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立方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40.92 KB
- 文档页数:6
浙教版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立方根》评课稿
摘要
本文档是对浙教版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立方根》教材
进行评课的稿件。通过对教材整体结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分析,对教材进行了全面评价和建议。
一、教材整体结构
《立方根》是浙教版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的一部分,包
含了立方根的相关知识。该教材整体结构布置合理,内容编排清晰,符合初中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立方根》,学生应该掌握立
方根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求解简单的立方根运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立方根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对数
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内容分析
《立方根》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立方根的定义:通过用立方体、立方根和数轴等图
形进行示意,引入了立方根的定义。这种直观的引入方式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方根的概念。
2.立方根的性质:介绍了立方根的基本性质,如:立
方根的积等于被开方数。这些性质的讲解具有明确的逻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立方根的运算规律。
3.简单的立方根运算:通过引入一些简单的立方根运
算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求解立方根。通过多种练习题的
设计,逐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题技巧。
4.应用问题:使用立方根的知识解答一些实际问题,如:求立方根的应用于测量、建模等方面,增强学生对数
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四、教学方法评价
1.预设启发式问题:通过教师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
教课过程:
一、情境导入:
问题: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 m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类包装箱的边长应当是多
少?
设这类包装箱的边长为x m,
则 x3=27
这就是求一个数,使它的立方等于27.
由于 33=27,因此x=3.
即这类包装箱的边长应为 3 m
二、新课:
1、【总结概括】:假如一个数的立方等于 a ,这个数叫做 a 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即假如 x3 a ,那么 x 叫做 a 的立方根
【练习】: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 27 的立方根是± 3
B. ( -1 )2的立方根是 -1
C. 0.001是0.1的立方根
D. 4 是 64 的立方根
【总结概括】
一个数 a 的立方根,记作3 a ,读作:“三次根号 a ”,此中 a 叫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不可以省略,若省略表示平方。比如:3 27 表示27的立方根,3 27 3;327 表示27的立方根,3273.
【例 1 】依据立方根定义求以下各数的立方根:
1
⑴- 8 (2)0.125(3)27
【例 2】求以下各式的值:
(1)3 64 ;( 2 )31
;(3)327 . 864
2、研究:依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看看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色?
由于 238 ,因此8的立方根是(2)
由于0.53
0.125,因此 0.125的立方根是(0.5)
3
08 的立方根是( 0
由于0,因此)
由于23
8 ,因此8的立方根是(2)
238,因此 8 的立方根是(
2
由于)3273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
0有一个立方根,是它自己
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任何数都有独一的立方根
《立方根》课堂反思
一、成功之处
1.
重点难点突出,处理得当。
本节课从学生实际出发,突破了教学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并
且对于易错点的处理比较得当。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中掌握立方根的概
念、性质和求法,同时通过辨析理清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
系。
2.
教学方法恰当,学生参与度高。
本节课采用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串,让学生自
主探索、小组合作解决,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能够及时点拨、引导,让学生明晰概念,掌握方法。3.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本节课注重了类比思想的渗透,通过让学生比较立方与平方的关
系,从而得出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并让学生体会“降维”的思想
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
学知识。
二、不足之处
1.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前松后紧。
由于在引入新课时花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有些紧张。如果能够更简洁明快地引入新课,就可以更好地把握整节课的时间安排。
2.
语言表述不够精炼准确。
在讲解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时,有些语言的表述不够精炼准确,需要加强备课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三、改进措施
1.
加强备课,提高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在备课时要深入理解教材,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特别是在引入新课时要注意简洁明了,不拖沓。
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做到精炼准确。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性,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立方根教学反思
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课题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索、讨论、交流、应用数学知识解释有关问题的进程,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自己数学思维能力,取得一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式,从而培育学生探讨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
在八年级的数学(上)中的《实数》中,咱们碰到了《立方根》的教学任务。本章前两节的内容平方根立方根在内容安排上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因此在教学中利用类例如法,让学生通过类比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教学中突出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既有利于温习巩固平方根,又有利于立方根的学习与掌握。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感受了立方运算与开立方运算的互逆性,并学会了从立方根与立方是互逆运算中寻觅解题信息途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以人教版教材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教学方式上突出表现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成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在导入新课时,创设了一个学生生活实际中常常见到的问题,要制作一种容积为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感受立方根的计算在生活中有着普遍的应用,体会学习立方根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设计问题1:算一算一些数的立方。在此处铺设了一个台阶,再设置了一个学生容易解决的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开立方运算向立方运算的思路引导,让学生对立方运算与开立方运算这间的互逆关系有初步的熟悉,为进一步探讨新知作好准备。
课题 6.2立方根第 6 周第 4 课时课型新授上课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立方根.
2.了解立方与开立方互为逆运算,会求数的立方根
过程与方法
用类比的方法探寻出立方根的运算及表示方法,并能自我
总结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类比的学习方法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本节课重点训练学生的类比思想的养成。
教材分析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环节教学内容学习指导
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自主学习、精讲点拨、课堂训练、小结等)一创境引入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出国访问途中,看到飞机上邻座的乘客阅读的杂志上有一道
智力题,求59319的立方根。华罗庚脱口而出:39。众人十分惊奇,忙问计算的奥妙。
二认真阅读课本第49页至第50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知识点一立方根
1、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 a的________或_______方根,即如果
x3=a,那么______ 叫做_______的立方根.
2、类似于平方根,一个数a的立方根,用符号“_______”表示,读作“___________”,
其中a是 ________,3是________
3、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_______;立方与开立方互为____运算.
练习1
1、表示27的______=_____
2、表示-27的 _______ =______.
3、跟你的同伴说说它们的意义
知识点二立方根的性质
探究一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看看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
课题:6.2 立方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会用立方运算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3.了解立方根的性质.
4.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对立方根的探究过程,在探究中学会解决立方根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策略.
2.在学习了平方根的基础上,学生经历用类比的方法学习立方根的有关知识,领会类比思想.
3.通过对立方根性质的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分类讨论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立方根概念、符号、运算及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和勤于思考的精神.
2.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
立方根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
立方根的求法,立方根与平方根的联系及区别.
【教法学法】类比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什么叫平方根?如何用符号表示数a (a≥0)的平方根?
2.什么叫算术平方根?
如何用符号表示数a(≥0)的算术平方根?
3.正数有几个平方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负数有没有平方根? 0平方根是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个别口答。
二、情境引入:
问题:要制作一种容积为64m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
思考:如果问题中正方体的体积为5cm3,正方体的边长又该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后,个别口答。
三、研读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四、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教材P49页至50页, 完成导学案。思考一下问题:
1、什么是立方根?它的表示方法
是什么?什么是开立方运算?
立方根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知道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知道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
根.
3、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惟一性,分清一个数立方根与平方根的
区别。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教学难点: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一.复习旧知,类比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方根的定义,若x 2=a ,则x 叫a 的平方根。
那么,类似地,若x 3=a ,则x 叫a 的什么呢?完成下面填空。
33 = ( ) ( )3 = 27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也叫做a 的三
次方根。
即如果X 3=a,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
左边算式已知底数、指数求幂,叫立方运算。右边算式已知幂、指数,求底数,叫开立方运算。立方与开立方互为逆运算
二.应用概念,探索性质:
例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8 (2)0.001 (3)-27 (4)0
例2 求下列各式的值:
探究:
平方
根和
立方
根的异同点:
3641)(3001.02-)(36427-327102
探究:
总结:正数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__,
负数的立方根______________,
0的立方根______________, 任何数都有_________立方根.
三.应用新知,巩固应用: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25的立方根是5
(2) 任何数的立方根都只有一个
(3)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的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 是零
(4)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能熟练地进行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
2.掌握用计算器求立方根的方法。
3.通过探讨掌握立方根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并灵活运用。
4.类比平方根,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会利用开立方解特殊形式的一元三次
方程
重点:熟练进行立方根的运算
难点:比较数大小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回顾立方根的定义、性质、运算
已知则a= ,a-2的立方根为.
1.-8的立方根是
2.(-3)的立方根是.的立方根是.4.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则这个数是.,2的立方根是.的倒数是;相反数是.
333125-3.25.3343-=-a 6.-232-32278
51-5-6
-2要先计算64的算术平方根64
二、 探究新知:
1.掌握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立方根,为下步探讨立方根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打下
基础
例1练习:同步第33页应用新知例1.
3184 5.
用计算器求
2.探究2:
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的值:0.008, 8, 8000的立方根,通过计算总结其
中的规律,并用语言叙述出来。
归纳:1.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左(右)移动三位,其立方根的小数点向左(右)
移动一位。
利用得到的规律直接口答上面表格中的结果。
归纳:2、随着被开方数的逐渐增大,其对应的立方根也在不断增大。
三、典型例题
类比于比较两个算数平方根的大小的方法,小组讨论得出比较几个数的立方根
大小的方法,然后展示,进一步明确平方根与立方根在解决问题方法上的联系。
练习:同步34页第3题。(小组内部检查,明确方法)
例3:你能求出下列各式中的未知数x
吗?
(1)x3=8;(2)x3-64=0;
初中教学设计:立方根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2)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2)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立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2)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1)立方根的求法。
(2)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1)立方根的相关教学资料。
(2)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
(1)预习立方根的相关知识。
(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知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立方根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2)提问:什么是立方根?如何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2. 自主探究:
3. 课堂讲解:
(1)讲解立方根的概念。
(2)讲解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
4. 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立方根的理解。
(2)教师点评练习题,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5. 拓展应用:
(1)引导学生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享解决问题的心得,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立方根的知识。
3. 探索立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
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立方根概念和求法掌握的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立方根知识的掌握程度。
浙教版初中数学立方根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数的开方”中的第三节“立方根”。具体内容包括:立方根的定义与性质,立方
根的计算方法,以及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立方根的定义,掌握立方根的计算方法,能
够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
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立方根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立方根的定义及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立方体模型、三角板、圆规。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直尺。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利用立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求一个立方体的
体积?
2. 立方根的定义与性质
(1)通过计算立方体的体积,引出立方根的概念。
(2)讨论立方根的性质,如: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
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3. 立方根的计算方法
(1)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立方根的计算方法。
(2)随堂练习,巩固立方根的计算。
4. 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举例说明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找出生活中的立方根问题,并解决。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更高次方根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
1. 立方根的定义
2. 立方根的性质
3. 立方根的计算方法
4. 立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计算下列数的立方根:27,64,0。
【复习引入】
1.你还记得什么是平方根吗(平方根定义)?
2.平方根有什么性质?
3.计算-10~-1,0,1~10的立方.
【探究新知】
问题:要制作一种容积为3
27m 的正方体形
【类比发现】 因为 2733
=,
所以3是27的_______, 27的________为3.
因为 , 所以 和 是 的平方根,
的平方根为 . 25)5(2=±255±
55-25
【观察发现】
完成P1
【运用新知】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278的立方根是3
2
.( ) (2)负数没有立方根.( )
(3)任何有理数都有立方根.( ) (4)-8的立方根是-2.( )
(5)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只有0.( )
(6)互为相反数的数的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 ) 2.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000)3(8
33
)2(27)1(--
3.求下列各数的值.
33
364
27)3(8
1)2(64
)1(-
-
(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类比平方根移位法则)?
(2)根据规律填表. 5.比较350,4,3的大小
1.立方根的定义、性质、计算。
1.随堂作业
2.配套相应课时
初中数学_立方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4.3 立方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了解立方与开立方互为逆运算,会进行立方根运算.
3.能用类比平方根的方法学习立方根及开立方运算等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类比的方法探寻出立方根的运算及表示方法,并能总结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
发展学生的求同存异思维,使他们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明辨是非,并能作出正确的处理. 【教学重点】
立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教学难点】
立方根的性质以及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什么叫平方根?如何用符号表示数a(a≥0)的平方根.
2、我们把求平方根的运算称之为__________.开平方运算与乘方运算互为________.
3、正数有_____个平方根?他们互为_______; 负数有没有平方根?
0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二、快速口算
问题:一个正方形魔方,一个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那么它的边长为______
【目的】这样设计的意图,一是为了让学生回顾复习平方根的知识点,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工作;二是通过快速运算,让学生形成一个立方运算的意识,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开平方叫做开立方
联系:开平方与平方运算互为类比联系:开立方与立方运算互逆运算.为逆运算.
五、课堂缩影
(1)什么是立方根;怎样求立方根;立方根的表示方法;
(2)立方根的性质;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和联系;
(3)数学思想:类比的数学思想
7.6 立方根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立方根的概念与性质,能够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会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过程与方法:能用类比平方根的方法学习立方根及开立方运算,并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立方与开立方的互逆关系,培养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点】
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难点】
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
【教学过程】
测一测:
1.64的算术平方根是()
2.(-6)²的平方根是()
3.若数b 的一个平方根是1.2,那么b的另一个平方根是()
4.( )³=8
( )³=27
( )³=64
( )³=125
问题生成:
要想做一个立方体形状的水箱,使它的容积为125立方米,你能计算出水箱的棱长吗?想一想,与同学交流。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任务一:了解立方根的概念
阅读课本第64页,解决下列问题.
1.什么叫做a的立方根?用式子如何描述a的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 .(或 ___ ).换句话说,
如果 ,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 记作: .读作“ ”,其中a 是 ,3是 ,且根指数3
省略(填能或不能),否则与平方根混淆.
2.什么叫开立方?它与立方有何关系?
任务二: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看看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
各有什么特点?
因为 2³=8 ,所以8的立方根是( );
因为 ( )³=0.125,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
因为 ( )³=0,所以0的立方根是( );
因为 ( )³=-8,所以-8的立方根是( );
思考:(1)正数的立方根是_____数,负数的立方根是_____数,
《立方根》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知
问题1:一个体积是27cm3的正方体的魔方,请问它的棱长是多少?问题2:如果正方体的体积是8m3,那么它的棱长是多少?
如果正方体的体积是216m3,那么它的棱长是多少?
如果正方体的体积是17m3,那么它的棱长是多少?
思考:我们解决过类似的问题么?
师:那么x3 =17,类比平方根的概念,请你猜想可以把x称作17的什么?
一、讲授新课
(一)立方根的概念
PPT出示平方根的概念
师:你能类比以上思路给立方根下个定义么?
练一练:求下列个数的立方根
(1) 1 (2) -1 (3) 0 (4) 8 (5) 1000
(二)开立方
[小组活动一]
探究一: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
1.因为23=8,所以8的立方根是_______.
2.因为( )3=0.064,所以0.064的立方根______.
3.因为( )3= 0 ,所以 0 的立方根是_______.
4.因为( )3=-8,所以-8的立方根是_______.
5.因为( )3= 278-
,所以27
8-的立方根是_____.
思考:你能发现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吗?
(三)立方根的性质
1.正数的立方根是________,
2.0的立方根________.
3.负数的立方根是________,
4.任意一个数都有________ (几个)的立方根
练习:求下列各式的立方根
6427)1(- (2)833 (3)17
(四)立方根的数学符号表示
1.师:类似于平方根,一个数a 的立方根,用符号“ 3 ”表示,读作:“三次根号a ”,其中a 叫做被开方数,3叫做根指数.
立方根教案范文
教案标题:探索立方根的发现与计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学会计算给定数的立方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学习体验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学会计算立方根。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进行立方根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相关教学课件。
2.粉笔、黑板或白板。
3.学生用的小纸板、铅笔、数学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引入与探索(15分钟)
1.教师将一个立方体模型放在桌上,让学生推测这个立方体的边长是多少。
2.让学生尝试自己通过实验的方式测量这个立方体的边长,并将结果告诉全班。
3.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多种可以用来计算立方根的方法,并展示其中一种方法。
第二节:概念与定义(15分钟)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立方根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立方根的定义和特点。
2.让学生找出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立方根的概念。
第三节:立方根的计算(30分钟)
1.教师通过多个具体的实例,介绍立方根的计算方法。
2.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示例,试着自己计算一些数的立方根。
3.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相互交流和讨论计算立方根的方法,并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四节:巩固与延伸(20分钟)
1.教师出示一些关于立方根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并辅导他们正确解题的方法。
2.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发现和总结立方根的其他特点和计算方法。
初中教学设计——立方根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立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2)能够运用立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过程,探索立方根的性质。(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立方根的概念:
(1)引入立方根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立方根的定义。
(2)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方法。
2. 立方根的性质:
(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发现立方根的性质。
(2)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理解立方根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立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2)立方根的性质。
2. 教学难点:
(1)立方根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立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复习立方体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立方体的体积与边长的关系。(2)提问:一个数的立方根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呢?引入立方根的概念。2. 自主学习:
(2)让学生举例说明立方根的应用。
3. 课堂讲解:
(1)讲解立方根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立方根的定义。
(2)讲解立方根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猜想、验证等方法,理解立方根的性质。
4. 练习巩固: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