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部分论述题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6
医学史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被誉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是:A. 希波克拉底B. 盖伦C. 亚里士多德D. 柏拉图答案:A2. 以下哪项是中国古代医学的四大经典之一?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以上都是答案:D3. 现代麻醉学的发展始于:A. 19世纪初B. 19世纪中叶C. 20世纪初D. 20世纪中叶答案:B二、填空题4. 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医学伦理的基石,它起源于_______时期。
答案:古希腊5. 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最早见于_______一书。
答案:《黄帝内经》6. 19世纪中叶,_______医生首次使用乙醚进行手术麻醉。
答案:美国三、简答题7. 请简述中世纪欧洲医学的主要特点。
答案:中世纪欧洲医学的主要特点包括:(1)医学与宗教紧密相连,很多治疗方法带有宗教色彩;(2)医学知识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医学遗产;(3)实践上重视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科学方法;(4)医学教育主要通过师徒制进行,学术水平有限。
8. 描述抗生素的发现对现代医学的影响。
答案:抗生素的发现对现代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极大地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2)使得复杂的手术成为可能,提高了手术成功率;(3)促进了医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推动了微生物学和药理学的进步;(4)但也带来了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问题,需要合理使用。
四、论述题9. 论述中西医在治疗理念上的主要差异。
答案:中西医在治疗理念上的主要差异体现在:(1)中医强调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注重调和人体内的阴阳平衡;西医则更侧重于病因病理,强调局部治疗和病因消除。
(2)中医治疗多采用自然疗法,如草药、针灸等,西医则依赖于化学药物和手术治疗。
(3)中医注重预防和养生,强调生活方式的调整;西医则更侧重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
(4)中医理论体系建立在古代哲学和自然观察之上,西医则基于现代科学实验和证据医学。
五、案例分析题10.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其可能的病因,并给出治疗建议。
中国医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医学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商周时期C. 秦汉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B2.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两大部分?A. 素问和灵枢B. 灵枢和神农本草经C. 素问和神农本草经D. 灵枢和难经答案:A3. 被誉为“医圣”的古代医学家是?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孙思邈答案:C4. 中医的“五行学说”中,木对应的脏腑是?A. 心B. 肺C. 肝D. 肾答案:C5. 中医学中的“四诊”指的是?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治C. 望、闻、切、治D. 望、问、切、治答案:A#### 二、填空题6.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都受到________的调控。
答案:气血7. 中医理论中的“三焦”指的是上焦、中焦和________。
答案:下焦8. 中医的“八纲辨证”包括表里、寒热、虚实和________。
答案:阴阳9.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要功能是________。
答案:运化水谷10. 中医的“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和________。
答案:咸#### 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医的“治未病”理念。
答案:中医的“治未病”理念是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摄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一理念强调预防重于治疗,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的思想。
12. 描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答案: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定病因、病位、病性,然后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四、论述题13. 论述中医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作用和价值。
答案: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首先,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整体性。
中国医学史部分论述题1、《脉经》的主要成就?魏晋时期,王叔和对脉学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总结,撰成《脉经》一书,奠定了我国脉学发展的基础。
该书的主要成就有:(1)确立“寸口脉诊法”。
王叔和在分析研究古人的“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等诊脉部位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寸口脉法,并提出寸、关、尺三部脉分候脏腑的理论,即左手寸部主心与小肠,关部主肝胆;右手寸部主肺与大肠,关部主脾、胃;两手尺部均主肾与膀胱等。
因此解决了脉诊与脏腑相应定位的关键问题,从而推进了独取寸口脉诊法在临床的实际应用。
(2)归纳二十四种脉象。
魏晋以前的医书中,脉名繁多,脉象种类尚未统一,含义亦模糊不清。
据有人统计,《脉经》之前医书所记载的脉象名称约80种之多。
王叔和为了统一其标准,把前代医书论及的易于混淆或类似的脉象,删而并之,规范了24种脉象名称。
王氏还对这些脉象逐一描述其指感形象,且对一些相似的脉象进行鉴别,以方便临床掌握和运用,使脉名和脉象特点达到了统一和标准化。
(3)论脉学强调与临床病证治疗结合。
王叔和的《脉经》并非孤立论脉,或单凭脉象断病,而是在阐述脉理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将脉、证、治结合起来。
书中对不同脉象的主病和治疗作了大量的论述,不少内容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此外,王叔和还对危重病证出现的“怪脉”或“败脉”作了描述,病危脉象,有异于常见脉,临床较难辨识,王氏则用“屋漏”、“雀啄”、“釜中汤沸”等形象比喻,使医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脉经》也存在一些糟粕性的内容,我们在学习中应注意分析批判。
《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它总结了公元3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并充实了新的内容,使脉学理论与诊脉方法系统化和规范化,对魏晋以后中医的脉学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宋代临床医学各科的发展情况怎样?宋代内科杂病的理论及实践水平都有显著提高。
如太医局专辟“风科”,《圣济总录》有十八卷专论“诸风”,并形成了理、法、方、药的完整治疗“风病”体系,张锐的《鸡峰普济方》把水肿分为多种类型,施以不同治疗方法,把水肿病的治疗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董汲的《脚气治法总要》专论脚气病,对脚气的病因、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均作了详细的描述。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八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医师2、大方脉3、麻沸散4、伊尹5、广惠司6、南丁格尔奖7、太医局8、陈藏器9、温病10、涪翁二、填空1、早在1700多年前,华佗就创制并应用了中药全身麻醉剂____,施行了腹部手术。
3、张元素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和____,李杲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王好古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4、宋代董汲所撰《____》是一部较全面的脚气病专著。
4、西周时期专门用来治疗疮疡的外用腐蚀药称为____。
5、河间学派是____形成的先导。
6、《外台秘要》作者代____,书中首次记载了用____法鉴别诊断黄疸病的轻、进退。
7、南朝陶弘景所撰《____》是继《____》之后我国药物学的又一次总结。
8、《本草发挥》的作者____。
9、王清任的代表著作是____。
10、唐代医家孙思邈被后世誉为____,其代表著作为《____》和《____》。
三、单项选择1、属于《神农本草经》在药物学上的重大发现是()A.海藻疗瘿B.泽泻久服不饥C.紫苏久服轻身D.水银久服神仙不死E.车前用全草2、下列各项中利用动物垂体激素的是()A. 用全兔脑制作药物以催生B. 人工体外转胎术C. 利用狂犬脑浆免疫狂犬病的方法D. 外科缝合曲针E. 人工提炼纯白结晶乌头碱3、对疾病认识的最早记载见于( )A. 甲骨文B.《山海经》C.《周礼》D.《尚书》E.《易经》4、解放前夕中国各地办起的中医药杂志已有( )A.400多种B.100多种C. 200多种D .50多种E. 500多种5、在金元医家中,被李时珍誉为“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的医家是()A.刘完素B.张元素C.张从正D.李杲E.朱震亨6、下列哪一项不是张从正学术思想的内容()A. 从寒凉立论B. 主张病由邪生,攻邪已病C. 将五运六气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D. 善用汗、吐、下三法E. 主张“治病当论药攻,养生当论食补”7、我国医学教育最早兴起于()A.隋B.唐C.南北朝D.宋E.明清8、下列哪部书最早记载了天花病证()A.《诸病源候论》B.《肘后备急方》C.《外台秘要》D.《备急千金要方》E.以上均不是9、《本草述》的作者是( )A.刘若金B.李时珍C.吴仪洛D.汪昂E.赵学敏10、属于咽喉科著作的医籍是( )A.《银海精微》B.《重楼玉钥》C.《原机启微》D.《审视瑶函》四、多项选择1、反映我国在公元三世纪以前掌握240种以上药物的古籍是()A.《诗经》B.《山海经》C.《神农本草经》D.《五十二病方》E.《治百病方》2、近代成立的中医药学术团体有( )A.上海医务总会B.全国中医学会C.全国医师联合会D.华夏医学会E.一体堂宅仁医会3、“六气致病说”包括哪些内容( )A. 阴淫寒疾,阳淫热疾B. 喜则气缓,惊则气乱C. 晦淫惑疾,明淫心疾D. 怒则气上,恐则气下E. 风淫末疾,雨淫腹疾4、1522年《韩氏医通》里提出的“六法兼施”的内容包括望形色和( )A.问情状B.切脉理C.论病原D.治方术E.闻声音5、《外台秘要》的文献学价值有()A.征引书目皆标明版本B.采摭前贤方书皆标明出处C.记述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病证及治疗D.保留了唐以前大量散佚医方E.搜集整理大量的民间单、验方五、简答题1、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专书是什么?基本内容有哪些?2、近代西方传教士在我国翻译出版的西医著作有哪些?3、王清任的学术成就有哪些?4、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对儿科学有何贡献?5、中医学起源与地域特征的关系如何?六、论述题如何评价《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医师:《周礼?天官》中的记载,总管医药行政,下设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还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和各地疫情。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八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医师2、大方脉3、麻沸散4、伊尹5、广惠司6、南丁格尔奖7、太医局8、陈藏器9、温病10、涪翁1、医师:《周礼?天官》中的记载,总管医药行政,下设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还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和各地疫情。
2、大方脉:为北宋官方卫生机构医学分科之一,是专治成人疾病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内科。
3、麻沸散:为东汉名医华佗创制的中药全身麻醉剂,对后世影响颇大,历代的中药麻醉,都是在他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惜已失传。
4、伊尹: 是商代宫廷里的一个厨师,善于烹调,相传他根据烹调经验创制了汤剂。
5、广惠司:是元代的医疗机构,多修制御用的回回药物,后在其下属专设有回回药物院。
6、南丁格尔奖:为纪念国际护理学先驱南丁格尔而设立的世界最高护士奖。
7、太医局:为北宋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曾将著名的“三舍法”推广到医学教育中。
8、陈藏器:唐代医家,著有《本草拾遗》10卷,他所创的“十剂”分类,丰富了方剂学的基本法则。
9、温病:是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包括传染性与非传染性两类,而主要是前者。
10、涪翁:是东汉时期活动于四川涪水附近的民间医学家,在针灸学和诊断学方面很有造诣,著有《针经》、《诊脉法》传于世,早佚,其再传弟子郭玉是东汉和帝时太医丞。
二、填空1、早在1700多年前,华佗就创制并应用了中药全身麻醉剂____,施行了腹部手术。
3、张元素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和____,李杲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4、宋代董汲所撰《____》是一部较全面的脚气病专著。
4、西周时期专门用来治疗疮疡的外用腐蚀药称为____。
5、河间学派是____形成的先导。
6、《外台秘要》作者代____,书中首次记载了用____法鉴别诊断黄疸病的轻、进退。
7、南朝陶弘景所撰《____》是继《____》之后我国药物学的又一次总结。
8、《本草发挥》的作者____。
9、王清任的代表著作是____。
10、唐代医家孙思邈被后世誉为____,其代表著作为《____》和《____》。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三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翰林医官院2、六气致病说3、导引4、《治百病方》5、广惠司6、鬼注、尸注7、医案8、郭守敬9、翰林医官院10、医师二、填空1、宋代设置的保健慈善机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甲骨文中记载的“鬯其酒” 是目前所知关于____的最早记载。
3、“三品分类法”中上品为____药、中品能____、下品专属____药。
4、“五运六气”中五运指____、____、____、____、____,六气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表明,针灸术起源于____时代。
6、____所著的《本草蒙筌》是便于诵记的____性本草。
三、单项选择1、我国现存最早的临证医方专书是()A.《黄帝内经》B.《肘后救卒方》C.《五十二病方》D.《伤寒杂病论》E.《治百病方》2、世界上最早开办管理药事的药局是在我国的( )A. 隋代B. 唐代C. 宋代D. 明代E. 清代3、系统提出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中药学理论的本草著作是()A.《治百医方》B.《五十二病方》C.《药论》D.《神农本草经》E.以上都不是4、《素问》最早的注释本是()A.《素问悬解》B.《注黄帝素问》C.《素问训解》D.《黄帝内经太素》5、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A.《小儿要证直诀》B.《颅囟经》C.《仁斋直指小儿方》D.《幼幼新书》E.《活幼心书》6、“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一语见于()A.《尚书》B.《论语》C.《礼记》D.《史记?扁鹊仓公列传》E.《汉书?艺文志》7、我国现存最早医案“诊籍”的作者是()A.华佗B.涪翁C.郭玉D.淳于意E.程高8、“六气致病说”载于( )A.《周礼》B.《礼记》C.《左传》D.《周易》E.《诗经》9、“掌养万民之疾病”职责的是( )A. 食医B. 疾医C. 疡医D. 兽医E. 医师10、明代地方本草的代表著作是()A.《本草纲目》B.《食疗本草》C.《食物本草》D.《本草备要》E.《滇南本草》四、多项选择1、《内经》运用五行学说的最大特点是()A. 说明疾病发生B. 说明疾病传变C. 说明疾病预后D. 说明诊断原则E. 说明脏腑联系2、西周时期对疾病的认识有了较大进步,有相关记载的早期文化典籍有( )A.《周礼》B.《诗经》C.《山海经》D.《左传》E.《尚书》3、《外台秘要》的文献学价值有()A.征引书目皆标明版本B.采摭前贤方书皆标明出处C.记述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病证及治疗D.保留了唐以前大量散佚医方E.搜集整理大量的民间单、验方4、《黄帝内经》整体观包括()A.人与自然的联系B.人体自身各部分的联系C.人体生理与精神的联系D.人与社会的联系E.生理与病理的联系5、王叔和的贡献有()A.撰写《脉经》B.著《王叔和脉诀》C.整理《伤寒杂病论》D.首倡诊脉“独取寸口” E.编著《脉法》五、简答题1、我国现存第一部针灸专著的年代、作者及主要成就?2、《黄帝内经》的基本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李杲论脾胃生理功能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戾气”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5、明清时期《内经》研究有哪些特点?六、论述题宋代的医学教育及医学分科情况怎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翰林医官院:由宋代建立,后改称医官局。
内容介绍>>1.从阴阳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原理论述阴阳消长基本形式及其指导意义。
2.何谓津液?津液是如何化生的?其具体过程如何?3.津液的输布、排泄与哪些脏腑的功能活动相关?试分述之。
4.何谓津液?津液有何生理功能?试分述之。
5.何谓人体之气?其生成来源如何?其生成与哪些脏脏的生理活动相关?试分别说明之。
6.气的生理作用有哪些?试从生理和病理的角度论述之。
7.何谓气机?其基本形式如何?脏腑的气机运动有何特点?8.气机的概念如何?为什么说脾胃是一身气机的枢纽?9.宗气是如何生成的?其分布和功能如何?10.试从生成、特性、分布及功能诸方面比较营卫二气的异同点。
11.血液是如何生成的?血液的正常运行方式及与脏腑的关系如何?试分述之。
12.血液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如何?血液有何生理功能?13.气对血的作用如何?这种理论对临床实践有何指导意义?14.何谓“津血同源”?试从生理、病理及临床应用等不同角度论述之。
15.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6.怎样理解心主血?17.为什么说肺主一身之气?肺的主气功能与呼吸功能之间有何联系?18.何谓脾主运化?其生理作用如何?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19.何谓肝主疏泄?肝主疏泄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20.何谓肾藏精?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如何?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21.试述肾主水在人体水液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22.从生理和病理两个方面如何理解“肾主二便”?23.试从生理病理论述肾与骨、髓、脑之间的关系。
24.试述心与脾在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
25.肺与肾在病理上有何联系?26.人体消化过程主要与哪些脏腑有关?这些脏腑的作用各如何?27.中医学病因分类主要有哪几种?各包括哪些内容?28.劳逸过度有何致病特点?29.饮食失宜包括哪些方面?它有何致病特点?30.结石有何致病特点?31.瘀血有何致病特点?32.水湿痰饮的致病特点如何?33.七情内伤有何致病特点?34.何谓热邪?其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何?35.何谓湿邪?其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何?36.何谓寒邪?其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何?37.何谓风邪?试述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中国医学史参考试题四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校正医书局2、五毒3、麻沸散4、水苗法5、灸法6、太医署7、三三医书8、《存真图》9、寸口脉法10、疾年二、填空1、皇甫谧编纂《甲乙经》主要参考了____、____、____等三部著名医书。
2、现今流传的《____》和《____》,实际上就是《伤寒杂病论》一分为二编成的。
3、《____》是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
4、《本草发挥》的作者____。
5、公元前541年秦国名医医和为晋侯诊疾提出的病因学说是____。
6、《周礼》和《左传》关于“藏冰”和“变火”的记载探讨的是____的方法。
7、矿物药的发现,大约开始于____社会末期。
8、难经》所记诊法以___ _为主。
9、《素问?举痛论》载“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是最早涉及到____的记载。
10、最早的中医杂志为____。
11、刘完素,字____,号____,后世称为____。
三、单项选择1、最早记载水银治疗皮肤病的文献是()A.《五十二病方》B.《神农本草经》C.《刘涓子鬼遗方》D.《肘后备急方》E.《诸病源候论》2、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流传做出重要贡献者是()A.方有执B.刘完素C.孙思邈D.王叔和E.成无己3、营养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最早载于()A.《肘后备急方》B.《千金翼方》C.《诸病源候论》D.《本草拾遗》E.《脚气治法总要》4、朱丹溪师承于()A. 刘完素B. 张从正C. 罗天益D. 罗知悌E. 李杲5、“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倡导者是()A. 李明之B. 张元素C. 王好古D. 罗天益E. 张壁6、现今能看到最早写到“辨证施治”术语的文献是( )A.《医门法律》B.《中风论》C.《医藏目录》D.《周慎斋遗书》E.《洗冤集录》7、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介绍科学文化知识最早、最著名的是( )A.邓玉函B.利马窦C.汤若望D.艾儒略E.巴多明8、我国发明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和外科缝合用的缝合曲针是在( )A. 隋代B. 唐代C. 宋代D. 元代E. 明代9、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流传做出重要贡献者是()A.方有执B.刘完素C.孙思邈D.王叔和E.成无己10、“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意义( )A. 兄弟姐妹不许通婚B. 婚配要遵守社会道德风俗C. 避免近亲婚配,利于优生D. 同姓男女不能通婚E. 以上都不是四、多项选择1、甲骨文中有关疾病的记载有( )A. 疾首B. 腹疾C. 疫疾D. 疾自E. 疾耳2、金元医家中对药物性味功用等多有发明者有( )A. 张元素B. 李杲C. 王好古D. 朱震亨E. 许叔微3、我国对尿甾体性激素“秋石”的提炼为世界最早,它记载于( )4、明清时期日本医学学派有( )A.后世派B.经方派C.古方派D.折衷派E.考古学派A.《炮炙论》B.《证类本草》C.《本草纲目》 D.《苏沈良方》E.《本草衍义》5、《难经》在脏腑理论上作出新的发挥是()A.肾B.命门C.心D.三焦E.脾五、简答题1、唐代太医署的职能是什么?2、王孟英的代表著作及主要内容是什么?3、王好古的学术思想与李东垣有何异同?4、《神农本草经》有哪些成就?5、明清时期《伤寒论》研究有哪些特点?六、论述题简论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医学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医学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以下哪个朝代?A. 夏朝B. 商朝C. 汉朝D. 秦朝2.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它包括以下哪部分内容?A. 针灸疗法B. 方剂用药C. 五运六气理论D. 大荒之术3.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是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医药方剂书,它主要记录了哪个领域的知识?A. 中药材的采集和炮制B. 针灸疗法的使用技巧C. 推拿按摩的手法D. 处方配伍和治疗方法4. 以下哪位医学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医学的奠基人?A. 仲景B. 李时中C. 黄帝D. 王叔和5.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著作,它的作者是谁?A. 葛洪B. 司马迁C. 华佗D. 张仲景二、填空题1. 中国医学史上有一个重要的医术学派,他们注重实证观察和研究,对中医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个学派被称为__________学派。
2. 中国医学史上出现的一种瘟疫史称为__________。
3. 中国古代的宫廷医生被统称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医学的特点及其对世界医学发展的影响。
2. 中国医学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医学经典,它们对中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 简述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关系,它们之间有哪些互补和共同的特点?四、论述题中国医学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对世界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你从中医典籍、医学家和医学理论等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中国医学史的重要性和特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C3. D4. B5. D二、填空题答案1. 难经2. 疟疾3. 宫廷医官三、简答题答案1. 中国古代医学的特点包括: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施治,提倡个体化治疗,注重预防为主。
中国古代医学对世界医学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药物资源以及独特的治疗技术方面。
2. 著名的医学经典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
中国医学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原始社会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哪一部经典著作?A. 《伤寒杂病论》B. 《神农本草经》C. 《黄帝内经》D. 《难经》3. 以下哪位医学家被誉为“医圣”?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孙思邈4. 中医的“四诊”指的是什么?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治C. 望、闻、切、治D. 问、切、治、药5.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的“五行”理论中的元素?A. 金B. 木C. 土D. 气6.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什么原则?A. 病因治疗B. 症状治疗C. 个体化治疗D. 群体治疗7. 中医认为“气”是什么?A. 呼吸的空气B.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C.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D. 药物中的有效成分8. 中医的“经络”理论认为人体有多少条主要经络?A. 十二条B. 十四条C. 十六条D. 十八条9. 中医的“脏腑”理论中,“心”主要负责什么功能?A. 血液循环B. 呼吸功能C. 消化功能D. 排泄功能10. 中医的“五味”指的是?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辣、淡C. 酸、甜、苦、辣、涩D. 酸、甜、苦、咸、涩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医的“五行”理论中,以下哪些元素相互克制?A. 金克木B. 木克土C. 土克水D. 水克火E. 火克金12. 中医的“四气”指的是什么?A. 寒B. 热C. 温D. 凉E. 燥13. 中医的“五味”与人体的哪些脏腑有对应关系?A. 酸入肝B. 苦入心C. 甘入脾D. 辛入肺E. 咸入肾14. 中医的“五脏”包括以下哪些器官?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15. 中医的“六淫”指的是以下哪些外邪?A. 风B. 寒C. 暑D. 湿E. 燥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6. 中医学认为,人体健康的基础是_________。
医学史第一章一、选择题1.人类发现并使用矿物质药的时间大约是(A)。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母系社会 E奴隶社会前期2.在原始舞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医疗保健方法是( D)。
A按摩 B武术 C体操 D导引 E气功3.“穴而处,下润湿伤民”出自( C)。
A《老子》 B《左传》 C《墨子》 D《周易》 E《周礼》4.远古时期治疗方法(E )的出现与火的使用有关。
A止血法 B按摩 C导引 D针刺 E热熨法二、填空题1.《皇帝内经》一书中记载,上古之时,人们从实际经验中总结出用“导引按跷”的方法,可见当时的舞蹈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医疗保健方法了。
2.中国最古老的医疗用具是砭石。
3.早期的外治法有止血法、按摩法、热熨法。
4.矿物药的发现大约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5.针法是有意识地用一些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用来减轻疼痛;灸法是对身体的某些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6. 火的使用为一些原始的治疗方法,如热熨法、灸治法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7.先秦著作《山海经》记载“河罗之鱼……食之已痈”。
三、名词解释导引:导引是一种医疗保健形式,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是由原始舞蹈演化而来的。
砭石: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形石块,最早的医疗工具,可以用来刺病和排脓放血。
针法:针法是借助一定的工具对人体的某些部位进行针刺治疗疾病的方法。
灸法:灸法是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达到减轻疼痛、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简答题和论述题1.简述火的使用对人类卫生保健的意义答:①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②使人类的饮食结构由“生食向熟食”转化;③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和居住环境;④为某些原始治疗方法,如热熨法和灸治法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第二章一、选择题1.(D)载“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A《老子》 B《庄子》 C《礼记》 D《周易》 E《周礼》2. “掌合王之六食、六膳、百馐”职责的是(B)。
A疾医 B食医 C疡医 D兽医 E医师3.记载“土薄水浅,其恶易媾”的文献是(B )。
医学史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一)1.青霉素的发明者是()A弗莱明B巴斯德C瓦克斯曼D巴甫洛夫2.发现结核杆菌的科学家是()A伦琴B科赫C穆勒D彼滕科费尔3.以下医学人物不属于温病学派的是()A吴鞠通B叶天士C张仲景D王孟英4.有“希波克拉底之国”之称的大学是()A萨勒诺大学B蒙彼利埃大学C波伦亚大学D巴黎大学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古印度医学的三原质说即机体由三种体液:气、胆、痰构成。
B希波克拉底将四元素理论发展成为“四体液病理学说”,并在体液病理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气质与体质理论。
C阿拉伯医学的临床诊断方法有问诊、验尿和切脉。
D隔离病院是因为鼠疫的流行而出现的,它有效遏制了鼠疫的传播。
6.《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A张仲景B叶天士C华佗D秦越人7.我国最早的论脉专著是王叔和所编的()A内经B脉经C难经D针经8.阿维森纳的著作《医典》的基本思想建立在()的学说基础上。
A亚里士多德B雷泽斯C希波克拉底 D9.英国的亨特兄弟在医学上的主要贡献在()方面。
A内科学B妇科学 C 儿科学D外科学10.实验卫生学的奠基人是德国学者()A皮腾科费尔B格兰特C芬克D马尔萨斯11.1923年法国人卡文梅特和介林发明了()A牛痘接种法B狂犬病疫苗C卡介苗D细菌毒素12.著名的维尔康医史博物馆建立在( )A英国B法国C德国D希腊13.最早的医学史期刊是德国医史学家黑克尔与1825年创办的( )A医史学报B医学史论文索引C医学文献编年史D医史杂志14.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于( )A1925年B1978年C1997年D1969年15.20世纪70年代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恩格尔教授提出了()A生物医学模式B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C机械论医学模式D自然哲学医学模式16.中国医学史上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医学家是()A孙思邈B医和C扁鹊D巢元方17.五禽戏的发明者是()A张仲景B华佗C王叔和D伊尹18.温病学派形成于()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19.胰岛素的发明人是()A杜马克B弗莱明C班丁D科赫20.CT 机应用临床开始于()A1910年代B1930年代C1950年代D1970年代(二)1.《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作者为()A华佗B扁鹊C黄帝D皇甫谧2.西方植物学之父为()A亚利山大利B毕达哥拉斯C提西阿斯D西奥夫拉斯塔斯3.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细菌的人为()A胡克B雷文虎克C马尔比基D斯麦丹4.首先合成胰岛素的国家()A中国B美国C德国D法国5.最早发现细菌的人()A洛塞弗B弗拉斯C伊凡诺夫D立克次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17世纪新医学派()A活动论学派B医生物学学派C医物理学学派D医化学学派7.听诊法的发明人()A麦斯麦B奥恩布鲁格C拉什D西登哈姆8、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头转基因牛的国家()A美国B法国C德国D荷兰9.维生素C的发现者是()A穆尔B威廉斯C圣乔其D麦科勒姆10.被称为近代生理学之父的人是()A哈维B哈勒C卡文迪许D维萨里11.至公元10世纪,阿拉伯临床医疗技术诊断方法不包括()A望B问C切D验12.核酸是由谁在哪一年发现的()A米歇尔1869年B米歇尔1865年C科赛尔1824年D列文1930年13.种牛痘方法的发明者是()A蒙塔古B贞纳C萨拉·尼母斯D霍尔德14.我国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是()A博济医学校B北京协和医院C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D长沙湘雅医学院15.被誉为“外科学鼻祖”并创“五禽戏”的人是()A张仲景B华佗C淳于意D皇甫谧16.下面哪个学派不是17世纪的医学学派()A医物理学派B医化学学派C活力论学派D生物医学派17.根据史料记载,鼻成形术最早出现的国家是()A古印度B古代中国C古巴比伦D古埃及18.被誉为“母亲的救星”的医学家是()A李斯特B塞麦尔魏斯C杜南D科赫19.下面不属于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的是()A《黄帝内经》B《难经》C《本草纲目》D《伤寒杂病论》20.发现了红细胞凝集反应本质和血型的科学家是()A科雷尔B哈勒C马尔比基D兰德斯坦纳(三)1.最早把中国医药文化传到日本,被日本人尊为“司药神”的是()A秦越人B崔伟C李时珍D徐福2.下列对维萨里的说明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是真正人体解剖学的奠基人B是现代医学科学的创始人之一C 著《人体的构造》D 第一次与盖仑相反的描述了动脉和心脏的解剖3.组织学的创始人是()A马尔比基B科尔维沙C马格汉斯D布郎4.首先合成胰岛素的国家()A中国B美国C德国D法国5.激素,维生素,干扰素的发明年代()A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B 20世纪初C 19世纪初D 19世纪初到60年代6.在废止中医与维护中国的论战中,第一个与”主张废止中医“的学者余岩论战的是()A 恽铁焦B 谢利恒C 唐宗海D 严复7.第一个被人类研究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D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1 D维生素C8.听诊器的发明人()A科尔维沙B雷内克C基利安D奥恩布鲁格9.中国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是()A博济医学校B北京协和医院C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D长沙湘雅医学院10.细胞病理学的创始人是()A韦伯兄弟B胡克C微尔啸D李比希11.奠定现代物理诊断学的基础的是()A显微镜的发明 B X线的发现C水银血压计的发明D听诊器和叩诊法的发明12.血液循环的发现者()A哈维B哈勒C卡文迪许D维萨里13.19世纪末,使医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A“论古代医学"的成书B西方医学史研究建制化C巴黎医学院设立医学史教席D医学史教研机构的设立14.古代医药文化都经历的阶段不包括()A原始积累B医巫混存C经验医学D传统医学15.将四元素理论发展为“四体液病理学说”并提出气质与体质理论的人是()A希波克拉底B恩培多克勒C阿尔克迈翁D克提西阿斯16.180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首次发现了以下()化学物质的麻醉作用。
1.何谓“金元四大家”?各自的主要学术观点和治疗特点有何本同?答案:金元时期,出现了以刘完素、张从正、李皋、朱丹溪为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后人称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他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攻邪祛病,以汗、吐、下为攻病去邪的三个主要方法,后世称他为攻下派;李皋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出生”的论点,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后世称他为补土派;朱丹溪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世称他为养阴派。
题型:论述题难度:47.症、证、病的含义有何不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答案:)症,症状,包括患者的主观感觉和医生检查所得的客观体征;证,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疾病,指机体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总过程。
三考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症是疾病的现象,是内在脏腑病变表现于外的征象;而证则是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是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症组成;病也是由症组成,在不同的病理阶段又有不同的证,它是一种病理过程。
题型:论述题难度:42.何谓辨证论治?辩证与论治有何关系?答案: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两者的关系: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题型:论述题难度:33.五行学说在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主要有哪些?答案:五行学说在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按照五行相生的次序采取“虑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方法。
‘‘虚则补其母”.即是在一脏不足时,可用补其“母”脏的方法以增强其生我的作用。
如肺金不足,可用补脾土的方法。
“实则泻其子”,即是在—脏有余时,可用泻其“子”脏的方法,以减弱其有余!如肝木过旺时.可用消心火的方法。
(完整版)中国医学史题库医学史第一章一、选择题1.人类发现并使用矿物质药的时间大约是(A)。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母系社会 E奴隶社会前期2.在原始舞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医疗保健方法是( D)。
A按摩 B武术 C体操 D导引 E气功3.“穴而处,下润湿伤民”出自( C)。
A《老子》 B《左传》 C《墨子》 D《周易》 E《周礼》4.远古时期治疗方法(E )的出现与火的使用有关。
A止血法 B按摩 C导引 D针刺 E热熨法二、填空题1.《皇帝内经》一书中记载,上古之时,人们从实际经验中总结出用“导引按跷”的方法,可见当时的舞蹈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医疗保健方法了。
2.中国最古老的医疗用具是砭石。
3.早期的外治法有止血法、按摩法、热熨法。
4.矿物药的发现大约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5.针法是有意识地用一些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用来减轻疼痛;灸法是对身体的某些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6. 火的使用为一些原始的治疗方法,如热熨法、灸治法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7.先秦著作《山海经》记载“河罗之鱼……食之已痈”。
三、名词解释导引:导引是一种医疗保健形式,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是由原始舞蹈演化而来的。
砭石: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形石块,最早的医疗工具,可以用来刺病和排脓放血。
针法:针法是借助一定的工具对人体的某些部位进行针刺治疗疾病的方法。
灸法:灸法是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达到减轻疼痛、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简答题和论述题1.简述火的使用对人类卫生保健的意义答:①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②使人类的饮食结构由“生食向熟食”转化;③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和居住环境;④为某些原始治疗方法,如热熨法和灸治法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第二章一、选择题1.(D)载“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A《老子》 B《庄子》 C《礼记》 D《周易》 E《周礼》2. “掌合王之六食、六膳、百馐”职责的是(B)。
医学史考试题及答案第二版一、选择题1. 被誉为“医学之父”的是哪位古希腊医生?A. 希波克拉底B. 盖伦C. 亚里士多德D. 柏拉图答案:A2. 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专著是哪一部?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答案:A3. 以下哪位医生首次提出“无菌术”的概念?A. 路易·巴斯德B. 约瑟夫·李斯特C. 罗伯特·科赫D. 亚历山大·弗莱明答案:B二、填空题1. 古代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和______。
答案:《神农本草经》2. 19世纪,______的发现,为抗生素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答案:微生物三、简答题1. 请简述希波克拉底对医学的主要贡献。
答案:希波克拉底是古希腊的著名医生,被誉为“医学之父”。
他的主要贡献包括:- 创立了希波克拉底学派,强调疾病的自然原因,反对迷信和巫术。
- 提出了“四体液说”,认为人体健康与血液、黏液、黑胆汁和黄胆汁的平衡有关。
- 制定了希波克拉底誓言,强调医生的职业伦理。
2. 描述一下盖伦对医学的贡献。
答案:盖伦是罗马时期的著名医生和哲学家,对医学有以下贡献:- 对解剖学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动物解剖学方面。
- 系统化了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说,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 著有《医学方法论》,对后世医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抗生素的发现对现代医学的影响。
答案:抗生素的发现对现代医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 显著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特别是在战争和手术后。
- 使得复杂的手术成为可能,如心脏手术、器官移植等。
- 促进了公共卫生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 但也带来了抗生素耐药性问题,需要持续的研究和应对策略。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考试题及答案应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和要求来制定。
(二)论述题1、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答: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结果。
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正气(人体的抗病机能)与邪气(致病因素)两个方面。
病邪有阴邪和阳邪之分,正气包括阴精和阳气两个部分,当邪气侵袭人体,邪正抗争而导致阴阳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偏胜或偏衰的时候,就会发生各种相应的病证。
例如阳邪致病,则是致阳偏盛的实热证。
阳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阴液。
所以说“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
阴邪致病,则导致阴偏盛的寒实证。
阴胜的病变又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
所以说“阴胜阳寒”“阴胜则阳病”。
又如阴阳偏衰的病证,人体的阳气虚损,不能制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所以说“阳虚则寒”。
若人体的阴液不足,不能制阳,则出现阳相对偏亢的热象,所以说:“阴虚则热”。
在阴阳偏衰的病者中,还会出现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最终导致阴阳两虚证。
此外,还有阴阳的转化,阴阳格拒和阴阳亡失等,尽管其病理变化复杂多端,但均可用阴阳失调来概括说明。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中医学病理总纲。
2、阴阳学说如何指导疾病的治疗?答: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两方的相平衡,就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衡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1)确定治疗原则:对阳偏胜的治疗,由于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治疗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
若阳热盛损伤了阴液,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益阴之法。
对阴偏胜的治疗,由于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治疗宜用湿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
若阴寒盛损伤了阳气,则当兼顾其不足,适当配合以挟阳之法。
因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的实证,故“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为“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
对阴偏衰的治疗,由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方法,即有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
中医历史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中医的起源可追溯到哪个历史时期?它是如何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中医的起源可追溯到大约五千年前的中国古代,具体而言是在殷商时期形成,并在周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
中医的发展起初依靠民间草木植物的实践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逐渐得到体系化、理论化的整理与总结,并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持续发展和提升。
2. 中医的核心理论是什么?请简要介绍它们的内容。
中医的核心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经络理论。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宇宙万物的两种相对、对立但又统一的力量。
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维持了万物的平衡。
五行学说是根据古代对宇宙现象的观察与归纳形成的理论,它将宇宙现象归纳为五种基本要素:木、火、土、金、水。
经络理论指的是中医对人体内部经络系统的研究,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与人体的脏腑器官相联系,通过调节经络的畅通与否来调整人体的功能状态。
3. 中医古籍中最重要的著作是哪些?它们对中医发展有何贡献?中医古籍中最重要的著作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
这些著作对于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帝内经》系统地总结了古代中医的理论与实践,并奠定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框架。
《难经》是一部对疾病诊治的经典著作,其中描述了大量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为后世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对寒热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医临床提供了指导。
二、论述题:中医历史的长河中,众多的医家学派和名医贡献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请简要论述其中两位对中医史做出重要贡献的医家及其代表性著作。
1. 张仲景及《伤寒杂病论》张仲景(150-219年)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医家,他被誉为中医药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伤寒杂病论》被称为中医临床的圣经,对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医学史参考(cānkǎo)试题八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医师2、大方(dàfāng)脉3、麻沸散4、伊尹5、广惠司6、南丁格尔奖7、太医局8、陈藏器9、温病10、涪翁二、填空(tiánkòng)1、早在1700多年前,华佗就创制并应用了中药(zhōngyào)全身麻醉剂____,施行了腹部手术。
3、张元素的代表学术(xuéshù)理论为____和____,李杲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王好古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4、宋代董汲所撰《____》是一部较全面的脚气病专著。
4、西周时期专门用来治疗疮疡的外用腐蚀药称为____。
5、河间学派是____形成的先导。
6、《外台秘要》作者代 ____,书中首次记载了用____法鉴别诊断黄疸病的轻、进退。
7、南朝陶弘景所撰《____》是继《____》之后我国药物学的又一次总结。
8、《本草发挥》的作者____。
9、王清任的代表著作是____。
10、唐代医家孙思邈被后世誉为 ____,其代表著作为《____》和《____》。
三、单项选择1、属于《神农本草经》在药物学上的重大发现是()A.海藻疗瘿 B.泽泻久服不饥 C.紫苏久服轻身 D.水银久服神仙不死E.车前用全草2、下列各项中利用动物垂体激素的是()A. 用全兔脑制作药物以催生B. 人工体外转胎术C. 利用狂犬脑浆免疫狂犬病的方法D. 外科缝合曲针E. 人工提炼纯白结晶乌头碱3、对疾病认识的最早记载见于( )A. 甲骨文B.《山海经》C.《周礼》D.《尚书》E.《易经》4、解放前夕中国各地办起的中医药杂志已有( )A.400多种B.100多种C. 200多种 D .50多种 E. 500多种5、在金元医家中,被李时珍誉为“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的医家是()A.刘完素 B.张元素 C.张从正 D.李杲 E.朱震亨6、下列哪一项不是张从正学术思想的内容()A. 从寒凉立论B. 主张病由邪生,攻邪已病C. 将五运六气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D. 善用汗、吐、下三法E. 主张“治病当论药攻,养生当论食补”7、我国医学教育最早兴起于()A.隋 B.唐 C.南北朝 D.宋 E.明清8、下列哪部书最早记载了天花病证()A.《诸病源候论》 B.《肘后备急方》 C.《外台秘要》 D.《备急千金要方》E.以上均不是9、《本草(běn cǎo)述》的作者是( )A.刘若金B.李时珍C.吴仪洛D.汪昂E.赵学敏10、属于(shǔyú)咽喉科著作的医籍是( )A.《银海精微》B.《重楼(zhònɡ lóu)玉钥》C.《原机启微》D.《审视瑶函》四、多项选择(xuǎnzé)1、反映我国在公元三世纪以前掌握(zhǎngwò)240种以上药物的古籍是()A.《诗经》B.《山海经》C.《神农本草经》D.《五十二病方》E.《治百病方》2、近代成立的中医药学术团体有( )A.上海医务总会B.全国中医学会C.全国医师联合会D.华夏医学会E.一体堂宅仁医会3、“六气致病说”包括哪些内容( )A. 阴淫寒疾,阳淫热疾B. 喜则气缓,惊则气乱C. 晦淫惑疾,明淫心疾D. 怒则气上,恐则气下E. 风淫末疾,雨淫腹疾4、1522年《韩氏医通》里提出的“六法兼施”的内容包括望形色和( )A.问情状B.切脉理C.论病原D.治方术E.闻声音5、《外台秘要》的文献学价值有()A.征引书目皆标明版本 B.采摭前贤方书皆标明出处C.记述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病证及治疗D.保留了唐以前大量散佚医方 E.搜集整理大量的民间单、验方五、简答题1、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专书是什么?基本内容有哪些?2、近代西方传教士在我国翻译出版的西医著作有哪些?3、王清任的学术成就有哪些?4、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对儿科学有何贡献?5、中医学起源与地域特征的关系如何?六、论述题如何评价《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医师:《周礼?天官》中的记载,总管医药行政,下设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还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和各地疫情。
中国医学史部分论述题1、《脉经》的主要成就?魏晋时期,王叔和对脉学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总结,撰成《脉经》一书,奠定了我国脉学发展的基础。
该书的主要成就有:(1)确立“寸口脉诊法”。
王叔和在分析研究古人的“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等诊脉部位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寸口脉法,并提出寸、关、尺三部脉分候脏腑的理论,即左手寸部主心与小肠,关部主肝胆;右手寸部主肺与大肠,关部主脾、胃;两手尺部均主肾与膀胱等。
因此解决了脉诊与脏腑相应定位的关键问题,从而推进了独取寸口脉诊法在临床的实际应用。
(2)归纳二十四种脉象。
魏晋以前的医书中,脉名繁多,脉象种类尚未统一,含义亦模糊不清。
据有人统计,《脉经》之前医书所记载的脉象名称约80种之多。
王叔和为了统一其标准,把前代医书论及的易于混淆或类似的脉象,删而并之,规范了24种脉象名称。
王氏还对这些脉象逐一描述其指感形象,且对一些相似的脉象进行鉴别,以方便临床掌握和运用,使脉名和脉象特点达到了统一和标准化。
(3)论脉学强调与临床病证治疗结合。
王叔和的《脉经》并非孤立论脉,或单凭脉象断病,而是在阐述脉理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将脉、证、治结合起来。
书中对不同脉象的主病和治疗作了大量的论述,不少内容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此外,王叔和还对危重病证出现的“怪脉”或“败脉”作了描述,病危脉象,有异于常见脉,临床较难辨识,王氏则用“屋漏”、“雀啄”、“釜中汤沸”等形象比喻,使医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脉经》也存在一些糟粕性的内容,我们在学习中应注意分析批判。
《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它总结了公元3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并充实了新的内容,使脉学理论与诊脉方法系统化和规范化,对魏晋以后中医的脉学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宋代临床医学各科的发展情况怎样?宋代内科杂病的理论及实践水平都有显著提高。
如太医局专辟“风科”,《圣济总录》有十八卷专论“诸风”,并形成了理、法、方、药的完整治疗“风病”体系,张锐的《鸡峰普济方》把水肿分为多种类型,施以不同治疗方法,把水肿病的治疗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董汲的《脚气治法总要》专论脚气病,对脚气的病因、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均作了详细的描述。
同时出现了许多以内科为主的医学著作。
宋代的外科学,在病理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鉴别症状与判断预后上,提出了“五善七恶”的诊断方法;在治疗上,创造了“内消”、“托里”的内治法,为外科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并出现了《集验背疽方》、《外科精要》等许多有价值的外科专著。
中医妇产科发展到宋代,已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出现了许多以妇产科擅长的医家和妇产科专门著作。
扬子建的《十产论》对各种难产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助产方法和救护措施;虞流编著的《备产济用方》中“神效催生丹”一方,使用了含有“脑下垂体后叶催产素”的全兔脑,是我国脏器疗法的又一大发现。
南宋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一书,集妇科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
其中有些治疗原则和有效方剂,至今仍被人们所遵循。
另外《产育宝庆集》、《卫生家宝产科备要》等妇产科著作,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宋代儿科的发展也卓有成效,以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为其代表。
该书全面总结了儿科的成就,在小儿生理、病理、诊法、治疗等各个方面都有详备的论述,并制定了许多名方,该书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另外,刘昉的《幼幼新书》中,记有虎口三关指纹的观察方法。
在董汲的《小儿斑疹备急方论》、陈文中的《小儿痘疹方论》中,已能进一步区别天花、麻疹、水痘几种发疹性传染病的不同。
《小儿卫生总微方论》中指出小儿脐风与大人破伤风为同种疾病,并主张用“烙脐饼子”烧烙断脐以防脐风。
此外,还载有骈指截除、缺唇修补等小儿外科手术。
宋代针灸学也有较大的发展。
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统一了历代纷乱的俞穴,并详细介绍了各穴的部位、主治病证与针刺方法。
由他创制的针灸铜人,是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的良好工具,被国内外所重视。
另外,闻人耆年的《备急灸法》,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都为丰富宋代针灸学作出了贡献3.宋代的医学教育及医学分科情况怎样?宋初的太医署已不同隋唐时期的太医署,它不再兼医疗行政,而成为专门医学教育机构。
庆历四年(公元l044年)又改进了考试制度,使医学教育进一步得到提高。
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改太医署为太医局。
太医局置提举一名,判局二名,全面负责太医局的医学教育,并且规定判局要由懂医术的人充任。
当时太医局教学编制及医学分科较细。
学生学业将成,要临床实习,并在实践中进行考察,根据治愈率来评定成绩,分上、个、下三等,适当给予奖学金。
十全为上,限二十人,月津十五千;十失一为中,限二十人,月津十千;十失二为下,限五十人,月津五千;十不全七者降级;十失其五开除太医局。
这是医学史上的重大教育改革。
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医学教学缩编为三科:1、方脉科,2、针科,3、疡科。
各科教材亦不同,方脉科分大小经,大经有《素问》、《难经》、《脉经》;小经有《巢氏病源》、《龙树论》、《千金翼方》。
每年春季进行招生考试,自由参加。
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医学制度改三舍之制,上舍四十人,内舍六十人,外舍一百二十人。
共设博士四人,正录四人,掌管太医局的教学行政。
各舍又置长、谕各一人,负责每舍的工作。
其教学分科及教学设置如下:三科基础教材:《素问》、《难经》、《巢氏病源》、《补注神农本草经》;方脉科:(包括风科、大方脉、小方脉)兼习《脉经》、《伤寒论》;针科:(包括针、灸、口齿、咽喉、耳、眼)兼习《黄帝三部针灸经》、《龙树论》;疮科:(包括疮肿、伤折、金疮、书禁)兼习《黄帝三部针灸经》、《干金翼方》。
学生考试制度也很健全,分私试、公试两种。
考试内容有医经大义、五运六气、假令病法(病案分析),根据成绩由“外舍”递升至“内舍”、“上舍”。
学生毕业分配亦根据成绩优劣分别录用,艺业精优者分配到尚药局任医师等职,其余分别充任本专业博士、正录,或分配到各州充任医学教授。
可见当时领导机构、教学分科、课程设置、考试制度、毕业分配制度等,已初具规模。
宋代的医教体制曾有几次大的改革,不如唐代太医署的医学教育长期稳定,但比唐代更为完善健全。
4.简论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所讲的温病是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包括了传染性与非传染性两大类,而主要是前者。
“温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从隋代至明代,均有论述,但历代关于温病的零散材料,有许多是有启发性的,它们为温病学说从伤寒学说中区分出来,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在创立中医传染病学——温病学说做出杰出贡献的是明末著名医家吴有性。
清代医家叶桂、薛雪、吴塘、王士雄等人,则为温病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分别做出程度不等的贡献。
吴有性,于1643年编著《温疫论》,为温病学说创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他的最大贡献是就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提出“戾气学说”。
科学地预见了传染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突破了前人关于“外邪伤人皆从皮毛而入”的笼统观点。
吴有性指出,温疫有强烈的传染性,人类的疫病和禽兽的瘟疫是由不同的戾气所引起的。
吴有性还指出“戾气”也是一切外科感染疾患的病因,他还正确论断,戾气是物质性的,其所导致的疾病同样可用物质的药物治愈。
叶桂(1667~1746年),著《温热论》,为其学生顾景文,整理而成。
《温热论》对温病学说的最大贡献是指出温病传变的规律,温病发病一般要经过“卫、气、营、血”四个由浅入深的阶段。
叶桂对温病学说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薛雪(1681~1770年),撰《湿热条辨》1卷,此书是湿热病的专著,开温病学说中专门病证研究的先河。
他指出,湿热病发作的轻重与脾胃的盛衰关系密切。
薛雪对湿热病的发病机理、证候演变、审证要点及辨证论治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为温病学说的深入发展作出了贡献。
吴瑭(约1758~1836年),1789年撰《温病条辨》,成为晚清著名温病学家。
吴瑭将温病分为九种: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
认为温疫只是九种温病之一,具有强烈的传染性,而其它八种,则可从季节及疾病表现上加以区分。
由此确定了温病学说的研究范围。
他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把温病传变与脏腑病机联系起来,补充和完善了叶桂的卫气营血辨证。
王士雄(1808~1868年),先后撰《霍乱论》和编述《温热经纬》。
在《霍乱论》书中,把霍乱区分为时疫霍乱和非时疫霍乱两类。
《温热经纬》的特殊见解是把温病分成新感和伏邪两大类。
明清时期,对温病学说发展作出贡献的还有汪机(14631~539年)、戴天章(17世纪中叶)、余霖(18世纪)等众多医家。
5.简述明清时期内科学成就。
明、清时期内科学主要是围绕医学理论与古代医家学说及其医疗经验,所出现的不同学术流派的论争而发展的。
薛已(1488~1558年),著《内科摘要》,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
其学术思想主要受张元素、李杲脾胃论的影响,注重脾胃虚损证,又受王冰、钱乙的影响,重视肾中水火与脾胃的关系,因而脾肾并举,注重温补。
张介宾(约1563~1640年),其医学主张,主要是反对刘完素和朱震亨以寒凉药攻伐肾阳,认为真阳、真火是生命之大宝。
李中梓(1588~1655年),在李杲、薛已、张介宾诸家的影响下,重视脾肾互济同治的学术主张。
赵献可发挥命门之说,认为命门是人身之主和至宝,强调“命门之火”的重要。
清代,徐大椿、陈修园对温补派医学主张提出了反对观点。
明、清时期内科学方面的发展还表现在不少医家能兼取历代医家之长,吸取家传经验,结合自己临证实践,完善对疾病的认识,著成综合性医著。
主要有:《医学正传》、《明医杂著》、《杂病证治准绳》、《寿世保元》、《症因脉治》《证治汇补》。
这一时期内科学发展的另一特点,是有关虚劳证治的专书大量出现,主要有:《红炉点雪》(1630年),撰著者龚居中,龚氏认为虚损痨瘵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痰火。
《慎柔五书》(1636年),撰著者胡慎柔(1572~1636年),书中分虚劳为虚损和痨瘵两类。
《理虚元鉴》(约1644年),撰著者汪绮石,该书对虚劳论治,提出治虚劳的“三本二统论”。
此外,专论内科杂病比较著名的专书还有尤怡的《金匮翼》(1768年),林佩琴的《类证治裁》(1839年),论述内科杂病、妇科、外科等病证的证治。
熊笏的《中风论》,介绍养阴清热治疗中风的经验。
喻昌(嘉言)在《医门法律》(1658年)中,叙述了腹水症状及其病因。
王清任的《医林改错》(1830年),在内科方面对疾病的治疗,强调了补气活血与活血逐瘀两个原则。
他所创立的活血逐瘀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6.《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包括哪些内容,具有什么意义?强调整体观念,其特点是不重视人体的内在结构性,而强调功能的联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