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 人类活动: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域,长期的人类活动对土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例如,过度放牧、过度采伐和过度耕种等导致了植被覆盖度下降和土壤的质量下降。
2. 自然因素:黄土高原地区属于半干旱气候带,降水稀少,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另外,高原地形的存在也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3. 土地利用方式: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以粮食、油料和棉花为主,在土地利用中往往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土地利用方式单一,也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 植被恢复:首先要加强植被恢复工作,增加植被覆盖度,防止水土流失。
实行草、林、果等多种经济林带,不仅可以提供商品林产品,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2. 土地整治: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条件较差,需要加强土壤改良工作。
例如,采用灰化法、胶凝剂等技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结构,防止水土流失。
3.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如防风林、沟槽、坎地、塘坝等,强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
4. 治理措施的落实: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管理,确保治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和推行。
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有70%是坡地,植被覆盖极差,每遇暴雨,泥沙与雨水齐下,水土流失之重为世界所罕见。
现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占高原总面积的90%,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占一半以上。
据山西省大宁县县志记载,太德塬在清光绪年间,塬面面积约870公顷,现在只剩下了600公顷,其余的都变成了沟壑。
水土流失,流走的是土地最具有生产力的表层土壤,使得土壤层变薄,肥力降低,生产力下降。
【黄土高原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数百倍】中国科学院2003年12月13日公布的对黄土高原的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目前每年流失的土层达1厘米,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100倍到400倍。
监测表明:黄土高原平均每年流失泥沙16亿吨,泥沙流失过程中,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也大量流失,这使土壤的生产能力大大降低。
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土地的透水性和持水能力显着下降。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自然状态下,要形成1米厚的土壤需要1万到4万年,也就是说,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壤要100到400年,而根据测算,目前,黄土高原每一年流失的土层就有1厘米厚。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是因其土质疏松,坡度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等原因。
地面上只要出现水沟,哪怕是很细小的纹沟,也会很快加深、扩展,沟头不断向上延伸,最后发展成为一二百米深的沟壑。
沟底则不断向下掏深,沟壁陡立不稳定,常沿垂直节理崩塌,使沟体扩大,最终形成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除自然原因外,人类的活动,如滥垦滥伐,破坏植被等社会因素也有很大的影响。
科学家指出:自然因素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但是一百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开荒等人为因素则是更重要的主导因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威胁黄河防洪安全该区多年平均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约有4亿吨沉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床每年抬高8-10厘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模式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一)气候因素黄土高原虽属季风气候区,但距海洋较远,大陆性气候又有一定的表现。
由东南向西北大陆性程度逐渐增强,东南属半湿润气候,中部为半干旱气候类型,西北部属干旱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的特点主要是位于西风带内的地面低压系统活动频繁,从而造成多暴雨天气。
夏秋降雨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雨量及降雨强度均大。
暴雨多、强度大的这种气候特点,极易产生水土流失。
(二)土壤因素黄土是典型的粉砂沉积物,其主要成分是粉砂,尤其是粗粉砂,其次还含有一定量的极细砂及粘粒,使黄土的抗冲性很差。
黄土的空隙度虽较大,但空隙很小,大多数乃至绝大多数都属于毛管空隙,雨滴击溅后极易堵塞,很不利于黄土的透水入渗,易产生超渗产流,导致水土流失。
(三)新构造运动的影响黄土高原大体上可分为陇西高原、陕北高原和山西高原三个部分。
以六盘山为界,东西分异明显。
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可分为直接作用——地震和间接作用——地壳抬升两种侵蚀基面变化。
地壳抬升引起的侵蚀基面变化,以及因此引起的地形能量变化,是构造运动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方式。
(四)毁坏植被,陡坡耕种黄土高原地区绝大多数是自然地理条件很差的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速度快,为解决起码的粮食及温饱问题,不惜毁林开荒,陡坡耕种。
(五)过度放牧,减少植被覆盖率长期以来,由于放牧强度的增大,严重影响了草地的覆盖率,限制了草场资源的再生速度,人工草地是黄土高原产草量最高的草地,可达7.81t/hm2。
由于改良草场与人工草场所占比例相对于自然草场要小得多,因此超载放牧对草场的破坏程度十分大。
(六)各项工程建设中的不合理利用土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开矿、修路、建厂以及其他工程建设迅速发展,大量弃土、弃渣进入河道,增加新的产沙来源。
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开采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导致开采过程中滥倒弃渣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指因自然环境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形成的水土资源大量流失。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部,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也是我国最大的农业基地之一,但由于近年来种种原因造成了水土流失现象,已经严重到影响到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建设等方面。
首先,当地气候条件不适宜。
黄土高原南北横贯,沿线干旱并加重干旱程度,平均降水量低,无法满足土壤的水分需求,形成水土流失的背景。
其次,缺乏适当的补救措施。
植被破坏、人为挖沟暴沙、滥伐林木等人类活动形式更加加重了水土蜕变的现象。
此外,环境保护不力也是一个原因。
污染、园林建设和资源开发等行为进一步损害土壤结构,加剧水土流失状况。
为了缓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情况,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首先,对土地要有正确的开发和保育观念,积极进行护土工程。
其次,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物力,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体系,这将是一个有效的补救措施。
此外,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禁止违法开采和滥砍滥伐,建立合理的植被覆盖率,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总而言之,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除了运用技术措施,建立国家完善的法律制度机制,更重要的是加强科学教育,全面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才能真正根除现有问题,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也是中国最典型的水土流失区之一。
水土流失是指地表水和土壤的大量流失,导致地表裸露,土地贫瘠,植被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黄土高原地处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地势起伏,土地贫瘠,气候干旱,是中国的一片典型的半干旱地区。
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首先,气候因素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黄土高原地处内陆,受季风的影响较大,降水不足,蒸发量大,土壤干燥,容易发生风蚀和水蚀。
其次,人类活动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下,大量的水土资源被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土地贫瘠,植被减少,土地裸露,水土流失加剧。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首先,水土流失导致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
大量的土壤被流失,植被减少,土地贫瘠,生态系统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成为当地的重要任务。
其次,水土流失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黄土高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地贫瘠,农作物减产,农民生活困难,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
为了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水土保护,保护和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在黄土高原地区,可以采取植树造林,修复草原,发展农林牧业综合经营等措施,保护和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其次,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田水土条件。
可以加大投入,修建水库、水塘、水渠等水利设施,改善农田的水土条件,减少水土流失。
此外,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农田轮作、休耕制度等措施,减少土地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减少水土流失。
最后,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应该没有多少人能具体详细的答出来。
那么我就为大家解释以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能有帮助。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
治理的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②植树造林;③小流域综合治理。
2.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是: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土壤疏松、易容,地表千沟万壑,破面水土易流失;加之,人们开垦、采矿修路毁林毁草,破坏植被、地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是:带走地表肥土,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输送大量的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的困难.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是:调理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生产;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恢复地表植被;合理放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生活;采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土壤疏松、易容,地表千沟万壑,破面水土易流失;加之,人们开垦、采矿修路毁林毁草,破坏植被、地表.(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带走地表肥土,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向黄河输送大量的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的困难.(3)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调理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生产;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恢复地表植被;合理放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生活;采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1、地形起伏大,多沟壑,坡度大,泥土易随雨水流失;2、黄土构造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缝,许多物质易溶于水;3、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对地面冲刷力强;4、植被被严重破坏,多数地区地表裸露。
人为原因1、过度放牧和樵采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采矿、建立过程中对植被破坏严重;2、人类活动破坏原来稳定的地形;3、采矿、建立中废渣弃土没有妥善处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农业措施: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治本措施〕,将坡耕地改为程度梯田〔降低水流速度,促进黄土就地沉积,土壤肥力增加,可以种草种树保持水土〕,修建程度梯田〔保持水土〕。
2.水利工程等措施:修建水库〔调节、防洪、发电〕、打坝淤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把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深沉,土质良好,可用于种草种树,极少数用于种杂粮。
当地有谚语: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
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
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
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
3.生物技术措施: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角度进展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研究与生态环境改进。
4.小流域综合治理〔以上措施之综合,外加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
农业技术:节水技术和进步单产量的技术。
重点在保持水土〕。
黄土高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加大“三北”防护林的建立,加大植被的覆盖面积和覆盖率,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压缩农业用地。
尤其对于这个土质比拟疏松的黄土高原来说,森林覆盖率一定要高于全国的平均程度22%,只有这样才能比拟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黄河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1.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严重据水土保持部门观测,在黄土高原常年平均流失的16亿t泥沙中,含有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t[5],这就使黄土地消费才能大大降低,甚至失去消费才能,从而导致和加剧贫困;同时人口大幅增加,毁林开荒,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的退化。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1500字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但在长期以来,这个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非常严重。
水土流失不仅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给当地农田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自然环境因素: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燥,降水不足,土地容易出现水分失衡的情况,加上地形起伏剧烈,易发生沟壑侵蚀,形成河道冲刷和坡面侵蚀等现象。
2.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放牧、过度疏浚河道、过度开垦农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森林砍伐等人为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同时,大量的农药、化肥的使用也对土壤质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土地荒漠化: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低,土地易受风蚀和水蚀,长时间的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地的贫瘠和荒漠化,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为了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通过植树造林、草地恢复和湿地保护等方式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
同时,加强水源涵养工作,保持水分平衡,减少土壤侵蚀。
2.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农田的水土保持能力。
此外,加强农田的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排水条件,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3.加强生态补偿政策:鼓励农民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提供经济补偿,使农民能够依靠合理的生态经济获得稳定的收入,进而减少对土地的过度开发。
4.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加大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科学研究力度,研发和推广适应当地环境特点的水土保持技术,提高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
总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从各个方面共同治理。
只有通过加强生态保护、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加强生态补偿政策以及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等措施的综合应用,才能有效地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措施引言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但长期以来,该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还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1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过度的农业开垦和过度放牧导致了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
此外,不科学的耕作方法,如长期单一作物种植和不合理的施肥措施也加剧了土壤的贫瘠和脆弱。
1.2 气候变化黄土高原属于典型的半干旱气候区域,长期以来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降水的不均匀分布和频繁的干旱天气导致了水资源的匮乏,进而加速了水土流失过程。
气候变化还引发了强风沙活动,进一步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沙漠化程度。
1.3 土地沙化土地沙化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黄土高原的土地逐渐变得干燥贫瘠,容易发生风蚀和水蚀。
当风力或水力大于土地自身所能承受的时候,土壤就会被侵蚀并转变成沙漠。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2.1 固沙治理固沙治理是减缓黄土高原土地沙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草地建设和构建防风林带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风蚀。
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沙窝、挖掘壕沟等方式来阻止沙尘的运动,从而减缓土地沙化的速度。
2.2 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是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应该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的耕作方式,如轮作、间作和混作等,以减少单一作物种植的风险。
此外,还应合理施肥,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减少对土壤的负面影响。
2.3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是保护黄土高原水土的关键举措之一。
应该提倡节约用水,推广雨水收集和灌溉技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还应加强流域治理,建立合理的水利工程,以减少洪水和干旱灾害对土地造成的损害。
2.4 推动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预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有70%是坡地,植被覆盖极差,每遇暴雨,泥沙与雨水齐下,水土流失之重为世界所罕见。
现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占高原总面积的90%,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占一半以上。
据山西省大宁县县志记载,太德塬在清光绪年间,塬面面积约870公顷,现在只剩下了600公顷,其余的都变成了沟壑。
水土流失,流走的是土地最具有生产力的表层土壤,使得土壤层变薄,肥力降低,生产力下降。
【黄土高原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数百倍】
中国科学院2003年12月13日公布的对黄土高原的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目前每年流失的土层达1厘米,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100倍到400倍。
监测表明:黄土高原平均每年流失泥沙16亿吨,泥沙流失过程中,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也大量流失,这使土壤的生产能力大大降低。
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土地的透水性和持水能力显着下降。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自然状态下,要形成1米厚的土壤需要1万到4万年,也就是说,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壤要100到400年,而根据测算,目前,黄土高原每一年流失的土层就有1厘米厚。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是因其土质疏松,坡度较大,植被稀疏,夏季又多暴雨等原因。
地面上只要出现水沟,哪怕是很细小的纹沟,也会很快加深、扩展,沟头不断向上延伸,最后发展成为一二百米深的沟壑。
沟底则不断向下掏深,沟壁陡立不稳定,常沿垂直节理崩塌,使沟体扩大,最终形成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除自然原因外,人类的活动,如滥垦滥伐,破坏植被等社会因素也有很大的影响。
科学家指出:自然因素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但是一百多年来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开荒等人为因素则是更重要的主导因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威胁黄河防洪安全该区多年平均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约有4亿吨沉积在下游河床,致使河床每年抬高8-10厘米。
目前,黄河河床平均高出地面4-6米,其中河南开封市黄河河床则高出市区13米,形成著名的“地上悬河”,直接威胁着下游两岸人民生命安全。
——影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该区水资源相对匮乏,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8。
年降雨量只有200-700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00--1800毫米。
同时,为了减轻泥沙淤积造成的库容损失,每年需200-300亿立方米的水用于冲沙入海,降低河床,使有限的水资源更趋紧张。
——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严重的水土流失,减少了耕地,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开荒种地,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国家“八七”扶贫计划的592个贫困县、8000万人贫困人口中,该地区就占有126个贫困县、2300万贫困人口。
经过多年的扶贫,目前仍有1000万人口尚未脱贫。
——恶化了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植被,恶化了生态环境,加剧了土地和小气候的干旱程度以及其它自然灾害的发生。
据甘肃省18个县连续44年的资料,旱年或大旱年17年,占38.6%,其它灾害年份19年,占43.2%。
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大范围的地
表裸露,形成沙漠,一遇大风,沙尘四起,形成沙尘暴。
历史上,由于地表植被破坏,形成沙漠,造成陕西北部的榆林城三次被迫搬迁。
【水土流失的治理】
党和国家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的措施,如发动群众植树造林、种草、改坡耕地为水平梯田等,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举例来说,无定河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一条河流,流域面积3万多千米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2.3万多千米2,占总流域面积的76.5%。
因水土流失严重,无定河被列为全国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之一。
经过大面积的植树、种草,农田基本建设与打坝、拦泥、蓄洪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使其治理程度已达47.2%,不仅对增加林牧业生产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起了很大作用,而且也明显减少了输入黄河的泥沙。
据有关水文站提供的数据,在1971年~1980年间,无定河平均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减少了1.5亿吨,约占历年输沙量的62.4%,相当黄河年输沙量的近1/10。
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当前,水土流失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据遥感最新普查结果,现黄土高原每年流失掉的土壤就相当36万公顷土地的30厘米耕作层,伴随失去的氮、磷、钾养分4 200万吨,相当于1989年我国化肥使用量的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