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马原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10
共19页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次测试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30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1.【答案】C【解题思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2.答案【A】【解题思路】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发展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世界本源问题C.意识本质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3.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对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掌握情况。
唯物主共19页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其划分的根本标准在于他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所作的回答不同,即世界的本源是否是物质的。
认为世界本质是物质的是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本源是精神的是唯心主义。
ACD三项虽然都是哲学的重要问题,但不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都不符合题干要求,应予以排除。
4.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A.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限定与超越关系B.手段与目的的关系C.物质与精神的关系D.人与物的关系4.答案【A】【解题思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
2010-2011年度第2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A卷)09级经管、政法等院各班时量:_120分钟,总分:_100 分(闭卷)答题基本要求:一、要点明确,观点正确,层次清楚。
二、字迹清晰,卷容整洁。
三、系别、班级、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一、辨析题(共2道题,每题10分,共20分。
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
2、有人认为,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已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了。
二、简答题(共2道题,每题10分,共20分。
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也是潜在的生产力,那么,科学技术怎样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开始使用“机器人”,并且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有些人就认为,“机器人”也可以创造剩余价值。
请分析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三、材料分析题(共1道题,共30分。
答案有创见且分析合理的酌情加1-3分。
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韩国人黄禹锡生于1953年,5岁丧父,母亲为养活6个孩子,放牛养家。
黄禹锡孩提时代帮母亲照顾生病的牛,从而立下做兽医的志向。
他埋头苦读,终于考上首尔国立大学兽医系,29岁便获得博士学位,不久便成为教授。
此后,黄禹锡将一切金钱、精力、时间都投放到实验室,1995年研制出超级乳牛,1999年培育出全球首只克隆牛,随后更培育出全球首只克隆狗。
这些成果,令他成为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权威人物,也成为韩国的民族英雄。
2004年2月,黄禹锡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率先用卵子培育成功人类胚胎干细胞。
2005年5月,黄禹锡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该研究小组攻克了用患者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的科学难题。
该篇论文署了20个研究人员的名字,其中,美国匹兹堡大学著名教授杰拉尔德·夏腾作为主要研究者名列其中。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1×20=20分)1,在世纪之交,被赞誉为“千年思想家”、“千年伟人”、“最伟大的哲学家”的是()A 爱因斯坦B 牛顿C 马克思D 恩格斯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 1848年2月的《共产党宣言》B 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C 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D 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社会经济根源是()A 工业革命B 阶级斗争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派别是()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 一元论和二元论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5,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A 空想社会主义B 科学社会主义C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 马克思主义哲学6,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是()A 地理环境B 劳动C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D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7,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A 生产力的变化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B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C 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 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8,商品经济是()A 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B 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C 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交换形式D 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9,能正确反映资本家剥削工人程度的是()A 剩余价值率B 年剩余价值率C 利润率D 年利润率10,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不包括()A 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B 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C 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D 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11,资本的有机构成可表示为()A m:cB c:mC m:vD c:v12,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 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B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C 提高劳动强度的结果D 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13,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单个资本增大的形式是()A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B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C 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D 资本生产和资本沟通14,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首要特征是()A 议会制B 分权制C 两党制或多党制D 普选制15,资本循环中起决定作用的阶段是()A 购买阶段B 生产阶段C 售卖阶段D 流通阶段16,资本国际化进程中大体上是()A 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国际化B 从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到商业资本的国际化C 从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到产业资本的国际化D 从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国际化17,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经济计划化”()A 可以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B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C 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 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1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两条思想路线表现的是()A 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对立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和斗争在认识论上的表现D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19,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 感觉、概念、判断B 感念、判断、推理C 感觉、知觉、表象D 感觉、知觉、推理20,下面不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是()A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C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D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⒈试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时间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不仅适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反思、自我审视。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以科学的理论形式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①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的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③马克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不可分割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且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且靠科学性来保证。
二者内在的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并且通过一系列原理表现出来。
⒉试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与时俱进的含义及意义?㈠关于与时俱进的含义。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㈡关于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
把与时俱进规定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能否始终做到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③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路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至2011 学年度第 2 学期期末(A)卷考生留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并注明题号,考试结束后将试卷连同答题纸一齐交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848年2月,()的发表,标记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A.《共产党宣言》B.《哲学的贫困》C.《德意志意识形态》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2.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A.科学性B.革命性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人本主义3.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否定观认为,辩证的否定其实质就是()A.扬弃B.全面确定C.全盘否定D.既不愿定,也不否定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的发展B.人的须要C.生产关系的变革D.阶级斗争5. 相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被动反映C.人们的习惯性联想D.客体本质的主动显现6.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确定的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C.工人的必要劳动D.工人的剩余劳动7.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确定延长工作时间而产生剩余价值是()A.确定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平均利润8.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与工人就业状况之间的关系是()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工人充分就业B.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工人失业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工人就业状况之间没有必定的联系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工人就业保持平稳9.下列哪个国家是总统共和政体的代表()A.日本B.美国C.英国D.德国10. 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初次安排中,对于雇佣工人而言,通行的安排规律是()A.按劳安排B.按资安排C.按劳动力价值安排D.按实力安排11. 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始终贯穿着的一个基本冲突是()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冲突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冲突C.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冲突D.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之间的冲突12.社会主义产生的根本途径是()A.让资产阶级进行温柔改革B.阶级调和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D.无产阶级革命13. 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是( )A.顾客用1万元钱可购买2台冰箱B.顾客用1万元购买了黄金,并贮藏起来C.顾客用1万元钱购买了2台冰箱D.顾客购买2台冰箱,一周后付款1万元14. 下列关于自由的说法中,()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A.自由没有本质,他不隶属于任何逻辑必定性B.人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一刻是自由的C.自由是对必定的相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D.自由主要是心灵的自由15.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A.会思想的芦苇B.两足无毛的动物C.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D.万物之灵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马克思主义的干脆理论来源有()三个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D.中国古代哲学E.自由主义经济学2. 历史人物的作用表现为()A.是历史事务的发动者B.确定历史事务的个别特点和面貌C.是历史事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D.对社会发展能起加速事或延缓作用E.是历史进程的确定者3. 在资本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初次安排中,()来源于工人创建的剩余价值A.产业资本家所得的产业利润B.商业资本家所得的商业利润C.借贷资本家所得的利息D.土地全部者所得的地租E.工人的工资4.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别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A.维持劳动者自身性命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培育和训练劳动者所须要的费用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D.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建的价值E.工人所创建的剩余价值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既然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完全对立呢?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指哪些规律?4.商品的两要素是什么?劳动的两重性指什么?商品的两要素与劳动的两重性之间是什么关系?5.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14分)人类每天都在产生垃圾,垃圾总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带来的问题特别麻烦。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A. 神B. 物质C. 意识D. 能量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劳动价值论B. 剩余价值论C. 资本积累论D. 商品交换论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是指()A. 人们的思想活动B.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C. 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D. 人们的精神创造4.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科技进步C.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D. 文化传承5.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 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6.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C. 资本家与无产阶级的矛盾D.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7.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来源是()A. 必要劳动B. 剩余劳动C. 资本家的投资D. 政府的税收8.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A. 实现共同富裕B. 建立无阶级社会C. 实现个人自由发展D. 全面发展经济9.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以公有制为主体B. 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C.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D. 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是()A. 物质极大丰富B. 阶级差别消失C. 按需分配D. 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
12. 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
13. 描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14. 解释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理论。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是:A. 批判反动的哲学体系B. 提供党和人民的思想武器C. 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本质D. 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 革命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主观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什么为核心?A. 实践B. 理论C. 无产阶级D. 党的建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重要阶段?A. 三个阶段B. 四个阶段C. 五个阶段D. 六个阶段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观点是:A. 实践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实践C. 实践和意识相互作用D. 实践与意识无关答案:A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指导作用?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它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与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引发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一矛盾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与传统历史观的区别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在规律。
与传统历史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决定意识",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感知和理解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另外,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革命实践也是实践观的体现。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黑格尔、费尔巴哈是(A)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3.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4.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A)A.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D.本质决定现象的观点5.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D)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6.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A)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
”这是一种(B)A.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8.下列观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最基本观点的是(A)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认识是辩证发展的过程9.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B)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C.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D.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因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
2010-2011学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函授试卷及参考答案函授站名学员姓名学号分数:一、单项选择题:1 -30题,每题1分,共3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表格对应位置。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B.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C.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问题3.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A.由精神和物质两个本原构成的B.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没有规律的事物的杂乱堆积D.“绝对精神”或主观意识的产物4.下列进一步证明时空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的理论是A.唯能论B.牛顿力学C.相对论D.宇宙热寂说5.关于意识的本质,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C.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D.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6.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劳动B.人脑的形成C.语言的发展D.环境的作用7.“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B.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8.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是否A.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B.承认事物的运动变化C.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承认事物的多样性9.下列属于因果联系的现象是A.电闪雷鸣B.月晕而风C.水涨船高D.昼夜交替10.象消灭“天花”那样消灭癌症,这是A.不可能性B.抽象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极小的可能性1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A.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发展B.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12.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会导致A.庸俗进化论B.庸俗唯物论C.激变论D.均衡论13.把同质事物区别开的依据是A.事物的度B.事物的量的规定性C.事物的特殊矛盾D.事物的属性14.辩证法同循环论的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否定之否定过程B.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C.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D.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周期性15.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会导致A.先验论和经验论B.唯理论和经验论C.直观反映论和庸俗唯物论D.不可知论和二元论1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感性和理性的关系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C.可靠和不可靠的关系D.源和流的关系17.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说明A.真理和谬误两者无绝对界线B.真理和谬误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C.真理和谬误都具有主观性D.真理和谬误在同一范围相互转化18.唯心史观通常表现为A.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B.人口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C.直线论和循环论D.唯意志论和宿命论1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阶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生产关系20.在生产力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劳动者B.劳动工具C.劳动对象D.劳动资料21.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历史阶段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生产力的总和C.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D.科学技术的水平22.最早提出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B.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C.封建阶级思想家D.德国古典哲学家23.阶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B.使用暴力的结果C.政治斗争的结果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4.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A.个人心理和社会心理B.道德和艺术C.自然科学和一部分社会科学如语言学D.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25.社会意识落后、先进的区分标志是A.它们是否表现为理论体系B.它们是否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C.它们是否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D.它们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6.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A.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B.劳动群众创造的C.人民群众创造的D.全人类创造的27.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是坚信A.群众自己解放自己B.群众运动天然合理C.群众通晓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群众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2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A.人的阶级性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人的自然属性D.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总和2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实体性因素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C.科学和技术都是直接的生产力D.科学技术作为一般的社会生产力纳入生产过程30.人类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是A.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发展B.不断进步,直线上升的发展C.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D.最终摆脱必然王国的束缚二、多项选择题:31-40题,每题2分,共20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A卷)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答题要求:1.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A、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或菩萨B、有否有高尚的理想C、是否承认世界只有一个本原D、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两种说法()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B、都是诡辩论的观点C、前者是辩证法的概念,后者是诡辩论的概念D、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4.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5.“一个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大概的时候,他差未几老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大概的时候,他差未几老是错的。
”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表明()A、意识是人脑中独有的物资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C、垫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D、消耗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8.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A、降低劳动力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9.货币能够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具有价值,货币发挥这一职能的特点是()A、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C、可以是纸币D、有时是观念上的货币,有时是现实的货币10.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B、劳动者自愿脱离地皮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C、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地皮成为雇佣劳动者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货币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2、辨析题:(判断对错并简要申明理由。
全国2011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评分课程代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A.理论品质C.理论核心正确答案:A(1分)注解: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1分)注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C.物是感觉的集合正确答案:D(1分)注解: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那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片精神(“理念气“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邻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的概念C.相对主义的观点正确谜底:A(1分)注解:XXX: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过程: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历史的观点看问题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正确答案:C(1分)注解:粮食同稻谷、小炭、大豆、高粱之间的关系如同水果和苹果、梨、桃等的关系,是一种普遍与特殊性的关系。
矛后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基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C.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正确谜底:D(1分)注解: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充裕体目前“度”中,因此,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规模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________。
2.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________。
3.认识的本质是____________。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_______________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
5.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___________决定。
6.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看,_______________,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7.1848年2月《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8. _____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 )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3.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B.斗争性和同一性C.变动性和稳定性D.绝对性和相对性 4.发展的实质是 ( )班级 学号 姓名 景德镇陶瓷学院试卷专用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5.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8.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9.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10.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1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3)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3.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5.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6.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形式D.产品的交换形式7.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8.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9.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10.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的总和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表达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D.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2. 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3.下列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B.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4.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5.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D.存在就是被感知6. 规律的特点有()A.客观性B.普遍性C.稳定性D.重复性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8.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是因为( )。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CADAB 6-10 BBCAB 11-15 DBBAB 16-20 CACCD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 3,ABD 4,ABC 5,BC6,ABCD 7,ABC 8,ABCD 9,ABC 10,ABCD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定义经过了两个发展的阶段,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认识的深入。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定义为“自由的和自觉的活动”,这一个定义着重强调了人的劳动实践本质的自由、自觉和自主性,使其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
后来,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个定义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第一,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现实的人,所谓现实的人呢,是指人的生命存在,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这三个因素的统一。
第二,马克思特别强调,人不是离群索居的“孤独的个体”,而是社会的存在物,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必然打上阶级的烙印,但是不能由此否定人的本质的共同性。
第四,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变动的。
(这个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
)人正是依靠自己的实践活动,在改变外部世界的同时改变着自身的世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本质。
2,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法和方式。
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资料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大的方面就是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一切历史活动的前提。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第三,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发展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决定力量。
3,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A.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 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C. 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结合D.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A. 商品和货币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D.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阶级矛盾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C.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4.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A. 直线式上升B. 循环式发展C. 螺旋式上升D. 随机式发展5.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A. 社会意识B. 社会制度C. 社会生产力D. 社会关系答案:1-5 A, B, B, C, 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劳动的物化形式。
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
2.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答: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创造出的价值超过了他们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这部分超出的价值即为剩余价值。
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取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盈利的来源。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试论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多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其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相应的社会结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核心思想,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培根、洛克B.圣西门、欧文C.黑格尔、费尔巴哈D.斯密、李嘉图2.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A.辩证法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4.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A.普遍联系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句话强调的是()A.要承认事物运动的客观性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6.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7.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影响D.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9.感觉、知觉、表象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思想体系的三种形式10.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从而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
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于()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C.唯理论的错误D.经验论的错误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1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对象的广度C.劳动者的素质D.劳动产品的质量13.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建筑两大组成部分的是()A.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C.政治法律思想和道德观念D.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1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C.人口增长和资源匮乏的矛盾D.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矛盾15.社会改革的实质是()A.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改变B.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改变C.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D.社会风气的改善与进步16.划分阶级所依据的根本标准是各社会集团的()A.政治立场B.经济地位C.思想观点D.文化水平17.商品交换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表现为()A.价格总是高于价值B.价格总是低于价值C.价格总是等于价值D.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D.个体劳动与联合劳动的矛盾19.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可表示为()A.m:v B.v:m C.m:(c+V) D.(c+v):m20.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市场供求关系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企业的劳动生产率21.社会总产品的两大部类是指()A.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B.劳动资料部类和劳动对象部类C.可变资本部类和不变资本部类D.固定资本部类和流动资本部类22.下列不属于...生产时间的是()A.生产资料采购时间B.原材料储备时间C.停工时间D.自然力作用于产品的时间2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表现为()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B.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C.生产成本与利润之和D.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24.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率水平()A.大体与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率水平相同B.大体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相同C.大大高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D.大大低于职能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率水平25.绝对地租的形成原因是()A.土地的经营垄断B.土地的私有权垄断C.土地具有不同等级D.资本主义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26.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是指()A.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B.资本市场上流通的所有货币资本C.垄断的银行资本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的资本形式27.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大多采取()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浮动价格D.固定价格28.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社会主义的前阶”的是()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国际垄断资本主义29.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A.工人阶级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C.马克思主义政党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30.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A.社会主义革命中实现的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D.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黑格尔、费尔巴哈是【】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正确答案:A注解:德国古典哲学指18 世纪下半期至19 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确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
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正确答案:B注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从人和世界关系的角度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3.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正确答案:A注解:承认世界的同一性,认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4.下列观点中表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D.本质决定现象的观点正确答案:C注解: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晋遍联系和永.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5.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是【】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正确答案:D注解: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发展是一物转化为他物,但不是转化为任何别的他物,而是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
6.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A注解: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解释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A)专业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的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的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列宁这句话说明()A.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科学性。
C.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革命性。
D.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政治立场。
(2)“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注: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01页。
)这说明()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B.阶级斗争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C.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D.群众史观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3)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
”他还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则”。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强调:“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上述论断说明()A.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B.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创新C.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D.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方法(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过一个因为地图错误而导致惨重损失的事件。
1943年11月,美军准备在日本占领太平洋上的小岛塔腊瓦登陆。
由于当时美军指挥部使用的是一张100多年前绘制的旧水图,结果美军登陆舰到达塔腊瓦岛海岸时,已淤浅的港湾致使登陆舰不能靠岸,海军陆战队士兵只得涉水登陆,美军部队暴露在日军火力面前,成了日军炮火无情攻击的目标。
这张过时的旧水图,使美军付出了伤亡3000多名士兵的高昂代价。
这件事情说明()A.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B.美军指挥部瞎指挥是战争失利的重要原因C.历史与逻辑一致原理的重要性D.调查研究的重要性(5)毛泽东曾指出:“胸中有‘数’。
这是说,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
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
我们有许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
对事物的量进行研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A.量是事物矛盾特殊性的体现B.事物的量是事物的质的体现C.事物的量和质是统一的D.事物的量是事物的度的体现(6)一张扑克牌离开了整副扑克牌就会成为废纸;一个零件离开了钟表就会成为废品;一只手离开了人的躯体就不成其为手。
这些事例最能说明了事物联系的哪个特征()A. 整体性B. 条件性C. 客观性D. 特殊性(7)“直观无概念乃盲,概念无直观乃空”,这句话所表达的是()A.直观代表的是内容,概念代表的是形式,形式与内容相互依存B.直观与概念之间的具体与抽象的关系C.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依存关系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转化关系(8)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干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口号落实口号”的工作方式。
这种工作方式从认识论上讲是()A.忽视了理性认识在工作中的作用B.忽视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C.忽视了群众在认识中的主体作用D.忽视了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9)今年以来我国中部地区遭遇严重旱灾。
对这种长时间、大范围的旱灾,我们没能作出准确预测。
这件事说明()A.世界的不可知性B.人的认识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直观摩写C.认识的能动作用的实现的条件性D.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10)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马寅初先生关于节制生育的人口理论受到批判和彻底的否定,毛泽东说人口多,力量大,好办事。
可是后来的事实却证明,真理在马寅初这一边。
在这里,实践确实起了检验真理的作用,但是这种检验的代价太大了——严重的人口问题已经形成了。
在给马寅初平反以后,他曾经痛心疾首地说:我不愿意看到一个社会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来证明我的真理。
这件事给了当今的我们丰富的认识论启示。
下面的说法中哪一个是错的?()A.应辩证理解实践标准,不能完全绝对化B.实践标准只适用于自然科学领域,而对社会领域认识之真理性的检验不适用C.除实践以外,合理争论和逻辑证明对于人们认识和发展真理也起很大作用D.以权威裁断来判明真理,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误区(11)一位小男孩问他爸爸:“是不是做父亲的总比做儿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当然啦!” 小男孩问:“电灯是谁发明的?” 爸爸:“是爱迪生。
” 小男孩又问:“那爱迪生的爸爸怎么没有发明电灯?”下列认识论原理中,最适宜解答小男孩疑问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B.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理C.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原理D.真理与价值相互引导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原理(12)针对第二国际和孟什维克的理论家所谓俄国“还没有成长到实行社会主义的地步”、“不具备足够的生产力基础”之类的责难,列宁驳斥道:这些人不懂得“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列宁的这段话表明:()A.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可以背离统一性B.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可以背离多样性C.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完全一致D.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13)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
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关于这段话不正确的理解是:()A.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B.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有力杠杆C.科学技术是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力量D.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14)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曾经指出:“历史的真正发源地不在天上,也不在思辨的云雾中,而在粗糙的物质生产中。
”这说明()A.社会历史是上帝创造的B.历史是绝对精神的发展史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15)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邦”。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
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
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人民群众只是“群盲”。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这说明()A.历史是由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B.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制造的,而是客观的“绝对精神”决定的C.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6)瑞士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富国,百万富翁的孩子和贫穷失业者的孩子均在一起读书,只有20%的学生上大学,其余80%主要接受各种职业培训或进入职业大学。
瑞士人认为,人才金字塔中最宝贵的绝不是顶尖的白领,而是最基层的广大工人,正是他们支撑着这个国家奋发向上和不被颠覆,在这种正确的人生观熏陶下,瑞士才能出现16个诺贝尔奖得主。
这说明()A.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导向作用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自我价值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自觉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17)“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
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
”这一观点()A.突出了国家的对内职能B.突出国家是特殊公共权力的设立C.忽视了国家的对外职能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18)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社会存在的变化,引起人们对知识、科学技术的追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深入人心;安于现状、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的习惯势力被逐步克服。
人们的信息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竞争观念已经逐步树立起来。
这说明()A.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变化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19)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历史的意义就在于“超人”的诞生,因为,“超人”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
“超人”是天生的统治者,是宇宙的真正精华,并且具有与生俱来发号施令的权利。
这是一种()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唯物史观的观点C.唯意志论的观点D.宿命论的观点(20)犹太人有句名言:“名言”卖不出去的豆子。
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有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盆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豆子。
这说明,要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最佳转化,卖豆子的农民应该()A. 等制成盆景时出卖B. 在价格最高时卖出C.等结出更多豆子时卖出D.在最能够卖掉时卖出(21)马克思认为“黑人就是黑人。
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
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
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
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
”这说明()A.生产资料是资本B.资本体现为生产资料C.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范畴D.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22)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导致这次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 资本家的贪婪B.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 社会生产的相对过剩(23)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这段话揭示的是()A.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B.资本是资本家的投资额C.资本的本质D.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24)在哲学领域,价值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它反映的是某种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的一种关系。
如物质领域中某种产品是否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精神生活中某种信仰或信念是否能给人以精神支撑和精神引导;艺术领域中某种艺术作品能否给人带来美的感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