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数学模型
- 格式:pptx
- 大小:3.83 MB
- 文档页数:103
系统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输入输出及系统内部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系统数学模型是一种描述系统内部变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它是系统的核心。
这种类型的模型可以有效地分析现有系统的结构及性能,并且可以用于改善系统的设计和性能。
系统数学模型通常是由一组微分或微分方程、简化的函数和一组状态变量来描述的。
这组方程可用来计算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以及系统中各参数的行为。
通过求解这组方程,就可以求得系统的性能,从而得以评估系统的质量,并找出问题所在。
系统数学模型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系统,探索它的行为规律,它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健性和可控制性。
此外,系统数学模型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系统性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有助于精确地合理安排系统的资源。
通过构建系统数学模型,可以实现现代科学技术的自动化控制。
这种模型可以应用于机器人控制、新能源转换、交通系统等方面,大大提高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精准性和效能。
总之,系统数学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系统,改善系统的设计和性能,为进一步推动现代自动化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数学模型的类型
1. 线性模型:用线性方程、线性规划等方法描述问题,被广泛应用于物理、经济、管理、工程等领域。
2. 非线性模型:解决非线性问题,例如非线性规划、微积分方程、动力系统等。
3. 概率模型:描述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包括统计推断、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等。
4. 离散模型:离散模型的主要应用领域是计算机科学,涉及图论、排队论、模拟等。
5. 运筹模型:用于优化问题,例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网络流问题等。
6. 贝叶斯模型:基于贝叶斯定理构建出的模型,用于概率推理、统计学习等。
7. 决策模型:描述决策过程,包括决策树、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多属性决策等。
8. 动态模型:描述随时间变化的系统,例如微积分方程、差分方程、系统仿真等。
9. 系统模型:将一个大型、复杂的系统分解为较小的子系统,并用数学语言来
表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10. 统计学模型:可以用于描述数据集,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聚类分析等。
描述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
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由多个方程组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连续系统模型:
1. 牛顿第二定律方程:这是一个描述物体运动的方程,它表达了物体的位置和速度随时间的演化,通常写成以下形式:
$dX/dt = -ax$
其中,$X$ 表示物体的位置,$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t$ 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
2. 热力学方程:热力学方程描述了系统的热力学性质,包括温度的演化和热传导等,通常写成以下形式:
$frac{mathrm{d}T}{mathrm{d}t} =
-kAfrac{mathrm{d}X}{mathrm{d}t}$
其中,$T$ 表示系统的温度,$A$ 表示系统的面积,$k$ 表示热导率,$X$ 表示物体的位置。
3. 电磁学方程:电磁学方程描述了电荷、电流和磁感应等电磁现象的数学模型,可以描述电磁波的传播、电路中电荷的分布等,通常写成以下形式:
$frac{mathrm{d}E}{mathrm{d}t} = -frac{partial V}{partial t}$
其中,$E$ 表示电场强度,$V$ 表示电场的电荷密度,$t$ 表示时间。
4. 波动方程:波动方程描述了声波或波动现象的数学模型,可以描述声波的传播、波动的产生等,通常写成以下形式:
$frac{mathrm{d}^2X}{mathrm{d}t^2} +
frac{mathrm{d}^2theta}{mathrm{d}t^2} = r^2sintheta$
其中,$X$ 表示物体的位置,$theta$ 表示物体的极角,$r$ 表示物体的距离,$t$ 表示时间。
这些方程只是连续系统模型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方程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的连续系统现象。
系统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与传输算子不涉及任何数学变换,而直接在时间变量域内对系统进行分析,称为系统的时域分析。
其方法有两种:时域经典法与时域卷积法。
时域经典法就是直接求解系统微分方程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观,物理概念清楚,缺点是求解过程冗繁,应用上也有局限性。
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喜欢采用变换域分析方法(例如拉普拉斯变换法),而较少采用时域经典法。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δ(t)函数及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时域卷积法得到了迅速发展,且不断成熟和完善,已成为系统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时域分析法是各种变换域分析法的基础。
在本章中,首先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然后用经典法求系统的零输入响应,用时域卷积法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再把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相加,即得系统的全响应。
其思路与程序是:其次,将介绍:系统相当于一个微分方程;系统相当于一个传输算子H(p);系统相当于一个信号——冲激响应h(t)。
对系统进行分析,就是研究激励信号f(t)与冲激响应信号h(t)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卷积积分。
2-1 系统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与传输算子研究系统,首先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
建立电路系统微分方程的依据是电路的两种约束:拓扑约束(KCL,KVL)与元件约束(元件的时域伏安关系)。
为了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采取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研究。
图2-1(a)所示为一含有三个独立动态元件的双网孔电路,其中为激励,,为响应。
对两个网孔回路可列出KVL方程为上两式为含有两个待求变量,的联立微分积分方程。
为了得到只含有一个变量的微分方程,须引用微分算子 ,即,,…,在引入了微分算子后,上述微分方程即可写即(2-1)根据式(2-1)可画出算子形式的电路模型,如图2-1(b)所示。
将图2-1(a)与(b)对照,可很容易地根据图2-1(a)画出图2-1(b),即将L 改写成Lp ,将C 改写成 ,其余一切均不变。
机械控制⼯程基础第⼆章系统的数学模型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基本要求(1)了解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
能够运⽤动⼒学、电学及专业知识,列写机械系统、电⼦⽹络的微分⽅程。
(2)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特点,会求传递函数的零点、极点及放⼤系数。
(3)能够⽤分析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4)掌握各个典型环节的特点,传递函数的基本形式及相关参数的物理意义。
(5)了解传递函数⽅框图的组成及意义;能够根据系统微分⽅程,绘制系统传递函数⽅框图,并实现简化,从⽽求出系统传递函数。
(6)掌握闭环系统中前向通道传递函数、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的定义及求法。
掌握⼲扰作⽤下,系统的输出及传递函数的求法和特点。
(7)了解相似原理的概念。
(8)了解系统的状态空间表⽰法,了解MATLAB中,数学模型的⼏种表⽰法。
⼆、本章重点(1)系统微分⽅程的列写。
(2)传递函数的概念、特点及求法;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3)传递函数⽅框图的绘制及简化。
三、本章难点(1)系统微分⽅程的列写。
(2)传递函数⽅框图的绘制及简化。
概述系统按其微分⽅程是否线性这⼀特性,可以分为线性系统和⾮线性系统。
如果系统的运动状态能⽤线性微分⽅程表⽰,则此系统为线性系统。
线性系统的⼀个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满⾜叠加原理。
线性系统⼜可分为线性定常系统和线性时变系统。
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
对于同⼀系统,数学模型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微分⽅程、传递函数、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及频率特性等等。
但系统是否线性这⼀特性,不会随模型形式的不同⽽改变。
线性与⾮线性是系统的固有特性,完全由系统的结构与参数确定。
系统建模是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
建⽴系统数学模型的⽅法有分析法和实验辨识法两种。
前者主要⽤于对系统结构及参数的认识都⽐较清楚的简单系统,⽽后者通常⽤于对系统结构和参数有所了解,⽽需进⼀步精化系统模型的情况。
对于复杂系统的建模往往是⼀个分析法与实验辨识法相结合的多次反复的过程。
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建立在客观环境系统的基础上的,它反映了评价所涉及的各种环境要素和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这个模型是建立在物理定律和机械定律的基础上的,通过推导可以得到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可以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静态模型主要用于静态误差分析,而动态模型则主要用于分析连续系统(微分方程)和离散系统(差分方程)。
系统的数学模型还可以根据目的分为三类:用来帮助对象设计和操作的模型,用来帮助控制系统设计和操作的模型,以及用来进行系统仿真的模型。
在建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掌握好复杂和简单的度,以作合理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