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向。
为了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们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增强全局意识和长远发展眼光,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的统一。
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明确指出,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动力。
我们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关注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各个方面,全面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
再次,要推动创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以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最后,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决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
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要严格环境保护,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总之,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目标。
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改革创新,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篇一: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及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即政治、环境、体制、组织四大保证)(1)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政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环境保证)【此小题可这样考:怎样从经济学角度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杭州2009年公选副局级笔试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A、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B、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C、从经济角度看,我们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因为单纯经济增长并不代表经济发展的最佳状态。
经济增长只体现经济总量在指标数据上的增长,而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除了看经济总量的指标数据的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比如结构的调整、对环境的影响等。
爱德华.艾比曾经说过:“为增长而增长,乃癌细胞生存之道”。
科学发展观学习要点1、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是什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我们党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个概念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十六届三中全会。
3、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以人为本。
4、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什么: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6、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正确选择;是坚持我国发展实践的基本经验的需要。
7、以人为本的概念是什么: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9、“五个统筹”是什么: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10、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什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2、合理区域发展格局是什么: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13、八荣八耻是什么: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①推进改革和发展。
这样完整的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背景和意义(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1.目前我国达到的小康只是总体上的小康,发展是不平衡的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基本上实现小康不等于完全实现小康,整体上实现小康不等于所有地区及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都实现小康。
既然我们是一个非平衡协调发展的过程。
因而,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还在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总的来说目前的小康社会有以下特点:(1)低水平的小康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收入水平一直很低。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个人心得
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发展观、人权观和社会主义法治观为指导,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发展理念。
个人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科学发展观要注重全面发展。
个人应该认识到,发展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增长,还包括社会、环境、文化等多个方面。
个人的发展也不能只关注某个方面,而要全面发展自己的身体、智力、道德、美感等各个方面,追求全面的人格发展和幸福。
其次,科学发展观要注重协调发展。
个人要认识到,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个人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与他人和谐相处、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个人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要尊重他人的权益和尊严;同时要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保护生态环境。
再次,科学发展观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个人应该认识到,今天的发展不能以损害未来的利益为代价,要追求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活环境。
个人要保持节俭的生活方式,减少浪费和过度消费;要关注环保产业和绿色能源的发展,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最后,个人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增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方法意识。
要通过继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时刻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行动中,成为自己思维和行为的指导。
总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每个个人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只有从个人做起,不断完善自身,才能最终实现全社会的科学发展。
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读书笔记铜山中学焦加忠一、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就是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个社会采用什么样的发展观,取决于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具备的条件。
同时,还取决于当局者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程度。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从"增长至上"或"增长优先"到"发展社会目标化";"从可持续发展"(1992年)再到"全面综合发展"(1999年)的演变过程。
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观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发展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新世纪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
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以人为本最根本的就是要珍惜、爱护、保护人的生命,保障人的安全,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促进人的健康。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十六大报告中,全面发展观的具体内容是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发展还可以概括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基本立场、基本思路、基本方法。
学习并贯彻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辩证思维的实践价值。
以下是我对于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也是我们国家在发展中遇到的一大难题。
以前,我们在发展中往往只注重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公平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出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协调发展又包括了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
只有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长期而稳定的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的问题。
以往的发展模式,经常是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的,特别是在资源和环境方面。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既要注重经济增长,又要尊重人民利益的思想。
要从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注重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的权益。
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改革创新。
这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创新驱动,推动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
只有在改革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够保持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并且,科学发展观也提出了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比如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和机制等。
只有在改革创新的推动下,我们才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最后,科学发展观强调党的领导。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点。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强调了党的建设和党内政治生活的问题。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和国家取得一切胜利的根本保证。
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内民主,建立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我深刻体会到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基本路线,是指导我国经济发
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即坚持以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一要求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不能只追求高速度、
高增长,更要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实践中,我学到了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具体工作中。
以人为本意味着要关注人民
群众的利益,关注社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
在工作中,我努力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
积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关注职工的劳动权益,关心农民的收入增长,关爱困难群众。
这样才能确保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
在工作中,我要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抵制不合理的开发行为,推动产
业转型升级,加快绿色发展。
同时,要协调城乡发展的关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
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只有全面协调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把发展纳入到自然界的可持续循环之中。
在工作中,我要注重资
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排污量。
同时,要
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地球家园。
总之,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项理论学习,更是一项现实任务。
只有把科学发
展观贯彻到具体工作中,我们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实现经济社
会持续健康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持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持续发展发布时间:2008/4/23 18:35:24 阅读:当前,我们正面临着纷繁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形势,面临着崛起的繁重任务。
在这种形势下,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发展战略,带领本地、本部门把各项工作搞好,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今天,我主要结合发展实际,谈几点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和认识,和同志们交流。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人类社会的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总体看法。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发展观。
一个完整的发展观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要回答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积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和深刻,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核心,四个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强调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要通过我们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基本”是:第一,基本出发点是发展。
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毫无疑问是发展。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发展。
没有发展就无所谓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就是要用客观、科学、全面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二,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强调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根本力量。
在推动发展过程中,我始终牢记人民群众的利益至上,积极关注他们的需求和诉求,推动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
我曾参与组织一场民生问题座谈会,邀请了一些社区居民代表就社区医疗服务不足的问题进行讨论。
通过与他们的深入交流,我了解到他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状况,尤其是老年人和贫困家庭的医疗困扰。
在会后,我立即向上级汇报了问题,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支持力度。
通过这一案例,我深刻感受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核:人民群众是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其次,科学发展观倡导统筹兼顾的发展方式。
在资源有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背景下,仅仅追求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筹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在就任一个农村贫困县县长后,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两个矛盾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在优化经济结构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我积极筹措资金,组织农民开展生态修复项目,同时推动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县经济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同时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通过这一实践,我深刻理解到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最后,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党从建党初期就立下的宏伟目标。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我在工作中时刻保持对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感,始终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积极推动扶贫工作,努力解决人们的基本生活问题;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鼓励人们学习和创新;关注民生问题,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通过这些努力,我感受到科学发展观对我们工作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深刻理解到小康社会不仅仅是经济繁荣,更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读书笔记读过《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之后,我觉得对于中国现在的形势是很正确的。
更加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下面是本人的读书笔记:1、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
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事实上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注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积极开发新能源。
总之,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
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
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
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
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最后,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落实科学发展观个人学习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指导思想,它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的理念。
在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价值。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个人学习也需要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术能力的
提高,还要注重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全面发展,个人能更好地
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竞争力。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
在个人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习知识,还要
注重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只有将学习与实践、思考与行动相结合,才能实现协调发展。
例如,在学习中注重实践操作,通过项目或实验等活动应用所学知识,既巩固了学习
效果,又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
个人学习也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即在学习中保
持长久的动力和持续的学习成果。
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以及持续的自我反思和调整,可以实现个人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在个人学习中的落实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理念。
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学习方式,个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实现自
身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认为科学发展观对个人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个人体会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个人对此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注重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在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才能够实
现协调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过去往往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其他方面
的发展需求,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而现在,我更加注重平衡各个方面的发展,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还需要注重实践和创新。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科技
创新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
只有实践和创新才能够促进社
会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我明白了只有将理论付诸实践,才能真
正发挥它的作用,使之产生实际效果。
最后,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还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过去,由于追求经济增长,我们常常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人
的价值被忽视。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我明白了只有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够真正
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幸福。
综上所述,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给我带来了深刻的体会。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更
加明白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关注
人的全面发展。
我相信,只有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果,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幸福。
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笔记
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班级:103班姓名:沈云学号:10211313
阅读了胡锦涛同志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我的感触颇深。
我认为,要真正做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以赴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科学发展观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中心,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要抓好经济发展。
因此,必须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还要继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仅仅重视经济发展,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不仅会使经济发展难以持续,最终经济发展也难以搞上去。
因此,既要抓好经济建设不放松,同时又要切实防止片面性,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我国的全方面发展。
第三,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同时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
经济发展需要数量的增长,但不能把经济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数量的增长。
要充分利用我国的体制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国外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推动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实现我国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我们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的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快更好地推动全面发展。
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一直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瞻远瞩地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开行发展战略规划,特别是“走出去”业务的开展,是保持我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将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持大学生的先进性,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做好份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