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

  • 格式:txt
  • 大小:5.23 KB
  • 文档页数:3
4、用手势表示得数
教师出示口算题后,要每个学生举手表示得数,一方面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做题,另一方面,谁对谁错老师一目了然。
5、接力赛
36-4 ÷8×5 +32 -9 +17=
每组发一张同样的题纸,从每组的最后一个同学开始逐个向前传递填写,比一比哪一组正确率高速度快。这种形式的口算比赛,气氛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学生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夺取第一。(中间有一人出错,后面同学就会跟着错,比赛中允许后者纠正前面同学的错误)
一、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口算技能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因此,口算必须天天练、可可练。而经常练习,就要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形式要多样化,以激励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如果方式单调,学生就会感到乏味,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为了避免产生厌倦情绪,更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形式来进行。
四、对症下药,减少错误
学生在口算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就是写错符号;不是加法忘了进位,就是减法忘了退位;有时加法当减法做,或是乘法当加法做;有时还会出现无法理解的错误,教师要及时找原因,采用相应的办法帮助学生减少错误。
1、容易混淆的口算对比
在学习表内乘法后错误增多,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
二、探索规律,提高速度
口算教学与训练应当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巩固算法,找出规律,逐步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不能单纯地让学生凭记忆进行口算,小学生学数学要经过具体——抽象,又从抽象——具体的过程。如一年级学生用“凑十法”计算9+3,初学时需要详细说出计算过程:因为9和1合成10,把3分成1好2 ,9加1得10,10再加2得12,这是具体数目9加3的计算。通过实际操作好找规律,简化思维过程,只要思考把3分去1,1与9凑成十后,剩几就是十几,这就是从具体到抽象。找出规律:“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最后省略思维过程,直接得出9+3=12,又从抽象到具体,即用规律去进行计算,学生在掌握了一些计算规律之后,还能自行找出更多的计算规律,并能大幅度提高计算速度,从而达到熟练程度。
2、听算
教师口报习题,如:5×3、6×6、7×8等等,学生听题写得数,教师口报习题的速度可根据学生计算的实际情况调节,可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并提高计算速度。
3、抢答
教师出示口算题后,如:27+8,先让同桌两个同学口答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然后四人小组比赛,进而发展成擂台式的抢答,最后评选出数名“口算能手”。
口算方法很多,根据教学内容随时进行不同类型的口算训练,让学生自编口算题,全班同学展开竞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运用投影、电脑等电化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以增强效果。只要深钻教材,把握重点,多动脑筋,精心设计是可以设计出更好的形式的。在选取的形式上要注意搭配得当,动静结合,简便易行,讲究实效,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练习的机会,并对口算产生兴趣,逐渐便“要我练”为“我要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口算教学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口算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中、高年级计算能力的形成。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仅仅是我们教师及学生家长认为的“粗心大意”所造成的吗?当然不仅如此。那么,应该怎样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算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知识,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1、试算
教师出示口算题,让第一个学生口算第一道题,随后第二、三……每一个学生只轮到一道题,轮不到的学生思想就不容易集中。为此,可作一些变动,随便叫一个学生口算后,教师一边出示题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前左后右,有关学生听到指令随机口答,由于学生事先不知道下一道谁来口算,所以,大多数学生口算时注意力特别集中。
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认真、严格的训练,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3、培养良好的口算习惯
儿童的可塑性大,小学阶段是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在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渐养成的,从学生一入学开始就有目的地培养这些好习惯,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各种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要贯穿在整个教学中,严格要求,形式多样,训练有序,让学生“熟能生巧”,最后达到最高境界——脱口而出。
三、常抓不懈,训练有序
常言道:“熟能生巧“。要想让学生做口算时达到脱口而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需要老师按照课标的要求的目的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和训练。检查学生的口算能力是一项比较烦琐的工作,需要老师下工夫,花时间,学生天天练,教师天天查,即使发现错误和漏洞,及时纠正,不能只是学生练而老师不查,这样做发现不了问题,效果不会很好。同时,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是学生必备的数学基本功,应贯穿于整个小学教育阶段,需要持之以恒地、科学地、反复地训练。
如 4+3 1×1 7+8
4×3 1+1 7×8
通过这种练习,不仅巩固了口算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2、做题之后“两对照“
“两对照”是指做完口算后,课本、抄本上的数字,运算符号要对照,这样做,使每一个环节都保持准确无误,从而避免发生错误,运用此法,开始学生会觉得麻烦,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错误明显减少,学生会自觉使用这种方法。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