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活页规范训练 5-4兴贤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5
没有“时乘”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陈独秀的最后岁月》一书第168页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在重庆沈尹默见了陈独秀,作了一首诗赠他:声名晦已久,不挂齿颊间。
时乘逐入市,曲尽宜归山。
诗句中的“乘”应是“乖”。
“乖”是一个多义字,有“违背、背离”的意思。
“时乖”,是说时运不顺。
元稹的《遣悲怀》中一诗就有“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之句,“百事乖”就是百事不顺。
沈尹默写给陈独秀诗中的“时乖”的“乖”,也是“不顺利”之义。
一个原本轰轰烈烈的中共创始人,沦落到了颠沛流离的境地,这就是所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时乖”写成“时乘”,就让人不知所云了。
因为“乘”虽有多个意思,但与“乖”不相通。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吴均平走近作者相关知识中国史传文学是中国历史文学的一部分。
从文学的角度看,它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重在描写历史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从史学的角度看,它是通过运用文学艺术的手段,借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描述,来表达一定历史观的历史著作。
史传文学具有真实性、艺术性、概括性和通俗性的特点。
识记字音饿羸.(léi)沮遏..(jǔ è)嵩.(sōnɡ)帙.(zhì) 须髯.(rán) 蜉.蚁(fú)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蚍蜉..(pí fú)卓.效(zhuō)遁.迹(dùn) 宝藏.(zànɡ)B.书帙.(zhì) 勉强.(qiánɡ)羸.弱(léi) 污垢.(ɡòu)C.雨霁.(jì) 嵩.山(Sōnɡ)沮.丧(jǔ) 睢.阳(suī)D.秩.序(chì) 载.重(zài)遏.制(è) 髯.客(rǎn)解析:A项,“卓”读zhuó。
B项,“强”读qiǎnɡ。
D项,“秩”读zhì,“髯”读rán。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5分)A.疏.远(shū)碧.绿(bì)嫉妒.(dù) 熔.金(yónɡ)B.闲暇.(xiá) 捻.金(niǎn)簇.拥(cù)冠.中秋(ɡuàn)C.雕栏玉砌.(qì) 暮霭.(ǎi)羽扇纶.巾(ɡuān) 荠.麦(jì)D.豆蔻.(kòu) 初霁.(jì)纤.云(xiān)怆.然(chuànɡ)解析A项“熔”读“rónɡ”。
答案A2.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来相.招、香车宝马相:互相.B.谢.他酒朋诗侣谢:谢绝。
C.次第岂无风雨次第:转眼...冠中秋:在秋天的花卉中称首。
D.画栏开处冠中秋...解析A项“相”的意思是“我",偏指一方。
答案A3.下列两联所咏的人物是( )(5分)①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②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苏轼辛弃疾 B.苏轼李清照C.辛弃疾李清照D.辛弃疾苏轼解析①“继”、“美芹"、“南宋"是关键词;②“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漱玉集"、“金石录"是关键词。
答案C4.下列修辞手法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5分)A.梅花妒,菊应羞。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B.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C.次第岂无风雨?(运用了设问的手法)D.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解析C项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答案C阅读与鉴赏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1)~(5)题.(40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首句中“风住尘香”用语含蓄,请思考一下,这句话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景?暗含着怎样的心情?从下句看,这是一天中的什么时间?为什么“倦梳头"?(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三、四两句直接抒情,“事事休”是关键,它包含着哪些意思?。
建议用时实际用时设定分值实际得分150分钟150分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单元练测试题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雕砌.(chè)寒噤.(jìn)终究.(jiū)慰藉.(jìè)B.游弋.(yì)倾轧.(zhá)忌讳.(huì)怂.(sǒng)恿C.庸.(yōng)俗瞋.(chēn)目恸.(tòng)哭纤.(xiān)弱D.揖.(jí)让浸.(qìn)透入殓.(liàn)陡(dǒu)然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跻身擅长黯然失色置之死地而后生B.颗粒倔强试目以待敏于事,慎于言C.昭雪弥漫殉私舞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D.家具影碟屯积居奇牵一发而动全身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一个单位的最高领导必须高屋建瓴,不必把主要精力放在一些具体而微....的琐碎事情上。
B.她酷爱读书,希望能去图书馆工作,近水楼台....,可以尽兴地浏览各类书刊,增长见识。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实现了渴望飞翔但又插翅难飞....的中国人千年来的梦想。
D.我和同学一直保持着距离,不偏不倚....,不太疏远,也不太靠近,这样有利于彼此相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有关统计调查显示,一、二月我市空气质量下降,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严重超标。
环保专家分析认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是污染源的首要因素。
B.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C.他们就是以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凡是有利于抗击“非典”的,有利于人民健康的,都积极主动去做,并且努力做好。
D.《社会工伤保险医疗管理办法》的出台,意味着将规范工伤报告、治疗、康复、评残、结算“一条龙”的工伤保险医疗跟踪管理,它可最大限度地保障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法典蕴含着重德礼、慎刑罚;遵伦常、讲忠孝;重和谐、求和睦的民族精神。
由此,思想家提出“明刑”(彰明刑罚)可以“弼教”(辅助教育),也就是通过彰显法律规范的内容,使民了解它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表明法律非以刑人为目的,而以使民远恶迁善为目的,以期实现以刑弼教、以刑辅教。
法家主张“以法为教”,使民知法既可以远离犯罪又可以借法保护其自身的权益。
正是由于法具有止恶劝善的功能,并非一味以刑人为目的,因此守法者如沐春风,违法者如履薄冰。
历史上,明刑弼教的内容因朝代不同而略有变化。
汉儒传承了以礼乐主宰刑罚的传统,确立了德主刑辅的指导原则,即朝廷以道德感动民众,刑法只作为辅助手段。
例如,董仲舒借助阴阳五行之说,大力宣传“大德小刑”,以德化民教民,使民不敢为非、不触法禁。
唐代法典《唐律疏议》开宗明义便宣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阐明了教化为先,刑焉其后,明刑弼教的真谏。
韩愈也曾经说过:“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要达到天下大治,应效仿圣王,以德化天下,“亦以五刑辅弼之”。
为矫正元末法纪败坏、人不畏法、肆意为恶的积弊,以严刑治国。
他手订的《大诰》收集了严刑惩治犯罪的案例,意在教民“趋吉避凶”之道。
《大明律》旨在运用法律打击奸顽,惩治犯罪,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纲纪。
明太祖还有意识地对某些案件重法又重情,借以表达明刑弼教之意。
例如,有子犯法,父贿求免者,御史欲并论父。
太祖曰:“子论死,父救之,情也。
但论其子,赦其父。
”清代在承袭明代的立法思想的同时,对政刑与礼教的目的做了经典阐述,并指出立法的精义在于“明刑弼教”。
《清史稿·刑法志》篇首开宗明义:“中国自书契以来,以礼教治天下,匡之直之而刑生焉。
”从明德慎罚,到德主刑辅,再到明礼导民,明刑弼教是贯穿中国古代两千余年的一个传统。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銮舆.(yú)夸荐.(jiàn)嬉.笑(xī)B.奸谋.(móu) 挫.折(cuò)运蹇.(jiǎn)C.嫉妒.(dù) 恁.忒(mín)旌.节(jīnɡ)D.落.枕(lào) 德.过(dé) 忌讳.(huì)解析C项“恁"读nèn。
答案C2.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士夫:指人民。
A.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B.老天只恁忒心偏只恁:只怨。
..英雄折挫:磨折、挫折。
C.折挫..D.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銮舆:天子的车驾,代指天子。
解析B项只恁:如此,这样。
答案B3.下列对《看岳王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A.本曲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后半部分转入抒情,两部分既层次分明,又一气呵成。
B.本曲用词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却"字陡转,“妒”、“奸"二词的使用,可见作者爱憎分明。
C.深入对比中刻画了英雄形象,写出了百姓的苦难,也揭示了南宋王朝灭亡的原因。
D.作者以西湖上风雨不断作结,朦胧而伤感,愁怨之情显得深广绵长.解析曲词中只是说出百姓对英雄的凭吊,未写百姓的苦难.答案C4.下列语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5分) A.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B.折挫英雄,消磨良善。
C.志高如鲁连,德过如闵骞。
D.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
解析D项是排比,其他三项为对偶。
答案D阅读与鉴赏5.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20分)[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生卒年不详,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10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高中语文单元过关检测卷(五)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测试时间:120分钟评价分值:12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编纂.(zuǎn)粮囤.(dùn)处女作(chǔ)翘.首以待(qiào)B.剽.悍(piāo) 角.逐(jiǎo) 露.马脚(lòu) 色厉内荏.(rěn)C.给.予(jǐ) 症.结(zhènɡ) 唾液腺.(xiàn) 顺蔓.摸瓜(wàn)D.档.期(dànɡ) 奇葩.(pā) 混.凝土(hùn) 螳臂当.车(dānɡ)解析:A项,翘qiáo。
B项,角jué。
C项,症zhēnɡ。
答案:D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3分)我一个人看着车窗外,这是我第一次来传说中的大上海。
这个国内其他城市难以望其项背,蜚声国际的大都市,正值晚上8点夜生活开始的时候,走在街上劲爆的音乐纷至沓来。
但是这一切的繁华离我这么近,却又那么远。
我听不懂他们的讲话,我记不清错综复杂的道路。
A.望其项背 B.蜚声 C.纷至沓来 D.错综复杂解析:A项,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差距不大,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B项,蜚声:闻名于。
C项,纷至沓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
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D项,错综复杂:错:交错,交叉;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
形容头绪繁多,相互纠结,情况复杂。
答案:C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为了避免楼市调控不陷入尴尬的局面,各地方政府须继续“给力”限购政策,切实调整供应结构,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
B.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金版学案】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单元过关检测卷(五)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测试时间:120分钟评价分值:12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编纂.(zuǎn)粮囤.(dùn)处女作(chǔ)翘.首以待(qiào)B.剽.悍(piāo) 角.逐(jiǎo) 露.马脚(lòu) 色厉内荏.(rěn)C.给.予(jǐ)症.结(zhènɡ) 唾液腺.(xiàn) 顺蔓.摸瓜(wàn)D.档.期(dànɡ) 奇葩.(pā) 混.凝土(hùn) 螳臂当.车(dānɡ)解析:A项,翘qiáo。
B项,角jué。
C项,症zhēnɡ。
答案:D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3分)我一个人看着车窗外,这是我第一次来传说中的大上海。
这个国内其他城市难以望其项背,蜚声国际的大都市,正值晚上8点夜生活开始的时候,走在街上劲爆的音乐纷至沓来。
但是这一切的繁华离我这么近,却又那么远。
我听不懂他们的讲话,我记不清错综复杂的道路。
A.望其项背 B.蜚声 C.纷至沓来 D.错综复杂解析:A项,望其项背:项,颈的后部。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差距不大,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B项,蜚声:闻名于。
C项,纷至沓来:纷,多,杂乱;沓:重复,多。
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D项,错综复杂:错:交错,交叉;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
形容头绪繁多,相互纠结,情况复杂。
答案:C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为了避免楼市调控不陷入尴尬的局面,各地方政府须继续“给力”限购政策,切实调整供应结构,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
B.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单元检测卷五(时间:120分钟 分数:120分) 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4分) 1.下面各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B .丰稿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C .视其握,则蹇仄而不直D .故士常畜其怒,怀其欲而不尽解析 B 项稿-犒;C 项直—植;D 项畜—蓄。
答案 A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其责人也详.(详细) 怠者不能修.(进修) B .小挫益厉.(发奋自厉) 故虽并.天下(兼并) C .能以兵尝.敌(试探) 彼将强.与吾角(勉强) D .则拳蹙..而不遂(弯曲,皱缩) 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超过) 解析 强:偏偏,偏要。
答案 C3.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源B .多才与艺人..也 C .至于..李唐,不可遍举 D .一静可以..制百动 解析 “可以”意义同现代汉语。
A 、B 、C 三项是古今异义词。
答案 D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此用长短之术也..A.尺箠.当猛虎B.详,故人难于为善.C.则谗谀者自远.矣D.内.以欺于心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形容词作名词。
A、D两项为名词作状语;C项为形容词用作动词。
答案B5.下面各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闻古之人有舜者A.得吾说而存之.B.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C.有之.而不用D.辍耕之.垄上解析B项助词,的.A项代词,它;C项代词,它;D项动词,到、往。
答案B6.下面的句子,不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一项是()A.不责人以细过B.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C.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D.争道长乐坂下解析A、B、D均属状语后置句。
A项,不以细过责人。
B项泰山于前崩而色不变。
D项(于)长乐坡下争道。
答案C二、阅读理解(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
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
单元检测卷三(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4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勒.铭(lè) 徇.私(xún)卓卓.(zhuó) 滞拙.(zhuō)B.潜.遁(qián)魁闳.(hónɡ)畜.养(chù) 屯.蹶(tún)C.撰.写(zhuàn)牵挛.(luán)数帙.(zhì)幢幢.(zhuànɡ)D.湓.江(pén) 槛.猿(jiàn)瞥.然(piē) 提挈.(qiè)解析A项“徇”读“xùn”;B项“畜”读“xù”,“屯”读“zhūn”;C项“幢”读“chuánɡ”。
答案D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勤官:勤勉的官员A.到县后勤官..B .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恻恻:伤心 C .白鸥矫.翼 矫:举 D .而先生进之..进之:提携 解析 勤官:勤于政事。
答案 A3.下面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至于通材达识B .使人惶迫不知所为C .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D .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解析 A 项“材”通“才”;C 项“无”通“毋”;D 项“畜”通“蓄".答案 B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是 ( )A .僮仆静默..B .于众人..则莫能辨焉 C .其所为何足..惊骇 D .感激..不避诛死 解析 C 项,何足,怎么值得,哪里值得;A 项静默:古义指已入睡,今义指寂静,没有声音或肃立不做声,表示悼念;B项众人:古义指一般人,今义指大家、许多人;D项感激:古义指感动发愤,今义指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答案C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A.始谋陆.赴夷陵B.与山僧饭.讫而去其父祖D.敢不承教而加详.焉C.孰不欲宠荣..解析B项与例句皆为名词作动词;A项名词作状语;C项使动用法;D项形容词作动词,详加考证。
错误!(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5分)A.规谏.(jiàn)豁.然(huò)多瞋.(zhēn)B.不愆.(yǎn) 当.道(dānɡ) 苕.溪(tiáo)C.结.庐(jiē) 黜.守(chù) 汉沔.(miǎn)D.别墅.(shù) 游处.(chǔ)书函.(hán)解析A项,“瞋”读“chēn”;B项,“愆"读“qiān”;C项,“结”读“jié”。
答案D2.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5分)A.羽将授孔圣之文B.距关,毋内诸侯C.故卢黄门侍郎所与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解析A项,“授”通“受”;B项,“距”通“拒”,“内”通“纳";D项,“生"通“性”。
答案C3.下列各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5分)A.矫.怜抚爱矫:假装B.折其楚.乃释楚:鞭子C.意有所适.适:往,到D.因与之游.处游:游泳解析A项,矫:矫正;B项,楚:木名,即牡荆,茎干带刺;D项,游:交游,往来。
答案C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20分)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而有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为性,褊躁多自用意。
朋友规谏,豁然不惑。
凡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
人或疑之,谓生多瞋。
又与人为信,纵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
上元初,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读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谈宴永日。
常扁舟往来山寺,随身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
往往独行野中,诵佛经,吟古诗,杖击林木,手弄流水,夷犹徘徊,自曙达暮,至日黑兴尽,号泣而.归。
故楚人相.谓:“陆子盖今之接舆也.”4.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或:或者B.豁然不惑.惑:疑惑,意有所适宴处:闲处C.凡与人宴处..D.不杂.非类杂:混淆解析或:有人。
◆12寄欧阳舍人书(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5分)A.追睎.(xī)有所憾.(ɡǎn) 嘉.言(jiā)B.褒.扬(bāo)铭而见.之(jiàn) 议之不询.(xùn)C.衋.然(xì) 滞绌.(zhuō)屯蹶.否塞(jué)D.魁闳.(hónɡ)宠.幸(chǒnɡ) 潜遁.幽抑(dùn)解析A项,“憾”读“hàn”;B项,“见”读“xiàn";“询”应为“徇”;C项,“绌”应为“拙”。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5分)A.生者得致其严.严:严肃B.至于通材.达识材:通“才"C.务勒.铭以夸后世勒:勒令D.潜遁.幽抑之士遁:逃跑解析A项,“严"是“尊敬”之意;C项,“勒”是“刻”的意思;D项,“遁”是“隐居,遁世"之意。
答案B3.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5分)A.生者得致其严B.则人情之所不得C.六王毕,四海一D.孰不欲宠荣其父祖解析A项,严:形容词作动词,尊敬;C项,数词作动词,统一;D项,宠荣:使动用法,使……宠荣。
答案B4.下列各句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5分)A.而善人喜子见传B.惧后世之不知C.非近乎史,其将安近D.则人情之所不得解析A.是被动句;B.是“不知后世";C.是“近安”;D.是“不得人情”。
答案A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0分)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
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
错误!(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5分)A.牵挛.(luán) 幢幢.(zhuànɡ) 啾啾.(qiū) 数帙.(zhì)B.记载.(zǎi) 憧.(chōnɡ)憬恻.(cè)隐殚.(dān)记C.瞥.(piě)见佚.(yì)事危惙.(chuò)湓.(pén)江D.形骸.(hé)提挈.(qiè)金銮.(luán)元稹.(zhěn)解析A项,“幢”读“chuánɡ”,“啾”读“jiū";C项,“瞥”读“piē";D项,“骸”读“hái”.答案B2.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5分)如此离阔:阔别A.离阔..乖隔牵挛:牵制,拘牵B.牵挛..C.终论平生交分交分:分别..D.危惙之际危惙:病危..解析交分:交情.答案C3.下列称谓中,是敬辞的一项是()(5分)言B.安道与予.在楚州A.又见家兄..C.不见足下已三年矣D.仆.初到浔阳时..解析A是谦称,B、D指自己,可译为“我”.答案C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20分)且.置是事,略叙近怀。
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
下至家人,幸皆无恙。
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
此一泰也。
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
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
身衣口食,且免求人。
此二泰也。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5—4兴贤试题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创新设计】高中语文5—4兴贤试题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5分)A.仲虺.(huī)尽.管(jìn)轶.事(yì)谠.直(dǎnɡ)B.扰.攘(nǎo)众庶.(shù) 翟.景(zhái) 遐迩.(ěr)C.谗.言(chán)秩.序(chì)兴.奋(xìnɡ)嗔.怪(chēn)D.阿谀.(yú)召.公(shào) 询.问(xún) 毁谤.(bànɡ)解析A项“尽〞读“jǐn〞;B项“扰〞读“rǎo〞;C项“秩〞读“zhì〞,“兴〞读“xīnɡ〞。
答案 D2.A.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徒:一类人B.博询众庶.庶:平民,百姓C.不迩.小人迩:远离D.跨两汉、轶.三代轶:超越解析迩:亲近,偏信。
答案 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5分)A.①弃贤专.己而衰②术业有专.攻B.①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②通.古今之变C.①不责人以细.过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D.①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②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解析A项,①专凭,独断,②专门;B项,①通用的,②探究;C项,①细小的,②小人;D项,方法。
答案 D(一)阅读文本文段,完成4~6题。
(18分)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犹古之士民。
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
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
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4.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古虽扰攘之际.际:其时B.博询众.庶众:众多的C.犹有贤能若.是之众若:像D.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轶:超越解析B.众:一般答案 B5.下列有关文意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因为任用贤能的人兴盛,也因为不用贤能之人而衰败。
单元检测卷四(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徐孺.(rú)潦.水(lǎo)鹤汀.(tīnɡ) 叨.扰(dāo)B.绣闼.(tà) 骇瞩.(zhǔ) 帝阍.(hūn) 弱冠.(ɡuàn)C.相.答(xiānɡ) 栖.鹘(xī) 寂寥.(liáo) 戛.然(jiā)D.环诡.(ɡuǐ) 攒.萃(zǎn) 殆.销(dài) 见拟(nǐ)答案 B解析A项“叨”读“tāo”。
C项“栖”读“qī”,“戛”读“jiá”。
D项“攒”读“cuán”。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彩彻区.明(天空)俨.骖于上路(俨然)B.识盈虚之有数.(定数,命运) 一介.书生(一个)C.顾.安所得酒乎(可是) 畴昔..之夜(以前)D.下合围以擢.本(挺拔) 芬敷.谧溢(散发)答案 A解析俨:整齐。
3.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B.以待子不时之须C.涉寒暑而匪亏D.傍荫亩而抱规答案 D解析A项“销”通“消”。
B项“须”通“需”。
C项“匪”通“非”。
4.下面各句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千里逢迎..,高朋满座B.苟无深知..,与彼亦何以异地C.大块..假我以文章D.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答案 B解析A项古义:迎接。
今义:言行迎合别人的心意。
C项古义:大自然。
今义:大团块(的东西)。
D项古义:江山的景象。
今义:大好河山。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掠予舟而西.也A.目.吴会于云间B.屈.贾谊于长沙C.横江东.来D.尽东南之美.答案 A解析A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
B项使动用法。
C项名词作状语。
D项形容词作名词。
6.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晋,何厌之有?A.响穷彭蠡之滨B.故无厌于所甘C.味以无比而疑D.而固未之信答案 D解析D项和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20兴贤(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 A.仲虺.(huī)尽.管(jìn)轶.事(yì)谠.直(dǎnɡ)B.扰.攘(nǎo) 众庶.(shù) 翟.景(zhái) 遐迩.(ěr)C.谗.言(chán) 秩.序(chì) 兴.奋(xìnɡ) 嗔.怪(chēn)D.阿谀.(yú) 召.公(shào) 询.问(xún) 毁谤.(bànɡ)解析A项“尽”读“jǐn”;B项“扰”读“rǎo”;C项“秩”读“zhì”,“兴”读“xīn ɡ”。
答案 D2.下面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徒:一类人B.博询众庶.庶:平民,百姓C.不迩.小人迩:远离D.跨两汉、轶.三代轶:超越解析迩:亲近,偏信。
答案 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5分) A.①弃贤专.己而衰②术业有专.攻B.①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②通.古今之变C.①不责人以细.过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D.①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②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解析A项,①专凭,独断,②专门;B项,①通用的,②探究;C项,①细小的,②小人;D项,方法。
答案 D(一)阅读文本文段,完成4~6题。
(18分)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犹古之士民。
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
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
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4.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古虽扰攘之际.际:其时B.博询众.庶众:众多的C.犹有贤能若.是之众若:像D.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轶:超越解析B.众:一般人答案 B5.下列有关文意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因为任用贤能的人兴盛,也因为不用贤能之人而衰败。
这是自古而然的定理。
B.有了贤才,国家就能繁荣昌盛。
商朝的兴起,就是有仲虺、伊尹这样的贤臣,周朝兴起时,也有与武王同心同德的十位贤臣。
C.从魏晋以后,一直到唐朝,有才能的贤人很多,不能全部列举,而这其中有的出现在兴盛的时代,有的出现在衰败的时代。
D.使用人才时,不要斤斤计较于文牍细节,不要受制于世俗之见,不要专门挑别人的小毛病,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
解析“有了贤才,国家就能繁荣昌盛”说法错误,作者认为任何时代都有贤才,只有使用他们,国家才能昌盛。
答案 B6.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何况今天太平时节,怎能说没有人才呢,关键在于主上任用他罢了。
(2)如果能够这样做,还怕不会超越两汉,胜过三代而达到五帝三皇那样的盛世么!(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27分)五代史宦者传论①欧阳修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
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
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
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②,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虽有圣智,不能与谋。
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成。
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
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③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
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
唐昭宗之事是已④,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
可不戒哉!【注】①选自《新五代史·宦者传》评论中的一部分。
②帷闼:帐幕和小门;这里指宫廷之内。
③抉:挖出,可灵活译为“搜捕”。
④唐昭宗(李晔)因宦官专权为祸,天复元年(901年),与宰相崔胤密谋诛杀宦官。
崔胤写信请朱温发兵迎接昭宗。
但事情被宦官知道了,先劫昭宗到凤翔。
次年,朱温兵围凤翔。
天复三年春,城中食尽投降,朱温尽杀宦官。
后来,崔胤和昭宗也先后被朱温杀了。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4分)A.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B.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侍也C.图左右之亲近..D.能以小善中人..之意解析B项,“起居”都指日常生活。
A项,古义“硕士”指学问渊博的谋士。
今义:单位的一致,高于学士低于博士。
C项,“亲近”古义:指亲信、亲近的人。
今义:亲密地接近,作动词或形容词。
D项,“中人”古义:意为“适合人”。
今义:指中间人、中介人。
答案 B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4分) A.①盖其用事也近而.习②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B.①其源深于.女祸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①则向之.所谓可恃者②宦者之.为祸D.①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解析C项,“之”,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项,“而”,均为连词,表并列。
B项,“于”,均作介词,意为“比”。
D项,“以”,均是介词,用,把。
答案 C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宦者谋取专权手段的一组是()(4分)①能以小善中人之意②前后左右者日益亲③小信固人之心④图左右之亲近⑤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⑥则惧祸之心日益切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解析②是人君对宦官的态度,④是人君觉察“患以深”后的所想及对策,⑥是人君因“势孤”而产生的惧祸心理。
排除这三项即可。
答案 C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本文主要讲的是宦官给国家造成的祸害,远远超过女色所造成的祸害。
第一句“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文章详细地分析了宦官怎样通过“小善”“小信”而逐步地把持政权的过程,指出宦官专权的严重后果。
C.宦官专政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必然产物,作者写此文意在警告帝王们不要轻信宦官,渐积养祸,有其进步意义。
D.作者以史学家的锐眼,提出了宦官祸害远胜于女色的见解,直接触及到历代王朝衰亡的根本原因。
解析文章并未“触及到历代王朝”,也非“根本原因”。
答案 D11.断句与翻译。
(11分)(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3分)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
(2)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①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
(2)①宦官的危害,不仅仅在某一方面。
②过于急切,他们就会挟持人君作为人质。
③把他们全部杀掉,来使天下人心大快,这样才算了结。
【参考译文】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它的本源比女色造成的祸患还要深远。
女人,不过使人君沉溺于美色罢了;宦官的危害,不仅仅在一个方面。
因为他们在人君身边办事,又亲近又熟悉;他们的心思,又专一又隐忍;能够用小善去迎合人君的心意,用小信去稳住人君的感情,使得做人君的,一定信任他们,并且亲近他们。
等到人君已经信任他们了,然后用祸与福进行威吓来控制人君。
即使朝廷里有忠臣、贤士,可是人君却认为他们离自己疏远,不如侍奉起居饮食、跟随在前前后后的宦官可靠。
所以,身边的宦官一天天更加亲近,忠臣、贤士就一天天更加疏远,于是人君的地位也一天天更加孤立。
人君势力孤单了,害怕祸患的思想就一天天更加严重,于是控制人君的宦官的地位,一天天更加稳固。
国家的安危由他们的喜怒来决定,人君的祸患就隐藏在宫廷之中。
那么先前认为可靠的人,现在却成了发生祸患的原因。
祸患已经很深了才觉察,想要跟疏远的臣子谋划去掉常在身边的宦官,过于迟缓,就会滋养祸患,使它更加严重;过于急切,他们就会挟持人君作为人质。
这时即使有大圣大智的人,也无法给人君出谋划策。
即使谋划了也不能去做,做了也不能成功。
到了事态十分严重的时候,就会两败俱伤。
所以祸患大的,就要亡国,次一点的就要丧身,而且能使奸雄借助这个口实来起事,直到搜捕宦官的同党,把他们全部杀掉,来使天下人心大快,这样才算了结。
以前史书上记载的宦官祸患,常常是这样的,不是一代了!那些做人君的,并不是想在宫廷里面滋养祸患,把忠臣贤士疏远在外面,这是逐渐积累造成,而且在形势上逼使他这样的。
对于女色的迷惑,不幸而又不能醒悟,那么祸患就会临头;如果人君一旦醒悟,揪着头发丢弃她就行了。
对于宦官的祸患,虽然想悔悟,可是却有不能够除掉他的形势。
唐昭宗的事情就是这样的。
所以说这比女色造成的祸患还要深远,就是这个缘故,怎么能够不警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