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之二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二(1)-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望庐山瀑布》、《绝句》的内容和特点;•了解诗歌的构成要素,掌握「意境」的含义;•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情感和意境,提高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懂得享受自然的美好;•培养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自然美的魅力,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学习《望庐山瀑布》、《绝句》的内容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特点和意境;•帮助学生运用诗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过程3.1 教学内容与方法(一) 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介绍一下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并发放课本,让学生自己找到《望庐山瀑布》、《绝句》的篇目。
(二) 学习(30分钟)1.师生共同学习《望庐山瀑布》、《绝句》的内容和特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理解诗歌的构成要素和写作技巧;•了解《望庐山瀑布》、《绝句》的内容、意境和感情表达;•分析作者用诗歌语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情感和意境的能力。
2.学生们有机会自己朗读、理解和理解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内容来探讨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三) 练习(20分钟)1.选取一些相应的作业,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特点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老师安排活动,比如小组讨论、诗歌创作等等,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练习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 板书总结(5分钟)1.课堂总结可以选择适当的辞藻和结构,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望庐山瀑布》、《绝句》的意思和情感。
四、教学策略4.1 师生互动策略: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
4.2 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讨论、诗歌创作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案】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摘要:首是唐代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绝句》,学习首古诗《望庐山瀑布》、板课题指名拼生庐(L)、瀑(),(远看)()庐山是山名教材分析有两首古诗首是唐代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绝句》前者抓住瀑布动态用夸张比喻手法写出了磅礴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川热爱者以轻快笔调描绘了浣花溪风物景色与幽雅环境表现了诗人重归草堂暂留蜀地喜悦地也表现了他对重游故地向往和盼望回乡心情学情分析这两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记诵也可能多数学已会背但诗不定理教师必须教学进行拨让学生悟体会感受理让他们串讲诗要不宜高不搞落实只要能说出诗即可教学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背诵课、学会课7生能理诗句思并能用己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情景3、理诗容使学生受到热爱然教育和美熏陶教学两课课、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二、学习首古诗《望庐山瀑布》、板课题指名拼生庐(L)、瀑()、简介作者这首诗是我国唐朝诗人李白写他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浪漫主义色彩3、题()望是什么思?(远看)()庐山是山名学们没有亲庐山或听别人说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谁能说说庐山风景怎样?(指出瀑布是庐山美景)三、学生初诗句说说己理了哪些词义及诗句思、由诗句准遥、尺、疑3生音、通、你理了哪些词义及诗句思?四、再诗句想象画面、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教师拨)围绕烟指云雾紫烟因有太阳光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光彩生产生生紫烟发出种紫色烟雾这行你觉得哪词用得特别它活生生地画出了看炉峰上烟雾慢慢向上升腾情景指名说说诗句思、二行诗理遥看、川讨论遥看川水道、河流挂形象地写出了瀑布外形壮观3、三、四行诗句理飞流直下水流飞泻三千尺不是真三千尺而是种夸张说明瀑布极长挂得高流得急瀑布声势这样它声响会怎么样?(想象)用己话说说三行诗思你能把诗人心里想话说说吗?(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银河从高高天上直落下)你觉得这句诗哪词用得?(落)这落像写出了天上突然发生了变化天裂了银河从天上陡然到了人这是多么胆、新奇想象啊、用己话说说全诗思5、总结全体会感情(抓住生、挂、飞、落)6、诵诗背诵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五、指导写遥、瀑写得左窄右宽疑右上方是匕不是厶练习用钢笔描红二课、复习、背诵《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二、学习二首古诗《绝句》、板课题题绝句是我国古诗种它特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般五或七每句五叫五绝每句七叫七绝、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三、初诗句说说理了哪些词义及诗句思、由诗句准鹂、鹭两生音、通你理了哪些词义及诗句思?四、精诗句想象画面、学习、二两行诗句轻声由诗句想想诗人这样写是了表达己什么样感情?谁能用己话说说这两行诗思?指导学生出舒畅愉悦心情、学习三、四两行诗句指名诗句其他学思考三行写诗人看到了什么?(西岭教师随手用蓝色粉笔画起伏山峰千秋雪教师讲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实指是极言年代长千秋雪就是终年不化积雪并随手用白色粉笔山峦上画雪)诗人是透什么看到西岭上积雪?(窗户教师讲窗户像画框镶这幅千秋雪画儿四周诗人用了含包含思很生动很形象并随手用褐色粉笔画方框把雪山图框起)是谁透窗框观赏这幅特殊画呢?(是诗人己)诗人有这么种闲情逸致观赏窗外景色说明他刻心情怎样?(心情舒畅愉悦)诗人向门外瞥可以看到什么?东吴指什么地方?什么说是万里船?谁用己话说说这两行诗思?3、指名说说全诗思、总结全诗体会感情()这首诗行写景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呢?()结这首诗先写近景写远景有动有静色彩明丽勾画出草堂附近各具特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无比舒畅欢快心情5、指名朗练习背诵候要停顿和重音反复练练习背诵6、指导写鹂左右结构鹭上下结构写田格各占半五、作业、用钢笔描红、背诵课3、写词语。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一、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古诗,感受自然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2.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古诗,了解一些诗词语言的含义。
3.培养学生收集、使用语言材料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意境和基本意思。
2.掌握古诗的基本词语和句式。
3.运用课文知识,写出简单的创作或仿作。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和意境。
2.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表达和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初步了解古诗。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次学习的诗句,提问古诗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等问题。
2.利用图片或电子白板上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宏伟。
探究什么是瀑布?瀑布有什么特点?2. 《望庐山瀑布》的学习1.学生朗读课文,听录音跟读,模仿语音语调。
2.基本意思的理解与分析课文的要点,如诗人的思想情感,语言的表达方式等。
3.默读课文,感悟意境。
课件或板书呈现诗句,学生讨论、解释意境、个人理解或对诗人的评价。
4.训练学生读懂生字、识别生词,回答词语的含义。
3. 《绝句》的学习1.学生朗读课文,听录音跟读,模仿语音语调。
2.基本意思的理解与分析课文的要点,如谈情说爱的情感、描写。
3.默读课文,感悟意境。
课件或板书呈现诗句,学生讨论、解释意境、个人理解或对诗人的评价。
4.训练学生读懂生字、识别生词,回答词语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练习词语的分类、填词等,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与记忆。
4.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再次领悟古诗的意境,对于学生自己或同桌的创作进行点评和评价。
学习中所学知识的运用,加强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五、作业1.默写《望庐山瀑布》、《绝句》课文,熟练掌握这两首古诗。
2.创作一首或仿写一首古诗。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注重学生的思考,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细致地讲解了古诗的表现、技巧和特点。
通过课堂教学及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对于古诗的理解与记忆力得到了提升,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
《古诗两首》教案望庐山瀑布绝句(精选14篇)《古诗两首》教案望庐山瀑布绝句篇1【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
朗读背诵古诗。
2、难点:体会古诗蕴含的情感;“柳”识记与书写。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1、在假期里,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过哪些名胜古迹?风景如何?2、今天跟老师去领略一下庐山瀑布的美,好吗?二、初读古诗1、自由朗读本课的古诗。
要求:把字音读准,庐、紫、川。
2、指名学生分行读诗句,注意正音。
3、学习生字“庐、瀑、炉、疑”,重点正音“瀑”。
(学生很容易读成“破”)说说在读这4个字时,你发现了什么?如:“庐、炉”读音相同、偏旁不同,“庐、瀑、炉”的韵母相同,“疑”是整体认读音节。
给生字扩词。
4、齐读古诗。
三、朗读感悟1、生自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什么地方有疑问?小组内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随学生回答相机点拨和引导)如:日照香炉生紫烟:理解“香炉”。
可以让学生说说见过香炉没有,在这里指什么?“紫烟”在这里其实是什么?为什么云雾会是紫色的?抓住“生”字进行朗读指导。
遥看瀑布挂前川:理解“遥”“挂”,为什么瀑布会挂在山川的前面?抓住“遥”字让学生明白这句话写的是远景,抓住“挂”字进行朗读指导。
飞流直下三千尺:理解“飞”,说明什么?“三千尺”又说明什么?(课件演示:瀑布的壮观)如果是你,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说什么?(学生想象说话)朗读指导。
疑是银河落九天:理解“疑”,“落九天”说明什么?朗读指导。
3、简介作者:你还知道什么?简介诗人“李白”。
四、美读成诵1、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2、教师配乐范读。
3、个人展示读。
4、挑战读:学生站起来说自己要挑战谁?跟他赛读。
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二(1)-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背景•班级概况:三年级,32人•教学内容:课文朗读总练、理解与鉴赏、绘画创作•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望庐山瀑布》及其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对景物美的好感、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和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鉴赏能力,积极反哺自然,懂得珍惜生态环境,掌握句式结构,能自由地写出类似的绝句。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望庐山瀑布的意境;通过学习和模仿,发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绝句的特点和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望庐山瀑布中一些较为抽象的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写出类似的绝句。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师生问候,确认学生们的状态;•展示《望庐山瀑布》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山水和自然对人们的吸引;•询问学生们对山水的认知和感受,展示学生们的答案。
第一部分:课文朗读总练(20分钟)•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学生大声朗读《望庐山瀑布》;•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读音和语调,并解释一些词组和难点;•让学生朗读,以此练习声音、语调、节奏和意境。
第二部分:理解与鉴赏 (35分钟)•展示《望庐山瀑布》的五个句子,让学生们自行理解,并逐句分析其情感;•共同发现句式中的语言运用,比如排比、反复、对比等;•以团队为单位,分析与探讨第一、二句表达的“庐山”的具象、象征意义,体会第三句所描绘的瀑流气势磅礴的好处。
探讨第四句的意义,看关键词“尔”、“谁”的含义。
看看学生们分析出哪些点,记录在黑板上;•由老师给学生讲解绝句的形式、基本结构和特点,指引学生们通过课文朗读总练,自行探索其特点。
第三部分:绘画创作(4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些几句诗,和《望庐山瀑布》对比着学习。
老师可以给予引导和帮助,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绝句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用线条、色彩和造型,将自己所看到的景物进行抽象再现;•将学生的画作张贴在教室墙上,鼓励学生评价,给学生提供创作机会。
望庐山瀑布、绝句 - 教学设计二(2)-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够:1.了解明朝文学家袁中郎的《望庐山瀑布》诗歌;2.学习绝句的基本知识,掌握绝句的格式和特征;3.理解《望庐山瀑布》中描述自然美景的意境及艺术特点;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2.教学重点1.掌握绝句的格式和特征;2.理解《望庐山瀑布》中描述自然美景的意境及艺术特点。
3.教学难点1.理解《望庐山瀑布》中描述自然美景的意境及艺术特点。
2.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4.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体验教学法。
二、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在课前观看“望庐山瀑布”的图片和视频,了解瀑布的神奇美景。
2. 学习绝句的格式与特征1.介绍绝句的格式与特征,如字数、押韵方式等。
2.让学生观察、体验和感受课文《望庐山瀑布》,理解绝句的含义和艺术表现手法。
3. 分析明朝文学家袁中郎的《望庐山瀑布》诗歌1.根据《望庐山瀑布》的内容,通过组织分析、讨论和合作创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中描述的自然美景,以及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感情。
2.让学生通过模仿、创作、朗诵等方式,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4. 练习通过课内练习提高学生对绝句的掌握和理解,特别是练习绝句创作和欣赏等多方面技能。
5. 总结与提高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总结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2.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然和文化,培养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考查和练习,评价学生对诗歌欣赏及创作、绝句的掌握和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深化对自然美景和艺术成就的了解和感悟,提高对语文教学的掌握和理解,为今后的教学生活积累宝贵经验。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针对初中语文课程,以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和《绝句》为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读《望庐山瀑布》和《绝句》,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古诗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诗歌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望庐山瀑布》和《绝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的隐喻和象征,提升对古诗的细致品味和把握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望庐山瀑布》和《绝句》的诗句或整首诗,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好奇。
2. 学习《望庐山瀑布》:1) 细读全诗,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2) 分析诗中对庐山瀑布的描写和抒发的情感,挖掘隐含的意境和情感;3) 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体会诗歌赋予读者的美感和思索。
3. 学习《绝句》:1) 阅读全诗,了解作者杜牧的诗歌风格和时代背景;2) 分析诗中对生活、爱情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体味短小而有力的绝句形式;3) 讨论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艺术之美。
4. 比较分析:1) 将两首古诗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位唐代诗人在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方面的差异和共通之处;2)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的意蕴和审美标准,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能力。
5. 写作指导:1) 练习仿写古诗,让学生尝试用古体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2)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展示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古诗《望庐山瀑布》和《绝句》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通过比较分析和写作练习,学生在挖掘古诗美感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二(1)-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朗读并理解《望庐山瀑布》这篇文章,了解瀑布的景观描写;
2. 通过课内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
3. 让学生了解绝句的形式和特点,体验写绝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望庐山瀑布》,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写绝句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方法:听说结合、讲授教学、体验式教学。
教学过程:
1. 教师导入(5分钟)
(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照片中的瀑布,并引导学生想象、猜测一下在这样美丽的景象前的心情。
(2)教师出示一段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请学生发表感受,练习运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学习新课(15分钟)
(1)教师让学生集体读一遍《望庐山瀑布》。
(2)教师讲解文章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
(3)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表一下《望庐山瀑布》中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并与同桌分享。
3. 练习与拓展(25分钟)
(1)教师发放绝句的写作模板,让学生模仿模板构思自己的绝句,收集自己所写的绝句。
(2)教师让学生随机站起来,快速交换绝句内容,让学生就别人的绝句进行点评,收集对别人绝句的认识和新的语言素材。
(3)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从自己所写的绝句中选取一首,背诵并朗读给班里的同学听。
4. 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让学生谈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和体验,该课目标是否达成。
并让学生感悟学习绝句的意义。
帮助学生理清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有助于他们的成长的。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绝句。
望庐山瀑布、绝句
知识目标
•理解《望庐山瀑布》的意思和写作背景;
•理解绝句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写出简单的绝句。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望庐山瀑布》的意思和写作背景,掌握绝句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
课前准备
1.整理教学材料,准备PPT;
2.将《望庐山瀑布》的课文和相关注释复制一份,发给学生;
3.准备学生的作业本和笔。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了解《望庐山瀑布》的背景;
2.出示课文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诗人李白所描绘的瀑布和山景;
3.阅读课文一遍,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意思;
4.解释生字词和语句,确保学生理解全部内容;
5.介绍绝句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点,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写出自己的绝句。
讲解细节
1.分组阅读并讨论《望庐山瀑布》;
2.翻译学生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3.发放作业本和笔,让学生开始写绝句;
4.宣布时间,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绝句。
总结课堂
1.收集学生所写的绝句,让学生逐一朗读出来,互相欣赏和评价;
2.鼓励学生欣赏古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3.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的学习重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作业布置
1.完成作业本上的练习;
2.课外阅读并背诵古诗词;
3.为下次课堂做好预习。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 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在理解古诗词 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 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4.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准备 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习《望庐山瀑布 》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一)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1/9。
(二)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庐 l* 紫 z! 川 chu1n 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 (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查字典“望”当什么讲? “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 “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 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三)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 “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
日:太阳。
香炉:香炉峰。
紫烟:紫色的烟云。
生:升腾起(变成了)。
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 离瀑布较远。
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 挂:悬挂。
前:前面。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有两首古诗。
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前者抓住瀑布的动态,用夸张的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磅礴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
后者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浣花溪的风物景色与幽雅的环境,表现了诗人重归草堂暂留蜀地的喜悦,同地也表现了他对重游故地的向往和盼望回乡的心情。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
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
教具学具准备:学情分析:这两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
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即可。
教法学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预习要求:1、课前收集李白、杜甫的诗2、读诗三遍3、自学生字4、你弄明白哪些问题?还有什么不懂?第一课时课前积累:展示课前收集的李白、杜甫的诗,指导背下面的诗: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庐(Lú)、瀑(Pù)。
2、指名读诗,正音。
3、简介作者,交流收集李白、杜甫的资料。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3、解诗题(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2)“庐山”是个山名。
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指出: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三、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二(2)-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望庐山瀑布绝句,并理解其中所传达的意义。
2.培养学生欣赏古典文学,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3.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整篇诗歌。
2.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歌中的意义。
2.学生能够在自己的阅读中感知到诗歌的美妙。
教学准备1.望庐山瀑布绝句的诗歌,印刷好并复印好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2.声音清晰的录音机以及录制好的诗歌音频。
3.草稿纸与铅笔,便于学生笔记以及书写朗读的排练稿。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入课文,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通过导师介绍介绍杜甫与这首诗歌的背景,让学生对这首诗歌有个基本的了解。
步骤二:朗读诗歌•请老师自己在课前尝试朗读这首诗,确保发音清晰、语调恰当。
•请学生跟读整篇诗歌,重点关注其中的词语,注意标点及作者所想。
可通过分句朗读、整体朗读等方式进行。
步骤三:边读边解释意义•在学生跟读整篇诗歌期间,老师可以随时加入解释、讲解关键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
•边读边解释可以让学生更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听取老师的解释,更深刻的领会诗歌的含义。
步骤四:理解诗歌中的意义•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读诗,看图解释、语项和空格间的关系,理解地推解其中的意义,阅读结束后思考要点,并动手写一段总结课文之后的解释,同时写下自己的感想。
步骤五:朗诵并排练•可以请几位学生诵不同的诗句,如此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和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
•排练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朗诵和表达能力,也给学生提供拓展能力的机会。
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表达不同的观点,同学们可以相互勉励,或者互相倾听彼此的朗诵,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效果评价1.根据学生的朗读表现,评估学生的朗读技能,找出问题点,在下一堂课堂中进行针对性的技能练习和训练。
2.观察学生的解释和总结,进行互助性讲评,让学生们能够在完成作业后互相到处分享,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古诗两首”是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的一部分,其中涉及的《望庐山瀑布》和《绝句》是两首非常典型的唐代诗歌。
在学习这两首诗歌时,我们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高中一年级的语文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两首唐代诗歌《望庐山瀑布》和《绝句》的基本背景和意义;•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运用课上所学的古文阅读技巧分析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望庐山瀑布》课前准备•老师在课堂上展示《望庐山瀑布》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瀑布的想象和认知;•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是如何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的。
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一起朗读《望庐山瀑布》,理解其结构和韵律;•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描绘水与石的关系所传达的思想;•通过问答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处理文章中的难点词汇;•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希望学生可以从中悟出文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发掘自然景观对人类的启示和感悟;第二课时:《绝句》课前准备•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绝句》的相关图片,预热学生的学习兴致;•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课堂教学•继续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绝句》,并理解其中文化内涵和诗歌形式上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表达手法,如修辞、心理共鸣、节奏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引导学生分组,让他们互相欣赏各自所写文稿并给予反馈和评论。
第三课时: 课后反思•老师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范文和优秀作品,让学生了解如何写出一篇有深度的文章;•引导学生反思本环节的学习成果和优化之处,帮助他们深刻理解和体验学习的意义。
教学效果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将会更好的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诗歌文化,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之二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4.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习《望庐山瀑布》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一)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二)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庐l*紫z!川chu1n
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
(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查字典“望”当什么讲?
“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
“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三)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
“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
日:太阳。
香炉:香炉峰。
紫烟:紫色的烟云。
生:升腾起(变成了)。
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
离瀑布较远。
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
挂:悬挂。
前:前面。
川:河流。
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
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夸张手法)
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
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
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
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疑:怀疑。
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5.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四步:悟诗情。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
(六)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庐”和“炉”是同音字,要区别字形,会应用。
“紫”和“川”的读音要读正。
在学习生字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已去分析、去记忆,培养自学能力。
五、小结
(一)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二)出示挂图,说说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瀑布的?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三)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观察细致?
“日照”与“紫烟”的因果关系?
“飞流”、“直下”对流速水势的观察。
“三千尺”、“落九天”是对瀑布的长、大、高的观察。
除观察仔细、细致外,本诗还有什么特点?
丰富奇特的联想,如“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诗的写作特点:观察细致有序,联想丰富。
学习古诗的方法:除去上述四步,那就是读、查、究、诵、赏。
六、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习《绝句》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三、读《绝句》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
鸣m0ng行h2ng泊b$
四、出示第二首古诗《绝句》,理解诗意
(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二)《绝句》是什么意思?因作者兴到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标题,解释“绝句”。
(三)读一读古诗,悟懂诗句的意思。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自鹭上青天。
重点理解:
黄鹂:鸟名,也叫黄莺。
鸣:叫。
翠柳:翠绿色的柳树。
从“翠柳”一词可以看出是什么季节?
春天。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吃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说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树上鸣叫。
(欢唱)一行白鹭飞上蔚蓝色的天空自由飞翔。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重点理解:
窗含:从窗口看到。
“含”:包含在里面,存在着。
西岭:指草堂西北的岷山。
千秋雪:指千秋万代积累下来,终年不化的积雪。
千秋:时间很长。
泊:停靠。
东吴:指江苏一带。
万里船:船要行万里路。
说句意:从窗口可以看到巍巍的岷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靠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四)观察插图,加强对诗意的理解。
1.看插图。
图上画的是景物;景物是否都是诗句的内容?这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生动优美)
2.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说说诗人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景色的优美,语言的生动?
表示声音的词语:鸣、上。
表示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
表示动作的词语:鸣、上、含、泊。
诗人写了四个景色,一句一景,写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语言生动、景色秀美。
“鸣”、“上”两个动词写出了黄鹂在柳枝上欢叫和一行白鹭从水面飞上青天的声响。
“黄”、“翠”、“白”、“青”四个色彩鲜明的词,写出了草堂前的景色。
这两句写得有声有色,显示出一派春意盎然的优美景象。
“含”、“泊”两个动词具体写出了草堂外的景象,特别是“含”的妙用,把岷山积雪这一远景移至草堂内,使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景色优美的图画。
(五)学习诗人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讨论诗人观察景物的顺序。
眼前的、天边的、窗外的、门前的。
顺序是:由近及远。
2.诗人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述的、表达思想感情的?
诗人抓住了自然景色来描述,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七)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鹭”上下结构,要写匀称。
“含”上部今不要加点。
“吴”口天吴。
五、小结
作者写这首诗,先写树上,再写天上“黄、翠、白、青”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图景,令人赏心悦目;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最后写出了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多么开阔!通过对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六、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