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浒之黑
- 格式:docx
- 大小:26.97 KB
- 文档页数:7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汉朝的神奇预言邓通周亚夫都被预言饿死导语:邓通、周亚夫都是汉代有名的权臣,据说,他们曾经都被一名叫许负的女相士看过相。
当时相师给他们的预言是:饿死。
两人都差点笑喷了。
也是,邓通、周亚夫都是汉代有名的权臣,据说,他们曾经都被一名叫许负的女相士看过相。
当时相师给他们的预言是:饿死。
两人都差点笑喷了。
也是,一位是文帝身边的权臣家财万贯、一位是世袭罔替的诸侯世家怎么可能被饿死?但是历史就是这么神奇,几年之后,预言竟然灵验了!在大汉朝,出了一个神仙一般的女相师,名叫许负。
所相之人,所言之事,无不应验。
据说,许负出生之时,手握美玉,而玉上隐隐可见八卦显现。
可见,许负天生就是干这事儿的。
她很小的时候,周围街坊邻居听说老许家出了个握玉而生的孩子,就都跑过来看热闹。
结果,许负对着某些人哭,又对着某些人笑。
后来有人一总结,被许负哭过的,都倒了大霉;而被许负笑过的,都走了好运。
以至于后来,大家见了许负都远远地躲着,生怕被她给哭倒霉了。
许负第一次在历史上真正亮相,是给魏王豹的女人薄姬相面。
其实,也不是单给薄姬相面,而是给魏王豹的所有女人相面。
但看了一圈,她指着薄姬说,此女生的儿子以后当天子。
当时,正值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
魏王豹实力不大不小,正跟着刘邦混。
听了许负一席话后,他顿时自信心爆棚,抱着薄姬亲了几口之后,就去干两件事了:一是赶紧跟薄姬造人,二是脱离刘邦,单干。
事实上,他误会了。
由于实力问题,反水后的魏王豹很快就被刘邦给干掉了,干得老惨了。
他死前,一定觉得许负忽悠了他。
但是且慢——魏王豹死后,刘邦把他的女人们浏览了一遍,单单看上了薄姬,生活常识分享。
浒传第二回鬼梦情节概括洪太尉放走妖魔,不准其他人说出。
张天师在开封(那时称东京)打醮、超度、祈福消灾之类宗教法事活动七个昼夜。
宋朝第4位皇帝赵祯(宋仁宗)在位42年,没有太子。
仁宗传位给濮王赵允让(仁宗的堂兄弟)的第13个儿子赵曙(宋英宗)。
英宗在位仅仅4年,36岁因病去世,传位给太子赵顼(xu)(宋神宗)。
神宗在位18年,传位给太子赵煦(宋哲宗)。
高俅,排行老二,因为喜欢踢毬(以毛填充的毛皮球),被叫做高毬,发迹后改名为高俅。
高俅一市井小流氓,带着生铁王员外儿子逛娱乐场所,被王员外告了。
高俅被打二十脊杖(旧时一种施于背部的杖刑,因打击人的脊背,一般要打出血,所以极容易将人打残),发放出界。
在淮西临淮州,开赌坊的柳世权家住了三年。
三年后,哲宗大赦天下,高俅想回家。
柳大郎一纸书信,派高俅投奔东京(开封)开生药铺的董将士家里。
董将士见他是个破落户,怕留在家中会带坏孩子。
董将士将高俅又引荐到小苏学士处。
小苏学士推荐高俅去了驸马王都尉处。
王都尉是哲宗皇帝的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
王都尉派高俅给端王(后成宋徽宗)送玉龙笔架和两个镇纸(镇纸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品。
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玉狮子。
恰逢端王踢球,高俅机缘巧合,显露了自己的球技。
从此高俅受端王赏识,在端王处,跟随伺候端王。
哲宗去世后,无太子,端王登基成为徽宗,高俅飞黄腾达,很快官至太尉。
以前高俅开始学使棒,曾被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父亲王升一棒打翻。
高俅任太尉,欲报旧仇,王进带着母亲不得不离开东京,前往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经略是官职,其全称是经略安抚使,主掌管边境军民大事。
延安府则是经略安抚使种谔所主管的地方,延安府即西魏时期的延州,隋唐时称为延安郡。
相公是宋时百姓对官员或是有才学之人的尊称。
)王进途径史家,获得史太公相助,传授史太公儿子九纹龙史进十八般武艺。
半年之后,王进和母亲离开,前往延安府。
王进母子离开史家,奔延安府投军役。
《世说新语》读书笔记《世说新语》读书笔记1这只几天我在看一本古书——《世说新语》这本书,内容精彩有趣,用漫画的形式将书里的内容表达的活灵活现,很好理解。
你也和我一起在这本书里畅游一番吧!《世说新语》原名《世说》是一本记录自汉末到南朝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的笔记小说。
成书时间为我国南朝宋时期,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世说新语》按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治、文学等三十六类,共有一千二百余故事。
故事一:其中德行类的一个“荀巨伯探友”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天、荀巨伯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没想到外族敌寇正在攻打朋友住的城,朋友说:“我快病死了,你来干什么?快走吧!”荀巨伯坚持还要照顾病友,敌军攻进城了,他对敌军说情愿用自己的性命换病友的命,敌军被他们的友情感动了,最后撤出了城,全城的生命和财产都给保住了。
这个故事让我感到荀巨伯是一个重友情的人,把朋友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人,让我看出来荀巨伯与朋友的深厚友谊,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
让人赞叹和羡慕……故事二:从前有一个叫杨修的人,曹操任丞相时,命杨修为主簿,他聪慧过人,善于揣测他人的内心。
一次他带人修好了相国的大门,曹操见了不说话,让人拿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甩袖离开。
众人都很担心,怕活不成了。
杨修让人把门拆了,说道:“门中写一个‘活’字,合起来看“不就是一个‘阔’字吗?丞相嫌门太大了啊!”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杨修用自己的智慧很多次猜测出曹操的心思,还有许多关于他思维敏捷的小故事。
从这些故事中让我知道了,杨修是那么的聪明,真是一位人才啊!我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许多古代时的经典故事,还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你也来看看《世说新语》这本书吧!《世说新语》读书笔记2《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主编的志人小说,分为36门,如《德行》、《言语》、《政事》等。
其中,我觉得最富有哲理性的是记录晋人谈话的《言语》。
那一句句发言遣词,无不毕肖声口,寥寥数语,却能述说出一个个发人深思的道理。
文言文阅读训练: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①愈得李翰所为《张巡传》。
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
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
②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
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远岁,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妣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
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③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霁云慷慨语日:“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孙矢着其上碍半箭,日:“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愈贞元中过酒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
巡呼云日:“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日:“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④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尝在围中。
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
尝见嵩读《乌干》,谓嵩日:”何为久读此?“嵩日:“未熟也。
”巡日:“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
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
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
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
巡就戮时,藜已不乱,阳阳如平常。
(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B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C.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D.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诚畏死”与“愿陛下矜愍愚诚”(《陈情表》)两句中“诚”字的含义不同。
《⽔浒传》最恐怖的细节,少⼉不宜过于真实,读懂它就懂了⼈性引⾔:原著《⽔浒传》最恐怖的细节。
这些细节,过于真实,让⼈不寒⽽栗!若按原著来拍,有些需要你去感受,有些压根不敢拍,可⼀旦拍出来注定经典。
也铁定⼗⼋禁少⼉不宜,⼈都有好奇⼼理。
这⼀期⽼李继续陪你聊聊宇宙,侃侃⼈间,欢迎来到⽼李奇葩说。
讲⼀讲原著的《⽔浒传》到底是什么样⼦?隐藏的细节⽔浒传最让⼈⼼痒痒⼜让⼈恨得直咬⽛的桥段莫过于潘⾦莲和西门庆“交颈鸳鸯戏⽔,并头鸾凤穿花”的风流往事。
但这⾥有个很容易被我们忽略隐藏细节,这个细节贯穿全书!那就是:⼈性的卑劣⾯这世间最恐怖的是⼈性,最善良的也是⼈性。
我说出来你也许都不愿意去⾯对的现实。
话说潘⾦莲和西门庆的苟且之事,街坊邻居其实是知情的。
武⼤郎⼀个⼤活⼈不明不⽩地死了,他们也知道这⾥⾯是有蹊跷的。
就在潘⾦莲给武⼤举⾏葬礼时,街坊们来吊唁,原著⾥是这样写的众街坊问道:“⼤郎因甚病患便死了?”潘⾦莲撒谎说是:“因害⼼疼病症,不幸昨夜三更死了。
”街坊们相信潘⾦莲的说法吗?他们是不信的,原著⾥说众街坊明知道,此⼈死得不明却不敢去细究真相。
只是假意地劝潘⾦莲说:“死是死了,活得⾃要过,娘⼦省烦恼”潘⾦莲此时也使出了⾼超的演技,哭哭啼啼地谢谢⼤家的关⼼。
随后⼤家就散了,对他们散了!没有⼀个⼈敢关⼼武⼤的真正死因,他们冷漠旁观,选择了沉默。
因为他们知道武⼤的死跟西门庆有关系,西门庆是什么⼈?那可阳⾕县西门⼤官⼈,有头有脸有权有势惹不得,惹上了下场或许就是第⼆个武⼤。
所以他们选择事不关⼰⾼⾼挂起,这⼜是何等的真实。
王婆为何献计毒死武⼤,这⼀来就是基于西门庆的财势。
在王婆的世界⾥她认为财可通天,死个武⼤不值⼀提!这就是她的坏,也是她迷失在⼈性⿊暗森林的原罪!所以她也咬定这些街坊会忌惮西门庆的财势⽽选择沉默。
这就是王婆狐假虎威⽆恶不作的资本。
王婆做事滴⽔不漏,她想到阳⾕县的何九叔需要摆平。
因为何九叔是⼊殓师。
王婆说道:“只有⼀件事最要紧,地⽅团上的何九叔,他是个精细的⼈,只怕他看出破绽不肯殓。
被泼污⽔的历史⼈物----武⼤郎(武植)武⼤郎在《⽔浒传》之中是“懦弱”的代表,《⽔浒传》中武家兄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有趣的是:武⼤郎在历史上真有此⼈!不过与历史相⽐,《⽔浒传》中武⼤郎的形象上歪曲的太多,或者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两个⼈物。
历史上的武⼤郎原名武植,清河县武家那村⼈。
他⽣的⾝材⾼⼤相貌不俗。
与《⽔浒传》中,描写的形象完全两样。
武植⾃幼⽗母双亡,与兄弟武松相依为命。
他聪明好学,知识渊博。
⼤⽐之年⾼中状元,任⼭东阳⾕县令。
武植的昔⽇同窗黄堂名落孙⼭后,家中⼜起了⼤⽕,便去找武植去借钱。
他来到阳⾕县⼀住半⽉,只是来的当天见了武植⼀⾯,便再也见不到了!因为武植⼀直忙于政务:兴修⽔利,让阳⾕百姓顺利赶上播种时节。
黄堂以为武植是故意避⽽不见,所以⼀⽓之下回了清河县。
路上他为泄私愤,就在路边道旁树上、墙上写了很多武植的坏话,编造了武植在阳⾕不是做官⽽是卖烧饼,⼈也不是⼀⽶⼋,⽽是⾝材矮⼩的“三⼨丁”,夫⼈潘⽒⾦莲也不是贤妻良母,⽽是⽔性杨花、红杏出墙的淫荡⼥⼦。
还画了很多讥讽武植形象的图画。
回到家中,只见⼀座新盖的房屋亮亮堂堂。
黄堂⼀问妻⼦才知道:原来武植得知黄堂的遭遇后,就派⼈送来银钱,并帮着盖好了房⼦。
本想,⼀切准备妥当后再告诉黄堂。
黄堂懊悔不已急忙赶回阳⾕县,把他⼀路所写所画的东西全部涂抹掉。
谁知,这些东西正好被「施耐庵」看到,并写进了他那部千古传诵的《⽔浒传》中,流传天下。
所以,⼤家就看到了现在的武⼤郎。
武植的妻⼦潘⽒⾦莲,是清河县黄⾦庄⼈⽒,是⼀名⼤家闺秀。
他不顾家⼈的强烈反对,毅然嫁了家境贫寒的武植(当时武植还没有中状元)。
然⽽,经过施⽼先⽣的艺术加⼯,就变成了⼤家所熟知的潘⾦莲了。
1992 年冬,武家那村武⽒族⼈,挖掘了武⼤郎古墓。
墓⽳呈圆井型结构是座悬棺墓,未发现尚存遗物。
为缅怀先祖,武⽒族⼈⼜对武⼤郎墓修葺⼀新,并于 1996 年,筹资修建穿厅、展室、围墙、⼤门、甬道。
我眼中的曹操600字我眼中的曹操600字(一)对于曹操是英雄奸雄,是红脸白脸,历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关于他爱才惜才的品格,却是众口一词,举世皆知的.史书中说他"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司马光说他:"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李卓吾也由衷赞叹:"老瞒每见人才,便思收拾,如徐晃等—无放过,只此却便是立王之本."由此看来,老瞒的知人善用实在是广受好评,与刘备相比如何操自陈"荀,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也,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为先锋;夏侯惊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曹方的人才,比之吴蜀,有明显优势.引人之言夸为虚,自当以史实为证.典韦乃曹操手下一大猛将,战功赫赫,在濮阳城下中为护操而死于乱箭,死了半响,却无一人敢从前门入,事后操祭典韦,亲自哭而奠之,顾谓诸将曰:"吾折长子爱侄,但无深痛;独号泣典书也".又一日到清水,操忽于马上放声大哭.众惊问其故,操曰:"吾思去年此地折了吾大将典韦,不由不哭耳."此二祭典韦,不禁使人皆感其爱才,你若定要说他奸,如果说他厚待生着的大将,用金银官爵收买,使其死心塌地,全心全意为操服务,尚有"奸"之嫌疑,那么他对于—个已故的将士念念不忘,牵肠挂肚,也是利诱之计吗这是爱才之心的真情流露啊!曹操礼遇关羽,更是小说中脍炙人口的精美文字.操为得关羽,毫无异议地接受了关羽三个条件:—,降汉不降操;二,俸禄养赡照给;三,知皇叔即辞.操真心待之,见关公所着绿锦战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见其美髯长而易损,则以纱锦作囊,赠与关公护髯,堂堂大汉丞相,关怀下臣如此无微不至,岂是虚情假意可为为关公送行一段尤其可敬.三番委派专使,通令沿途关卡不可刁难关羽—行.有诗评曰:"为爱英雄越古矣,三番遣使意何深.应非孟德施奸狡,正是捞笼天下心."有人拿曹操睡中杀侍一事来驳操之爱才,试想,操驰骋沙场,杀敌无数,结怨之人亦不可胜数.且世人趋炎附势之心亦为正常,收人心实属不易,叛变之事屡见不鲜,怎可不多加提防为已之利而除有害之人,每人心底必然有此之念,实不应由此怨操,更与他是否爱才无多大瓜葛.虽然曹操身上不无让人咬牙切齿的恶性,但他有着唯才是举,随能任使的博大胸襟,这一点是应该给予肯定的,正如他自己所说:"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我眼中的曹操600字(二)曹操,诸位必定是再熟悉不过了。
哪位北宋词人险因“乌台诗案”丧命作者:来源:《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4年第07期乌台指的是御史台。
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常有数千只乌鸦栖居,因此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
乌台诗案,即御史台诗案,发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
险些因“乌台诗案”丧命的是宋代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苏轼。
原来,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卷入政治斗争。
当时朝廷上革新派和守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
苏轼站在守旧派的立场上,多次上书宋神宗,请求制止变法。
请求未果的苏轼遭受排挤,自觉无法在朝廷立足,希望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因此上书请求外任。
于是,苏轼先任杭州通判,三年后,又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在此期间,苏轼针对新法推行中出现的弊端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词,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
由于苏轼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他的詩词在社会上传播广泛,对新法的推行很不利。
因此,在宋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四个月,每天被逼交代自己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
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举出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作为证据,说他讥讽朝廷,更从他的其他诗词中挖出一两句,断章取义地给苏轼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这句诗,苏轼的本意是说自己没有把法律一类的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但李定等人却诬陷苏轼讽刺皇帝没能力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
又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这一句,污蔑苏轼指责兴修水利的措施不对。
再如“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苏轼讽刺禁止人民卖盐……总之,认定苏轼讥讽皇上和朝廷,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乌台诗案”在朝野上下引起强烈反响,此时,救援苏轼的活动也在朝野上下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宋神宗不要杀苏轼。
当时王安石退居金陵,也上书道:“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苏轼得以从轻发落,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准擅自离开,同时也没有权利签署公文,受当地官员监视。
[键入文字]被蒙蔽的真相:那些被影视剧黑惨了的历史人物周瑜《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总想算计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的大都督,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人,是与“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这样一些典故相联系着的人。
其实大都督年轻有为,气量宽宏,而且是赤壁之战大破曹操的第一功臣(说真的跟诸葛亮没什么关系)。
而且毕生都没跟诸葛亮交手过,两人有没有见面还是个未知数法海法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白蛇传》中,法海是一个没有情感的、冷血的阻止许仙和白娘子相爱的顽固和尚。
但据史料记载,法海原为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后在金山寺出家,一生潜心于佛学研究,成就颇高,可谓一代禅宗大师。
而且在冯梦龙的原着《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的故事中,法海也是一位真正的得道高僧,以慈悲为怀。
不知为何,后世再演绎白娘子的故事时,彻底扭曲了法海高僧的形象,他成为了封建的、黑恶势力的代表。
庞太师提起庞太师,你是不是就会想起《少年包青天》里的那个总与包拯、八贤王等人作对的大奸臣?没错,这位也是被文艺作品黑的极惨的一位。
庞太师,名庞籍,北宋人。
先后担任过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枢密使、宰相等。
还是韩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马光、狄青等人的恩师。
据《宋史》,庞籍是一位刚正不阿、廉政爱民、文可安邦、武能定国的忠臣、好官,“田园贫宰相,图史旧书生”对其一生的最好总结。
另外,电视剧中的八贤王其实也并没有演绎出来的那样高大上,这位王爷在23 岁时就病逝了,没有什么功绩也没有多大权力。
1。
丑闻
宋集南头许百(傻百)邓兰简介:许百早年参军当兵后复原当上国家公务员,被分配到包公庙乡供销社当一名干部,此人专横跋扈,好色如命。
邓兰少年时即风流成性,加入戏班后更骚气四射,差不多与整个戏班的男人上床,人称【公交车】,与银行结婚后根本无所顾及,银行这个软包根本拿邓兰没法,只好随她去。
后邓兰通过一位姘头结识傻百,被傻百的表面豪气所吸引,一头钻进傻百怀中,许百也被邓兰小他近三十岁的年龄容貌所诱惑而不能自拔,他们这对奸夫淫妇不顾各自的家庭子女及父母的苦苦哀求,竟密密商议杀掉自己的老婆老公一起远走高飞,真称为当代西门庆与潘金莲。
后许百因为贪污公款带着邓兰逃到郑州,邓兰在郑州靠卖淫来养活傻百。
2000年回来后就在宋集生活,因生活不富裕,邓兰竟让自己和亲生女儿卖淫,后来这个有心机毒辣的女人竟想到了靠诈骗我们老百姓的血汉钱的馊主意,装巫神骗钱,而且还骗一些贪官的钱。
大家想想像邓兰傻百这样的人会是有神能量的人吗?他们这种小骗局竟能把我们老百姓的血汉钱都骗取,甚至有的还贷款去,搞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邓兰一边给当地派出所送礼,一边靠自己与自己女儿的身体来招来人缘为她的巫术吹牛。
乡亲们醒醒吧,不再让这对当代西门庆与潘金莲骗啦,要搜取证据一起来告他们诈骗,只要我们一心,当地派出所是保不了这对狗男女的,拿出我们的正义感,一起把这对骗人害人的狗男女赶出宋集,还宋集一片干净的天空。
作者机构: 赤土中学理论组
出版物刊名: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5-46页
主题词: 革命事业 叛徒 使节 宋江 政治资本 梁山泊 水浒 济州 遣散 农民革命
摘要: <正> 《水浒全传》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买市,宋公明全伙受招安”,表的是宋江一伙接到招安诏书后准备赴京接受招安的一段文字。
其间,宋江接连干出了接诏、遣散、买市、拔寨四件大事,完成了他对梁山农民革命事业最后的大叛卖。
开头是接诏。
宋江一听说招安使节来了,简直是心花怒放,一面派人到济州去迎接天使,一面从济州到梁山搭了二十四座山棚,结彩悬花,鼓乐齐鸣。
宿太尉上山时,宋江率众头领“离寨三十里,伏道相迎”。
上得山来,在忠义堂上备好香案,将御书丹诏放在正中。
+《⽔浒传》中第⼀淫荡⼥⼦是谁?主观上出于作者对⼥性的歧视与敌意(但在客观上⼜反映了⼥性要求解放与⾃由的⼼声),中国古代四⼤名著之⼀、中国最伟⼤的古典章回⼩说之⼀《⽔浒传》中,塑造了四个淫荡风骚的⼥⼦:潘⾦莲、潘巧云、阎婆媳、贾⽒(卢俊义之妻)。
那么,究竟其中谁是最淫荡、最风骚的⼀位呢?也许多数⼈会认为是潘⾦莲,其实,“两潘”中的另⼀潘——潘巧云,那是要⽐潘⾦莲还淫荡风骚多了,真是有过之⽽⽆不及的,她才《⽔浒传》中真正的第⼀淫妇。
潘巧云,⼈称“风韵寡妇”,长得妩媚妖娆、风情万种、放纵⼤胆,⽣于河北蓟州,原是⼀屠夫潘太公之⼥,母亲不详,⽣⽇七⽉初七乞巧节(其名⼤抵也源于此),年龄在25岁左右,其故事在《⽔浒传》⾥见于第四⼗五回《杨雄醉骂潘巧云》、第四⼗六回《病关索⼤闹翠屏⼭》。
原著中的潘巧云:“⿊鬒鬒鬓⼉,细弯弯眉⼉,光溜溜眼⼉,⾹喷喷⼝⼉,直隆隆⿐⼉,红乳乳腮⼉,粉莹莹脸⼉,轻袅袅⾝⼉,⽟纤纤⼿⼉,⼀捻捻腰⼉,软脓脓肚⼉,翘尖尖脚⼉,花蔟蔟鞋⼉,⾁奶奶胸⼉,⽩⽣⽣腿⼉。
”确实娇媚⽽性感。
潘巧云曾嫁与本府王押司(地⽅⼩官,宋江最初也是这种⼩官)为妻;王押司去世以后,再改嫁与天牢星病关索杨雄,杨雄当时任蓟州两院押狱兼刽⼦⼿。
两年以来,杨雄因公务繁忙,经常在衙门当值,疏冷了潘巧云。
不想潘巧云⽔性杨花,好淫多欲,耐不住寂寞,终与海阇黎裴如海勾搭成奸。
后来,她的奸情被杨雄好友、天慧星拼命三郎⽯秀(潘巧云还曾任⽯秀为义叔)偶尔发觉,不堪⼊⽬。
但她还不思悔改,乃进谗⾔与杨雄,说⽯秀对⾃⼰如何如何,让杨雄赶⾛⽯秀。
杨雄竟误信她的花⾔巧语,对⽯秀产⽣恼怒。
⽯秀不忍杨雄受蒙骗,乃暗中设计杀害了裴如海,并与杨雄将潘巧云骗上翠屏⼭。
杨雄在得知真相后,终于怒杀了淫妇潘巧云。
对潘巧云其⼈的那些糗事,令⼈印象最深、感触最⼤的,并不是来⾃⼩说《⽔浒传》原著,⽽是电视连续剧《⽔浒传》中,潘巧云临被杀前,给⽼公丢下的⼀句⼤实话,说是她⾃嫁与杨雄做⽼婆,两年来的床上⽣涯,还不如与海和尚通奸的那两个晚上,来得快活。
⽔浒传醉蒋门神打好词好句品⽔浒之豪情,学⽔浒之侠义,⼤家好我是原创作者欲得长⽣,每天为⼤家分享⼀些⾃⼰的原创作品!武松在和施恩⽗⼦⼀起吃了酒之后,由于太⾼兴就吃的⼤醉。
第⼆天早上,施恩便和⽗亲商议,昨⽇武松兄弟吃的⼤醉,今⽇必然会中酒,由于那蒋门神武功⾼强,不如就和他说蒋门神不在家,延挨⼀⽇再理会,等他养⾜了精神才能有全胜的把握。
然后,施恩就开门进去武松的房间给他讲了蒋门神不在家,等到明天再去。
武松却说算他命好,明⽇去也⾏,只是今⽇⼜⽓了我⼀⽇,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管营就只让他吃⾁不让他喝酒,好为明天的事情做打算。
在我看来,施恩因为被蒋门神打了⼀顿之后,就认为他的武功⾮常的厉害,虽然武松轻轻松松的就搬起了三五百⽄重的⽯头,也听说过打虎的武松。
但是毕竟没有见识过他的真正武功,殊不知,武松的武功是⾮常的⾼强的。
第⼆天早上武松早早的就起来了,在⼀番准备之后,看到了脸上刻着的囚字,于是就拿东西遮盖了起来。
在和⼩管营施恩吃饭的时候,便让他答应⼀件事。
那就是⽆三不过望,也就是,从现在出发到城⾥去打蒋门神的时候,每过⼀家酒馆就要请他吃三碗酒,不然的话就不过那望⼦。
这施恩听罢,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便说道,从这⾥到快活林要经过⼗⼆三家酒馆,照这样吃下去,还不得吃醉了。
听完此话的武松很是⽓愤,你是怕我吃醉了酒没本事吗?我是没酒才没本事,带⼀分酒就有⼀分本事,当⽇我若不是吃醉了酒,在景阳冈上如何打翻那⼤⾍。
于是施恩就带着他⼀边吃酒⼀边去快活林。
由此⼩编认为,从武松出门时候把脸上的囚字遮挡起来,可以看出他还是⽐较的介意⾃⼰这个犯⼈的⾝份,怕别⼈看到他脸上的字对他有所歧视。
这武松前去快活林的路上已经吃了三⼗多碗酒了,眼看着就要到那快活林了。
于是,就让施恩先回去,只要给⾃⼰带着两个仆⼈就⾏了,因为前⾯有酒家的时候还要吃酒。
在施恩⾛后,吃得醉醺醺的武松就来到了快活林酒楼。
本就是故意来找⿇烦的,在⼩⼆给他拿的每样酒武松都觉得不好,还吐了那⼈⼀⾝。
⽔浒传读后感《⽔浒传》读后感:忠义与反抗的赞歌在中国古典⽂学的浩瀚星空中,《⽔浒传》犹如⼀颗璀璨的星⾠,以其独特的魅⼒照亮了⽆数读者的⼼⽥。
这部由元末明初⼩说家施耐庵所著的章回体⻓篇⽩话⼩说,不仅是⼀部描绘英雄好汉聚义梁⼭、反抗腐败统治的壮丽史诗,更是⼀部深刻反映⼈性光辉与社会现实的鸿篇巨制。
阅读《⽔浒传》,我仿佛穿越回那个⻛⾬飘摇的北宋末年,与⼀百单⼋将共同经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到了那份震撼⼈⼼的忠义与反抗精神。
忠义之⼼,熠熠⽣辉《⽔浒传》中的每⼀位英雄,⽆论出身贵贱,性格迥异,却都共同拥有着⼀颗⾚诚的忠义之⼼。
宋江,作为梁⼭好汉的领袖,他的“忠义”⼆字贯穿全书。
他虽身为郓城县押司,却因同情百姓疾苦,多次冒险救助落难之⼈,最终因“浔阳楼题反诗”⽽被迫上梁⼭。
宋江的忠义,不仅体现在对朋友的肝胆相照上,更在于他内⼼深处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尽管后来梁⼭好汉接受招安,⾛向了与朝廷合作的道路,但这份选择背后,未尝不是对更⼤范围内“忠”与“义”的另⼀种诠释。
反抗精神,激荡⼈⼼书中的另⼀位核⼼⼈物武松,其形象更是“反抗”⼆字的⽣动写照。
他本是清河县⼈⽒,因兄嫂之仇⽽怒杀⻄⻔庆,⼜在⻜云浦上演了⼀出惊⼼动魄的绝地反击,最终⾎溅鸳鸯楼,踏上梁⼭之路。
武松的故事,是对不公命运的有⼒抗争,是对个⼈尊严与正义的坚决捍卫。
他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暗腐朽的社会⾥,即使是最底层的平⺠百姓,也有能⼒也有勇⽓站出来,⽤⾃⼰的⽅式去改变命运,去追求光明。
社会批判,深刻⼊⻣《⽔浒传》不仅是⼀部英雄传奇,更是⼀部深刻的社会批判作品。
书中通过对北宋末年社会现实的描绘,揭露了官场的腐败、⺠不聊⽣的惨状以及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渴望。
书中的贪官污吏、奸佞⼩⼈,⽆⼀不是对当时社会丑恶现象的集中反映。
⽽梁⼭好汉的聚义,则是对这种不公现状的有⼒回击,他们⽤⾃⼰的⾏动诠释了“路⻅不平⼀声吼,该出⼿时就出⼿”的豪情壮志,激发了读者对于正义与⾃由的⽆限向往。
许反帝的故事启示上个世纪末的湖南长沙,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上街买菜,市场里的摊主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个老人和儿女相伴出来过一次,就忍不住议论了:“这老人也是可怜,他的孩子们从来不来看他!”旁边一个摊主嘲弄地说:“你们别看他表面老实,他儿子叫许反帝,才17岁就偷了博物馆38 件文物,价值10个亿,她母亲还把国宝素纱禅衣给烧了。
二人坐了多年的牢,出狱之后,这老头还把两个人强行锁在家里,一家都不是好人,听说儿子还得了精神病。
”老人的儿子许反帝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如何盗窃文物的?小偷小摸成为习惯,母亲溺爱一味纵容在1966年的湖南长沙,许反帝在父母的期盼中降生,因为当时的社会比较注重爱国思想,所以许反帝在母亲许瑞凤的建议下,被取名许反帝。
许瑞凤给儿子起这个名字本是希望儿子长大后,可以成为一个热爱国家,立场鲜明,道德高尚的人,只是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许反帝的人生轨迹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许反帝的母亲许瑞凤是一个性格十分强势的女人,她常常在家庭生活中总是压自己丈夫李光荣一头。
许反帝在这个母亲许瑞凤当家的家中一天天长大了,在他的记忆里,父亲几乎就是一个家里的“男保姆”,每天除了要干很多家务之外,对家里的各种大事小情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发言权。
许反帝后来就养成了习惯,不管犯了多大的错,只要能够撒娇把母亲哄得开心,父亲不管再怎么生气都无法惩罚自己,而许瑞凤对于儿子平时又是十分地溺爱,所以使得许反帝的行为越来越大胆,甚至开始做一些有违道德的事。
许瑞凤当时只当是儿子许反帝顽皮,认为是小孩子正常的心理,而没有意识到这会毁了儿子许反帝的一生。
许反帝因为一直被家里所溺爱,所以胆子变得很大,甚至开始看到身边同学们用的文具和小人书,有自己喜欢的就偷偷拿了回来。
因为当时的许反帝也不过是一个小学生,所以他的这些行为很快被老师发现了,并且告诉了许瑞凤。
许瑞凤虽然说是教法律的老师,知道孩子一旦养成偷东西的习惯,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但是出于对儿子许反帝的溺爱,她并没有严厉地批评自己的儿子,反而是认为老师小题大做。
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许浒之黑很多人把水浒当做武侠小说看,认为这本书说的就是一百零八个大侠如何惩恶扬善行侠仗义的故事。
持这种想法看水浒的人大部分都会失望,因为全书都是在杀人放火欺负老百姓,就连那些“大侠”也不例外。
尤其是领头的那个宋江,身为江湖领袖,不英俊潇洒气度不凡也就罢了,怎么能如此阴险猥琐!这真是一本坏书。
如果抱着这样的观点来读,未免忒轻看了水浒的深度。
水浒讲的从来不是什么惩恶扬善,替天行道,更不是所谓忠义两全,浩气长存。
全书说淫说盗,说快意恩仇,归根结底说了四个字:逼上梁山。
水浒是一本属于成人的黑暗故事。
世界上最好的黑帮小说是哪一本?教父?那是第二。
世界上最好的黑帮小说非水浒莫属。
教父只告诉你西西里的故事,而水浒里的故事,地球上的每个角落,每一天都在发生。
绝望的故事。
水浒世界里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黑色。
不仅江湖是黑的,寻常巷陌,清修之所,就连庙堂之上也全是黑的。
黑道是黑的,白道比黑道更黑。
那是血干涸的颜色。
水浒的每个字都带着血的沉重,它撕下了现实最后一块遮羞布,把一副地狱图赤裸裸血淋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地狱,是人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变成鬼。
水浒中的人间,就是这样的地狱。
没有轮回,没有解脱,永远出不去的地狱。
悲惨世界里好歹还有上帝,而水浒中的好汉们,没有救赎,只有手里的刀。
水浒更加一针见血,不留余地地指出了这世界的残酷,从而更加真实地展示出了生活在这残酷世界中人的选择。
林冲是第一个展现出全书精神的人物。
他做事低调,事事让人,从不惹是生非,是个标准的普通良民。
他拥有不高也不低的职位,美丽的妻子,和睦的家庭,高超的武艺,还有几个知心好友。
我们理想中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不正是如此吗?然而作者告诉我们:你不找事,事也会来找你。
官二代高衙内闯进了普通良民林冲的生活,于是这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被撕碎了。
大好的前途没了,幸福的婚姻没了,最好的朋友背叛了他。
就因为一个官二代看上了他妻子,一夜之间,他几十年奋斗得来的东西全都没有了。
即使如此,他还是忍耐。
甚至当两个公人差点暗杀了他,他还是劝鲁智深不要杀了他们。
因为林冲还相信,靠勤勉和本分,自己有朝一日还能挣回所有的一切。
就算鲁智深再三劝他干脆落草,他还是想做个清清白白的正经人。
直到草料场那一夜的忍无可忍。
没有人天生想做坏人,怎奈这个世界里只能有两种人:坏人,和死人。
那就他娘的做个坏人吧!林冲终于被逼上梁山。
在那里等着他的是最后一道试炼:投名状。
你要做坏人?杀个无辜先。
林冲蹲在山下等了几天,想动手,又没机会。
敢情当个坏人也这么难。
真的难吗?还是你骨子里不够坏?等到期限最后一天,等来了杨志。
长得这么凶,就你吧。
杨志其实就是另一个林冲。
做坏人第一个要杀的不是别人,正是还有良知的自己。
纳了这投名状,从前那个一心想做正经人的自己也就彻底死去了,从此之后,世上少了一个良民,多了一个魔头。
看着杨志下山远去,林冲想必感慨良多:早晚有一天,你也会来到这水泊梁山的。
早晚。
普通人如此,英雄也逃不掉。
武松是小说前半段最光彩照人的形象没有之一。
但很多人只看到他的武勇,他的机智,却忽视了他所遭受的人间惨剧。
水浒里有各种各样的兄弟,有何涛和何清那种为了钱可以翻脸不认人的,有李达和李逵那种弟弟刚到家哥哥就去报案的,也有武大和武二这种兄弟情深的。
武家兄弟俩从小父母双亡,是哥哥武大郎一手把弟弟武松拉扯到大。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这苦命的两兄弟从小到大都经历了什么。
武大郎矮小丑陋的身体难道是天生的吗?一奶同胞的弟弟武松为什么反而如此高大呢?把这些信息拼凑起来得出的结论,几乎可以解释武松所有的行为。
武大郎含辛茹苦将弟弟养得又高又壮,自己却因为营养不良加上过度劳累成了个人人嘲笑的半残。
而武松也是个有良心知感恩的弟弟,哥哥的所有付出他都看在眼里,因此武松在家的时候从来没有人敢欺负武大。
二人虽是兄弟,情义胜却父子。
这两兄弟的感情,是一个潘金莲可以撼动的吗?武松那么反感诱惑自己的潘金莲真的是因为他也喜欢潘金莲吗?武松说:“武二不是那没人伦的猪狗!”有人说这是封建礼教,是大男子主义。
说这话的人有没有想过:如果谁有个从小把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对自己百般照顾无微不至,甚至饱经风霜却不说苦不说累的哥哥,他还做出对不起哥哥的事,那这个人不就是猪狗不如吗?有点良心的人谁会这么做?武松从小命苦,没爹没娘,只有一个哥哥可以依靠,长兄如父,是哥哥给了他一个虽不富裕却温暖的家。
如今自己终于发迹,总算可以好好报答哥哥了。
戏文里的大团圆结局也不过如此。
可出差一趟回来,哥哥却死了。
武松在世上唯一的一个亲人,死了。
武松什么心情,可想而知。
武松在灵堂哭泣的那个夜晚,读来令人心碎。
哥哥死得蹊跷,武松一看便知。
他从小吃尽苦头,心思细腻,又做了两年逃犯,江湖经验极丰富,这点手段如何瞒得过他!于是他默默查清真相,收集了全部证据,准备用法律手段让仇人得到应有的下场。
武松不是天生杀人狂,他也曾相信法律,相信公道。
他的公道却没有来。
整个县的司法系统都被西门庆买通了。
世间的公理就是谁有钱谁有理。
你叫武松怎么办?忍了这口气?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武松不去为对自己恩重如山的哥哥讨回公道,他还配叫人吗?于是武松做了个决定,他决定放弃自己的人生。
法不给我公道,我自己来给自己公道。
于是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局,在所有街坊邻居的见证下处置了两个主犯,押着一个教唆犯自首了。
打虎英雄的行为感动了所有人,一直很赏识他的官员特地轻判了他,街坊邻居和部下自发送他盘缠食物。
而武松的心里却是空虚的,天地悠悠,家在何处?哥哥的恩情已经无法再报,自己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就这样,他到了孟州。
此时的他,毫不遮掩自己的桀骜,仿佛打虎当日喝醉后的不顾一切。
前途已经如此黯淡,再糟又能怎样呢?他就这样卷入了施恩与蒋门神的恩怨。
所谓施恩与蒋门神的恩怨,其实是施恩的父亲与新来的张团练在孟州的地盘之争。
武松不是不清楚,但那又怎样?武松不在乎,随你们吧,你让我打,那我就打,我还要索性打得好看一点,教大家笑一笑。
整个醉打蒋门神的故事里,武松的精神是颓废的,他完全失去了人生的目标。
明知施恩图报,却并不在意,好歹还有酒喝。
这时候,张都监出现了。
他给了武松目标与希望。
金钱,地位,这些都无所谓,武松把钱都锁进了箱子。
最重要的是希望,在张都监这里,武松忽然看到了重新开始的可能,他甚至有了一个未婚妻。
武松的精神久违地一振:难道这样的自己还能为了什么而奋斗吗?——骗你的啦。
一切的一切原来是个骗局。
希望之后是更深的绝望。
那些关于未来的美梦,一个个全都破碎了,只剩下一片黑暗。
解决掉刺客们,武松走向了鸳鸯楼。
他冷静得可怕,就像为兄报仇的那天一样,只是这次,他不会再留余地了。
为了不暴露自己,武松把一路上撞见自己的人全部杀光,包括那个欺骗了他的未婚妻。
这不是精神病式的屠杀,而是有计划的谋杀。
武松的黑化,黑得令人毛骨悚然。
一个最强大的英雄,也可以变成一个最可怕的凶犯。
“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这是挑衅?是炫耀?不,这是投名状。
从此以后,他拿人祭刀,抢人酒肉,打家劫舍。
武松终于成了一个和张青孙二娘他们一路货色的江湖人——一个坏人。
因为水浒的世界,好人无路可走,只有坏人才能活得快活。
这是一个逼得好人去做强盗的世界。
水浒告诉我们:当法律无法捍卫正义的时候,人就会变成这个样子。
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林冲,成为杨志,成为武松。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的最后一条路,就叫做水泊梁山。
但是,如果梁山中只有林冲和武松这样被社会逼迫而不得不落草的良民,恐怕水浒的现实意义要低一大截。
水浒如实地写出了在主流社会之外的另一股恶势力:黑道。
它没有简单地将梁山好汉与朝廷写成善恶二元的对立,而是极其细致地描绘出一个与表面社会同样复杂而丑陋的黑社会。
江湖人称自己为“好汉”而非“英雄”,他们崇尚的不是正义,而是血性,是义气,是快意恩仇。
这群人的组成是极其复杂的:不光有晁盖、裴宣、欧鹏这样的揭竿而起者,还有史进、吕方、郭盛这样从小崇拜古惑仔的杀马特少年,有周通、燕顺这样的土匪恶霸,有张青、孙二娘这样的人肉作坊、有揭阳镇三霸这样的成熟黑社会组织,有石秀、焦挺这样的社会闲散人员,有李逵这样的精神病患者,更有一些人,像宋江、戴宗、柴进,游离在黑白两道之间的灰色地带,左右逢源闷声发财。
这帮人有的是天生凶恶,有的是被逼无奈,总之,什么都干,就是不怎么干好事。
事实上,水浒中的普通百姓不但受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欺压,还受到那些打着替天行道旗帜的所谓“义士”的残酷对待:周通、王英强抢民女,燕顺、孙二娘好吃人肉,穆家兄弟横行乡里,李逵滥杀无辜。
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和高衙内、西门庆、毛太公之流没有任何不同。
整部书的一开头就告诉你了,他们不是什么好人,是魔。
于是水浒中有了一种特殊的受害者:被江湖逼入江湖的人。
秦明,好好一个军官,剿匪失败被活捉,随即被宋江、燕顺等陷害,全家被杀,在威逼利诱下无奈落草。
扈三娘,好好一个巾帼英雄,援助结盟村坊时被活捉,全家被杀,在威逼下无奈嫁给变态色魔王英。
李应,好好一个土豪,梁山要打祝家庄,钱也给了,粮也给了,最后他们说这点钱哪够啊,干脆你人上山来得了。
徐宁,好好一个教头,因为梁山要破连环马,被自己亲戚汤隆当了投名状,连全家一起诓上了山。
他的内心是几乎崩溃的。
李云,好好一个捕头,教了个叫朱富的孝顺徒弟,自己做贼不忘接师傅上山享福,简直日了狗了。
安道全,好好一个大夫,因为千里之外的宋江背后生了个疖子,就被张顺给坑了。
想和姘头多待一晚,结果那狗日的居然就把人给杀了还嫁祸给自己。
最无辜的两个,是朱仝和卢俊义。
朱仝这个人长得像关公,做事也像关公。
义气深重,人见人爱,魅力值满点,男神一样的人物。
他为了义气,放走了晁盖,又放走了宋江。
如果没有他,梁山的两任老大连村口都出不去就挂了。
然而这却成了朱仝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
搭档雷横犯了事,朱仝故技重施,偷偷放了他,不惜为此被判了个玩忽职守,刺配沧州。
在沧州,朱仝凭着自己的聪明机灵很快就获得了知府的赏识和其子小衙内的喜爱。
伶俐人到哪里都吃的开,不出意外的话,相信不久之后,朱仝的生活就能回归正轨了。
朱仝做着东山再起的美梦,却忘了他的“兄弟”们是怎样的一群豺狼。
看到小衙内支离破碎的尸体的那一刻,从没失态过的朱仝疯了,他冲上去想和李逵拼个你死我活,却被吴用等人的一跪挡了回来。
看着自己不惜牺牲前途也要放走的兄弟们如今居然想出如此毒计来陷害自己,看着那么可爱的一个小孩子因为自己的缘故惨遭横死,朱仝何尝不想把面前这些满嘴大义的禽兽全都砍了。
可他能吗?他连李逵都制裁不了,何况晁宋。
他打心眼里不想和这些人待在一块,可他还能去哪呢?对救过自己的恩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别人。
卢俊义是一个糊涂人。
人傻钱多,名望高,底子干净,这样的他成了宋江上位计划理想的的关键棋子。
出身于财主家庭的卢俊义,像大多数富二代一样从小被娇生惯养,刚愎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