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欧姆定律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3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7.2欧姆定律【核心素养中的四个方面】一、物理观念1. 目标:理解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 反馈练习: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2)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00mA,加在这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大?(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电阻R 的阻值.二、科学思维1.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反馈练习:(4)一个阻值为20 Ω的电阻,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5 A,那么此时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A.4 V B.10 VC.0.25 V D.100 V(5)当某一电阻两端的电压是6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 A.问:①此时电阻的阻值是多少?②要使通过它的电流为1 A,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应是多少?③如果电压增加到12 V,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多少?§17.2 欧姆定律参考答案(1)D(2) 解:U=RI=10Ω×0.2A=2V(3) 解:电阻R两端的电压U=6V,通过电阻R的电流I=0.3A.所以(4)D(5)解:①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阻的阻值:②因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通过它的电流为1 A时,导体的电阻值不变,则:U1=I1R=1 A×10 Ω=10 V③电压增加到12 V,通过电阻的电流:。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7.1 电流I与电压U和电阻R的关系1、探究:电流I跟电压U的关系(1)控制的变量:定值电阻的阻值(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定值电阻的电压(3)结论:当电阻一定时,流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压成正比。
2、探究:电流I跟电阻R的关系(1)控制的变量:定值电阻的电压(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持定值电阻的电压不变(3)结论:当电压一定时,流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2)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要处于阻值最大处,这样做是为了保护电路;(3)当不清楚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时,可采取试触的方法。
§17.2和§17.4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UIR=变形公式及其物理意义:URI=表示:导体的电阻R,从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U跟流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
(但电阻R跟电压U、电流I无关,只与长度、材料及横截面积有关)U I 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U,从数值上等于流过导体的电流I跟导体的电阻R的乘积。
2、串、并联电路中电流I、电压U、电阻R的特点:22RR+:R R注:串联总电阻比任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要大(即:越串越大);并联总电阻比任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要小(即:越并越小);§17.3 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与灯泡的阻值.....的异同故障分析。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实验过程:电阻不变,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导体两端的电压,从电压表上读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值,从电流表上读出导体的电流。
2、分析论证:(1)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2)电流与电压有关,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 保护电路;(2)改变电路中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4、注意:定值电阻不变,只调节滑动变阻器,从而改变电压和电流。
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实验过程:更换不同的电阻,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即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2、分析论证: (1)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电流与电阻有关,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 (2) 确保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4、注意:定值电阻发生改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第二节欧姆定律一、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表达式: I=UR I−电流(A) U-电压(V) R一电阻(Ω) 推导式(变形公式): U=IR、R=UI。
3、特点二、欧姆定律的计算例1、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V 电源两端,灯丝电阻为30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解:已知灯丝两端电压 U=12V,灯丝电阻R=30Ω。
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得通过灯丝的电流I=UR =12V30Ω=0.4A。
通过例1可知,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流。
例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电阻R的阻值。
解:电阻 R两端的电压U=6V,通过电阻 R 的电流 I=0.3A。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UI =6V0.3A=20Ω。
通过例2可以看出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即首先通过测量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该电阻的电流,然后应用欧姆定律算出电阻的大小。
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即: I1:I2=1:1串联电路又叫分压电路。
即: U1:U2=R1:R2(成正比)并联电压处处相等。
即:U1:U2=1:1串联电路又叫分流电路。
即:I1:I 2=R 2:R 1(成反比)【等效电阻】1、将阻值为60欧的2个定值电阻并联起来,并联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它们的等效电阻是欧。
将阻值为60欧的3个定值电阻并联起来等效电阻是欧。
将阻值为60欧的3个定值电阻串联起来等效电阻是欧。
2、教室里装有多盏灯,上晚自习时,我们每开一盏灯,则教室里电路的A.总电阻增大B.总电阻减小C.总电压增大D.总电流减小3、已知R1<R2,如图是将电阻接入电路的四种不同接法,其总电阻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4、有两个可变电阻,开始时阻值相等,都为R,现将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将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减小,则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将A.一定大于RB.一定等于RC.一定小于RD. 无法确定5、如图表示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强度随电压变化的I一U图象,从图中可知错误的是A.R1>R2B.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在区域IC.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的I—U图线在区域ⅢD.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以上结果都有可能【串联分压、并联分流规律】1、R1=4Ω,R2=16Ω,把它们串联接在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两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是Ω,电路中的电流是 A,电阻R2两端的电压是。
2、两个电阻之比是R1:R2=2:5.当把他们串联在电路中使用时。
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如果把他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他们的电流之比是,这时他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3、(凉山中考改编)如图所示,阻值为4Ω的电阻R1与阻值为2Ω的电阻R2并联,电流表的示数为3A,则通过电阻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 A,电源电压为 V.4、如图所示,电压表V1、V2的示数之比为3 :5,则R1:R2= ,I1∶I2= 。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总结温馨提醒:善听,好思,勤练。
欧姆定律一、考点、热点回顾(一)知识框架R一定时,I与U成正比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U一定时,I与U成反比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公式:(变形式,)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成立条件:I、U、R是对应同一个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上的物理量原理: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应用 实验步骤:串联电路:R=R1+R2+R3+……+R n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并联电路: = = …… =欧姆定律的规律: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 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U=IR)人体的安全电压≤36V安全用电 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注意防雷(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 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路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实验电路图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倍数变化 ③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读出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与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值,并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论证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有关,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成正比关系。
图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目的 研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电路图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n 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闭合开关后,换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倍变化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定值电阻的两端电压不变 ④把对应着不同阻值的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论证电流和电阻有关,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一节 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一、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滑动变阻器作用:保护电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2、结论: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滑动变阻器作用:保护电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2、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2、公式:R UI =公式变形:IUR =U=IR U ——电压——伏特(V ); R ——电阻——欧姆(Ω);I ——电流——安培(A )3、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R=U/I 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
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一、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 I U R【实验电路】二、实验注意事项1、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阻值最大处;2、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4、测定值电阻时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5、测小灯泡电阻时不能求平均值,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一、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知识点一、欧姆定律【知识干货】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在______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比.对应图象如图甲.2.在______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_____比.对应图象如图乙.3.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1)在探究电流和电压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2)在探究电流和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保持不同导体___________.(3)以上两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还能起到________的作用.2、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比,跟导体的电阻成___比.2.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变形公式:U=__________,R=__________.3、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1.串联电流:并联电流:2.串联电压:并联电压:3.串联电阻:并联电阻:【常见典例】电路分析、图像分析与欧姆定律的计算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榕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6 V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5 Ω、10 Ω和20 Ω,电压表示数保持2 V不变.为完成实验,应选取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A.10 Ω 2 A B.20 Ω 1 A C.30 Ω 2 A D.50 Ω1 A(1)(2)2、如图所示,保证A、B间的电阻R1=5 Ω不变,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分别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 V、6 V、9 V,这是为了研究()A. 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阻值的关系B.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的关系C.电阻的阻值与流过电阻的电流的关系D.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的阻值的关系3、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 A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 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 A 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D.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3)(4)4、小刚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 Ω更换为10 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1=10 Ω,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为0.3 A;再闭合开关S2,电流表示数为0.5 A.求:(1)电源电压;(2)定值电阻R2的阻值.(5)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R3=10 Ω,要使R2、R3并联,且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应闭合开关__________,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要使R1、R2串联,应断开开关S1、S2,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I2=_______.(6)(7)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R2=R3=20 Ω,当S1、S2都断开,电流表示数是0.3 A,求:(1)电源电压;(2)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8、用电器甲和乙,其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直线表示用电器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电器甲电阻不变,大小为0.1 ΩB.用电器乙电阻随着电流增大而变大,最大值10 ΩC.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串联接在6 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0.43 AD.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并联接在4 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0.65 A(8)(9)9、电阻R1与R2的I-U图象如图所示.当R2两端的电压为1.5 V时,R2的阻值是______Ω;若将它们并联连接到电压为 2.5 V的电源上,则干路的电流是_______A.10、如图甲所示是电阻R和灯泡L的I-U图象.由图可知,电阻R的阻值是______Ω.将电阻R和灯泡L接在图乙电路中,S闭合,电流表示数为0.3 A,则电源电压为_____V.(10)11、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可判断电源电压是_____V,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_____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Ω.(11)知识点二、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阻测量【知识总结】1、伏安法测电阻1.实验原理:__________.2.实验电路图:3.实验器材:学生电源、开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测电阻各一个,导线若干.4.实验步骤(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______.(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多次改变_________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3)算出几次R x 的值,求出_______.5.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一是________;二是改变___________,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求出电阻值的平均值以减小______.2、分压分流原理1.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______,即:U 1U 2 =R 1R 2(串联分压),意思是串联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由电阻决定,电阻大,两端的电压就越大.2.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流与该支路的电阻成______.即:I 1I 2 =R 2R 1(并联分流),意思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流由它们的电阻来决定,电阻越大,电流就越小.【常见典例】1、小华同学想用“伏安法”来测量定值电阻R x 的阻值,于是他在学校实验室借了一些器材,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闭合开关,向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能使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中,小华发现两个电表只有一个有示数,初步检查确认,电路接线完好,两个电表均无故障,刚发生故障的元件应是_____.A.电源B.电阻R x C.滑动变阻器(2)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当电压表示数为2.6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计算R x的阻值为______Ω.(3)小张同学将以上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为小灯泡,连接了如图丙所示的实物图,继续测小灯泡的电阻.小张同学按同一电路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小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请你指出她在实验中的两个操作不当之处是: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电路接好后,合上开关时,一些小组的同学发现了电路故障,主要是有下列的几种情况,请你根据现象和检测结果指出故障的可能原因.(5)测量过程中,某一次的电流值如图丁所示,则电流值是________A.排除故障后,重测的数据如表所示,并绘出I-U图象如图戊的A所示.(6)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小张求出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你同意这种做法吗?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判断并说出理由)电压/V0.5 1.0 1.5 2.0 2.5 3.0电流/A 0.10.160.20.230.250.27电阻/Ω 5.0 6.37.58.710.11.1平均电阻/Ω8.12、已知R1:R2=2:3,将它们接在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 V的电路中,闭合S,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及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A.I1:I2=3:2U1:U2=1:1 B.I1:I2=3:2U1:U2=3:2C.I1:I2=2:3U1:U2=1:1 D.I1:I2=1:1U1:U2=2:3(2)(3)3、电阻R1的U-I图象如图所示,R1的阻值是______Ω,把R1与阻值是30 Ω的电阻R2并联在电源电压是4 V的电路中,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是_______,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_______.4、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与定值电阻R1相等.闭合开关S,当滑片P在a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 V,则电源电压为_____V,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滑片P在b端时,电流表示数为I2,则I1:I2=_______.(4)(5)5.(2019·广东节选)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恒定,R1、R2为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60 Ω.只闭合开关S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再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求:(1)电源的电压;(2)电阻R1的阻值.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必背知识点一、欧姆定律的定义与公式定义: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 = U/R,其中I代表电流,单位为安培(A);U 代表电压,单位为伏特 (V);R代表电阻,单位为欧姆 (Ω)。
此公式描述了在一段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基本关系。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1. 计算电流、电压或电阻:在已知电路中的任意两个物理量 (电流、电压、电阻)时,可以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计算出第三个物理量。
2. 串联电路中的应用: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而各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通过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各段电路的电阻。
3. 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各支路的电流和电阻。
三、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电压公式:U = IR,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它的电流与其电阻的乘积。
电阻公式:R = U/I,表示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其通过的电流的比值。
但需要注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与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
四、实验探究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在控制电阻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电压观察电流的变化;在控制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
实验结论:1.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五、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即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电路。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如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元件的电路),欧姆定律不成立。
六、安全用电与欧姆定律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安全用电。
人体触电或引发火灾都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造成的。
根据欧姆定律I = U/R,当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小电流越大;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高电流越大。
邢台市第十中学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科目:物理使用人:
主备:王锐审核:初三物理备课组使用时间第九周章节课题课型讲学时间备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展示提升1个课时第2节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得到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3.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难点: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5-8分钟)
6个小组,每组2人(单双号轮流)板书,其余同学在座位上默写
内容: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电路图
2.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3.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4.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得出的结论,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得出的结论
5.电流与电压关系图,电流与电阻关系图
写完后,对子互判、纠错,对子组评分。
二、探学导航(2分钟)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由此可以想到:电压越高,电流可能越大;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提出: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及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存在怎样的关系?导入本节课学习目标。
全班齐读学习目标
三、自主互动(25分钟)
1.自学课本78-79页内容,完成练习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老师指导组长,34页自主预习方案的1-4题。
预习内容:
(1).欧姆定律内容。
(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推导式。
用此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
(3).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推导式的意义
(4).完成课后的1-4题
2.小组研讨完成并展示
5组展示:练习册自主预习方案的1题及(1).欧姆定律内容。
6组展示:(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推导式。
用此式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
及练习册自主预习方案的3题
4组展示:(3).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推导式的意义。
及练习册自主预习方案的2题。
3组展示:练习册自主预习方案的2,4,5题
2组展示:课后1,2题
1组展示:课后3,4题
每组展示完毕后,组织其他组质疑、点评、评分,老师补充、点拨。
四、聚焦点拨(5-8分钟)
学生在展示中会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在此要进行点拨
(1)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学生有时会写反。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有学生会写成推导式。
(3)R=U\I的意义是电阻的大小等于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不能理解成电阻与电压,电流有关。
它的大小只跟它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
(4)点拨学生计算题的格式
五、综合测评(5分钟)
练习册34页课堂评价方案1—6题
学生对本节得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