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根基_以法律意识为视角_卢小龙
- 格式:pdf
- 大小:116.20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继续教育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二)一、单选题(共7题,每题5分)1、()是法治的生命线。
A、法律B、安全C、平等D、公正正确答案:D、公正2、()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A、司法B、守法C、执法D、立法正确答案:A、司法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改革开放D、以人为本正确答案: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先行,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司法B、守法C、执法D、立法正确答案:D、立法5、总书记认为应该把()放在第一位,这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只有内心尊崇法治,才能行为遵守法律。
A、立法B、用法C、尊法D、守法正确答案:A、立法6、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这是正确认识党和法关系的()。
A、关键B、根本C、前提D、基础正确答案:A、关键7、要把()当作主心骨,做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执法者。
A、社会稳定B、经济建设C、法治精神D、民族精神正确答案:C、法治精神二、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党统筹法治建设各领域工作,主要体现在()。
A、公平正义B、领导立法C、保证执法D、支持司法E、带头守法正确答案:B、领导立法 C、保证执法 D、支持司法 E、带头守法2、我们要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把发展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结合起来。
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立法的(),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A、针对性B、民主性C、系统性D、可操作性E、及时性正确答案:A、针对性 C、系统性 D、可操作性 E、及时性3、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部局的主要内容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实现人民当家作主C、全面深化改革D、全面依法治国E、全面从严治党正确答案: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依法治国 E、全面从严治党4、以下对依法治国论述正确的是()。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3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3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法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
2.教学难点: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依法维权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个真实的法律案例视频,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系列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运用法律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3.知识讲解:教师简要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醒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6.课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依法维权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202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测目录考纲考情命题预测 (1)思维导图速记卡片 (2)考点研析典题研磨 (2)微考点一科学立法 (2)微考点二严格执法 (5)微考点三公正司法 (8)微考点四全民守法 (10)易错明辨澄清误区 (13)时政要闻议题探究 (14)必修3 《政治与法治》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课标要求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备考策略1.以“公民参与立法有什么意义、有哪些途径”为议题,探究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的意义2.以“如何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为议题,探究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的意义3.以“为什么说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为议题,探究司法公正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体现公正司法的制度和措施4.以“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为议题,探究法治与生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认识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核心素1.政治认同:认同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内涵及其要求2.科学精神:能够面对一般情景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速记卡片3个要求:科学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要求。
4个内涵: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内涵。
4个推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微考点一科学立法【考点解读】1.科学立法的内涵(1)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
(2)科学立法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
(3)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
要立良善之法,立管用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4)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
张璁
【期刊名称】《法治与社会》
【年(卷),期】2022()5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
从编纂民法典,以良法善治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到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总页数】1页(P65-65)
【作者】张璁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六个重点”推进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2) “六个重点”推进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2)精选3篇(一)1.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使全市居民都能够理解和遵守法律。
2. 健全普法服务网络:建立完善的普法服务平台,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解决群众在法律问题上的困难和疑惑。
3. 推进普法进校园: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4. 加强行政执法和司法公正监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和司法公正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者和司法机关的监督,确保法律执行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5. 加强基层普法组织建设:推动社区、村庄等基层组织建立普法工作机构,加强基层普法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普法水平。
6. 健全普法宣传平台:建设多层次、全方位的普法宣传平台,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提高宣传效果和覆盖面。
“六个重点”推进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2)精选3篇(二)1.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通过举办法治宣传活动、制作普法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全市人民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2. 完善立法机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确保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执行性,为全市的法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 强化法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机关、执法部门的监督,确保其依法行使职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4. 推进公正司法:加强法官和检察官的职业培训,提高司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促进全市的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
5. 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为无法负担律师费用的群众提供法律帮助,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6.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法治思想进校园,加强学校的法律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为未来的法治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六个重点”推进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2)精选3篇(三)1. 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申论热点:让法治文化接地气润人心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此举将进一步培厚法治中国的文化土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法治根基。
公务员考试角度解读[提出观点]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
而法律信仰的形成,离不开法治文化的滋养和熏陶。
[综合分析]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取向,不仅受制度的刚性约束,还深受文化等精神世界的影响。
人们是否自觉遵从法律、信奉法律,文化氛围的作用至关重要。
全面依法治国,离不开法治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熏陶。
唯有全社会将法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实现真正的良法善治。
所以,全面依法治国要注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新发展阶段全民普法的有效途径。
历史经验表明,一些领域法治文化氛围不浓,既有法治实践不到位的原因,也是法治文化建设薄弱的结果。
比如,部分社会成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不足,信关系不信法、信人情不信法、信闹不信法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凡此种种提醒我们,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才能夯实法治观念、形成法治氛围、提升法治素养,让法治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每一个公民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
[参考对策]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首先要夯实法治宣传教育这个基础。
以“八五”普法为契机,我们要进一步创新形式,着力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要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在形式上,要以法治精神、法治事件为蓝本,创作生产出优秀的法治文艺作品,搬上荧幕、搬上舞台、刊载报刊、遍布网络、融入生活。
2023年度八五普法导读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法治思维逐渐深入人心,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为进一步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八五普法导读应运而生。
本导读旨在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加强法治意识,推动全社会的法治建设。
一、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法治的核心是依法治国,即依照宪法和法律来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秩序。
只有依法行政、依法执法,才能保障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二、宪法是法律的根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权力的组织和运行方式,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我们要尊重宪法,遵守宪法,不得违反宪法。
三、法律是社会的规则法律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法律界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人们的行为。
我们要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不得违法乱纪。
四、民法是人民的法律民法是保护人民权益的法律。
民法规定了民事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原则,保护了个人财产权益,维护了社会秩序。
我们要学习民法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刑法是社会正义的守护者刑法是维护社会正义的法律。
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和相应的刑罚,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要遵守刑法,不得犯罪行为,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宁与稳定。
六、行政法是行政管理的法律保障行政法是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
行政法规定了政府的权力和行使方式,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我们要了解行政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监督政府的行政行为。
七、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我们要了解劳动法,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共同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
八、知识产权法是保护知识创造者权益的法律知识产权法是保护知识创造者权益的法律。
知识产权法规定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和权利,保护了知识创造者的创作成果。
我们要尊重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用法治夯实社会治理根基作者:禹治洪来源:《新长征》 2017年第7期在省十一次党代会上,巴音朝鲁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依法治省为社会治理根基,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巴音朝鲁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在吉林扎实贯彻、深入落实的生动实践。
贯彻落实好巴音朝鲁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战略实施,需要更加深入地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并在具体工作中抓好落实。
坚持科学立法,重在立足省情。
法律属于上层建筑,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脱离了省情和实际的立法,便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解决不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因此,坚持科学立法必须坚持立足实际,把握省情,通过“立、改、废”更好地发挥立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航作用。
一是解决“为什么而立”的问题。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后,地方立法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立法的空间更加有限,我们更应把有限的立法资源用在刀刃上。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通过实施“三抓”行动部署,为新一轮吉林振兴发展贡献力量,我们的立法应紧紧围绕中心,在服务大局上有为有位,积极为推动改革发展出台地方性法规,在法律层面为“三个五”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提供政策支持,使我省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不因领导者的变动而变动,不因政策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以发展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筑牢我省振兴发展的基石。
二是解决“针对什么改”的问题。
立法随形势变化而修改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有必要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地方的一些法规进行修改和完善,但地方法规的修改绝不能应合形势需要搞“一刀切”,而是要结合当前我省的发展实际,对以往的地方性法规进行有针对性的梳理,哪些大改,哪些小动,要心中有数,慎之又慎。
申论范文:夯实平安中国的法治根基申论范文:夯实平安中国的法治根基近年来,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不断提升。
然而,社会稳定与安全仍然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要实现平安中国的目标,夯实法治根基是重中之重。
只有通过积极发展法治,建设法治国家,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与人民安全,推动国家全面发展。
一、强化法治教育,提升人民法律素养法律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工具,也是人民群众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宝。
为了夯实法治根基,必须大力加强法治教育。
首先,要加大对法治的普及力度。
通过各种渠道,如学校、社区、媒体等,向人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此外,还应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法治教育培训体系,普及法治理念,加强法律意识。
二、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与人民安全的法律武器。
为了夯实法治根基,必须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
首先,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其次,要及时修订过时的法律法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同时,还应提高立法的透明度,积极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制定更加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法律法规。
三、建设公正、高效的司法机构司法机构是法律的实施者,是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力量。
为了夯实法治根基,必须建设公正、高效的司法机构。
首先,要加大对法官、检察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
其次,要加大对司法机构的投入力度,改善他们的办公条件,提高办案效率。
此外,还要加强对司法机构的监督,确保他们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司法公正。
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倡导法治精神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法治根基的重要支撑。
为了夯实法治根基,必须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倡导法治精神。
首先,要加大对法治文化的宣传力度,引导人民群众养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习惯。
其次,要加强法治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培养更多的法治人才。
此外,还应加强对法治文化的保护,推动法治文化的繁荣发展。
申论范文:夯实平安中国的法治根基摘要: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夯实平安中国的重要根基。
本文从法治理念的形成、法治实践的推进、法治建设的探索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夯实平安中国法治根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文章指出,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深化司法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因此,夯实平安中国的法治根基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法治根基;平安中国;依法治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国特色近年来,平安中国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夯实平安中国的法治根基也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治的建设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
夯实平安中国的法治根基,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治理念的形成法治是指国家行使权力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裁判、依法治军等等,所以法治具有法律权威性的特点。
法治理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这些西方国家都把法律作为一种更高尚的权威,保护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在中国,法制规范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但在中国多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清朝晚期,中国法治进入低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展了一系列推进法治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规范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
这些法律规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向法治社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法治实践的推进在法治实践的推进方面,中国积极推动作出更为公正、高效的司法判决,不断扩大法理适用范围,加强法律文书公开、执行情况公开,这些均为推进法治实践做出的努力。
另外,打击贪污受贿、金融欺诈等各类犯罪、比如以防止出现“李鬼才会来”等案例,都是法治建设的良好体现。
除法律的生命力和约束力外,司法改革的推进和理论体系的建立也是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保障。
申论热点:夯实基层法治基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1200字
夯实基层法治基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当前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扎实基础、以法治为根本、建设规范治理体系,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为了实现法治中国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实施。
首先,要依法行政,加强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完善国家行政组织和政府机构职能定位,建立健全内外部激励机制,保护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大法治建设的经费投入,重视政法队伍建设,强化维护法治的政治责任。
其次,要增强对法治的认识,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法律普及活动,让老百姓明白法律的作用及其所涉及的相关要求,不仅有助于普及法治精神,更有助于推动法治国家建设。
此外,为了遏制违法犯罪行为,要深化司法改革,建立健全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制度,保障司法公正,加强对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总之,实现法治中国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须要,也是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必然选择。
国家领导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坚持以法治为准绳,抓好法治建设,深入推进改革和发展,加强对城市和农村基层行政管理,夯实法治基础,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助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实现中国梦。
申论热点:夯实基层法治基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夯实基层法治基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国家下调法治的“整体性”,建立以制度为基础的基层法治体系,就有助于把人民群众对法治的需求向上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充分的法治保障。
首先,加强基层法律宣传教育。
提升基层群众法治意识,宣传法律知识,让老百姓真正了解法律、遵守法律,这是夯实基层法治基础最基本的要求。
只要社会大众有充分的法治素养,才能促进政府职责的合理执行,也能够更好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其次,通过基层法治实践,推动基层法治发展。
国家要大力推动和弘扬尊重基层法律,坚持宪政与法治精神,落实好职责,有效实施政府机构的职能定位、工作过程,并将法律原则和民主实施贯彻至基层,在每个层次都要充分落实法治保障权利。
同时,加强以社区建设为支撑的基层扫黑除恶斗争,推动基层法治工作的完善,保障社会治安稳定,建设社会和谐文明。
国家要讲求实效,在社区制订相应的用人制度、职责制度,建立一套完善的基层法治体系。
正是通过夯实基层法治基础,坚持以宪法为根基,以法律为准绳,把依法治国的思想渗透到每一个层面,实现以法治中国建设为目标,以依法治国为基础,以法治文明为根基,实现依法治国建设取得突出成效。
完善基层法治体系,还要针对当地文化及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法律措施。
例如,要根据当地情况,加强居民公共服务能力,提高解决社区事务的效率;另外,加大社会治安防范投入,推动社会治安水平的持续改善;此外,还要加强司法行政保障,让法律监督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保证人民群众对法律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再者,基层政府也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促进政府法治建设。
要合理安排政府职能,确保政府职责贯彻落实;要加强基层行政执法能力,让行政机关具有足够的权力来强制执行法律法规;此外,要推动政府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提高审批效率,减少“堆积式”的审批程序,以此来更好的夯实基层法治基础。
总之,夯实基层法治基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实践推动、社区工作、行政执法及政府能力建设等多项举措综合作用,推动基层法治及依法治国建设,以更积极、更务实、更创新的方式,发挥政府、社会和法律之间协调协作的作用,大力夯实基层法治基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申论热点:夯实基层法治基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600字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夯实基层法治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基层法治包括民事、宪法、行政等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实施,有效地落实规范行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公民安全和社会稳定,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成就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方面,要强化立法保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立法投入,形成全方位、系统、权威、便捷的立法工作机制。
另一方面,要以依法行政为核心促进基层规范化管理,加强基层法治教育,提高基层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完善基层法治咨询服务,提供便捷的法律救济途径。
此外,要加强司法保障,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要建立面向基层的快捷司法队伍,推行基层法官驻村制度,完善司法机构和公民司法服务网络,确保司法主体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带来的红利。
总之,要夯实基层法治基础,健全制度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证法治中国建设的顺利推进。
专题23 走进法治天地目录 (2) (2)考点一走进老师 (3)考向01 教师职业 (4)考向02 风格不同的老师 (4)考点二师生交往 (6)考向01 教学相长 (7)考向02 表扬批评 (7)考向03 良好师生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考向04 教学相长...................................................................................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考向05 解决矛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考点三家与家庭.. (8)考向01 “家” (9)考向02 “家风” (9)考向03 孝亲敬长” (10)考点四爱的碰撞 (10)考向01 亲情 (11)考向02 爱的碰撞 (11)考点五现代家庭................................................................................ 错误!未定义书签。
考向01 和谐家庭 (12)考点课标素养要求命题预测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了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对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
“法律、法治与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意识与依法办事、未成年保护”常以选择、简答、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以国家最新出台的法律、名言警句、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保护的事例为任务情境,考查学生对法律基本特征、法治意识、特殊保护的理解运用。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72009中国自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来,法治并末在现实生活中完全实现。
中国选择了法治之路后,法治依然是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的浪漫情结,法治作为“最困难的问题”[1]并末得到切实的解决。
因为在实现“法治国”的演进过程中,我们注重法治制度层面的建设,但对法治生成中的非制度性因素关注不够。
在我国的法治进程中,我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惑,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法律意识的缺失。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作为非制度因素的法律意识是实现法治社会的最根本的精神力量和内在支柱,现代法律意识的构筑在法治建设中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
一、法律意识的机能:法律意识对法治的驱动作用和内在支撑要认识法律意识对法治的功能,即法律意识对法治的的能动作用,应以法律意识与法治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
首先,法律意识在法的创制即立法方面的作用。
法律意识作为立法的主观价值基础和动力机制,是立法的直接根据。
因为立法者的法律意识决定着立法者对社会关系和行为模式的认知、判断、评价和选择的水准,从而直接决定着立法的质量。
当然,立法者“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2]任何立法者都不能不顾客观条件和社会需要去任意创设法律,但这并不否定法律意识对立法的能动作用。
因为,如果立法者不能认识到社会对法律的功能期待,不将这种功能期待转化为法律意识,形成立法的心理动机和明确的立法意识及立法思想体系,则任何法律都不可能创制出来,更不可能在立法中正确的“表述法律”。
因此,只有经过立法者的自觉认识和选择,应然的社会秩序理想、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法律目的,并在立法中得到体现。
所以,立法者的法律意识,特别是法律价值观,对法律目的的形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决定了法律目的。
其次,法律意识在法的适用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实施要依靠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对法律的适用。
而法律意识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对法律的精神实质的理解程度,并将直接关系到他们所判案件的正确、合法与否。
法律适用的效果如何与执法者的法律观念具有直接的联系。
因为法律适用需要执法者对法的理解和忠诚,而他们能否正确适用法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法律意识状况。
实践证明执法者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是保证法律得以正确实施的必要条件。
再次,法律意识在法律遵守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公民守法的心理基础。
公民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法律的了解,即通过自己的法律意识,来指导、调节自己的行为,评价他人的行为。
公民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法律的遵守情况,公民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才能够准确的、理性的把握法律规范的内容、法的精神、价值和目的,从而正确行使法律权利,切实履行法律义务,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法律意识与法治是辩证的互动关系。
虽然法律意识只是实现法治的条件之一,但法律意识作为一个国家法治的重要的内容,在法治环境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法治具备的基本要素是“已经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3]199“法律所以能见成效,全靠公民的服从。
”[3]199而要使“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就必须使公民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
因为人们对法律的遵守程度决定于人们对法的态度,而人们对法的态度则取决于人们相应的法律意识。
人们评价法律总要具有某种评价的尺度和标准,而评价标准的确立则取决于人们的法律意识。
以法律意识决定的评价标准直接关系到到法律能否得到社会主体在心理上的认同,从而影响到法律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够得到社会主体的一体遵行。
法律意识为法治提供合法性基础和社会主体心理效能的支持。
在法治实现的过程中,社会主体的法律意识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法治化的程度。
卢梭对此有过经典的论述“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在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
当其它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精神。
”[4]而“良法”的制定,则更要求立法者要具备较高水准的法律意识。
当然,强调法律意识的精神作用,并不否定法的强制性特点,如果法缺少了强制力,就如“一把不燃烧的火,一缕不发亮的光,”[5]但法治的实现并不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国家强制力只起次要的作用。
因为法律的真正权法治的根基:以法律意识为视角卢小龙摘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规模浩大繁杂的系统工程。
法治不仅体现作为静态的制度层面的建设,还体现为动态的包括精神性的法律意识的发展和成熟。
在我国的法治进程中,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法律意识的缺失,作为非制度因素的法律意识是实现法治社会的最根本的精神力量和内在支柱。
关键词:法治;法律意识;法治社会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09)07-0049-02作者简介:卢小龙(1963-),男,陕西西安人,硕士,江苏常州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常州213001)讲师,研究方向为法理学、刑法学。
收稿日期:2009-03-27威不是来自于强力威胁,而是只能来自于人们内心的认同,自觉自愿的遵守和推崇。
从根本意义上而论,社会主体的法律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和核心。
要真正实现法治,就必须要有社会主体法律意识的支持,只有把公民的法律意识内化为法治理念,并注入到法律规范体系,变成法律规范的价值选择,才能真正实现内在自觉的法治秩序。
法律意识作为法律制度得以产生、运作和发展的必要的精神条件,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实现法治化的源泉和不可或缺的内在精神根基。
二、法律意识的现状:影响法律意识的阻却因素现代法治发轫于西方,且法治观念已深入人心。
在磨坊主状告威廉一世的经典案例中[6],西方社会的整体法律意识的成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国人治传统浓厚,法治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舶来品”,它并非我国的本土资源。
虽然随着我国法律的逐步实施,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我国公民的总体法律意识不强,有些方面还相当薄弱,传统文化中积淀下来的观念和转型时期存在的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阻碍我国法治的形成和发展。
(一)“权大于法”的人治思想阻碍着法律意识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权力是目的,法律只是行使权力的手段和工具。
在社会民众的法律观念中就形成了一种认识,认为法律只不过是权力的化身,权力才是法律的灵魂。
权力至上的传统人治思想依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阻碍着法律意识的形成,阻碍着法治的实现。
尤其是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受传统的“权力本位”的影响,在行使权力时,凭借其职权为所欲为,他们的行为对法律意识发展的破坏力更为强烈,因为“一次不公的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
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
”[7]司法不公破坏了人们对法治的信心,导致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危机。
(二)社会主体思想中存在的“无诉”、“厌诉”观念对法律意识形成的阻却由于受儒家“和为贵”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很深,中国民众万不得已是不愿意打官司的。
现实中的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更加剧了民众的避诉行为,人们解决纠纷更愿意选择司法以外的渠道解决。
又由于我国法律传统文化表现为“刑即法”,给人以冰冷恐惧的感觉,造成人们对法的畏惧心理和逃避心理,民众具有“畏诉”心理。
自然就阻却了民众对法认识的自觉性,影响民众法律意识的形成。
三、促进法治实现:塑造法律意识的路径和方法实施“依法治国”战略,这不仅意味着社会法律制度的重大变革和法律模式的重建,而且还意味着社会法律精神和社会主体的法律价值理念的深刻变革。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全体民众中普遍树立起理性的法律意识。
法律观念的变革与法律制度的创新相比要困难、复杂的多,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特殊法律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法律观念的更新则更为艰难。
因此,努力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着力塑造公民的理性法律观念,就成为我国法治演进过程中急需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加强制度建构,树立法律的最高权威,创造有利于法律意识发展的制度环境,形成公民法律至上的观念现代法治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实现法律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实现法律的统治。
它要求法律权威高于任何权威,要真正作到法律至上,就要在制度建构上得到体现,以确保公民法律至上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中,使法律在各个社会调整体系中处于最高的地位,把法律作为评价主体合法性的惟一的和最终的标准,也就是说,在法治社会中,一切社会主体的权利义务都由法律明文规定。
只有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公民才可能确信法律是社会主体行为的最为重要的和根本的评价标准,才会相信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最重要的行为规范,从而自觉遵守法律。
制度建构对于树立法律的最高权威,确立公民法律至上的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司法公正,培育公民的法律情感和法律信任感司法活动对于公民法律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和关键的作用,因为对于广大公民来说,司法活动与他们具有更为直接的联系,他们更容易通过对司法活动的公正性获得对法律公正性的了解和认识。
公民对法律认知和信任的程度,并不直接来自于法律规定的本身,而更多、更直接的受到司法和执法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司法活动直接而深刻影响着公民对法律的体验和认知。
对司法活动公正性的认识成为公民对法律公正的最直观、最深刻的认识,从而影响着公民对法律的情感。
如果一个国家的司法活动充斥着主观的随意性和滥用权力的恣意性,就会导致公民对法律的冷漠甚至敌视,法律就不能获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如果公正司法和执法,则公民就会从内心尊敬和信任法律,而稳定持久的公正司法和执法活动,会使公民切身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和对其权益的保护、关怀,从而确立起对法律的信任感。
因此,切实作到司法和执法公正,对形成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三)重视法律教育,培育公民的法律理念,塑造公民现代法律意识法律教育对培养公民法律意识,树立公民法律理念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和基本的途径。
尤其是在我国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的法治演进模式中,法律教育是一个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不但要对公民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对公民法律理念和现代法律意识的教育,使公民能够理性的认识到法律是具有最高权威的规范标准和价值尺度,认识到法律与他们的生活的紧密联系,坚定法律信仰,从而影响公民的法律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