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与粘贴》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5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复制粘贴的基本操作,能够熟练地在文档、图片等不同场合使用复制粘贴功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计算机操作学习的兴趣,提高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复制粘贴的基本操作,包括选择复制对象、使用快捷键等。
2. 教学难点:在复杂文档中正确使用复制粘贴,避免格式错乱。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个需要修改的文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修改内容。
2. 提出问题:如何将一段文字或图片快速复制到另一个位置?(二)基本操作教学1. 教师讲解复制粘贴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选择复制对象、使用快捷键等。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三)实际操作练习1. 学生自主完成以下练习:a. 将一段文字从Word文档复制到记事本中;b. 将一张图片从网页复制到桌面;c. 将表格中的数据复制到Excel中。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复杂文档操作教学1. 教师讲解在复杂文档中正确使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如保持格式、避免错乱等。
2.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复制粘贴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复制粘贴功能,完成日常文档、图片的编辑和修改。
2. 学生在复杂文档中能够正确使用复制粘贴,避免格式错乱。
3. 学生对计算机操作学习的兴趣得到提高,信息素养得到提升。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复制粘贴的技巧。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3. 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4课复制与粘贴图形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学习使用“复制”“粘贴”“旋转”“重新调整大小”去绘制图形,结合使用工具箱“选定”工具而进行的一项多步骤的操作学习,跟先前单纯的基本工具绘图有所区别,更是有所难度。
通过“一盆花”为载体,用五块内容呈现了本课所蕴含的知识点:前两块是“复制/粘贴”的学习,后三块是“复制/粘贴”的提升,综合“旋转”“重新调整大小”的运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会了铅笔、刷子、矩形、椭圆形、橡皮、多边形等基本工具的使用,对于用“画图”程序创作出的图画作品有了一定的评价标准和审美能力。
本课在此基础上,结合选定工具进行合理的学习安排。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有梯度的学习进程,所以学生对“复制/粘贴”“旋转”“重新调整大小”的学习会有很大的探究兴趣,进而轻松突破对探究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1. 掌握用“矩形选择”和“自由图形选择”工具选定图形和移动图形的方法。
2. 掌握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方法,了解快捷键的使用。
3. 掌握图形“旋转”“重新调整大小”的操作。
4. 综合运用进行创作。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用“复制”“粘贴”命令绘制图形。
学会图形的“旋转”“重新调整大小”操作方法。
2. 难点:运用“旋转”“重新调整大小”绘制图形。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指导评价为辅,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并在师生、生生间多向交流的过程中突破难点,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六、课时安排安排1~2课时。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
八、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任务教师:上节课,很多同学都画出了漂亮的花朵,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作品。
(课件出示“盆花”作品)图1问:你有什么新发现?有办法解决吗?【设计意图】由上一课的作品引发问题,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新课。
(二)探究学习,掌握新知(1)选定教师:这个花画的位置太偏了,能否有办法将它放到中央或者是其他合适的位置呢?提示:“选择”工具。
《列车飞驰—图的复制与粘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掌握“选择”工具的使用,理解并掌握“复制"和“粘贴”操作。
通过学习相同图形的画法,体会“复制”在画图中的奇妙作用.教学重点:图形的“复制”和“粘贴"操作。
教学难点:粘贴的两种方式:透明粘贴和不透明粘贴。
教学过程:一、引入老师:同学们,老师想让你们欣赏一些贵州的风景名胜。
(出示ppt图片)你们看了这些图片觉得我们的家乡美吗?学生:美。
老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乘坐这列动感火车去游览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好吗?(展示“列车飞驰"图片)学生:好!二、讲授新课1、画车厢师:请大家观察这个动感火车,它的每一节车厢都用到了我们学过的那些画图工具绘制完成?生:矩形工具、椭圆工具、颜料填充工具等……师:那么就请大家根据你们自己所描述的情况在“画图"软件中来为小火车绘制一节车厢.生操作(1分钟)师选择一副学生作品进行展评。
2、利用“复制"、“粘贴"命令画车轮.以及教学“不透明处理”命令。
师:同学们通过观赏这个同学所画的车厢,你们发现什么问题没有?生:车轮大小不一样。
师: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画出同样大小的车轮呢?生……师:其实将就需要用到我们今天所讲的“复制、粘贴”命令。
大家看一看老师是怎样完成的.师示范用“复制”、“粘贴”的方法画车轮.并提醒学生利用“选定"工具移动对象.车轮的复制步骤:1)、单击工具栏中的选择工具,选择车轮;2)、单击菜单栏中的“编辑”,选择“复制”命令;3)、单击菜单栏中的“编辑”,选择“粘贴”命令。
在示范操作时,故意出现“粘贴”的车轮有白色底色。
让学生观察后,说说粘贴的车轮有什么不理想的地方.生说出原因,教师示范“不透明处理”命令的操作.生操作。
师:用这样的方法来画车轮是不是要规范、便捷的多。
3、利用“复制"、“粘贴”命令画车厢.再出示小火车:请同学们观察,在绘制这列小火车时,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复制、粘贴”命令的?生:画火车头的窗口、画火车车厢.师:两个同学说的都非常棒!在这列火车上多次运用到“复制"、“粘贴”的命令。
《复制和粘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复制与粘贴图形》是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1课的内容,教材主要介绍图形的选定、复制、粘贴、剪切、透明样式等绘图操作技巧,是画图模块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从内容体系看,复制与粘贴图形既是对学生已有画线、画图形、涂色等画图技能的提升,又是后续实行图形创作的主要技能手段。
从实践角度看,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操作属于较高层次的技能,通过这种操作,能够创作出很多形态各异的图形,容易让学生产生成就感。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这种理解是初步的、粗浅的。
因为他们的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思考问题多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技能、知识点融入日常生活中,与美术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水平。
【教学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会复制和粘贴。
(2)掌握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使用方法。
(3)掌握选定工具有透明样式和不透明样式,并知道针对情况能够采用不同的样式。
(4)了解剪贴板的作用。
(5)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水平。
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选定工具和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都有透明样式和不透明样式,并知道针对情况能够采用不同的样式。
2、掌握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使用方法。
灵活使用剪贴图形的方法实行图形创作。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课件、微课、图片素材、板书【教学过程】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1、老师:今天老师带了一组美丽的图片,想邀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里的花纹有何特点?2、演示课件3、这些花纹有什么特点呢?(生答),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花纹?(生答)老师:平时在我们设计作品的时候,那不过一笔一笔的画出来的呀!电脑的本领可大了,它只要通过一组简单的命令就能帮我们轻松的设计出这样的效果。
枯树复活——学会复制与粘贴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1)掌握图形的复制和粘贴。
(2)掌握图像的透明处理。
(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性化构图。
2.过程与方法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理念,运用讲解、探究、演示和练习等教学方法,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整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和感受动手实践获得的成功感。
4.行为与创新培养主动思考、努力的学习品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选定、移动、复制、粘贴图形教学难点:应用“透明背景”和“不透明背景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网络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课件出示这棵将要枯死的大树)师谈话:春天里,万物复苏,树木枝繁叶茂,花儿竞相开放,可是啊老师在上班的路边发现了一棵将要枯死的大树,这棵树只剩下树干和树枝,树上就只剩下一片树叶了,大家觉得可怜么?怎么救活这棵可怜的枯树呢?能不能做个环保小卫士用我们最近学习什么软件将它复活呢?学生讨论:画图软件(本处设计意图充分让学生觉得树木的可怜,激发他们的正义心)(二)教授新课多媒体网络演示,打开提前准备好的“枯树”一图。
办法一:一片片地画上树叶(速度太慢,来不及了,大树就要枯死了!)办法二:复制出很多片树叶(速度快,枯树可以复活!)师:老师给你们三种工具,同学们相互研究下,看看哪些同学能将一片树叶变成两片树叶呢?利用选定、复制、粘贴,把一片树叶复制出两片树叶:教师多媒体演示操作复制树叶的过程:1.选定一片树叶2.单击“编辑”菜单的“复制”3.单击“编辑”菜单的“粘贴指名学生上台操作演示给大家看,注意操作时应该边讲述边操作。
师:刚才在老师的演示下我们已经学会复制出树叶了,下面我们就要让这片树叶长到大树上去了,相邻的同学相互研究下,利用老师给你的选定工具,看看能不能将这片树叶移动到大树上去。
复制与粘贴图形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掌握选定、复制、粘贴的操作方法。
2、方法与技能性目标通过“创造我的世界”这一情景,学生在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技巧,能合理运用技巧创作绘画作品。
3、情感性目标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勇敢尝试的创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软件中的基本绘画工具,能够制作简单的电脑绘画作品。
选定、复制、粘贴工具其实在二年级学习金山画王时学生曾经学习过,因此辅助学生做好知识的迁移,将操作技巧更好的运用到画图软件中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选定、任意形状的裁剪、复制、粘贴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操作方法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1、播放“我的世界”游戏宣传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游戏吗想玩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创造我的世界”。
(板书标题)2、这个游戏的玩法是将一些需要的素材放入到场景中去建造,如果是这样的场景,你想添加些什么元素来美化请同学们发挥想象,那要如何才能将这个素材放到背景中呢活动2【活动】头脑风暴1、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圆桌会议”,讨论并汇报操作方法。
(老师跟着板书选定——复制——粘贴)工具栏中有选定工具吗2、请同学们看微课或任务单自主学习,尝试操作,老师巡堂检查。
先完成的同学可帮助小组内不会的同学,对互帮互助的小组进行鼓励。
3、在老师巡堂的过程中,对学生个别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会做的同学上台演示操作方法。
活动3【练习】解难答疑做游戏——找茬。
请同学观察图片,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涉及到去背景、复制多个、近大远小、撤销等操作)活动4【活动】创造世界1、先欣赏其他优秀作品,请学生思考并回答自己想创造什么样的世界,要用什么素材(如海底世界、动物世界、科技世界、汽车世界等)2、创作环节。
(比一比谁的作品更有创意,播放音乐营造氛围)活动5【活动】成果展评1、请学生展示并介绍作品的创作思路。
《复制、剪切、粘贴文件》教学设计《复制、剪切、粘贴文件》教学设计范文教学背景:在农村,还没有普及计算机,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计算机,而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也是最近才在农村小学中出现。
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说,“计算机”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名词,对他们有着极强的诱惑力。
由此,对于在农村小学里,如何正确把握一节普通的信息技术课,对于一个年轻老师都来讲,同样极具挑战。
教学思路: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因此,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探索中增强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因为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课程,在课堂中往往是单调地教授与练习。
如何突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本节课我想研究的问题。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七课:复制、剪切、粘贴文件。
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发现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寻求答案,在实践中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中寻求创新。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拿出一张大纸,纸上有一段文字)你们有办法把这段文字贴在老师右手边的小册子上吗?课堂马上热闹起来。
有的说,把这段话剪下来,贴在小册上。
也有的说,可以复印机再复印份在小张纸上,然后贴在小册子上。
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剪切”与“复制”的区别。
师:那么,剪下来粘贴,和复印了粘贴,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吗?(让学生通过动手试试,发现复印原来的那份还在,而剪下来后,原来那份就已经移位了。
)二、引导观察,发现问题师:同样,在电脑上,我们也可以把一个文件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可以用什么方法呢?怎么操作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复制、剪切、粘贴文件。
师:首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的以下操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师把桌面的文件“校园图片”剪切到c盘。
)生1:桌上的'“校园图片”文件不见了。
生2:在以盘上多了“校园图片”的文件。
也就是说老师把这个文件从桌面移到了c盘上。
师:观察真仔细,有同学眼睛更亮一些的,发现老师是怎么操作的吗?生3:用鼠标右击桌面文件“校园图片”,选择“剪切”,左击下。
小学信息技术《复制与粘贴图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学习使用“复制”和“粘贴”、“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去绘制图形,结合使用工具箱中的“选定”工具而进行的一项多步骤的操作学习,跟先前单纯的基本工具绘图有所区别,难度也提升了。
同时,本课的技能学习模式基本以菜单为主,这也是跟先前的工具学习有很大不同。
通过“一盆花”为载体,用五块内容呈现了本课所蕴含的知识点:前两块是“复制”和“粘贴”的学习,后三块是“复制”和“粘贴”的提升,综合“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的运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会了“铅笔”“刷子”“矩形”“椭圆”“橡皮”“多边形”等基本工具的使用,对于用“画图”程序创作出的图画作品有了一定的评价标准和审美能力。
本课在此基础上,结合“选定”工具进行的学习安排,让学生的认知学习形成一个有梯度的学习进程,所以学生不仅会对“复制”和“粘贴”、“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的方法学习会有很大的探究兴趣,同时能轻松应对有难度的探究。
【教学目标与要求】1. 掌握用“选定”和“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选定图形和移动图形的方法。
2. 掌握复制与粘贴图形的方法,了解快捷键的使用。
3. 掌握图形“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的操作。
4. 综合运用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会用“复制”和“粘贴”命令绘制图形。
2. 学会图形的“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操作方法。
难点:运用“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绘制图形。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指导评价为辅,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并在师生、生生间多向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地实现,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课时安排】安排1~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问:你有什么新发现?有办法解决吗?1. 选定教师:这个花画的位置太偏了,能否有办法放到中央或者是合适的位置呢?提示:选定工具。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潘艳)《复制与粘贴》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及学习素材)第14课复制与粘贴南京市石鼓路小学潘艳■教材分析《复制与粘贴》是小学信息“画图”模块的教学内容之一,本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复制、粘贴图形以及移动图形的方法,掌握对相同图形进行剪贴、复制的技巧,从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作图与普通作图的不同之处,学会用最简便、最优化的方法进行电脑画的绘制和创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该课是“画图”模块的第八课,在本课之前学会已经学会使用画图中的基本工具进行图画创作,如铅笔、刷子、矩形、椭圆形、橡皮、选定、任意形状的剪裁工具等,在本节课中也使用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特别是选定、任意形状的剪裁工具,因此对于学生前面所学的内容本节课起到一个复习巩固的承上的作用。
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复制”、“粘贴”命令的使用,对于教学对象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教师可灵活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而下一节课《调整图形》也必须在本节课的学习基础上进行,因此本节课的在整个“画图”模块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也将为学生在学习Word、PowerPoint中“复制”、“粘贴”方法的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可见本节课在教材中不仅仅是在“画图”模块中是很重要的一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在学习教材中其他教学模块也是很重要的一课。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学生在本课之前学会已经学会使用画图中的基本工具进行图画创作,如铅笔、刷子、矩形、椭圆形、橡皮、选定、任意形状的剪裁工具等,对于用“画图”软件创作出的图画作品也有了一定的评价标准和审美能力,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三年级学生已有大半学期的的信息技术课学习经验,但学生年龄还比较小,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
鉴于以上情况在本课的教学中可采用知识迁移、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学会复制、粘贴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的概念和作用。
2、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4、提高学生运用图像编辑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的操作步骤。
(2)理解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场景。
2、教学难点(1)掌握不同图像编辑软件中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操作的细微差异。
(2)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的功能进行创意设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演示法:通过演示软件操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计算机教室,确保每台计算机安装有图像编辑软件(如Photoshop、画图工具等)。
2、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示例文件等。
3、制作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展示一些经过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处理后的有趣图片,如合成的风景图片、创意的人物组合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
2、知识讲解(7 分钟)(1)介绍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的概念。
复制:创建一个与原始图像完全相同的副本。
粘贴:将复制的图像副本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移动:将图像从一个位置拖动到另一个位置。
(2)讲解复制、粘贴和移动图像的作用。
复制和粘贴可以用于快速创建相同的图像元素,节省绘制时间;移动图像可以调整图像的布局和位置,实现更好的构图效果。
3、软件操作演示(10 分钟)(1)打开图像编辑软件,以常见的画图工具或 Photoshop 为例。
(2)演示复制图像的操作:选择要复制的图像区域,使用快捷键(如 Ctrl+C 或 Command+C)或菜单中的复制命令。
《复制与粘贴》教学设计哈尔滨市经纬小学校张冰教材分析:《复制与粘贴》一课是在学习绘制图形的基础上,来学习图形的复制与粘贴,让学生掌握复制与粘贴的方法。
教学目标:关于教学目标我设计为三部分,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复制”、“粘贴”命令复制图形。
(2)学会图像的透明处理。
(3)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个性化构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操作,掌握“选定”、“复制”、“粘贴”等命令的操作方法与过程,领悟操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计算机作图的优越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促进个性发展。
(2)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图形的复制与粘贴,难点是图像的透明处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以情境导入,空旷的大街上,只有行人,问学生“少了什么”学生答“汽车”。
老师:“好,我添上一辆汽车。
这样看起来怎么样”学生“很好看,可是汽车太少了。
”出示课题——复制与粘贴图形(设计意图:以情境的形式导入,学生很快进入创设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1、复制与粘贴图形让学生自学书本上的复制与粘贴图形,并请几位同学来简要复述一下书本上的操作过程。
请一位同学上台操作,教师讲解。
教师详细讲解操作过程。
(1)选定汽车强调在进行复制与粘贴之前必须要先选定图形。
就是要先选中操作对象“汽车”,这里就需要用到我们的“选定”工具。
介绍“选定”工具的使用:选择汽车的时候最好按着鼠标的左键从汽车的左上角或者右下角等边角上拖动将汽车选中。
(2)复制与粘贴介绍复制与粘贴的步骤:编辑——复制,编辑——粘贴。
(3)移动汽车复制好汽车将汽车移到画面中间。
总结复制并移动一个汽车经过的步骤,以及每个步骤需要注意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阅读书本上的知识,大致总结一下操作步骤后进行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识,请同学上台操作,教师讲解,加深了每一个同学对复制与粘贴操作的认识,最后再来一个总结,更加巩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第14课复制与粘贴南京市石鼓路小学潘艳■教材分析《复制与粘贴》是小学信息“画图”模块的教学内容之一,本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复制、粘贴图形以及移动图形的方法,掌握对相同图形进行剪贴、复制的技巧,从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作图与普通作图的不同之处,学会用最简便、最优化的方法进行电脑画的绘制和创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该课是“画图”模块的第八课,在本课之前学会已经学会使用画图中的基本工具进行图画创作,如铅笔、刷子、矩形、椭圆形、橡皮、选定、任意形状的剪裁工具等,在本节课中也使用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特别是选定、任意形状的剪裁工具,因此对于学生前面所学的内容本节课起到一个复习巩固的承上的作用。
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复制”、“粘贴”命令的使用,对于教学对象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教师可灵活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而下一节课《调整图形》也必须在本节课的学习基础上进行,因此本节课的在整个“画图”模块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也将为学生在学习Word、PowerPoint中“复制”、“粘贴”方法的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可见本节课在教材中不仅仅是在“画图”模块中是很重要的一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在学习教材中其他教学模块也是很重要的一课。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学生在本课之前学会已经学会使用画图中的基本工具进行图画创作,如铅笔、刷子、矩形、椭圆形、橡皮、选定、任意形状的剪裁工具等,对于用“画图”软件创作出的图画作品也有了一定的评价标准和审美能力,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三年级学生已有大半学期的的信息技术课学习经验,但学生年龄还比较小,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
鉴于以上情况在本课的教学中可采用知识迁移、教师演示、学生模仿、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学会复制、粘贴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文字复制剪切粘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文字复制、剪切和粘贴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文字复制、剪切和粘贴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文字复制、剪切和粘贴的操作方法。
3.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文字复制、剪切和粘贴的功能进行文字处理。
4. 学生能够理解文字复制、剪切和粘贴的使用场景。
二、教学准备:1. 电脑或平板电脑等工具设备。
2. 涉及文字复制、剪切和粘贴的应用软件,如Word软件、浏览器等。
3. 相关教学资源,如文字素材、练习题等。
三、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举例说明文字复制、剪切和粘贴的概念和重要性,并与学生互动,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概念讲解:a. 文字复制:复制即是将某段文字从一个位置复制到另一个位置,原来的文字保留不变。
b. 文字剪切:剪切即是将某段文字从一个位置剪切到另一个位置,原来的文字被删除,只在新的位置上出现。
c. 文字粘贴:粘贴即是将之前复制或剪切的文字粘贴到新的位置上。
3. 操作演示:a. 打开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软件。
b. 编写一段文字作为素材。
c. 选择文字,并进行复制操作:可以通过右键菜单选择"复制",也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C。
d. 在新的位置上进行粘贴操作:可以通过右键菜单选择"粘贴",也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V。
e. 进行剪切操作:选择文字,并进行剪切操作:可以通过右键菜单选择"剪切",也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X。
4. 练习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的文字复制、剪切和粘贴的操作方法。
可以设置如下练习题:a. 复制一段文字,并粘贴到新的位置上。
b. 剪切一段文字,并粘贴到新的位置上。
c. 复制一段文字,并粘贴到另一个应用软件中。
d. 剪切一段文字,并粘贴到另一个应用软件中。
e. 将一段文字复制多次,并粘贴到不同的位置上。
f. 将一段文字剪切多次,并粘贴到不同的位置上。
5. 拓展应用:a. 引导学生思考文字复制、剪切和粘贴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复制粘贴网页上的文字、复制粘贴电子邮件内容等。
大班科学教案《复制》以下是一份大班科学教案:《复制》一、活动目标:1. 了解复制的概念和方法。
2. 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复制。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各种复制工具和材料,如复印机、复写纸、印章、模具等。
2. 一些简单的图案或图形,如花朵、动物等。
3. 记录表和笔。
三、活动过程:1. 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复制的物品,引发幼儿对复制的兴趣。
-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吗?2. 讲解- 讲解复制的概念和方法,如复印机可以复制文件,印章可以复制图案等。
- 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不同的复制工具和材料的特点。
3. 探索- 将幼儿分成小组,提供不同的复制工具和材料。
- 让幼儿尝试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进行复制,并记录自己的复制过程和结果。
4. 分享与讨论- 幼儿分享自己的复制作品和过程,说说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 引导幼儿讨论复制的意义和应用,如在制作贺卡、印刷书籍等方面的作用。
5. 拓展- 提供一些复杂的图案或图形,让幼儿尝试使用多种复制方法进行复制。
-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更多的复制现象。
6. 总结-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复制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和尝试复制。
四、活动延伸:1. 在艺术区提供更多的复制工具和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复制的乐趣。
2. 让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复制的资料,并分享给大家。
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了解了复制的概念和方法,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复制。
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开展类似的科学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复制》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复制。
2.学习使用纸和颜色来进行复制实验。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让幼儿了解复制这一概念的应用性。
二、教学准备1.班级:大班。
2.时间:45分钟。
3.教具:白纸、铅笔、多种颜色的蜡笔、剪刀、胶水。
4.学具:PPT课件。
三、教学过程1.开始课堂,引导幼儿回顾上次的学习内容,复习今天要学习的知识点。
老师用PPT展示“复制”的概念,向幼儿解释:复制是用一份模板制作出多份模板的过程。
2.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进行复制实验。
给每个幼儿发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先让孩子们随意画画,然后再让他们复制自己的画,用多种颜色的蜡笔来完成。
3.复制结束后,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几个幼儿的复制作品,并导入新的学习内容:如果一个大人喜欢某个画,但是画家不想让他拥有自己的原画,那么该怎样办呢?4.接下来,老师可以向幼儿们展示剪纸、贴图等手工艺品,并引导幼儿如何制作。
幼儿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实践,老师可以提供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纸和贴图,让孩子们进行选择。
同时向幼儿们解释,这些制作出来的手工艺品类似于复制品,也是一种“复制”。
5.复制品与原品相似程度的问题,老师也可以向幼儿们提出来。
让孩子观察他们所制作的东西与老师展示的皆非原品,相同的程度如何呢?接下来,老师可以参考这些小手工样品,与孩子们进行相似程度的比较讨论。
6.最后,老师通过PPT,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提醒孩子们对“复制”这一概念有一个更加深刻、理解。
四、教学方法1.示范法。
老师通过PPT课件和手绘图表,向孩子们展示和解释“复制”的概念和应用,并进行实际操作。
2.互动讨论法。
老师引导幼儿们进行互动探讨,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经验法。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孩子们参与制作,可达到更好的知识点吸收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价值1.通过创造性的操作,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感受复制这一概念的应用,对幼儿的生活有一定意义。
绘画《复制与粘贴》教学设计
淮师二附小朱勇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理解透明和不透明样式的差异,学会选定工具的使用;理解、掌握图片的选定、移动及复制的方法。
能力:通过对任务的完成使学生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探索图片的移动、复制、粘贴的方法。
情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特征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用“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和“粘贴”命令复制图形。
难点:应用“透明背景”和“不透明背景”。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1、春天来了,草儿绿了,
花儿红了,多美丽的草地啊!
闭上眼睛闻闻,阵阵花香扑
鼻。
多么美丽的一副画啊!可
是,好象少了点什么?
对了,如果在画中再添加
点蝴蝶、蜜蜂什么的就更好!
好,我们马上行动!
可蝴蝶是怎样的呢,让我
们先来细细观察一下。
蝴蝶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外形各异、颜色艳丽、花纹多样。
)
你准备用哪些工具画蝴蝶?(椭圆、刷子、曲线)(学生表述,师画。
)
好了,现在这副图大家应该很满意了吧?
(蝴蝶太少了,最好再多点,否则画面太空了。
)
一只蝴蝶太孤单,再多几只蝴蝶,更漂亮。
瞪大,眼睛看!我变变变!
这是怎么回事?想不想学这个小魔术?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4课复制与粘贴》
的注意力很快地从课间的放松状态,带
入课堂情境中来。
对蝴蝶外形的特点的
描述,整合了科学课知识,之所以让学
生画一画,是为了整合了前面所学的各
个工具的使用,不是为了目的而目的。
之所以在这里选择生说,教师画。
因为
看到一幅画,学生虽然能准确判断出该
使用哪些工具,但要想在计算机中准确
表达出来,没有教师的示范,光靠学生
自己的探索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更多的练习。
且这也不是本堂课的重点。
“小魔术”的设计,成功地激发了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欲望,各个跃跃欲试。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主题一:复制蝴蝶
1、先请大家打开书本,自学课本中63-65页的内容。
看看谁是自学成才的小小魔术师。
2、从大家兴奋的样子可以看出大家都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谁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设计意图:在计算机操作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最基本的体现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操作时间,所以教师应该精讲、少讲,甚至不讲,让悟性好、已经学会的学生来讲,学生会听得更有趣。
3、请大家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你认为在复制粘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复制一次以后可以粘贴几次?
(3)怎样做,可以一次粘贴两只、三只或者更多?
设计意图:我们的学生是富有好奇心的,也是乐于为了解决自己困惑而努力探究的。
但他们的好奇是茫然的、没有目的的,思考的层面难免停留在较肤浅的层面上。
适当的、巧妙的引导,能够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处。
主题二:移动蝴蝶
1、发现学生作品中移动蝴蝶的作品,进行展示。
学生评述。
2、蝴蝶在空中飞翔,在花丛中飞舞,遥相呼应。
比只在空中飞舞的那副看上去更灵动。
你也会吗?(学生自我尝试。
)
3、学生上台演示。
继续操作。
4、再次作品展示和评价。
设计意图:图形的复制与移动,是两个紧紧联系的环节。
有复制,就会有移动。
在移动的时候,定然有同学只是简单地平铺在空白的天空中,有的则是空中和花丛中都有。
后者在移动蝴蝶至花丛中的过程中,发现“应用透明背景”与“应用不透明背景”的使用。
着重展示后者。
初看后者,很多学生一定会觉得很简单。
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由此引入“透明”与“不透明”的概念。
因为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很好奇,也很好强,别的小朋友会的,我也要会的心态能很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展开学习。
当看到演
示的同学出现了问题时,他们的注意力更是集中,听的认真看的仔细。
自我探求所获的新知,总是比简单地被告知,模仿更容易使人获得成就感,对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精神更有帮助。
主题三:拓展提高,综合实践。
1、出示两个题目。
(1)(2)自选一题目。
2、学生作品展示及评价(对典型作品进行个别评价、小组评价)。
设计意图: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
2、出示加星题
(1)注意观察一下这幅图上的三艘帆船有什么相同点,异同点?
(2)在画这幅图的时候,我们如果能灵活运用复制粘贴的方法,也能很快完成。
下节课,我们交流。
设计意图:每一节课的结束应该是下一节课的开始,要给学生留下无尽的思考余地,余音绕梁而不绝。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大胆的给他们留下思考的空间,给他们以更多的点拨,去促进他们的成长。
主题四:全课小结
计算机绘画中复制、粘贴的操作,我们经常会用到。
这也是它与纸上作画比较起来,一个很大的优势。
想想看,那些地方,我们可以用到它?
设计意图:学就是为了用,而且是为了灵活地使用。
这个小结式的评语,有效地发挥了引导学生思考路线的作用,使学生开始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向,发散自己思维的广度。
由简单地学,成功地过度到灵活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