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复查冠脉造影后止血器放气方法的探索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探讨冠脉造影术后应用弹力绷带压迫股动脉止血致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冠脉造影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介入手术,用于诊断和治疗冠状动脉疾病。
而在冠脉造影术后,为了防止术后出血,通常会在手术部位施加弹力绷带来压迫股动脉,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长时间的弹力绷带压迫会导致患者皮肤损伤的风险增加。
在护理冠脉造影术后应用弹力绷带压迫股动脉的患者时,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处理皮肤损伤,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冠脉造影术后应用弹力绷带压迫股动脉止血致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后实施弹力绷带压迫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情况。
术后的首要任务是监测手术部位的血流情况,确保股动脉的血流不受影响。
一旦发现术后出现肿胀、麻木、疼痛等异常情况,应立即解除弹力绷带的压迫,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弹力绷带的紧固程度,以确保止血的同时不会加重皮肤损伤。
弹力绷带的紧固程度应由专业医生调整,一般情况下不宜过紧,以免阻断股动脉血流,同时也不宜过松,以避免出血。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嘱定期检查绷带的紧固情况,并及时调整,以确保绷带处于适当的压力范围内。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更换弹力绷带,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和干燥。
长时间的绷带压迫易造成术后皮肤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感染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更换绷带,清洁和消毒手术部位,保持患者的皮肤干燥和清洁,以避免皮肤损伤和感染的发生。
护理人员需要教育患者和家属术后护理知识,提高他们对皮肤损伤的关注和预防意识。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普及术后皮肤损伤的相关知识,教育他们定期检查手术部位的情况,及时报告异常情况,避免摩擦和压力等因素对手术部位的刺激,保持皮肤的健康状态。
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术后的日常护理方法,如如何洗澡、清洁和保护手术部位,以及饮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冠脉造影术后应用弹力绷带压迫股动脉止血致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包括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定期检查绷带紧固程度、定期更换绷带和教育患者和家属术后护理知识等。
动脉压迫止血器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应用倪水妹【摘要】目的评价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GU-1229型股动脉压迫器的止血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经股动脉途径行CAG的1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天津怡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YM-GU-1229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10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人工压迫止血法90例,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和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止血方法进行比较,其中止血时间观察组为(3.0±1.5)min,对照组为(20.0±4.5)min;下肢制动时间观察组为(8.5±2.5)h,对照组为(22.0±2.0)h,两组比较观察组止血时间及下肢制动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人工压迫组为12.2%,两组比较,观察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止血成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YM-GU-1229型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可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及下肢制动时间,操作简便,适用性广,血管并发症明显低于传统人工压迫止血法,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年(卷),期】2010(027)017【总页数】3页(P1347-1348,1352)【关键词】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人工压迫;冠状动脉造影术【作者】倪水妹【作者单位】313000,浙江湖州,湖州第一人民医院心脏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5随着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在临床上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rteriography, CAG)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常规检查。
因股动脉粗大、相对固定、易于触摸、不易痉挛、穿刺成功率高,故CAG最常用的路径为股动脉途径。
如何有效减少CAG术后出血,缩短制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一直是介入科医护人员所关注的问题。
冠脉造影术后桡动脉止血器不同放气方法分析发表时间:2012-03-27T09:42:27.3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4月总第190期供稿作者:范芳[导读] 有文献报道,许多患者常常对血管穿刺点问题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自身冠脉疾病的关注程度[5]。
范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福州350004)【摘要】目的: 探讨冠脉造影术后桡动脉止血器(TRBand)气囊放气不同对患者的影响。
方法: 实验组在术后返回病房后即给予气囊放气1ml,以后每隔1小时放气2ml,直至气囊气体放尽为止。
而对照组是按常规术后每隔2小时放气2ml,直至气囊气体放尽为止,通过2种方法来对比患者手部的肿胀、麻木、疼痛、青紫、出血程度。
结果: 统计学结果示2组伤口出血没有明显差异。
但术后2组的肿胀麻木青紫有明显差别。
结论: 实验组的方法是安全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关键词】桡动脉;冠脉造影;TR-Band;放气【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04-02 冠脉造影术(CAG)是诊断冠心病,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程度的金标准[1]。
以往都是经股动脉途径进行,术后需卧床及术侧肢体制动12—24小时,对患者造成很大不便及不适,且并发症较多。
自我科2009年开展经桡动脉穿刺行CAG以来,较股动脉途径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易止血,血管并发症少,不用长时间卧床等特点,但也带来了手部不适感,对此进行了一些改变,以探讨不同放气方法对患者的影响。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2009年1月至12月经桡动脉穿刺行CAG患者共600例中随机选取100例,男73例,女27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31岁,平均年龄56岁。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年龄,造影剂用量,性别,疾病种类,术者,手术方面,导管的粗细,过去造影史,出凝血时间,术中应用肝素量,经统计学分析,没有明显差异。
福建省高教自学考试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止血方法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止血方法的探讨韦静摘要目的:比较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应用桡动脉止血带的两种不同止血方法的效果。
方法:选择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病人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26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桡动脉局部压迫止血。
比较两组病人穿刺点出血及局部皮肤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的止血成功率95.8%,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100%,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轻度疼痛91.3%,中度疼痛8.7%,轻中度肿胀87%,重度肿胀8.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轻度疼痛76.9%,中度疼痛3.8%,轻中度肿胀65.4%,重度肿胀0,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术后应用桡动脉止血带进行局部压迫止血两种方法比较止血效果无差异,但并发证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桡动脉止血带止血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广泛开展,术后穿刺部位的止血方法越来越引起关注[1],既往应用绷带包扎止血存在操作繁琐、松紧度不易控制,影响静脉回流等缺点,易引起穿刺部位肿胀、麻木、发绀等并发症[2]。
桡动脉止血带以其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并发症少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我科自2009年1月开始将桡动脉止血带应用于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病人穿刺部位的局部压迫止血。
本研究通过比较经桡动脉行冠状造影术后采用桡动脉止血带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压迫与减压,评价桡动脉止血带的最佳放气时间与放气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期间,在我科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50例病人,根据放气时间与放气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1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9岁。
两组病人术前行Allen试验均为阳性,肾功能、血常规、血凝四项均在正常范围内,其它基本情况如导管、型号、术中应用肝素钠量、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合并高血压病的病人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冠脉造影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应用及护理邓芬燕发表时间:2016-12-07T14:34:22.86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2期作者:邓芬燕[导读] 冠脉造影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应用效果满意,结合相应的护理干预。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湖南衡阳 421900【摘要】目的:观察冠脉造影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应用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冠脉造影术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人工压迫止血法止血,观察组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两组患者均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其止血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脉造影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应用效果满意,结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止血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冠脉造影术;动脉压迫止血器;应用;护理冠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是当前诊断冠心病的常规检查方法[1]。
术后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效果非常关键,压迫时间太短或压力太小,常会出现局部出血、血肿,压迫时间太长或压力太大,则常会造成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2]。
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冠脉造影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应用及护理效果,选取了我院2015年12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行冠脉造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比了传统人工压迫止血法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止血效果,现将对比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冠脉造影术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有冠脉造影指征,术前检查血凝四项、血小板均正常。
探讨冠脉造影术后应用弹力绷带压迫股动脉止血致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冠脉造影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血管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心脏血管状况,进而制定治疗方案。
在冠脉造影术后,有时会出现股动脉出血的情况,为了止血,医生会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压迫。
长时间的压迫会导致皮肤损伤,因此在护理患者时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探讨冠脉造影术后应用弹力绷带压迫股动脉止血致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
一、了解冠脉造影术后的股动脉压迫止血原理二、护理前需做好准备工作在进行护理之前,护士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手术部位、术后时间、股动脉压迫的情况等。
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护理工具,包括清洁用品、敷料材料、止血绷带等。
还需要和患者进行沟通,告知他们护理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让患者能够配合护理工作。
三、定期检查股动脉压迫部位在股动脉压迫止血过程中,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压迫部位的情况。
特别要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温度以及是否有出血迹象。
如果发现压迫部位出现异常情况,比如皮肤发紫、渗血等,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加重皮肤损伤并及时处理止血问题。
四、保持股动脉压迫部位的清洁卫生在股动脉压迫止血的过程中,护士需要时刻保持压迫部位的清洁卫生。
需要定期更换止血绷带,清洁周围的皮肤,并进行适当的伤口护理。
保持压迫部位的清洁卫生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并有助于伤口愈合。
五、给予患者适当的疼痛缓解和护理由于冠脉造影术后会出现股动脉压迫造成的不适和疼痛,护士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疼痛缓解和护理。
可以使用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比如局部使用止痛药或冰袋。
可以进行适当的按摩和康复训练,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冠脉造影术后应用弹力绷带压迫股动脉止血致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需要护士具备较强的护理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护士需要了解冠脉造影术后股动脉压迫止血的原理,做好护理前的准备工作,并定期检查股动脉压迫部位,保持清洁卫生,给予患者适当的疼痛缓解和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两种止血方法的观察及护理刘平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6(012)002
【摘要】2003年2月~2005年4月,我院对120例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分别采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和人工压迫法进行止血,将两组止血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124-125)
【作者】刘平
【作者单位】枣庄市立医院,山东,枣庄,2771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两种止血方法的观察及护理 [J], 刘平
2.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两种止血方法的护理观察 [J], 胡靖;刘荣红;刘颖;顾爱峰
3.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两种止血方法止血效果的临床观察 [J], 李金莲
4.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两种止血方法应用效果观察 [J], 周建军
5.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两种止血方法应用效果观察 [J], 周建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冠脉造影术后应用弹力绷带压迫股动脉止血致皮肤损伤的护理方法冠脉造影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脏血管介入治疗手术,它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并帮助患者解决心血管疾病的问题。
在进行冠脉造影术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血管出血,医生会采用弹力绷带压迫股动脉的方式进行止血处理。
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皮肤损伤的情况,因此在术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一、了解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1. 术前评估:在进行冠脉造影术前,护士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皮肤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是否有皮肤过敏、瘙痒等情况,以及是否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有无免疫力低下等情况。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服务。
二、术后护理注意事项1. 定期更换绷带:冠脉造影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绷带需要保持压迫股动脉,起到止血作用。
长时间的绷带压迫易导致皮肤缺氧、瘀血等情况,因此需要定期更换绷带,保持皮肤通气。
一般来说,每4-6小时更换一次绷带,护士需要及时观察绷带下部皮肤情况,如果发现瘀血、皮肤变硬等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2. 皮肤护理:在更换绷带时,护士应该对患者的皮肤进行仔细观察,一旦发现皮肤潮湿、瘀血等情况,应及时进行皮肤清洁,并擦拭干燥,避免皮肤感染。
对于局部皮肤损伤,可以使用伤口敷料进行保护,并定期更换。
3. 促进皮肤修复:对于出现皮肤损伤的患者,护士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促进皮肤修复的药膏,如维生素E软膏、烧伤膏等,有助于缓解局部瘀血、瘙痒等症状,促进皮肤愈合。
4. 加强营养支持:术后营养对于皮肤的修复非常重要,护士需要协助患者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增加患者的维生素、蛋白质摄入量,有利于皮肤的修复。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有助于减少对身体的刺激,促进皮肤康复。
5. 心理护理:在术后,患者可能会因为身体不适、皮肤损伤等情况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助于促进患者身心的康复。
冠脉造影术后两种股动脉止血方法的对照研究冠脉造影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诊断和治疗方法。
由于该手术需要进行动脉穿刺,因此术后可能会出现股动脉出血的情况。
针对此种情况,临床上常用的股动脉止血方法有两种:血管封闭器和手术乳膜结扎。
本文旨在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血管封闭器血管封闭器是一种通过提供压力和特殊材料来封闭血管的装置。
使用血管封闭器止血的步骤如下:在完成冠脉造影手术后,将血管封闭器通过穿刺部位插入股动脉,并向上移动至会阴部;松开血管封闭器的夹子,让其在股动脉中形成一个密闭的血栓,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此方法优点明显,操作简单便捷,需要的时间较短,同时可以减少医生的压力,因此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使用血管封闭器时存在以下缺点:1. 血管封闭器的价格相对较高,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2. 由于血管封闭器会产生血栓,因此需要注意术后观察,以防止产生血栓相关的并发症。
二、手术乳膜结扎手术乳膜结扎是通过手术在穿刺处缝合一层乳膜,形成一个血栓达到止血的效果。
在手术乳膜结扎过程中,医生需在穿刺处缝合一层乳膜(常用的缝合材料有聚丙烯线和血管内内皮钉),并加压包扎高于穿刺点,即可实现止血。
与血管封闭器相比,手术乳膜结扎的成本相对较低。
此外,手术乳膜结扎可以避免产生血栓,并且操作在手术中难度相对较低,对医生的技能要求也不是特别高。
但是,手术乳膜结扎也存在以下问题:1. 手术乳膜结扎需要缝合乳膜,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手术,并且术后需要注意穿刺口周围乳膜的情况,以及可能的感染等并发症。
2. 如果手术过程中缝合不紧或者缝合层数过少,可能会导致出血。
总结在对比血管封闭器和手术乳膜结扎的优缺点后,我们可以发现这两种方法在股动脉止血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劣势。
在实际使用中,需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选择。
如果需要快速止血,并且可以承受一定的经济成本,那么应选择血管封闭器。
如果不能承受较高的经济成本,或者需要减少血栓相关的并发症,那么应选择手术乳膜结扎。
冠脉造影术后两种股动脉止血方法的对照研究论文冠脉造影术后两种股动脉止血方法的对照研究论文目的评价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1229型动脉压迫器止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经股动脉途径行CAG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后采用Y?M?1229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B组采用Angioseal闭合器缝合法止血,两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相同,比较两组开始活动时间、止血效果、并发症和患者的舒适度。
结果①A组止血的成功率为98.8%(79/80),B组止血的成功率为98.8% (79/8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床上开始活动时间:A组为(21.96±1.91)min,B组为(19.26±1.5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②主要并发症发生率:A组1例,B组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患者的舒适度:A组1例尿潴留;B组1例背痛。
结论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Y?M?1229型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尿潴留和背痛等不适的发生率低,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随着介入治疗的推广,在很多三级医院,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已成为一种诊断冠心病的常规检查,最常用的路径是股动脉途径,目前,CAG术后股动脉穿刺处的止血仍是个突出问题,并发症仍然常见,有时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目前常用的止血方法有手法压迫、机械压迫和血管闭合器缝合等[1]。
3种方法止血各有利弊,手法压迫最常用,最经济,但费时费力,并发症较多;旧的机械压迫止血法较经济,但也有一定的并发症;血管闭合器(Angioseal闭合器)缝合法止血迅速,并发症少[2,3],但明显增加患者费用,临床难以普及。
Y?M?1229型动脉压迫器是一种新型股动脉压迫止血器,价格低廉,为了探讨经股动脉CAG术后Y?M?1229型动脉压迫器止血的效果和安全性,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止血器放气的正确使用方法
止血器具有一种内部的气压,可以用来止血。
下面是正确使用止血器放气的方法:
1. 确保止血器已经安装好或者紧密粘贴在出血部位上。
通常,止血器应该放置在最接近伤口的位置,以确保止血器能够直接应用压力。
2. 在确定止血器的位置后,用手指轻轻按下止血器上的气孔,打开气孔。
3. 缓慢地放气,逐渐释放气压。
可以根据情况调整放气的速度和力度。
4. 同时,用手指或手掌轻轻地按住止血器,在放气的同时保持压力。
这样可以确保血液不会重新流出。
5. 继续放气和保持压力,直到出血停止。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适用于简单外伤和轻度出血。
对于严重出血或深度伤口,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救助。
冠脉造影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应用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应用及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的患者46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253例和对照组209例。
观察组采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 对照组采用弹性粘贴固定绷带止血。
通过2组比较对照,寻找术后舒适、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论经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可减少术后穿刺部位的并发症,避免术后较长时间卧床及限制活动,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易止血,恢复快等优点,增加了患者舒适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关键词】压迫止血器冠脉造影术护理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但术后压迫止血问题仍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既往应用绷带加压包扎存在操作繁琐、松紧度不易控制、影响静脉回流等缺点, 会出现穿刺部位肿胀、麻木、发绀等并发症。
而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具有止血方便、外周血管并发症少、不影响抗凝或溶栓药物的连续使用以及患者术后活动较少受限等优点。
术后桡动脉穿刺处压迫止血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康复的进程,影响患者的舒适度。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462例,其中男性274例,女性188例,平均年龄(63±9)岁;均经Allen试验确认其桡动脉和尺动脉之间有良好的侧支循环,且经桡动脉穿刺成功。
根据术后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压迫器压迫止血,对照组人工按压30分钟后,用弹性粘贴绷带加压,其中观察组(n=253)和对照组(n=209)。
观察组男性151例,女性102例,平均年龄(65.00 4-9.12)岁;对照组男性123例,女性86例,平均年龄(62.96 4-10.82)岁。
2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心脏介入术后两种止血方法的研究发表时间:2011-11-03T10:26:10.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徐转娜[导读] 股动脉穿刺是心脏介入术最常选用的途径之一,出血和局部血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绝大多数在穿刺部位[1]。
徐转娜(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 543001)【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4-0282-01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两种止血方法的效果。
方法将180例心脏介入术后患者按住院号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干预。
结果采取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心脏介入术后患者使用新的止血方法止血效果好,患者易于接受,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心脏介入护理干预止血方法心脏介入术已成为治疗心脏病的重要手段,但该项技术为创伤性操作,有术后出血和局部血肿形成的可能,常规的止血方法仍有出血的倾向。
我科对心脏介入术后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即术后在穿刺点局部使用止血药,达到降低出血和局部血肿的发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对象资料来源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行心脏介入术后的病人180例,男90例,女90例,年龄51-87岁,所有患者均为局麻下在股动脉穿刺行心脏介入术。
按住院号单双分为实验组95例和对照组85例。
1.2护理干预的方法实验组在拨除鞘管后常规按压30分钟,再用无菌纱布敷上立止血粉加压包扎24小时。
对照组按常规的止血方法,未加以干预。
2 结果表1 两组止血方法比较X2=131.4,则ɑ=0.005,表示干预后优于未干预。
实验组止血效果好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止血效果明显,有效地降低了出血的发生率。
3 讨论股动脉穿刺是心脏介入术最常选用的途径之一,出血和局部血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绝大多数在穿刺部位[1]。
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和PTCA术后出血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5 %和3.1%[2]。
经桡动脉造影术后止血压迫器放气
效果观察
经桡动脉造影术是一种常见的检查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但该手术后出血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
为了减少手术后出血的风险和时间,研究人员最近开始使用止血压迫器帮助控制术后出血。
本文将对经桡动脉造影术后止血压迫器放气效果进行观察。
在经过桡动脉造影术后,医生们通常会施加一个压迫装置在手臂上,以帮助控制血液流出。
这种压迫装置有时效果不佳,特别是在手术后需要长时间压迫的情况下。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使用止血压迫器。
止血压迫器可以帮助确定准确的血液输送通路,在血管旁边施加高压装置,以帮助控制出血。
这种压迫器可以降低术后出血的风险,同时减少了压迫时间。
然而,释放压力时会有一些不确定性,医生们需要再次检查出血情况并确定施加的压迫是否已经足够。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24个患者进行了观察。
这些
患者在经过桡动脉造影术后都接受了止血压迫器的帮助。
在释放压力后,医生们使用超声来检查血管是否有出血的情况。
在所有情况下,医生们都发现了血流动的异常情况,这表明出血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们需要再次施加压迫以确保出血得到控制,这可能延长手术时间和恢复期。
该研究还指出,使用止血压迫器可能会带来一些并发症,例如局限性水肿和感染。
总的来说,止血压迫器可以帮助控制手术后出血的风险,缩短术后复原时间。
然而,医生们需要再次检查手术区域以确保血液流动正常,并再次施加压力以控制出血。
使用止血压迫器还存在一些并发症,在使用时应慎重考虑。
此外,需要更广泛的研究来进一步了解止血压迫器的效果和风险。
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复查冠脉造影后止血器放气方法的探索
作者:何芳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8期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半年复查冠脉造影后止血器放气时间,效果差别。
方法将60例患者分成实验30例和对照30例。
通过改变放气时间来对比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穿刺点出血、渗血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穿刺点出血、渗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半年复查冠脉造影,因口服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的药物其影响出血现象,通过改变放气时间的方法,减少出血、渗血的发生,从而减少患者恐惧感,也减少因出血后需向止血器充入相同剂量的气体来达到加压止血的作用,并延长放气时间带给患者更多的痛苦。
【关键词】止血器;压迫时间;效果
我国每年约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介人治疗已成为最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手段之一。
冠心病参与支架手术胜利后大约有10%~15%左右患者可能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因此患者应该在术后6个月内做冠状动脉造影复查[1]。
支架术后为预防血栓形成,需长期服用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的药物如硫酸氢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
此类药物在复查冠脉造影减压过程中有引起穿刺点出血、渗血现象。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改变止血器的放气时间来减少患者穿刺点出血、渗血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半年复查冠脉造影检查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5岁。
患者桡动脉搏动良好,艾伦(Allens)实验阳性。
以简单随机的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TR Band止血器。
12方法①实验组。
术后3 h止血器缓慢放气2 ml,4 h再缓慢放气2 ml,6 h再放气2 ml,8 h后完全放气,观察2 h无异常后撤除止血器。
如患者术肢肿胀、疼痛、麻木剧烈,术后2 h 止血器缓慢放气1 ml,4 h再缓慢放气2 ml,6 h再放气2 ml,8 h后完全放气,观察2 h无异常后撤除止血器。
②对照组。
术后2 h止血器放气2 ml[2],4 h再放气2 ml,6 h再放气2 ml,8 h后完全放气,观察2 h无异常后撤除止血器。
如在放气的过程中穿刺局部有出血、渗血情况时,立即充入同量气体加压止血,完全放气时间达10 h。
13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穿刺点出血、渗血发生率及止血器完全放气时间。
2结果
3讨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抑制剂药物(硫酸氢氯吡格雷),其药物可延长出血时间,对于有伤口时止血时间可能比往常长。
另外硫酸氢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林之间可能存在药效学相互作用,两药合用时会使出血危险性增加[3],所以支架术后复查冠脉造影引起穿刺点出血、渗血机会增加。
实验组护士认真评估患者支架手术后服药情况及平时有无异常出血等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器的放气方法,大大减少了穿刺点的出血、渗血现象及完全放气时间,避免反复充气带给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成辉恒,王东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和防治新进展.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25(1):5860.
[2]李福秀,孙新鑫.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减压时间的临床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56.
[3]波立维.药品详细使用说明书硫酸氢氯吡格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