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弘道育人 修身济世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史学史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世本》:原本15篇,记事从黄帝开始,讫于战国末年。
有《帝系》、《王侯谱》、《卿大夫谱》、《记》、《世家》、《传》、《氏姓》、《居》、《作》、《谥法》等。
其中《帝系》记帝王传授的系统;《王侯谱》、《卿大夫谱》记诸侯、卿大夫世系;《氏姓》记录当时所有的姓氏;《居》讲建都情况;《作》记录一些事物的发明情况及其历史;《谥法》记谥号的含义。
其中《世家》、《传》等对《史记》体例的形成具有启迪的作用。
(2)《竹书纪年》:是战国时魏国的史书。
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书16种75篇。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由于司马迁写《史记》时没有看到该书,所以该书可以帮助我们订正《史记》的某些错误。
(3)“三礼”:即儒家经典中的《周礼》、《仪礼》、《礼记》:其中《周礼》又名《周官》,是有关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的汇编。
一方面反映了西周现实的政治制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头脑中理想的政治制度。
《仪礼》是春秋、战国时流传下来的十七篇仪节单,其中有包括《士婚礼》、《士丧礼》、《士冠礼》等,反映了当时的典礼活动、伦理关系、吉凶婚丧等社会生活。
《礼记》主要是论述礼的作用和意义。
(4)荀悦:字仲豫,东汉颖川人。
汉献帝时任黄门侍郎、秘书监。
献帝以《汉书》“文烦难省”,建安初年命荀悦按编年体改编《汉书》,前后三年,成《汉纪》30卷。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荀悦以《汉书》中的本纪为纲,将其书中传、志、表的内容加以概括,按时间的顺序,散放于帝纪各年之下。
将80万字的《汉书》精简为18万字的《汉纪》,为用编年史体撰述断代历史创立了典范。
(5)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
曾任东晋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
南朝宋文帝时任中书侍郎。
文帝以《三国志》过于简略,乃命裴松之作注。
语用专题训练-------修改病句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是“中国茶”的文化内核。
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茶无处不在,在拜师、婚庆、社交、商业聚会等重要场所,茶作为一种重要礼仪传承至今。
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崇敬中升华情感;婚庆大典以茶祝福,以茶敬上,在和睦中见证幸福;合作伙伴以茶会友,以茶敬礼,在谦和中达成双赢。
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在这一礼仪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充分释放出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很多外国友人在品尝醇厚甘冽的中国茶的同时,也为这种谦和礼敬的茶文化所折服,这正是“中国茶”的文化力量。
交融互鉴,文明共享,一直是“中国茶”的价值追求。
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商队一路翻山越岭,漂洋过海,将中国茶叶运到世界各地,源自中国的茶以及茶文化也就传遍全球。
现在,中国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她迈着和平的脚步已经走遍了120多个国家,向世界展示了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和洒脱豁达的大国风度。
世界友人也通过一片小小的茶叶,了解到中国的地大物博,感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
长江口二号古船“背负”着中国近代经济贸易史、长江黄金水道航运史和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等重要史料,将是近代上海作为东亚乃至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的珍贵历史见证者。
受制于水域的变化莫测,水下考古是一项兼具危险性和很强科技性的工作。
“水面风平浪静,水下波涛汹涌”,以这句话来形容水下文物所处水域的凶险程度毫不为过。
由于水下文物所在水域和所处的水深各不相同,每一次水下考古工作都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全新问题。
因而,水下考古是一项科技含量极高的工作。
由于我国海岸线水体能见度欠佳,对水下文物的探测离不开多波束探测声呐系统、旁侧声呐、海洋磁力仪、浅地层剖面仪等先进科学设备的帮助。
也正是这些先进仪器,使我国水下文物考古摆脱了“大海捞针”式工作。
“究天人之际”??关于《“究天人之际”??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究天人之际”??作者:未知内容提要上古时代“巫史同源”,天人相与的大主题,即是史家的份内事;本体论上的探讨,虽朴拙,但坚守之。
文字盛世后,一是史以文存,“文史不分”;二是经学独尊,史附于经。
受此两股变动之冲击,史学日渐把守不住本体论上的向度――先是让“天人之事”陷入汉唐谶纬神学之股掌,后又转手令其沦为宋明理学之专利。
迄至近世,史学“科学化”急流勇进,但偏好“阶级关系”之时代倾向,又让史学诸家讳言天人。
相反,受近现代“人本主义”激变的史学思潮,重人轻天,终让“天人和合”之史学本体论传统,卒成绝响。
故此,21世纪的“大众化”史学,基于“人性论”层面上的已有成就,重建宇宙本体论,它既要引入科学的“天命观”,和合天人;又要培育起基层民众的公共意识,推进公共历史学的现代发展;更要“送史下乡”,启蒙乡村,合理改写中国民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史学天人关系宇宙本体论人性论??〔中图分类号〕K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1-0132-05?おお?21世纪以来,中国史界已在“补课”和“超越”两点上――补“实证史学”之不足,超越西方史论――达成发展共识。
(周祥林:《2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三大趋势――“21世纪中国史学学术研讨会”侧记》,《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但取长补短也好,后来居上也罢,源头未清,则流绪何堪!相反,基于中国传统史学的生发原型、初始学性及其“元问题”和问学本旨的历代衍变,逐一检讨史学本体论的建构流变史,进而拷问并重整史学“现代化”的本体论根基,当属关键。
??一、天人相与:“巫史同源”的古风及其意义??近世以降,学者论及中国“史原”,皆已关注“巫史同源”的原始习俗。
例如,梁启超先生要将三代时期列为中国学术的“胚胎时代”,证据就是说它孕育了中华民族一切的道德法律和制度学艺,而其学术特点,“全在天人相与之际,而枢纽于两者之间者,则祝与史皆有力也。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摘要】人类历史的变迁中,究天人之际的探索与古今变迁的联系日益凸显。
历史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起伏,而文明交融则展现了灿烂多元的文化景观。
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发展,不断为人类提供动力与可能性。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因为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与认同。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反映出其对于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这种探索与联系,激励着人类不断追求进步与发展,为未来的前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启示。
我们应当以史为鉴,不断思考与探索,不断传承与创新,始终坚信究天人之际,必将通古今之变,为人类的未来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关键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历史变迁、文明交融、科技创新、社会发展、文化传承、意义、启示、发展、动力、人类前进。
1. 引言1.1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意味着探寻人类与天地之间的关系,探索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通古今之变,则是指沿着历史的长河,观照古今变迁的脉络。
这两者结合起来,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人类进步与创新的源泉。
通过究天人之际,人类得以深入探索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不断优化自身的发展路径。
与此通过通古今之变,我们可以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借鉴前人的成就与教训,指导我们更好地应对当下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只有不断深入思考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历史之间的关系,才能推动社会的持续进步,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必须不断学习、创新,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个体与整体的共同发展。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正是驱使人类迈向更高层次的力量,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索人类文明的未来之路,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2. 正文2.1 历史变迁的见证历史变迁的见证是我们理解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重要方面。
历史是一部永恒的长卷,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变迁,见证着时代的更迭与演进。
史学史思考题(1)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第一章一、主要名词:1、《尚书》《书》,汉以后称为《尚书》或《书经》,是我国最早的文献汇编。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尚书》汇集的是典、谟、训、诰、誓、命等文,基本上是统治者的讲话记录或文告。
“典”是重要的史事记录;“诰”是君对巨的训诫,“谟’是臣对君的谋画,“誓”是王誓众之辞,“命”是册命或君主的某种命辞。
《尚书》有古文、今文两种。
古文二十五篇,是伪书。
今文二十八篇,大部分为周史官搜集整理的文献和当时的—些记录。
2、《春秋》《春秋》即《春秋经》,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第一部汉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
作为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限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含242年史事。
《春秋》内容以鲁国历史为主,但涉及到列国之事。
主要记载各国间的朝聘、盟会、战争及统治阶级人物活动的事迹,以及一些自然现象。
3、属辞比事属辞比事出自《礼记.经解》里的“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这是说出了《春秋》在编撰体例和表述要求上的特点。
属辞,指遣词造句,辍辑文辞。
比事,指排比史事。
4、《左传》《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所记史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记载了春秋时期255年的历史。
19万字,篇幅是《春秋》的10倍。
《左传》是战国早期的私人撰述史书。
5、《竹书纪年》《竹书纪年》原名《纪年》,后人又称《汲冢纪年》或《汲冢书》。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汲郡人不准盗掘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后经荀勖等人整理、研究,得75篇,共10万余字。
其中《纪年》13篇,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的历史,至周宣王后,则特记晋国历史,晋被三家瓜分后,又特记魏国历史,记至魏襄王二十年(前299年)。
报任安书原文翻译报任安书原文翻译《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报任安书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报任安书原文翻译篇1报任安书作者:司马迁报任安书(第五段之后在新教材中已删除)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仆非敢如此也。
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讳。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请略陈固陋。
阙然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
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
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昂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巴蜀中学202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参考答案1.(3分)A 【解析】强加因果。
2.(3分)D 【解析】A项,错在“都肯定了”,材料一原文是说“可能对司马迁有一定的影响”。
B项,材料一并非认为“天”是自然、生态之意,而是说“敬天”理念,包含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态的爱护。
C项,原文中没有对今之学者与历史学者进行对比。
3.(3分)D 【解析】材料一的观点是“司马迁在他的史学实践中,切实坚持了这一学术理念”,“这”指代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D项是鲁迅对司马迁和《史记》文学成就的评价,不能用来证明观点。
4.(4分)①材料一采用总分总式结构,开篇提出司马迁的史学理念,然后逐层分析“通古今之变”和“究天人之际”的内涵,最后从时代特征的层面总结司马迁史学理念的价值。
②材料二从分析“天人关系”的内涵引入,进而举例、引用以论证司马迁的天命观;然后从三个方面概述司马迁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究,并指出其历史循环观的局限。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5.(6分)①究天人之际:探索上天与人事的对应关系。
(或“探索合理的天人观”)(1分)敬天;(1分)承认天命,但也反对过分强调天命。
(1分)②通古今之变:察古今历史演变的进程,进而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总结历史规律。
(或“探究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及人在历史发展的面前应该如何应对”)(1分)如提出“承敝通变”的命题,总结出“见盛观衰”的法则,提出重“利”史观。
(后面三例共2分,至少举出二例)6.(3分)B 【解析】“寂静”的原因不是木兰想揭下苔藓,而是观看无字碑受到了触动。
7.(3分)D 【解析】A项,关系的对比,并不能表现木兰的“挣扎”。
B项,拟人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不应该是凝练有趣。
C项,对开篇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有误。
8.(4分)①游历中,对生命、时间的触摸使她不安。
在泰山上观看无字碑,引发木兰思考生死,思考过去现在未来。
她似乎隐隐触摸到了历史、文化、生命的本源,但又感觉参不透这个巨大的谜,于是内心不安。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句话出自《史记·昭烈十四王列传》,原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大业者,必经此道。
”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要探究天人之间的关系,通通古今之变化,成就一番大业者,必须要经历这样的道路。
这句话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依然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天人之间的关系,是古代哲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命题,也是历史、政治、社会等领域不可忽视的问题。
古代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应该顺应天道,与天地相合,以实现自身的完善和大业。
而在《昭烈十四王列传》中,这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提法,更是强调了人与天的关系以及对历史变迁的认知和把握。
对古代王者而言,要想成就大业,必须要深谙这样的道理。
而对于我们今天而言,也同样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究这样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认知和把握今天的世界。
“通古今之变”,意味着要通达包括古代在内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变化和演变。
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了解,更是对历史的思考和领悟。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其中蕴含着无数的智慧和教训。
通古今之变,意味着要深入挖掘历史的价值,清晰地认知历史的逻辑和规律。
只有通过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代世界的发展和变化,才能更好地应对当下的问题和挑战。
通古今之变也是一种对未来的预见和规划,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更明晰地谋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究天人之际,要深入思考人与天的关系。
古代哲学家认为,人是天地间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和选择应当与天地相协调,才能实现真正的大业。
这种观念在当今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受制于自然界的力量和规律,如果我们不顺应自然的规律,不适应自然的节奏,就很难取得成功,更难实现大业。
究天人之际也意味着要深刻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自然资源,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7 材料作文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一、(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习作。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丁玉坤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她不仅目光镇定、从容自信,还对残疾人的运动有着自己的理解:“残疾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自己失去信心。
作为一名残疾人,只要热爱生活,勇敢追求梦想,一样可以走出精彩的人生。
残奥会不只是一场赛事,更是一次对生命的诠释,奥运精神鼓舞更多残疾人追求自我。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不得出现作者真实的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答案】【例文】追逐梦想岁月悠悠,飘逸的白云牵走童稚的歌谣,汹涌的江水载走纯真的幻想,梦想的天空又多了些许灿烂的云霞,引领着无数的追梦人为之奔跑,如夸父逐日般执着。
追逐梦想需要行动。
每个人的梦想都是那么美好、远大,但是,锲而不舍地去实现梦想的人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是带着自己七彩的梦想,平平庸庸、碌碌无为地度过了一生。
殊不知,要实现梦想就要付诸行动,实现梦想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果断地付诸行动。
吉姆·克拉克是一家通讯公司的创始人,梦想支撑着他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克拉克毕业后考上了一所海军学校,也许他会循规蹈矩地做一名海军,但是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给自己制定了详尽的计划,并且努力学习,积极进修,获得了学士学位。
几年后他获得电脑博士学位,随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有伟大的梦,就要行动起来。
”这是克拉克的座右铭。
追逐梦想需要坚持。
人生需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因为漫漫人生路,会遇到无数的困难。
怨天尤人无济于事,长吁短叹于事无补。
只有在与困难抗衡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积极进取,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绽放出绚丽多姿的人生之花。
范仲淹曾经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心怀天下的精神一直广为传颂。
他少有大志,希望将来能够从仕为官,让百姓安居乐业、为国家出力,或者做一名杏林高手,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普济众生。
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解“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出自西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表明了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顽强意志和执着精神。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想通过研究天与人之间的关系,了解历史变迁的规律,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和见解。
这反映了司马迁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他对于历史学的重视和执着追求。
其中,“究天人之际”是指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司马迁认为,天道和人事是相互关联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而人类的活动也会对自然界产生影响。
因此,通过研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变迁和规律。
“通古今之变”则是指通过研究历史,了解古今之间的变化和演变。
司马迁认为,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研究历史,可以了解古今之间的变化和演变,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脉络和发展趋势。
“成一家之言”则是指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和见解。
司马迁认为,历史学不仅仅是记录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研究和分析,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和见解。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本质和意义。
综上所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表达了司马迁对于历史学的深刻思考和执着追求。
他希望通过研究天道与人事之
间的关系、了解古今之间的变化和演变、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和见解,来揭示历史的真相和意义,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
论述百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材料一:司马迁在致任少卿的信中自叙撰写《史记》的心志,有“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话。
这一说法影响深远,不少人以此作为人生格言,或以标示学术追求鹄的。
班固把这段文字记录在《汉书·司马迁传》中。
然而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我们只看到所谓“成一家之言”,并没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句话。
不过,司马迁在他的史学实践中,切实坚持了这一学术理念。
所谓“通古今之变”,指出了历史学者的学术责任是考察古今历史演变的进程,并进而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总结关于历史规律的体会。
对于进行这样的学术工作路径,司马迁的做法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考察、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应当进行这样的努力。
对于经历艰苦探索,终于获得历史新知的内心欣慰,他的表述是:“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如此坚定的学术信念,今天的读书人,依然可以借以自勉。
理解“究天人之际”的文意,当然不能脱离当时的文化背景,关注人们对于“天”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崇敬。
曾经就《公羊春秋》的研读对司马迁有所指导的董仲舒对“天人之应”有诸多讨论,他的思想可能对司马迁有一定的影响。
微博作者橙子辅导认为,《史记·五帝本纪》说尧“敬顺昊天”。
张守节《正义》解释为“敬天”。
后世注家对《史记》文字的解说,也可见“敬天常”“严敬天威”等说法。
如果认识到秦汉社会的“敬天”理念包含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态的爱护,就应当珍视其中值得继承的文化因素。
《韩诗外传》卷七写道:“善为政者,循情性之宜,顺阴阳之序,通本末之理,合天人之际,如是则天气奉养而生物丰美矣。
”从这一角度看“天人之际”的“合”,可以发现接近当今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内涵。
还应当注意到,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究”,强调对未知规律的探索追求,与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僵化偏执倾向有所不同。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是英雄主义、进取精神和开放风格凸显,文明大幅度进步的历史阶段。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盖闻志者,气之帅也;气者,体之充也。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是以古人有云:“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此言志之重也。
吾尝考之,自古英雄豪杰,莫不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盖生于忧患,则知仁义;死于安乐,则不知仁义。
故仁义者,所以安国家,定社稷也。
孔子曰:“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此言仁义之用也。
夫太史公者,生于秦末,长于汉初,适逢乱世,故能见微知著,洞察时变。
吾尝读其《史记》,见其博古通今,包罗万象,议论风生,令人叹为观止。
太史公之才,非同寻常,盖因其有坚忍不拔之志,故能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太史公曰:“夫学者,所以求道也。
道者,道也,道也,道也。
”此言学者之道,在于求道。
道,非一事一物,乃天地万物之理也。
学者求道,必先正心诚意,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
太史公之所以能成一家之言,盖因其求道之深,修身之笃也。
太史公又曰:“君子之学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此言君子之学,在于博学而笃志。
博学,所以广才;笃志,所以坚志。
广才而坚志,方能成大事。
太史公之所以能著《史记》,盖因其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也。
太史公又曰:“君子之才,非一日之功也。
盖才者,才也,才也,才也。
”此言君子之才,非一日之功。
才,非天生,乃后天习得。
君子之才,盖因其有坚忍不拔之志,故能积学以成才。
太史公之所以才高八斗,盖因其积学之深,坚志之固也。
太史公又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此言君子之行,在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所以养性;俭,所以养志。
养性而养志,方能成君子之行。
太史公之所以能成一代宗师,盖因其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也。
太史公曰:“吾闻之,人之所以能立大事者,必有其志,必有其才,必有其行。
三者兼备,然后可以成大事。
”此言人之所以能立大事,必有其志、才、行。
三者缺一不可,缺一则难成大事。
太史公之所以能著《史记》,成一代史学之宗,盖因其志坚才高行正也。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作者:陈方正来源:《读书》2014年第06期初次接触到牛津教授道斯(E.R.Dodds)的新书《希腊人与非理性》,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事,当时觉得书名很吸引人,读来也似乎顺理成章,但整体意义却摸不着头脑,只好搁置一旁。
将近四十年后,蒙余英时教授相赠长篇论文预印本Between the Heavenly and the Human(一九九八),其中特别引用道斯的大作,方才有拨云雾见青天,豁然开朗之感。
余先生的文章已经很完整,却迟迟未见发表,似乎颇有藏之名山,以待来者之意,日久就不免淡忘了。
直到最近两三年,才又不时听到此文行将扩展为中文专著出版的消息,而重新燃起先睹为快的期待。
因此,上月此书出现于案头的时候,心中泛起“千呼万唤始出来”之感是再自然不过。
算起来,余先生这本《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从最初构思、酝酿以迄今日面世,已经相隔十六七年光阴,即使撇除他埋首于《朱熹的历史世界》那几年不计,亦可谓“十年辛苦不寻常”矣。
此书与《朱熹的历史世界》迥然不同,篇幅不及后者四分之一,作者所花时间、精力,似乎反而加倍,这是什么缘故呢?此中关键当在于本书“引论”劈头提出来的大问题,即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确切意义何在。
也就是说,到底何谓“天”,何谓“人”,何谓“合一”?历来对此问题的讨论、著述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而观点则南辕北辙,各出机杼,迄无定说。
余著独特之处在于:首先,它虽然是一部思想史,与传统哲学观念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出发点则牢牢立足于史学,处处以证据为依归,有意识地抗拒了以观念释观念,或求观念之发挥的倾向。
其次,它所应用的材料虽然以传世典籍为主,但又竭力突破此藩篱,征引了大量最近出土文献。
第三,它所援引的观念、论点远远超出国学传统,最明显的是以雅斯贝斯(Karl Jaspers)的“轴心突破”(axial breakthrough)为整体理论框架,并且大量引用日本和西方学者论著、意见,乃至萨满教(Shamanism)与古希腊宗教演变的关系。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出自哪里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原句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意思是: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通晓古今兴衰成败的规律。
扩展资料:
《报任安书》是一封由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回信,创作于公元前93年,被称为千古奇文。
该文通过司马迁陈述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痛苦,文章大量运用典故,排比的句式一气呵成,对偶、引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穿插其中,气势宏伟,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散文作品。
司马迁:
司马迁,司马谈之子,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被后世的世界领袖们称为史谦、太史公、历史之父。
他有深厚的家庭知识。
三十八岁时,他正式成为一名顾问。
因维护李陵战败而被阉割。
他忍受了巨大的身心折磨,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书写了历史。
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为“二十六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阅读练习附答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阅读练习附答案试题内容: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陈方正首先,是“礼乐”观念之演变为贯穿整个轴心时代的一条重要线索。
在古代,“礼乐”(亦合称为“礼”)即宗教仪式,但到了殷周之际,其意义便发生基本变化。
因为周公“制礼作乐”的意义在于“礼者德之则”,而“‘礼’和‘德’是互为表里的”;周公对成王的告诫则以“敬德”(累积德行)为主。
换而言之,代表宗教的“礼”已经渗透了政治含义,即与关心民生、民食的“德行”分不开了。
这变化所代表的,是“从‘天道’向‘人道’的移动”。
至于“礼”的意义再次发生革命,是“孔子不断寻求‘礼之本’而归宿于‘仁’……它可以说是孔子从哲学角度重新阐释礼乐实践的最后完成……也标志着儒家轴心突破的开端”。
换而言之,代表政治秩序的“礼”渗透了深刻的内在修养含义,而变成与衡量个人行为准则的“仁”分不开,因此“‘仁’与‘礼’虽有内外之别,但必须合起来才完整”。
这可以从孔子“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句名言得到最明确的证据。
其次,是孔子与古代礼乐传统的复杂关系。
这有两个对立的`面相。
一方面,“子不语怪、力、乱、神”,强调“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也就是说,孔子毕生致力于抗拒乃至超越巫文化:“中年以后作为轴心突破的一位先驱,他自然是以礼乐传统作为思想或哲学突破的主要对象。
”另一方面,从《论语》和史籍中的记载,却又可以找到孔子深受古代宗教包括巫文化深刻影响的大量证据,这和他为殷商遗民与崇拜周公不无关系,甚至,也可以说是他获得强烈使命感的由来——因为“巫传统的通天地’使他终于能发展出人得以个人身份,自由而且直接地,与‘天’交通的构想”。
因此,对传统“他采取了重新诠释而不是全面拒斥的态度”。
将这两方面合起来看,便可以说孔子虽然致力于建立新传统,但仍然是深深植根于旧传统而并没有与它决裂。
【长安万年】之⼀百⼋拾四:司马迁的《史记》,究天⼈之际,通古今之变,成⼀家之⾔在鲁迅的《汉⽂学史纲要》中,关于司马迁有这样⼀段话:“武帝时⽂⼈,赋莫若司马相如,⽂莫若司马迁。
”司马迁写⽂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为⽂”,因⽽《史记》不失为“史家之绝唱,⽆韵之《离骚》,”鲁迅的评价成为《史记》评论中的不朽名⾔。
在中国,提起“太史公”司马迁,应该可以说是⽆⼈不知,⽆⼈不晓,被誉为“史圣”。
这位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学家、思想家,是真正让我们系统地了解西汉之前中国历史的第⼀⼈,当然,也是本公从号“长安万年”专题的奠基者,在他之前长安将近8000年的历史,除了考古史实外,有近⼀半出⾃他的《史记》。
笔者在此拜上⼀拜!司马迁,字⼦长,⽣于公元前145年,左冯翊夏阳⼈,即今天陕西韩城芝川镇⼈。
夏阳东临黄河,北接黄河龙门,相传⼤禹治⽔时,为疏通黄河,就将龙门⼭辟为两半,河⽔奔腾⽽下,岩鸣⾕响,⾮常壮美。
每年暮春,游集⽽来的鲤鱼竟相跳跃,其中若有能跳跃龙门者,便可化龙升天。
在这个“鲤鱼跳龙门”的神奇之地,就诞⽣了司马迁这个神奇之⼈。
司马迁15岁时,⽗亲司马谈做了京官,被汉武帝任命为管理历史资料和天⽂星历的太史令。
作为京师的长安,经济繁荣,⽂化发达,⼈才荟萃,是西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化中⼼。
想想今天的北京,就可知当时的长安之盛况。
司马迁随⽗亲来到了京师长安,这为他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让他的⼈⽣增加了不确定性。
在长安居住期间,由于⽗亲的缘故,司马迁有机会向经学⼤师董仲舒学习《春秋》,向孔安国学习古⽂《尚书》,这为以后《史记》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史学和⽂学基础。
没有⽗亲的京师为官,就很难说会有司马迁的《史记》诞⽣。
司马迁20岁时开始游历全国,⾜迹遍及长江、黄河流域,不久⼜以郎中⾝份出使今天四川、云南地区。
后来,司马迁还随着汉武帝刘彻巡视各地,登临名⼭⼤川,察风俗,访古迹,“⽹罗天下放失旧闻”。
4关注·客座总编辑孙立群: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文/郭小兰诗词竞技、成语抢答——“国学”内涵远远要深刻得多《检察风云》:时下“国学”风靡大江南北各个领域,举国上下以谈“国学”为时尚,但对于“国学”却没有一个清晰的概括。
有人甚至认为“国学”就是儒、道的合称,或者就是唐诗宋词元曲、四大名著等等。
到底什么是“国学”?孙立群:“国学”,即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根植在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
因此认识“国学”的内涵,首先要认识中国历史。
历史是根,国学是木,把根理清了,才能认识国学的本来面目。
习近平主席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历史是文化的基础,没有历史就没有文化。
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清末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说:“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读历史、谈国学,目的是为了借鉴历史,了解昨天、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曲水流觞、管弦之盛——研习“国学”,不仅仅为了追随古人的风花雪月《检察风云》:国学博大精深、浩瀚如海。
非专业领域人士研习“国学”,要怎么选择切入点和路径方向,才不会误入歧途?孙立群:学习国学,研读历史,就是为以史为鉴。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家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对历史和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这就是司马氏及其建立的晋王朝。
这是魏晋南北朝400年唯一统一过中国的朝代。
从司马懿到司马邺,七个司马氏先后建立了西晋和东晋两个政权。
但百家讲坛在2008年之前,从没有人讲过魏晋南北朝,因为这个时代很混乱,西晋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王朝,充满了负能量。
司马家族历代为官,司马懿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两代人为司马王朝奠定了基础,但司马炎统一以后,世风日下,全社会金钱崇拜;空谈流行,虚浮成风,“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1. 引言1.1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一个跨越时空的思想与文化交流的过程。
人类自古以来就在探讨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探寻宇宙的奥秘,思考人生的意义。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各自探讨着道德、政治、宇宙等诸多问题,形成了多元的思想体系。
这些思想的交流碰撞,为后世的学术研究和思想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宋明时代,中国的文化达到了顶峰,各种学术思想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的交流与融合。
多样的学术流派相互借鉴,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近现代,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文化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国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通古今的交流更加频繁和紧密。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地接触到各种古今文化,感受到不同时代的思想火花。
通古今之变,不仅是历史的延续,更是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穿越时空的交流是历史的必然,尊重历史,传承文明,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
只有在通古今的交流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引言完】2. 正文2.1 先秦时期的思想碰撞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蓬勃发展期,各种思想之间的碰撞与交流为后世的文化积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纷纷涌现,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都展现出了独特的见解和理论。
儒家注重礼仪和人伦道德,主张以仁义为本;道家强调“无为而治”,追求自然无为的境界;墨家提倡“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兼爱社会大众,反对战争;法家则倡导严苛的法治和严格的制度管理,认为人性本恶需依法治国。
这些不同的思想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和辩论,在争鸿渐渐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为后来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在后来中国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的自然主义与“无为而治”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影响了中国文化和政治;墨家的兼爱思想在后来的社会运行和道德伦理中也有所体现;法家的法治思想对后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57.成语“彘肩斗酒”形容的是谁?(C)A、曹无伤B、项庄C、樊哙D、项羽58.在鸿门宴上项羽是东向坐,刘邦北向坐。
(√)59.“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初描写的是哪个地方的地形?(A)A、剑门关B、嘉峪关C、函谷关D、山海关60.谁杀了秦降王子婴?(B)A、刘邦B、项羽C、陈胜D、韩信61.以下哪件事情与项羽无关?(D)A、火烧阿房宫B、巨鹿之战C、破釜沉舟D、暗渡陈仓62.项羽放弃关中之地是其重大的战略失误。
(√)6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谁的计谋?(B)A、萧何B、韩信C、张良D、樊哙64.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后,没有把下面哪个地区分给刘邦?(C)A、巴B、蜀C、彭城D、汉中65.项羽分封天下后,首先发生叛乱的是刘邦。
(×)66.谁在荥阳城危机时顶替刘邦诈降助刘邦出逃?(D)A、韩信B、萧何C、樊哙D、纪信67.刘邦曾成功地离间了项羽与范增的关系。
(√)68.下列谁不是汉初三大名将?(D)A、韩信B、英布C、彭越D、张良二十四史名篇导读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纪传体”中的体裁形式?(D)A、本纪B、传C、书D、志2.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C)通史。
A、编年体B、断代史C、纪传体D、国别体3.以下哪一部书不属于“春秋三传”?(D)A、《左传》B、《公羊传》C、《谷梁传》D、《吕氏春秋》4.(B)评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周恩来B、鲁迅C、毛泽东D、郭沫若5.《史记》是中国二十四史第一部史书。
(√)6.“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句话出自《史记·太史公自传》。
(×)注:出自司马谈与友人书信中。
7.古地名“会稽”即是今天的浙江(A)。
A、绍兴市B、上海市C、吴兴市D、南通市8.以下哪部书主要讲了自然阴阳变化和世事变迁?(C)A、《论语》B、《孟子》C、《周易》D、《庄子》9.《论六家要旨》是司马谈所著。
(√)10.司马迁的父亲是(D)。
孔学堂赋全文夫春秋先代,齐鲁古城。
王道废,礼乐崩。
诸侯乱,圣贤生。
弘德于古今,穷儒道于无极;立言于天地,集国粹之大成。
克己复礼为其极,有教无类为其承。
济济乎三千弟子,曜曜乎七十贤能。
文光耀乎乾坤之浩,伦理贯乎人类之宏。
安邦于礼乐之肇,扶厦于德治之声。
非乾非坤,恒为天下语;非日非月,奉为人类明。
盖闻合地者曰圣,合天者曰神。
煌煌儒经,师表今古;赫赫至圣,德侔乾坤。
礼化之魂粹其质,儒行之博植其根。
开儒家颢颢而尚,传论语炳炳以尊。
纂春秋而序周易,定礼乐而修诗文。
恒而周游,施仁政以负鼎;厄而不辍,创私学以爱民。
求教于道本,好学于师门。
尔乃非贤莫齐,则以省己;不义而利,何如浮云。
孝悌以顺,朋意以敦。
闻道以近,择善以邻。
观乎天文以嬗替,观乎人文而鼎新。
夫子肇文明于有道,中庸领经典于无垠。
大易医国,大德医人。
立易之道曰阴曰阳,其意亦远;立德之道曰仁曰义,其理弥真。
若夫世事有异,儒学不衰。
顺乎天以木铎,应乎人以斗魁。
播天地于后学,立人类以新规。
游艺于六经之范,弘道于万世之基。
成于仁义,归于礼仪。
三十立业矣,四十不惑之。
天命而晓,耳顺以知。
孟子承其正统,朱熹享其儒衣。
儒宗之精,四海饮誉;孔子之学,六合立碑。
孔学堂之兴,乃时势之需,文化之基。
承先贤之遗训,启后学之智思。
聚群英而论道,育英才而振世。
堂构巍峨,气象万千。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扬儒学之精髓,铸民族之魂灵。
观其堂宇宏敞,典籍盈室。
师道尊严,学风淳厚。
学子莘莘,求知若渴。
或诵经典,或研义理。
或习礼乐,或修德行。
德业并进,文武兼修。
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嗟夫!孔学堂之立,非独为尊孔崇儒也。
实为承续文化血脉,弘扬民族精神。
使吾中华儿女,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以文化之自信,铸民族之辉煌。
孔学堂之光辉,必将照耀寰宇,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