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12
社会工作佛山大学伍文义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述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第二节社会工作的性质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一、社会工作的意义社会工作(Social work)是有百年历史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
由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对从事这类工作的名称就不同。
二、社会工作的涵义联合国1947年举行各国社会工作教育状况调查时,33 个国家所提供的“社会工作”的定义便有33种。
这些不同的定义大约可分为三类,而这三个分类正好代表了社会工作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社会工作发展的三个阶段:1.社会工作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个人的慈善事业。
是指中产阶级出于人道主义或宗教信仰,对社会贫困与不幸者所办的慈善施舍。
这是各国社会工作发展初期阶段的特点。
2. 社会工作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将社会工作视为主要由政府所举办的各种有组织活动。
包括对社会上事业、贫困、疾病、衰老、身心残障、精神病患、孤苦等各种经济方面的扶助与救助事业;政府举办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
很多国家采取这种定义,并认为对于社会贫穷的救助与预防应属于政府的责任。
3. 社会工作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由政府和社会团体所举办的专业服务。
此种服务是不分性别、年龄与贫富,以协助任何个人发挥其最高潜能,使其获得最美满与最有效的生活目的。
这种定义将社会工作的范围加以扩大,政府为保障人民经济安定与社会安全,设置促进社会福利的各种大规模或全国性的社会福利计划。
(二)对社会工作的多重理解1、在学科归属上社会工作属于应用社会科学,它是以关于社会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一定的制度和社会政策框架下,运用科学的、多样化的方法,推进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
P22、社会工作是一个助人过程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过程,要不断地认识服务对象的问题,评估和选择工作方法的过程,各种目标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持续合作、互动,共同达至的。
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社会工作是一门专注于提供社会服务和帮助弱势群体的专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社会工作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权为目标,致力于解决个人、群体和社区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一、古代社会工作的起源社会工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古代时期。
在古代社会中,社区成员之间常常互相帮助,参与共同目标的实现。
例如,古代部落中的长者会为弱势群体提供庇护和保护,部落成员会共同照顾孤儿和弱者。
这种互助和社区凝聚力的体现,可以看作是古代社会工作的雏形。
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宗教和道德教育的出现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例如,古代的宗教机构经常提供救济和福利服务,帮助弱势群体。
在希腊罗马时期,例如,一些神殿充当了社会服务中心的角色,为贫困人口和旅行者提供食物、住宿和医疗服务。
这一时期的社会工作活动已经初步体现出了公益性质。
二、近代社会工作的兴起社会工作在近代开始真正成为组织化的活动,与现代社会的兴起密切相关。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化进程加速,社会问题也逐渐增多,如贫困、失业、家庭破裂等,这引发了对社会工作的需求。
19世纪末,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出现。
在这一时期,慈善机构、教会和社工组织兴起,为弱势群体提供援助和支持。
社会工作者开始接受专业培训,学习如何提供有效的社会服务。
同时,社会工作开始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心理学、社会学和法律等,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美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随着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政府开始参与社会工作,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社会工作的范围逐渐扩大,从单纯的救济活动发展为包括心理咨询、社区发展、社会政策制定等多个领域。
三、现代社会工作的特点与挑战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增加和社会变革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社会工作需要关注国际间的社会问题和人权保障。
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历史第一节:社会工作历史起源一、思想渊源1、古希腊、古罗马及希伯来时期的思想根源2、基督教的博爱思想3、人道主义价值观时间:源于欧洲文艺复兴,强调人生而平等、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重视对社会工作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首先,人道主义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基础。
人道主义强调人的价值,相信人有能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创造美好生活,而非依赖外在力量。
个人的潜能和价值、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个人的理性和独立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目标。
其次,人道主义也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提供了方法和途径的支持,科学、理性以及通过社会改革实现美好生活成为实现社会工作专业目标的直接基础。
欧洲的思想传统为社会工作专业所主张的利他主义、社会公正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由宗教团体和世俗人士所开展的扶困济弱活动则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直接的实践基础。
因此,欧洲古代的社会思想传统、基督教文明以及人道主义的发展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则成为社会工作专业产生与发展的直接社会动因。
二、西方社会工作实践1、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为应对贫困和其他社会问题,颁布济贫法。
意义与贡献:(1)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承认政府有济贫责任,并建立了初步的救济行政制度与救济工作方法。
(2)为英国奠定了政府主持社会救济(social relief)事业的方式,成为后来各国社会救助的依据。
(3)(济贫法)政府的参与、专人的负责、院外救济的实施等做法,已隐含某些社会工作的观念与方法;为社会工作的诞生创立一个合法性的前提,是社会工作的开端。
2、德国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的贡献:汉堡制1788助人自助爱尔伯福制1852改良汉堡制,加强调查、预防、监督等工作,并设赈济款最低标准,规范制度实施意义:两套制度遵循了助人自助、不使贫民养成依赖心理等原则各原则都有相应的济贫事业组织管理架构和程序这些精神与做法对后来的社会工作制度与方法发生了深远影响3.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对社会工作的贡献慈善组织会社的实践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的贡献:(1)“会社”创造的派友善访问员访问救济申请者,依据调查情况,实施个别化处理,这种“个别化”的做法,促进了“个案工作”方法的产生。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缘起和发展第一节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第三节社会工作在中国第一节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欧美国家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起源(一)思想根源1、古代西方社会的社会福利思想(1)古希腊人的幸福观(2)古罗马人的责任观(3)古希伯来人的公正观2、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圣经》强调“爱自己的邻居”,甚至陌生人,宣扬“明爱”和“意志之爱”——“明爱”:献身于他人的幸福,或是“聆听、回应、转化之爱”;——“意志之爱”:强调爱是无条件。
3、人本主义思想(1)承认人的价值与尊严;(2)对人的本性持乐观态度;(3)认为个人自由有极高的价值;(4)主张给人们发展的机会及促进个人权利。
(1)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2)主要思想: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经济背景(直接推动力——工业革命)生产力的高水平发展,社会机构产生巨大的变化:1、不平等和两极分化现象产生。
2、社会问题大量涌现。
背“黑锅”的老人分享“美食”的男人们(三)实践基础由宗教团体和世俗人士所开展的扶贫济弱活动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直接的实践基础。
(四)社会基础生产方式的变革带来了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深层次变革。
1.两大对立阶级的分化;2.社会矛盾不断加剧;3.社会关系的理性化与异质化。
二、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社会工作实践(一)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Poor Law1、主要内容:(1)征收济贫税——政府责任(2)设立监察员,设立监督人员——设立机构(3)规定以工作换取救济——救济理念(4)救济工作分院外与院内——救济方式(5)规定对贫穷亲属有救济义务——亲属责任2、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1)政府参与合法性(2)立法助人自助(3)分类救助福利资源(4)设置专门人员职业化3、缺陷(1)可能养成贫民的依赖心理。
(2)对贫民的自尊心注意不足。
(3)干涉了贫民谋生的自由(二)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1、汉堡制的内容(1)为失业者介绍工作;(2)将贫苦儿童送往职业学校习艺;(3)将患病者送医院治疗;(4)不准对沿街乞讨者施舍。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对于加深对社会工作发展规律的认识、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下将介绍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并对我国的社会工作进行简要分析。
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1)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不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而且也是它的矛盾明显暴露的时期。
这个时期始于英国(18世纪60年代)、相继于法国、德国等西欧主要国家(19世纪30年代)的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日益加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也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并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冲击。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但同时,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也对这些国家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破坏性的影响。
这表现在:第一,整个社会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
阶级的两极分化也是财富和贫困、特权和无权向两极的积累,这使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日益尖锐地对立起来。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
他们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
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追求个人利益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
第四,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在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竞争使得竞争中的失败者沦为贫困、无助的一群。
贫穷、饥饿、失业、堕落等充斥着社会。
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
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2)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
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抬高神而贬低人,狂热的宗教意识使人的尊严受到损害,使人的发展受到压抑。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产生与发展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解社会工作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对于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这一章我们要从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说起,一方面考察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还要考察影响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关于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形成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在学术界,多数人认为社会工作起源于中世纪教会所举办的慈善事业,形成于资本主义时期。
一、社会工作产生的思想萌芽和思想基础在原始社会,多数情况下,当人们遇到问题时,主要是由当事人自己来解决,各种社会关系也主要靠习俗来进行调节。
在这一时期,只有朴素的社会自治性事务,而没有专门的社会工作。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造成了各种社会问题。
剥削阶级最初所采取的是压制手段,比如对流浪、乞讨者实施幽禁、鞭打、烙印、切耳、挖鼻等刑罚,或者对社会问题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蔓延泛滥。
当然最终的结果就是当人们无法忍受这些社会问题的时候,便起来造反,推翻旧的统治,建立新的王朝。
到了后来,虽然也规定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但却很少真正实行。
劳动人民憧憬着一个各种社会问题能够得到圆满解决的社会,古代的一些思想家在他们的思想中就反映了劳苦大众的这种愿望。
(一)思想萌芽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提出了“大同”的思想。
《礼记·礼运》就有这样的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墨家提出“兼爱”思想,主张“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墨子·尚贤下》)。
法家则提出了“实利”思想,主张调节贫富悬殊,富民以富国,实行“九惠之教”(参见李P51或资料),即“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赈困、接绝”等(《管子·入国》)。
道家提出了“无为”思想,反对上“多为”,主张下“有为”(《庄子》),并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民,乐其俗”(《老子》)为理想社会的内容。
在西方,古希腊宣扬的是“幸福论”,认为幸福是与别人共享而得来的,富人要幸福,要控制穷人,就要为穷人提供财富,使穷人有机会获得幸福。
而古罗马提倡的是宗教责任观,他们认为富人为穷人解除痛苦,是教义中所包含的一种责任,要使受救济的穷人不因受到救济而丧失尊严,而富人则因为救济穷人才更加显得尊贵。
希伯莱人则认为,人们公平地享有社会物质财富是一种正义的观念。
公正就是个人按其功劳获得应有的财富,每个人都应公平地享有社会财富。
以上这些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所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以及各家各派对理想社会憧憬的思想之中,包含和蕴涵着不同动机的慈善事业以及社会工作的思想萌芽。
(二)思想基础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
从思想上看,这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以及它所提倡的博爱思想,另外还有资产阶级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的价值观直接相关。
在前面我们也已经说过,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理论发端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并在启蒙运动中得到新的发展。
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1)反对神学,提倡人学【神学→人学】(2)反对神权,提倡人权【神权→人权】(3)反对神性,提倡人性【神性→人性】(4)反对愚昧,提倡理性【愚昧→理性】(5)反对迷信,提倡科学【迷信→科学】(6)反对神道,提倡人道【神道→人道】从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主张的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
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强调的是天赋人权,他们认为一切享有天然能力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力。
资产阶级这种人道主义的价值观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一是哲学上的人本主义,它主要确定的是以人为本位,而不是以神或别的什么为本位;二是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因为人道主义是自由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三是政治上的民主主义,这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理论基础;四是伦理上的人道主义,这是指在伦理的层面上承认人与生俱来的一切权利,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部权利。
这四个部分就构成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价值观。
在当时,提倡人道主义的进步意义主要就在于(简单提一下):首先,它直接触发了16世纪的宗教改革,动摇了中世纪封建统治的基础;第二,人道主义和新教伦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三,它以抽象的形式提出了“人”、“人权”、“人性”和“人道”等概念;第四,它弘扬了科学和理性的光辉,促进了科学和社会的进步。
二、社会工作的实践基础——慈善事业对社会工作的贡献(一)慈善事业的出现在奴隶社会后期和封建社会,由于奴隶和农奴反抗奴隶主和封建主的斗争加剧,这使得剥削者、统治者意识到,单靠镇压不足以维护其统治和社会生产,应该适当的辅之以对穷苦人的恩赐性救济施舍。
这个时候,一些社会人士出于对弱者、不幸者的同情怜悯之心,或从不同的宗教观念出发,便开始举办各种不同的慈善事业。
(二)中国的慈善事业中国的慈善事业起于周朝。
在《周礼·司徒》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以保息六政养万民”,保息六政即“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这六种措施类似于现代的儿童福利、老年福利、社会救助、医疗服务、住宅和就业服务等各种福利服务工作。
另外,“荒政十二”这样的救荒应急措施也是从周朝开始的(参见李P51)。
在历史上,我国慈善事业的类型有5种:①官办的慈善事业。
如乞丐收容所、疯人院、济良所(收容妓女)、感化院(改造罪犯)、残废人习艺场等;②宗教团体办的慈善事业。
如由基督教、天主教教会主办的孤儿院、育婴堂等;③同乡会馆办的慈善事业。
主要管理外地到京城应考或办事者的食宿生活,资助那些因贫困而流落京城或其他城市的同籍人返乡,为那些客死异乡的同籍人募捐集资,举行殡葬等;④宗法性的慈善事业。
由祠堂、宗庙救济贫穷族人,开办义学,资助办理婚姻丧葬等等;⑤私人办的慈善事业。
多数以地主、官僚、富商集资举办的善堂、山庄等救济机构为主要形式。
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很多,有些全国性慈善团体,它们在各地设立四五百个分会,发展会员几十万,在各大城市举办养老院、残废院、教养院、医院、学校等。
(三)西方国家的慈善事业西方国家的慈善事业最初主要是由教会发起或举办的。
一些宗教教义中就明文规定应救助贫民,认为教士保护孤儿,照顾寡妇,帮助老弱病残者,这些行为不但是教士本身的义务,也是死后免遭天谴而使灵魂得救的一种方法。
因此,这种宗教观念便引导着那些宗教信徒们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
西方社会比我们国家更有慈善的传统,我想这跟人们所信仰的宗教也有一定的关系。
正是基于这样一些思想萌芽和基础以及慈善事业活动,社会工作才逐渐衍生出来了。
第二节欧美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从欧美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来看,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1601年),德国的“汉堡制”(1788年)和“爱尔伯福制”(1852年),“伦敦慈善组织会社”(1869年),睦邻组织运动--伦敦“汤恩比馆”(1884年)等,都是早期为社会工作的产生提供了直接前提的重要实践。
之后,西方国家又逐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并产生了福利国家思潮。
下面我们对这些内容做一介绍。
一、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The Elizabeth Poor Law”)我们知道,英国是资本主义起步较早的国家。
16世纪初的时候,由于城市中羊毛工业的兴起,资产阶级为了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一方面在农村中大量发展畜牧业,变农田为牧场;另一方面,又通过行政手段,实行圈地运动,将大批农民赶出家园。
那么,圈地运动所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大量的自耕农和佃农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后,许多人开始流入城镇,成为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进而被抛向了劳动力市场,其中一些人甚至沦为了城镇贫民和乞丐。
因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无产者的失业、流浪和贫困问题,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消除失业、流浪和贫困现象,英国政府将以往各种有关贫民救济的法规加以编纂合并,制定了1601年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布的《济贫法》(又称旧《济贫法》),也称为“伊丽莎白第43号法”。
《济贫法》做了这样一些规定,它规定了政府要利用税收举办公共救济事业,确定了教区要为所在地之居民充实救济经费,为不能工作的人和儿童准备粮食,为体力健全的人准备工作,救济那些无力自理生活的人。
济贫法将这些救济的对象分为三类:一是体力健全、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强迫他们入“感化所”或“习艺所”工作),二是无劳动能力、不能工作的贫民,包括病患者、老人、残废者、精神病者以及须抚育幼小子女的母亲等(令其进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三是无依无靠的儿童,包括孤儿、弃儿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设法领养或寄养)。
《济贫法》采取的救济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的内容:(1)规定每一个教区每周应向地方征收济贫税,明确了政府在救济贫民问题上的责任。
(2)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亦设置监察人员。
首创国家设立机构、建立制度进行救济的先例。
(3)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工作,以工作换取救济。
这是最早的工赈法。
教区设有贫民习艺所(Work House)供男女儿童学艺,教区还义务为有工作能力的贫民介绍工作,或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其进行工作自救。
(4)禁止无家可归者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救济,强迫其在济贫所里工作。
有家者给予家庭补助,使其仍在家居住。
将救济工作分为“院内救济”(indoor relief)与“院外救济”(outdoor relief)两种,首创了机构救济和家庭式社会工作的先例。
(5)规定亲属必须首先负起赡养贫民的责任,教区即公共救济机构仅在贫民不能从其家人或亲戚那里获得救济时,才能给予救助。
而且救助对象仅限于在该区出生的人,或在该区居住满三年的人。
这种以居留权作为接受公共救助的条件,即所谓“亲属责任”或家属责任,到今天还是公共救济中的争论问题。
到了1834年,英国议会对济贫法案进行了三点修改:(1)救济设施必须全国一致,各区应分别联合成立协会,每个协会最少设立一个济贫所,由驻伦敦的委员下乡进行监督,负责拟定章程规则和监督审核账目;(2)济贫所内给予被收容者的待遇应当较一般工作低;(3)原则上只进行院内救济,废除院外救济。
这里所做的修改,使得贫民救济工作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了。
此项法案后来几经修订,直到1948年根据《贝弗里奇报告》的建议制定《国民扶助法》之后才宣告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