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精选教育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一)理论背景和依据1. 背景。
21 世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其他素质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特别是从事创造性学习和创造性活动,要以个人的心理正常和健康为基本条件。
从现实看,我们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当然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我国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的普及化,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不高。
据权威部门测试,当前我国学生心理素质的合格率仅为17%,许多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
他们身上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效率。
中小学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学校教育的关注,在实施素质教育,实施课堂教学中必须适当渗透心理教育。
2. 理论依据。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也应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它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过程。
心理学认为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道德品质的形成都是通过自己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实现的。
赞科夫认为:“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包括心理健康因素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因为课堂教学所占时间最多、分量最重、涉及面最广、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全面、最深刻,所以要抓住课堂教学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小学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小学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心理健康对于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小学应该重视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心态。
那么,小学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老师们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们传授一些简单易行的心理健康知识,比如情绪管理、压力释放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情绪。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培养身心健康。
比如,组织学生们参加户外运动、艺术创作、团队合作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娱乐中也能够学到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
另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心理专家或者心理咨询师来为学生们讲解心理健康知识,解答学生们的疑问,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
这样,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且在有需要时可以得到专业的帮助。
总而言之,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们建立健康的心
态和积极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希望未来,更多的小学能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浅谈高中生物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寓心理健康教育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关键词:生物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开展最为迅速是的科学之一,因为生物科学与人类生存和健康、社会开展密切相关,这意味着21世纪人类将进入生物科学技术的新时代。
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剧烈,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开展的有效手段,在现代教育中是一项不可无视的根底性工作。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自觉运用心理学根本原理、方法及心理辅导技术,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有效地发挥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智力和非智力水平,根据学生实际接受程度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等心理素质。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与课堂管理,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其社会角色,变成与学生完全平等的朋友和知己,尊重、关心和接纳学生的表现和行为。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互动过程。
教师应该营造民主平等、积极合作的课堂心理气氛。
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良好教态,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都给予同样的关心、保护,这有助于形成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态势以及师生情感的互动。
例如: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人格上给学生以平等地位。
要经常使用“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我相信你以后比老师想得更好〞“这个问题你能解答,你能行,不妨试试〞等平等和鼓励性语言,而绝不用“你怎么这么笨!〞“这样简单都不会〞等对学生的歧视性语言。
教师教学心理健康指南学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对象,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教育目标。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和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保持心理平衡。
一、认识自己的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情绪,如快乐、烦躁、激动等。
首先,教师需要认识和分析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背后的原因。
例如,当教师感到烦躁时,可以思考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还是其他原因。
只有正确分析自己的情绪,才能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保持积极的心态教师应该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
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要过分沮丧和消极,而是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如,当教师遇到学生的问题难以解决时,可以寻求同事和专家的帮助,共同研究解决办法,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与同事交流教师可以通过与同事交流来释放内心的压力。
教师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只有与同行们交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疏导自己的情绪。
例如,可以在学术研讨会上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经验,相互学习,互相鼓励。
四、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教师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
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因此,教师要重视自己的饮食、作息以及运动。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心理素质。
五、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来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压力。
兴趣爱好可以成为教师课余生活的一部分,让教师能够将工作与生活分开,保持内心的平衡。
例如,教师可以参加一些兴趣小组、读书俱乐部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六、培养自我调节能力教师应该培养自己的自我调节能力,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
当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先进行自我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点,然后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该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应对能力。
七、寻找自我价值教师工作的本质是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自信心和满足感。
心理健康教育上课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上课要求》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
教育部门和学校纷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
然而,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上课需要遵循一些要求。
首先,教学内容要科学严谨。
心理健康教育上课不是空谈心灵鸡汤,而是要有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教师们需要深入研究心理学知识,将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养成健康的心理行为习惯。
其次,教学方法要生动有趣。
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涉及到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需要运用多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组讨论、心理测试、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
再次,教学环境要温馨舒适。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需要学生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敞开,因此教室环境要温馨舒适,让学生感到放松和安心,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参与课堂活动,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最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情感表达,及时给予关心和扶持。
同时,也要注意不断积累心理类案例,全方位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以
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上课要求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心理世界。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老师怎样做到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如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老师,要想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自己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
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和言传身教,才能够在教学中真正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中。
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指导。
首先,老师要重视自身心理健康。
教师工作压力大,心理健康容易受到挑战,因此要注重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建议老师在工作之余,进行一些适当的心理调节活动,比如进行运动、阅读、参加培训等。
保持积极正向的心态,能够更好地教育学生。
其次,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情绪波动是很常见的,老师应该通过观察、倾听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关心学生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掌握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方法,提高心理韧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总之,老师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并且将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教师疏导学生心理健康方案一、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对于他们的学业表现和生活品质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承担起疏导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
二、提供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公平的评价制度等方式,营造出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三、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轻心理压力。
四、关注学生情绪变化学生情绪变化直接反映了他们心理健康的状态。
教师应该主动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扰和问题,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五、鼓励积极向上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向学生展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他们树立正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和坚韧的心态。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抵御心理压力的能力。
七、倡导合理的学习习惯学业压力常常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来源。
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养成合理的学习习惯,提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减轻学业压力,提高学习效果。
八、鼓励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对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开展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
九、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体差异,教师在疏导学生心理健康时应尊重他们的差异性。
不同的学生可能需要不同的帮助和支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疏导方案。
三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5篇为了让教学计划更好的实施,先给自己确定一份奋斗目标,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吸取之前的不足,才能写出合理的教学计划,以下是365文档网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三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 制定课程:学校可以制定心理健康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课程中。
这些课程可以涵盖心理健康知识、情绪管理、自我认知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2. 举办讲座或研讨会:学校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学家或心理健康专家来进行讲座或研讨会,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相关技巧。
3. 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该中心可以配备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专业人员,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关建议。
4. 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健康周或月,让学生参与各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活动,如运动、音乐疗法、艺术创作等。
5. 引入心理健康教材和资源:学校可以引入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教材和资源,如心理健康图书、学习视频等,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6.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可以与家长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举办家长会或座谈会,为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让家长了解并支持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总之,学校通过制定课程、举办讲座、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引入教材和加强家校合作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留心观察》教学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并让学生明白观察力是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第一能力,是一种宝贵的、威力巨大的能力。
只有不断而巧妙地运用这种能力去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视而有见”、“视而有得”。
教学过程:一、七彩镜。
阅读讨论内容:阅读本课书中第一文字段阅读后学生交流讨论:1、看了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2、讨论:留心观察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二、童心广场。
1、考考你的观察力。
2、游戏:找变化。
3、请学生填出书中交通指示灯的顺序。
4、小组合作讨论:观察有几种方法?观察时应注意些什么?三、直通车学生独立阅读《直通车》内容,用笔划出通过哪几方面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四、阅读资料卡《莫泊桑学观察》五、全课总结谈收获。
“处处留心皆学问。
”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和平常的事情中获得知识。
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
第二课《妈妈是名保洁员》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劳动者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者、要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教学过程:一、七彩镜。
1、学生阅读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讨论两个问题:(1)、你知道校长为什么会把一名清洁工请到领奖台上吗?(2)、东东为什么不愿意让妈妈去学校找他?而现在他又为什么低下了头,他心里会想什么呢?二、童心广场。
1、想一想:你喜欢谁的做法?为什么?2、填一填:如果你身边没有了这些工人,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三、直通车。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记一记。
四、阅读资料卡《老清洁工》学生谈谈读后体会五、教师总结全课,学生谈收获。
1、做一个有意义地人:有益于社会地人、有益于国家(民族)地人、有益于人民地人!2、我们向雷锋、张思德学习,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计名利得失,做一棵永不生锈的镙丝钉,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第三课《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各门功课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是一个整体。
《生命教育》第1课劳动创造美好人生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生懂得劳动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常重大。
2.劳动不仅可以创造物质财富,也有利于智力的发展,还能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认真负责的良好品质。
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
2.训练学生各种初步的劳动能力,把心灵和手巧联系在一起。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劳动对于每个人的成长意义非常重大。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各种初步的劳动能力,把心灵和手巧联系在一起。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黑板。
学生准备:饮料瓶,碎布,旧台历等。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问:“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什么意思?二、你认为下列情形像你吗?1.我认为参加劳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2.当我看到我照顾的小树越长越大的时候,心里充满了自豪。
{ }3.做值日的时候是有些累,但看到教室变得整洁了,便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 }4.每次看到妈妈切菜的样子,我就很想去试一试。
{ }三、故事园讲述故事《农夫的财宝》。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四、指名朗读“智慧树”。
把自己的收获谈一谈。
五、动手制作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准备一件废品,可以是一个可乐瓶,也可以是一块小碎布,或者是一本已经过期的台历……先讨论可以用这些废品做点什么;然后分工合作进行小制作;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评出最有创意、最实用的“变废为宝”的作品。
六、总结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力量越来越突显。
没有电灯,世界将一片黑暗;电脑的发明、互联网的使用,为人类打开了一扇新视窗。
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还要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和人生。
教学反思:《生命教育》第2课快乐与人分享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会与人分享快乐,让每一天都是快快乐乐的。
2.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寻找快乐的秘诀。
2、把自己的快乐的心情传递给别人。
教学重点:学会与人分享快乐,让每一天都是快快乐乐的。
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做法
《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做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向公众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做法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群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对于学生群体,可以在学校课程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增设心理健康指导员,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指导。
对于职场人群,可以组织心理健康培训,教授压力管理、情绪管理等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其次,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传播心理健康知识。
包括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座谈会、撰写心理健康类文章、开设心理健康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将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
通过媒体的力量,可以使心理健康知识广泛传播,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机构,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在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或服务站,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
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通过调查问卷、面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最大程度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做法应该是多元化的,结合不同的需求和资源,全方位地向公众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大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如何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让教师更专业》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负责人,教师们更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使自己更加专业。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意识。
心理学理论和技巧能够为教师提供更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培训和学习课程,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以更好地照顾学生的心理需求。
其次,教师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对学生的影响力和辅导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学会管理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增强对生活的热情,以更好地传递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
最后,教师还需要建立和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和机制,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
总之,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师更加专业,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通过不断学习、关注自身、加强合作,教师可以更好地担当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勇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而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德、智、体等有效发展的媒介和基础。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沃土,它可以为学生智力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促进学生身体或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
由于外部环境和自身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学生在成长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挫折,产生一些心理矛盾,经历一些心理冲突,进而出现一些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不足长久以来,自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之日起,学校给定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似乎已经全部压在心理学教师的肩上,但是每一所学校所配备的心理学教师可以说少之又少,甚至许多学校根本没有配置心理学教师,那么可以想见,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必然是不容乐观的。
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流于形式,而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校作为育人的最前线,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有育人的责任,那么育人不仅仅是纯粹的知识传授,而应该包括为人处世、心理品质提高等方面。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我国起步较慢,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那么要求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参与,必须首先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具体做法如下:1.学理论,提高学生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在学习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注意引导教师开展讨论,让教师暴露出认识上的种种不足和错误,请有关专家对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再进行讨论,让老师们通过学习,提高认识。
让教师真正理解,一个好教师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教师应当用自己真挚的爱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相当比例的青少年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那么,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充分挖掘出思想政治教材中许多显性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中心理健康教育。
从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呢?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和主旋律,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代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据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对全国中学生的多年调查结果显示,有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是培养个体好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培养个体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例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等。
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有赖于各种教育途径,各门学科教学的共同协作。
而德育在个性心理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这就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
不仅要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体魄,还需要赋予他们健康的心理。
社会、家庭、学校都必须伸出双手,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做出应有的努力。
在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专门开设健康课外,我认为在各科教学中,老师的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因为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
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藏有不少适应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景。
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
政治课教学不仅应该注重政治知识,爱国思想的传授训练,更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踏上社会作好准备。
课堂教学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目标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的职责是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关,而且同非智力因素有关,例如稳定的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明确的学习目标,顽强的毅力,高度的自制力等,都是数学教学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
因此,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教学课堂上,让学生有一个健康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1. 教师教学由“传递式教学”变为“指导探究式教学”,由“一言堂”变“群言堂”。
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引起学生的厌烦,压抑学生的思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当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时,教师要适当地给予点拨,努力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多次失败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
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丧失信心的特征,并想办法给予解决,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面对失败、让学生了解到失败是人生必须面对的,人生是在多次失败、多次成功的前提下不断成长的,只有正确地去面对失败才能不断调整自我,以增加社会适应性。
3. 要特别关注差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得不到教师的赏识,这样会给学生带来自卑感,导致学生逃学、厌学,甚至同教师处于对立状态。
有一段时间,某老师每天放学走时都发现自行车轮胎没气,后来通过深入调查知道是我们班的某同学干的,通过对该同学的询问,他说明了原因。
原因就是该老师瞧不起他,并且有一次上课提问,该同学举起手,老师就斥责学生说:“你会吗,还举手?”这样极大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使学生很丢面子,于是就发生了放气的报复行为。
运用心理学规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利用感知觉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学习金字塔效率图(平均学习保持率:学习者在两周后还能记住内容,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显示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
启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做到:转换扮演角色,让学生当先生,先生扮演学生,尽可能多地把话语权和实践权还给学生,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降低讲授和演示的比重,多采用讨论、操作实践练习、小组互助等高效方式,不能一味地为了赶进度而剥夺学生的课堂权利,应让进度服从效果。
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中山大学附中三水实验学校倡导的“五高”理想课堂和“三学”模式:“五高”是指高参与、高协同、高生成、高愉悦、高共鸣,它引导学生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地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多一些恍然大悟,多一些好奇、愉悦与高峰体验,使课堂成为动态的生命对话。
“三学”是指独学——讲给自己听;对学——讲给同伴听;群学——讲给大家听,“三学”体现的是一种理念的转变,把本应该属于学生的课堂权利还给了学生,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二、利用注意力规律提高课堂效率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试验已经在美国进行过,研究证实,成人高度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简单枯燥的任务,只能维持20分钟不出错,然后就会出现错误。
这个规律对于中小学生同样适用。
启示:高效课堂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而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决克服“满堂灌”现象,单一内容和形式持续不能超过15分钟,应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交替转换,使学生减少疲劳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注意从详略、动静、快慢、抑扬、讲练等方面把握教学节奏,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学节奏要注意变化,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和情感持续时间较短,高年级学生有了较强的注意力,教学节奏稳定一些。
心理健康教育上课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上课时,老师应注意以下要求:
1. 不要使用标题:课堂教学不需要使用标题,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连贯的教学过程,没有明显的主题转换点。
老师应该灵活地组织课程内容,将不同的主题有机地串联起来,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吸收。
2. 避免重复文字:在课堂教学中,尽量避免使用相同的文字重复提及同一主题。
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的疲倦和无聊感,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4. 关注学生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与学生紧密相关的话题和案例加以讲解。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和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难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5. 关注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堂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决策和行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有所作为。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增强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等。
在课堂上,老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关注学生的需求,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
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严重内容。
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则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呢?从多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来看,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纪律约束到民主课堂
教师需要有一种新的理念指导,将旧式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的教育模式转化为民主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
建立一个民主、同等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身心喜悦地进行学习。
北京大兴区庞各庄镇第二王秀伟老师教授的是小学语文。
学生们都喜欢上王老师的课,课堂上没有“坐好”“手背好”等严厉的提示声,而是填塞了学生的笑声。
他考虑到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大,学得快、忘得也快的情况,不是用纪律去约束学生,而是用“猜字谜”“找朋友”“配对子”“你说我猜”等风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松弛的气氛中掌握生字。
强制性的考试、机械性的抄写等被一个个松弛喜悦的游戏代替,并有用地防止了遗忘,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出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填塞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解放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能发挥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热情,让学生以喜悦松弛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解除学习压力,喜悦成长。
2.从教师发问到学生质疑
教师只有将课堂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提出例外观点,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严重。
”课堂上,有些学生即便心里有很多问题,也不敢提出来,为什么?因为他们有顾虑,怕提出的问题太稚童,被老师和同学笑话,所以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
心,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稚童可笑,都不能讥讽、嘲笑,甚至不理不睬,这样才能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船长》一课时,我让学生提出质疑。
有个学生提出:“哈尔威船长完全可以跟着船员们一起逃生,他为什么还要随着轮船一起沉入大海,他是不是很笨?”我立即表扬他:“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很有价值。
”随即组织学生讨论:“现实生活中,你们知道还有哪些人像哈尔威船长一样忠于职守、舍己为人?”学生纷纷回答:“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妈妈吴菊萍……”“她们为什么最美?”“因为吴斌叔叔把乘客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严重”“因为张丽莉老师把学生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严重。
”“因为吴菊萍阿姨把坠楼小孩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严重。
”“哈尔威船长呢?”“因为哈尔威船长把船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严重,船亡他就亡,所以他随着轮船一起徐徐沉入大海。
”
要想让学生提出质疑,教师首先要和学生同等相处,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不能凌驾于课堂和学生之上。
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要尊崇学生的个性特点。
在知识交流中,要打破自己权威的角色,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有独到的见解,允许学生向老师质疑,向现有的观点挑战,倡导“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不完善的答案”这一理念。
3.从严厉批评到正确导向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恰当的导答方法,有因势利导,见机行事的能力。
课堂上往往有那么几个学生,他们喜欢逆向思维,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组内教研课《姥姥的剪纸》,刘老师问:“定定站着的老牛望着远去的兔子,‘远去的兔子’去哪里了?”老师想要的答案是“去外面读书了”或是“去外面工作了”。
可是有一个学生却这样回答:“他谈恋爱去了。
”刘老师立即严厉呵斥:“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坐下。
”
练习课上,周老师叫学生用“摸”字组词,有的组“摸黑”,有的组“摸鱼”,有一个学生故意组“摸鸟”,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他们都把“摸鸟”理解为另一种意思。
周老师并没有马上制止,而是因势利导:“你的那只鸟一定很可爱,很漂亮,所以你忍不住去摸它,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它的样子吗?”那位学生无语得说不出话来。
周老师继续问:“哪位同学想帮助他?”有的学生说是一只会说话的鹦鹉,有的学生说是一只会唱歌的黄鹂。
周老师问:“现在大家最想摸什么动物?”学生回答:“摸大象、摸熊猫、摸老虎……”周老师顺势引导:“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都很可爱,所以大家都想去摸它们,希望大家要保护好它们哟。
”
前一位老师在学生出现“求异”思维之后,采用了“马上制止”的方法,明明流露出了对“求异”思维的不接受,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屡见不鲜。
后一位老师却正确引导,把回答作为重点研究的对象,以求树立起正确的榜样。
4.从关注优秀生到关注xx
教师要时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逐渐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真心为后进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而高兴。
课堂上有些教师往往只关注优秀生,认为优秀生纪律好,爱学习,思维活跃,而对后进生置之不理。
后进生就会做出其他事情引起老师的注意,有时候老师不得不停下来对其进行纠正,从而影响了课堂进度,还会给其他学生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
其实,再差的学生也有他的专长,只要抓住他的“闪光点”,在课堂上给他积极发言的机会,让他填塞自信心,就一定能让他重放光彩。
虞文华老师的班上曾有一名后进生全校闻名,他上课捣乱,下课从不做作业,打架闹事样样有他,各科任教师一提到他就深感头疼。
第二个学期开始,虞老师决定把他作为重点改造对象,于是与各科任教师约好,不管是哪科老师的课,都出一两道相对简单的题目让他回答,一旦答对就积极地给予表扬,答错了也鼓励他再回答。
就这样,第二个学期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虞老师再也没有听到科任老师对他的责怪,取而代之的是表扬。
他现在不仅能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而且
再也不参与打架之类的事了。
虽然学习还没有跟上班上的优秀生,但虞老师和各科任老师都从他身上看到了希望。
每个班级,除了极个别的天才和极个别的智力较低者,大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是差别不大的。
后进生之所以落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师没有照顾到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课堂上没有表现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要尽量多地去关注他们。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很多很多,只要勇于实践,潜心研究,善于反思、总结,就一定会取得优良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