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下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16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 我们身边的物质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 铁生锈了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 物质变化与我们1、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教学过程】:一、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3、深入探讨: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4、建议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5、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示例,塑料袋实验证明。
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6、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过渡物质在变化:以教室为例,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么?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教师给予肯定。
1、师引入演示: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易拉罐和水结冰的图片。
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物质本身没有变,形状改变,变化速度不同)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2、分组实验发现: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它们会发生变化么?它们的变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三、让物质发生变化: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的变化呢?(学生的思维面不会停留在课本展示的变化中,要求学生作出适当合理的解释,教师适当补充,尤其是蜡烛的燃烧)2、各种变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重点在自然产生的变化和人为产生的变化、变化速度的快慢、是否产生新的物质)3、过渡引申:我们说的是我们现有的物质,对于岩石、房屋、马路在变化么?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么?说出你的依据。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形形色色的植物》教案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植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3课。
本课从遗传变异的视角研究植物亲代与子代的不同,正因为遗传变异普遍存在,使得植物既有共同特征又各不相同,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
本课教材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聚焦,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以及具有亲缘关系的同一种植物的亲代与后代,后代之间的相同与不同。
第二部分——探索,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第三部分——研讨,引领学生关注科学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体会科学技术改善着人类生活。
第四部分——拓展,通过搜集和交流遗传学家孟德尔的资料,使学生感受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丰富认知,开阔视野。
学生分析:通过对校园生物的调查,学生已经认识到同是植物,有的高大,有的矮小,有的生活在土壤中,有的生活在水塘里。
植物根据外部形态等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六年级的学生对植物并不陌生,但他们并没有认真细致地研究过植物,因此当观察和比较植物的异同点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种群内生物的多样性。
二、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植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
2.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
3.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作变异。
4.变异使得植物多种多样。
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2.能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孟德尔及其关于遗传变异的研究。
科学态度目标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客观描述植物亲代与后代的异同。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三、学习重点:知道变异使得植物多种多样。
四、学习难点: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五、教学准备:植物标本、图片、植物异同记录表、孟德尔的相关资料、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1. 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分区域调查的方法研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
2.能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3.能根据调查记录校园生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调查校园生物多样性的浓厚兴趣。
2.能够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
3.在调查过程中能够珍爱生命,尊重事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校园环境与生存的生物相互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分区域调查的方法研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教学准备】[学生]放大镜、照相设备、小铲子、记录本、笔等观察记录材料和工具。
[教师]有关校园生物的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本课教材上各种生物的图片。
)大家认识这些生物吗?(预设:喜鹊、蝗虫、蚊子、麻雀、蜻蜓、蝴蝶、狗尾草、瓢虫、蟋蟀、蚯蚓、苍蝇、燕子、蚜虫、蚂蚁、梧桐树。
)看完了这些图片,大家有什么感受?(预设: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
)2.谈话:生物种类繁多说明生物具有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的丰富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作为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生物的多样性有哪些表现?与我们有哪些联系?对它的研究有何意义?本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3.过渡: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种类繁多,我们不可能进行全方位的探究。
而我们所处的校园也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我们可以从校园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小见大。
大家知道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吗?(预设:不知道。
)想要了解校园内的生物种类,我们应该怎么做?(预设:做一些观察和记录来统计生物种类。
)4.揭题:为了更详尽地了解校园生物的种类,我们今天就要进行一次校园生物大搜索。
(板书:校园生物大搜索)[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校园(或田野)中常见的不同生物的图片,激发学生探索校园生物的兴趣,同时将问题聚焦到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校园,引发学生对校园生物多样性的关注,顺势揭示了本课研究的主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变化一、教学内容:《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二课。
本课的教学将为后几课的教学打下基础,是本单元的一项重要学习探究活动。
本课内容分为“混合沙和豆子”、“观察白糖的变化”两部分,继上节课观察了一些我们身边的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沙与豆子的混合和加热白糖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它们的区别,即是不是产生了新物质。
二、教材分析:本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观察混合后的沙子和豆子的变化”;二是“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
这节课的重点是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学生的猜测和判断对不对,并不重要。
引导学生想办法分离沙和豆子,寻找证据,根据观察到的事实,确认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变化很不明显。
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一白糖的熔化,随后发生了化学变化一白糖的炭化,在白糖炭化的过程中,物理变化是伴随着化学变化进行的。
引导学生在加热的过程中,仔细观察、记录现象,从现象的变化中,分析、比较白糖发生的两种变化,体会两种变化的区别。
三、教学背景:这是继前一节课观察了一些物质的变化之后,继续观察物质的变化,并且通过观察物质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沙和豆子的混合,看不到明显的变化,而这个活动通过加热白糖,让学生看到明显的变化。
本课的重点在于观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新物质是否产生。
因此白糖加热的活动是重点,混合沙和豆子是铺垫。
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有时会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会发生化学变化,有时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有时什么变化都没有发生。
从这点意义上来看,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与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
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小学科学六年级教案(下)教科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1 放大镜【教学目标】1. 了解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2. 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或物体的细节。
3. 能根据放大镜的特征,利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简易放大镜。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幻灯片(原始计算机、电视机屏幕图像与放大镜下的计算机、电视机屏幕图像的对比)学生分组:放大镜、树叶、新闻纸;书写纸、铅画纸、过滤纸;烧瓶、烧杯、盐水瓶、塑料薄膜、水槽(带水)。
【教学过程】一、引入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工具,我们会在什么时候用到它?我们曾用它观察过什么?有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就让我们进行观察,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探究过程1. 放大镜下的发现(1)教师出示桂花树叶和新闻纸,要求学生用眼睛观察并记录。
(2)出示放大镜,要求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桂花树叶和新闻纸。
(3)讨论:用眼睛看到的树叶和用放大镜看到的有什么不同?(4)有哪些细节是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到的?科学文件夹(5)教师用幻灯片出示原始计算机、电视机屏幕图像。
讨论:在放大镜下的计算机、电视机屏幕图像是什么样的?2. 它们是什么(1)教师出示书写纸(1号)、铅画纸(2号)、吸水纸(3号),让学生根据眼睛观察到的特点判断哪张是书写纸,哪张是铅画纸,哪张是吸水纸?(2)学生用放大镜观察书写纸、铅画纸、吸水纸的特征,并验证自己的猜测。
科学文件夹3. 自制放大镜(1)教师出示烧瓶、烧杯、盐水瓶、塑料薄膜。
讨论:怎样用这些器具制作放大镜?(2)学生制作放大镜,并用自制放大镜观察指纹。
(3)讨论:这些能放大物体的器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放大镜为什么能把物体放大呢?(4)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页的资料。
4.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获得了什么?教学反思:1.2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教学目标】1. 知道中心厚度越大的放大镜(凸透镜),其放大倍数越大、透镜视野越小;中心厚度越小的放大镜,其放大倍数越小、透镜视野越大。
2. 掌握测算放大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1、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2、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
【教学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
【教学准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一些常见食物【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很快就要小学毕业了,老师想送你们4个字。
(师打开白布)咦,怎么没有字?那就让我把它变出来吧。
(喷雾,字迹显现)师:都看到字了吗?这就是老师送给你们的字。
祝同学们未来的路心想事成!为什么喷了东西字迹就会显现出来呢?一学生猜测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找到答案。
现在,我们一起开启解密之旅吧。
二、米饭、淀粉与碘酒的变化1、淀粉与碘酒的变化过渡:上课前,老师要先请出我们的一位老朋友——棕黄色的液体——碘酒。
如果将它滴在淀粉上(投影淀粉),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测师:大家都是这样猜测的吗?在淀粉里滴加碘酒是否会变蓝色呢?接下来就用实验进行验证。
师:为了更好证明我们的猜测,我们要对实验前后的淀粉进行对比,先观察实验前淀粉的样子,再观察实验后滴了碘酒的淀粉是什么样的。
对于淀粉,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生:可以用看、摸、闻等方法观察淀粉师:是的,我们可以用看、摸、闻等方法观察淀粉。
(出示记录单)实验中记得及时记录我们的观察发现。
同时注意:1.碘酒滴1~2滴即可;2.操作时,滴管不能碰到淀粉!现在,请材料员取出材料和记录单一,小组开始实验。
学生观察淀粉、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颜色的表述:有点蓝有点紫)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和大家分享你们组的观察发现?其他组认真听,你们的观察发现是否一样?学生1交流观察记录(实验前淀粉什么样,实验后什么样,发现:淀粉遇碘酒产生了蓝色的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没有气味不表述成无味,无味是无气味无味道,闻出没有气味我们要明确描述为无气味)师评价:这组同学运用了......等观察方法观察淀粉。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科学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概念。
2. 强化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1. 复第二单元涉及的物理概念和实验方法。
2. 分析和讨论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并引导学生从中得出合理的结论。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步骤1. 复知识点:通过回顾第二单元的重要概念和实验结果进行复,确保学生对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2. 展示实验: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例如,可以展示一个与重力有关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重物的落地速度,并帮助他们理解重力的概念。
3. 学生实验活动: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4. 结果讨论:通过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从中得出结论,并解答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5. 总结复:对第二单元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今后研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记录: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评估他们对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的理解和记录能力。
2.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能力。
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2. 复资料:准备相关的复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复使用。
教学延伸1.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多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观察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案【教案背景】学生对醋的认识多一点,对小苏打的认识可能不多,对这两种物质混合后会产生什么现象,知道得更少。
因此,对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学生是没有经验的。
本课让学生观察到小苏打和白醋的剧烈反应过程,体会到化学变化的奇妙和有趣。
在本课中,当学生混合醋和小苏打时,它们将会看到明显的化学反应现象,例如看到气泡的产生和听到嗤嗤声。
这一化学反应的发生是因为小苏打包含有碳酸氢根,当醋酸与小苏打反应时,一种新的物质一二氧化碳就生成了。
对二氧化碳的确定,不是采用直接告诉的方式,而是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发现该气体的一些性质,从而做出初步的判断,再结合教科书提供的资料,确定产生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这是一个严谨的分析、推理过程,它可以提醒学生,分析、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必经经过实验验证。
【教材分析】《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由3部分组成:一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二是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三是探究两种物质混合后产生了什么气体。
这三部分的内容安排的环环相扣,让学生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教学难点】判断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玻璃杯,火柴,长木条,蜡烛。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同学们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那这节课我们就从观察开始吧!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样物品小苏打和白醋(板书课题),这两样物品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细心观察,作好记录。
2.观察要求:细心观察,与小组同学交流,小组长作好记录。
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材简析】《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是校园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的延续,与第一课共同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调查活动。
本课针对生物种类的多样、分布广泛等特点,通过聚焦“校园中到底有多少种生物?不同区域中生活的生物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进入第一个探索活动,整理汇总调查结果,初步思考“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它们生活的环境之间的联系”。
“根据某些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二个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校园生物的整体认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在研讨活动中通过对“校园中哪个区域生物种类较多?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校园中的动植物之间存在着什么有趣的关系?”这三个问题的研讨,在加深学生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生存的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理解的同时回应了聚焦中提出的问题。
最后通过“给校园植物挂牌”“制作校园生物小报”等拓展活动进一步丰富并深化了学生对于校园生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虽然第一课对校园生物的实地调查为学生的学习、认识提供帮助,但是由于是分组、分区域进行的,每名学生、每组学生所获得的信息都是有限的。
要想对校园生物的种类、分布有整体的认识,需要汇总各组的结果进行全班的交流。
分组调查、交流汇总有效的提升了学生调查、获取、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制作校园内分布图在直观的呈现调查结果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校园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校园不同区域生活着的生物的调查,认识到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分析,对校园内的植物进行分类,并阐明分类的依据。
[探究实践]能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绘制生物分布图,并对生物分布图进行合理的优化。
[态度责任]认同校园环境与生物、生物与生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树立愿意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
5.相貌各异的我们【教材简析】《相貌各异的我们》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5课。
本单元从植物、动物、人类、古代生物四个角度着手研究生物的多样性这一话题,并对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有一定涉及。
本课则从学生自身的视角出发,以“世界上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吗”为核心话题引导学生体会每一个生物个体的独一无二。
教科书安排了“观察自己和其他同学相貌的异同”以及“记录组内同学的相貌特征”两个活动。
从内容角度而言,教科书利用学生对相貌的着眼点使学生对“性状”这一概念产生初步的理解,也能使其体会生物的性状是多种多样的;从研究方法角度而言,两个活动涉及对比观察与表格记录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应安排学生通过统计手段归纳班级记录结果,并用简易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产生初步了解。
【学情分析】本课依照“对比不同个体的相貌相似程度,最终理解任何两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相同”的逻辑开展。
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轻松地在同班同学之间开展上述归纳调查活动。
学生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亲子或胞亲间相似度较高的照片,这更利于学生理解“相似程度高的人也不会完全相同”这一点,也能利用遗传变异的知识理解亲缘关系与相貌相似之间的关系。
本课活动开展难度较低,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联系身边的人和事物,并在课程结束后的生活中仍保持自主观察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人的性状图片观察,知道人类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遗传变异现象。
[科学思维]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人与人相貌存在差异性。
[探究实践]通过实际观察,能描述和记录出人与人存在哪些性状差异,并将人的相貌性状整合起来比较分析,发现人的相貌的唯一性。
[态度责任]在观察人的相貌过程中,能持续关注人类个体之间差异性,意识到人类对遗传变异的研究改善着人类生活,激发学生继续探索人类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案教科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其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认识的。
2.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
4.蜡烛变成蜡烛油是(物理变化),油燃烧了变成气体是(化学变化)。
5.白糖熔化是由(物理变化),在熔化后变黄、变黑,有焦味是(化学变化)。
6.建筑用的水泥,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7.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铁丝变弯)、(易拉罐压扁)、(糖在水里溶解)、(折纸)、(水结冰)、(加热水)、(豆子和沙子混合)等。
8.我们可以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
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10.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如,(淀粉遇到碘酒变成蓝色)、(铁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蜡烛燃烧)、(白糖加热)、(煤和石油的燃烧)、(美丽的烟花)、(制作柠檬汽水)。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1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又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多样性》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物多样性》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出发,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际例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措施。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并付诸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实际例子,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思考。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物或图片,如植物、动物等,用于展示生物多样性。
2.准备PPT,包含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
3.准备任务单,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
如展示一颗苹果树,让学生观察苹果树的果实、叶子、树枝等,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生物多样性相关知识,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措施。
在呈现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任务单,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讨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各自小组的讨论成果,让大家共同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同时,教师进行点评,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生物的多样性1.校园生物大搜索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3.形形色色的植物4.多种多样的动物5.相貌各异的我们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7.保护生物多样性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材简析】《校园生物大搜索》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与本单元的第二课一起完成了课程标准里的“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7.3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两个学段目标。
校园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本课以调查校园中的生物为主体活动,学习研究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体会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
本课首先明确调查任务——调查校园内生物的科类和数量;然后根据任务制订详细的调查方案。
并设计出调查记录表;最后按照小组数最划分校园的调查区域,每个小组负责调查一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物进行重点调查,将调查结果记录在记录表内。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能感悟到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以及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所以对于生物的多样性,学生在朦胧中也有了自己的认识,但他们的认识还是模糊的、零散的。
校园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也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环境,学生通过调查校园的生物可以以小见大,从而感悟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分区域调查的方法研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
2.能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3.能根据调查记录校园生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调查校园生物多样性的浓厚兴趣。
2.能够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
3.在调查过程中能够珍爱生命、尊重事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校园环境与生存的生物相互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一、微小世界 1.放大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教科版六下第二单元第6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课题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单元二学科科学年级三学习目标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3.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4.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及时记录的习惯。
5.认识到人们认识化学变化是不断进步的。
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产生一些现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有很多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这哪些现象呢?学生交流、回答。
产生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讲授新课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
实验材料:无水硫酸铜或者五水硫酸铜、水、玻璃怀(2个)、玻璃棒、铁钉、镊子。
实验步骤:(1)将无水硫酸铜(白色粉末)或者五水硫酸铜(又叫胆矾,蓝色晶体)溶解于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后从颜色、透明度、状态等方学生思考,实验,交流实验结果。
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面观察硫酸铜溶液。
(2)观察浸入前铁钉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3)将一部分硫酸铜溶液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空杯子中,以便和与铁钉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比较。
(4)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并将其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5)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约2分钟后,拿出铁钉,观察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变化。
实验现象:与硫酸铜溶液接触的铁钉表面会出现红色物质,溶液颜色变浅,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红褐色。
实验记录:铁钉硫酸铜溶液变化前灰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蓝色透明的液体变化后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没有与硫酸铜溶液接触的铁钉没有变色溶液本身的颜色变浅实验分析:与硫酸铜溶液接触的铁钉表面会出现红色物质,而没有浸入硫酸铜溶液的铁钉没有附着红色物质,说明这种红色物质来自硫酸铜溶液。
六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单元-《昼夜交替现象》《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昼夜交替现象》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本课从熟悉的昼夜现象开始研究地球的运动,旨在充分展露学生对昼夜现象的看法,试着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关系入手,来解释昼夜现象。
教材主要安排几个有层次的活动,一是提出昼夜交替的假说;二是通过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验证假说;三是对可能产生昼夜现象的解释进行整理和进一步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昼夜交替这个地球上最常见的天文现象,是非常熟悉的。
但是学生熟悉的知识现象的特征,对现象成因的理解比较模糊,有过探究经历的学生就更少了。
从教材编写来看,引起昼夜交替现象有好几种可能,教材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重演一次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虽然最后还需要他们继续去寻找证据来进一步验证各种解释,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科学需要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产生深刻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昼夜交替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
2、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可以有多种方案。
科学探究目标:1、能根据已有知识,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
2、能基于假设,制定可行的探究方案,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成因的假设。
科学态度目标:能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身边许多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有科学解释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已有知识,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
难点:能基于假设,制定可行的探究方案,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成因的假设。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记录表、手电筒、蜡烛、地球模型(地球仪、第1节课的地球模型、乒乓球、棒棒糖等)。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教学过程:一、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3、深入探讨: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4、建议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5、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示例,塑料袋实验证明。
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6、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过渡物质在变化:以教室为例,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么?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教师给予肯定。
1、师引入演示: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易拉罐和水结冰的图片。
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物质本身没有变,形状改变,变化速度不同)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2、分组实验发现: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它们会发生变化么?它们的变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三、让物质发生变化: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的变化呢?(学生的思维面不会停留在课本展示的变化中,要求学生作出适当合理的解释,教师适当补充,尤其是蜡烛的燃烧)2、各种变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重点在自然产生的变化和人为产生的变化、变化速度的快慢、是否产生新的物质)3、过渡引申:我们说的是我们现有的物质,对于岩石、房屋、马路在变化么?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么?说出你的依据。
四、总结: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就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板书设计:我们身边的物质白色粉末产生新的物质火柴蜡烛物质变化纸形状、大小等变化桌子人为自然碘酒、淀粉糊……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教学准备: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教学过程:一、明确课堂内容和要求导入:今天我们的课堂将以实验为主,但需要你细心的观察作为我们这节实验课的保障。
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1、实验前的观察:用豆子和沙子来做混合实验就要知道它们的本来面目,它们是什么样的呢?2、学生根据观察回答,师简要板书。
尽可能利用各种感官感受描绘它们的特性。
3、引导推测:如果我们将豆子和沙子进行混合,它们会发生变化么?依据是什么?怎么做来证实?建议:留取对比样本。
4、混合实验。
思考:豆子和沙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和它们的搅拌程度有关么?5、混合实验后观察豆子和沙子的变化。
怎样观察的更清晰?6、分离实验: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分离?怎样分离,根据所想方法选择实验品实验。
7、观察比较:分离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们预存的实验前的样本进行比较,观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对于外部形态上出现的细微变化,教师要予以肯定,但要引导本质上的变化比较)8、小结:类似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如同上节课我们的易拉罐和水结冰等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板书:物理变化及其特点二、糖的加热实验1、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
观察白糖特点,记录表格中。
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在表格中。
3、实验:a、说明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b、从实验盒取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c、教师在巡视中指导观察和记录以及安全事项。
4、交流:你们都看到和记录哪些现象?引导明了:白糖在加热以后得到的物质还是以前的白糖么?5、小结并引申: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板书:化学变化及其特点就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来看,是不是从加热那刻开始就是产生黑炭的化学变化的过程呢?(引导比较融化时是物理变化,后期才是化学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6、拓延:我们在对糖加热的过程还是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的燃烧是怎样的变化呢?三、总结: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不单纯属于物理或者化学的变化,有时像糖加热和蜡烛燃烧一样同时出现。
做个有心人,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究竟属于哪一种。
板书设计: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物理变化不会产生新物质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物质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米饭与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
教学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
教学准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带常见食物教学过程:一、谈生活经验:我们每天都吃的米饭,你是否知道它的味道?学生谈,激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二、品味米饭:1、要求每位同学都品尝,马上请同学边品边答味道。
2~3分钟时间后,请同学说说。
2、思考:米饭是甜的么?说明了什么?刚吃的时候怎么不是,后来怎么又甜的呢?3、试尝馒头或面包1~2分钟,什么味道?你觉得它们的甜味与什么原因有关。
(一部分同学有这方面的知识)4、阅读课本30页资料。
认可淀粉的存在、唾液的作用。
三、淀粉实验:1、出示淀粉,观察感受淀粉。
2、实验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一滴碘酒,观察。
一定提醒学生滴管头不能碰到实验品。
3、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说明了什么?验证了我们的资料。
4、思考:蓝色的物质还我们的米饭和淀粉么?是一种新物质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四、食物淀粉鉴别:活动:我们有了碘酒可以鉴别淀粉的法宝,我们就可以鉴别许多的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了。
推测并验证你们的食物吧,记录在31页表格上。
五、激趣拓延:神秘信件活动:在革命时期,需要要写一封无字密信传递信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密信),谁能帮我们解读?课外活动:制作神秘无字信件板书设计: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米饭+唾液甜味(新的物质)化学变化米饭、淀粉+碘酒蓝紫色(新的物质)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教学过程: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1、材料员领取教师事先准备好量的小苏打:观察特点,描述,记录特征,判断物品(事先不告诉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联系生活)板书:小苏打2、领取白醋,观察描述,记录特征,判断。
板书:白醋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1、过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状况呢?为什么?说说理由。
2、学生讨论回答猜想。
(可能有同学了解)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怎样吧!3、实验:A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B混合的比例大约多少呢?可以参阅课本。
C仔细观察发生现象(看、听、摸等)4、实验交流:在实验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现象发生?(重点引导气泡的产生、来源和性质)三、验证产生气体1、推测: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
(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
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能等)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
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
5、小结并延伸阅读:并不是仅仅因为以上我们验证的两个特点就可以断定就是二氧化碳的本质,但是经过科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就是二氧化碳,它还存在很多地方。
阅读33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确定气体成分的?四、小结: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
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质会是什么呢?课外搜集。
板书设计: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小苏打+白醋= 二氧化碳气体(新的物质)(混合)(气体)(化学变化)5、铁生锈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教学过程: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生答。
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