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_《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32.97 KB
- 文档页数:6
歌唱美丽的家乡教案教案标题: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
2. 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歌曲《美丽的家乡》的歌词和旋律。
2. 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发声技巧。
3. 学习如何用音乐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美丽的家乡》的歌曲录音。
3. PPT或黑板。
4. 学生练习用的歌词。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学生的家乡美景,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和热爱。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乡的特色和美丽之处。
歌曲学习:1. 听一遍《美丽的家乡》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 分发歌词给学生,让他们跟着录音一起唱歌。
3. 教师逐句解释歌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
4. 教师逐句教唱,学生跟读。
歌唱训练:1. 教师示范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发声技巧,引导学生模仿。
2.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习和纠正。
3.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唱歌中的问题。
情感表达:1.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给他们带来的美好回忆和情感。
2. 让学生用音乐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美好情感。
3. 学生分组进行合唱表演,展示对家乡的情感表达。
总结:1. 回顾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感。
2. 鼓励学生继续发掘和传承家乡的美丽文化。
拓展活动:1. 学生自由创作一首歌曲,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2. 学生可以组织小型音乐会,邀请家长和其他同学观看演出。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歌唱训练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在合唱表演中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教学反思:1. 对于歌唱训练,可以加入更多的声乐技巧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歌唱水平。
2. 可以引入更多的家乡文化元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表达家乡的美丽。
《西南情韵》教学设计一、导入1、师:很高兴能和同学们共度这美好的45分钟,上课之前老师播放了一首歌曲,谁知道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生回答)苗族对,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是一首苗族民歌。
苗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这里,山美水美歌舞更美,今天,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共同领略这多姿多彩的西南情韵。
二、歌曲教学1、初听第一遍师:让我们仔细的来听一听这首苗族民歌,想一想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演唱形式是怎样的?生:高亢的、嘹亮的、、、独唱2、复听第二遍师:歌曲的情绪是高亢嘹亮的,它的节奏和节拍又有什么特点呢?师:节奏自由,四二、四四、八六先后出现,在乐曲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拍子先后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3、复听第三遍变化的牌子,自由的节奏,表达了苗族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苗族人民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4、跟音乐哼唱师:带着这种情感跟音乐一起哼唱一遍5、教师范唱师:我们的生活如此幸福美好,我们一定要带着赞美热爱之情演唱,听老师演唱一遍。
6、学唱歌曲(跟琴哼唱)师:带着这种情感一起跟着琴演唱一遍7、解决难点同学们在唱的时候,我听着有的地方唱的不太准①上滑音②延长音(sao)甩音④降mi跟琴完整演唱一遍8、音乐知识讲解A、乐句分析教师范唱曲谱,观察四个乐句的关系?师:四个乐句每一句前面都一样,后面稍作变化。
这叫同头换尾。
飞歌全曲旋律以前两个乐句为基础,后面两个乐句是由前面衍生出来的。
B常用音师:通过我们唱谱,你觉得哪些音在乐谱中出现的次数较多?(生)自由回答由“1、3、5”三音组成(师)这首作品用音之少,却意境深远,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
9、飞歌简介10、完美展现(加动作)师:既然这是一首山歌,怎样才能表现出站在山头放声高歌的意境呢?我们家几个小动作来表现一下。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三、欣赏《布谷催春》1、初听音乐(视频)①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②歌曲有伴奏音乐吗?2、再听音乐(出示歌词)(师)这是一首流行于我国侗族的一首民歌,叫《布谷催春》。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歌唱美丽的家乡》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西南民族音乐的实践活动,喜欢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2、能够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唱美丽的家乡》,并能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设计演唱形式。
3、了解“飞歌”及其特点。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随宋祖英《大地飞歌》音乐进教室(设计意图:创设一个学习民歌的良好情境.)师:非常高兴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音乐(设计意图:拉近师生距离,有助顺利开展教学)二、导入新课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一首民歌《大地飞歌》。
中国是具有五千余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些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音乐就是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民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内容丰富。
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地民歌在语言、风俗、审美和文化传统上形成了不同特点。
这些文化因素融入了当地的民歌创作中,使各地民歌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构成了不同的美感效应,形成了五彩斑斓的地方色彩。
现在,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民歌,感受一下它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对中国民歌有一个整体的初步的认识。
)播放《歌唱美丽的家乡》师:谁能说一下,这首民歌有什么特点呢?生:节奏宽广、旋律起伏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这首民歌的名字叫做《歌唱美丽的家乡》,是我国苗族地区的一首民歌。
(设计意图:学生对作品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的学唱和了解“飞歌”这种体裁。
)三、新授1、介绍苗族概况(幻灯片显示苗族聚居地的自然风光,背景音乐《歌唱美丽的家乡》)师: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
(设计意图:了解苗族聚居地的自然概况,为理解“飞歌”做好铺垫)2、介绍“飞歌”师:这首《歌唱美丽的家乡》就是典型的苗族“飞歌”(幻灯片显示“飞歌”),“飞歌”的特点是只在山岗林野与田间地头演唱,音调高昂,气势雄伟。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歌唱美丽的家乡》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西南民族音乐的实践活动,喜欢西南地区的民族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2、能够用自然圆润、略带弹性的声音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唱美丽的家乡》,并能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设计演唱形式。
3、了解“飞歌”及其特点。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随宋祖英《大地飞歌》音乐进教室(设计意图:创设一个学习民歌的良好情境.)师:非常高兴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音乐(设计意图:拉近师生距离,有助顺利开展教学)二、导入新课师:刚才同学们听到的是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一首民歌《大地飞歌》。
中国是具有五千余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些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音乐就是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民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内容丰富。
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地民歌在语言、风俗、审美和文化传统上形成了不同特点。
这些文化因素融入了当地的民歌创作中,使各地民歌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构成了不同的美感效应,形成了五彩斑斓的地方色彩。
现在,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民歌,感受一下它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对中国民歌有一个整体的初步的认识。
)播放《歌唱美丽的家乡》师:谁能说一下,这首民歌有什么特点呢?生:节奏宽广、旋律起伏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这首民歌的名字叫做《歌唱美丽的家乡》,是我国苗族地区的一首民歌。
(设计意图:学生对作品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的学唱和了解“飞歌”这种体裁。
)三、新授1、介绍苗族概况(幻灯片显示苗族聚居地的自然风光,背景音乐《歌唱美丽的家乡》)师: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
歌唱美丽的家乡一、教材分析《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西南情韵”第一课内容。
它是一首苗族的“飞歌”,五声徵调式。
音调高昂,节奏自由,结构短小,出现了句幅比例和节奏安排不对称的现象。
旋律主要由“5、3、1”三音组成,悠扬起伏,长音可任意延长,句内常用滑音和级进。
全曲包括四个乐句,歌曲的前两个乐句是对称的上、下句,句尾均为长延音,形成一种喊腔,体现出山歌的风格特征。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于音乐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在此基础上,挖掘学习民族歌曲的体裁、结构、调式、音乐特点等,扩大音乐视野,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苗族“飞歌”的特征,产生对民族歌曲的喜爱之情,愿意继续探索学习我国民族歌曲。
知识与技能:学唱苗族飞歌《美丽的家乡》,感受歌曲旋律悠扬起伏、节奏宽广自由、情绪高昂的特点,进一步了解苗族飞歌的音乐文化特点。
能够准确唱出降“mi”音准及滑音记号唱法,尝试学习方言并用方言演唱歌曲能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示范、模仿、表现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表现歌曲并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演唱降“mi”音准及滑音记号唱法,尝试学习方言并用方言演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师创设情境,插放谭盾的立体管弦乐作品《地图》中的《飞歌》视频,设问:视频中播放的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的特色?2.师生交流:刚刚播放的歌曲是作曲家谭盾的作品《地图》中的《飞歌》,具有苗族民歌特色。
3.引入课题:苗族歌曲《美丽的家乡》。
【设计意图】用视频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学唱歌曲演唱分析乐谱1、出示乐谱,看乐谱聆听歌曲,设问:你认为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师生交流,歌曲有赞颂的情绪,表达了苗族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2、跟教师模唱乐谱。
指导学生用手击拍先用较慢速度跟教师模唱乐谱,对音准节奏出现的问题随时纠正指导。
《演唱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通过歌唱,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增进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和社会风情的了解。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歌唱表达心里的情感,以及对家乡历史文化和社会风情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音乐素材,包括歌曲、伴奏等。
2. 制作PPT课件,展示家乡的图片和历史文化。
3. 准备音响设备,确保音乐播放效果。
4. 安排教室环境,确保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片段,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个地区的歌曲,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家乡。
通过提问家乡都有什么特色引入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让同砚们一起学习歌曲中的歌词。
(二)学唱歌曲1.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与意境。
2. 再次聆听,划出歌词,熟悉旋律。
3. 结合伴奏,完备学唱歌曲。
4. 小组内互相检查,纠正音准、节奏、速度等问题。
5. 邀请同砚逐一展示,其他同砚进行评判。
(三)拓展延伸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风景名胜、美食特产等,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小结作业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
作业:请同砚们课后收集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特色美食等,下节课与同砚分享。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同砚们之间的友谊,还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收集家乡的风景名胜和特色美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家乡。
风景名胜可以是一处奇特的山水景观,也可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或者是某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
通过分享这些风景名胜,我们可以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和奇特的地方,也可以激发同砚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特色美食也是家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享家乡的美食,我们可以了解到家乡的风土人情和饮食习惯,也可以品尝到不同的美食风味。
《歌唱美丽的家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歌词的含义,学会演唱《歌唱美丽的家乡》。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提高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简介《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一首描绘我国家乡美景的歌曲,歌词优美,旋律动听。
2.2 歌词解析引导学生理解歌词中的意象,如“绿油油的田野”、“蓝蓝的天空”等,感受家乡的自然美景。
2.3 旋律分析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音域、节奏、音色等,为学生演唱提供指导。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提高学生的兴奋度。
3.2 聆听歌曲播放《歌唱美丽的家乡》,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3 学唱歌曲分组让学生跟随老师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4 合唱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4.2 歌唱技巧评价学生在学唱歌曲过程中,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的表现。
4.3 团队协作评价学生在合唱练习中的配合程度,如音量、节奏等。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创作关于家乡的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音乐素养。
5.2 演出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5.3 家园互动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见证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物品准备准备教学课件、音乐设备、乐谱等教学用品。
6.2 环境布置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课堂氛围,如摆放一些与家乡相关的装饰品。
6.3 教学计划提前制定教学计划,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展示家乡的美景,引导学生产生共鸣。
7.2 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如模拟家乡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歌唱美丽的家乡教案课程类型:音乐课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了解和感受家乡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
2.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音响设备。
3. 乐谱或歌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特色和美丽景色。
二、歌曲教学(1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高和节奏的准确性。
3. 教师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歌词内容,解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4. 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三、歌曲演练(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演练,注意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2.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创作与展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可以创作新的歌词或编排舞蹈。
2.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歌手比赛或音乐演出,展示自己的才华。
2.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家乡的文化和历史,创作更多有关家乡的音乐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演唱、分析和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歌唱美丽的家乡》说课稿贵阳市第二十九中学吴菲【教材版本】人音版【教学年级】九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教材分析】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一首流行于贵州东南部的一种苗族山歌。
音调高昂、节奏宽广自由、旋律悠扬起伏,常用滑音。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音乐知识,但不愿意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孩子们普遍不喜欢课本上的歌曲,尤其是民族民间音乐。
因此,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让学生多去聆听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因为它是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的音乐精华,我们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渐的喜欢民族民间音乐,从而继承弘扬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说教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情境教学法、视听结合法等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
学唱歌曲时采用了师生互相配合的方式,让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歌曲的学唱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增加学生演唱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乐于聆听、感受、体验、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
以及二声部和声演唱的音色之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受、体验、模仿、声部合作等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辨别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知识与技能有情感地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在唱好自己声部的基础上,能够做到聆听其他声部,建立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学唱(体验)歌曲,并能够自然流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彩云追月》,体会民族器乐曲旋律韵味。
贯穿歌曲始终的切分节奏的学习。
【教学难点】能用统一、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的二声部。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由于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歌词充满童趣。
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挺高的,在课堂上也能配合老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由于我校的学生除了在音乐课上,平时基本就没有接触音乐的可能性。
因此在识谱唱歌方面比较弱。
所以我在教学时基本都是教唱歌词,在他们旋律基本都熟悉之后,再来教唱谱。
《歌唱美丽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和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的学习和演唱。
2. 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
3. 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的学唱和表演,以及对家乡美丽风光的了解。
2. 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家乡的美丽。
2.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深入理解和掌握歌曲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忆和讲述家乡的美丽风光。
2. 新歌教学:教唱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重点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高音部分。
3. 歌曲练习:分组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歌曲技巧。
4. 创意表演:鼓励学生自选角色,进行歌曲表演,展示自己对家乡的理解和热爱。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家乡的美丽和热爱家乡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
2. 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3.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有更深入的了解。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家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的乐谱。
3. 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2课时。
2. 每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学唱和家乡风光了解。
九、教学步骤1. 歌曲学唱:(1)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
(2)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歌唱漂亮的家乡》教课设计03教课目标1、用充满快乐愉悦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漂亮的家乡》,在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友善。
2、为歌曲区分段落,并注意乐句间的联系与旋律的行进特色。
教课准备歌曲录音带歌片课件教课过程一、导入师:我们生活在漂亮的东海之滨—大连,我们特别爱她,你还去过什么地方,熟习哪些城市?生:学生交流,经过交流,拓展学生的思想,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师:是啊,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就生活在祖国的四周八方,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大家庭”啊,达斡尔族就生活在祖国的北方,听,他们的歌声多么动听。
二、歌曲《歌唱漂亮的家乡》1、初步感知歌曲师:播放歌曲录音,出示歌片生:聆听歌曲并初步感知歌曲师:这首表现达斡尔族生活的歌曲充满了如何的情绪?生:快乐、开朗、愉悦?师:这首歌曲可以区分为几个部分?为何?生:这首歌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歌曲的第一部分是齐唱,表现了达斡尔族人民生活的幸福,第二部分是合唱,表达了他们热爱自己家乡、赞叹家乡的感情。
师:大家解析得很正确,此刻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
2、学唱歌曲的第一部分A、按节奏朗读第一部分歌词,进一步熟习歌曲,找出节奏与旋律特色师:经过按节奏读歌词和你的观察,在歌曲中出现了哪些典型的节奏?生:有后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附点八分音符。
师:说得很正确,请大家比较一下,你还有什么发现?生: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的节奏基实情同,第三乐句与第四乐句的节奏完好相同。
师:大家观察得特别认真,此刻我们来唱一唱这部分的旋律,看看又有什么新发现?(教师指导学生演唱)生:学唱第一部分的旋律,并在学唱后回答以下问题。
生:第三与第四乐句的节奏完好相同,并且这两个乐句只有最后一个音不一样,其他的旋律都相同。
《歌唱美丽的家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对家乡的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的学唱和理解。
2. 对家乡的观察和描述,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
三、教学重点:1. 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的旋律和歌词的记忆。
2. 学生对家乡的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的高音部分的演唱。
2. 学生对家乡的观察和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听、说、唱、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六、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七、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听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教授歌曲的歌词,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歌词的含义。
3. 分组进行歌曲演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演唱能力。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描述自己家乡的美丽,可以写一篇作文或者画一幅画。
2. 练习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加强记忆和演唱能力。
九、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演唱和作业,评价学生对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评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观察能力的发展。
十、教学反思: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特色文化展示,如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眼中的家乡美丽之处。
七、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历史建筑等。
2.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美化家乡环境。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活动参与度,评价学生在歌唱和表达对家乡热爱方面的进步。
歌唱美丽的家乡 - 人音版五线谱九年级第17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的背景及含义;2.学习人音版五线谱的知识,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3.能够熟练演奏人音版五线谱《歌唱美丽的家乡》;4.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人音版五线谱的基本知识;2.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的演唱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流程1. 导入1.引入本节课所学的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请同学们先聆听一遍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和力量;2.引导同学们谈论该歌曲的背景及含义,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感。
2. 人音版五线谱1.介绍人音版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如五线谱、节拍、音调、力度等;2.指导同学们认识标准的人音版五线谱,让同学们熟悉五线谱上的音符、休止符、节奏记号等符号,能够正确读谱。
3. 教学练习1.请同学们跟随教师的演奏,教师可以先示范演奏后伴奏,学生熟悉后,再让学生按照五线谱演奏;2.可以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进行合奏练习。
4. 情感表达1.指导同学们将歌曲的情感和意境转化为音乐;2.教授音乐表达法,如加强节奏、加强力度、变换音色等;3.鼓励同学们对歌曲加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5. 结束1.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点;2.唱一遍《歌唱美丽的家乡》以及演奏人音版五线谱,感受歌曲的力量与情感;3.引导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学反思本课讲解的内容是人音版五线谱以及歌曲《歌唱美丽的家乡》,比较基础,但是涵盖面较广,不仅让学生接触到了各种符号和乐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了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在授课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掘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和力量,并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达,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到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示范演奏与伴奏、分组练习等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以致用,较好地起到了教学的效果。
《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学反思
《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学反思
《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一首苗族的“飞歌”,而苗族“飞歌”的音调高昂,节奏自由,结构短小,旋律悠扬起伏,而且在歌曲中出现了自由延长符号,所以长音可任意延长,句子中也出现了滑音级进。
当学生一听到这首歌曲的时候一个个都喊着说:“哇,老师,这歌太难唱了!这肯定唱不下来。
”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一直遇到麻烦,比如:在学习第一句时因为有延长符号,学生们往往气息会不够,而且在一字多音时学生也比较容易把某些音给盖掉,特别是歌曲的最后变成5/8拍时,节奏变快,学生也都跟不上。
当时我就在想:我该怎么提起学生们学生的兴趣呢?于是我利用了一关一关挑战的方法,因为歌曲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于是我把每句话都分成一关,而每个关卡必须要先唱完歌谱,再加入歌词,再跟着音乐来进行演唱才可算过关,这样一遍一遍的进行练习,最后只给一次挑战的机会,而到了最后一关就是要将整首歌曲完整的有感情的来进行演唱,如果能获全关那么就可以加纪律分。
而这个方法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喜欢,感觉整堂课学习的气氛也比较浓烈了,特别是以前学生在学习歌曲时总是一副不爱学习的样子,不过现在用了这个方法既能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虽然说现在学生还不能够完全的自己的演唱歌谱,但是经过了半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于歌谱的学习也是越来越快了。
鲁教版(五四制)音乐五下《唱歌美丽的家乡》教案1一. 教材分析《唱歌美丽的家乡》这首歌描绘了家乡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热爱之情。
歌曲为2/4拍,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本课旨在通过学习这首歌,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演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和演唱简单的歌曲。
他们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容易产生共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唱歌美丽的家乡》。
2.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演唱技巧。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家乡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
2.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
3.示范教学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习。
4.小组合作教学法: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乐谱和歌词。
3.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家乡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的美丽和热爱之情。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家乡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演唱《唱歌美丽的家乡》。
8.板书(5分钟)歌曲名:《唱歌美丽的家乡》教学内容:家乡美丽景色、丰富物产、音乐审美、演唱技巧教学环节:导入、呈现、操练、巩固、拓展、小结、家庭作业教学时间:5分钟以上教案根据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内容详细复杂,供您参考。
《西南情韵》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师:很高兴能和同学们共度这美好的45分钟,上课之前老师播放了一首歌曲,谁知道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生回答)苗族
对,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是一首苗族民歌。
苗族主要生活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这里,山美水美歌舞更美,今天,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共同领略这多姿多彩的西南情韵。
二、歌曲教学
1、初听第一遍
师:让我们仔细的来听一听这首苗族民歌,想一想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生:高亢的、嘹亮的、、、独唱
2、复听第二遍
师:歌曲的情绪是高亢嘹亮的,它的节奏和节拍又有什么特点呢?
师:节奏自由,四二、四四、八六先后出现,在乐曲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拍子先后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3、复听第三遍
变化的牌子,自由的节奏,表达了苗族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苗族人民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4、跟音乐哼唱
师:带着这种情感跟音乐一起哼唱一遍
5、教师范唱
师:我们的生活如此幸福美好,我们一定要带着赞美热爱之情演唱,听老师演唱一遍。
6、学唱歌曲(跟琴哼唱)
师:带着这种情感一起跟着琴演唱一遍
7、解决难点
同学们在唱的时候,我听着有的地方唱的不太准
①上滑音
②延长音(sao)
甩音
④降mi
跟琴完整演唱一遍
8、音乐知识讲解
A、乐句分析
教师范唱曲谱,观察四个乐句的关系?
师:四个乐句每一句前面都一样,后面稍作变化。
这叫同头换尾。
飞歌全曲旋律以前两个乐句为基础,后面两个乐句是由前面衍生出来的。
B常用音
师:通过我们唱谱,你觉得哪些音在乐谱中出现的次数较多?
(生)自由回答由“1、3、5”三音组成
(师)这首作品用音之少,却意境深远,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
9、飞歌简介
10、完美展现(加动作)
师:既然这是一首山歌,怎样才能表现出站在山头放声高歌的意境呢?我们家几个小动作来表现一下。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三、欣赏《布谷催春》
1、初听音乐(视频)
①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②歌曲有伴奏音乐吗?
2、再听音乐(出示歌词)
(师)这是一首流行于我国侗族的一首民歌,叫《布谷催春》。
主要描绘了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布谷鸣唱,好似歌唱着侗族人民美好的生活。
问题:歌曲的节奏是自由的还是规整的?
3、侗族大歌简介
4、听辨与其他合唱的区别
5、对比两首歌曲的异同点。
苗族飞歌的节奏是自由的还是规整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既然苗族飞歌的演唱形式是独唱,那么它有几个声部呢?
总结侗族大歌特点:多声部(众低独高)、无伴奏、无指挥是其主要特点。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民歌的艺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了解更多的中国民歌,更希望同学们有一天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唱响中国民歌,下课。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意识和交往愿望较强,在学习上已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学生大多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星现象屡见不鲜;而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歌——却知之甚少,但是他们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弘扬祖国优秀民族文化,让学生多接触、多了解我国的民歌,对于提高他们的民族素质和音乐修养非常有益。
因此,我引导学生聆听录音以便学生对民歌有感性印象,从而激发学唱兴趣。
效果分析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还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流程由易到难逐层开展,各环节的衔接也很自然,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反思总结,本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导入部分的欣赏选材切合实际
结合现代学生的欣赏口味,通过对比欣赏导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就解决了的山歌概念界定问题,很自然地引出了学习课题,学生欣然接受。
2、通过聆听、体验、对比、演唱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了解“苗族飞歌”与“侗族大歌”的特点,感受其艺术魅力,并能声情并茂的体验“飞歌”的韵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审美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歌唱美丽的家乡》。
《歌唱美丽的家乡》是苗族地区飞歌中的经典之作,苗族历史悠久,但没有文字,民歌与其他口头文学便成为苗族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因此保存的相当完好。
《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一首苗族的“飞歌”,五声徵调式。
音调高亢,节奏自由。
结构短小,出现了句幅比例和节奏安排不对称的现象。
旋律主要由“5、3、1”三音组成,悠扬起伏,长音可任意延长,句内常用滑音和级进。
全曲包括四个乐句。
歌曲的前两个乐句是对称的上、下句,句尾均为长延音,形成一种喊腔,体现出山歌的风格特征。
上句(第一乐句)的句尾由“3”音上滑至“5”音。
下句(第二乐句)的句尾由“b3”音下滑至“5”音,“b3”音是苗族飞歌中最具特色的色彩音,一般只出现在下句。
歌曲的前后两个乐句为长短不一的乐句,它们是由前两个乐句衍生而来的,在节拍上有变化,节奏变得紧凑,使歌曲的情绪显得十分活跃,富有动感。
歌曲的最后一个乐句再次出现第二乐句中的“b3”下滑音。
最后歌曲在长延音中结束。
评测练习
课中练习:
听辨活动
结合歌曲内容进行分析,
思考: 1.听下面这首作品是属于哪类体裁?
2.想一想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3.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4.乐谱中哪几个音出现的次数较多?
课后反思
《歌唱美丽的家乡》是一首苗族飞歌,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在课前准备中,我精心制作了多媒体,通过歌曲视频和演唱视频,让学生始终充满兴趣地欣赏歌曲,并在此过程中逐渐熟悉作品的旋律,加深印象。
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能直观地欣赏到脸谱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图案,体验歌曲所表达的豪爽性格。
教师的范唱和多种方式的练唱,教师的及时纠正和鼓励都能使学生更快速的学唱和大胆的表现,使他们亲身体验苗族民歌的风格魅力;学习简单的苗族飞歌形体动作边唱边表演,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作品独特风格的体验等,都引发了学生对民歌的好奇心和兴趣,使他们在好奇和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虽然有一点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1.学生最后的演唱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例如:走音现象,节奏出现不稳定现象、情感不充分表现不够理想等等,歌曲本身的难度是一方面的原因,学生在演唱方法和表现力方面的欠缺仍然是主要原因,今后要多加练习。
2.教与学在互动方面还应该更多样化一些丰富一些。
《歌唱美丽的家乡》课标分析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及教材内容,我在学习指导时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演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民歌的演唱形式及艺术特色的表现。
让学生尝试将演唱,创作,表演等融合在一起,以兴趣促学练,以学练求巩固,轻松愉快的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