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符号学与翻译-洛特曼的早期创作活动
- 格式:pdf
- 大小:308.11 KB
- 文档页数:3
概述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
(1)学派发展: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在60年代兴起,洛特曼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2)主要特征:
①语言、文学、文化等学科研究的交叉。
莫斯科学派主要是从语言学的角度从事文论研究,而塔尔图学派是从文论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学,后来二者融合转向符号与文化联系的研究上。
②由对语言符号体系的研究转向文化符号体系的研究。
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关心的是符号研究的客体体系,即现实的文化符号结构,而不是研究抽象的符号分析方法论。
80年代他们已从运用语言学方法探讨非语言学客体转移到了研究文化符号体系。
③宗J符号学研究的深化。
不仅表现在对宗J符号本身的研究上,而且更重要的反映在运用宗J思维去看待艺术符号。
(3)影响评价:
①从俄罗斯当代文论的发展来看,洛特曼及其追随者在努力与传统纯认识论方法对立以揭示艺术符号体系的结构方面做出了贡献。
②从与西方符号学文论的联系上看,他们试图克服结构主义的理论缺陷,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知觉作为一
个系统来考察,深入探讨了艺术的符号性质和作为交流系统的特点。
·符号学·洛特曼符号学理论之渊源与发展———纪念洛特曼诞辰90周年(代编者按)1922年2月28日,在列宁格勒(彼得格勒)的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他却成为20世纪前苏联著名的符号学家、莫斯科-塔尔图学派的核心人物,成为前苏联对西方产生重大影响的、享誉世界的文艺理论家和文化学家之一。
他就是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洛特曼。
他是前苏联继巴赫金之后又一位人文科学领域的理论巨擘,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为实现文化形态的符号性研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他所创建的文化符号学理论对世界符号学大厦作出了巨大贡献。
值此洛特曼诞辰90周年之际,我们符号学专栏特辟三篇文章,以缅怀这位符号学大师。
本栏目首先特别推出卡拉威·库尔、王永祥的“洛特曼在意指过程模式化方面的遗产”一文。
该文第一作者库尔是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符号学系主任。
应本栏目主持人邀请,库尔欣然答应与本栏目主持人王永祥合作撰写此文,以纪念符号学家洛特曼诞辰90周年。
该文介绍了洛特曼提出的有关意指过程(semiosis)的一些基本原则,它们包括:代码复数原则、不相容或不可译原则、自我交际原则、符号继承原则、符号域原则。
文章从洛特曼的交际模式和关于有机体意指过程的观点等方面讨论了他在意指过程模式化方面的理论建树,并指出,这些方面将会有效地促进21世纪符号学的综合发展。
意指过程是洛特曼符号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刊发此文对于帮助读者深入领悟并研究洛特曼符号学理论具有特别意义,同时也让读者直接听到来自洛特曼符号学理论的大本营对洛特曼所作贡献的评价声音。
洛特曼符号学理论得以发展,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
学界普遍认为,洛特曼及其代表的莫斯科-塔尔图符号学学派是俄国形式主义的继承者。
其实,洛特曼对俄国形式主义的继承只是一种“批判的继承”。
颜文洁、张杰研究发现,洛特曼及其同事几乎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所有核心思想都进行了批判;在本期另一篇文章中,颜文洁、张杰从形式与内容的融合、文化空间中的时间维度、由封闭走向对话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洛特曼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与超越,但同时也阐明了洛特曼与俄国形式主义在学术精神上的继承关系。
141个比较文学论文选题比较文学论文选题范例一:1、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2、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3、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4、关于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若干问题5、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6、关于比较文学的对象与方法7、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辩证观念8、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美国比较文学研究趋势9、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10、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11、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2、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13、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4、比较文学的课程设置探讨15、跨文明研究: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16、诠释学与比较文学的发展17、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18、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19、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20、比较文学“危机说”辨21、浅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22、文化文学与教育:比较文学在教学中应用的现时性23、也谈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与曹顺庆先生商榷24、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与"比较文学"研究25、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文化热”26、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文化透析27、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视野28、《简明比较文学原理》与《比较文学》的比较研究——从比较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入手29、文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教学研究30、梁启超的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31、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32、基于比较文学的中俄文学文化内涵分析3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比较文学的发展──著名学者乐黛云先生访谈录34、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现代化中国想象——华夏边缘叙述与新时期文化35、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36、百年中国比较文学的一项重大工程——评《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37、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38、中西比较文学实证性影响研究中“游”的精神文化阐释39、东西文化场域间的探索——日本当代比较文学研究之一40、以宏观视野看待比较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41、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42、比较文学概论43、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44、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45、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46、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47、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48、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49、钱锺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50、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51、中西比较文学教程52、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三阶段53、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54、比较文学译文集5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56、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57、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58、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发展59、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60、比较文学视域下的文化差异——以《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差异为例61、古典文献学养与跨文化视野的相遇--读严绍璗《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62、比较文学视域中我国的跨文化研究63、评严绍璗教授《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64、古典与现代:站在美国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最前沿——美国南方比较文学学会来访纪要65、从比较文学角度看《爱莲说》的文化内涵66、比较文学下中英文化中的女性独立意识67、文化·文学·人格──比较文学的本性及障碍68、比较文学视角下语言文学文化的互为载体关系研究69、从比较文学到跨文化交流——访香港着名学者李达三教授70、小议比较文学中的跨文化研究比较文学论文选题范例二:71、面对文化转型的思考72、从比较文学角度浅析中国对联文化内涵73、跨文化研究的世纪盛会74、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之于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意义75、“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乐山举行76、中日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新史料:《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出版77、文化异质性及其对比较文学的影响78、双向融摄:跨文化研究与中国比较文学79、文化对话:跨越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障碍80、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81、后殖义时期的比较文学82、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83、比较文学教程84、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85、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86、文学与疾病——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87、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88、比较文学与21世纪人文精神89、新辩证观念:中国比较文学与多元文化对话90、论比较文学研究中翻译的创造性叛逆91、重申文学性: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92、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93、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94、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95、比较文学新编96、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97、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98、生态批评与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视域中的西方生态批评99、全球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中国的视角100、比较文学论文题目大全101、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 叶维廉比较文学论文选102、比较文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103、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学术背景与理论构想104、比较文学的不变与变105、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教师的素质建设106、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整体观107、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研究新范式108、关于比较文学学科基本理论的再思考109、中国比较文学发展透视110、我的比较文学之路111、“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112、论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113、比较文学与学术创新——曹顺庆教授访谈114、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 中日近现代比较文学初探115、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116、吴宓——中国比较文学之父117、比较文学研究资料118、比较文学的问题意识:以"和而不同"的尴尬现状为例119、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看文化软实力120、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121、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阐释与文化沟通122、比较文学与文化转型时期123、跨文化对话:新世纪比较文学发展必由之路124、文化研究视域中的比较文学125、在多元互动的比较中审视中国文化126、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文化考察127、比较文学:走向现代文论与文化研究128、文化研究背景下的中国比较文学批评129、关于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课题的思考130、中国文化的三次转型与中国比较文学源流131、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132、跨文化观念发生学研究与原典实证--读严绍璗先生的《比较文学与文化"变异体"研究》133、文化研究/比较文学:挑战还是超越?134、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美比较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年会纪要135、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出去:人文学者的使命——读王宁新着《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136、比较文学的奇葩——读《新文学作家与外国文化》137、比较文学视野中的日本文化:严绍璗海外讲演录138、世界文化与世界文学的比较文学观建立139、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 比较文学研究文集140、从比较文学到文化研究──西方比较文学发展三人谈141、“文化对话”的主旨和策略─—转型期中国比较文学的定位与选择。
洛特曼在中国俄罗斯著名文艺理论家、文化学家、塔尔图符号学派的奠基人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洛特曼(ЮрийМихайловичЛотман,1922—1993)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笔耕不辍,著述颇丰。
他在继承与发展俄国学院派、形式主义、苏联结构类型学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吸取西方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成果与方法,富于创造性地将其与当代系统科学理论相结合,在符号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自20世纪60年代起,其文化符号学开始在欧美诸国声名鹊起;进入80年代,又渐进东方,引起了中国等亚洲国家学者的关注。
中国学者对洛特曼符号学思想的介绍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最初,洛特曼是作为苏联符号学的代表人物借西方文论在中国大行其道的“东风”被介绍给中国文艺理论界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吴元迈研究员的《苏联文艺学的历史功能研究和结构符号探讨》(1986)一文是中国洛特曼学术思想研究史上较早、较有分量的一篇论文。
稍后,刊登于《外国文学报道》1988年第1期的《〈模式系统行列中的艺术〉课题提纲》、《文本的类型学课题》、《论艺术文本中“结尾”和“开端”的模式意义》、《〈我们已经分手,但你的小影……〉结构分析》等4篇译文充分表明了洛特曼当时已引起了中国文论界的关注。
此外,苏联美学史专家凌继尧在自己的《苏联当代美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与《美学与文化学—记苏联著名的16位美学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等2部著作中也都对洛特曼的符号学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进入90年代,特别是在洛特曼逝世之后,中国学者开始“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对洛特曼的符号学思想“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其成果交叉出现,相得益彰,且持续不断,步步深入”,“对洛特曼理论的立体研究图景”已初步形成,不仅对洛特曼的“文学符号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研究范围更向其“文化符号学”领域拓展。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周启超研究员的《“塔尔图学派”进入总结时期》(发表于《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张冰教授的《尤·米·洛特曼和他的结构诗学》(发表于《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及徐贲的《尤里·洛特曼的电影符号学和曼纽埃尔·普伊格的〈蜘蛛女之吻〉》(发表于《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称得上是90年代中期中国学者在洛特曼研究中所取得的较为重要的成果。
符号域 semiosphere符号域(semiosphere,又译“符号场”或“符号圈”)是洛特曼(Juri Lotman)文化符号学的关键术语,指符号存在和运作的空间和机制,它既是文化存在的条件,也是文化发展的结果(Lotman 2005:205—208)。
这一概念是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的核心和基础。
洛特曼受到苏联化学家维尔纳茨基“生物圈”(biosphere)概念的启发,试图运用符号域这一概念从整体上把握符号运动发展的规律。
他将符号域视为人类文化模式得以实现的“连续体”,其中的各个符号系统既具有独立性,又在共时关系上彼此交换;同时,符号系统自身具有记忆功能,并在历史纵向上相互影响。
上述三种符号运动在不同组织层面上进行,实现信息的传递、保存、加工和创新。
耗散结构 dissipative structure原是俄裔比利时物理学家伊•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在区分系统的平衡和不平衡结构时提出的物理学概念,苏联符号学家洛特曼(Juri Lotman)移用来描述符号圈的文化特征。
在平衡系统中的运动轨迹是重复和可逆的,而在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中,由于其内部和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系统有可能产生突变,从无序状态转为有序状态。
然而这种有序状态不是终结性的,该系统宏观上的稳定结构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获得,系统也因此永远处于由无序转为有序的状态中。
洛特曼认为符号域的内部结构近似于耗散理论中非平衡态系统的结构,必须依靠与外界的文本交流才能自身维持发展。
当该系统的有序部分(熵值较低的符号域中心部分)和无序部分(熵值较高的符号域边缘部分)相互侵入时,整个文化系统的动态平衡得以保持。
外来文本通过符号域边界进入该文化内部时,文本意义会发生变形,引发系统的对称性破缺,系统本身从无序转向有序。
而文化发展的临界点上往往并存着文化动态的可预测性和不可预测性,这意味着文化的渐进发展和爆发是交替进行的。
总的来说,文化的每一个类型和组织的机制一样,具有自我紊乱机制;其相互紧张的作用使文化可以正常运转。
俄罗斯符号学研究之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思想阐释单红;吕红周【摘要】Russia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study of semiotics in the world so a deep study of semiotics in Russia is helpful to grasp th'e overall picture of the study of semiotics. Lotman' s theory, doing semio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is called the cultural semiotics. He constructed a systematic structure theory for text and discussed the means of employing semiot- ics in culture. His theory of culture typology is used in different kinds of study of comparison. It makes a mechanism for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different culture in various time and space, hoping to get rid of cultural inequality and prejudice.%俄罗斯是世界符号学大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俄罗斯符号学的深入研究必将有助于我们掌握符号学研究的全貌。
洛特曼从文学领域步入符号学的研究,他的研究又被称为文化符号学,他建构了文本系统性结构理论,探讨了符号学方法在文化中的具体应用,他提出的文化类型学用于指导各类文化的比较研究,给不同时空中异质文化的比较提供一个机制,意在消除文化的不平等和文化歧视。
《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域下《马蒂斯》中的符号域研究》篇一摘要:本文旨在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视角出发,对《马蒂斯》这一作品进行深入的符号域研究。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基本理论,然后通过对《马蒂斯》中的符号进行细致的分析,探讨了作品中符号的构成、符号的互动以及符号在文化语境中的意义。
一、洛特曼文化符号学概述洛特曼文化符号学是一种以符号为基本单位,研究文化现象的学科。
它强调符号在文化传承、交流和认知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符号是构成文化的基本元素。
洛特曼的理论体系包括符号的构成、符号的互动、符号的层级结构和符号的文化语境等多个方面。
二、洛特曼视角下的《马蒂斯》《马蒂斯》是一部以艺术家马蒂斯为主题的作品,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视觉元素和复杂的文化内涵。
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角度来看,《马蒂斯》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
三、《马蒂斯》中的符号构成在《马蒂斯》中,符号的构成是复杂而多样的。
作品中的每一个画面、每一笔触、每一色彩都可以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符号,而这些符号之间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
这些符号不仅表达了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马蒂斯》中符号的互动在洛特曼文化符号学中,符号的互动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马蒂斯》中,不同的符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这些互动关系不仅表现在画面内部的元素之间,还表现在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中。
通过这些互动,作品的意义得以生成和传递。
五、符号在文化语境中的意义文化语境是符号存在和发挥作用的背景。
在《马蒂斯》中,符号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构成和互动,还与其所处的文化语境密切相关。
作品中的符号不仅反映了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还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艺术潮流。
通过对这些文化语境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符号的意义。
六、结论通过对《马蒂斯》的洛特曼文化符号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
概述洛特曼的文学符号学
(1)理论渊源:
①是俄国形式主义与布拉格学派传统在新时代下的复苏。
②意味着符号的自主性与符号的意识形态性的研究结合起来。
(2)理论主张:
①洛特曼既分析文学文本的内在结构,又分析文本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外部关系,试图填平文学的接受研究以及文学的社会学研究同新批评的自主解释和内在解释之间的鸿沟。
②洛特曼致力于文化史的符号学研究,认为存在着两类历史结构,即中世纪结构和启蒙型结构,它们的文化代码分别是不同时期的主代码,符号学应该而且可以反映出各个时期文化代码的意识形态蕴含。
③中世纪型文化有自己的语言但无言语,即有观念而无行动;启蒙型文化则将语言和言语的文化代码对立起来,即他们倡导的行动缺乏在文化中的正当地位;而在现代,这种对立更为严重。
《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域下《马蒂斯》中的符号域研究》篇一一、引言文化符号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致力于探讨文化中符号的生成、传播与解读。
本文以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为视角,对《马蒂斯》这一作品中的符号域进行深入研究。
洛特曼的理论强调了符号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以及符号系统在形成文化认同和传递文化价值中的作用。
通过对《马蒂斯》中符号域的分析,本文旨在探讨该作品中符号的构成、特点及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二、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概述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基本单位,符号系统通过语言、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构成。
在文化交流中,符号不仅传递信息,还传递文化和价值观。
符号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包括符号的构成、意义、传播和解读等方面。
同时,洛特曼的理论强调了文化认同的重要性,认为符号系统是形成文化认同的关键因素。
三、《马蒂斯》中的符号域分析《马蒂斯》作为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其符号域丰富多样。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作品中的符号域进行分析:1. 符号的构成:作品中的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图像符号等。
语言符号通过文字表达情感、描绘场景,图像符号则通过色彩、线条等元素传达情感和意义。
这些符号共同构成了作品中的符号域。
2. 符号的意义:作品中的每个符号都承载着特定的意义。
例如,马蒂斯这个角色所代表的勇敢、坚强等品质,以及他所经历的困难和挑战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氛围。
3. 符号的传播与解读:作品中的符号通过传播媒介(如电影、书籍等)传递给观众。
观众在接受这些符号时,会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经验进行解读,从而理解作品的意义。
四、《马蒂斯》中符号域的文化价值通过对《马蒂斯》中符号域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符号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首先,作品中的语言和图像等符号传递了特定的情感和意义,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
其次,这些符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氛围,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
作者: 康澄[1]
作者机构: [1]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出版物刊名: 外国文学评论
页码: 100-108页
主题词: 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符号圈
摘要:符号圈是洛特曼于1984年所构想的文化空间概念。
符号形成文本,文本形成文化,文化形成符号圈。
符号圈是所有文化的文化,是既为客体又为主体的智能世界。
围绕着符号圈的内涵、特征、运作方式及其意义生成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洛特曼后期文化符号学的核心。
符号圈理论蕴涵着洛特曼宏伟的构想——建立一种新的文化类型描述与研究的元语言,他期望以此从根本上克服我们以往的文化研究方法本身所无法克服的弊病。
洛特曼关于符号圈理论的一系列独创性思想对于我们更新并深化对文化空间的理解、进而从本质上认识人类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化符号学评介--文化符号学的符号学分析
郭鸿
【期刊名称】《山东外语教学》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本文介绍以洛特曼为代表的莫斯科-塔图学派的文化符号学:它的诞生、研究范围和中心议题、理论基础(莫斯科-塔图学派、巴赫金学派和克里斯蒂娃的有关理论等)、文化符号学概略、突出特点等.文章认为: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继承了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传统,但对结构主义提出了质疑,在吸取了同一传统的巴赫金和克里斯蒂娃的有关理论的同时,又吸取了皮尔斯的有关符号学理论,因此我们可以把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看作索绪尔语言符号学和皮尔斯符号学的交融,以及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在语言学上的转向和融合趋向的一个典型例子.索绪尔语言符号学重点研究语言符号在社会交流中的作用,而皮尔斯符号学重点研究符号在作为生物的个人的认知中的作用.而文化符号学把交流和认知结合起来,把交流的社会性与认知的个人心理活动结合起来,把文化交流视为一种社会性的交流和认知活动.
【总页数】7页(P3-9)
【作者】郭鸿
【作者单位】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相关文献】
1.流行服饰文化的符号学解读r——评《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 [J], 胡凯
2.符号学西部学派与“文化符号学”专栏 [J], 赵毅衡
3.符号学视角下的当代幸福研究:评《幸福感符号学:社会文化修辞》 [J], 吕思睿
4.结构的突破:语境概念与符号学的实践--评张碧《社会文化符号学》 [J], 白姗姗
5.-幅多彩奇丽的民族符号学画卷:评霍帕尔的《民族符号学:文化硏究的方法》 [J], 张建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洛特曼对文化符号学的理论建构*苏州大学赵爱国提要: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思想在其符号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
本文从文化符号学所呈现的学理形态出发,对洛特曼本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为实现文化形态的符号性研究所做的理论建构——包括其学理载体、视阈面向和价值取向等进行初步探索,以从一个侧面窥视以洛特曼为首的塔尔图—莫斯科学派主流学术样式的发展脉络及本质特征。
关键词:洛特曼、文化符号学、学理形态、理论建构尽管“文化符号学”(семиотикакультуры)思想并不是洛特曼及其为首的塔尔图—莫斯科学派学说思想的全部,但显然占有最突出和最中心的地位,并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研究范式的独特理论体系。
1 所谓文化符号学,用洛特曼本人的话说,就是“不仅指文化起着符号系统的功用,更重要的是对待符号和符号性的态度”。
(Лотман2001b:491)这一定义是洛特曼对俄罗斯历史文化样式进行符号学分析时做出的,其要义是:区别于其他符号学范式(如语言符号学、生物符号学、民族符号学、绘画符号学、音乐符号学等)的文化符号学,其理论内涵集中体现在如何看待文化的功能和如何对待文化的态度两个方面。
从文化学角度看,“文化功能”和“文化态度”的术语表述并没有什么新颖和特别之处,但为何能成为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的学理要旨呢?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洛特曼对文化这一概念所下的定义。
在洛特曼的学术视眼里,文化被看界定为人与周围世界之间起媒介作用的符号体系2 。
也就是说,洛特曼是从符号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出发,来阐释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对文化要素进行认知的,这在世界符号学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符号学的应用领域,更重要的是使符号学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阐释力,因为对“文化”这样的既具有普遍认知意义又极具民族性的精神和物质产品,在洛特曼之前还没有哪一位学者作出过如此深刻的阐释,这无疑是文化符号学之所以能在世界符号学界中占有特殊地位的原由所在。
对此,学界似并无原则性的异议。
洛特曼的生活和创造穆馨【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03(000)004【摘要】洛特曼是俄罗斯塔尔图学派的创始人,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方法具有独特的创造性思维.他的研究特点是具体性、多角度性和系统性.他在研究中兼具语言学、心理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社会历史学、符号学、结构主义、数学和其他学科的方法和内容.文章介绍了洛特曼前期的文艺理论研究和后期的符号学理论和结构主义研究.洛特曼对18和19世纪的俄罗斯社会思想和文化,主要是对十二月党人的创作思想进行了分析研究.洛特曼文艺理论研究的精华是对普希金的研究.洛特曼从50-60年代开始结构学和符号学,他的新方法和新理论,推动了这一研究的发展.他写了大量的有关文艺结构学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诗学分析,结构诗学>.他创造了新的语言学方法论和教学法.无论从内容还是数量上,洛特曼的作品都相当丰富.【总页数】4页(P88-91)【作者】穆馨【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相关文献】1.创造性的问题是有创造力的人的问题--马斯洛创造性思想探微 [J], 匡瑾璘;刘春香2.创造提高生活质量的空间——约翰·波特曼艺术与建筑展览小记 [J], 候君梅3.从"审美经验的终结"到生活艺术的建构——读理查德·舒斯特曼的《生活即审美》[J], 张焱4.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物理学奖、生理学和医学奖分别授予埃及泽维尔、荷兰霍夫特和韦尔特曼、美国布洛贝尔 [J], 荣达5.人的创造性与有创造性的人——马斯洛创造性思想探微 [J], 匡瑾璘;牟敦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洛特曼语言观的嬗变及其意义康’澄(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摘’要:洛特曼语言观的嬗变对于文化符号学的创建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洛特曼彻底摈弃了早期以自然语言为中心的思想,将“另一种模拟语言”放到了与自然语言相对平等的位置上,建立了文化的多语性概念。
文化多语性成为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理论支点,并使他最终寻找到了解决文化符号学的核心问题———文化意义生成机制的钥匙。
关键词: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语言观;文化多语性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01’/$*’$)#$%2#%&#$34*-5/%$/(/6#$6&0+1234567(894::;:<=:>5?76@A67BA75C,1A6D?671:>EA;F6?G5>C?HI,1A6D?67,J?A67CB K>:GL,!&""%(,34?6A)78-*9#6*:M45H>A6C<:>EAH?:6:<@:HEA6NC O:?6H:<G?5P:6;A67BA754AC7>5AH C?76?<?9A695<:>H455CHAQ;?C4E56H A6R R5G5;:OE56H:< 3B;HB>A;85E?:H?9CL@:HEA6AQA6R:65R4?C<:>E5>H4:B74HC956H>5R:66AHB>A;;A67BA75,O>:O:C5R A“C?EB;AH?G5;A67BA75”H4AH?C C:E54:P5SB?GA;56H P?H46AHB>A;;A67BA75A6R9>5AH5R H459:695OH:<9B;HB>A;EB;H?;?67BA;?HIL3B;HB>A;EB;H?;?67BA;?HI?C H45O?G:H:< @:HEA6NC3B;HB>A;85E?:H?9C,A6R4AC56AQ;5R4?E H:<?6R H455CC5695:<3B;HB>A;85E?:H?9C:H45T5I H:H457565>AH?:6:<9B;HB>A; E5A6?67L:&;0’93-:@:HEA6;3B;HB>A;85E?:H?9C;G?5PO:?6H:6;A67BA75;9B;HB>A;EB;H?;?67BA;?HI’’"L引言“一个真正学者的品性在于———他常毁坏自己的创作,找到与合乎逻辑的系统不相协调的论据。
洛特曼在中国俄罗斯著名文艺理论家、文化学家、塔尔图符号学派的奠基人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洛特曼(ЮрийМихайловичЛотман,1922—1993)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笔耕不辍,著述颇丰。
他在继承与发展俄国学院派、形式主义、苏联结构类型学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吸取西方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的成果与方法,富于创造性地将其与当代系统科学理论相结合,在符号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自20世纪60年代起,其文化符号学开始在欧美诸国声名鹊起;进入80年代,又渐进东方,引起了中国等亚洲国家学者的关注。
中国学者对洛特曼符号学思想的介绍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最初,洛特曼是作为苏联符号学的代表人物借西方文论在中国大行其道的“东风”被介绍给中国文艺理论界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吴元迈研究员的《苏联文艺学的历史功能研究和结构符号探讨》(1986)一文是中国洛特曼学术思想研究史上较早、较有分量的一篇论文。
稍后,刊登于《外国文学报道》1988年第1期的《〈模式系统行列中的艺术〉课题提纲》、《文本的类型学课题》、《论艺术文本中“结尾”和“开端”的模式意义》、《〈我们已经分手,但你的小影……〉结构分析》等4篇译文充分表明了洛特曼当时已引起了中国文论界的关注。
此外,苏联美学史专家凌继尧在自己的《苏联当代美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与《美学与文化学—记苏联著名的16位美学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等2部著作中也都对洛特曼的符号学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进入90年代,特别是在洛特曼逝世之后,中国学者开始“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对洛特曼的符号学思想“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其成果交叉出现,相得益彰,且持续不断,步步深入”,“对洛特曼理论的立体研究图景”已初步形成,不仅对洛特曼的“文学符号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研究范围更向其“文化符号学”领域拓展。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周启超研究员的《“塔尔图学派”进入总结时期》(发表于《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张冰教授的《尤·米·洛特曼和他的结构诗学》(发表于《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及徐贲的《尤里·洛特曼的电影符号学和曼纽埃尔·普伊格的〈蜘蛛女之吻〉》(发表于《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称得上是90年代中期中国学者在洛特曼研究中所取得的较为重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