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史诗《梅葛调》的艺术价值及传承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彝族史诗《梅葛调》的艺术价值及传承策略作者:赵应芬周梅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8年第31期
摘要:彝族史诗《梅葛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不仅占有重要的社会地位,而且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曾激励一代代彝族人民战胜艰难困苦,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它是彝族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的精神纽带;《梅葛调》不仅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珍品,而且是宣传楚雄,促进楚雄与外界进行文化、经济交流的一道窗口。
《梅葛调》的传承与保护是紧迫的、必需的。
关键词:梅葛调;特征;功能;传承
姚安县,坐落在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东邻牟定县,南枕南华县,北接大姚县,西与祥云县隔一江相望。
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聚居着汉、傣、哈尼、回等民族,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风情,拥有深厚民族文化积淀的城市。
彝族是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一个民族,这个民族能歌善舞,勤劳勇敢,他们创造的彝族史诗《梅葛调》,不仅丰富了彝族人的生活,更集成了彝族人的民族文化精髓。
《梅葛调》是一部丰富灵动的彝族人的文化画册,是盛开在西南沃土上的一朵耀眼的奇葩。
一、《梅葛调》概述
《梅葛调》诞生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姚安县马游村,流传于姚安、大姚、牟定、永仁等讲彝语中部方言罗罗土语的罗罗颇和俚颇的彝族之中。
《梅葛调》一词是对姚安县彝语的音译借词,其中的“梅”意为“嘴、唱、说”,其中的“葛”意为“过去、历史、回转”,意思就是“唱过去的事情,是当地彝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的总称。
在姚安、大姚、永仁等彝区,把唱述过去历史的一种民歌曲调称之为“梅葛调”。
《梅葛调》是一种民间曲调,它的调式众多,内容宽泛,可以唱人们生活世界里的所有内容,天地万物起源、人世悲欢离合、婚丧嫁娶、日常生活、教育孩子等等都可以由不同的曲调进行表达,它是构成流传带彝族口承文化整体的重要部分,也是流传带彝族传承其文化的重要方式和载体。
狭义的《梅葛调》就是讲述过去的故事,即以神话稳住的史诗部分。
在《梅葛调》的演唱中,“毕摩梅葛调”是毕摩在一些具有神圣性的仪式上独自吟唱。
特别是在葬礼上的唱誦,只能由毕摩来完成,伴以锣声和铃声,是较为庄重肃穆的。
二、《梅葛调》饱满多重价值
“历史史诗是民众创造的文化功能,其中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以及他们赞颂真善美的情感,在信仰风俗中,以史诗祭祀神灵、驱鬼,期盼五谷丰登,人丁兴旺;还通过史诗相
后代传授生产、生活知识”。
《梅葛调》是彝族人集民众智慧而创造的,无论从起源、表现形式上,它都体现了彝族人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化功能价值。
(一)娱乐健身价值
古人云:“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感物而动,不觉手足自运,欢之至也。
”“情动手中而行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犬咏歌之;咏歌不足,不知手之足之蹈之也。
”人是舞蹈的载体,通过肢体的不停变换,人们直接抒发着来自内心的情感。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梅葛调》已经融入了彝族人的生活中,各种喜庆节日、栽割、迎宾等等各大场合少不了《梅葛调》,《梅葛调》是彝族人在节日和喜庆之时抒发感情的一种日常娱乐形式。
尤其在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都剧增的今天,《梅葛调》更成为彝族人缓解压力和放松心情的一种愉悦方式。
此外,《梅葛调》是一种有氧运动,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它也通过对全身肌肉和筋骨的运动,起着锻炼人身体的作用。
《慎含君子篇》中说:“声音养耳、色彩养目、舞蹈养血脉。
”而《梅葛调》获得了更多民族同胞的青睐,成为多人用以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
《梅葛调》已成为一种大众的,集体的广场文化,它的健身功能已被人们广泛地加以运用,成为许多热爱《梅葛调》的人们日常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审美价值
“审美或美,是一种通过对符号形式的体验而实现沟通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说,审美正是一种沟通行为,因而有审美沟通。
审美沟通是人们通过对符号形式的体验而实现的人生意义的生成、传播与通达的过程。
《梅葛调》是一个审美沟通的过程,它通过音乐、舞姿和舞台的表现形成了人们的审美体验,而后随着审美体验的满足,形成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把握,从而提升心灵,实现审美价值。
赵铁春说过:“在动作中,人既是艺术的创造者,同时也是艺术品本身。
”作为艺术品本身,它也是一种审美客体的客观存在,是观众形成审美体验的符号形式。
集审美主客体为一身的《梅葛调》,具有强烈的舞蹈美,它把生活中的乐趣“梅葛调”表现出来,整齐美观,队形多变,情绪高涨,通过传唱“梅葛调”体现彝族人民豪爽开朗的性格,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乐观态度,有着极强的审美价值。
(三)文化传承与发展价值
罗雄岩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一书中说道:“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其实质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传承‘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中国文化风格和民族审美情趣。
”
《梅葛调》具有悠久的历史,其用变幻多姿的动作和动听悦耳的音调反映了彝族人自古以来的世界观、道德观、宗教观和审美观,反映着彝族人独特的民族文化,所以,《梅葛调》的传承不只是舞蹈形态上的传承,它还包括了彝族人民历史文化的传承。
《梅葛调》是发展着的史诗,它通过民间艺人的口传身授不断地活跃在中国民族民间舞台上,姚安马游的《梅葛调》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而闻名遐迩,深受海内外各族群众的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梅葛调》枯木逢春,孕育着勃勃生机。
获得了世界人民的喜爱和赞誉。
楚雄姚安马游的《梅葛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不仅占有重要的社会地位,而且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它是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第二,它曾经激励一代代彝族人民战胜艰难困苦,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第三,它是彝族人民团结、友爱、和睦的精神纽带;第四,历史史诗“梅葛调”在当今不仅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珍品,而且是宣传楚雄,促进楚雄与外界进行文化、经济交流的一道窗口。
三、《梅葛调》的传承与保护
从上面的叙述可知,《梅葛调》的传承与保护是紧迫的、必需的。
只有“梅葛调”以原始的状态予以保存,才能完美地体现出梅葛调的文化本质。
然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要使具有“过去”时代特征的“梅葛调”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又必须赋予“梅葛调”以新的时代元素。
这是传承保护“梅葛调”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另外还有提高加强民族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支持广大群众广泛开展健康、文明和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活动;此外还有抓住“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机遇,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民族文化产业开发规划,实施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开发民族文化旅游,拓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歌舞文化市场,扩大对外交流,丰富发展地方民族传统文化。
最后还有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成能发挥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示范功能的集抢救、保护、挖掘、研究、培训等为一体的县、镇、村三级文化网络阵地,促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事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云.《论文化生态视野下“梅葛调》的保护与传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
[2] 陈永香《彝族史诗《梅葛调》的民俗文化场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
作者简介:
赵应芬保山学院16级艺术教育班学生;周梅,保山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民间音乐。
基金项目: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姚安“梅葛调”的开发与推广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10686012)课题《新时代加强地方高校师生思想引领路径的文艺载体研究》(项目编号:18DJ008)项目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