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14.50 KB
- 文档页数:11
初中化学八单元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基本性质,掌握金属的特点和非金属的特点。
2. 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塑性)及化学性质(与氧气和水反应)。
3. 掌握非金属的物理性质(电绝缘性、无光泽性、脆性)及化学性质(与氧气和水反应)。
4. 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应用领域及保护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非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金属和非金属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发现金属与非金属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思考金属和非金属的特点。
2. 授课内容:
(1)金属的性质
- 物理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塑性。
- 化学性质:与氧气和水反应。
(2)非金属的性质
- 物理性质:电绝缘性、无光泽性、脆性。
- 化学性质:与氧气和水反应。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金属与非金属的性
质差异。
4. 讲解应用领域:介绍金属和非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并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有效
保护金属和非金属。
5. 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总结金属与非金属的特点和应用,加深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本节课内容。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和应用有一定的认识,但仍存在一些都准确理解的地方。
下节课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及应用。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复习教案5篇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复习教案1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一.理解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
1.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个增加到8个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正价由+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最低负价由-4到-1、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二.掌握证明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
1.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越容易,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较强的金属能把金属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Ba等除外)。
2.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夺取电子的能力。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较强的非金属能把金属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或酸溶液中置换出来(F2除外)三.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熟记主族元素的名称及符号。
1.记住7个横行,即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不完全)。
2.记住18个纵行,包括7个主族(ⅠA~ⅦA)、7个副族(ⅠB~ⅦB)、1个第Ⅷ族(第8、9、10纵行)和1个0族(即稀有气体元素)。
3.记住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氢、硼、硅、砷、碲、砹与锂、铝、锗、锑、钋之间)。
4.能推断主族元素所在位置(周期、族)和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排布。
四.能综合应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
1.原子序数=原子核内质子数;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主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元素正价数=8-∣最低负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金属材料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活中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2、熟悉在金属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开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方法.过程与方法:关注生活一分析比拟一归纳解释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难点:性质决定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三、教学模式探究式2、导电性讨论:①导线为什么用铁做而不用银做②电线一般用铜做而不用银做3、密度4、熔点讨论:为什么电灯中的灯丝用鸨丝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可能出现什么情况5、硬度讨论:为什么菜刀、镰刀用铁制而不用铝制?为什么铁制水龙头外表镀铭?为什么不镀金讨论:物质的用途是由什么决定的?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铜、铁等比拟银、铜、金等金属的导电性①铁的导电性比铜差②银的价格高,不经济金、铅、银•一铝〔依次减小〕鸨〔最高〕一锡答复: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锡受热会融化,断路铭、铁、银一铅铁硬度大防锈硬度大物质的性质是决定用途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般物理性质,并初步形成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板书设计课题1金属材料一、金属1、性质①颜色②导电性③密度④熔点⑤硬度⑥延展性2、用途二、合金1、概念2、性质a、硬度b、熔点教学反思:本课题内容多,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课堂气氛活泼,教学效果较好,但内容琐碎,不易记牢.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响.2.初步熟悉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氧化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响.3.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通过置换〞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4.开展学生敢于置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开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注:置换反响〞概念的更深刻理解,于第二课时进行〕教学重点:1.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掌握置换反响的概念.2.熟悉局部金属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响,与盐酸、稀硫酸反响及金属间的置换〕.教学难点:1.活动性顺序强弱的探究及排序.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教学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比照、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教会思路:猜测与探究 ------- >观察与检验 ---- > 分析与归纳---- > 解释与结论教学准备:镁、铝、锌、铁、铜等金属,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等以及酒精灯, 石棉网、三角架、试管、镣子等.教学过程:讨论:探究目的;哪些金属可与酸反响?剧烈程 度;原因如何?猜测并预测:镁、锌、铁、铜在酸〔盐酸、稀硫 酸〕中的可能化学行为?设计:①用酸性的二氧化硫溶液探究不便,选择 盐酸、稀硫酸;②限制的条件一酸足量,浓度同; ③为观察较准确,金属质量大致等;④注意观察 反响剧烈程度,可对反响时间作记录或估计.组内合作探究并填写探究记录表〔打印〕 表一:金属与稀盐酸反响: 表二:金属与稀硫酸反响:〔表略〕进一步学习科学探 究的根本方法,发 展学生严谨的科学 态度和作风,为规律的建构向更深层 次开展通过自己的实践, 检验自己的猜测,开展合作精神,体 验探究乐趣.作业设计:1.课后习题2.设计一个实验证实活泼性Zn > Fe > Cu板书设计: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响镁铝常温下很容易反响,铜铁常温下反响很慢,金在高温下也不反响.结论: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反响的难易程度不同.活动性:Mg、Al>Fe、Cu>Au二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响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u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渐弱结论:不同的金属与酸反响的剧烈程度不同.三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置换反响的应用越在前面越活泼氢前金属置换氢金属之间互置换溶液里面可探寻教学反思:本课以多层次科学探究为主线,渗透建构主义思想,以猜金属〞、玩卡片〞创设情景,互动评价激励探究热情,以学生开展〞为本,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学生兴趣盎然,参与主动,体验深刻.主要的缺陷是时间较为紧张,课堂上学生极为兴奋,限制探究的进程较难.课堂各种活动亦应作好更充分的准备,多媒体应用尽可能贴切,实验探究安排亦应更合理〔如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响,将学生分为两局部分别进行以节约时间〕,效果可能更好.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复原出来的方法.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响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3. 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预防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练铁的原理,使学生熟悉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2.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古代练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通过对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熟悉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3.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更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教学重难点]重点:铁的冶炼,以及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难点: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以及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铁的冶炼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2.设备:高炉高温3.原理:3CO+FeO3^=2Fe+3CQ现象:红色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例题:解:1000t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 x 80%=800t设:800t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高温3CO+FaO3^= 2Fe+3CQ160 2X 56800t x160 800t2 56 56 x800tx= ------------------ =560t160折合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560t + 96%=583t答: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583to 三.金属资源的保护〔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1.铁生锈的条件:有水和氧气2.防锈的方法:保持枯燥;隔绝氧气〔二〕金属资源保护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1.预防金属的腐蚀2.金属的回收利用3.有方案合理的开采矿物4.寻找代替品:如塑料等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稳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熟悉.(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水平.2、过程与方法通过熟悉金属的性质,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展学生敢于质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和探究激情,感受科学探究对知识构建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2)金属的化学性质及活动性强弱探究.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教学准备:试管、试管架、酒精灯、塔垠1钳、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铁丝、铜丝、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教学过程:一、金属的物理性质提起金属,同学们都不会感觉陌生.我们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锅、水壶、菜刀等,他们都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下面我为大家提供一些材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完成以下实验.(1)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2)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拟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3)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证实金属具有导电性.根据实验可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总结金属的其他物理性质:延展性、导热性.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用地埸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外表的变化请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2)向4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镁条、锌粒、铁片、铜片,然后分别参加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注:、稀盐酸、稀硫酸具有腐蚀性,教师要强调实验的平安性.2、向试管中参加酸的顺序是:Cu、Fe、Zn、Mg,参加酸的体积约为试管的1/4,注意从侧面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用拇指按住镁条与盐酸反响的试管管口10秒左右,松开拇指,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请学生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3)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比拟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学生上台板演化学方程式.思考:铁是银白色金属.在上述实验中,你观察到的铁片和铁粉是什么颜色的?你有什么问题?查阅资料,与同学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并用多媒体展示查到的信息.【学以致用】1.把金属X放入AgNQ溶液中,X外表有银白色固体析出;假设放入FeSQ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那么X、Ag、Fe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A. Fee X、Ag、B. X Fe AgC. Fe Ag、XD. Ag X、Fe2、一些不法商贩常常用铝制的假银元坑害消费者,小明在市场上买了一枚银元,请你帮他鉴别一下这枚银元,是真?是假?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还有何迷惑.板书设计: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一、物理性质二、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案例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关注环境保护和人身健康。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2. 了解化学对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化学在污染防治中的应用:如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
2. 化学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如食品添加剂、食品保存技术等。
3. 化学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如药物疗效、药物合成等。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展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化学对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影响。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学习,培养其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本单元内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学习:依次介绍化学在污染防治、食品安全和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实验:进行有关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化学知识的魅力。
4. 案例讨论:通过案例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对环境和人身健康的影响,培养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本单元内容,强化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 学生的学习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情况。
2. 教学方法的反思:总结本节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单元课程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感受和需求,为下次教学提供参考。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化学的最后阶段,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质、金属的冶炼、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实验,使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学会金属的冶炼方法,掌握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等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化学实验的操作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金属的性质,掌握金属的冶炼方法,学会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措施。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金属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性顺序。
2.金属的冶炼方法:湿法炼金、热还原法、电解法等。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腐蚀原因、防腐蚀措施。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和腐蚀与防护措施。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金属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试管架等。
2.实验试剂:铁、铜、锌、硫酸、硝酸等。
3.课件:金属的性质、冶炼方法、腐蚀与防护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金属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铁锅、铜线、铝壶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金属是如何得到的吗?”让学生思考金属的来源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性顺序。
通过实验演示金属的腐蚀现象,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教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学计划教案一、教学目标•熟练掌握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写法。
•了解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写法。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学会运用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写法。
•掌握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非金属元素的特性和命名1.非金属元素的基本特性–非金属元素的电子结构–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非金属元素的命名方法–单质的命名:以元素名或者地名作为前缀–二元化合物的命名:前一个元素名加”-“加后一个元素名,同时将元素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3.实例演练–列举几个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给出几个非金属元素的命名示例第二课时:非金属单质的应用1.非金属单质的常见应用–碳的应用:作为燃料、制造材料等–氮的应用:制造硝酸等化学物品–氧的应用:维持生命活动、作为氧化剂等–磷的应用:制造肥料、药品等2.探究实验–实验1:观察非金属单质的性质–实验2:制备非金属的氧化物第三课时:非金属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1.非金属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两种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命名:前一个元素名加后一个元素名,同时将元素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包含氧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命名:氧化物表示成”氧化”+元素名+化合价。
如二氧化硫表示为”氧化硫(IV)”2.非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非金属间的化合物:根据化合价确定元素的比例,写出化学式。
–包含氧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根据氧化物的名称确定氧和其他元素的比例关系。
第四课时:非金属化合物的应用1.非金属化合物的常见应用–二氧化硫的应用:用作脱硫剂、制造二硫化碳等–二氧化碳的应用:用于饮料、灭火等–氨的应用:用于制造肥料、制冷剂等2.实验操作–实验1:观察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实验2:制备非金属化合物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教师利用课堂展示和学生实验报告进行评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常见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3.理解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
4.能够描述金属氧化反应和金属与酸的反应。
二、教学重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金属中电子的特殊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实验: 一块铜片、一块锌片、盐酸、稀硫酸等实验用品。
2.教师准备PPT或者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引导学生回忆前一课中学习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别,并让学生思考金属的一些常见性质和化学性质。
2. 金属的常见性质简单介绍金属的常见性质:导电性,热导性,延展性,硬度,熔点,密度等。
并与非金属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特点和非金属的特点。
3. 金属与非金属的特性分析通过实验或者示意图,让学生观察金属与非金属的外观差异、导电性实验等,并引导学生思考金属导电的原因。
4. 金属的电子转移过程通过实验或者示意图,让学生观察金属与非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金属的电子特殊性质。
5. 金属与氧的反应通过实验或者示意图,让学生观察金属与氧反应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金属氧化反应的化学性质。
6. 金属与酸的反应通过实验或者示意图,让学生观察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性质。
7. 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讨论金属的应用及其与非金属的区别,展示所学知识。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金属的常见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以及金属在化学反应中的特殊性质。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和解释金属的一些现象,理解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以上是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的简要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案第八单元课题一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金属材料与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2、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要考虑价格、资源及废料可否回收等其他因素。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图片,从而导出课题讲授新课一、几种重要的金属(板书)展示:常见的金属找出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1、具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延展性2、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3、常温下液体的金属是汞阅读P-3表8-1,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 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而不用银制?3 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 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思考:通过以上讨论:你可得出哪些结论?(从决定物质用途,要考虑哪些因素)小结:1 是否具有符合这种要求的性能2 价格是否合适3 是否美观4 是否便利(质量,体积)5 是否对人和环境有影响讨论:资料--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2、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3、导电导热最好的最高的金属?4、熔点最高的金属?5、熔点最低的金属?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了解合金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
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过程与方法课前组织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内容,让学生记录实验情况以及探究结果,并从中应道学生如何由实验来分析铁生锈的条件、防锈的方法。
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
并结合“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去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认识到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
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以便于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重点难点]重点: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活动与探究”难点: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与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owerpoint课件;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题内容;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钉锈蚀”实验,观察并记录铁钉锈蚀情况。
收集的有关金属回收利用的一些资料。
[教学过程]二、金属资源保护(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人类每年要向自然界索取数以亿吨计金属。
然而,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据估计每年全世界因生锈而损失的铁就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所以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
[学生]提前一星期设计准备铁的锈蚀条件的“活动与探究”,完成实验报告。
在课堂上回顾实验步骤,汇报实验结果:[教师]与学生探讨设计的目的并对学生的设计给予评价。
汇总实验如下——取5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5支试管中进行下面实验:在试管1中加入稀硫*溶液,浸没铁钉后,倒去溶液。
在试管2中加入少量*化*溶液,使铁钉一半浸没在溶液里。
在试管3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棉球上。
在试管4中注满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塞紧橡皮塞。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理解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水平和分析问题的水平。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理解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使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水平
2、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水平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教学仪器、药品
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相关的资料和新型的合金的资料。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
一、物理性质
1、共性:常温下大多数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特性:
二、性质决定用途
三、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初中化学八单元教案教学课题:化学八单元——化学反应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方法;3. 能够分析并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4.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化学反应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难点:1.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方法;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准备:1. 教材及相关教辅资料;2. 实验器材与化学药品;3. 课堂板书及音视频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化学反应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二、讲授化学反应基本概念(15分钟)1. 介绍化学反应的定义和分类;2. 解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范和意义。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20分钟)1. 分步教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2. 通过案例讲解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技巧。
四、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5分钟)1. 讲解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和吸热反应;2. 指导学生如何计算反应热量变化。
五、实验操作(20分钟)请学生进行一组关于化学反应的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六、小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对生活和工业的重要意义。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醒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平衡方法以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初三化学第八单元教案初三化学第八单元教案5篇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
化学初中第八单元讲解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
教学难点:
1. 理解酸碱反应的电离过程;
2.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实验器材、教学实例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引出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解:
1.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 酸碱反应的电离过程;
3. 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
教师进行简单的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
四、练习:
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实验和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机理和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第1课时几种重要的金属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及用途。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展示常见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铜丝、水龙头、金银首饰等)和投影彩色图片(如高压锅、马踏飞燕、河北沧州铁狮子等)。
【提出问题】以上这些实物和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同学们,想一想,以上实物和图片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金属有哪些共性和个性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P3内容回答以上问题。
【交流回答】1.以上实物及图片分别是由铜、铁、铝、金、银等金属制成。
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三种金属为:铁、铝、铜。
2.曲别针主要利用铁的韧性较好;铜丝主要利用铜的延展性好;高压锅主要利用铝的导热性好;金银首饰主要利用其漂亮的金属光泽。
3.金属的共性:①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③大多数金属是热、电的良导体;④有延展性。
4.金属的个性:①大多数金属常温下为固态,而汞是液态;②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而铜为紫红色,金是黄色、铁粉是黑色;③各种金属的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导热性有较大差别。
【活动与探究】阅读教材P3表8-1分组讨论,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铝制?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交流回答】1.铁的硬度大于铝,若菜刀、镰刀用铝制,容易卷刃;而锤子用铝制,易变形。
九年级化学八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燃烧、爆炸的原理以及灭火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爆炸的原理和防范措施。
3.环保意识与化学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爆炸的原理。
2.难点:燃烧条件的判断、灭火方法的选择、爆炸的防范措施。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燃烧的条件与灭火方法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如:什么是化学反应?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2.讲解燃烧的条件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氧化剂、温度。
举例说明燃烧的条件,如:火柴、蜡烛等。
3.讲解灭火的方法隔绝氧气:用灭火器、灭火器材等。
降低温度:用水、灭火器等。
撤离可燃物:移走火源、灭火器材等。
4.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判断燃烧的条件是否具备?学生演示: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第二课时:爆炸的原理与防范措施1.讲解爆炸的原理爆炸的实质:气体体积的急剧膨胀。
爆炸的分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
2.讲解爆炸的防范措施防止气体泄漏:检查管道、阀门等。
防止火灾:控制火源、使用防火材料等。
防止电火花引发爆炸:使用防爆设备、加强安全意识。
3.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爆炸事故?学生演示:制作简易灭火器。
第三课时:环保意识与化学知识的应用1.讲解环保意识环保的定义: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环保的重要性: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
2.讲解化学知识在环保中的应用污染物的处理: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处理。
清洁能源的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3.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化学知识保护环境?学生演示:制作环保小制作。
五、课后作业1.复习燃烧的条件、灭火方法、爆炸的原理和防范措施。
2.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环保措施,并分析其原理。
六、教学反思1.学生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判断燃烧条件和选择灭火方法时,仍需加强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了解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3.掌握常见金属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原理。
2.掌握金属的腐蚀和保护方法。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实例引入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
2.归纳法:总结金属的性质和特点。
3.实验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简单实验,观察金属的化学反应。
4.讲解法:结合课件和黑板,深入浅出地讲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五、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
2.实验器材:小锅、烧杯、火柴、铜板、铝材等。
3.多媒体设备:课件、投影仪等。
1. 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材料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锅、钥匙、铅笔芯等都是金属制成的。
2. 金属的性质和特点(15分钟)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如金属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性质与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之间的联系。
3. 金属的分类和应用(25分钟)根据金属材料的特性,介绍常见金属的分类和应用。
例如,铜可以用来制作电线、水管等;铁可以用来制作汽车、建筑物等。
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金属材料的用途。
4. 实验探究(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观察铜板的腐蚀现象(在铜板上滴上少量醋酸,观察变化)。
实验二:观察不同金属的导电性能(用火柴点燃后,使不同金属材料接触火焰,观察火焰变化)。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金属的某些性质和现象,加深对金属材料的认识。
5. 总结(10分钟)用黑板或投影仪总结金属的性质和特点,重点强调金属的导热性、导电性以及容易腐蚀的性质。
巩固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理解。
6. 课堂练习(10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检查学生对金属材料的掌握程度。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既能理论上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质,又能通过实验来亲自感受金属的确切特点。
课题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课型新授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器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能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2.认识合金,能说出合金和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用途更广泛。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过程方法1.学习收集、整合信息的方法。
2.学习设计和进行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用途体现其性质”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理使用金属保护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一组金属制品的图片(马踏飞燕、司母戊鼎、铁狮子、铝合金制品、日常金属用品……)提问:图片中的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提问:⑴生活、生产中常用金属有哪些?⑵你知道人类目前用途最广的金属(铜、铁、铝)被人类应用的时间前后吗?录像展示:人类利用金属的发展史。
过渡: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
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决定用途的因素:讲述故事:1912年,英国探险队的船只,在去南极的途中,因天气十分寒冷,可是用于取暖的煤油却漏光了,以致探险队员全部冻死在南极冰原。
原来装煤油的铁桶是用锡焊接的,而锡却莫名其妙地化为了灰尘。
1867年冬天,俄国彼得堡海军仓库的大批锡砖,一夜之间不翼而飞,留下了泥土一样的灰色粉末。
提问:①听了上面两个小故事,你能猜出产生事故的原因吗?②在日常生活中,你碰到过类似因为不恰当使用金属而导致的尴尬事吗?观看图片回答:金属材料。
回答:铜、铁、铝等。
倾听说出自己的猜想;表述自己的经历。
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自然引入主题。
让学生明确铜铁铝被人类广泛应用的早晚及年代。
第八单元课题一金属材料许财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金属材料与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图片,从而导出课题讲授新课一、几种重要的金属(板书)展示:常见的金属找出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1、具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延展性2、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3、常温下液体的金属是汞阅读P-3表8-1,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 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2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而不用银制?3 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 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思考:通过以上讨论:你可得出哪些结论?(从决定物质用途,要考虑哪些因素)小结:1 是否具有符合这种要求的性能2 价格是否合适3 是否美观4 是否便利(质量,体积)5 是否对人和环境有影响讨论:资料--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2、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3、导电导热最好的最高的金属?4、熔点最高的金属?5、熔点最低的金属?二合金(板书)1、定义:一种金属与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常见的合金:铝合金、生铁与钢都是碳和铁的合金实验探究1:合金和纯金属性质的对比讨论:通过以上对比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从颜色,硬度方面)实验探究2:合金和纯金属熔点大小的对比讨论:通过以上对比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3、了解常见的合金的性能阅读: (1)课本P-6页表8-2的内容(2)关于钛合金的性质和用途课堂练习: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抗腐蚀能力强,钛合金与人体很好的“相容性”。
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能,不合实际的用途是()A、用于核潜艇设备的制造;B、用于制造航天设备;C、用来做保险丝;D、可用来制造人造骨。
【小结】教材P.7-8【作业】【教学反思】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许财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什么共同性质?情景导入:拿破仑的故事在拿破仑时期。
一次宴会上,皇宫贵族们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高贵,都选用金制、银制的餐具。
惟独拿破仑用的是铝制的餐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时拿破仑已经是一国元首。
)讲授新课: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 2Mg + O 2 =2MgO 4Al + 3O 2=2Al 2O 3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 3Fe + 2O 2=Fe 3O 42Cu + O 2=2CuO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结论:镁和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二、金属与酸反应〔活动与探究〕 金属与酸反应四位先生的表情:结论:金属活动性 Mg > Zn > Fe > Cu 〔活动与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原理: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应出来高温高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现象金属无明显现象铜Fe + 2HCl =FeCl 2 + H 2 ↑有少量气泡产生铁 Zn + 2HCl = ZnCl 2 + H 2↑有较多气泡产生, 反应较剧烈 锌Mg + 2HCl =MgCl 2 + H 2 ↑有大量气泡产生生,金属溶解,反应剧烈镁(A 组)稀盐酸(A 组)稀盐酸思考:通过实验1、2、3,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能否据此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回答:实验1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实验2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实验3说明铜的活动性弱于铁。
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铁 > 铜 > 银.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思考:你能看出以下反应有何特点?Mg + 2HCl = MgCl 2 + H 2 Zn + 2HCl = ZnCl 2 + H 2 Fe + 2HCl = FeCl 2 + H 2 Cu + 2AgNO 3 = Cu(NO 3)2 + 2Ag四、置换反应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表达式:置换反应 A +BC ==B +AC 反应类型的比较化合反应 A+B+…… = AB ……化合物化合物单质单质分解反应 AB ……= A+B+…… 置换反应 A+BC = AC+B判断: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否叫置换反应? 回答:不是,例如:S + 2KNO 3 + 3C = K 2S + 3CO 2↑ + N 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 稀硫酸中的氢3、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练习:1、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否为置换反应。
(1) 银和稀盐酸 (2) 锌和硫酸铜 (3) 铜和硫酸锌 (4) 铝和硝酸银2、黄铜(含锌和铜)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你能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采用两种方法来鉴别它们吗?回答:用火烧变黑的为铜,2Cu + O 2 = 2CuO 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的是黄铜,Zn + 2HCl =ZnCl 2 + H 2 ↑ 放入硝酸银溶液,能置换出银的为黄铜,Zn+2AgNO 3=Zn(NO 3)2+2Ag【小结】教材P.13 【作业】【教学反思】点燃△课题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许财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4)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1)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理利用金属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1、对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练结合多媒体【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景导入:展示各种矿物的图片,从而导入课题讲授新课一、金属资源概况(板书)不同种类的金属在地壳中含量二、铁的冶炼(板书)1、铁的冶炼史2、铁的冶炼[探究与活动] 铁的冶炼讨论:如何将铁矿石炼成铁?以赤铁矿为原料可能使用的方案:方案一:加热使Fe2O3发生分解反应方案二:找寻一种物质使其主动夺去Fe2O3中的“O”方案评价:方案一:要使Fe2O3分解,需较高的温度;又因为铁在高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要使Fe2O3分解还须在非空气氛围中进行,成本太高。
方案二:比较切实可行,讨论:选用什么物质才能使Fe2O3失去“O”呢?讲解:H2、C、CO等都符合条件,考虑经济效益等因素,一般选用C或CO高温+2Fe反应原理Fe2O3+3CO=3CO2多媒体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多媒体演示:高炉炼铁过程。
三、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讲解:课本例题分析:本题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但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纯物质之间的数量比,而不表示不纯物质之间的数量之比。
故计算时须先进行换算。
如果题目给出或要求算出不纯物质的质量,必须先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或先算出纯物质质量再换算成不纯物质的质量。
解题过程:见课本课堂练习:课后习题第4、5题【小结】教材P.21 1-2【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情景导入:资料一:据有关资料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与年产量的20%----40% 。
资料二: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
根据已探明的一些矿物的储藏量,并目前这些金属的消耗速度,有人估计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如下图所示(不包括今后新探明的矿物储量,一些国家的金属储备和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讲授新课讨论: 1、金属腐蚀可给我们带来哪些灾害?2、金属资源短缺对人类社会发展意味着么?四、金属资源保护1、金属的腐蚀[活动与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讨论:1、它们生锈的先后顺序如何?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2、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能起到保护里层的作用。
那铁锈能否也能起到保护里层的铁?为什么?说说看:你了解铁制品腐蚀的条件,那你对铁制品的防护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2、金属的防护①把铁制品放在非酸性的干燥环境中。
②为其穿一层耐腐蚀的外衣。
讨论:1、对于金属资源,除了采取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外,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使金属资源得到保护呢?2、弃金属的回收有什么意义?回答:(1)可节约金属资源;(2)由于金属冶炼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回收废弃金属并再利用可节约能源;(3)降低金属制品的成本,可方便人们得到物美价廉的金属制品;(4)可减少重金属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等。
3、金属资源的保护(1)防止金属腐蚀(2)回收和利用废旧金属(3)合理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代用品(5)物尽其用【小结】教材.21【作业】【教学反思】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