒 内涵意义的转化ꎬ译者结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ꎬ运用 coldairs 传达霜冻的寒冷之意ꎬ易于读者理解该意象内涵意义ꎬ另一方面译者选用表达数量之多的名词复数形式ꎬ传达出一层层的寒冷空气笼罩着天空ꎬ与原诗寒冷气候特征相符ꎻ grow ꎬ意为 茂盛ꎬ生机勃勃 ꎬ表面上看似乎会使读者误解为一派繁荣的景象ꎬ实则译者用它来修饰寒冷空气的不断增强ꎬ十分有力地向读者传达了厚重寒气层层结起的动态画面ꎮ同时也反衬出诗人内心孤寂的心境随着寒气不断增强ꎬ营造出清幽冷寂的语境ꎮ汪译本通过意译法且采用与原诗较为相近的句式结构ꎬ较好地传达了原诗意象所蕴含的丰富意境和深邃寓意ꎮ三㊁钟声之心灵慰藉语境与许译本相比ꎬ汪译本很好地体现出原诗 钟声 给人带来心灵慰藉之语境ꎮ钟声在中西方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ꎬ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ꎬ带有一种精神超脱㊁神清气爽的意境ꎮ原诗末句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运用拟人修辞法使主语 钟声 如同朋友或者客人来到客船拜访ꎬ与诗人聊天解闷ꎬ暂时化解其思乡羁旅的忧愁ꎮ许译本将 钟声 译为复数名词 bells ꎬ意味着从寒山寺传来一阵阵钟声ꎮ这一处理从写景叙事来说ꎬ与原诗寺庙中断断续续敲击的钟声相符ꎬ较好地传达了原意ꎻ但从寓意抒情来说ꎬ break 传达了 Bells 不期而至 之意ꎬ打破了 roamer sdream ꎮ这一 主(Bells)谓(break)宾(roamer sdream) 句型译法较为平铺叙事ꎬ重点在于传达 钟声惊扰了羁旅者的梦乡 ꎬ暗含责备之意ꎬ却不见 bells 带给人心灵的慰藉之意蕴ꎮ正是由于译文与原文关联性的缺失ꎬ才更加使译文读者难以体会原诗作者借 钟声 传达的深刻含义ꎮ综上ꎬ许译本对于原诗 客船 意象的传达与原诗所表达的意象内涵有所偏颇ꎮ汪译本以 tolls 指代 钟声 ꎮ牛津词典释义为 缓慢而有规律的钟声 ꎬ从描绘的景物来看ꎬ与原诗传达的悠扬 钟声 的含义相符ꎬ并且传达出与原诗一致的听觉意象ꎮ首先ꎬ时间状语 Themidnight 对叙述焦点 tolls 进行修饰ꎬ点明时间ꎬ烘托了凄冷的环境氛围ꎻ其次ꎬ两头韵词 resoundandreach 与 tolls 搭配使用ꎬ这一主谓结构表现了 寒山寺夜半钟声回荡着四散开来ꎬ到达我停泊的船上 ꎬ与原诗的 到 有异曲同工之妙ꎬ特别是 resound 一词属于神来之笔ꎬ将钟声悠扬且不断回荡之特点刻画得惟妙惟肖ꎻ最后ꎬ复数名词 tolls 不仅传达了钟声悠扬ꎬ而且暗含的 缓慢 之意更使译文将钟声悠扬㊁舒缓之感传达给读者ꎬ实乃点睛之笔ꎮ复数名词 tolls 以及动词 resound 无不传达了钟声来回荡涤在 我 的心中之意ꎬ营造了钟声似许久不见的挚友ꎬ给 我 以心灵的慰藉ꎬ使 我 从深沉的苦闷中解脱ꎬ进入到自由愉悦㊁超尘脱俗境界中的意境ꎮ除此之外ꎬ就关联性来讲ꎬ汪译本运用了具有丰富并与原诗意象相近含义的目的语词汇与原诗保持了较大的关联性ꎬ使译文读者深切体会到原诗作者寄托在此意象中的情感ꎮ四㊁客船之无奈漂泊语境客船在古诗中一直是 居无定所 的象征ꎮ诗人们喜爱借客船表达自己流离漂泊㊁内心无处寄托之情ꎬ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一诗中 一水不相见ꎬ千峰随客船 中的 客船 也象征着流离漂泊之意ꎮ原诗呈现给读者的是钟声传到了客船ꎬ实则是传到了客船之上漂泊在外的诗人耳中ꎬ营造了一种诗人无法归乡㊁无奈漂泊的语境ꎮ与许译本相比ꎬ汪译本很好地体现出原诗语境ꎮ许译本将 客船 译作 theship-borneroa ̄mer (船载的漂泊者)ꎬ将作为客体的 客船 认知为作为主体的 船上漂泊者 ꎮ结合译文 theship-borneroamer sdream 可知ꎬ译者虽体会到原诗中 客船 指代 乘船之人 ꎬ但是译者更想要强调的是船上漂泊者的梦被钟声打破ꎬ由此看出 theship-borneroamer 为译者的认知ꎬ theship-borneroamer sdream 为译者的推理ꎮ认知角度的意象翻译强调的是译者要从原作者所处文化背景㊁认知观等角度全面理解原诗后构建与原诗较为相近的认知语境ꎮ因此ꎬ译者的推理改变了原诗意境且客船的意象含义也大打折扣ꎮ汪译本以 mymooringboat 指代 客船 ꎬ译者虽未直接传达客船指船上游子之意ꎬ但增译了所属词 my 和形容词 mooring 来修饰 boat ꎮ一方面向读者传递了自己与其他客子在外漂泊ꎬ一样怀着羁旅之思ꎻ另一方面ꎬ本该20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年继续赶路将游客送至归处的舟船却停泊在江边ꎬ传达了游子难以归乡的无奈漂泊之意ꎮ此译文传达了译者对原诗作者通过意象 客船 所抒发的情感的全面理解与认知ꎬ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合理推理ꎬ构建了 我无奈漂泊 的译者认知语境ꎬ与原诗语境较为相符ꎮ相比之下ꎬ许译本的 theship-borneroamer sdream 将重点落在 漂泊者的梦 上ꎬ稍逊一筹ꎬ而汪译本使用增译法不但表达了 漂泊游子 的含义且营造出游子无法归乡的无奈意境ꎬ忠实贴切地将原诗意象移植到了译文之中ꎮ五㊁结语本文基于关联理论的译者认知语境对比了«枫桥夜泊»两英译本中 乌啼 霜满天 钟声 客船 四个意象的翻译ꎬ分析发现许译本虽使用直译法保留原诗的拟人手法ꎬ并采用英语语法中较为常见的伴随结构将原诗意象字面含义形象传达出来ꎬ却未较好结合原文与译文的关联性ꎬ从而使译文忽视了内涵意义ꎮ相反ꎬ汪译本多运用与原诗相近的句式结构ꎬ并结合增译法将原诗中意象表层与内涵意义均较好传递给读者ꎮ关联理论下的认知语境是一个动态的结构系统ꎬ这就要求译者根据原文的背景文化选用恰到好处的译语来构建与原文较为契合的语境ꎮ意蕴丰富的意象翻译更是如此ꎬ译者不能直接照搬抑或堆砌原文意象ꎬ而是要结合具体意象隐藏的内涵重新创建易于读者理解的认知语境ꎮ由此可见诗歌意象翻译过程中译者认知语境的准确与否至关重要ꎬ同时本研究也能够为诗歌再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ꎮ[参㊀考㊀文㊀献] [1]Sperberꎬ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ꎬ1986. [2]肖辉ꎬ张柏然.翻译过程模式论断想[J].外语与外语教学ꎬ2001ꎬ(11).[3]周红民.认知语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ꎬ2001ꎬ(11).[4]吴静.«枫桥夜泊»英译文的及物性和意向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ꎬ2006ꎬ(2).[5]马胜楠.中国古诗英译中的意象翻译 从«枫桥夜泊»的英译谈起[J].中国科技博览ꎬ2011ꎬ(2). [6]赵彦华.浅谈中国古诗中意象的英译 以«枫桥夜泊»为例[J].青年文学家ꎬ2013ꎬ(33). [7]强慧云ꎬ王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诗歌意象翻译 以许渊冲«枫桥夜泊»的英文译本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ꎬ2014ꎬ(11).[8]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英汉对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ꎬ2007.[9]汪榕培ꎬ王宏.中国典籍英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ꎬ2009.[10]WalkerꎬIan.EdgarAllanPoe:TheCriticalHeritage[M].London:Taylor&Francise-Libraryꎬ2002.责任编辑:思㊀动AnAnalysisofImageTransl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Translators CognitiveContextExemplifiedWithTwoEnglishVersionsof TheNightofMaple ̄BridgeZHANGMan ̄man(Nan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ꎬNanjing211816ꎬChina)Abstract:Imagesarethesustenanceofancientpoets innerfeelingsaswellasthefocusintoday spoetrytranslationstudies. TheNightofMaple ̄Bridge togetherwithitsdiffer ̄entEnglishversionsꎬrichintheuseofimagesꎬhasbeenstudiedfromvariousperspectives.Translationsoffourimagesꎬ WuTi ꎬ ShuangManTian ꎬ ZhongSheng and KeChuan inXuYuanchong sandWangRongpei sversionsarecomparedundertheframe ̄workofthetranslator scognitivecontext.ItisdiscoveredthatWang sversionusesamplifi ̄cationandthesentencestructurethatbearsmuchresemblancetoconstructthetranslator scognitivecontextꎬwhichisthereforeconsistentwiththesourcetext.AlthoughXutranslatesimagesliterallyꎬandpreservestheoriginalpersonificationandthecommonstructureofac ̄companyingcircumstancesinEnglishgrammarꎬhiscognitivecontextisdeficientintransfer ̄ringimplicationsofimagery.Thestudycanprovidesomereferenceforimprovingthequalityofpoetryre-translation.Keywords: TheNightofMaple-Bridge ꎻtranslator scognitivecontextꎻimagetranslation301第9期张嫚嫚:译者认知语境下的意象翻译分析。
从译者解读看诗歌翻译——以《枫桥夜泊》为例罗云明【摘要】影响诗歌翻译的因素除文化、语言、诗歌本身的特点外,还有译者对原诗的解读.译者带着不同的先在知识、思维特性、文化认同感等对诗歌进行解读,解读结果将影响译者在翻译时对细节词语的选择和处理.在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中,为重现原诗人的特殊情感,译者有时也会带入自己的情感.【期刊名称】《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27)006【总页数】4页(P98-101)【关键词】诗歌翻译;译者解读;词语选择【作者】罗云明【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诗歌是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和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来抒发思想情感,具有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富有感情色彩的特点。
诗歌翻译在各国的文化交流中不可避免,通过诗歌的翻译也可以丰富世界各国文化。
影响诗歌翻译的因素有很多,如文化因素,语言因素,诗歌本身的特点等。
“诗以意为先”,既是汉诗的传统,也是汉诗的本质特征。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无论诗词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转引自:穆诗雄,2005)我们由“诗以意为先”也可以得出,诗歌翻译“先译意”,这里的“意”则是指诗人要表达的意思。
诗歌翻译活动的本质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辩证统一,不同的诗歌翻译活动所存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比例当然是不同的。
(易经,2006)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扮演的角色有原文的读者、解释者,译文的作者、创造者,这也说明了翻译活动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诗歌翻译也不例外,而译者最终的落脚点是在翻译实践。
辜正坤教授认为,诗歌翻译的关键最终要落实到语言技巧处理问题上来,亦即形式与内容的协调问题上来,“与其他的翻译实践相比,诗歌翻译实践虽然有其特殊性,但由于诗歌语言形式最精炼、最复杂,最具代表性,所以比之其他形式的翻译实践能更集中地表现出对语言技巧的理解、把握与处理。
94古诗英译中的意象传递——以汪榕培先生《枫桥夜泊》英译本为例徐 炳 富(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014)摘 要: 意象是文艺美学概念,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典型意象,意象是诗人感情寄托之物。
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象,是依靠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感染和沟通读者。
本文旨在分析古诗英译中的意象传递,体现其过程的实现及意义。
关键词:枫桥夜泊;意象传递;诗歌意境;诗歌意象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The Transmission of Poetic Imagery in Ancient PoemsTranslating——A Case Study of Mr. Wang Rongpei’s Translation of F engQianYeBoXU Bing-fu(Suzhou Tourism and Finance Institute, Suzhou, Jiangsu 215104)Abstract: Imagery is a concept in the literary aesthetics, which fuses the writer’s emotions and beings.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boast many typical imagery bearing poets’ emotions to express their inner world, dialogue with and infect readers. The thesis aims to analyze the imagery transmission to manifest its significance and implementation.Key words: F engQiaoYeBo ; imagery transmission; poetic conceptualization; poetic imagery 一、引言我国古诗中绝大多数,尤其是短诗,是作者自身情感或心境的抒发与表白。
许渊冲《枫桥夜泊》的英文译本中的诗歌意象问题许渊冲《枫桥夜泊》的英文译本中写意的诗歌意象结构性问题本文关键词:译本,英文,意象,诗歌,枫桥许渊冲《枫桥夜泊》的英文译本中的诗歌意象中其环境问题本文简介:诗歌翻译一直以来都是翻译中较为复杂的领域。
由于萨温齐诗歌在文化、诗歌结构、诗歌韵律上以的不同,诗歌翻译往往难度比较非常大。
而在诗歌翻译中,诗歌意象的翻译则更是如此。
传统的翻译原则注重诗歌结构或是上的对等,但是本文希望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审视诗歌美感意象的翻译。
认知语言学诗歌的意象是一种隐喻,是以人的许渊冲《枫桥夜泊》的英文译本中的诗歌意象风险问题本文内容:诗歌翻译一直以来都是翻译中复杂的领域。
由于中西方诗歌在文化、诗歌结构、诗歌押韵上的不同,诗歌翻译往往难度比较大点。
而在诗歌翻译中,诗歌意象的翻译则更是如此。
传统的翻译原则注重诗歌结构或是韵律上的对等,但是希望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审视诗歌意象的翻译。
认知语言学认为诗歌的是一种隐喻,是以人的认知经验为基础的一种认知方式。
过去对于诗歌的意象曾有一些学者做过研究,例如张保红就在其《毕阳诗歌翻译与比较研究》中对诗歌的意象进行美感了分类,还提出了意象与意境是不可分割的概念。
而对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王晓农、张福勇和刘世贵在《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语篇翻译研究》一书中也提出了他们的观点,他们认为“语言和文化存在着一定的人文相对性”,并提出了翻译中的翻译补偿的概念。
本文希望可以将认知语言学与翻译学相结合,从认知的角度看待翻译,以许渊冲《枫桥夜泊》的英文译本为例,分析在诗歌意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其他的翻译措施。
一、关于认知语言学社会学视角下的诗歌意象翻译诗歌意象在诗歌翻译散文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中认知的不同,意象翻译往往是诗歌痛点翻译中的难点。
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中,诗歌的意象不再仅限于为简单的情景交融,而被认为是一种个人主义方式的体现。
(一)关于意象意象是诗歌中的核心一个主要概念,也是诗歌写作中套路的一项重要手法。
摘要:《枫桥夜泊》是体现了中唐诗人张继的羁旅愁情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及物性系统为出发点,将原诗及其三种英译文作为语料进行及物性分析,旨在把及物性系统作为翻译的一个评判标准,找出更贴近原诗内容和思想的译文,从而对译文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枫桥夜泊》;翻译作者简介:杨柳(1992.6-),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学;王栋(1976-),男,吉林省梨树县人,汉族,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哲学和语义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3一、引言中国古诗英译的局面一直是百花齐放,对其评判标准也一直是百家争鸣。
随着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作为语篇分析的一种工具逐渐被认可,黄国文教授首先将它应用于古诗英译中。
以此为基础,很多学者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为依据来研究古诗英译。
本文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下的及物性系统为理论框架,对张继的《枫桥夜泊》及其三种英译文进行及物性分析并对比,旨在把及物性系统作为翻译的一个评判标准,找出更贴近原诗内容和思想的译文,从而对译文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理论概述系统功能语法是韩礼德在伦敦学派弗斯语言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和创立的,该学派认为语言的功能由其性质决定。
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语言承担着无限的功能(胡壮麟,2005)。
韩礼德把语言的功能归纳为具有概括性的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halliday,1970,1973,1985)。
广义上,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和逻辑功能两部分。
经验功能主要由及物性(transitivity)系统和语态(voice)构成,它的核心内容是及物性理论。
I读写大视野硕博论坛概念隐喻视角下看诗歌意境的重构——以《枫桥夜泊》及其英译为例陈敕昌内容摘要:中国古典诗歌往往意境深远、含蓄竟永;诗歌意境蕴含于意象之中,诗歌意象又可借用认知隐喻理论去理解。
本文以著名的唐代古诗《枫桥夜泊》为个案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基于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三个维度对原诗文本及其四个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各译本是否以及如何实现原诗歌中意境的重构,以期为将来的诗歌翻译实践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枫桥夜泊;诗歌翻译;概念隐喻;意境一、诗歌意境与诗歌隐喻论及中国古典诗歌,“意境”和“意象”自是两个绕不开的范畴。
所谓“意象”,顾名思义,乃“表意之象”,因而不能简单将其等同于自然的景象或诗中的名物。
“意象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主观和客观的交汇,是'意’和'象’的结合物,是客观的外在物象和诗人主观的内在感受契合交融,并通过审美的选择、提炼、组合、再创造之后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E。
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古诗中“柳”能表达“离愁别绪”,典型的有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青”,冯延巳的“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这里“柳”如果脱离诗歌的情境和诗人的主观情感而独立存在,那就只能成为普通的“柳”,而不能成为诗歌中的"意象”。
“意境”是中国诗学特有的概念,常被误解为“意象”的简单联结组合,即“意境”是整体,“意象”是局部。
但“意境”的生成并非是“意象”的简单堆砌,还有其特定的条件:那便是对意象的超越,用唐人刘禹锡的话来说,叫作“境生于象外”⑵。
对于中国古典诗词而言,意境是其灵魂,有意境则自成高格,无意境则味如嚼蜡,因此翻译中国古典诗词的重中之重便是意境的再现或重构⑶O《枫桥夜泊》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之一,其之所以能在浩如烟海的诗作中脱颖而出并流传至今,不仅在于其绝妙的文学表现力和艺术鉴赏价值,更在其蕴藏的意象之生动、意境之深远,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为译者传递了不同的艺术联想。
学号:100050211021 卢斌从认知语言学浅谈翻译策略——以《枫桥夜泊》两个英译本为例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的角度出发,对张继的《枫桥夜泊》两个英译本进行分析,讨论诗歌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策略《枫桥夜泊》Abstract: In terms of the translation outl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is thesis analyzed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a poetry of zhangji,discussed the problems occurr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poetry translating and put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skillsKey wor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translation skills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在文学翻译界,严复的“信、达、雅”原则影响甚大,在古诗英译的实践中也有所体现。
严复的翻译原则实在是对翻译精髓的精辟总结,所以我们现在再来谈翻译的策略,多多少少会受其影响,但是我们可以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它。
翻译的认知过程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枫桥夜泊》的两个英译本,关注认知体验在翻译过程中的参与作用,讨论诗歌翻译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可以总结为“显示---认知----语言”【1】,即:在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间缓解。
王寅在《认知语言学》中总结了几个认知语言的翻译观。
本文讲主要从翻译的体验性观点和翻译的“两个世界”观点来阐述一下翻译的策略:一.翻译具有体验性,人类的思维,认知和理解都来源与基本相似的客观世界,因此才有大致相通的思维,但是这也同时意味着,将有一部分思维是在共同体验之外的,而这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讨论的和注意的。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译者认知语境分析——以《枫桥夜泊》两
种英译本为例
张嫚嫚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18(000)006
【摘要】《枫桥夜泊》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写愁诗,从古到今有无数学者对该诗进行研究,但鲜少有人从关联理论视角对该诗英译本作深入分析。
基于关联理论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对许渊冲和汪榕培的《枫桥夜泊》两英译本进行译者认知语境的相关性分析。
对译文中动词"落"和名词"渔火"(词汇层面)以及"月落乌啼霜满天"(句法层面)的关联性分析发现汪榕培译本在遣词造句与句法使用方面较许渊冲译本略胜一筹。
对比研究古诗英译既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原诗内涵,也能给古诗再译和评析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页数】2页(P226-227)
【作者】张嫚嫚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江苏南京2118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
【相关文献】
1.认知语境视角下译者的任务--以朱纯深的《雨霖铃》英译本为例 [J], 霍春红;韩雪
2.译者认知语境下的意象翻译分析r——以《枫桥夜泊》两英译本为例 [J], 张嫚嫚
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译者认知语境分析——以《枫桥夜泊》两种英译本为例 [J], 张嫚嫚
4.图式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以《三国演义》英译本为例 [J], 杨晓梅;
5.关联理论视角下苏轼诗词译本的对比分析——以《定风波》的三个英译本为例[J], 杨竹;蒋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枫桥夜泊》英译看中国古诗的抗译性凌郁之【期刊名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5【摘要】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 Night-mooring near Maple Bridg has not conveyed its true meaning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This case may provide a specific annotation to anti-translation theory by Qian Zhongshu. This pa⁃per confirms tha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is the key of sensation and comprehension about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枫桥夜泊》有数十种英译本,但似都未能完美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意味。
对这个案例的阐释,可为钱钟书的“抗译说”提供一个注脚。
问题的根本在于,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感受和理解,不但是语言问题,而且是文化问题【总页数】5页(P91-95)【作者】凌郁之【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相关文献】1.从中国古诗词的英译看翻译的和谐性 [J], 邓晔;朱梅香2.主位推进视域下中国古诗翻译解读——以《枫桥夜泊》四个英译本为例 [J], 吕婷;胡姝昀3.从《枫桥夜泊》英译本看补偿手段在汉诗英译中的应用 [J], 龙志勇4.从“关联理论”视角赏析中国古诗英译文本--以许渊冲译《春江花月夜》为例[J], 高越;5.从“关联理论”视角赏析中国古诗英译文本--以许渊冲译《春江花月夜》为例[J], 高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244-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以许渊冲“三美论”赏析古诗词翻译——以许渊冲译《枫桥夜泊》为例云南师范大学/赖洁【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在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人类文明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古诗词的翻译要保持原作的格律音韵,又要不失其艺术魅力,忠实于原作。
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翻译“三美论”,以“意美,音美,形美,”为依据,赏析古诗《枫桥夜泊》的英文翻译。
【关键词】许渊冲 三美论一、许渊冲的翻译理论“三美论”许渊冲先生,这位“汉译英”方面的宗师人物。
2014年8月2日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作品主要有《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西厢记》等近百部著作,获得了西方世界英、美、等国文学界的高度评价。
微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许渊冲先生翻译“三美论”不是独创,而是继承和发展。
严复在《天演论》中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出来了中国文学创作的“三美”论,“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许渊冲先生继承了以上的理念,并集以上之大成,形成了他自己的译诗“三美”论,即:第一,意美;第二,音美;第三,形美。
二、许渊冲古诗词英译作品赏析-张继《枫桥夜泊》张继,唐代诗人。
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
他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诗就是《枫桥夜泊》。
下面以此诗的英译作品为例,分析何为翻译“三美”。
全诗如下: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描述夜泊枫桥场景和作者心理感受的诗。
第一句写到的场景:月落、乌啼、霜满天,第二句写:江枫、渔火、对愁眠。
前两句从所见、所闻,所感三个方面,短短的几个词组,就勾勒出了一副江上行舟、冷月当空、寂寞冷清、不眠人的寂寥场景,前两句诗人将不眠人的意象和叙述者视点融为一体,营造出了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三、四句写在客船上卧听古寺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