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现代诗二首》说课稿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3 现代诗二首》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三课。
本课包含两首现代诗:《我想》和《对韵歌》。
这两首诗风格迥异,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的多样性和魅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诗的意境,还要求学生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诗歌这种文学形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现代诗的理解和欣赏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认识现代诗的特点,学会欣赏现代诗,并能够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现代诗,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学会欣赏现代诗,提高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现代诗,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
2.难点:学会欣赏现代诗,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氛围中,感受诗歌的美;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发现现代诗的特点,学会欣赏现代诗;通过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两首现代诗的内容,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音乐等。
2.学生准备:预习两首现代诗,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教师简要介绍两首现代诗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朗读两首现代诗,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朗读技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朗读两首现代诗,互相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诗歌的情感。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现代诗二首》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人教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课包括两首现代诗:《再别康桥》和《乡愁》。
这两首诗都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感受诗歌的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和对友人的深情告别。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充满诗意和美感。
《乡愁》是余光中创作的一首乡愁诗,通过描绘乡愁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
诗歌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现代诗歌。
但他们在诗歌鉴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诗歌的意象、情感和手法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诗;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通过朗读、背诵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诗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对文学的热爱;体会诗人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诗;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教学难点:诗歌的鉴赏方法;诗歌意象和情感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相关背景资料;采用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营造诗歌意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康桥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诗,感受诗歌的美,并尝试解答诗歌中的疑问。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和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两首现代诗——《再别康桥》和《乡愁》,感受诗歌的魅力,理解诗歌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创作的一首现代诗,通过对康桥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和对逝去的爱情的感慨。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乡愁》是余光中创作的一首现代诗,通过对乡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
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于现代诗的鉴赏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魅力。
同时,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现代诗;理解两首现代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现代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现代诗;理解两首现代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欣赏现代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写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康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再别康桥》的学习情境。
2.新课学习:引导学生朗读《再别康桥》,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3.讨论交流:学生讨论《乡愁》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受。
4.诗歌创作:引导学生尝试创作现代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现代诗二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现代诗二首》的说课稿。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兴趣。
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首现代诗,并体会诗歌中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2.通过对诗歌的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
3.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4.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诗歌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意义。
4.创作法: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优美的现代诗朗诵视频,引导学生感受现代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然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现代诗的感受,从而导入新课。
2.学习《秋江的晚上》(1)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请学生大声朗读《秋江的晚上》,边读边思考:诗歌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给人们怎样的感觉?(2)小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请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①诗歌中描绘的景物有哪些特点?②诗歌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③你最喜欢哪些诗句?为什么?(3)全班交流讨论成果。
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请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请个别学生在班上展示朗读。
(5)拓展延伸。
请学生思考:秋天的晚上,除了作者描绘的景物外,你还能想象出哪些景物?请学生用简短的现代诗形式描述自己想象中的秋夜景色。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现代诗二首》的说课稿一、引言《现代诗二首》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重要课文,本次说课将围绕这首诗展开,旨在引导学生欣赏现代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2. 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朗读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现代诗二首》包括两首现代诗歌《雨后》和《秋天》,这两首诗都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非常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2. 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互相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3) 点拨法:通过教师的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及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与诗歌主题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中。
2. 朗读感知:教师范读诗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 小组探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诗歌的主题、情感、表现手法等进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
4. 交流分享:让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反驳。
5. 点拨提升: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重点讲解诗歌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拓展延伸:让学生阅读其他现代诗歌,如《再别康桥》、《乡愁》等,引导他们发现现代诗歌的美妙之处。
五、教学评价及反馈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3. 反馈内容: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为他们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3《现代诗二首》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第三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两首现代诗:《再别康桥》和《乡愁》。
这两首诗都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中,《再别康桥》描绘了诗人与康桥告别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许;而《乡愁》则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但是,对于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讲解,来进一步提高。
同时,由于现代诗歌的形式和语言较为自由,学生可能对诗歌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耐心地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再别康桥》和《乡愁》,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首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提高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阅读,使学生能够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学会欣赏现代诗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两首诗,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故乡和康桥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两首现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现代诗歌的形式和语言特点,学会欣赏现代诗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理解和欣赏现代诗歌。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相关图片和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康桥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学习:分别对《再别康桥》和《乡愁》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两首诗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3.诗歌欣赏:让学生自由朗读两首诗,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的情感。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现代诗二首》的说课稿一、引言《现代诗二首》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重要课文,两首现代诗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情感,向学生们展示了现代诗歌的魅力。
本说课稿旨在阐述如何通过教学《现代诗二首》,引导学生们理解和欣赏现代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两首现代诗的主题和情感;2. 领略现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语言风格;3. 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秋江的晚上》《秋江的晚上》以秋天夜晚为背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引导学生们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然后逐步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让他们理解诗人对秋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和音乐,引导他们展开想象。
2.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假如我是一朵雪花》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诗人以奇妙的想象和独特的视角,描述了雪花飘舞的美丽场景。
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引导学生们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味和童趣,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他们自主探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同时,我会邀请学生们扮演雪花,让他们通过表演的方式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们深入理解两首现代诗的主题和情感,培养他们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和爱好。
2. 难点:帮助学生们领略现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语言风格,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个人或小组作业、考试等;2. 评价内容:学生对两首现代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学生对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和态度;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等。
3. 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作业、考试和课堂表现等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收录在开明书店1926年版《邮吻》诗集中。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
此诗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
《花牛歌》是诗人徐志摩的作品,这首诗歌使我们体会到了童年时的乐趣。
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在诗的世界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作者介绍】刘大白(1880—1932年),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清末举人。
辛亥革命后改名刘靖裔,字大白。
民国初年编《绍兴公报》因发表反对袁世凯的文章,东度日本避难,加入同盟会。
1915年赴新加坡等地教授国文。
次年回国编《杭州报》,并出任浙江省议会秘书长。
1918年去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1919年任浙江教育总干事。
五四运动中,与经亨颐、陈望道、夏丐尊等并称为“五四浙江四杰”。
他写的《卖布谣》,是最早反映农民疾苦的有名诗篇。
早期作品结集为第一本诗集《旧梦》。
付印时自己曾评论说这些诗“用笔太重,爱说尽,少含蓄”,而且“传统气味太重”。
后来,作者又加以增补修订分编为《丁宁》《再造》《秋之泪》《卖布谣》4本诗集。
1926年末续出诗集《邮吻》,感情真挚,诗意更为圆熟。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徐志摩是新月诗社成员,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31年11月19日上午8时,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途中坠机去世。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小说集:仅《轮盘》;戏剧:仅《卞昆冈》;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等;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3 现代诗二首》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和韵律结构。
2.理解《3 现代诗二首》的含义,感受诗歌的美感。
3.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PPT 等辅助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引出现代诗的特点。
2.【学习】以第一首现代诗《***》为例,逐句解读,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3.【练习】让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这首现代诗,体会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4.【总结】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总结现代诗的表现手法。
第二课时1.【导入】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第二首现代诗《***》。
2.【学习】辅助学生理解第二首现代诗,引导他们思考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这首诗歌,体会诗歌的魅力。
4.【讨论】让学生畅谈对这首现代诗的理解和感受。
拓展延伸1.让学生自行选择一首现代诗进行朗读和解读,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
2.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现代诗,体验诗歌创作的乐趣。
3.结合音乐、影视作品,让学生对现代诗有更深入的感悟。
二、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现代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因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不同,对现代诗中的意象和抒情表达理解较困难。
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通过诗歌感悟生活,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审美情感。
同时,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现代诗的韵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也意识到在课堂设计上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3 现代诗二首》的教学和反思,我将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诗歌的美妙,培养终身热爱文学的品味和追求。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3.现代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1)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三课。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两首现代诗《再别康桥》和《乡愁》。
这两首诗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现代诗的魅力,理解诗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诗歌这种文学体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现代诗与传统诗歌在表达方式和意境上有所不同,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
此外,学生对于诗歌的朗读和感悟能力还需加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现代诗;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朗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现代诗的魅力,培养对诗歌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现代诗;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教学难点:感悟现代诗的独特魅力,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诗歌图片、朗读音频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康桥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再别康桥》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学习《再别康桥》:(1)学生自读,理解诗意;(2)教师讲解诗中的难点词语和意境;(3)学生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4)小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学习《乡愁》:(1)学生自读,理解诗意;(2)教师讲解诗中的难点词语和意境;(3)学生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4)小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4.诗歌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两首现代诗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5.朗读与背诵:学生齐读两首诗,体会诗歌的韵味;然后进行背诵练习。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现代诗的作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精品课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课包括两首现代诗:《再别康桥》和《乡愁》。
这两首诗都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感受诗歌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于现代诗歌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提升文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两首现代诗的作者、背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会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意境,理解诗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美好,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难点: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意境,理解诗歌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康桥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康桥的美景,激发学生学习《再别康桥》的兴趣。
2.学习《再别康桥》a.自读课文,了解诗歌大意。
b.分析诗歌结构,讲解诗歌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c.朗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意境。
d.讨论诗歌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e.背诵课文。
3.学习《乡愁》a.引导学生对比《再别康桥》和《乡愁》,发现两首诗歌的异同。
b.分析诗歌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c.朗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意境。
3 《现代诗二首》说课稿一、说教材这两首现代诗简短,文字优美,容易理解。
诗歌描绘的场景,平常可见却富有生机和色彩,简单却绚烂有趣。
二、说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的语言,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画面之美。
3.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是教学重点;体会诗的语言,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画面之美是教学难点三、说教学方法:讲解教学方法、讲读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意境,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几幅画面,引起学生思索一一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上。
你会怎么描绘这样的画面呢?归纳学生发言,秋天的江面上,夕阳的余晖洒满江面,归巢的鸟儿从江面飞过,岸边的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晃,这样的图景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刘大白先生的小诗《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
1.了解作者。
(课件展示)刘大白(1880--1932) 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2.读准字音。
(课件展示)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语气、语调),学生齐读,小组互读,指名读,读准字音,感受诗歌内涵。
三、赏析诗歌。
1.思考感悟: (课件展示)(1)边读边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 (归鸟、斜阳、芦苇)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2)诗歌中有哪些词让你印象深刻? (驮着、一翻、头白、妆成、一瞬)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也可以试着模仿其中的动词,仔细品读,和小伙伴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
(“驮着”运载货物,倦鸟将斜阳当货物一般背负着回去,似乎并不轻松;“一翻”,翻的这个动作利索突然,顿时觉得鸟儿轻松了;“头白”指白色的芦花,“妆成”化妆装扮,“一瞬”时间的短暂迅速,白色的芦花在那--瞬间将自己装扮成灿烂的红色,过程跳跃突然,蕴含着惊喜的变化,将一瞬之景定格,意犹未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3.现代诗二首》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3. 现代诗二首》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两首现代诗《再别康桥》和《乡愁》。
这两首诗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可以使学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诗歌这种文学体裁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现代诗与传统诗歌在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上有所不同,需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感受。
此外,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的感悟来理解诗歌的意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两首现代诗,了解现代诗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感受诗歌美、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两首现代诗,把握现代诗的基本特点。
2.教学难点: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较为抽象,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朗读、感悟、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文本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新课呈现:介绍两首现代诗的背景和作者,展示诗歌的文本。
3.朗读感悟:学生朗读诗歌,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美。
4.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诗歌解析:教师对诗歌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6.背诵练习:学生背诵诗歌,教师进行指导和检查。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美和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再别康桥》2.《乡愁》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分享来进行评价。
3*现代诗二首1.认读“巢、苇”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诗歌存储量,激发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难点通过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1.字词教学本课有6个需要认识的字。
在本课的教学中,可把生字放到文中讲解。
同时也要求学生通过读诗歌、查工具书等了解这些生字的意思并组词。
2.诗的理解这两首诗意境非常美,且都非常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在诗歌的教学中,要重视阅读的作用,要充分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诗中的意境,并产生共鸣。
3.学会运用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学习这两首诗,要让学生在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诗歌中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及想象的运用,并学会把这两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1.预习提纲(1)借助工具书,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
(2)利用互联网搜集刘大白、徐志摩的生平及作品,整理成简洁的文字介绍资料。
(3)朗读这两首诗,明确每首诗的写作对象。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关鸟儿或其他动物的诗歌?你能回想起来吗?预设:杜甫的《绝句》、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等。
2.交流搜集到的作者资料。
课件出示:刘大白(1880—1932):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徐志摩(1897—1931):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其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两位诗人笔下那独特的景色。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回顾相关诗歌,检验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交流预习,把握诗歌内容1.学习《秋晚的江上》。
(1)我们先来学习《秋晚的江上》这首诗,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
3* 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3.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画,描绘一下看到的画面。
2、归纳: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
3、这样一幅美景之下,会有怎样的文字呢?我们今天就一块儿来学习一下这首短诗《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2、学生齐诵读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3、提出问题①如果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明确:归鸟、夕阳、芦苇②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明确: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三、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刘大白(1880~1932),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
“五四运动”前就开始写白话诗,是新诗的倡导者之一。
他的诗以描写民众疾苦之作影响最大,感情浓烈,语言明快有力,通俗易懂,并以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具有鲜明的乡土色彩,而在“五四”时期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四、分析诗歌1.问题:鸟儿要干什么?是什么样的状态?明确:鸟儿归巢,倦了。
2.问题:“驮”字突出了什么?明确: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渲染绮丽的想象。
3.问题:“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明确: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4.问题:“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明确: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5.问题:体会诗文的意蕴,找出情景相容的词句。
明确:倦鸟、驮着、翻翅、掉落、妆成。
6.问题:从景色中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明确:无比欣悦。
五、深入探究1.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怎样的社会?明确: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无自由、幸福可言。
3* 《现代诗二首》
一、说教材
这两首现代诗简短,文字优美,容易理解。
诗歌描绘的场景,平常可见却富有生机和色彩,简单却绚烂有趣。
二、说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的语言,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画面之美。
3.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是教学重点;
2.体会诗的语言,感受诗中描绘的景物画面之美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讲解教学方法、讲读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意境,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几幅画面,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上。
你会怎么描绘这样的画面呢?归纳学生发言,秋天的江面上,夕阳的余晖洒满江面,归巢的鸟儿从江面飞过,岸边的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晃,这样的图景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刘大白先生的小诗《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
1.了解作者。
(课件展示)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2.读准字音。
(课件展示)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语气、语调),学生齐读,小组互读,指名读,读准字音,感受诗歌内涵。
(三)赏析诗歌。
1.思考感悟:(课件展示)(1)边读边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归鸟、斜阳、芦苇)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
(2)诗歌中有哪些词让你印象深刻?(驮着、一翻、头白、妆成、一瞬)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这些词,也可以试着模仿其中的动词,仔细品读,和小伙伴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
(“驮着”运载货物,倦鸟将斜阳当货物一般背负着回去,似乎并不轻松;“一翻”,翻的这个动作利索突然,顿时觉得鸟儿轻松了;“头白”指白色的芦花,“妆成”化妆装扮,“一瞬”时间的短暂迅速,白色的芦花在那一瞬间将自己装扮成灿烂的红色,过程跳跃突然,蕴含着惊喜的变化,将一瞬之景定格,意犹未尽。
)
(3)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自由发言)总结:夕阳西下,鸟儿归巢,掠过江面,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要点染了芦苇,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被照得通红。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课件展示)拟人手法的使用,使诗歌具有灵动的画面感。
将秋日夕阳西下的江边美景渲染的美丽无比。
夕阳下,归巢的鸟儿,顽皮的驮着它,让平常的景色出现了灵动,充满了情趣,画面动静结合,色彩艳丽,充满遐想。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将诗歌中描绘的画面与同学一起交流。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组比赛读诗歌。
《秋江的晚上》无疑是一首非常绚丽的图画,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欣赏与之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诗了,我们先来看看这几张图片,说说你们会想到什么?(图片展示)天清气朗,一只花牛在草地上或坐或卧,或走或眠,这该是多么悠闲啊!这一幕在诗人眼里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诗人徐志摩的《花牛歌》。
(二)初读诗歌。
1.作者介绍(课件展示)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有些喜欢读现代诗的同学可能对他有所了解。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就是徐志摩的诗句。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极富浪漫,在他的笔下,花牛与草地这样极朴实的画面会变成什么样呢?
2.读准字音。
(课件展示)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语气、语调),学生齐读,小组互读,指名读,读准字音,感受诗歌内涵。
(三)赏析诗歌。
1.思考感悟:(课件展示)
(1)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花牛、草地、剪秋罗、白云、太阳、山峰)(2)诗歌中哪些词语给你留
下深刻印象?(坐、压扁了、霸占了、滴溜溜、
偷渡了)放入诗中,反复品读想象,和小伙伴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
(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3)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自由发言)
总结:花牛在草地里坐着,压倒了一穗剪秋罗;花牛在草地上睡了,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花牛在草地上悠闲地走着,自得的甩着尾巴;花牛在草地里睡着了,太阳悄悄跑到了西山的山峰上。
2.诗歌解析:(课件展示)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给你什么感受?(自由发言)这首是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描述了四个画面,“压扁了”“霸占了”“滴溜溜”“偷渡了”四个拟人化的词使诗歌充满了口语化和孩童般的意趣,作者奇妙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将花牛、白云、太阳都刻画的可爱顽皮,使全诗的画面活泼灵动。
(四)拓展总结。
1.朗读诗歌,想象画面,感受魅力。
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读出来,评一评谁读的更好。
小组读,齐读。
2.欣赏郭风的现代诗《落叶树》。
(课件展示)
3.总结。
(课件展示)
现代诗形式自由,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意涵丰富,相较于古诗的内敛更强调自由开放和坦率陈述。
这两首现代诗简单意趣,描绘的内容富有生机和色彩。
这也是文字的魅力,几句话,几个字,便能构建出灿烂绚丽情绪丰富的世界。
读现代诗,我们要发挥想象,探索诗歌构建的画面,才能更好领悟诗歌。
(五)课后作业。
1.预习新课。
2.和爸爸妈妈一起选择写景物的现代诗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