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16
初一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目及答案
阅读理解一般都有好几个题目排列在一起,需要我们耐烦地去咬文嚼字,认真审清题后,根据试题的挨次一一来做答,这样不会漏题。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初一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目,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初一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像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邻居)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此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阅读训练】
1、选出以下划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以荻画地以:用
B、教以书字书:写
C、使学为诗为:作为
D、及其稍长及:等到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缘由是:( )
A、欧阳修聪慧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以下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
(2)唯读书是务。
--------------------------------------------
二、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给划横线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 )( )
(2)吾忘持度( ) ( )
(3)宁信度( ) ( )
5、翻译以下句子。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
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含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无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目:“非人战!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乙]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管宁、华歆:汉末魏初时名士。②捉:检,拾。③尝:曾经,④轩冤: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后借指官位爵禄。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词。
①尊君在不 ________
②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
③华捉而掷去之 ________
④宁读书如故 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3)结合[甲][乙]两文,说说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交友之道?
【答案】(1)同“否”;回头看;代词,代指金子;原来从前
(2)①陈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②管宁把席子开,与华散分席而坐,说:“你(已经)不是我的友了。”
(3)①以礼相待②志同道合③诚信交友(或真诚交友)。
【解析】【分析】(1)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不”:通假字词,同“否”。“顾”:古今异词,回头看。
初一文言文必做题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先公①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②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③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必,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1)先公:指欧阳修(2)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3)闾里:指街坊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
(3)尊君在不
(4)抄录未毕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
3、读了(甲)(乙)两文后,请你选择其中一篇,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收获或感悟。
答案:
1、(1)期:约定。
(2)去:离开。
(3)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示“吗”的意思。
(4)毕:完成
2、(1)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2)等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
3、通过(甲)文,我了解到了文中那个仅仅七岁的元方是那么的聪明机智,反应是多么的灵敏,并且他还很有礼貌。我认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这样,学习元方的聪明,可
以做到反映灵敏。同时我也知道了文中的有人虽然不守信,不礼貌,但是,他却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这一点我们可以多多学习。
语文初一上学期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金忠待人以宽
(明)焦竑
金忠①于人有片善心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他善,未尝不称也。里人有数窘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或日:“彼不于公有感②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
(选自《玉堂丛语》)(注释)①金忠:人名,明代鄞(今浙江鄞县)人。②感:通“憾”,怨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③年与时驰 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人有片善心称之/择善而从
B.虽有素与公异者/素昧平生
C.顾其才可用/元方入门不顾
D.奈何以私故/并驱如故
(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
(5)金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阅读全文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
孟尝君有舍人①而弗悦,欲逐之。鲁连②谓孟尝君曰:“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③不如狐狸。曹沫④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耨⑤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非世之立教⑥首也哉!”孟尝君曰:“ 善。”乃弗逐之。【注释】①舍人:门客。②鲁连:姓鲁名仲连,也称鲁连。齐人,游侠义士。③骐骥:千里马。④曹沫:鲁庄公时的武士。③铫耨:农具。⑥用世立教:治理国家,教化百姓。(1)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
1.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面练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孔子,名________,字仲尼,________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2)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亦说乎________
②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③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
④不逾矩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写出一个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的常用成语。
(5)同学们,在学习上你或许曾经有过困惑,或许你现在正在经受着困惑。那么,学习了《论语》十二章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论语》十二章中哪一句话你感受最深?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切身体会。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Word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元方卖宅
陆少保①,字元方,曾于东都②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③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注释】①陆少保:即陆元方。少保,官职名。②东都:指洛阳。③遽:急忙,立即。(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曾于东都卖一小宅/于我如浮云
B.是欺之也/则是无信
C.子侄以为言/我言秋日胜春朝
D.不尔/尊君在不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3)对于文中的陆元方,有人说他傻,有人赞他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B
(2)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3)说话办事诚实正直,这是十分可贵的。元方宁愿宅子卖不出去,也绝不欺骗人,这种诚实无欺,为人正直的品质值得歌颂。
【解析】【分析】(1)A于:在/对。B是:这是。C言:话/认为。D不:不是/通“否”,表疑问的语气词。
(2)根据句意:买者要求拜见,于是元方告诉那人说:“这房子非常好,但没有排水道而已啊。”故句子划分为: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3)元方宁愿房宅卖不出去,也绝不骗人,可见陆元方的为人正直。他既做正直的人,又说正直的话,办正直的事。卖宅虽然失败,却留下了他诚实、正直的美德。金钱和美德,哪一个可贵呢?很容易辨析。
初一语文上册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并驱如故________
②顾野有麦场________
③意暇甚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叙述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屠户处境的危急,扣人心弦。
B.面对贪婪的恶狼,屠户虽然感到恐惧,但是他不迁就退让,先“投以骨”,以争取更有利的斗争时机。
C.屠户“奔倚”在积薪之下,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前后受敌的处境。
D.第⑤段是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阐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最终也会被人的勇敢与智慧打败。
2.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初一上册文言文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文言文
1.对比阅读
(古文阅读)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乙)家中来营①者,多称尔②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③,此君子也。余服官④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⑤。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①营:军营。②尔:你。③处约:处在困顿之中。④服官:为官。⑤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不要丢掉从我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一贯相传的家风。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②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3)阅读(甲)文,谈一谈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感悟对后辈的谆谆告诫。(乙)文中曾国藩认为年轻人要有所作为,应该做到哪些方面?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①,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1)为句中加下划线字选择最合适的义项。
原文义项正确选项
尝月下戏 A.曾经 B.经历 C.品尝,辨别滋味①________
若令月中无物A.好像 B.你 C.如果②________
不然 A.…的样子 B.这样 C.然而,可是③________
A. 学而时习之
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 曲肱而枕之
D. 日月之行
(3)翻译文中划线句。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4)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甲文和乙文均选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篇,请结合选文,说说谢道韫和徐孺子的回答有何共同的“妙处”?
【答案】(1)A;C;B
(2)D
(3)①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样子像什么?”
②比如人的的眼睛中有瞳仁,如果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明亮。
(4)作答时都运用修辞,形象生动。谢道韫运用比喻,将“雪”比作“柳絮”,既表现出雪的轻盈,又有美的意境,形、神、韵兼备;徐孺子面对别人的提问,不是直接回答,而是运用类比,从月亮联想到眼睛,将月中物比作眼睛中的瞳仁,生动形象,从而使提问者明白。
【精品】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
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________dān dān míng
屠大窘奔倚________相向目似________
(2)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 ②并驱如故________
③顾野有麦场________ ④一狼洞其中________
(3)把下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其一犬坐于前
(4)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比较多,请写出3个。
(5)《狼》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1)jiǒng;yǐ;眈眈;瞑
(2)神情;原来;看;打洞
(3)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②其中的一匹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面前。
(4)狼狈为奸、引狼入室、狼子野心、鬼哭狼嚎
(5)面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新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1)从《现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中,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意思正确的一项。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4)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案】(1)C;A;B;B
(2)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3)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他们的礼仪举止,虽然相隔遥远,却是那么一致。
(4)言外之意就是:周公没有效仿孔子,孔子也没有效仿周公。也就是说:“家父没有效仿袁公,袁公也没有效仿家父。”
【解析】【分析】(1)①句翻译:你的父亲学我,故选C。②句翻译: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故选A。③翻译: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故选B。④翻译:周公没有学孔子。故选B。
(2)根据句意: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故句子划分为: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初一上册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附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己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丙)管宁、华欲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①同席②读书,有乘轩冕③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注释)①尝:曾经,从前。②同席:同坐在一张席子上。古人席地而坐。③轩冕:指古代士大夫以上的官所乘的有棚的华贵车辆。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
(1)下面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陈太丘与/友期行
C.对子骂/父
D.见/地有片金
(2)下面划线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吾日三省吾身
B.元方时年七岁/年与时驰
C.太丘舍去/一狼径去
D.华捉而掷去之/ 宋之丁氏
(3)下面对[甲][乙]两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及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和儿子女儿们讲解诗文)理解:这句话写出了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初一语文上学期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金忠待人以宽
(明)焦竑
金忠①于人有片善心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他善,未尝不称也。里人有数窘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或日:“彼不于公有感②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
(选自《玉堂丛语》)(注释)①金忠:人名,明代鄞(今浙江鄞县)人。②感:通“憾”,怨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③年与时驰 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人有片善心称之/择善而从
B.虽有素与公异者/素昧平生
C.顾其才可用/元方入门不顾
D.奈何以私故/并驱如故
(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
(5)金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阅读全文概括。
2.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①,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1)为句中加下划线字选择最合适的义项。
原文义项正确选项
尝月下戏 A.曾经 B.经历 C.品尝,辨别滋味①________
若令月中无物A.好像 B.你 C.如果②________
不然 A.…的样子 B.这样 C.然而,可是③________
A. 学而时习之
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 曲肱而枕之
D. 日月之行
(3)翻译文中划线句。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4)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甲文和乙文均选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篇,请结合选文,说说谢道韫和徐孺子的回答有何共同的“妙处”?
【答案】(1)A;C;B
(2)D
(3)①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样子像什么?”
②比如人的的眼睛中有瞳仁,如果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明亮。
(4)作答时都运用修辞,形象生动。谢道韫运用比喻,将“雪”比作“柳絮”,既表现出雪的轻盈,又有美的意境,形、神、韵兼备;徐孺子面对别人的提问,不是直接回答,而是运用类比,从月亮联想到眼睛,将月中物比作眼睛中的瞳仁,生动形象,从而使提问者明白。
初一语文上册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文言文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谈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金忠待人以宽
(明)焦竑
金忠①于人有片善心称之,虽有素与公异者,其人有他善,未尝不称也。里人有数窘辱公,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或日:“彼不于公有感②乎?”曰:“顾其才可用,奈何以私故掩人之长?”
(选自《玉堂丛语》)(注释)①金忠:人名,明代鄞(今浙江鄞县)人。②感:通“憾”,怨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
③年与时驰 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于人有片善心称之/择善而从
B.虽有素与公异者/素昧平生
C.顾其才可用/元方入门不顾
D.奈何以私故/并驱如故
(4)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为尚书时其人以吏来京师惧不为容公荐用之
(5)金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阅读全文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文言文训练
童趣
一、填空。
课文《童趣》选自《》,作者是代文学家。课文详细叙述了两件自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帐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景象;二是“观虫斗草间”遇到“ "的经过。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童稚.( ) (2)鹤唳.() (3)土砾.( ) (4)丘壑.()(5)癞蛤蟆
..()(6)藐.小( ) 三、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
余.忆童稚时( ) 项.为之强.()( ) 果.如鹤唳.云端( )()以.丛草为.林( ) ()方.出神( ) 兴.正浓()
驱.之别院()则或.千或百()
以丛草为.林()心之.所向()
二虫尽为.所吞( ) 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物外之.趣()
常蹲其.身() 怡然.称快()
必细察其.纹理()果然.鹤也()
四、古诗文中有很多表意精练的语句,被当作成语保存到现代汉语中来,试从文中摘录这样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五、翻译下列句子。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4、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5、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六、将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补写在相应的括号中。
1、(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一日,见二()虫斗( )草间。
3、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七、请用课文原句填空。
1、作者童稚时,时有物外之趣,关键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