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有单位委派人员非法占有财物行为的司法认定
- 格式:pdf
- 大小:188.34 KB
- 文档页数:2
【法规标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发文字号】法[2003]167号【颁布时间】2003年11月13日【生效时间】2003年11月13日【全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现将《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印发,供参照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院:2003年11月13日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一、关于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犯罪的主体(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认定刑法中所称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根据有关立法解释的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在乡(镇)以上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司法实践中也应当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的认定所谓委派,即委任、派遣,其形式多种多样,如任命、指派、提名、批准等。
不论被委派的人身份如何,只要是接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代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工作,都可以认定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如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在国有控股或者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工作的人员,应当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国有公司、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
职务侵占罪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全面值得收藏)2016-06-08 郭越鸣刑事实务作者:郭越鸣(金道律师事务所)一、职务侵占罪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认定(一)“其他单位”是否要求法人或者依法成立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据此,职务侵占罪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从所有权性质上而言,一般而言是指非国有单位。
问题是,“其他单位”,还包括哪些单位?其内涵和外延该如何界定?是否要求是“法人”?是否与刑法第30条和第163条的“单位”一致?第一种观点认为此处的单位,应当是和公司、企业同样具有法人资格的非企业法人,比如私立学校、社会团体等,不包括村民小组、业主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
第二种观点认为此处的单位,不要求具有法人主体资格。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应当说,此处的“单位”,实质上是“被害单位”,应当与犯罪主体的“单位”具有一致性。
根据刑法第30条,犯罪主体的单位,一般指具有法人格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但我国刑法的单位犯罪毕竟不同于国外的法人犯罪。
我国单位犯罪的主体,还包括非法人组织,既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常设性机构,也包括为组织体育赛事、文艺演出或者其他正当活动而成立的组委会、筹委会、工程承包队等临时性组织。
现代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形成、演变过程,充分说明刑法从过去单纯强调形式层面到现代同时强调实质层面。
也就是说,刑法中的单位范畴,要大于民法中的单位范畴,并非限于法人,只要依法成立、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具有相对独立的财产和意志、能够以自己的名义承担一定责任的组织,都应当认定为刑法中的“单位”。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立案标准来源: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编辑:张智勇律师(重庆律师协会刑事委员会副主任)刑辩专家张智勇释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立案追诉标准与司法认定实务》内容简介: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立案标准:构成公司、企业、其他单位人员受贿罪必须是受贿数额较大的,不足较大数额的按一般受贿行为处理。
数额较大的具体界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索取或者收受贿赂5000元至20,000元的,属于数额较大。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立案标准之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犯罪的客体是国家对公司、企业以及非国有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管理制度。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中,公司、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后者如教育、科研、医疗、体育、出版等单位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通过自己合法的职务活动,使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角色得以正常而出色的发挥。
因此,有关法律对这些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职务活动作了规范,建立起一套明确的管理制度。
相关人员受贿罪则是对这套管理制度的直接侵犯,从而产生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管理层的腐败,危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根本利益,破坏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公平竞争的交易秩序。
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本罪在客观方面的重要因素,是指公司、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后者如教育、科研、医疗、体育、出版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本人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权以及利用与上述职权有关的便利条件。
索取他人财物是指利用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务上的便利,主动向有求于行为人职务行为的请托人索要财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200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文件法〔2003〕167号发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现将《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印发,供参照执行。
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院。
为了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审判经济犯罪案件工作,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6月4日至6日在重庆市召开了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主管刑事审判工作的副院长和刑庭庭长参加了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也应邀派员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总结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修订实施以来人民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分析了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审判经济犯罪案件的工作做了部署。
座谈会重点讨论了人民法院在审理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案件中遇到的有关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并就其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形成了共识。
经整理并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纪要如下:一、关于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犯罪的主体(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认定刑法中所称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根据有关立法解释的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在乡(镇)以上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司法实践中也应当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的认定所谓委派,即委任、派遣,其形式多种多样,如任命、指派、提名、批准等。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金融犯罪及刑事责任题库考点1、多选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
A.使用伪造的信用卡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进行诈骗C.冒用他人的信用卡D.利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E.使用以(江南博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正确答案:A, B, C, D, E参考解析:信用卡诈骗罪的客观表现主要有: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使用作废的信用卡进行诈骗的;冒用他人的信用卡进行诈骗的;使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的。
故以上选项均正确。
2、单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可能构成()。
A.贪污罪B.职务侵占罪C.挪用公款罪D.挪用资金罪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职务侵占罪是指非国有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3、判断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为个人和单位。
()正确答案:错4、单选下列行为中,没有触犯《刑法》有关规定的是()。
A.某银行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直接用于发放贷款B.负债银行经批准吸收社会公众存款C.甲企业为乙企业走私所持资金提供账户协助其财产转移D.使用假证明获得银行借贷资金,造成银行重大损失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A项触犯了《刑法》中的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B项属于合法经营,C项行为触犯了《刑法》中的洗钱罪,D项行为构成金融诈骗罪。
5、判断题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归个人所有的,按受贿罪定罪量刑。
()正确答案:对6、判断题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外地出差时,用公款为10余名亲属提供交通和住宿达4周之久,不属于犯罪行为。
()正确答案:错7、多选危害货币管理罪主要包括()。
A.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B.持有、使用假币罪C.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D.高利贷转贷罪E.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正确答案:A, B参考解析:危害货币管理罪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和持有、使用假币罪。
职务侵占罪相关法条及司法解释一、[刑法条文]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款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相关法律]《公司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董事、监事、经理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其他非法收入或者侵占公司财产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退还公司财产,由公司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合伙企业法》第六十八条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中,将应当归合伙企业的利益据为己有的,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侵占合伙企业财产的,责令将该利益和财产退还合伙企业;给合伙企业或者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司法解释]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5·12·25法发[1995]23号)二、根据《决定》第十条的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侵占罪。
《决定》第十条规定的“侵占”,是指行为人以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公司、企业财物的行为。
实施《决定》第十条规定的行为,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四、根据《决定》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实施《决定》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处罚。
案例04/2011案例研究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裁判要旨】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对象是他人给付的财物,不属于本单位所有;而职务侵占罪以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为典型特征。
在经济往来领域,行为人在合同之外另行协议获取好处费的行为,本质上是职权与利益的交易,应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文/陈如霞(二审主审法官)朱帅■案号一审:(2009)钟刑初字第230号二审:(2009)常刑二终字第51号【案情】被告人沈磊、薛峰原系江苏蓝色快舟都市连锁旅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蓝色快舟公司)的业务部员工。
2007年11月,被告人吴浩瑜得知其表弟沈磊所在公司欲在南京租赁房屋,开发旅店业务,就在报纸上刊登求租广告。
南京夫子庙健康路的张某某有房屋出租,委托代理人朱某某找到吴浩瑜商谈。
吴浩瑜告知沈磊。
蓝色快舟公司负责人在听取汇报并现场实地查看后,派沈磊、薛峰负责商谈在南京的房屋租赁事宜。
沈磊、薛峰、吴浩瑜经事先商量后,向朱某某提出:每年的房屋租金按168万元计算,但要求从中获得8万元的好处费。
朱某某向张某某请示后表示同意。
张某某与蓝色快舟公司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从2008年2月15日起,前三年每年房租168万元,以后逐年递增;2007年051案例04/201112月1日,首付2008年2月15日到2008年11月15日叁个季度的房租126万元;从2008年11月16日开始,房租按月支付。
同时,吴浩瑜按照事先与沈磊、薛峰商量的方案,与张某某签订协议:张某某需向吴浩瑜支付好处费84万元;其中,收到房租首付款后一次性支付42万元,剩余款项于2008年9月、10月、11月分月支付。
2007年12月5日,张某某收到蓝色快舟公司首付房租款126万元,朱某某将其中37万元汇至吴浩瑜账户,原约定42万元中的另外5万元作为张某某的借款而未实际支付。
沈磊实际得到12.5万元,薛峰得到11.5万元,吴浩瑜得到13万元。
2008年12月,张某某与蓝色快舟公司因故重新签订了每年房租130万元的租房合同。
《刑法》第⼀百六⼗三条---⾮国家⼯作⼈员受贿罪《刑法》第⼀百六⼗三条【⾮国家⼯作⼈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作⼈员利⽤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财物或者⾮法收受他⼈财物,为他⼈谋取利益,数额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作⼈员在经济往来中,利⽤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续费,归个⼈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员有前两款⾏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五条、第三百⼋⼗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由于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每年都会出现新变化,苏义飞律师将在此⽹站页⾯每年更新⼀次该罪名量刑标准:(2016年)最⾼⼈民法院、最⾼⼈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法律若⼲问题的解释第⼗⼀条 刑法第⼀百六⼗三条规定的⾮国家⼯作⼈员受贿罪、第⼆百七⼗⼀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数额巨⼤”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倍、五倍执⾏。
刑法第⼆百七⼗⼆条规定的挪⽤资⾦罪中的“数额较⼤”“数额巨⼤”以及“进⾏⾮法活动”情形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挪⽤公款罪“数额较⼤”“情节严重”以及“进⾏⾮法活动”的数额标准规定的⼆倍执⾏。
刑法第⼀百六⼗四条第⼀款规定的对⾮国家⼯作⼈员⾏贿罪中的“数额较⼤”“数额巨⼤”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第七条、第⼋条第⼀款关于⾏贿罪的数额标准规定的⼆倍执⾏。
第⼗⼆条 贿赂犯罪中的“财物”,包括货币、物品和财产性利益。
财产性利益包括可以折算为货币的物质利益如房屋装修、债务免除等,以及需要⽀付货币的其他利益如会员服务、旅游等。
后者的犯罪数额,以实际⽀付或者应当⽀付的数额计算。
第⼗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的,应当认定为“为他⼈谋取利益”,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实际或者承诺为他⼈谋取利益的;(⼆)明知他⼈有具体请托事项的;(三)履职时未被请托,但事后基于该履职事由收受他⼈财物的。
职务侵占罪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综合(2014-11-02 18:26:22)转载▼标签:法律一、刑法基本规定第一百八十三条【职务侵占罪;贪污罪】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村民小组组长职务侵占罪(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上有公共财物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1999.6.25 法释[1999]12号)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川高法[1998]224号《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侵吞公共财物如何定性的问题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答复如下:对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二)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法〔1999〕217号)1999年10月27日(三)关于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成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吞集体财产犯罪的定性问题为了保证案件的及时审理,在没有司法解释规定之前,对于已起诉到法院的这类案件,原则上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三、共犯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已于2000年6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20次会议通过。
非国有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之界定《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这一款具体规定了所谓“准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即:1、国有单位(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2、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3、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第1、3种范围的内涵是相对清晰的,比较容易认定。
而第二项即“受委派”人员在司法实践中争议颇多,分歧主要集中在非国有企业中哪些人员是具有“受委派”和“从事公务”特征之“准国家工作人员”。
本文试对此展开阐述:一、受委派的含义“受委派”的含义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方面,包括委派者和受委派者。
根据刑法的规定,委派者应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
而受委派者有何条件,刑法并未进行限制性规定。
二是内容方面,即受委派者的权利和义务,刑法将其限制为“从事公务”,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应由“公务”的内容来确定。
何为受国有单位委派?受委派是与依法定、受委托相对应、相并列的概念。
依法定是指行为人取得从事公务的资格是来自于依据全国性或地方性的法律、法规而进行的选举、任命、考核等,如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
受委托是指行为人取得从事公务的资格是基于有关单位的委托而产生。
受委派是基于委任或派遣。
委托与委派之间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不同。
委派是委任、派遣,是一个单位任命某人到另一个单位担任一定职务,它实际上是任命,不过不是向本单位任命,而是基于某种合法缘由向外单位任命。
被委派者担任一定的职务,获得一定的授权在职权范围内独立从事公务。
委托则是基于协商将一定事务交给他人管理,被委托者以协议为依据独立从事活动,活动的结果按照协议由委托者和受委托者双方承担。
在现行《刑法》第九十三条中规定了受委派从事公务,而未规定受委托从事公务。
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共同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职务型经济犯罪疑难问题对话录(8)作者:最高人民法院熊选国苗有水来源:2005-01-26中国法院网--刑事研究熊选国:司法实践中,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共同非法占有单位财物的案件较为常见。
这类案件通常称为“内外勾结共同侵吞公共财物”的案件,情况比较复杂,往往引发在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之间如何定性问题的争议。
苗有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85年发布了《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其中规定:“内外勾结进行贪污或者盗窃活动的共同犯罪,应按其共同犯罪的基本特征定罪。
共同犯罪的基本特征一般是由主犯犯罪的基本特征决定的。
”“如果共同犯罪中主犯犯罪的基本特征是贪污,同案犯中不具有贪污犯罪主体身份的人,应以贪污罪的共犯论处。
”“如果共同犯罪中主犯犯罪的基本特征是盗窃,同案犯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不论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应以盗窃罪的共犯论处。
”可以说,这个司法解释解决了不少问题,但仍然给当时的刑事司法留下了一些困惑:无法区分主、从犯的案件怎么处理?有多个主犯,既有特殊主体,又有一般主体的,应如何定罪?这些困惑似乎一直到修订后的刑法颁布时都没有解开。
熊选国:的确如此。
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年2月颁布《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后,出现了国家工作人员与公司董事、监事或者职工共同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同年12月颁布的《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司法解释的草案中曾规定:公司、企业里的国家工作人员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犯罪的,应按照身份的不同分别定罪,即国家工作人员定贪污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定侵占罪(现在的职务侵占罪)。
当时的司法实践中,许多案件也是这么处理的。
修订后的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款规定:“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法[2003]167号)(相关资料: 裁判文书21篇相关论文16篇)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现将《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印发,供参照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院。
2003年11月13日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一、关于贪污贿赂犯罪和渎职犯罪的主体(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认定刑法中所称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队事公务的人员。
根据有关立法解释的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末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在乡(镇)以上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司法实践中也应当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的认定所渭委派,即委任、派遣,其形式多种多样,如任命、指派、提名、批准等。
不论被委派的人身份如何,只要是接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代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工作,都可以认定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如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在国有控股或者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工作的人员,应当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国有公司、企业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原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和股份有限公司新任命的人员中,除代表国有投资主体行使监督、管理职权的人外不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非国有单位受委派从事公务人员的认定2009-9-22 00:11撰文曹坚受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也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一种,根据刑法第93条第2款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认定受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关键是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委派”和“从事公务”的含义。
《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对“委派”与“从事公务”作出了较为细致的解释,是司法实践的重要参照标准。
所谓委派,即委任、派遣,其形式多种多样,如任命、指派、提名、批准等。
不论委派的人身份如何,只要是接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代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工作,都可以认定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如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在国有控股或者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工作的人员,应当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从事公务,是指代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履行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
公务主要表现为与职权相联系的公共事务以及监督、管理国有财产的职务活动。
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国有公司的董事、经理、监事、会计、出纳人员等管理、监督国有财产等活动,属于从事公务。
笔者认为,委派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要件:(1)委派的主体特定,即委派的主体必须是国有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这里的国有公司,必须是资产全部国有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公司不是国有公司。
(2)委派的目的特定,即委派的目的是到受委派单位从事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具有公务性质的活动,从事技术或劳务性质的工作不能视为委派。
何为⾮法侵占他⼈财产罪,构成要件是什么侵犯财产罪的⼀类,是指以⾮法占有为⽬的,将他⼈的交给⾃⼰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法占为⼰有,数额较⼤,拒不交还的⾏为。
现规范简称为侵占罪。
他⼈财产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如果通过⾮法途径获取他⼈财产,都是属于违法⾏为。
那么,侵占他⼈财产构成要件有哪些呢?下⾯由店铺⼩编为您进⾏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为您解惑。
何为⾮法侵占他⼈财产罪,构成要件是指以⾮法占有为⽬的,将他⼈的交给⾃⼰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法占为⼰有,数额较⼤,拒不交还的⾏为。
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财物的所有权。
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的交给⾃⼰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
所谓他⼈的交给⾃⼰保管的财物即代为保管的他⼈财物,是指通过他⼈委托或依照契约或有关规定⽽为他⼈收藏、管理的财物,所谓他⼈的遗忘物,是指出于⾃⼰的本意,本应带⾛却因遗忘没有带⾛的财物,如买东西将物品忘在柜台上,到他⼈家⾥玩将东西遗忘在⼈家家⾥,乘坐出租车把财物遗忘在车⾥等。
应当提出,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
后者是失主丢失的财物,失去对财物的控制时间相对较长,⼀般也不知道丢失的时间和地点,拾捡者⼀般不知道也难以找到丢失之⼈。
⽽遗忘物,则是刚刚、暂时遗忘之物,遗忘者对之失去的控制时间相对较短,⼀般会很快回想起来遗忘的时间与地点,回来寻找,⽽拾拣者⼀般也知道遗忘者是谁。
遗忘物也不同于遗弃物,后者则是所有⼈或保管者不再需要⽽基于⾃⼰的意志加以处分⽽抛弃的财物。
所谓埋藏物,是指为隐藏⽽埋于地下之物,如埋在⾃⼰院⼦⾥的钱财、埋在坟墓中的珠宝等。
埋藏物不同于地下的⽂物,后者年代久远,具有历史、⽂化、科学、艺术价值,⼀般应属于国家所有。
总之,⽆论是代为保管之物还是遗忘物以及埋藏物都必须是他⼈的财物。
所谓他⼈,在这⾥仅指公民个⼈,不包括国家或单位。
国家、单位之物基于委托或其他原因⽽由他⼈代管的,⾏为⼈如果⾮法占为⼰有,则应构成贪污罪或者职务侵占罪,他⼈遗忘的财物,财物的所有权虽然可能是国家或单位的,但遗忘⾏为仅是个⼈⾏为,其应对遗忘之物承担赔偿责任。
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立案标准一、刑事案件立案适用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四百四十五条,侵占他人财物等刑事案件分为故意犯和过失犯,对此要么对此案件进行不予起诉,要么进行刑事立案审查,并根据具体情形决定是否立案起诉。
案件立案起诉,主要依据四个方面标准。
(一)事实发生在法律制定规定范围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百八十条:“以dead(虚构、变造事实)谋取私利,构成侵略他人财物、权益而情节严重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以下简称:“百八条”);侵占他人财物,触犯其利益的行为,必须要满足“百八条”规立的犯罪要件:(1)做错的行为;(2)以dead;(3)谋取私利,(4)情节严重。
(二)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来源和情节。
由于犯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不同,其作案嫌疑人及来源的身份也有很大不同,例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银行从业人员等。
这些嫌疑人虽然都犯有侵占他人财物罪,但是自然人发生的犯罪,追究的刑事责任就比公司或企业要重些,因此在立案时,要根据每一起具体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及来源、所犯罪情节以及实际情况,以及与其他民事利益者是否存在影响程度,来判断是否构成侵占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
(三)犯罪嫌疑人知晓其所做的行为。
由于许多侵占他人财物的案件,嫌疑人可能并不完全知晓所做的行为违反了法律,如过失侵占他人财物罪,嫌疑人一般是普通的过错,并无故意损害他人财产利益。
此类情况下,通常不构成侵占他人财物的刑事犯罪,也不构成侵占他人财物的民事错误行为。
所以在确定此类案件是否构成侵占他人财物的刑事犯罪或民事错误行为,必须考虑犯罪嫌疑人是否亦当时知晓其所做的行为。
(四)侵占他人财物是否故意或过失就侵占他人财物而言,故意犯与过失犯有着性质上的不同,适用范围也有很大的不同,二者又会划分出很多种状态,要准确识别每一起案件的构成元素,才能准确地且合理地判断此起案件构成的是什么犯罪,而不是另外一种犯罪。
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罪立案标准一、主观方面的立案标准主观方面的立案标准主要是指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即犯罪嫌疑人有意识地进行非法占有行为。
主观故意的存在可以通过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言语以及相关证据来证明。
首先,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可以反映其主观故意。
例如,犯罪嫌疑人以暴力、胁迫、欺骗等手段获取他人财物,或者通过盗窃、抢劫、诈骗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这些行为都表明犯罪嫌疑人具有明确的非法占有目的。
其次,犯罪嫌疑人的言语可以证明其主观故意。
例如,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前或作案过程中,明确表示要占有他人财物,或者向他人威胁、勒索等,这些言语可以作为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
最后,相关的证据也可以反映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故意。
例如,银行账户、转账记录、交易合同等证据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和手段。
二、客观方面的立案标准客观方面的立案标准主要是指犯罪行为的客观事实,即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符合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罪的构成要件。
客观方面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占有他人财物:犯罪嫌疑人必须对他人的财物占有,即具有支配、控制该财物的实际能力。
2.他人财物:被占有的财物必须属于他人所有,而不是非财产所有权人所有,否则不构成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罪。
3.非法占有:犯罪嫌疑人的占有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没有合法的占有理由,或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目的:犯罪嫌疑人的占有行为必须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通过占有别人财物达到自己的利益或者满足自己的欲望。
除了上述客观方面的立案标准之外,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和案件特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对于涉及巨额财物的案件,通常会要求提供更加充分的证据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确保定罪量刑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主观方面的主观故意和客观方面的占有他人财物、他人财物、非法占有和目的等多个方面的要素,需要综合考虑并结合相关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分析判断。
非国有企业中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界定的几种情形【关键词】非国有企业;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界定根据《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这一款具体规定了所谓“准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而其中“受委派”人员在司法实践中争议颇多。
受委派和从事公务是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两个条件,且要求同时具备、相互统一。
受委派是从事公务的前提,从事公务是委派的内容。
如果虽受委派但非从事公务或者虽从事公务但非委派职权所应从事的事务,都不能视为受委派从事公务。
由于企业管理上的复杂性和变动性,被委派人员的身份在企业中可能发生变化,职务的变化是否影响到其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笔者认为,应在把握上述两个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下面主要探讨四种常见的情形:一、在严格实行职工代表大会的集体企业中,国有单位委派来的工作人员,又经职工代表大会选举担任职务的,是否仍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根据《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的规定“集体企业依照法律实行民主管理。
职工代表大会是集体企业的权力机构,由其选举和罢免企业管理人员,决定重大问题”,可见职工代表大会是集体企业的权力机构。
因此,在严格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企业中,其主管单位即国有单位派来的管理人员工作到职工代表大会召开之时,其职位要经过大会的选举认可并通过。
未通过的,一般由委派单位召回或在集体企业中改任其他职务。
这样的集体企业,国有单位委派人员担任职务受到一定限制或具有暂时的效力,最终决定权在于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经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的管理人员其职务的来源只能是职工代表大会而不再是国有单位的委派,其对职工代表大会负责而不再对委派单位负责。
这些人员的身份特征由国有单位的委派人员转化为企业民主管理产生的人员,从职工代表大会选举通过生效时起不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公司员⼯侵占公司财产可以涉嫌哪些罪名我们知道,如果是国家⼯作⼈员侵占国家财产的,构成相应的违法犯罪。
那么,如果是⾮国家⼯作⼈员,⽐如公司的员⼯、董事,侵占公司的财产,是犯什么罪呢?下⾯由店铺⼩编为您进⾏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为您解惑。
⼀、公司员⼯侵占公司财产可以涉嫌哪些罪名职务侵占罪,盗窃罪,贪污罪,⾮法占有罪。
⼆、侵占公司财产构成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员,违反法律规定,利⽤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法占为已有的⾏为。
(⼀)客体要件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公司”是指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公司法》成⽴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是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其他依法设⽴的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的的具有法⼈资格的组织。
如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外国公司在我国境内设⽴的分⽀机构。
“其他单位”是指公司、企业以外的群众团体、管理公益事业的单位、群众⾃治性组织,如学校、医院、社团、居(村)委会等。
“本单位财物”不仅指本单位“所有”的财物,⽽且还指本单位“持有”的财物。
包括:⑴、已经在本单位的占有、管理之下并为本单位所有的财物。
⑵、本单位虽尚未占有、⽀配但属于本单位所有的债权。
⑶、本单位依照法律规定和契约约定临时管理、使⽤或运输的他⼈财物,如邮局的邮件。
从物的性质上看,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有形财产和⽆形财产,如电⼒、热能、煤⽓、天然⽓等。
但不包括单位的知识产权,侵占单位的知识产权,在刑法“侵犯知识产权罪”⼀节有特别规定。
(⼆)客观要件表现为⾏为⼈利⽤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法占为已有,数额较⼤的⾏为。
1、⾏为⼈利⽤了其职务上的便利利⽤职务上的便利,是指⾏为⼈利⽤⾃⼰在本单位职务上所具有的主管、管理或者经⼿本单位财物的便利。
“主管权”,是指对本单位财物的调拨、安排、使⽤等具有决定性的⽀配权,⼀般都是在单位中担任⾼层管理职务,如董事长、总经理、⼚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