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公共财政政策(公共财政学讲义-清华大学 刘玲玲)
- 格式:ppt
- 大小:167.50 KB
- 文档页数:52
公共财政学知识点解析公共财政学作为一门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影响的学科,涵盖了众多重要的知识点。
接下来,让我们逐步深入地解析这些关键内容。
首先,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是必须要了解的。
资源配置职能旨在通过政府的干预,将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和部门,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例如,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由于市场机制可能无法有效提供或配置不足,政府需要投入资金以保障供应。
收入分配职能则关注社会公平,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要求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如财政支出和税收的调整,来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控制通货膨胀、降低失业率等。
在理解公共财政时,财政支出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反映了政府的活动范围和重点。
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社会的生产和就业,包括用于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国防、公共工程等。
转移性支出则主要通过社会保障、补贴等形式,对居民的收入进行再分配。
财政收入也是公共财政学的核心要点之一。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其种类繁多,包括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等。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税率的设定、税收的征管以及税收政策的制定,都会对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除了税收,公债也是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之一。
公债的发行可以为政府提供资金,同时也会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产生一定的作用。
预算管理在公共财政中占据着关键地位。
政府预算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它反映了政府的政策意图和工作重点。
预算的编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预算的执行和监督则是保障预算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
公共财政学还关注财政政策的运用。
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抑制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学时:51 学分:3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本科经济类十门核心课程之一,注重以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来研究财政问题和构建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在讲授西方财政学基本理论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公共财政改革实践,强化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拓宽视野和思路,不仅让学生了解我国财政的实际情况,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财政学的概念、了解公共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2、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财政学的概念和特点一、公共财政学的概念二、财政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三、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公共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古典学派的财政思想二、凯恩斯学派的财政思想三、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的财政思想第三节公共财政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规范分析法二、实证分析法3、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财政学的概念第二章公共财政学的基础理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财政的职能、了解公共选择理论及政府失效。
2、教学内容第一节竞争市场的效率与市场失灵一、帕累托效率二、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三、市场失灵:外部效应与公共品、信息不对称、垄断、收入分配不公平第二节公共财政的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三、稳定职能第三节公共选择与政府失效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二、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三、直接民主决策机制四、集中决策机制五、间接民主决策机制六、公共选择理论的实践意义七、政府失效3、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财政的职能第三章公共支出理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财政的职能、了解公共选择理论及政府失效。
2、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品理论一、公共品的涵义二、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理论三、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对政府财政活动的指导意义第二节外部效应理论一、外部效应的涵义和分类二、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效率损失三、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及其缺陷3、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理论第四章公共支出概述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财政支出的分类、掌握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学会分析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2、教学内容第一节财政支出的意义与分类一、财政支出的意义二、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按国家职能分类、按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第二节财政支出的原则一、量入为出原则二、优化支出结构的原则三、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第三节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价一、财政支出范围的确定二、财政支出效益的特殊性三、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第四节财政支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三、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四、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控制3、教学重点与难点: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第五章购买性支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财政购买性支出的内容、了解政府采购制度。
《公共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学时:51 学分:3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本科经济类十门核心课程之一,注重以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来研究财政问题和构建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在讲授西方财政学基本理论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公共财政改革实践,强化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拓宽视野和思路,不仅让学生了解我国财政的实际情况,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财政学的概念、了解公共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2、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财政学的概念和特点一、公共财政学的概念二、财政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三、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公共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古典学派的财政思想二、凯恩斯学派的财政思想三、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的财政思想第三节公共财政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规范分析法二、实证分析法3、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财政学的概念第二章公共财政学的基础理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财政的职能、了解公共选择理论及政府失效。
2、教学内容第一节竞争市场的效率与市场失灵一、帕累托效率二、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三、市场失灵:外部效应与公共品、信息不对称、垄断、收入分配不公平第二节公共财政的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三、稳定职能第三节公共选择与政府失效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二、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三、直接民主决策机制四、集中决策机制五、间接民主决策机制六、公共选择理论的实践意义七、政府失效3、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财政的职能第三章公共支出理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公共财政的职能、了解公共选择理论及政府失效。
2、教学内容第一节公共品理论一、公共品的涵义二、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理论三、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对政府财政活动的指导意义第二节外部效应理论一、外部效应的涵义和分类二、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效率损失三、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及其缺陷3、教学重点与难点: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理论第四章公共支出概述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财政支出的分类、掌握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方法、学会分析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2、教学内容第一节财政支出的意义与分类一、财政支出的意义二、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按国家职能分类、按支出的最终用途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第二节财政支出的原则一、量入为出原则二、优化支出结构的原则三、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第三节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价一、财政支出范围的确定二、财政支出效益的特殊性三、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第四节财政支出的规模和增长趋势一、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三、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四、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控制3、教学重点与难点: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第五章购买性支出1、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财政购买性支出的内容、了解政府采购制度。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具有较深的现代教育理论或教育管理的基础理论;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教育管理时间中存在的问题;善于总结教育教学一2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2.5-3年。
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学分)1.学位课(12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60学时3学分基础外国语课90学时3学分教育学原理60学时3学分教育心理学60学时3学分2.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60学时3学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0学时3学分(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1.专业基础课(12学分)教育管理学60学时 3 学分教育统计与测量60学时 3 学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60学时 3 学分管理心理学60学时 3 学分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教育法学40学时 2 学分教育评价40学时 2 学分教育经济学40学时 2 学分德育理论与实践40学时 2 学分青少年心理学40学时 2 学分(三)必修环节(2学分)1.开题报告20学时 1 学分2.文献阅读20学时 1 学分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所有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考核方式。
六、学位论文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1.论文选题教育硕士论文选题应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与管理现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开题报告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实行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具体确定开题报告时间,但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应少于半年。
贵州财经学院《财政学》教学大纲Public Finance课程代码:编写单位:财政与税收学院执笔人:朱红琼审核人:编写时间:2006 年7 月贵州财经学院教务处印制2006年7月20日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教学内容]通过分析政府与市场各自作用的领域,了解政府通过财政干预经济的原因。
同进对财政概念进行学习,了解财政的特性和财政的职能。
[教学目标与要求]主要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概念、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及财政的职能等财政基本理论问题。
[重点与难点]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说起?2、财政的职能3、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4、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5、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教学时数]5学时第一节政府与市场一、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明确财政学从"市场"说起的原因,阐明"市场失灵"是政府介入或干预的必要合理依据。
二、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明确现代社会中政府的经济作用,在此基础上,确定政府干预的程度并选择干预的适当手段,避免过度干预导致政府干预的失效。
三、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公共需要的特征可从四方面来理解。
第二节财政概念一、财政的基本含义。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二、财政的基本特征:阶级性和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三、关于财政与"公共财政"。
第三节财政职能一、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
二、资源配置职能: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资源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以及财政在配置资源中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三、收入分配职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四、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多重含义。
2008年《公共财政学》作业25、假定在某一个国家,税收T 和个人收入I 的关系如下:I T 2.04000+-=(1)这是一种累进税制么? 是的,因为2.0I4000-2.0+=>=平均税率边际税率 (2)一般的,如果税收和收入的关系是tI a T +=,其中a 和t 是常数。
讨论a 、t 的取值和税收的累进性的关系。
t>0时,若a>0,累退,a<0,累进;t<0时,总是累退的6、假定政府实施负收入税的福利制度:政府给予每一个人每月G 元的补贴,并且这个人每挣一元工资,补贴就减少t 元。
(1) 如果200;0.4G t ==;考虑一个人,他的小时工资是10元,假定每个月有30天,就是说他的时间禀赋为720小时。
画出他在实施负收入税之前和之后的预算约束。
(2) 实施负收入税前后,他是选择工作的更多还是更少?(3) 如果1t =讨论相同的问题。
(4) 上述的结果对我国失业救济金的政策有什么启发?解:2005000.4G E t ===对工作时间的影响,取决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3)如果t = 100%,讨论相同的问题。
200200100%GEt===对于工作时间有类似以上三种情况(4)我国的失业救济实际t=0,应当改变t的取值使得失业者有就业激励。
7、假定对商品X的需求为1224xX p=-,对商品Y的需求表示为50yY p=-;(1)求两种商品价格均为10元时,对两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2)假如对商品Y征收5%的从价税,为了保证超额负担最小,需要对X征收的税率为多少?解:%1105%419.539XXX X X XPX X X XP P P P Xη∆∆∂=-=-=-==∆∆∂%101%404Y Y Y Y Y YP Y Y Y Y P P P P Y η∆∆∂=-=-=-==∆∆∂ 根据反弹性法则:Y Y X X t t ηη=15%49.75%539Y Y X Y t t ηη===8、200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36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预测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4亿左右,占人口比例的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