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负荷密度
- 格式:docx
- 大小:25.97 KB
- 文档页数:18
附件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2017年12月8日发布 2018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目次1. 基本规定 (1)2. 城市公共体育场用地控制指标 (3)3. 城市公共体育馆用地控制指标 (4)4. 城市公共游泳馆用地控制指标 (5)附加说明编制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员名单 (7)附件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条文说明 (8)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为落实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制度,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公共体育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等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编制本指标。
1基本规定1.1本指标适用于城市中独立占地的新建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项目。
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的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1.2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工程项目建设,应遵循节约优先的原则,在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的现状布局,科学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
1.3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设宜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与已有的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等统筹布局,并可作为城市应急避险场所使用。
1.4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工程项目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对照体现本指标所确定的用地规模进行规模核定,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规模核定情况专篇进行情况说明。
1.5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工程项目土地供应阶段,在核发划拨决定书或签订出让合同中,应依据本指标明确规定的建设项目用地总面积的控制要求。
1.6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建设、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本用地指标规模。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负荷指标】1. 什么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负荷指标?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负荷指标是衡量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城市发展需求之间平衡程度的重要标志。
它是指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为满足民生需求而规划和建设的用地范围和数量,涉及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环保等诸多领域。
通过对公共服务用地负荷指标的评估,可以评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合理性和充分性,有助于引导城市规划和用地分配。
2. 全面评估公共服务用地负荷指标的重要性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拓展,对公共服务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公共服务用地负荷指标的评估,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的重要手段。
通过全面评估公共服务用地负荷指标,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能力,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如何进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负荷指标的评估?要对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负荷指标进行评估,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城市用地、人口、公共服务设施等数据,并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数理统计、GIS技术等手段,量化衡量公共服务用地负荷指标与城市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结合城市规划、社会经济指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最终形成评估报告和建议。
4.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负荷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在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负荷指标的评估中,有许多影响因素需要考虑。
其中包括城市人口总量、空间分布、聚集程度等因素,都会对公共服务用地负荷指标产生影响。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可以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包括优化城市规划、加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推动公共资源的跨区域配置等。
5. 个人观点与总结在我看来,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负荷指标的评估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客观地评估公共服务用地负荷指标,可以更好地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市发展需求与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之间的平衡。
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4城市用电负荷 (5)4.1城市用电负荷分类 (5)4.2城市用电负荷预测 (5)4.3负荷预测指标 (6)5城市供电电源 (8)5.1城市供电电源种类和选择 (8)5.2电力平衡与电源布局 (8)5.3城市发电厂规划布局 (9)5.4城市电源变电站布局 (9)6城市电网 (11)6.1规划原则 (11)6.2电压等级和层次 (11)7城市供电设施 (13)7.1一般规定 (13)7.2城市变电站 (13)7.3开关站 (16)7.4环网单元 (16)7.5公用配电室 (16)7.6城市电力线路 (17)本规范用词说明 (20)引用标准名录 (21)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 (1)2Terms (2)3Basic Requirements (4)4Urban Electricity Load (5)4.1Urban electricity Load Classification (5)4.2Urban electricity Load Forecast (5)4.3Load Forecast Index (6)5Urban Power Supply Sources (8)5.1Urban Power Supply Sources Type and Choice (8)5.2Power Balance and Power Source Layout (8)5.3Urban Power Plant Plan Layout Principle (9)5.4Urban Power Source Substation Layout Principle (9)6Urban Power Network (11)6.1Plan Principle (11)6.2Voltage Rank and Level (11)7Urban Power Supply Facility (13)7.1General Requirement (13)7.2Urban Substation (13)7.3Switching Station (16)7.4Ring Main Unit (16)7.5Public Distribution Room (16)7.6Urban Power Circuit (17)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20)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21)1总则1.0.1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电力、能源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城市电力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安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安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送审稿)安庆市城乡规划局目录说明:1、本稿仿宋斜体字为技术管理规定或补充规定延续的条款;2、其他正文为根据最新政策、规范要求等新增条款。
第1章总则制定目的为了有效调控城市资源配置,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引导城市有序建设,塑造城市特色,根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结合安庆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制定本通则。
适用范围本通则适用于安庆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建设用地使用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项工程建设,除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外,同时应符合本通则。
安庆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山口片区)建设用地使用和规划管理依据本通则执行。
独立工矿区、以及海口、罗岭、皖河农场等城镇建设与规划管理参照本通则执行。
风景名胜区建设与规划管理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不适用本通则。
乡、村庄建设与规划管理按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镇规划标准》、《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标准》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不适用本通则。
控规管理体系安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体系由“控规通则”和“地块控规”两部分组成。
“控规通则”是土地使用和开发建设的通用性规划管理规定,以整体单元规划为技术支撑;“地块控规”是具体项目地块开发建设的个案性规划管理规定,以单元规划为技术支撑。
“控规通则”和“地块控规”,经法定程序审批后,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
地域划分根据历史城区特征及现状建设情况,安庆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建设用地划分为老城区、旧城区和新区,详见附录D附图1。
老城区:指安庆市宜城路以西,菱湖南路以南,德宽路以东,长江以北范围。
公共服务设施控制指标(㎡/千人)
注:①居住区级指标含小区和组团级指标,小区级含组团级指标;
②公共服务设施总用地的控制指标应符合表3.0.2规定;
③总指标未含其它类,使用时应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确定本类面积指标;
④小区医疗卫生类未含门诊所;
6.0.3.1 各地应按表6.0.3中规定所确定的本规范附录A第A.0.6条中有关项目及其具体指标控制;
6.0.3.2 本规范附录A第A.0.6条和表6.0.3在使用时可根据规划布局开式和规划用地四周的设施条件,对配建项目进行合理的归并、调整,但不应少于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千人总指标;
6.0.3.3 当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界于组团和小区之间或小区和居住区之间时,除配建下一级应配建的项目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及规划用地周围的设施条件,增配高一级的有关项目及增加有关指标;
6.0.3.6 旧区改建和城市边缘的居住区,其配建项目与千人总指标可酌情增减,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6.0.3.7 凡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均应按国家人防部门的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并应遵循平战结合的原则,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相结合,统筹安排。
将居住区使用部分的面积,按其使用性质纳入配套公建。
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建表
注:①▲为应配建的项目;△为宜设置的项目。
②在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按人防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
公共服务设施各项目的设置规定。
2020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城乡规划实务》真题及详解试题一(共15分)东南沿海某县级市,乡镇经济发达,耕地资源紧张。
该市正在进行国土空间的编制规划,提出按照自然保护地差别化管理要求,将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在国家公园核心区局部搬迁居民点,复垦增补一定数量的耕地。
对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制定具体监管办法,明确不破坏生态功能的适度旅游和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乡镇工业用地整合,在中心城区南侧规划填海建设热电厂和产业园区。
某县级市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示意图【问题】试指出该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理由。
答:(1)只将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不合理,国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必须全部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2)只局部搬迁居民点不合理,国家公园核心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原住居民应退出。
(3)在核心区复垦耕地不合理,核心区退出的土地不得复垦,应该生态修复、恢复原状。
(4)本规划由县级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而生态红线管控办法应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县级市无权制定。
(5)不得填海建设热电厂和产业园。
(6)热电厂距离鱼类产卵区太近破坏生态,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7)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应采用风玫瑰,只使用指北针不合规。
试题二(共15分)某滨海县城用地规划方案如图所示。
规划确定该县城市性质为风景旅游城市和临港制造业基地。
中心城区人口规模35万人。
空间结构为组团分布。
某滨海县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问题】试指出该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理由。
答:(1)城市性质存在问题,规划将该城市性质定位为风景旅游城市和临港制造业基地,从规划布局和本身资源情况来看,缺乏说服力。
(2)对于35万人口的城市,组团太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不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且部分组团间仅有单向交通。
(3)高铁组团布局大量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不利于城市居民使用。
(4)污水处理厂布置在生态绿地内,对其生态有一定影响;给水厂及取水口上游1000m和下游100m 之内属于应按规定限制建设。
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定位与规模 (3)第三章用地规划 (3)第四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4)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 (4)第六章绿地景观规划 (5)第七章“三线”的控制 (6)第八章建设控制指标体系 (6)第九章市政工程规划 (8)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9)第十一章环保环卫工程规划 (10)第十二章分期建设建议 (10)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与管理 (11)第十四章附件 (1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了贯彻《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总体规划》意图,顺利实施《海口市大致坡镇工业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落实规划分图则规定的控规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特制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第二条《海口市大致坡镇工业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海口市大致坡镇工业产业园区各类建设项目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范围内任何拆建、改建、扩建或新建项目,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规定和要求。
第三条本规划由文本、图纸、图则和附件四部分组成。
文本、图纸和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应配合使用。
第四条本规定自批准之日起生效,由大致坡镇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五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02)《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号)《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2009年)《海口市城乡规划条例》(2011年)《海口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2011年)《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总体规划》(2012-2030)《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其它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城市规划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甲方提供的1:500地形图及项目预可行性研究等资料。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82·2017年第13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17)13-0082-03园区电力专项规划思路及案例分析董思远,符茜茜(海南电力设计研究院,海南海口571100)摘要:园区电力专项规划应紧密结合城市及园区总体规划、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围绕负荷预测、高压网架规划、中压网架规划三大部分展开,根据园区高压和中压的饱和网架规划方案,合理提出园区远期变电站布点和线路走廊需求,并根据开发时序提出分期建设方案,避免电网工程的无序建设,满足园区的电力需求。
以海南省澄迈县A园区电力专项规划为例,具体阐述、分析了园区电力专项规划的思路,以期为园区电力专项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专项规划;负荷预测;高压网架;中压网架中图分类号:TM715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7.13.082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是由2个不同主体组织编制,易出现脱节的情况,导致规划区域内未预留变电站站址,电力需求无法保障,电力线路斜穿建设用地,影响建设用地的开发应用。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电力专项规划紧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根据负荷预测和电力平衡结果,提出远期变电站布点和线路走廊需求,避免电网工程的无序建设。
1园区概况澄迈县A园区地处海南省的北端,位于海南西线高速公路、海榆西线公路和环海口高速公路的交汇处。
园区规划总面积为48km2,一期面积6.95km2(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为5.36km2),远期面积为14.49km2(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为12.36km2),规划人口一期3.6万,远期8.91万。
2负荷预测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时间序列法、产值单耗法、负荷密度法、比例系数增长法、电力弹性系数法、回归模型预测法、灰色系统法和人工神经网架法,等等。
市政设施用地指标市政设施用地指标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市政设施用地涵盖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设施,如学校、医院、邮局、消防站、警察局、垃圾处理站等。
这些设施的分布和规模决定了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决定市政设施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高人口密度的区域通常需要更多的学校、医院和其他公共设施来满足居民的需求。
2.社区规模:不同规模的社区需要不同规模的市政设施。
大型城市需要更多的学校、医院和交通设施,而小型社区则可以更少。
3.远近程度:市政设施的分布要考虑到离居民住宅的距离。
离居民较近的设施可以更方便地为居民提供服务,减少交通拥堵和时间成本。
4.土地使用效率:市政设施的规模和布局需要与城市的土地使用效率相匹配。
在空间有限的城市,需要更加高效地利用土地,例如建设多层次的医疗设施或学校。
5.设施间的联通:市政设施之间的距离和连接方式对于公共服务的连续性和便利性至关重要。
设施之间的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系统和路径规划需要确保居民能够方便地到达不同的设施。
6.设施的品质和配套设施:市政设施的品质和配套设施也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设施的规模和功能要满足居民的需求,同时需要提供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
市政设施用地指标应该是综合考虑以上要素制定的,以确保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利益最大化。
这些指标的制定应该基于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并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工程规划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
此外,市政设施用地指标应该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居民的变化需求进行定期更新和调整,以适应城市的发展和改变。
0引言配电网是贯穿社会经济与能源系统的关键系统,其存在与发展不仅可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而且能维持国家的稳定运转。
然而,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整个电网能源供应的可靠性与运行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为保障我国配电网可靠、灵活地运行,同时实现电网能源保质、保量的配送,配电网的网格规划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针对网格规划的研究中,李小明等[1]以线路中的最小损耗费为目标,设计一种中低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模型,并通过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解决传统配电网规划方法规划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刘峰等[2]针对传统主配网规划方法受小截面线路的影响,无法完成负荷聚类分块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三维视频编码的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实现了负荷性能的突破;侯佳等[3]基于容量与供电可靠性的双Q 理论设计的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实现了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性之间的平衡。
在我国城市电网的发展进入主动式配电网阶段的重要时期,如何构建高效、合理的主动式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未来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该课题进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主动式配电网网格化设计方案1.1计算主配网线路转供电概率当下,我国城市主动式配电网的运行方式变化极快,但由于缺少高精度的量测装置,因此进行主动式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时,难以获取整个配电网的实时拓扑,而配网拓扑先验信息是网格化规划的基础,所以本文根据智能电表采集到的节点电压、电流等数据,计算主动式配电网线路的转供电概率,为网格化规划奠定理论基础。
计算主配网线路转供电概率时,需要对采集的原始信息数据进行清洗,受配电网运行环境与量测装置误差等因素的影响,原始采集数据存在丢包、误码等现象,与真实数据存在严重偏差,影响转供电概率的计算精度。
为降低数据噪点,通过一阶差分计算时序负荷增量,其表达式为ΔP i =P i ()t -P i ()t -Δt(1)其中:ΔP i 表示主动式配电网节点i 的负荷增量;P i ()t 表示主动式配电网节点i 在t 时刻的负荷幅值;Δt 表示时间变化量。
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二次公告一前言、规划名称及概况1.1 前言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设立于2004年,2006年2月2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秘[2006]22号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合肥庐阳工业园区等省级开发区的批复》中同意设立望江经济开发区,现有开发区面积1.2平方公里,开发区西侧紧靠县城老城区,东侧为望东大桥(济广高速),距高速出入口500米,南部为桥港经济开发区。
区内共引进工业项目89家,协议固定资产投入116亿元,现有66家企业建成投产,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9家。
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国家首批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创业)基地、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工程创业基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纺织工业园被列为省“861”行动计划和30个产业集群之一,同时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5月开发区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原环评报告》),安徽省环保厅于2007年8月16日组织专家对该环评报告书进行了技术评审,原安徽省环境保护局于2007年9月20日以环评函[2007]879号文对望江县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予以批复。
2010 年1 月12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面临着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由于园区发展迅速,待落户企业众多,为进一步发挥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全面贯彻落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决定》(皖发[2010]2号)、《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皖发[2010]3号)、《安徽省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升级暂行办法》(皖政办秘[2012]68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省级开发区扩区暂行办法》(皖政办[2010]39号)和《安庆市委、市政府关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望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委托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扩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根据安徽省国土厅关于对安徽望江经济开发区扩区面积的复函,本次在现有开发区用地1.2km2的基础上,扩开发区用地北至东环路,南至蓝天路,西至长河路和幸福路,东至长青路,扩区面积10.26km2,扩区后开发区总面积为11.46km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实施,根据《南昌市城乡规划管理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在市城市规划区内编制城市规划、实施城市规划管理、进行建设,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建设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应当符合城市规划、专业规划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与适建范围第四条建设用地分为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第五条各类建设用地的使用和建设项目的选址,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遵循土地使用兼容性的原则,按照本市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的规定执行.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第六条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不宜超出本市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的规定。
第七条单栋建筑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或者两栋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需要依法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单位应当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规划总平面图、表达规划设计与周边现状空间关系的实景效果图(重要地段公共建筑还应当增绘夜景灯光设计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含消防分析图)、单项及综合工程管网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和相关说明等。
第八条建设用地规模在旧城区未达到5000平方米、在新城区未达到10 000平方米的,一般不得新建房地产开发项目.第九条建设项目的建筑面积、容积率及建筑密度按照本市建筑工程建筑面积及容积率计算规则计算。
可供公众使用的架空层,其公共部分经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定后,其建筑面积可以不计入建筑容积率,但应当计入总建筑面积。
第十条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本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标准配建相应的机动车停车场(库)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第四章建筑间距第十一条居住建筑应当综合考虑用地条件、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宜采用南偏东15度至南偏西15度朝向布置,临湖、临江等有景观要求的地段除外.第十二条居住建筑的间距应当根据本市日照、通风的要求和建设用地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第十三条七层及以下居住建筑的间距应当符合以下规定:(一)平行布置的,南北向(包括正南北向和南偏东、西45度以内)平行布置(包括两建筑夹角小于或者等于30度)的,其间距在旧城区内不小于南侧建筑物高度的1。
林区管护用房设计的探讨发布时间:2021-04-12T14:52:28.34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作者:王义辉[导读] 摘要:本文以林区管护用房设计进行讨论,对国有林场管护用房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阐释了国有林场危旧管护用房造成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性,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2020年管护用房建设项目进行探讨。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广西乐业 533209 摘要:本文以林区管护用房设计进行讨论,对国有林场管护用房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阐释了国有林场危旧管护用房造成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性,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2020年管护用房建设项目进行探讨。
研究中:针对传统国有林场管护结构设计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优化,克服了传统排水、电力等配套设施不齐全等问题,保障护林员生活、工作便捷性的同时,进一步确保了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安全性。
关键词:国有林场;林区管护;用房设计;讨论与分析 1国有林场管护用房现状 1.1主体建筑破损严重据调查统计显示,我国林区管护用房多数始建于1950-1970年间,结构多为土木结构、砖木结构、泥瓦房,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下,林区管护用房有了多元化的应用要求,传统管护用房功能不全、质量不高,且房屋较为陈旧,且因林区特殊气候因素影响,建筑地基已有下沉现象,多数墙体存在严重的变形以及梁柱锈蚀、墙体开裂等现象,但在林区管护中又必须使用其用房,对护林员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1]。
1.2建设布局不合理随着我国林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4855个林场共用33914个管护用房站点[2],约计每个林场有7个管护用房,而部分林场高达50个管护用房以上,且从整个布局划分来看,多数分布在林区边远之处,布局缺乏合理性、科学性。
我国林区管护用房多数都是在原营林队、采伐队、工点、道班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与改造,但随着林场林木生长以及经营管护任务的调整,使得周边乡村道路有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管护用房建设年代久远,不适应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各项标准需求,如何依托森林资源管理、林区生产力布局调整,对传统已有管护用房进行科学调整是现代林区管护用房设计面临的主要考验。
《安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送审稿)安庆市城乡规划局目录说明:1、本稿仿宋斜体字为技术管理规定或补充规定延续的条款;2、其他正文为根据最新政策、规范要求等新增条款。
第1章总则制定目的为了有效调控城市资源配置,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引导城市有序建设,塑造城市特色,根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结合安庆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制定本通则。
适用范围本通则适用于安庆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建设用地使用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项工程建设,除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外,同时应符合本通则。
安庆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山口片区)建设用地使用和规划管理依据本通则执行。
独立工矿区、以及海口、罗岭、皖河农场等城镇建设与规划管理参照本通则执行。
风景名胜区建设与规划管理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不适用本通则。
乡、村庄建设与规划管理按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镇规划标准》、《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标准》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不适用本通则。
控规管理体系安庆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体系由“控规通则”和“地块控规”两部分组成。
“控规通则”是土地使用和开发建设的通用性规划管理规定,以整体单元规划为技术支撑;“地块控规”是具体项目地块开发建设的个案性规划管理规定,以单元规划为技术支撑。
“控规通则”和“地块控规”,经法定程序审批后,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
地域划分根据历史城区特征及现状建设情况,安庆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建设用地划分为老城区、旧城区和新区,详见附录D附图1。
老城区:指安庆市宜城路以西,菱湖南路以南,德宽路以东,长江以北范围。
旧城区:指安庆市老城区范围以外,新河堤、龙眠山路以西,菱湖北路、黄土坑西路以南,茅清路以东,长江以北范围。
新区:指安庆市城市规划区内除老、旧城区以外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负荷密度篇一:城市各种服务设施半径城市各种服务设施半径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1、幼托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小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中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XX]。
2、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1986]。
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半径不大于800-1000m;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半径不大于400-500m;居住组团公共服务设施半径不大于150-200m。
居住商业中心的服务半径:居住区商业中心步行半径不大于500 m;小区、商业点半径不大于300 m。
中小型超市:按照50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1处,在大型综合超市的服务半径内,原则上不再另行设置。
(商业网点规划)农贸市场(农贸超市)按照服务半径不大于1000米,服务人口1-2万人设一处,占地面积按480平方米/千人(服务人口)的标准配置。
(商业网点规划)居住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半径:一般服务半径不超过500m.门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3-5万人设一处,社医院的居住区不再设独立门诊社区卫生服务站,原则上按服务人口0.5—1万人按服务半径不超过1000m设置1处。
(日照总体规划)公园、绿地保证居民出行1000m半径内有一处综合性公园,在300m -500m半径内有一处小游园。
(日照总体规划)城市低压配变站的服务半径:1、供电半径一般不超过400m[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1993]。
2、市区供电半径一般为250m,繁华地区为150m。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599-1996]3、变电室负荷半径不应大于250m,尽可能设于其他建筑内。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XX]4、35kV/10kV变电所的服务半径5~10km;110kV/35kV~10kV变电所的服务半径15~30km;220kV/110kV~10kV变电所的服务半径50~100km。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1999]燃气调压站的服务半径:1、中低调压站负荷服务半径500m。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XX]2、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5km;调压站的供气半径以0.5km为宜,供气区域狭长,可考虑适当加大供气半径。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1999]垃圾转运站和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1、垃圾转运站的服务面积是0.7~1.0km2,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不应大于70m。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XX]2、人力收集的小型转运站,服务半径不宜超过0.5km,机动车收集小型转运站,服务半径不宜超过2.0km;垃圾运输距离超过20km时,应设置大、中型转运站。
[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1991]3、小型转运站每0.7~1km2设置一座,大、中型转运站每10~15km2设置一座。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1989] 小型的服务半径500m。
城市公共厕所的服务半径:1、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约750~1000m为宜;居民区的公共厕所服务范围: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m,新建居民区为300~500m。
[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1987]2、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和商业闹市区道路,间距为300~500m。
一般街道间距不大于800m。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1989]3、每1000~1500户设一处;宜设于人流集中处。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XX]机动车停车场库的服务半径:1、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XX]2、在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200m;一般地区不应大于300m;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宜为50~100m,并不得大于200m。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1995]城市加油站的服务半径:1、城市公共加油站的服务半径宜为0.9~1.2km。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1995] 城市消防站的服务面积:1、普通消防站一般不应大于7km2;设在近郊区的普通消防站仍以接到出动指令后5min内消防队可以到达辖区边缘为原则确定辖区面积,其辖区面积不应大于15km2。
特勤消防站兼有辖区消防任务的,其辖区面积同普通消防站。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20XX] 半径是1.4~1.8km。
城市热源的供热服务半径:1、输送蒸气的距离为一般为0.5~1.5km,不超过3.5~4.0km;送热水的距离为4~5km,特殊情况可到10~12km。
热电厂的输送距离一般为3~4km 。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1999]邮政服务网点的服务半径:城市人口密度大于2.5万人/km2,服务半径为0.5km;城市人口密度大于2.0~2.5万人/km2,服务半径为0.51~0.6km;城市人口密度大于1.5~2.0万人/km2,服务半径为0.61~0.7km;城市人口密度大于1.0~1.5万人/km2,服务半径为0.71~0.8km;城市人口密度大于0.5~1.0万人/km2,服务半径为0.8~1.0km;城市人口密度大于0.1~0.5万人/km2,服务半径为1.01~2.0km;城市人口密度大于0.05~0.1万人/km2,服务半径为2.01~3.0km;[城市工程系统规划1999]控规容积率精确计算数据取值:参照地方标准及实际运作情况的调查,确定主要采用数据如下:A1= 119100平方米A2=13000平方米A3=0平方米A4=1000平方米A5=166900平方米S(商业店铺售价)=10000元/平方米S1(异地商品房售价)=3000元/平方米P1+p2+p6(开发费用)=1500元/平方米P4+p5(建安成本+基础设施)=1200元/平方米P3+A5*FAR*+P3*A2*1.3+出让地价+A5*+A5*1000*1]*开发商成本:居住地价,建安成本,基础设施费用,拆迁货币补偿,商业赔偿,公共用地的地价。
计算结果: FAR≥0.73控制性详细规划经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是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因此,建立定性、定量的指标体系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键。
目前进行的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与实践,都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的确立放在重要的地位。
1、控制指标的内容构成(1)地块划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范围,应从城市的一个完整地域结构出发,其第一步是根据建设用地的区位、土地使用性质、土地出让和房地产开发的要求,综合空间环境结构设想及开发的可行性,划分基本地块,编排地块号码。
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地块的用地面积和各项控制指标。
一般规定最小地块面积和宽度、深度,防止过小尺度的开发活动。
地块边界线要具备可识别性。
地块大小与用地特点有关,用地集中、性质单一的,地块可大一点,用地零碎分散,地块要小一点。
地块的大小还与开发建设的方式有关,统一开发,地块划分可大一点,多渠道开发的用地,地块划分小一点。
一般而言划分地块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旧城区和沿街地段分块宜小,新建居住区分块宜大;②至少与一条道路相邻;③用地性质尽量单纯;④同类用地控制要求大致相同;⑤保护地段单独划出。
(2)土地使用性质及兼容范围确定城市土地使用性质,一般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用地分类标准》(GBJ137-90)将土地划分至小类。
具体的类别划分与所在城市的规模、城市特征、所处区位等有关。
一般的规律是大城市分类多、小城市分类少;老城区分类多、新开发区分类少;中心区分类多、边缘区分类少等等。
由于国标制定较早,有些分类已不适应使用要求,可结合实际要求研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分类,对它进行补充和发展。
土地的分类还应考虑土地使用性质的兼容,即以某一类土地使用性质为主,兼容其它性质,如在居住用地(R)中,可兼容小型的办公用地(C)。
近年来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土地使用功能概念,以混合土地使用最为常见,它以某一类土地使用性质为主,与其它性质的土地相混合,如商住用地(C2/R)等。
确定适量的土地使用兼容范围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对建设用地的使用性质规定过死或弹性过大,均可能导致城市规划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可变性和多样性。
合理的兼容规定既体现规划的弹性,为建设发展和管理实施留有余地,同时又保证城市的有机、有序地发展。
(3)土地使用强度①容积率:也称建筑面积密度或楼板面积率(Floor Area Ratio,缩写FAR),即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总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容积率反映了整个建筑物的体量,构成了土地使用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对容积率的控制为土地管理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②建筑密度:即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建筑密度的大小与环境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③人口密度:即规划地块内部每公顷用地的居住人口数。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对规划地区的人口的上、下限均作控制。
④建筑控制高度:即由室外明沟面或散水坡面量至建筑物主体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一般有两种控制方式,一是绝对高度控制,如规定在一定的区域内新建筑物不准超过某一标志性建筑物;二是相对高度控制,如纽约的“日照后退曲线法”和“遮天率曲面法”,以及香港、台湾通过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的关系来控制。
考试大-全国最大教⑤建筑后退:包括后退红线和后退建筑基地界限。
建筑后退红线即建筑最外边线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应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和所面临的道路等级而定。
当建设用地划分较小,其间又没有道路分隔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后退建设用地边界的要求,一般至少应满足消防通道的要求。
(4)道路及其设施此项控制内容一般包括支路及以上道路的红线位置、断面、坡度、重要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的确定;对社会停车场(库)、配建停车场(库)进行定位、定量和定界的控制;允许设置机动车和行人出入口的方向和位置的控制。
(5)城市环境景观这方面控制较多地运用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
绿地率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地块面积的比率。
此项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集中绿地面积,推动多种形式的绿化。
此外,还可以对其它设施提出控制要求。
其它设施包括:居住区服务设施,环卫设施,电力设施,电信设施,燃气设施等。
对一些特殊的地区,还可增加一些控制指标。
如工业区的烟雾、噪声、粉尘、异味等控制要求。
2、控制指标的确定:(1)确定的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的确定必须依据规划用地的区位及环境条件,注重提高土地使用的效率,综合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符合国家、省、市各级规划与建设相关法规的要求。
符合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控制要求。
②综合考虑城市整体或地区全局的情况,力求总体平衡。
③力求优化城市用地结构④控制要求要体现不同对象的特点。
⑤充分考虑土地价值及开发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