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台县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84.51 KB
- 文档页数:7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
以下节录的“叙史”部分,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周武王,①,八百载,最长久。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②,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唐高祖,起义师,③,创国基。
……太祖兴,④,号洪武,都金陵。
A.①始诛纣②嬴秦氏③除隋乱④国大明B.①始诛纣②除隋乱③国大明④嬴秦氏C.①除隋乱②始诛纣③国大明④嬴秦氏D.①嬴秦氏②始诛纣③除隋乱④国大明2.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3.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D.书同文,人同伦5.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6.关于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②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直接原因③以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为主要特征④从此结束了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7.“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该制度是()A.秦朝三公制B.秦朝“朝议”制C.隋唐三省制D.明朝内阁制8.《元史•百官志》:“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
2022~2023学年甘肃张掖高台县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2023届第九次检测)-学生用卷一、单选题1、【来源】 2022~2023学年甘肃张掖高台县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2023届第九次检测)第1题2022~2023学年广西钦州高二上学期期末B卷第1题2022~2023学年河北邢台信都区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第2题下表是先秦史籍中对周王朝部分政治事件的记载,这说明,周王朝()A. 最高王权未能实现绝对集中B. 政权的贵族色彩较为浓厚C. 中央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加深D. 天子的行政大权日渐衰落2、【来源】 2022~2023学年甘肃张掖高台县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2023届第九次检测)第2题董仲舒把“天”作为人间秩序合理性的背景,并对这套解释自然与历史的宇宙法则予以充分的论述,为儒家学说的重建奠定了庞大的理论框架,并使之转化为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
董仲舒的思想()A. 以格物致知为实践路径B. 旨在强化社会伦理和道德秩序C. 实现了儒学思想的思辨化D. 迎合了大一统时代的政治需要3、【来源】 2022~2023学年甘肃张掖高台县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2023届第九次检测)第3题南朝时期,出身经常被视作社会地位的合法标准,当时精英圈子的共识是,非显贵出身的人不宜担任某些官职,甚至不能与特定人群通婚。
这一社会现象的盛行()A. 基于察举制的实施B. 旨在维护世家大族特权C. 强化了中央的权威D. 为门阀政治奠定了基础4、【来源】 2022~2023学年甘肃张掖高台县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2023届第九次检测)第4题2022~2023学年四川成都武侯区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第11题2021~2022学年广西河池高一上学期月考第13题2022~2023学年甘肃庆阳宁县宁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第21题“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禹铸九鼎”“禹开九州”是上古时候的传说,它们实际上反映了A.禅让制的结束B.商王朝的发展C.西周的强盛D.夏朝的建立2.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分封诸侯国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A.完全割裂的B.互为表里C.前者决定后者D.后者决定前者4.秦始皇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规定:只有皇帝一人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
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便于发布命令B.增强皇帝的神圣感C.便于控制兵权D.否定周王的权威5.秦朝中央官制中,具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职能的是A.太尉B.廷尉C.丞相D.御使大夫6.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的出发点是A.加强君主的权力B.扩大“三公”的权力C.提高行政效率D.实现权力制衡7.唐玄宗后期,藩镇权限增大,这表明A.唐玄宗重视边境防御B.节度使的野心不断增大C.藩镇割据局面已经形成D.朝政衰败,中央集权削弱8.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9.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首要措施是A.集中军权B.集中行政权C.集中财权D.集中司法权10.下列制度不属于地方行政制度的是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行省制D.三司制11.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
对此评述正确的是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B.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12.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B.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C.军机处工作效率高D.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二、综合题1.观察下列图片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请回答:(1)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是中国古代有所作为的封建帝王。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先秦时期祭祀活动按照一定亲疏贵贱规则,通常情况下宗族地位高的政治权力也高。
但后来《礼记》记载中出现了宗子只是士而平民却成了政治地位较高的大夫的现象,这种情况下祭祀顺序不好安排。
这种局面A.说明祭祀活动是封建迷信B.巩固了分封制度C.表明宗法制度已被破坏D.导致平民将相大量出现2.《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3.战国时期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
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4.汉景帝中期,“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
这表明A.汉代已解决王国问题B.汉代改王国为郡县C.此时王国出现郡县化倾向D.“推恩令”的实行取得一定效果5.从两汉到明清,“封建”藩王的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始终镶嵌在单一制的大一统帝国内,时断时续地与中央集权制并存着。
下列对这一阶段藩王的说法,错误的是A.“封建”藩王更多的时候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B.藩王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分封诸王C.从总体看藩王越来越难以撼动中央君主的权威D.从总体看藩王越来越失去对地方政治、经济的控制权6.“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中朝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7.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
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甘肃省高一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4月份)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9高一下·漳州期中) 我国古代有许多农业谚语,如“小满前后,种瓜种豆”、“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黄牛过河各顾各”等。
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①“重农抑商”思想②“精耕细作”特点③“自给自足”形态④“靠天吃饭”观念A . ①②③B . ②③C . ②③④D . ①②③④2. (2分) (2017高一下·奉新期末) 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
耕牛伤病死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
”上述法律规定反映了明朝()A . 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B . 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C . 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D . 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3. (2分) (2017高三上·泰州月考) 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 . 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 .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 . 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 . 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4. (2分) (2016高一下·杭锦后旗期末)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的直接目的是()A . 增加国君的收入B . 承认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C . 确立封建制度D . 满足新兴地主的政治要求5. (2分) (2019高三上·德州期中) 乾隆三十四年,四川总督阿尔泰以“川民不谙纺织,地间种棉,种植失宜,或商贩贱售,至江楚成布,运川重售”,劝谕乡民,依法荃锄,广招织工,教习川民妇女。
得旨嘉奖。
这反映出当时政府()A . 设法阻止商品贩运转卖B . 重视传统手工业生产C . 放弃了重本抑末政策D . 促进各地经济平衡发展6. (2分) (2020高一下·易县月考) 《礼记.月令)载:季夏之月(六月),都说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用作肥料。
甘肃省高一下学期历史4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45题,每题2分) (共45题;共90分)1. (2分) (2018高一下·泰安期末) 1929年,面对经济危机,美国胡佛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帮助资本家度过难关。
同时政府用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亿美元,这说明胡佛政府()A . 继续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 . 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C . 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D . 从根本上克服了经济危机2. (2分) (2016高一下·淄博期中) “1930年,美国提高近九百种商品的关税,其他国家也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壁垒。
”这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A . 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B . 促使世界大国联合应对人类困难C . 使德国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D . 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竞争3. (2分)(2020·南京模拟)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各国匆忙应对。
这些做法()A . 践行了凯恩斯主义学说B . 扩大了对外商品输出C . 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D . 一定程度缓和了危机4. (2分) 1921~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93.2%。
胡佛总统曾骄傲地宣称:“感谢上帝之助,贫困从这个国家的绝迹指日可待。
”对此材料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 . 贫富差距日益缩小B . 实际消费能力大增C . 制度矛盾基本消除D . 企业家盲目扩大生产5. (2分) (2017高二上·湖南期中) 1926年美国出售的汽车约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的,当时美国流传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
”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A . 市场繁荣B . 汽车制造业发达C . 银行业发达D . 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6. (2分)有学者研究指出,1929年~1938年,美国大部分商品滞销,但收音机的销售量却呈爆炸式增长。
甘肃省高一上学期历史第四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高一上·河南月考) 《礼记•礼运》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这反映了()A . 礼具有治理国家的功效B . 孔子最早提出天人感应学说C . 礼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意义D . 礼治是孔子的核心思想2. (2分) (2019高二上·重庆月考) 2019年蓬勃开展的全国公安机关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新时代“枫桥经验”旗帜高扬。
依靠群众,将社会矛盾纠纷消弭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始终是“枫桥经验”代代相传的“法宝”。
在先秦时期,孔子也主张“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来化解社会、伦理、精神三方面冲突。
这说明儒学化解现实冲突的是()A . 倡导统治者推行仁政B . 提出三纲五常的主张C . 依靠群众化解矛盾D . 强化尊卑等级秩序3. (2分) (2018高一上·会泽月考) 两宋三百余年间,贡举登科者共有十一万多人,平均每次录取的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
更重要的是,唐代登科后,还要经过吏部身、言、书、判的考试,才能走上仕途,宋代士人及第即可释褐入官。
这对宋代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 . 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B . 吸引大批知识分子参加考试C . 扩大了统治基础D . 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4. (2分) (2017高二下·渭滨期中) 依据相关知识判断:六部最高首长的官阶由正三品提高到正二品,六部成为平行的帝国最高行政管理机关应发生在()A . 秦朝“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B . 唐设官分职,实现政务机构多元化C . 明裁撤中书分庶务,“君相合一”D . 清代内阁之外别设军机处掌理政务5. (2分) (2020高二上·大庆月考) 《汉书·武帝纪》记载: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
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A.均田制B.井田制C.屯田制D.授田制2.孔子有个学生名冉耕,字伯牛;另一个学生名司马耕,字子牛。
冉耕是鲁人,司马耕是宋人。
这能够作为下列哪个结论的证据()A.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B.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铁制农具C.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牛耕D.战国时期已经出现铁制农具3.(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4.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
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5.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6.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
”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①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②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③雍正皇帝信奉“重农抑商”政策()A.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③7.“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这种情形出现在()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8.18世纪,乾隆帝在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姒笑一场。
”诗中体现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B.分封制C.嫡长子继承制D.世袭制2.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保障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防止贵族之间因权位和财产继承问题发生纷争③保证了统治者的德才素质④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秦始皇在中国古代最先采用“皇帝”的称谓,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A.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势地位B.将自己的权威赋予神的力量C.深感自己的不足,要向古代圣贤学习D.统一中国大业完成,秦始皇志满意得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他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A.攻打匈奴B.修筑长城C.推行郡县制D.建立三公九卿制5.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②君权与相权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④汉族与少数民族A.③④B.②③C.①②D.③④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A.极力提高皇权B.竭力削弱相权C.削弱兵力D.削弱地方势力7.三省六部制的创立,说明了()A.丞相权力的增大B.中央机构的决策实现民主化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D.体现任人唯贤的原则8.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些官员()A.定期朝觐皇帝B.负责地方行政C.监督监察百官D.拥有世袭权9.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最重大意义是( )A.长期维护了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B.使中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C.王朝更替频繁,有利于打击地主势力D.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10.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治,这主要是因为( )A.王国越分越小,削弱了王国实力B.宰相的权力受到了限制,王权得到加强C.解决了贵族在权力继承上的矛盾D.保护了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1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甘肃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
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王权的自我神化C.董仲舒君权神授观念的巨大影响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2.“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C.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3.“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D.分封制的巩固4.下列按唐朝三省六部制运行程序排列正确的是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六部B.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六部C.中书省→六部→门下省→尚书省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5.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6.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7.“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像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首描写清朝军机处工作的诗从根本上表明A.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B.清朝官员善于见风使舵C.清朝军机处的工作无足轻重D.清朝统治矛盾尖锐8.公元前500年,如果雅典全国人中约20万,本国居民约为十六万八千人,其中男性公民四万五千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A.约十六万八千人B.约四万五千人C.约二十万人D.约七万七千人9.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
甘肃省高台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4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1.“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A.石器B.铜器 C.铁器D.牛2.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经历的过程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3.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A.铁农具 B.牛耕 C.曲辕犁 D.筒车4.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的是A.鲁国的“初税亩” B.齐国的“相地而衰征”C.西周的“井田制” D.秦国的“商鞅变法”5.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段唱词反映了①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础生产模式②不承担国家赋税徭役③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④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6.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朱陈村》一诗中写道:“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涤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A.诗中描写了唐朝时我国农村的生活景象B.描写了农村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景况C.描写了村民封闭保留、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态D.描写了村民幸福美满,其乐融融,无忧无虑的原始公社生活7.《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8.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9.从哪一时期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美誉?A.西汉时 B.东汉时期 C.唐朝时期 D.明清时期10.古代中国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是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11.关于民间手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②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②民间手工业在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④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作坊生产②技术和生产工艺保持世界领先水平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提供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交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13.古代中国瓷器享誉世界。
被称为瓷器大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唐代开始,中国的瓷器输往国外B.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C.夏朝时我国已烧制出原始瓷器D.明清时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亚、欧、非,对外销量更大14.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①技术先进②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③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④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5.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16.唐代诗人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 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 D.商业的繁荣发展17.“昼出耘田夜绩麻,村中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古诗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商品经济 B.“海禁政策”C.“匠户”制度 D.自然经济18.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经历了长期的过程,下列那一个时期南方正式成为古代经济重心所在A.唐朝 B.明朝 C.宋朝 D.元朝19.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C.宋代益州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氏——“交子”D.隋唐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开始打破坊市界限,市分散在城中。
20.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B.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21.马克思认为帮助欧洲“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的中国发明是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罗盘22.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3.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A.两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C.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通商要道D.热衷于传播天主教24.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
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
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
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25.“航海法公布后,除本国船或生产国的船外,其他船不准运送货物进港,如果一条荷兰船要将羊毛运到纽约,不准卸货,要从牙买加运糖到伦敦,也不可以。
”公布此航海法的国家是()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26.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
由此可见()A.煤炭已成为当时主要动力能源B.出现了喧杂、拥挤、快节奏的城市C.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D.要禁止污水排放保护坏境27.观察下图,分析下列说法与下图中航线的说法一致的是A.一个最伟大发现却又是最大错误的远航B.一次为实现通往东方的梦想带来了美好的希望的远航C.地圆学说最有力证据的远航D.第一次从印度满载香料、宝石、丝绸回国的远航28.墨西哥的征服者迪亚斯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废除了印第安人中间的盲目崇拜和其他令人憎恶的东西之后,上帝保佑了我们的努力,我们给男人、妇女和所有征服后出生的孩子施洗礼,要不然他们的灵魂可能已下到地狱。
”材料说明了新航路开辟的()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宗教因素 D.技术因素29.15—19世纪非洲的精壮劳动力锐减,其主要原因是A.黑奴贸易 B.自然移民 C.疾病流行 D.部族仇杀30.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人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上述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 D.世界市场的形成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3分。
要求:仔细审题,认真思考;格式规范,条理清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31.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某博物馆拟举办“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
展览一灿烂辉煌的农业成就(1)请就农作物培植、农具改进各列举两项有代表性的成就充实展览内容(4分)展览二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2)图一、图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图三有何内在联系?(4分)展览三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形成了独特而优良的生产模式。
它特别重视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进行最大限度地投入。
讲究轮作、复种、间作套种、加强管理;非常注意水利的兴修和技术的改进,以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古代西欧农业经营粗放,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一般为3—5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摘自《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3)据以上材料,请你为展览三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2分)(4)较之古代,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面对的自然条件基本没有改变,人口众多、耕地相对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根据展览二、三的内容,谈谈古代农业对我国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3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材料二:………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三:1763年新兴的西方世界(→欧洲商人的路线)————以上均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么突出特点?(2分)“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是指什么?(2分)(2)材料2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4分)二者有何内在联系?(2分)(3)结合上图和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西经济形态的不同,并分析这种不同对双方的外贸有何影响。
(4分)33.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从下列材料中,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材料一材料二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1)图1、图2、图5中所反映的工具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产生了哪些后果?要求从三个方面回答:生产力、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方面。
(8分)步骤二: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3)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