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观.doc
- 格式:doc
- 大小:38.05 KB
- 文档页数:7
鲁迅的文艺观
鲁迅的文艺观:1、社会生活和个人经验是创作的源泉。
2、要写真实,但不能一味求真;
3、在表现上要有所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塑造形象。
4、对待生活应该乐观,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
5、艺术家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用以充实自己的思想感情。
6、诗歌是通过音节、韵律、句式来抒发内心情感的,不同的语言风格可以反映出诗歌不同的特点。
7、对生命、对大自然都怀着深厚的感情。
8、在创作时要做到胸中有丘壑,笔下***澜,使之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9、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10、多看名著,从中吸取营养。
鲁迅三个发展阶段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生平、创作与思想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1881-1917)寻求真理的爱国主义者(37岁之前)包括童少年时期、南京求学时期、留学日本时期、辛亥革命前后。
一、生平1.童少年时期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城内东昌坊口一个日趋衰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
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岁到南京读书时改名为周树人。
鲁迅是他1918年写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7岁进本宅家塾从叔祖父周兆蓝学《鉴略》,12岁又到另一个族叔周子京的私塾读书,同年进本城私塾“三味书屋”读书,直到16岁。
鲁迅13岁时,祖父因科场作弊案监候7年,家庭由此衰落。
16岁时,其父因患水肿病久治不愈而去世。
2.南京求学时期1898年5月,18岁的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分在管轮班的机关科学习,并正式改名为周树人。
因不满该校的乌烟瘴气而于翌年1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编在矿务班,至1902年1月毕业,在南京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这期间,鲁迅经历了洋务运动的尾声、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入侵等重大历史事件。
3.日本留学时期1902年1月,鲁迅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
1902年3月,他被江南督练公所派往日本留学。
同年4月,入东京弘文学院修习日文及普及速成科,课余研究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并开始了译著活动,至1904年4月30日毕业。
1904年9月,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1906年6月中止学医后,回到东京与友人许寿裳等提倡文艺运动,并在1908年加入光复会。
4.辛亥革命前后(这里所说的辛亥革命前后,是指鲁迅于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到1918年4月他写出小说《狂人日记》是为止这段时间。
)鲁迅归国后,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同时担任植物学日籍教师铃木珪寿的翻译。
鲁迅的文艺思想浅析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学,这些都归功于那些创造它们的一些思想家,文学家。
他们的思想以及文学具有一种原创性,能够让后人得到启示,思考以及创新,我们的鲁迅先生,正是一位这样的思想家,文学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故乡》,从《阿Q正传》再到《孔乙已》,鲁迅的作品一直陪伴了我们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后来接触了《狂人日记》,以及《朝花夕拾》,一步步融他的作品中,越来越让我渴望,渴望了解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渴望了解他究竟具有怎样的文艺思想?在不断回想,思考,体味后,我作出了以下浅析。
思想是通过一系列演变过程之后才形成的,鲁迅当然也不例外。
百草园是童年鲁迅的乐园,不管是对于百草园中得景物描写,还是与百草园有关的故事,又或者发生在百草园中的种种游戏,无疑都深刻的反映出了百草园带给鲁迅的记忆之深,回想如此,这块乐园地,的的确确给了鲁迅不少快乐。
然而,鲁迅却将这片乐土与“三味书屋”这代表封建教育思想的私塾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想到,百草园的快乐,都是为了与三味书屋的枯燥呆板形成对比。
草园的自由,探索,与封建的私塾对立,这也反映出作为共产主义战士的鲁迅,对建礼教的否定,对封建制度的厌恶。
可见,对于儿时封建教育的揭露,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前期的文艺思想中,即贯穿“改革社会的器械”,与现实斗争,与封建主义做斗争。
接着,来看《故乡》,小说同样运用了对照的手法,是小说的形象鲜明,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不仅通过队儿时记忆中故乡的美好与现实中的破败进行对比,还用闰土与杨二嫂,宏儿玉水生进行对照。
发映出时过境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变化,更加显露出作者对封建主义的讽刺,同样带着贯穿“改革社会的器械”的思想,处处批判和揭露旧社会的恶习。
然而,从“狂人”的“日记”看来,狂人是受封建势力迫害而病,但已经开始觉醒的反封建战士。
狂人是这篇小说中的一个艺术典型,狂人出身封建地主家庭,从小受封建教育,然而却又是遭受封建迫害的叛逆者,正是因为如此,狂人开始觉醒,超乎常人的敏锐,让他对周围的人们时怀戒备,高度警惕,审视之后加以批判。
鲁迅所推崇艺术风格鲁迅所推崇艺术风格是推崇以现实主义为主,融合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手法。
在冷静的客观描写中充满了强烈的爱憎,形成了寓热于冷的艺术风格,沉郁、凝练、含蓄。
鲁迅善于采用白描的手法,重视气氛的渲染、环境的烘托,风格冷峻而情感炽热。
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同时还被誉为“中国新兴木刻之父”,他不遗余力地主动搜寻、收集、出版、推广外国版画,包括苏联、德国、比利时、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版画。
他曾写道:“新版画(欧洲版画)在中国尚不大为人所知。
”所以他主动成为西方版画传播到中国的“桥梁”。
在他收藏和出版的欧洲版画中,属苏联和德国的版画数量最多,而这些版画基本是现实主义版画或极具现实意义的版画。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鲁迅对版画的推崇有着特殊的意义。
他认为:“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
”版画通俗易懂、表现力强、印刷率高,这些都促使版画成为革命家们宣传革命精神的“战斗工具”。
但当时中国新兴木刻版画正处于萌芽阶段,学习版画的中国青年几乎接触不到外国版画,自行摸索的道路十分艰难,而20世纪初的欧洲版画已经发展到比较繁荣的阶段。
鲁迅努力搜求欧洲版画,是希望欧洲优秀版画作品启迪学习版画的中国青年,同时提高大众的审美水平。
鲁迅编选以及生前计划编选的外国版画集一共13册,其中有6册为苏联版画,分别是:《新俄画选》《引玉集》《苏联版画集》《死魂灵一百图》《城与年》《拈花集》。
这些版画中的绝大多数都为现实主义作品,版画家多为与鲁迅同时代的苏联中青年版画家,其中有些画家在当时的苏联艺术界已经出名,如法复尔斯基、克拉甫兼珂、毕斯凯来夫、密德罗辛、希仁斯基等等。
法复尔斯基是苏联非常著名的版画家、插画家,鲁迅称赞法复尔斯基是版画形式与结构上的巨匠,是“苏联插画家的第一个”。
鲁迅收录进《引玉集》中的版画《一九一七年十月》是法复尔斯基“革命的年代”系列创作之一,也是法复尔斯基的代表作之一,画中描绘了俄国十月革命时期列宁的一场演讲场景。
鲁迅的文学观念
在上世纪初,鲁迅从事文艺运动开始时,就提出了三个互为关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这里提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在“五四”文学革命中,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作家首先强调的是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的密切联系,注重的是文学的思想启蒙作用,而文学启蒙的对象集中在下层社会“不幸的人们”。
以首先唤起作为民族基础的大多数──下层人民的觉醒作为文学的基本任务,使“重造国民灵魂”的文学观获得了更为坚实的社会基础。
鲁迅的文学观念是以促进人的精神健全、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理想的,他用对传统文化和旧文学的否定、批判的形式来表现他的文学理想,通过对愚弱国民灵魂的揭示,旨在重建新的理想的人性,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他将文学的审美超越意义和精神价值的追求,与人的现实价值的实现结合了起来,强化了文学观念中的批判性、真实性、历史感和超越性。
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观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观摘要:作为中国文坛中最为不屈的战士,鲁迅的文学观在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孔。
本文旨在梳理总结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思想。
在这个期间,留学日本的鲁迅受到了大量欧洲近代思想的影响,结合自身,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鲁迅既继承发展了中国的传统诗学,又破旧立新,呼吁艺术真实和艺术美感,提出了独具见解的“艺术功利”观。
通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一系列作品,鲁迅发出了作为摩罗诗人的呐喊,为日后破除中国之萧条,开辟中国的文艺革命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字:鲁迅;文艺观;摩罗诗力说;浪漫主义一从民国七年,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到民国二十五年留下未完成的《死魂灵》译稿逝世,在这十八年间,鲁迅至始至终以战斗者的身份,置身于中国文坛的中心位置,作为一个孤独的战士,直到逝世。
“鲁迅度过十八年文坛生活,就时间而言并不算长,但对中国文学来说,却是近代文学的全史。
”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页。
鲁迅的思想,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鲁迅的思想发生了两次明显而深刻的变化。
由此,将鲁迅的思想历程划分成三个阶段:从一九0二年到一九一八年,是鲁迅美学思想的初期阶段;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七年,是鲁迅美学思想的中期阶段;从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六年,是鲁迅美学思想的后期阶段。
可以明显看出,在不同的时期,鲁迅曾受到不同的美学思想的影响。
如果说在初期阶段,鲁迅主要通过阅读日文著作,接受德国古典美学的薰染;那么在中、后期,他所受的影响则直接来自俄罗斯的普列汉诺夫等人的美学观。
鲁迅美学思想从初期到中、后期的发展,是由革命民主主义文艺观递变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过程。
一九二七年以后,鲁迅完全是以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出现在中国文坛之上了。
本文主要对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思想做一个分析与梳理。
从鲁迅书信中发掘鲁迅的美学理念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黑暗为主要特征。
在他的作品中,美学理念既是表现手段,也是内在追求。
通过阅读他的书信,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鲁迅的美学理念。
一、反对浅薄的美学在鲁迅早期的书信中,他反对了当时流行的一种浅薄的美学观念,即将文字艺术化、浪漫化。
他认为,这种美学观念只是为了博取读者的喜爱,过于追求外在美,而忽略了文学的内在价值。
他在给茅盾的信中写道:“我看你的文学达到了尺度,不再注意那些局限,觉察到自己的困境而转向。
”他认为文学应该追求内涵,而非外在形式。
二、反对浪漫主义鲁迅在不断研究西方文艺理论的过程中,逐渐深入了对浪漫主义的反思。
浪漫主义追求的是人类理想的完美与神圣,而鲁迅呼吁的是对人类生存现实的深刻描绘和揭示。
在给周作人的信中,他指出:“浪漫派在现实中是依然是杂种,不能获得化学结合的完全性。
”鲁迅明确表示反对浪漫主义,强调文学需要关注真实的生活和人性,才能真正触动读者。
三、强调文学的人道主义性质在鲁迅的作品中,人性是重要的主题。
他坚信人类文学的第一要义是表现人性的本相,强调文学的人道主义性质。
在给郁达夫的信中,他说:“文学是创造性的表现,有人道性,有追求精神的境界,而不应该只是为某些跳脱现实的人和群众暂时逃避现实的消夏点阵。
”鲁迅一直保持对人性本质的关注和探索,他坚信真正的文学应该反映现实,表现人性,唤起人类共鸣。
四、支持无产阶级文艺理念鲁迅在书信中也多次谈到了无产阶级文艺理念。
他认为,文化是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也同样具有阶级性。
他呼吁文学与现实相连,与劳动人民相连,成为人民的喉舌,传达着人民的声音。
在给巴金的信中,他说:“无产阶级文学本质是真正的文学,因为这是在最广泛大众群体中创造的文学,全民参与最广泛的文学创作和接受和审美过程的平等与自由。
”鲁迅支持无产阶级文艺理念,并认为这是文艺大众化和接地气的重要表现。
总之,从鲁迅的书信中可以看出,他强调了文学如何体现人性本质、如何反映现实和人民的需求,文学应该超越个人利益,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舞台。
鲁迅的文艺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和思想家,他的文艺价值观影响深远,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首先,鲁迅的文艺价值观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
他主张文学应当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抒发人民的痛苦和呐喊。
他认为文学应当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为小圈子或特权阶层服务。
这一价值观具有当代意义,尤其在面临社会问题和不平等现象的时候。
现代社会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公平现象,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通过揭示和探讨这些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和改变。
其次,鲁迅的文艺价值观强调创作的真实性和真实的表达。
他认为作家应该以真实的态度面对生活,真实地描绘社会和人性的困境。
他坚信真实的创作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这一价值观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真实的写作更加困难,尤其在网络虚假信息的困扰下。
然而,只有真实的作品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和认同。
第三,鲁迅的文艺价值观强调文学对社会和人性的批判性。
他认为文学作为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弊端的艺术形式,应当具有批判精神。
他批评旧社会的封建制度和人类的残忍、自私。
他的作品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弊端的揭示,批判社会不公和人性的丑恶。
这一价值观在当代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合理的现象,文学作为一种表达形式,可以通过批判的目光揭示社会浮躁和人性迷失的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反思。
最后,鲁迅的文艺价值观强调文艺的艺术性和创新性。
他认为文学创作不能陷入固定的模式和形式,要有创新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他主张作家应当追求艺术的完美和独立的个性。
这一价值观在当代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文学面临着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多元的审美需求,作家需要通过创新、独立思考,借助新的艺术形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只有具备创新性的作品才能赢得读者的青睐和认可。
总结起来,鲁迅的文艺价值观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创作的真实性和真实表达、文学对社会和人性的批判性,以及文艺的艺术性和创新性。
鲁迅的文艺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艺价值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本文将从鲁迅的文艺观、人民性思想、批判意识和文艺革命思想四个方面来探讨鲁迅的文艺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
首先,鲁迅的文艺观注重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真实面貌。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反映社会和人类内心矛盾和冲突的最好手段。
因此,他在文学创作中力求真实和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境遇,同时不断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丑陋面。
这种文艺观对当代文学创作也具有启示意义,即文艺作品应该着眼于当下的社会现实和人类内在的矛盾,反映人民的生活、理想和追求。
其次,鲁迅的人民性思想强调文学要服务于人民。
他批判文学的贵族主义和自我陶醉,并呼吁文学要走向普通百姓,与人民生活相连。
这种人民性思想在今天的文学创作中也十分重要,即文艺作品应该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况和权益,帮助他们反映诉求、抗争压迫。
第三,鲁迅的批判意识强调文学要批判现实。
鲁迅认为文学不仅是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揭露社会现实中的弊病和问题,发扬批判精神,帮助人民认识现实、改造现实。
这种批判意识在当代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即文艺作品不能仅仅是对现实的客观呈现,更应该通过批判的手段,敢于说出真话,揭示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和不正义。
最后,鲁迅的文艺革命思想强调文学要与现实革命相结合。
他坚信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彻底改变社会的现实,实现文化的真正繁荣。
这种文艺革命思想在今天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即文艺作品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也不能忽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需要高度关注现实革命的发展进程,为之奋斗,为之发声。
综上所述,鲁迅的文艺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他通过自己的文学成就和思想观念,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历久而弥新的启示和参考。
我们应该深入理解鲁迅的文艺思想,不断探索文艺的真正内涵和价值,为中国当代文艺的繁荣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作者: 丁柏铨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版物刊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页码: 86-110页
主题词: 鲁迅作品;现实主义作家;《狂人日记》;《野草》;《故事新编》;浪漫主义作家;时代风尚;宴之敖;人说;眉间尺
摘要:鲁迅是人们所公认的现实主义作家。
然而,研究一下这位现实主义大师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却并不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关于鲁迅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在一九五八、五九年展开的那场关于“两结合”的讨论中,曾有论者谈到过。
但现在看起来,这些论述不免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颇。
一是提法过于随意,缺乏确定性。
有一种意见认为:“很多人说鲁迅是现实主义作家,我们不反对,但如果反过来说他是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我看也不是不可以。
”持此论者并以阿 Q“集。
鲁迅早期的浪漫主义诗学观
高玉芳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06(000)028
【摘要】鲁迅一生从没有抛弃积极的浪漫主义的因素,反映在诗学观上,是他重视"超脱古范,直抒所信"、"率真等诚,无所讳掩",强调精神主体的真诚袒露、自然流溢和自由表现.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高玉芳
【作者单位】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论鲁迅早期的浪漫主义美学观念
2.鲁迅早期思想中的浪漫主义因素与中国现代性问题
3.鲁迅与郭沫若早期浪漫主义文艺观比较
4.英国浪漫主义诗学观
5.诗歌、政治与伦理——晚清群学思潮与早期鲁迅诗学观之关联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鲁迅的艺术美学观念鲁迅,杰出的中国作家,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宗师。
他的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历史和文化,以及中国人民的社会现实。
作为一位艺术家,鲁迅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美学观念,这些观念对艺术家们的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首先,鲁迅坚持艺术本质的真实性。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作品应该对真实的社会现实表达出最准确的反映。
因此,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力求准确地展现出人们的社会现实生活,并以新颖和艺术的方式表达出人们所遇到的困境和创造力。
例如,鲁迅的《野草》一书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时期学生们所面临的矛盾现实,而《故事新编》一书则以新鲜、生动的方式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其次,鲁迅认为,一个成功的作品应该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明显的精神层面。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追求不仅反映社会现实、发挥情趣,同时也要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明显的精神层面。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主张和仁慈的心灵。
例如,他的《呐喊》一书质疑封建时代的传统价值观和社会规范,他的《骆驼祥子》则对贫穷、苦难、歧视等现实问题作出了社会启示。
此外,鲁迅认为艺术应当具有自我表达的空间。
他认为,艺术家应该有自由的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受任何外界的限制。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及独特的个性和思维。
例如,他的《呐喊》一书洋洋洒洒地表达了他深深的反抗思想,而《彷徨》一书则用生动的语言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
最后,鲁迅认为,艺术作品必须反映人们传统的文化知识。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作品不仅要反映人们的当代现实,还要反映人们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此来充实作品的内涵。
他的著作中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比如《骆驼祥子》描绘了传统文化的风情,《野草》则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以及封建文化的审美观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鲁迅的艺术美学观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强调艺术应该对真实的社会现实进行准确的反映,应当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明显的精神层面,应该有自由的空间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应当反映人们的传统文化知识。
论鲁迅的美学思想论鲁迅的美学思想唐弢文学艺术是美学研究主要的同时也是最为集中的对象。
每一个作家都有他独特的把握现实的方式,不同的性格带来不同的创造,推动了活泼多样的形式和风格;与此同时,任何形式、任何风格又有其共同的特征:通过形象的描绘给人以具体的感受。
文学艺术作为观念形态的一种,当客观现实经过主观铸冶取得新的灵魂的时候,一个作品的出现好比一个生命的诞生,它是有机的而不是无机的,是完整的而不是分裂的,是丰满的而不是干瘪的,主观的思想溶入客观的对象,形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不仅不应该受到破坏,而在艺术的点染下更加激动人心地散发出内蕴的魅力。
从美学的角度考察起来,这里存在着美和真——在文学艺术上则是艺术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也存在着善和美——在文学艺术上则是政治和艺术的关系问题。
成败之机,高低之分,关键系于作家的认识和处理。
鲁迅在这方面是一个杰出的范例。
从“为人生”的创作要求出发,唯物主义是鲁迅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的核心,而作为他的现实主义的特色,则是他对于政治和艺术关系的正确的理解。
“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1]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论断,曾经不止一次地以朴素的含义散见于鲁迅的艺术理论里,尤其是,毫无例外地以渗透的深度贯穿在他的创作实践里,使他的美学思想展开了非常深广的境界。
达到这个境界是出于作家的努力,实践启发了鲁迅;而承认这个境界却有着历中的渊源,许多进步的虽然并不完备的美学理论,一直受到现实主义作家鲁迅的注意,在深思默察中,在融会贯通中,留下了积极的向前发展的影响。
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主张“美是生活”,肯定艺术是生活的再现,给予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一直聚讼纷纭的美学问题以无可置辩的唯物主义的解释。
在美学史上,论文《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2]的问世,的确是一件具有革命意义的事情。
列宁热情地赞扬作者在第三版序言里对康德主义的批判,称之为惟一的真正伟大的著作家,同时又不无惋惜地指出:“车尔尼雪夫斯基没有上升到,更确切地说,由于俄国生活的落后,不能够上升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
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观摘要:作为中国文坛中最为不屈的战士,鲁迅的文学观在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孔。
本文旨在梳理总结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思想。
在这个期间,留学日本的鲁迅受到了大量欧洲近代思想的影响,结合自身,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鲁迅既继承发展了中国的传统诗学,又破旧立新,呼吁艺术真实和艺术美感,提出了独具见解的“艺术功利”观。
通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一系列作品,鲁迅发出了作为摩罗诗人的呐喊,为日后破除中国之萧条,开辟中国的文艺革命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字:鲁迅;文艺观;摩罗诗力说;浪漫主义一从民国七年,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到民国二十五年留下未完成的《死魂灵》译稿逝世,在这十八年间,鲁迅至始至终以战斗者的身份,置身于中国文坛的中心位置,作为一个孤独的战士,直到逝世。
“鲁迅度过十八年文坛生活,就时间而言并不算长,但对中国文学来说,却是近代文学的全史。
”①鲁迅的思想,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鲁迅的思想发生了两次明显而深刻的变化。
由此,将鲁迅的思想历程划分成三个阶段:从一九0二年到一九一八年,是鲁迅美学思想的初期阶段;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七年,是鲁迅美学思想的中期阶段;从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六年,是鲁迅美学思想的后期阶段。
可以明显看出,在不同的时期,鲁迅曾受到不同的美学思想的影响。
如果说在初期阶段,鲁迅主要通过阅读日文著作,接受德国古典美学的薰染;那么在中、后期,他所受的影响则直接来自俄罗斯的普列汉诺夫等人的美学观。
鲁迅美学思想从初期到中、后期的发展,是由革命民主主义文艺观递变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过程。
一九二七年以后,鲁迅完全是以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出现在中国文坛之上了。
本文主要对鲁迅早期浪漫主义文艺思想做一个分析与梳理。
1906年放弃学医一直到1909年的三年,是鲁迅日本留学生活中收获最多的一个时期。
他接受了大量欧洲近代思想,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通过日本的翻译文学吸收了很多欧洲近代文学。
鲁迅积极创办《新生》杂志,虽然等待他的是流产的结局,但是为这本杂志创刊所准备的《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按鲁迅编辑《坟》的顺序)等文章却没有跟着杂志一起销声匿迹,而是陆续发表在了留学生杂志上。
“这些文章是鲁迅的文学原论,也是他青年时期思想的集成”。
按鲁迅这样排序,这四篇论文可“层层推进,自成一个整体。
”②《人之历史》显示了鲁迅早期关注的问题核心是“人”;在《科学史教篇》中,鲁迅在对“科学”历史探讨中揭示了“人之历史”的决定因①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页。
②郜元宝:《鲁迅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素是人之精神;《文化偏至论》警告国人,我们所推崇的西方发生了严重的偏至,所幸有“新神思宗”的“重个人”思想才得以矫正。
紧随其后的《摩罗诗力说》指出要想“剖物质而张灵性,任个人而排众数”,文艺作为“人的心声”,是一切精神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表达。
其中,《摩罗诗力说》这篇文章在俄国和东欧被压迫民族的诗人中间找到了英国被称为摩罗派诗人拜伦的谱系,其内容超出所谓批评与介绍之上。
这篇在人类精神发批评与介绍之上。
这篇在人类精神发展中求得救国救民方策的诗论,是鲁迅文学的出发点。
①《摩罗诗力说》标志着鲁迅文艺思想的初步形成,总体上具有浪漫主义诗学的特征。
②二《摩罗诗力说》是中国第一篇系统介绍以拜伦为代表的欧洲浪漫主义诗派的论文。
文中鲁迅对“精神界之战士”的呼唤也可以说是鲁迅的第一声呐喊。
鲁迅通过对拜伦、雪莱等“恶魔诗人”及他们作品的介绍,旨在宣扬他们“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反抗精神。
开篇鲁迅便引用了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的一段话:“求古源尽者将求方来之泉,将求新源,嗟我昆弟,新生之作,新泉之涌于渊深,其非远矣。
”尼采对鲁迅的影响,可谓深矣。
《摩罗诗力说》处处显示了尼采式的激情,蔑视世俗传统、呼唤精神战士构成了这篇论文的主旋律。
鲁迅认为,中国向来缺少敢说敢做的“超人”式的英雄。
当一个民族在怀古中不思进取,失去自我更新能力时,就需要一些不拘旧俗的“摩罗”诗人出现。
全文共有九个部分。
第一部分里,鲁迅借史来说明如天竺等古老民族“灿烂于古”却“萧瑟于今”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保守、静止、倒退的世界观。
他在第二部分里说到所谓和平这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有发出反抗之声,才能生存。
而诗人,正是这“撄人心者也”。
鲁迅在第三部分里开始谈到艺术的本质以及文学的任务和作用。
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涵养人的“神思”,揭示人生的真理,便是“文章之职与用也”。
从第四部分一直到篇尾,鲁迅分别介绍和评价了拜伦 (George Gordon Byron),雪莱 (Percy Bysshe Shelley),普希金(A.Pushkin),莱蒙托夫(M.Lermontov),密茨凯维支(A.Mickiewicz),斯洛瓦茨基(J.Slowacki),克拉辛斯基(S.krasinski)和裴多菲(A.Petofi)等诗人和他们的诗作,这些诗人各有其本国的特色,但他们“大都不为顺世和乐之音,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拒俗,而精神复深感后世人心,绵延至于无已。
”最后,他期盼中国文学革命的“先觉之声”来破除中国之萧条,开辟中国的文艺革命道路。
三鲁迅从中国古典文学而来,到西方近代诗学去,他诗学观里必然有对中国传统诗学的继承与发展。
(一)神思。
首先是在鲁迅早期几篇文论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神思”,仅在《摩罗诗力说》中就出现了十一次。
“神思”是刘勰《文心雕龙》中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概念,并曾专章论述“神思”。
它指的是文学创作中作家的思维活动特点,展现了艺术思维过程中生动丰富的艺术想象情状:“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③刘勰的“神思”继承了西晋陆机《文赋》中提到的“观古今之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思想,这对艺术想象的自由性及其超越时空特点的描述是极为深刻①北冈正子(日本):《摩罗诗力说材源考》,何乃英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
②黄曼君:《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③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7页。
的。
①鲁迅借“神思”这一古代美学范畴来阐释艺术创作的想象与联想。
“古民神思,接天然之閟宫,冥契万有,与之灵会,道其能道,爰为诗歌。
”鲁迅说诗歌正是古代人们通过想象联想与大自然的奥秘相沟通,同万物暗暗相吻合,心领神会而产生的。
这里的“神思”正是指自由的艺术想象。
“……于是运其神思,创为理想之邦。
”这里讲的是人们为了避免战争,便运用想象力,创造出一个理想之邦。
“神思”在此处也是指想象力。
而第三部分里,鲁迅在阐释文学功用是说道:“涵养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职与用也。
”文学的任务和作用,是培育人们的理想。
在这里,鲁迅扩展了“神思”一词的含义,特指人的理想。
所以,在《摩罗诗力说》中,鲁迅继承和发扬“神思”。
(二)诗言志。
“诗言志”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提出来,最早大约是《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
汉代《毛诗序》中提出“诗者,言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使“诗言志”的传统得以定型。
②古代“诗言志”的实质就是把文艺看作是人的心灵的表现。
鲁迅在文中对“诗言志”持一种批判的态度。
他认为诗本是言志的,但是自古却被“无邪所蔽”,“即或心应虫鸟,情感林泉,发为韵语,亦多拘于无形之囹圄,不能舒两间之真美;否则悲慨世事,感怀前贤,可有可无之作,聊行于世。
倘其嗫嚅之中,偶涉眷爱,而儒服之士,即交口非之……”鲁迅指出,这实际已经背离了“诗言志”的本意。
屈原在临死前,心中万千哀怨,于是发愤为诗。
面对江水一切顾虑都抛弃了,然而他还是未能抒发出自己的反抗之音。
鲁迅不得不感叹道,这种约束之下的“志”还是“志”吗?这样的言志,如同皮鞭下的自由,是没有意义的。
他追求的是真正意义上的“诗言志”。
中国的文艺正是需要对“诗言志”重新定义。
只有摆脱约束的言志,才能发出“沉痛著大之声”,“攖其后人,使之兴起”。
而鲁迅心中真正能做到以诗言志者,正是摩罗诗人。
(三)兴观群怨。
最早来自孔子对诗的社会功用的高度概括,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
“兴观群怨”出自《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③这不仅包含了诗歌的教育功用,而且还涉及了诗歌的美学作用问题。
鲁迅继承了这一批评理论,首先,他认为认为“纯文学上言之,则以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这是鲁迅对文艺审美特征的理解,这便是“兴”。
鲁迅基于这个观点,进而分析文艺与科学反映现实方式的不同:“盖世界大文,无不能启人生之閟机,而直语其事实法则,为科学所不能言者”,“惟文章亦然,虽缕判条分,理密不如学术,而人生诚理,直笼其辞句中,使闻其声者,灵府朗然,与人生即会”,“故人若读鄂谟(Homeros)以降大文,则不徒近诗,且自与人生会,历历见其优胜缺陷之所存,更力自就于圆满”,鲁迅认为文艺的本质在于直接揭示人生的实质和规律,能使人清楚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里体现的便是他对儒学“观”的思想的继承。
经过对文艺本质的分析,鲁迅提出了文艺的功用是“能涵养吾人之神思”,诗人能作“至诚至声”,使人民变得“善美刚健”,“此其效力,有教示意;既为教示,斯益人生;而其教复非常教,自觉勇猛发扬精进,彼实示之。
”此为“群”。
“中国之治,理想在不撄”,而诗人正是撄人心者。
正是因为诗歌能对现实社会,不良政治进行批判,这正是孔子提出的“怨”。
“怨”是孔子对古代献诗讽谏传统的一个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并成为中国文学理论批判发展史上的重要传统。
鲁迅显然深受“兴观群怨”传统理论的影响,而且在《摩罗诗力说》中继承发展了这一传统理论。
四①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2页。
②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9页。
③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6页。
鲁迅的文艺思想中,除了对古代文论思想的继承之外,也有破旧立新的一面。
《摩罗诗力说》所评介的摩罗诗人,大都是不为顺世和乐之音,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拒俗的“破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