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基金风险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当前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当前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地区保障基本医疗的一项医疗保险制度,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村合作医疗在保障农民健康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资金来源不足资金来源是农村合作医疗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农民缴费意识不高和不稳定,导致医疗保障基金缺乏长期稳定的来源和保障。
一些地方政府和医院为了解决自身的经济困难,将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挪作他用,导致农民医疗保障无法得到保障。
应对策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缴费意识,通过宣传、政策倡导等方式,增强农民对医疗保障基金的认识和信任感。
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遏制各方面挪用医疗保障基金的现象。
二、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当前,医疗资源向城市集中,导致乡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同时,医疗服务质量难以保证,药品价格高昂,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也有一定差距。
这些因素使得农民在享受医疗保障时难以得到实际的保障。
应对策略:加大农村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医疗设备和药品供应量,加强医疗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同时,鼓励互联网技术应用,推广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实现医疗服务与需求间的对接。
三、制度建设不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大型医疗保障制度,需要完善的制度支撑。
但是在现实中,仍存在一些制度建设不足甚至缺失的情况,如保险制度设计不够严谨、管理制度不完善、医疗费用报销程序不清等问题,使得农民使用时效率不高,出现费用报销难、报销周期长等问题。
应对策略: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拓展医疗保险种类和范围,提高保险服务效率和质量。
同时,简化申报、报销等流程,提高医疗保障的使用便利性和保障水平。
结论: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保健的重要保障,需要在政府、医疗机构和农民等多方面的努力下共同推进。
只有真正解决农村合作医疗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才能为农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摘要】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解决农村居民医疗保障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资金不足、参保意愿不高、报销比例低是当前主要挑战。
为此,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加强宣传提高参保意愿、提高报销比例、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等策略来解决问题。
未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应当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以提高保障水平和便捷性,推动医疗保险制度向全覆盖、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问题、解决策略、资金、参保意愿、报销比例、政府投入、宣传、监管机制、展望、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我国在农村地区推行的一项重要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降低医疗费用负担,保障健康权益。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实施过程中,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资金不足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财政支出有限,政府难以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
参保意愿不高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部分农民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和报销比例不够清晰,缺乏参保的积极性。
报销比例低也导致了农村居民在就医过程中的实际费用负担过重。
有必要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保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探讨如何提升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运行效率和覆盖面,为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深入了解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针对性提出解决策略提供依据;二是分析资金、参保意愿、报销比例等问题的根本原因,找出症结所在;三是探讨政府、社会、医疗机构等多方力量如何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改进和完善;四是为未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发展提供指导建议,促进农村居民的健康福祉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问题浅析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灌云县农民“因病致贫”的问题,是一项利民惠民的重要举措。
如果医疗基金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将会严重影响农民参保的积极性[1]。
因此,提高新农合基金财务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灌云县伊山镇为例,剖析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中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问题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1一、灌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基本情况1.参合情况表1 伊山镇合作医疗参合情况2.基金筹资情况2010年,我县本年度按政策筹集基金总额631.05万元,其中参合农民个人缴费54.56万元,各级财政补助资金665.17万元。
3.统筹基金使用情况2010年,我县统筹基金补助80456人次,占参合农民总数的12.14%,统筹基金补助支出451.54万元,占年度统筹基金的85.59%。
4.住院统筹基金补助受益情况2010年,我县住院统筹基金补助6845人次,占参合农民总数的8.65%,较上年同期增长1.45%;补助345.8万元,占住院统筹基金的104.19%,较上年同期增长3.21%;人均补助656.23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1.26元,费用补助比率为33.41%,较上年同期增长9.81%。
表2 住院统筹基金补助受益情况比较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自2006年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是这项工作的发展还不平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新型合作医疗的进一步推行。
1.乡镇间新型合作医疗发展不平衡。
个别乡镇村领导对新型合作医疗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组织发动不力行动迟缓,工作被动,少数群众对新型合作医疗存在片面认识,认为自己身体健康无需参保,影响了工作进度,造成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发展不平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通过调查分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取得的一些成绩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比较分析利与弊的情况,从而针对如何更好地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200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现状;问题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是惠及我国亿万农民的一项新制度。
它既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中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不仅直接关系我国几亿农民的健康和利益,而且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顺应形势,适合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性制度安排,在为农村居民提供适度的医疗和卫生保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从部分省份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医疗保障的依托在中国农村,随着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逐渐退出,造成了农村人口看病贵和看病难等现实问题,甚至一些农民因此而致贫和返贫。
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并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因此,农民迫切需要一种新型医疗保障制度,能够满足医疗和卫生保健的需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是应农民对医疗保障的迫切需要而产生,为农民的健康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
这一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大病实现统筹,个人账户可以累积转存,解决了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增强了农民的自我保健和保障意志,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使得绝大多数农民愿意为自己的健康投保。
学年论文题目: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其对策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意。
作者签名:日期: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
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容。
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日期: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与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3)其它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概述 (4)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 (5)三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其对策 (6)(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 (6)(二) 解决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 (8)总之 (9)参考文献 (10)摘要: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调研报告(3篇)报告一: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介绍和现状调研一、引言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中国政府为了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需求而推出的一种重要医疗保险制度。
本篇报告主要介绍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基本情况,并对其现状进行调研分析。
二、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概述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中国农村居民参加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旨在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该保险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参保农村居民等多方共同投入资金,实现基本医疗费用的支付。
三、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现状调研1. 参保覆盖率: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覆盖率逐年提高。
截至目前,全国农村居民参保率已达到80%以上。
2. 政府资金投入: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中央政府每年投入数百亿元用于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资金。
3. 医保待遇: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医保待遇,基本医疗费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报销。
然而,在一些落后地区,医保待遇仍然存在不足的问题。
4. 医疗服务供给: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医疗服务供给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农村地区医疗资源较为匮乏,医疗服务难以覆盖。
另一方面,一些医疗机构对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接受程度不高,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性。
四、课题的建议1. 提高参保覆盖率:加强对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政策宣传,提高农村居民的参保意识和参保热情。
2. 加大政府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基本医疗费用的支付。
3. 完善医保待遇:改善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医保待遇,提高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
4. 优化医疗服务供给:加强农村地区医疗机构的建设,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改善农村居民的就医环境。
报告二: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运行机制调研一、引言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运行机制的优化是保证该制度正常运行的关键。
本篇报告主要调研和分析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运行机制,并提出一些建议。
科斯定理应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思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在不用运行阶段面临的风险各不相同。
将科斯定理应用于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分析中,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管理活动体现了科斯定理的内容。
借鉴科斯定理,建议从加强新农合基金管理的法制化、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理清基金管理各机构之间的关系、加强基金管理机构间的整合力度等方面来保证基金的安全,促进基金安全、合理和有效的使用。
标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科斯定理1新农合基金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1基金的筹集阶段1.1.1农民个人缴纳基金进入专户缺乏及时性国办“3号文件”规定:新农合基金收入应全部、及时和足额存入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的新农合基金账户,农民个人缴费原则上由乡镇财税所临时代收,收齐后应及时缴入财政专户。
月末没有及时缴存的收入,市县财政部门委托开户行将全部新农合基金全部划入财政基金专户。
然而,有些地区利用规定中的漏洞加之地方财政能力有限等原因,不能及时将参合农民上缴的基金存入专户,导致基金面临被挪用的风险。
1.1.2新农合基金存在挤占的风险新农合基金的收缴方式包括协议委托、上门收缴、滚动收缴等多种方式,由于各地的具体情况不同,这种多样化收缴方式基本行得通,然而随着新农合制度的不断发展变化,多样化的基金收缴方式必然会给基金的管理方面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在收缴资金的时候,财政部门、卫生部门、银行等组织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这就会提高基金筹资的成本,各地区政府就可能将这部分支出列入新农合基金支出账户,挤占基金。
1.2资金拨付和储存阶段1.2.1财政资助资金到位程序复杂,补助发放滞后新农合财政资助资金发放需要经历足额匹配到补助下发的过程。
财政资金的匹配则需要在农民筹资全部到账后,县级政府直接从国库中匹配资金划拨如专户,最后由市、省、中央财政逐级将资对应配套到位。
财政补助下发则是由上至下逐层拨付过程,先是要统计参合实际人数,中央根据人数向地方层层拨付补助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是我国农村地区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旨在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制度,进一步强化了保障农村居民医疗需求的能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克服传统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持续改革。
一方面,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存在着筹资难、运行成本高和医保待遇不均等问题。
另一方面,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也日益增长,传统基金规模难以满足需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和多渠道筹资为重要特点。
其中,政府出资占比较大,既保障了基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体现了政府对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重视。
社会参与方面,除了农民个人缴费外,还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加入基金筹资和管理,提高基金的可行性和合法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资方式也得到了改革和创新。
传统的基金筹资主要依靠个人缴费和政府财政补贴,缺乏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而新型基金则通过开发农村资产、引入金融机构、发展商业保险等方式,增加了基金筹资的来源,提高了基金筹资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模式也得到了优化和完善。
传统基金的运行主要依靠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中心,管理和分配基金资金。
而新型基金则着重优化基金运营和医保经办机构建设,提高基金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此外,还通过建立属地化管理制度和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农村居民就医结算、医保卡使用等方面的便利化和一体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方面,基金通过提供基本医疗保障,保障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
另一方面,基金还通过提供社会救助,解决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和返贫问题。
基金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监管有效性评价研究一、引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是我国为解决农村居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的医疗保障制度。
新农合基金作为这一制度的核心支撑,其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
因此,对新农合基金的监管有效性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农合基金监管的重要性(一)保障基金安全新农合基金是农村居民的“救命钱”,必须确保其不被滥用、挪用或侵占。
有效的监管能够预防和打击各种欺诈、骗保行为,保障基金的安全完整。
(二)提高基金使用效率通过监管,可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避免过度医疗、不合理用药等现象,使基金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基金公平分配和使用,让真正需要医疗救助的农村居民能够受益,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新农合基金监管的现状(一)监管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新农合基金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监管机构和职责不断明确各级政府成立了专门的监管部门,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分工,形成了多部门协同监管的格局。
(三)信息化监管手段不断应用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基金收支、医疗费用结算等的实时监控。
然而,新农合基金监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监管力量相对薄弱部分地区监管人员不足,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监管任务。
(二)监管手段有待创新一些地区仍主要依赖人工审核和事后检查,缺乏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的有效手段。
(三)医疗机构自律意识不足部分医疗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存在违规操作行为。
四、新农合基金监管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一)基金安全指标包括基金收支平衡情况、基金结余率、基金挪用和侵占情况等。
(二)基金使用效率指标如医疗费用增长率、住院率、平均住院费用等,以评估基金是否得到合理使用。
(三)医疗服务质量指标通过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率等指标,衡量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分析3200字摘要: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是社会矛盾的一个因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实施,毫无疑问对建设我国农村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当下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由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引起的问题层出不穷,可能对?@一制度的长足发展造成阻碍。
通过对新农合中关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策研究,以期能对农村医疗发展做出积极影响。
毕业关键词:新农合;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31.0621 新农合现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11。
自实施以来,新农合很显然减轻了农民一定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压力,但是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制度尚未完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普遍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
2 新农合中存在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都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的资源配置的混乱。
逆向选择和事前的机会主义相联系,指在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拥有更多信息的那一方倾向于隐瞒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则会选择一个平均标准衡量市场,致使低于平均标准的人继续交易而高于平均标准的退出交易,是一个“良币”一轮一轮退出、市场自行萎缩的过程;道德风险则和事中或事后的机会主义相联系,是指签订交易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一方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另一方利益的行为。
在新农合中的逆向选择是指因为医疗保险机构和投保农民双方所获得的信息不对等,导致投保农民的行为危害到保险机构利益。
此时保险机构就是信息劣势的一方,他只能通过当地的平均发病率来制定合作医疗方案和补偿比率,这样一来,在平均发病率下指定的医疗方案对有着不同身体状况的民众便有不同的吸引力:对于身体较健康的民众来说,这个医疗方案不符合自身的健康状况也就不愿意参加合作医疗;而身体状况不好发病率较高的民众便更加积极地参加合作医疗。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风险预警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NRCMS)是我国农村地区实施的医疗保障制度之一,是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NRCMS由于其保险基金的运作方式、缺乏资金保障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存在风险与不足之处。
针对这种情况,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体系,可以保证合理利用资金,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控制风险的扩散和纠正非正常交易行为,提高NRCMS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因此,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风险预警体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分析其运作机制,为完善NRCMS风险管理体系,提高运作稳健性和可持续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特点和风险;(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体系和组成要素;(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风险预警体系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风险预警体系的应用案例分析。
2.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收集和归纳相关文献资料,包括政策法规、经验案例、学术研究和实践成果等;(2)案例分析法,从多个角度对已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风险预警体系进行分析研究;(3)专家访谈法,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部门和实施机构的负责人、核心员工、志愿者等人士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其对风险预警体系的认识、运作经验和建议等。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1. 研究意义(1)对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对于农村地区医疗保障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促进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水平;(3)为其他农村社会保障领域的风险管理提供经验和借鉴。
2. 预期成果(1)建立完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风险预警体系;(2)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特点和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3)提出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保证资金的安全有效运作;(4)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风险管理体系的信息公开、透明化,提高其管理效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基金风险分析
【摘要】文章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江苏省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区的12家样本医院患病住院农民的调查结果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基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基金;Logistic回归;风险分析;影响因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试点,到2010年逐步实现了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参合率逐年上升,补偿水平也逐年提高。
2011年全国参合率达到了97.5%,让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了有病可医(周绿林等,2011)。
但是随着国家财政能力的增强与我国农民对医疗保健的重视,保障基金每年的支出也在不断上升。
从表1可得,2005年当年基金支出为61.8亿元,在短短6年间基金支出已经上升到了1 710.2亿元,是6年前27.7倍。
如此巨大的基金支出,让基金的安全运行与有效管理成为新农合制度能够长久实施下去的关键问题,本文选取江苏省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影响基金风险的影响,揭示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提供参考。
一、实证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分析方法
2012年3—6月笔者调查了江苏省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区的8家三级甲等医院和4家三级乙等医院,研究对象为患病住院的农民,在上述12个样本医院中,随机抽取2 200份住院资料,重大疾病患者489名。
2 200名被调查者中,男性1 090名,占49.5%,女性1 110名,占50.5%,性别比为0.982;年龄分布: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88岁,平均年龄为61.15岁,主要分布在65岁以上,占48.0%;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最多,占62.7%;人均收入主要分布在1 000~2 000元,占42.7%;新农合参保的占91.2%;离退休占68.5%,在业28.9%,无业或失业2.6%,详见表2。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核对、逻辑检验,并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一步分析新农合基金风险的影响因素。
(二)影响因素确立
本文以江苏省农民作为调查对象,以调查半年内农民认为医疗基金是否有非正常超支作为评价新农合保障基金风险的指标和回归分析中的应变量。
在实证问题研究中,考虑到新农合保障基金风险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必须考虑众多影响因素,但是太多的因素不利于数据的收集与具体的统计学分析,所以通过定性研究,选出了性别(X1)、年龄(X2)、就业状况(X3)、文化程度(X4)、人均收入(X5)、新农合参保(X6)六个影响因
素。
(三)调查结果
在影响因素中年龄为有序变量,其余均为自定义变量。
为了方便进行回归分析,对有序变量采用它们的秩作为得分,然后按连续变量处理,引入两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逐步法进行多因素分析,具体赋值见表3。
对表4与表5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对于新农合保障基金风险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有年龄、就业状况、文化程度、人均收入、新农合参保(P<0.05)。
其中,年龄、就业状况、文化程度OR值都大于1,为影响新农合保障基金风险的危险因素,应该进行规避。
人均收入与新农合参保OR值小于1,为保护因素。
二、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依据收入水平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
前面的研究表明,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参合农民对于医疗保障需求也会不断增加,而且收入也是医疗保障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不断发展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对于医疗保障需求的增加、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程度收入农民的需求,还可以让中高收入农民为医疗保障的“互助共济”贡献更多的能力。
同时,也应该利用提供不同程度的补贴,使较低收入农民也能得到保障,通过保障弱势群体的方式,达到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
在研究中发现,贫困农村家庭在医疗方面的困难更为严重,需要尽快解决,如何在有限的资金下救助更多的农民,还需要采用“广覆盖、低水平”的模式,适当地扩大医疗救助的范围和对象,使处于贫困线附近,或者在大病统筹补偿之后仍然有重大困难的农村参保居民仍能享受医疗救助,在有条件的地方,还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其医疗保障水平(顾海、王维,2009)。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重大疾病保障需求意识
针对广大农村居民中存在的医疗卫生健康与疾病预防问题,以农民的主要居住地为基础,把提高农村居民基本健康与重大疾病需求作为宣传工作重点,使基本卫生知识在广大农村居民间得到普及,使农民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推进与新农合保障相关的宣传工作。
做好农民对于医疗需求的宣传和引导工作,让其更好地理解新农合的政策与规定,深入了解医疗保障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积极主动的参保意识。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三)尽快建立农村老龄化重大疾病保障风险预警体系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这也是农村重大疾病保障体系建立所要面临的挑战。
因此建立、健全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重大疾病保障风险预警体系,是防控老龄化社会风险的客观要求,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在农村,要牢
牢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下,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个人自愿积累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加快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尽快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满足老年人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改善老年人的医疗条件(贾金玲,2008)。
(四)改善农村就业环境,保障特殊工作人员的重大疾病保障
针对一些特殊农民人群的生活方式、工作特点,帮助其改善就业状况及就业环境,保障其健康需求。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这些特殊农民群体都承受着来自家庭与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对身体和心理造成双重影响,使他们一直处在亚健康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会伴随着重大疾病的发生可能。
政府应提倡生理、心理、社会三种环境共同改善,使卫生服务的需要与需求相结合,提供更加可行的卫生服务方案,提高重点特殊人群对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五)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农民疾病保障水平的提高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以转变职能,把促进人民健康作为工作核心,把重点放在对卫生事业的全面管理上。
在卫生经费方面,应由过去全部用于各级医疗单位的业务补助、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工资逐步转变到同时注重对居民医疗保障费用的补偿。
同时也应通过每年划拨一定的卫生经费作为医疗保障基金,更好地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参考文献】
[1] 周绿林,孙翠,刘石柱,等.城镇职工重大疾病保障水平对比分析——江苏省3个样本市资料统计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3):184-185.
[2] 顾海,王维. 江苏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筹资公平性研究——基于1 500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6):55-59.
[3] 贾金玲. 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社会风险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8(4):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