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信息与信息化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174.00 KB
- 文档页数:23
第一章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管理人类文明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人类文明主要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进入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整体飞跃的阶段。
第一次是3C;第二次是“DIN”信息、知识、数据三者有何区别和联系?数据(data)是原始事实,数据是用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区别的信息。
信息(information)是处理过的、并以有意义的形式给出的数据知识是指用于生产的信息(有价值的信息)从形式上看,它们是原料和制品递进的关系从载体上看,是客观物质存在和大脑精神存在的关,信息是客观存在的,而知识存在人们的大脑中,属于认识的范畴数据是构成信息的构件。
信息=数据+数据处理什么是信息?信息的特点是什么?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它对接受者的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通俗地讲,信息就是有用的消息。
客观性:信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信息确实可以被感知,信息的可识别性、信息的可度量性,主观臆测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无用的。
依附性(寄载性):指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存在。
可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开发性:价值的不定性: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价值。
时效性、可传输性、可增值性什么是信息的时效性(生命周期)?信息是有寿命的,有时效的,有一个生命周期,信息价值的时效周期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升值期、峰值期、减值期、负值期。
什么是信息活动?信息活动把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与利用等活动称为信息活动。
信息活动的过程,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过程。
信息的层次划分根据信息对信息接收者活动的影响程度,信息的内容可分为以下4个层次。
层次信息内容描述的问题1 迹象什么?(提出疑问)2 事实是什么?3 知识为什么?4 智慧怎么办?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的三要素是什么?信息化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信息化指的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水平,在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上大幅度提高,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新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过程。
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信息化工作管理,提高信息化建设质量和效率,促进信息化工作全面、协调、快速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信息化工作管理。
第三条信息化工作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本单位信息资源整合、协调共享和高效利用的工作。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任务,规范信息化工作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明确信息化工作的责任和权限,确保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条本单位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确保信息化建设项目符合本单位发展规划,符合信息化规划,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有效推进和高质量完成。
第六条本单位应当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和应对信息安全风险,确保信息安全。
第七条本单位应当建立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制度,规范信息系统的运维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维护。
第八条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是本单位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责任人,应当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发挥示范作用,统筹协调信息化工作,亲自抓信息化工作。
第九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信息化管理部门。
第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章信息化项目管理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规范和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推动信息化项目高效实施。
第十二条本单位信息化项目的立项、规划和实施应当符合本单位发展规划和信息化规划。
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当根据信息化建设需要,编制信息化项目管理计划,明确项目立项程序、项目管理机构和职责、项目组织体系等内容。
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当建立信息化项目审批机制,规范信息化项目的立项审批程序和管理办法,明确项目审批的程序、权限和责任。
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当建立信息化项目评估机制,开展信息化项目的前期可行性分析和评估,确定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十六条本单位应当建立信息化项目实施管理机制,明确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进度控制、质量改进和成本监控等管理要求。
学校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推动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高办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管理和服务的活动。
第三条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发展。
第四条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涉及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条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必须遵循法律法规,坚持科学管理,保证信息安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
第六条学校信息化管理委员会是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领导机构,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
学校信息化管理委员会由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七条学校信息化管理办公室是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学校信息化管理办公室由专门的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学校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
第八条学校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是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准则,具有约束力和指导作用。
第二章教学信息化管理第九条学校要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第十条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教学信息化管理体系,制定教学信息化发展规划,做好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和管理。
第十一条学校要加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实现教学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
第十二条学校要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十三条学校要加强教育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推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开发。
第十四条学校要加强教学信息化管理的评估和监督,促进教学信息化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第三章科研信息化管理第十五条学校要加强科研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科研中的应用,提高科研效率和科研水平。
第十六条学校要建立和完善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制定科研信息化发展规划,做好科研信息化资源建设和管理。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信息化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保障信息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是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设施、数据管理等。
第二章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原则第四条确保信息安全学校信息化管理应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采取安全措施保护信息资源,防止信息泄露和损坏。
第五条统一管理学校信息化管理应作为学校整体管理的一部分,与其他管理体系相互配合,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
第六条公平公正学校信息化管理应公平公正,所有使用和管理信息化设备和系统的人员都应遵守相同的规则和制度。
第七条创新发展学校信息化管理应不断创新,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三章学校信息化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第八条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责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优化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等。
第九条教师和学生的职责教师和学生应使用学校提供的信息化设备和系统进行教学和学习活动,保护设备和系统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条管理员的职责管理员负责学校信息化设备和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保障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第十一条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学校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策略、安全规范、安全培训和安全检测等。
第十二条设备管理措施学校应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数据管理措施学校应建立健全数据管理体系,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安全等。
第五章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监督与检查第十四条学校信息化管理的监督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对学校信息化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五条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检查学校应定期对学校信息化管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措施。
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本单位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信息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维护公司的信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信息技术资源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本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规划,统筹协调。
根据单位的发展战略和信息化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方案,统筹协调各项信息化工作。
(二)依法合规,规范管理。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信息化工作的合法合规,规范信息技术资源的管理和使用。
(三)科学决策,理性投入。
科学决策,合理安排资金投入,确保信息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四)多方合作,共同发展。
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加强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五)持续改进,严格监督。
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推动信息化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第四条本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由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具体职责如下:(一)制定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相关规范,推动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负责信息化规划和方案的制定,协调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实施。
(三)组织开展信息技术资源的采购、配置、维护和更新工作。
(四)负责信息化系统的运维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
(五)协助相关部门开展信息化培训和技术支持工作。
(六)定期组织对信息化工作的评估和验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信息化资源管理第五条本单位的信息技术资源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应用、网络设施和数据资料等。
第六条信息技术资源的采购和更新工作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采购的技术设备符合本单位的需要,并具备可靠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第七条信息技术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应按照合理的原则进行,合理安排和分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信息技术资源的维护和更新工作应及时有效地进行,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信息技术资源的保密工作应严格执行,确保机密信息的安全和保密,防止信息泄露和被盗用。
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定义:信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如报表、账册和图纸等。
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和数据的区别不是绝对的。
有时,同样的东西对一个人来说是信息,而对另一个人来说则是数据。
(二)对信息的评估1.获取信息前,先要对所要获取的信息进行评估,判断获取这样的信息是否值得。
2.有两类信息不值得管理者去获取:一类信息的收益较高,但其获取成本更高;另一类信息获取成本较低,但其收益更低。
3.信息评估的关键在于对信息的收益和获取成本进行预先估计,即进行成本—-收益分析.4.数据收集和信息产生有关的成本:第一部分是有形成本,有形成本是指可被精确量化的成本。
第二部分是无形成本,无形成本是指很难或不能被量化的成本,这是很难或不能准确预期结果。
5.利用信息而产生的收益:有形收益包括销售额的上升、存货成本的下降及可度量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
无形收益可能包括信息获取能力的提高、士气大振以及更好的顾客服务等。
6.由于信息对组织来说是新的,确定可能发生的成本要比预测潜在的收益容易.实际上,新信息的收益通常是无法预期的.(三)有用信息的特征1.高质量:质量是有用信息最重要的特征。
A.首先,信息必须是精确的.能精确反映现状,利用这种信息进行决策或控制。
B.清楚的.信息的含义和内容对管理者来说必须是清楚的。
C.排列有序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D.信息传递媒介对质量有重要影响。
2.及时:多数管理工作需要及时的信息。
许多日常工作是时间敏感性。
A.管理者一有需要就能获得信息,是对及时的信息的首要要求.B.及时的信息的另一个要求是信息要反映当前情况。
C.信息要频繁地提供给管理者.3.完全A.信息的范围必须足够广泛,从而可以使管理者较全面地了解现状,并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B.简洁和详细。
在简洁和详细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点。
信息应该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呈送给管理者,同时也应该尽可能详细,使管理者对现状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了解。
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公司“以需求为导向,提升运营监控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信息化目标,建立和完善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规范信息化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信息化工作是指涉及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在内的所有相关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二章工作机构及职责第三条综合管理部是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主责部门,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完成信息化建设,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
2、____信息化采购。
3、开展信息化实施。
4、负责信息化运维。
5、____信息化培训。
第四条综合管理部根据公司战略需要,编制《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周期为____年,根据信息化发展情况,可以对其进行修订。
第五条综合管理部依据公司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书,制定年度信息化目标任务书。
第六条年度信息化目标任务书内的专项信息化项目,可成立临时性信息化项目领导小组,由综合管理部主管领导或相关业务线主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综合管理部人员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组成,负责项目的____实施。
项目验收后,项目小组解散,由综合管理部负责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和技术支持。
第七条公司全体人员有责任、有义务使用好、管理好、维护好公司的各种信息设备设施,任何个人不得利用公司信息设备设施从事违____律法规、违背公司规章制度、危害公司利益以及与工作无关的各项活动。
第三章硬件设备与耗材的管理第八条硬件设备主要指以计算机设备为主的智能化设备,主要包含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智能化办公设备、数码设备等。
耗材主要包括硒鼓、墨盒、色带、光盘、墨粉、易消耗配件等低值易耗品。
第九条硬件设备及耗材的采购和发放1、综合管理部负责公司信息化硬件的采购、调整及发放工作。
各部门购买信息化硬件均应向综合管理部提交购置申请,由综合管理部统一采购。
如其他部门自行采购,须按公司《内控手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执行,采购后到综合管理部备案。
信息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规范管理,符合公司、国家规定,维护公司信息安全、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员工工作时间内必须遵守本制度。
非工作时间使用公司网络与设备资源务必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做有损他人及公司利益的事情。
第二章行为管理与注意事项第三条公司网络提供给公司办公业务使用,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对所提供的信息负责。
不得利用计算机联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有碍社会治安和有伤风化的信息。
禁止发布的内容有:(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与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含有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的。
公司对互联网的访问进行记录,因违反以上内容造成公司损失与业务影响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第四条使用公司提供的网络资源需要严格遵守公司的保密及各项管理制度,不得在公司内部网络散播扰乱公司秩序与稳定的信息和谣言。
第五条在公司电脑上未经允许不得私自下载、安装一些与工作无关的软件,以免系统留下安全隐患,影响整个公司网络的正常运行。
第六条禁止利用公司计算机玩游戏,包括互联网在线游戏、局域网游戏、单机游戏、网页游戏、虚拟机运行游戏等。
第七条禁止利用公司计算机观看与工作无关的在线电影、网络电视,禁止下载电影、歌曲、游戏及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第八条禁止炒股、理财、购物、在线视频等。
第九条禁止员工私自接入无线设备(无线扩展、路由器等),安装无线设备需要经过精益办登记批准并进行适当设置后使用。
《管理学》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1.组织中的信息管理工作通常包括哪些环节?每个环节的内容与特征各是什么 ?答:组织中的信息管理工作通常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播、信息利用、信息反馈在等六个环节。
(1)信息的采集。
是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搜寻并占有各类信息的过程。
衡量信息采集工作质量的惟一标准是所采集的信息是否对组织及其管理者有用,判断信息是否有用则要看信息是否具有有用信息的各种特征即高质量、及时和完全。
为了使信息的采集富有成效,管理者必须做好以下各项工作:①明确采集的目的;②界定采集的范围;③选择信息源。
(2)信息的加工。
是指对采集来的通常显得杂乱无章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别和筛选,使信息条理化、规范化、准确化的过程。
加工过的信息便于存储、传播和利用。
只有经过加工信息的价值才真正得以体现。
作为一个过程,信息的加工一般由以下步骤组成:①鉴别。
鉴别是指确认信息可靠性的活动。
②筛选。
筛选指在鉴别的基础上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取舍的活动。
③排序。
排序是指对筛选后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按照管理者所偏好的某一特征对信息进行等级、层次的划分的活动。
④初步激活。
初步激活是指对排序后的信息进行开发、分析和转换,实现信息的活化以便使用的活动。
⑤编写。
编写是信息加工过程的产出环节,是指对加工后的信息进行编写,便于人们认识的活动。
通常,一条信息应该只有一个主题,结构要简洁、清晰、严谨,标题要突出、鲜明,文字表述要精炼准确、深入浅出。
(3)信息的存储。
是指对加工后的信息进行记录、存人、保管以便使用的过程。
信息存储具有几层含义:①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将加工后的信息记录在相应的载体上;②这些载体进行归类,形成方便人们检索的数据库;③对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使信息及时得到更新。
信息的存储工作由归档、登录、编目、编码、排架等环节构成。
(4)信息的传播。
是指信息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传递。
它具有与大众传播不同的特点:①目的更加具体;②控制更加严密;③时效更加显著。
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习题一、填充题1.在管理学科中,通常把信息定义为(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2.信息评估的关键在于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3.(质量)是信息的最重要特征。
4.对管理者有用的信息具有(高质量)、( 及时)和(完全)的特征5.(信息的采集)是信息管理工作的第一步.6.衡量信息采集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是( 所采集的信息是否对组织及其管理者有用)。
7.根据信息载体的不同,可将信息源划分为( 文献性信息源)、( 口头性信息源)、( 电子性信息源)和(实物性信息源)。
8.鉴别信息的方法主要有(查证法)、( 比较法)、( 佐证法)和(逻辑法)。
9.信息筛选的依据是信息的(适用性)、( 经约性)与(先进性)。
10.(编写)是信息加工过程的产出环节.11.导致信息畸变的原因有( 传播主体)、(传播渠道)和( 客观传播障碍)的干扰.12.客观传播障碍主要有( 自然语言)的障碍、学科专业知识)的障碍、(传播技术迅速更新)造成的障碍等. 13.( 信息的利用)是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和传播的最终目的。
14.信息开发包括( 外延式)开发和( 内涵式)开发。
15.作为一个过程,信息的反馈包括( 反馈信息的获取)、(传递)和( 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等三个环节.16,一般信息系统包括五个基本要素:(输入)、(处理)、( 输出)、( 反馈)和(控制).17.信息系统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在组织内( 收集)、(处理)、(维持)和(分配)信息的系统方法.18,系统分析的目的是确定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 19.(系统设计)是考察系统的技术能力的第一步. 20.系统实施的结果是产生一个( 运行系统).21.决策支持系统包括( 分析模型)和特殊化的(数据库).22.用户以一种( 交互和实时)的方式与决策支持系统进行对话.23.人工智能的两个主要研究领域是( 专家系统)和( 机器人)。
24.信息存储应注意:( 准确性)、(安全性)、(费用问题)、(方便问题)。
信息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推进信息化管理工作,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法保护信息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单位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三条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系统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信息系统建设第四条单位应当按照业务需要和信息化规划,合理规划、建设、维护和更新信息系统。
第五条信息系统建设应当符合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确保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六条信息系统建设应当注重需求分析,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和业务流程,保证系统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第七条信息系统建设应当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确保工期、质量和成本的控制。
第八条单位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信息技术应用第九条单位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十条信息技术应用应当与业务需求相结合,提供全面、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推广信息技术应用的经验和做法,促进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加强对信息技术应用人员的培养和管理,提高其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四章信息安全保障第十三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的开展。
第十四条单位应当制定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加强对信息资产的保护和管理。
第十五条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使用。
第十六条单位应当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或纪律处分。
第十八条各单位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规经营,依法保护信息安全。
第十九条对于故意泄露和非法使用信息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本办法由各单位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解释和实施。
以上为信息化管理办法的初稿,仅供参考。
具体管理办法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
信息化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司竞争力,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企业决策、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达到信息技术和生产经营的相互融合,降低公司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信息化网络、硬件、软件、系统、数据和数据安全等管理工作,指导信息化工具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工作,为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健全完善和数据安全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案.第三条公司信息化建设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重点突破的方针和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安全保密的原则.第二章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关人员职责第四条公司信息化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项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
第五条技术保障部设置负责公司信息化工作.负责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组织拟定公司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组织信息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技术支持,统筹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组织公司信息化管理的知识培训。
第六条公司各部门分别负责权限内信息化设备设施的日常使用、维护管理和软件系统维护及信息收集、汇总、整理、申报及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信息化设备管理第七条本规定所指企业信息化设备包括信息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等:(一)信息终端设备包括:服务器、计算机、显示器、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投影机、不间断电源、主机配件等。
(二)网络设备包括: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无线设备、光纤设备、网卡网线等。
第八条技术保障部应建立全公司所有信息化设备的台账,健全设备配置、采购和使用时间、供应商信息等各项记录.负责保存、管理大型设备的技术资料,并建立相应的设备档案。
第九条相关部门有配备信息化设备的需求时,需求部门应提交固定资产购置书面申请,经主管领导签批后,由技术保障部对拟增配设备的配置方案进行分析审定,优先由公司内闲置设备调剂,确需购买的,应统一采购,安装调试。
采购信息化设备应选择质量可靠、价格合理、服务优良的供应商,坚持比质比价比服务的采购原则。
公司信息化管理办法公司信息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信息化管理,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合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信息化建设、使用和管理活动,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制定相关制度、政策及管理文件,以确保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始终处于有序、高效和安全的状态。
第三条信息化管理应遵循公开、透明、民主、科学的原则,依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和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稳定健康地开展。
第四条公司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内部组织,建立相应的职责体系和考核机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责任,提高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水平。
第五条每年公司应组织信息化工作总结和评估,评价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工作成果和管理效果,制定信息化工作计划和目标,推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第二章:信息化建设第六条公司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制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方案,包括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的采购和更新,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确保各项建设工作按照规划和方案有序、有效地进行。
第七条公司应严格控制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的采购和更新,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采购和审批,建立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登记、管控机制,确保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的配置和使用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各项规定。
第八条公司应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管控,加强信息安全培训和宣传,确保信息化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第九条公司应推进挪移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建设和应用,尝试新型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模式,创新信息化管理方式和方法,提升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第三章:信息化使用第十条公司应加强对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的使用管理,规范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的使用行为,禁止私自使用和擅自修改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的配置、参数和设置,确保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的运行稳定和正常。
第十一条公司应建立信息化使用培训和考核机制,加强对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的使用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效率,建立信息化使用考核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参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制定本《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并规范相关管理行为。
第三条学校信息化管理目标是:建立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管理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
第四条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原则是:科学、规范、公平、公开。
第五条学校信息化管理的任务是: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第六条学校信息化管理的职责是:学校领导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决策、规划和监督;信息化部门负责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各相关部门负责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信息化建设第七条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实施计划、配置资源、实施项目建设等方式来推进。
第八条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信息化发展目标,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实现时间节点,并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第九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建设投资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监督。
第十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信息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三章信息化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权限管理等。
第十二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目标、进度计划、责任人等。
第十三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维护管理制度,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正常维护。
第十四条学校应加强信息化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
第十五条学校应加强与外部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推动信息化工作。
第四章信息化服务第十六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
第十七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方便师生使用和获取信息。
第十八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服务流程,确保服务的高效和及时。
第十九条学校应加强信息化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师生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应用。
第二十条学校应建立信息化服务评价制度,收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改进服务质量。
公司办公室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公司办公室信息化管理,提高办公效率,规范信息化应用行为,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办公室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公司办公室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保护信息安全、提升服务水平。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公司设立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办公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五条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 负责制定和完善办公室信息化管理制度,监督执行;2. 组织开展办公室信息化培训和技术支持;3.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4. 监测和治理办公室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
第六条公司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信息化管理部门的工作,遵守相关制度,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合作。
第三章信息安全管理第七条公司办公室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使用必须遵守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第八条公司要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1. 制定信息安全政策和规范,明确责任;2. 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修复漏洞;3. 设立权限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访问权限和操作权限;4. 加强系统日志的监控和审计,确保发现异常行为及时处理;5. 加强对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九条公司要建立信息安全事件处置机制,及时响应和处理信息安全事件,防止信息泄露和损害。
第四章软件和硬件管理第十条公司办公室要合理规划和优化软件资源和硬件设施,确保满足办公需求和安全性要求。
第十一条公司要建立软件和硬件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1. 对软件进行授权管理,禁止非法复制和使用盗版软件;2. 对硬件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3. 对软件和硬件设施进行资产管理,包括清查和报废。
第五章数据管理第十二条公司要建立数据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质量、安全和可访问性。
第十三条公司要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并设计合理的恢复策略。
第十四条公司要加强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禁止未经许可收集、使用和传播个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