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就章释文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重订《急就章》释文《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西汉元帝时命令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
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
《急就篇》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或七言的韵文,内容涉及姓名、组织、生物、礼乐、职官等各方面,如一部小百科全书。
该文从汉至唐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同时,抄写规范精雅的本子也有作为临书范本的功能。
唐代以后,《急就篇》的主导蒙学教材地位方为《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所代替。
流传至今最早的《急就章》写本传为皇象书,今有刻本流传。
而以明代吉水(今属江西省)杨政于正统四年(1439)时,据宋人叶梦得颍昌本摹刻的为最著名,因刻于松江,故名“松江本”,原石藏松江县博物馆。
此本为章草和楷书各书一行,字形规范,笔力刚健,寓变化于统一,其字结体略扁,各字间均不牵连。
有些笔画下笔尖细,重按后上挑,出锋镰利,形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成为其字的重要特点。
此书点画简约、凝重、含蓄,笔意多隶,笔划虽有牵丝,但有法度,字字独立内敛。
横、捺、点画多作波磔,整篇气息古朴、温厚,沉着痛快,纵横自然。
近人沈曾植《海日楼札丛》称:“细玩此书,笔势全注波发,而波发纯是八分笔势,但是唐人八分,非汉人八分。
”此帖对后世影响甚大,至今仍为古章草的代表作品,亦是公认的章草范本之一。
皇象,字体明,广陵江都人。
官至青州刺史。
三国吴著名书法家。
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
其章草妙入神品。
他的草书与曹不兴绘画,严武的围棋等并称“八绝。
”《急就章》是古代的识字课本,以皇象写本最早。
前人对皇象书法评价甚高,唐张怀瑾曰:“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
”可见他创造了“相众而形一”的书风,在书法史上有重要意义。
本人认为,皇象书《急就章》是一行章草,一行楷书,可见《辞海》说,章草是由隶书演变而成是错误的。
章草实是楷书的速写体。
拓片第50幅最末一行书“汉黄门令史游次记”,皇象认为他是代替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写的《急就章》。
明代宋克(1327—1387)《急就章》,章草。
宋克(1327—1387)章草新生——明宋克章草急就章宋克(公元1327一1387年)字仲温,号南宫生、东吴生。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少时博学群书之余,喜击剑走马,任侠好客,养成豪爽侠义的性格;至成年,为建功立业闭门研习兵书谋略,未遂,于是专心诗文书画中。
工小楷,善章草。
书法得饶介亲授,是元代大书法家康里巎巎的再传弟子。
宋克学书尤为勤奋气上追魏晋,深得钟繇、皇象笔法,在当时便以善书而闻名。
早期的草书,或称“隶草”“急就”“行草”。
章草是隶书的草写,由草隶发展而成的一种字体。
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瓘说:“章草即隶书之捷。
”其特点是:行笔波磔显著,犹带隶意,便于横写;注意用点,笔断意连;字字区别,万字皆同;字字独立,不相连属;结构简朴,布局整齐,笔法古雅。
关于章草的创始人和名称的来历,说法甚多。
或云这种字体结构彰明;或因适用于写奏章;或以为因汉章帝爱好;或以为史游用以写其所著《急就章》而得名。
但是,这些说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确定在汉代已出现章草。
并在两汉时期广泛流行。
宋克章草《急就章》局部《急就章》原名《急就篇》,西汉元帝时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黄门令史游撰写的千古名篇,是当时学童识字用的启蒙课本。
《急就章》共三十一章,每章六十三字。
而现行的宋末元初学者王应麟补注的《急就篇》共有三十四章。
《急就章》书名取开头“急就”二字,书中把“字之难知者”用姓氏名字、服器百物、文学理法等老百姓乐于接受的日常事物编成三言、四言、七言的韵语,琅琅上口,易于记忆,使当时人们识字更加方便。
由于实用性强,《急就篇》在成书之后,马上得到传播,成为学童、平民百姓识字的教科书。
《急就篇》作为通俗易懂的识字课本,能广泛流传,也与它同时是学书的范本有关。
明代大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到:“自昔善小学者,多书《急就章》,故有钟繇、皇象、卫夫人、王羲之所书传于世。
”人们争相以名书家的写本作为范本,鉴藏、学书、识字,一举兼得,因此《急就章》的流传能够比较久远。
王蘧常先生急就章三跋■昔吾師沈寐叟先生云。
集帖自玉煙外。
無摹急就者。
然此亦集帖也。
形態於玉煙為近。
而玉煙無釋文。
有釋文又似松江本。
墨色黯古。
裱褙多用明萬曆四十八年平價米帖。
其為明帖無疑。
可貴也。
寐叟為近代章學鉅子。
所見至愽。
而未嘗見之。
為尤可貴矣。
紹智吾弟得于武昌。
過滬出示。
為摩捫三日。
將別。
漫書。
第五行明帖帖應作拓。
一九六五年五月王蘧常書于珠朗樓。
■予前已為紹智弟跋此急就章矣。
去冬紹智複以寄示。
屬補所闕。
第六章平定以下與第七章錦繡以下。
及釋文共十行。
時方多病。
至今夏始克補就。
複與松江本對勘之。
覺與松本雖大致相同。
而亦有小異。
松本較瘦而此較肥。
松本較堅挺而此較圓潤。
其最勝處竟似宋拓懷素聖母帖。
翁覃谿所渭精妙如手書者。
松本多遊絲飛動。
此極少行款。
兩本相同皆十一字。
而此本較松本高一格。
此其大較也。
至其點畫之間亦有小差異。
茲著其較顯者。
如第二章石敢當。
松本『敢只有左』上右點而此無之。
第三翟回便松本回作回。
第五萬字釋文皆作萬。
松本作萬。
第六臧字此闕末點。
威字此釋文闕右掠。
第十四塵字三點松本左一右二。
此則左右各一點。
比字松本作比。
此則左右分列不連。
第十七漆字釋文松本作漆。
而此作漆黑字。
松本漫漶而此全。
第廿一犙以下此多失形。
疑裱褙所誤。
□字釋文闕右邊。
松本全。
狼字此與松本皆漫漶。
凡松本漫漶處。
此皆完整。
惟此相同。
第廿三此半桂桂志橫列四字。
皆模糊不清。
細驗之似木理與石理不同。
第廿六皆字此全漫漶。
松本存。
由其同異。
可證此本非出松本。
蓋同祖之昆弟行也。
今所傳急就章。
相傳為吳皇象書。
自來無異。
議獨此首題晉索靖書。
予所見松本及玉煙堂本。
渤海舊藏漢魏法書本等無題靖書者。
亦異已。
又複題漢黃門令史遊云云。
他本所無。
予譾陋。
所見至陋。
姑記之以答紹智。
俟他日再考之。
癸醜四月廿四日王蘧常■作前跋之後二日。
偶讀王觀堂校松江本急就篇序有云。
明正統初吉水楊政得葉石林所摹皇象章草本。
刊石 于松江明季類帖亦翻刻之。
顧三百年來。
小學家都未之見。
皇象章草《急就章》赏析流传至今最早的《急就章》写本传为皇象书,今有刻本流传。
而以明代吉水(今属江西省)杨政于正统四年(1439)时,据宋人叶梦得颍昌本摹刻的为最著名,因刻于松江,故名“松江本”,原石现藏松江县博物馆。
此本章草和楷书各书一行,字形规范,笔力刚健,寓变化于统一,其字结体略扁,各字间均不牵连。
有些笔画下笔尖细,重按后上挑,出锋镰利,形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成为其字的重要特点。
此书点画简约、凝重、含蓄,笔意多隶,笔划虽有牵丝,但有法度,字字独立内敛。
横、捺、点画多作波磔,整篇气息古朴、温厚,沉着痛快,纵横自然。
近人沈曾植《海日楼札丛》称:“细玩此书,笔势全注波发,而波发纯是八分笔势,但是唐人八分,非汉人八分。
”此帖对后世影响甚大,至今仍为古章草的代表作品,亦是公认的章草范本之一。
《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西汉元帝时命令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
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
《急就篇》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或七言的韵文,内容涉及姓名、组织、生物、礼乐、职官等各方面,如一部小的百科全书。
该文从汉至唐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同时,抄写规范精雅的本子也有作为临书范本的功能。
唐代以后,《急就篇》的主导蒙学教材地位方为《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所代替。
皇象,字体明,广陵江都人。
官至青州刺史。
三国吴著名书法家。
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
其章草妙入神品。
他的草书与曹不兴绘画,严武的围棋等并称“八绝。
”《急就章》是古代的识字课本,以皇象写本最早。
前人对皇象书法评价甚高,唐张怀瑾曰:“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
”《急就篇》为西汉人史游所著,以63字为一章。
第一部分列举了132个姓,单姓加两字、复姓加一字成三字句,所加的字都是一些抽象名词、动词、形容词,以便学童识字学习;第二部分“言物”,依次叙述了锦绣、饮食、衣物、臣民、器物、虫鱼、服饰、音乐、形体、兵器、车马、宫室、植物、动物、疾病、药品、丧葬等方面,七字一句,有韵,读来顺口;第三部分写的是职官方面的字。
(完整版)《急就章》释文重订《急就章》释文《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西汉元帝时命令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的识字课本。
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
《急就篇》用不同的字组成三言、四言或七言的韵文,内容涉及姓名、组织、生物、礼乐、职官等各方面,如一部小百科全书。
该文从汉至唐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同时,抄写规范精雅的本子也有作为临书范本的功能。
唐代以后,《急就篇》的主导蒙学教材地位方为《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所代替。
流传至今最早的《急就章》写本传为皇象书,今有刻本流传。
而以明代吉水(今属江西省)杨政于正统四年(1439)时,据宋人叶梦得颍昌本摹刻的为最著名,因刻于松江,故名“松江本”,原石藏松江县博物馆。
此本为章草和楷书各书一行,字形规范,笔力刚健,寓变化于统一,其字结体略扁,各字间均不牵连。
有些笔画下笔尖细,重按后上挑,出锋镰利,形成不规则的三角形,成为其字的重要特点。
此书点画简约、凝重、含蓄,笔意多隶,笔划虽有牵丝,但有法度,字字独立内敛。
横、捺、点画多作波磔,整篇气息古朴、温厚,沉着痛快,纵横自然。
近人沈曾植《海日楼札丛》称:“细玩此书,笔势全注波发,而波发纯是八分笔势,但是唐人八分,非汉人八分。
”此帖对后世影响甚大,至今仍为古章草的代表作品,亦是公认的章草范本之一。
皇象,字体明,广陵江都人。
官至青州刺史。
三国吴著名书法家。
善八分,小篆,尤善章草。
其章草妙入神品。
他的草书与曹不兴绘画,严武的围棋等并称“八绝。
”《急就章》是古代的识字课本,以皇象写本最早。
前人对皇象书法评价甚高,唐张怀瑾曰:“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
”可见他创造了“相众而形一”的书风,在书法史上有重要意义。
本人认为,皇象书《急就章》是一行章草,一行楷书,可见《辞海》说,章草是由隶书演变而成是错误的。
章草实是楷书的速写体。
拓片第50幅最末一行书“汉黄门令史游次记”,皇象认为他是代替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写的《急就章》。
急就章
成语解释急就:匆促地完成。
指匆促写成的文章或奏章。
泛指为了应付需要急急忙忙完成的作品或工作成语出处清·龚自珍《咏史》:“羽出颠倒司农印,幕府纵横急就章。
”
成语简拼JJZ
成语注音ㄐ一ˊㄐ一ㄡˋㄓㄤ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三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急就章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急就之章
成语例子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我是急就章,有不妥的地方你尽管说。
”
英语翻译a composition completed in haste。
最全章草〈〈急就章〉〉全文及释文皇象《急就章》拓本,系明杨政于正统四年(1439)据宋人叶梦得颍昌本摹刻的所谓《松江本》,其它古本未见流传。
启功先生所收藏的明拓《松江本》是所见到的较佳拓本。
《松江本》原石现藏上海市松江县博物馆。
《急就章》,相传为三国时吴皇象所书,也有魏钟繇,晋卫夫人或王羲之所书的说法,为章草体的正宗,原为刻本,印本有于右任所藏"太和观本",现已罕见。
明朝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杨政根据叶梦得摹临而刻石的"松江本",比较普及,笔调古雅雄浑。
元赵孟頫及明宋克的临本极有名,墨迹本笔势劲利,用笔清晰,宜于取法。
----《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皇象,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
生卒年不详。
三国吴书法家。
字休明。
官至侍中、青州刺史。
幼工书,师于杜度。
善篆、隶、章草,时人谓之"书圣"。
时人以其书法与严武棋、曹不兴之画并称八绝。
他的书法被赞为"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
他学习别人的书法,能取各家所长而成自家面目。
晋葛洪《抱朴子》誉为"一代绝手"。
南朝宋羊欣说:"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
"唐张怀瓘《书断》评他的章草为神品,八分为妙品,小篆为能品。
传世书迹有《文武帖》、《急就章》、《天发神谶碑》,相传为皇象书。
书论《论草书》。
今世仅存《急就章》石刻,相传为皇象书。
又有数种,文字多少有异同,以松江本最为著名。
此帖点画简约、凝重,亦较含蓄,又多隶书笔意。
结字工整,法度森严。
整篇观之,气息古朴温厚,沉着痛快。
对喜爱章草的人来说,是学习章草的优秀范本。
因章草是早期的草书,到了皇象时代,已十分成熟,且为众多书家所擅长。
而皇象所书《急就章》,形体已经很规范化了。
(概要)第一章、开头是编书目的,为七言五句,请道其章以下直至第七,全是三字虚构人名。
第八以下均为七言。
第八、皇室游猎、纟旁字,第九、交易、纟旁字,第十、农产品、禾旁、草头字,第十一、仕途、衣旁字,十二、边疆、金旁字,十三、工具、器皿、竹头字,十四、器皿、水产、嫁娶,十五、玉器,十六、五音、饮食,十七、人体外形,十八、五脏、兵器,十九、车舆、车旁、革旁字,二十、门户、建筑,廿一、树木、牲畜、木旁、马旁字,廿二、禽兽、鸟旁字,廿三、疾病、疒头字,廿四、中药,廿五、丧葬,廿六、仕宦,廿七、吏治,廿八、司法,廿九、罪犯,三十、祸事,卅一、贪卑,卅二、四言七句,颂汉朝国泰民安。
[转载]史游《急就章》注释简编本之十五原文地址:史游《急就章》注释简编本之十五作者:管振邦第十五竽瑟空侯琴筑筝⑴鐘磬鞀簫鼙鼓鳴⑵五音總會歌謳聲⑶倡優俳笑觀倚庭⑷侍酒行觴宿昔酲⑸厨宰切割給使令⑹薪炭萑葦炊孰生⑺膹膾灸胾各有形⑻酸醎酢淡辨濁清⑼【词语注释】⑴竽瑟箜侯琴筑箏:这一句,介绍了竽、瑟、箜侯、琴、筑和筝六种乐器。
其中,筑:为古代的击弦乐器,已失传,大体形似铮,颈细而肩圆,有十三弦。
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
黄源在《急就章还真帖》中说:“筑,有的说也是弦乐器,而有的则说为长竹筒无底,蒙薄皮,以手指轻击以和唱。
湖南叫渔鼓。
有叫道琴,也叫竹琴者。
”筝:拨弦乐器,战国时流行于秦地,故又称秦筝。
⑵鐘磬鞀簫箫鼙鼓嗚:鐘磬:钟[鐘]是金属制品,磬是玉石制品,均为合奏乐器。
鞀(táo):即“鼗(táo)”,一种有柄的鼓,俗称拨浪鼓。
箫[簫]:乐器名。
古代的“排箫”编管排列,参差的形状象凤凰的羽翼。
现代用一根管子,竖着吹,亦称“洞箫”。
鼙(pí):骑鼓,古代军中用的一种小鼓。
⑶五音總會歌謳聲: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
五音总会:即合奏。
歌讴:引长声音吟唱称为歌,清唱称之为讴。
⑷倡優俳笑觀倚庭:倡优:亦作娼优。
古指歌舞杂技艺人。
后泛指演员或妓女。
倡,奏乐的人。
优,歌舞杂技演员。
俳:滑稽戏演员。
笑:搞笑,意思是说戏剧道白、歌舞动作都引人发笑。
倚:站立。
观倚庭:是说观众都站立在庭中。
⑸侍酒行觞宿昔酲:侍酒:侍奉饮酒。
行觞(shāng):依次斟酒,向人敬酒。
觞:古酒器。
宿昔:整夜。
酲(chéng):酒醒后困惫如病态,一说喝醉了神志不清。
这一句说,通宵侍酒行觞,就会导致醉酒而神志不清。
⑹厨宰切割給使令:厨宰(chú zǎi):古代掌管膳食的小吏或仆役。
给:供给的意思。
这一句是说,厨宰是负责烹饪切割的仆役,随时听从使唤。
⑺薪炭萑葦炊孰生:薪炭:生火燃烧的木柴叫做薪,将木柴(隔绝空气加高热)燃烧成的黑色燃料叫做炭。
史游《急就章》注释简编本之三十第三十讒諛爭語相觝觸⑴憂念緩急悍勇獨⑵迺肯省察諷諫讀⑶涇水注渭街術曲⑷筆硏籌算膏火燭⑸赖赦救解貶秩禄⑹邯鄲河間沛巴蜀⑺颍川臨淮集課錄⑻依溷汙染貪者辱⑼【词语注释】⑴谗諛爭語相觝觸:谗:相互说对方坏话。
谀:谄媚奉承的语句。
争语:各持已见进行辩论。
一说,争语,意为互相谮毁。
相抵触:意为有争论的人,往往会抵拒而发生碰撞相打现象。
⑵憂念緩急悍勇獨:忧念:忧虑。
缓急:急迫的事;困难的事。
悍勇:强悍,好斗。
独:孤单。
《说文》:“独,犬相得而斗也。
羊为群,犬为独也。
”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
”⑶迺肯省察諷諫讀:乃肯:犹言不肯。
省察:审察;检查反省(xǐng)。
一说,发生危急之事后,才反躬自省,学习讽谏之语,思量改过。
⑷涇水注渭街术曲:泾水:渭河的支流,在陕西省中部,又称泾河,至高陵县入渭河。
街术曲:城市中四通八达的大道叫做街,都邑中的道路叫做术,里巷中的道路叫做曲。
古语有“泾渭分明”之说,这里即取其喻意。
⑸筆硏籌筭膏火燭:研:古同“砚”,砚台。
筹筭(chóusuàn):均指用以计数的筹码。
筭,同“算”。
筹筭,亦作“筹算”。
膏火:灯火,灯烛等照明物。
膏,灯油。
⑹赖赦救解貶秩祿:在职官员有罪受刑,等到侥幸有赦令下达或他人救解,得免重罚,也已经贬其官职,减其俸禄了。
⑺邯鄲河間沛巴蜀: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今属河北。
河间:县名,战国时赵地,在今河北省。
因在两河(黄河与永定河)之间而得名。
沛:本是秦代泗水郡的一个属县,汉朝建立后更名为沛郡,今江苏沛县,汉高祖刘邦的家乡。
巴:巴郡,今重庆一带。
蜀:蜀郡,今成都一带。
⑻颖川临淮集课录:颍川:郡名,因颍水而得名。
临淮:郡名。
秦为泗水郡,汉置临淮郡,治徐州,东汉废。
后几经兴废。
集课录:诸郡各上其计簿,总会京师,排列他们的名录。
课:课,按照规定的程式评议考核。
《后汉书·百官五》:“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
[转载]史游《急就章》注释简编本之十四原文地址:史游《急就章》注释简编本之十四作者:管振邦第十四承塵户帘絛繢緫⑴鏡籢疏比各異工⑵芬薰脂粉膏澤筩⑶沐浴揃搣寡合同⑷襐飾刻畫無等雙⑸係臂琅⑵驱⑹璧碧珠璣玟瑰罋⑺玉玦環佩靡從容⑻射鬾辟邪除羣凶⑼【词语注释】⑴承塵户帘絛缋縱:承尘:悬于床上部的小帐幕,以承接灰尘,故以承尘为名。
户帘:门窗上的布帘子。
户,本指单扇的门,后也指窗。
㡘,用布制作的帘子,一作“帘”。
一说,帘,布制品;帘[簾],竹篾制品。
绦[絛](tāo):用丝线编成的带子。
缋(huì):丝带一类的编织品。
縱(zǒng):同总[緫、總],一种丝织品,用于束发。
一说它属于䋐(yuè)类,有文彩,可以作缘饰花边的织物。
⑵鏡奁疏比各異工:镜奁[籢](lián):即镜匣,旧时妇女放梳妆用品的盒子。
疏比:梳子和篦子。
疏,通“梳”。
篦:古作“比”各异工:颜师古说,梳和篦的用途不同,缺一不可。
一说,“各异工”是指镜子、梳子和篦子制作都很精巧。
⑶芬薰脂粉膏泽筩:芬:集中混合各种香质做成香料。
熏:用香草燃烟的办法熏香。
一说,芬薰是香草的总称。
脂粉:泛指化妆用品。
膏泽:混杂集聚各种香料熬成膏液用于涂发,使之润泽。
筒[筩]:本为用竹制成的筩,其后也改用金玉杂物做成竹筒状的筒,用于盛膏液一类化妆品。
⑷沐浴揃搣寡合同:沐:洗头发。
浴:洗身体。
揃搣(jiǎn miè):指修饰(剃或拔)眉毛和头发,以除去不齐整的。
寡:少的意思。
寡合同:意为妍雅,很少有人比得上,与下文“无等双”同义。
一说,寡合同,即啬精寡欲。
⑸襐飾刻畫無等雙:襐饰(xiàngshì):盛装华饰。
刻画:衣服裁制奇巧,做工精细。
亦指雕刻绘画,或精细地描摹、塑造。
无等双:服饰殊绝,与众不同。
⑹系臂琅虎魄龍:琅(lánggān),像珠的美石或美玉。
虎魄:即琥珀,亦作虎珀。
古代松柏类植物脂液的化石,产于煤层中。
史游《急就章》注释简编本之二十七第二十七皋陶造獄法律存⑴誅罰詐偽劾罪人⑵廷尉正監承古先⑶總領煩亂決疑文⑷變鬭殺傷捕伍鄰⑸亭長游徼共雜診⑹盗賊繫囚榜笞臋⑺朋黨謀敗相引牽⑻欺誣詰狀還反真⑼【词语注释】⑴皋陶造獄法律存:皋陶(gāoyáo):亦作皋繇、咎繇。
相传大舜任他为掌管刑法的官,后被禹选为继承人,因早死而未及继位。
皋陶,又是狱官或狱神的代称。
造狱(zàoyù):为特定罪行,制订新的刑法。
狱:又谓之牢。
《说文》:“狱,确也……从二犬,所以守也。
”大意是,坚固的牢房,左右还有两条狗看守。
⑵誅罰詐偽劾罪人:诛:谴责、惩罚。
罚:惩治。
诈伪:弄虚作假;巧诈虚伪。
劾:(hé):检举揭发;审判定罪。
⑶廷尉正監承古先:廷尉:秦置,为九卿之一。
汉承秦制,汉景帝时改称大理。
武帝时复称廷尉。
廷尉既是官名,又是官署名。
廷尉下设廷尉正、廷尉左监和廷尉右监。
廷:正直,公平。
颜师古说,廷是在朝之名,尉是武职之名,“兵狱同制,故曰廷尉。
”⑷總領煩亂決疑文:总领:统领;统管。
烦乱,也作繁乱,事情多而杂乱。
决疑:解决疑难问题;判断疑案。
⑸變鬭殺傷捕伍鄰:变斗:因为变乱或发难而互相斗殴。
杀伤:相伤及相杀。
捕伍邻:收捕其邻人。
古代实行什伍制,五家为一伍,联防联保连坐,“有罪奇邪则相及”,故一人触犯刑法,其邻伍都会作为“牵连犯”或“干证”而被捕,于是“狱满为患”,这是经常发生的事。
亭⑹亭長游徼共雜診:亭长:战国时,国与国之间为防御敌人,在边境上设亭,置亭长。
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捕盗贼,理民事,兼管停留旅客,多由服兵役期满的人充任。
设于城内和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亦设亭长,职责同上。
东汉后渐废。
游徼(yóujiào):秦汉时乡官名,负责巡查盗贼。
延至南北朝,后废。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游徼,徼循禁盗贼。
史游《急就章》注释附六[今按]自“焦灭胡”起,以下十九个姓名及本章结束语,各手迹本均无。
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版《急就篇》全文未分章,将其列在“耿潘扈”后,文渊阁电子版《四库全书·急就篇》将其列为“右章第六”。
高二适认为,“颜注所载之‘焦灭胡’以下六十三字(内有‘续增纪,遗失馀’句),自系后人所增,而为颜氏窜入者,即非史游原文也。
不然,史游自作《急就》,何又自称‘续增’、‘遗失’耶!”本注释标为“附六”。
附:第六焦灭胡⑴晏奇能⑵邢麗奢⑶邵守實⑷宰安期⑸俠却敵⑹代焉於⑺司馬褒⑻尚自于⑼陶熊羆⑽解莫如⑾樂欣諧⑿童扶疏⒀痛無忌⒁向夷吾⒂閎并訢⒃竺谏朝⒄续增纪⒅遗失餘⒆姓名訖請言物⒇【词语注释】⑴焦滅胡:周武王战胜殷商后,封神农氏的后裔于焦,焦国末期的后代以“焦”为氏。
又,周代有姬姓小国叫焦国,后来被晋吞灭,其后人称姓“焦”。
又,南中夷四姓中有焦氏。
南中夷,在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
焦氏是少数民族的大姓之一。
灭胡:以意能战胜来犯的胡人。
⑵晏奇能:晏氏是古老的姓氏,系“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后”。
晏安,远古部落首领祝融的后裔。
这个家族传到春秋时代,主要繁衍于山东境内,因齐国大夫晏弱封邑在晏而得氏。
晏弱之子晏婴,春秋时期齐国宰相,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
历仕灵公、庄公、景公。
奉景公命出使晋国联姻,与晋大夫叔向议齐国政局,预言齐国政权将被田氏取代。
有战国时人搜集其言行编辑而成的《晏子春秋》传世。
奇能:取意有奇才。
⑶邢麗奢:邢氏本周公的后代。
周公旦的第四子封于邢,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南。
其后以国为氏。
另,晋大夫韩宣子之族,食采于邢丘(今河南温县东),子孙居其地,以邑名为氏。
丽奢:美丽而不粗俗浅陋。
⑷邵守實:邵氏始祖姬公奭(shì),周文王庶子,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在燕国。
他派大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任太保,是周初三公之一。
后来,武王又把召,即今陕西岐山县西南之地封给他,所以又称召(shào)公。
宋克急就章释文一、宋克的背景宋克(467年-495年),字急就章,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南朝齐朝廷要员、文学家、书法家。
他在齐文宣帝时期曾担任侍郎一职,为政务繁忙的文宣帝连夜速写御制诗章。
宋克平时书法造诣极高,且字体独特,被誉为“急就章”,成为一代书法宗师。
二、急就章的释文“急就章”这四个字,看起来简单却蕴含了深刻的内在含义。
它不仅仅是形容宋克写字迅捷,更表达了他在书法创作中的独特心境和独特方式。
1. 迅捷的书写风格宋克书法的特点之一就是迅捷,这一点也体现在他简洁利落的字体上。
他能够准确地捕捉到文字形状的本质,用简约而有力的笔法将其表现出来。
这种快速而准确的书写方式,使得他的作品显得自然流畅,充满了生命力。
这也是为什么他被赞誉为“急就章”的原因之一。
2. 心境的独特表达“急就章”一词在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急于完成一章”,但在宋克的书法中,它的内涵远远超出了这个意思。
宋克的书法作品中常常能看到他倾注了极大的心境和情感。
他在书写字体时,往往会马上将自己的情绪、思想和感受倾泻其中。
这使得他的作品独具个性,能够引发观者共鸣。
3. 与众不同的创作方式作为一名书法家,宋克的创作方法也是与众不同的。
他常常会在匆忙之中寻找灵感,临摹一些古代名家的作品。
但他并不是一味照搬,而是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融入其中。
这样的创作方式使得他的作品既有传统之美,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三、宋克对后世的影响宋克作为一代书法宗师,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而重要的。
他的独特的书写风格和心境表达方式,开拓了书法艺术的新境界,对后来的书法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 对书法技艺的影响宋克的迅捷书写风格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他的简洁而有力的笔法,对于培养书法家的笔力和速度是非常有帮助的。
他的作品也成为了后来的书法家们的范本,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2. 在艺术理念上的影响宋克将个人的情感和心境融入书法创作中,使得书法不再仅仅是一种技巧,而是能够表达思想、情感和美感的艺术形式。
史游《急就章》注释简编本之一代前言陈洪彝西汉史游撰《急就篇》,多用章草书写,故又称、《急就》。
章草从汉隶中脱胎而出,是书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书艺改革和创新,其作者史游更被书家推为“章草之祖”。
研习章草,是成功书家的不二法门。
为减少广大书法爱好者临习章草时的查找之苦,南京管振邦先生以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版唐·颜师古注《急就篇》为蓝本,注译了《颜注急就篇译释》。
2009年9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前,本人也曾有过推介。
该书面市后,各方反映很不错。
但该本学术性较强,为便于社会应用,今管先生又再作整理,保留了颜师古对《急就篇》原文文字的解释,吸收颜氏对姓名注释的文义,删去滞重的考校部分,强化其当代的“适读性”,定名为《章草急就章注释·简编本》,约八万字。
可谓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很适合推向社会。
《急就篇》系汉代儿童的“速成教材”,它包含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最必需的基础性知识:从姓氏名字到衣食住行,从家具制备到农牧产业,从地理政区到当官施政,从道德修养到刑法惩治,主要生活领域几乎无不涵盖;又是用韵语写成的,在古代一直很受欢迎。
但毕竟远离了今人的实际生活,故全书显得文辞古奥,今人不易终卷。
然而,“姓名”部分略有不同,因为书中所写汉代姓氏今仍存在,汉代人取名的方法及其“价值取向”今也仍在发挥作用。
对于今人的“始氏寻根”及“如何起名”,很有现实借鉴与指示作用。
因此,我曾截取管著新书的“姓名”部分,对个别字句稍作调整,加了“今按”,公诸同好,分享管先生的耕耘之乐云。
编者注本文的《急就章》原文,以中华书局1985年版《急就篇》为蓝本,对照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急就篇》,吸收高二适先生的《新定急就章及考证》、黄源先生的《急就章还真帖》中的研究成果而定。
每標章首⑴,以字數為斷者,蓋取其程課⑵,學僮簡牘⑶為便也,是以前之卒章或與後句相躡⑷。
漢黃門令史遊⑸撰。
最全急就章(含补齐高清图及全文)最全《急就章》《急就章》是三国时期皇象的书法作品。
皇象《急就章》拓本,系明杨政于正统四年(1439)据宋人叶梦得颍昌本摹刻的所谓《松江本》,其它古本未见流传。
启功先生所收藏的明拓《松江本》是所见到的较佳拓本。
《松江本》原石现藏上海市松江县博物馆。
《急就章》,相传为三国时吴皇象所书,也有魏钟繇,晋卫夫人或王羲之所书的说法,为章草体的正宗,原为刻本,印本有于右任所藏"太和观本",现已罕见。
明朝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杨政根据叶梦得摹临而刻石的"松江本",比较普及,笔调古雅雄浑。
元赵孟頫及明宋克的临本极有名,墨迹本笔势劲利,用笔清晰,宜于取法。
----《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皇象,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
生卒年不详。
三国吴书法家。
字休明。
官至侍中、青州刺史。
幼工书,师于杜度。
善篆、隶、章草,时人谓之"书圣"。
时人以其书法与严武棋、曹不兴之画并称八绝。
他的书法被赞为"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
他学习别人的书法,能取各家所长而成自家面目。
晋葛洪《抱朴子》誉为"一代绝手"。
南朝宋羊欣说:"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
"唐张怀瓘《书断》评他的章草为神品,八分为妙品,小篆为能品。
传世书迹有《文武帖》、《急就章》、《天发神谶碑》,相传为皇象书。
书论《论草书》。
今世仅存《急就章》石刻,相传为皇象书。
又有数种,文字多少有异同,以松江本最为著名。
此帖点画简约、凝重,亦较含蓄,又多隶书笔意。
结字工整,法度森严。
整篇观之,气息古朴温厚,沉着痛快。
对喜爱章草的人来说,是学习章草的优秀范本。
因章草是早期的草书,到了皇象时代,已十分成熟,且为众多书家所擅长。
而皇象所书《急就章》,形体已经很规范化了。
急就章原文(第一)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
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
勉力务之必有喜,请道其章:宋延年,郑子方。
皇象急就章释文第一、急就奇觚(gū木简)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
分别部居不杂厕(当杂讲),用日约少诚快意。
勉力务之必有憙(同喜)。
请道其章: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周千秋、赵孺卿、爰展世、高辟兵。
第二、邓万岁、秦眇(miǎo)房、郝利亲、冯汉疆、戴护郡、景君明、董奉德、桓贤良、任逢时、侯仲郎、田广国、荣惠尝、笃承禄、令狐横、朱交便、孔何伤、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伊婴齐。
第三、翟(zhái)回庆、毕稚季、昭小兄、柳尧舜、药禹汤、淳于登、费通光、柘(zhè)恩舒、路正阳、霍圣宫、颜文章、莞财历、遍吕张、鲁贺憙、灌宜王、程忠信、吴仲皇、许终古、贾友仓、陈元始、汉魏唐。
第四、掖(yè)容调、柏杜扬、曹富贵、李尹桑、萧彭祖、屈宗谈、樊爱君、崔孝襄、姚得赐、燕楚严、薛胜客、聂邗(hán)将、求男弟、过说长、祝恭敬、审无妨、庞赏赉(lái赐予)、声士梁、成博好、范建羌、阎欢喜。
第五、宁可忘、苟贞夫、茅涉臧、田细儿、谢内黄、柴桂林、温直衡、奚骄叔、邴(bǐng)胜箱、雍弘敞、刘若芳、毛遗羽、马牛羊、尚次倩、丘而刚、阴宾上、翠鸳鸯、庶(shù)霸遂、万段乡、冷幼功、武初昌。
第六、褚回池、兰伟房、减罢军、桥窦阳、原辅福、宣弃奴、阴满息、充申屠、夏修侠、公孙都、慈仁他、郭破胡、虞尊偃、宪义渠、蔡游威、左地余、谭平定、孟伯徐、葛咸轲、敦锜(qí)苏、耿潘扈(hù)。
第七、焦灭胡、晏奇能、邢丽奢、邵守实、宰安期、侠却敌、代焉于、司马褎(yòu)、尚自於、陶熊罴(pí棕熊)、解莫如、乐欣谐、童扶疏、痛无忌、向夷吴、闳(hóng)并、竺谏朝、续増纪、遗失馀。
姓名讫,请言物。
第八、锦绣缦旄(máo)离云爵,乘风悬钟华聩(kuì)乐。
豹首落莽兔双鹤,春草鸡翘凫(fú野鸭)翁濯。
皇象章草《急就章》
儿童早期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可以起到难以估量
的作用。
早期的教育拥有重要的价值和深刻的意义,不论是从
哪个方面来看,孩子们健康成长是首要的考虑问题。
根据《急
就章》的诸多条文,我们可以看出,尊重孩子的个性、完善准
备好学前教育的必备条件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儿童拥有了自由发展的人格。
《急就章》指出,应
尊重孩子的权利,而不是摆布孩子去做父母不愿意做的事情。
孩子们在早期就能理解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并因此变得自信以
及具备交流的能力,拥有了有利的条件来进步其创造思维能力。
其次,对孩子们的早期教育学习环境也应该有完善的准备。
根据《急就章》,父母应该把安全、宽松而又有序的学习环境
提供给孩子,这样孩子们就能更有效地学习,也能在不失优雅
的同时,充分体验着学习的美好。
再次,父母应该做到有智慧、有责任心的培养雏童。
根据《急就章》,早期教育至关重要,家长不仅要提供良好的教学
环境,还要拥有智慧的细心的培育,使孩子们具有健全的自我
调节能力。
同时,要创造宽容的教育氛围。
在《急就章》中指出,以
宽容的阅历教育相引,增加孩子的兴趣,以便激发他们的学习
热情,促使他们有效地学习,其中还要倡导穿插在教学和发展
问题中的欢乐和艺术性气息。
总之,当今时代,尊重儿童权利,提供安全、广阔的学习
环境,智慧地培养和宽容的环境,都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及早
期教育的不可替代要素。
实施《急就章》,发挥社会责任,共同把孩子们培养成果人才,会更加实际可行。
细谈章草2|谈章草《急就章》一:精选佳本、探寻依据编者按:章草是书坛热门话题之一。
为满足广大书友需要,本头条号推出【细谈章草】专题。
【细谈章草】将连续刊发关于章草方面的系列内容,其中有对章草《急就章》、《出师颂》、《月仪帖》、《草诀歌》等经典的解读,对章草笔法、结构、章法的阐述,对章草运笔、运墨及其笔墨神韵和意境的诠释。
本专题旨在讨论章草学习方法和学书理念,希望各位书友喜欢!【细谈章草002】谈章草法帖《急就章》(一):精选佳本、探寻依据《急就章》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古老而且权威的章草法帖,史传为西汉史游所作。
约300多年后,经东汉吴国书家皇象临摹(临摹时间约在公元265年),有传本流于后世。
约在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31年),颜师古就传本做了训诂注释。
至宋朝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叶梦得在传本上加注了楷书释文(见图一)。
这个“註释本”在皇家的书楼里又沉睡了300多年,历经虫蛀缺损了670余字(约占全篇三分之一)。
至明朝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杨政将《急就章》刻石于松江学府,又请当时书法家宋克用章草补上了所缺之字。
此后,《急就章》石碑在松江静静竖立了约五百年(见图二)。
此碑的拓本经清朝后期(约公元1915年)罗振玉将其拓本编入《吉石菴丛书》,大力宣传之后,才得以广为流传。
图一《急就章》叶梦得加楷传本(局部)图二《急就章》松江石碑据历史记载,宋朝叶梦得刻本,包括以后《三衢本》和《澄清堂帖》十一卷皆已亡佚。
我们有幸能看到的佳本,应是明朝杨政所刻的松江本,它是目前流传的种种刻本的源头。
清朝《玉烟堂》《泰和馆》诸本均不如松江的初拓本好。
启功先生说过,他所获得明拓松江本只损第二十三章的真书“礜”字(见图三、图四打圈处)。
由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集珍楼摹刻本”(后有王蘧常三跋、启功一跋的《急就章》本),其第二十三章的真书“礜”字未损,点画无恙,可推定为明松江晚本之上游本,实在是我们临摹取法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