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
- 格式:pptx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17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知识点+图文解析+练习,给孩子收藏预习第五单元知识点观察物体(一)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不同。
2、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如正方体和球,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都完全一样。
例:仔细观察下面各图,认一认,从上面观察它们,分别会看到什么样的图形呢?连一连。
答案:教学设计观察物体例1:练习十六第1、第2题。
(教材第68、第70页)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
2.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具学具熊猫玩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如果学生知道,请一名学生讲给大家听;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简单地把故事内容介绍给大家。
师:你们说为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每个人摸到的都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各不相同。
师:是啊,角度不同,结果也可能不相同,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状态,初步感受新知识】二、自主探究师:(出示熊猫玩具)这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喜欢吗?师:现在老师把熊猫放在讲桌上,请四个同学到讲台上来,分别站在熊猫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
学生举手到前面来,按位置站好。
师: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前面,有黑眼圈,黑鼻子,四肢也是黑的,肚子是白的。
生2: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后面,有黑尾巴,白色的背上有一圈黑色的毛。
生3: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左面,只能看到它的左半边身子。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年级二年级单元名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这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几何中的“三视图”是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基础,在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课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具体情境——四名同学分别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一个熊猫实物玩具展开,通过学生的观察,再结合教材上给出的从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图,让学生判断四种形状究竟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本单元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和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并根据图形推断原立体图形的形状。
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的过程,观看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形状,把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技能,建立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能力,进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学习中学会与他人交流,能从数学角度发觉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所学几何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差不多方法,初步形成评判和反思的意识。
”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进展形象思维;在观看物体活动中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能够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培养解决问题的思路,推测结果。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对物体进行观察,他们从大量的生活背景中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的观察体验,对于处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会不一样这一事实,学生基本能够理解。
只是在这节课学习以前,学生的认识有的比较模糊,有的还不很准确,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数学认识,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强化日常的生活经验,积累更加丰富的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学反思
1 观察物体(1)
一课时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节课以小学生喜爱的讲故事活动导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
导入的设计先声夺人,既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搭建认知平台,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主体参与,探究新知。
始终围绕“自主参与、深刻体验”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主意识,从而主动地探索新知,同时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方式。
2 观察物体(2)
一课时
教学反思
联系生活,实践运用。
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
本节课创造大量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培养了学生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知识点基本概念与性质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也可能相同。
2.①正方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②观察圆柱,从上面看到的是圆,从侧面看到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③观察,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④观察,看到的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
知识点 观察物体一、填一填。
1.两人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都不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观察的( )不同。
2.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填序号)3.猜猜我是谁。
(1)我看到的是☆,我是( )。
(2)我看到的是○,我是( )。
(3)我看到的是△,我是( )。
4.它们看到的分别是数字几?5.右边的五角星各是从大正方体的哪个位置看到的?6.三位小朋友观察下面物体,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7.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二、选一选。
1.看到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不可能是( ) ①长方体 ②正方体 ③圆柱2.从正面观察下面的图形,看到的是( )。
3.下面物体( )无论从什么位置看,看到的形状都一样。
4.从侧面观察,看到的样子是( )。
5.左边的图片是( )看到的。
①小刺猬②小鸭③长颈鹿三、它们说得对吗?对的在□里画“√”,错的在□里画“×”。
四、连一连。
1.下面的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请连一连。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连一连。
3.连一连。
4.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请你连一连。
5.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6.下面的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
易错题。
在下图的方格里画出从前面、侧面、后面看到的左边物体的形状。
答案第5单元 观察物体(一)知识点一一、1.角度 2.③ ② ① 3.(1)小美 (2)小英(3)小丽 4.4 2 5 5.② ③ ① 6.小明 小亮7.① ③ ②二、1.② 2.② 3.① 4.② 5.③三、× × √(只有蜗牛说的是对的)四、1. 2. 3.4. 5. 6.易错题:。
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第1课时观察物体(1)【教学内容】课本第68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熊猫玩偶若干。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几个人摸同一头大象,为什么说得不一样呢?二、探究新知1.观察实物。
(1)明确观察对象,固定观察对象的位置。
师:现在,每组同学请出自己今天带来的小客人,让它和我们一起学习吧。
(每组小组长拿出自己组准备的熊猫玩偶,摆放在桌子的正中间。
)(2)本位观察,初步感知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师:请小组里的四位同学分别坐在熊猫的四周,目光正对熊猫,说说你们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预设1:我看到了熊猫的脸,肚子和脚……预设2:我看到了熊猫的一直胳膊,一只耳朵……预设3:我看到了熊猫的后背和尾巴……预设4:……师小结:看来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不同的。
(3)换位观察,建立表象。
师:请小组中的同学都坐到熊猫的前面,从这个位置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相互说一说,边说边用手比画比画。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这时看到的熊猫的样子,把它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顺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
其他三个位置的观察同样按照上面的几个层次展开:看、说、想、记。
)(4)重点观察,对比辨析。
师:刚才有两个位置观察到的熊猫的样子好像差不多,我们再到这两个位置分别看一看,重点看看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根据熊猫耳朵上的蝴蝶结进行区分,也可以借助手势,指出熊猫脸及四肢的朝向,以帮助区别。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1课时_观察物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和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这一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方面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和掌握观察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3.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分享观察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6.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第5讲观察物体(一)知识点一: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的物体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是不一样的。
只有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形成这个物体完整的图像。
2.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1)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我们要观察一个物体的全貌,可以绕着这个物体转动。
(3)我们要观察一个物体的全貌,还可以转动这个物体。
知识点二: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的立体图形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根据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推测立体图形的形状时,要考虑全面,可能是一种或多种立体图形。
2.(1)观察长方体,看到的可能全是长方形,也可能有2个面是正方形,其余的4个面是长方形。
(2)观察正方体,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3)观察球,看到的都是圆形。
(4)观察圆柱,从上、下看到的是圆形,前、后、侧面看到的可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考点一: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例1】如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一填。
【分析】根据观察,可知小宇看到的是整个屏幕,小林看到屏幕向左,小琪看到的屏幕向右。
【解答】解:如图:【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从哪边看到的恐龙填哪边。
(填“前面”“侧面”“后面”)【分析】根据观察,可知侧面图头向左;前面图头向前;后面图头向后。
【解答】解:【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下面四幅照片分别是谁看到的?在括号里填写名字。
【分析】梅梅看到的盒子在左,瓶子在右;光亮看到盒子在右,瓶子在左;冰冰看到盒子,小奇看到瓶子,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解答如下:【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如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请把A、B、C、D填在对应的括号里。
【分析】A在左边看,看到水壶有把手的一面。
B在后面看,看到整个水壶,壶嘴在左边,把手在右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一)》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感知物体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感知物体的特征。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和模型,用于展示和操作。
2.准备PPT,展示不同物体的图片和观察角度。
3.准备学习单,用于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展示或者PPT展示不同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名称。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物体从不同的方向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吗?”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实物或模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教师在旁边指导,帮助学生准确表达。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空3分,共33分)1.下面右边的三幅图中,看到的是(),看到的是(),看到的是()。
(填序号)2.下面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谁拍到的?把他们的名字写在照片下面的括号里。
3.4.下列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5分)1.从右面看到的是()。
①②③2.天天观察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不可能是()。
①②③3.是从()观察得到的。
①上面②正面③右面4.从不同方向观察下面3个物体,可以看到长方形的物体有()个。
①1 ②2 ③35.蓝蓝看到的是()。
①②③三、仔细观察,连一连,圈一圈。
(共30分)1.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9分)2.(原创题)张叔叔是捏泥人的高手,这天张叔叔捏了一个跳舞的小姑娘,天天给这个小姑娘拍了几张照片。
张叔叔却说,有一张照片上的泥人姑娘不是他捏的。
你能找到这张照片吗?圈一圈。
(3分)3.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9分)4.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9分)四、聪明的你,做一做。
(共22分)1.(14分)典典看到的算式是()。
计算:梦梦看到的算式是()。
计算:2.快乐的一家。
(8分)下面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填一填。
★挑战题:天才的你,试一试。
(10分)下面四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答案一、1.②①③2.龙龙梦梦蓝蓝3.④②4.①③②二、1.①2.①3.②4.②5.①三、1.2.3.4.四、1.52-352-3=4953-2353-23=302.妈妈爸爸小猫聪聪挑战题:④②①③。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单元复习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描述物体的方法,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掌握物体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观察和描述,掌握物体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学生自带的玩具或物品五、教学过程1. 引入: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或物品,分享给大家,并简单描述一下玩具或物品的形状和特征。
2. 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3. 实践: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观察和描述,然后互相交流,分享彼此的观察结果。
4. 练习:出示一些关于物体形状和特征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观察物体(一)1. 球体:圆形,光滑,无边界2. 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有边界3. 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边界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纸剪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并描述一下这个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答案:略2. 观察家里的家具,描述一下家具的形状和特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不同形状的物体,掌握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对物体的观察和描述还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学校里的建筑物,描述一下建筑物的形状和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观察和描述物体的方法观察和描述物体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观察和描述,学生可以掌握物体的基本形状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