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亚临床左心室功能不全与收缩期前波相关性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619.00 KB
- 文档页数:7
《高血压患者高质量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建议》(2023)要点1 背景高血压的管理在全球仍然面临挑战。
近30年来,中低收入地区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增加约90%,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增加。
根据2012—2015年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标化率23.2%),患病人数从1958年不足3000万增长到了近3亿。
在控制率方面,2019年全球高血压控制率女性为23.5%,男性为18.4%,中国高血压的控制率虽较往年有所提升,但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男性17.8%,女性13.9%)。
另外,近期发表的一项我国动态血压注册登记研究显示,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仅21.0%的患者24h血压控制良好,白天血压控制率为45.0%,清晨血压控制率为34.1%,夜间血压控制率为27.6%。
当前,我国高血压管理面临两个方面的重要挑战:一是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高血压发病明显年轻化;二是高血压控制率亟待提高和改善。
2 高质量血压管理的内涵2.1 高质量血压管理的概念高质量血压管理是指在诊室血压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全天24h(动态血压)以及长期(家庭血压)稳定的血压控制达标;在高血压分级、分期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高血压的分型管理。
其核心是通过使用长效降压药控制24h血压,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分级、分期以及分型,实现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从而减少血压变异性(BPV),延长患者血压目标范围内时间(TTR),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2.2 高血压的分级、分期及分型管理高血压分级目前仍然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分为3级(1级、2级、3级)。
分级不仅是高血压管理的基础,也是目前大部分指南高血压诊治的基础,其核心目标是降压达标。
目前,尚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支持收缩压和/或舒张压≥130/80mmHg作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的标准,因此,我国仍然采用收缩压和/或舒张压≥140/90mmHg作为高血压诊断标准。
心电图Ptfv1值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Ptfv1值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室肥大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53例疑似左心室肥大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后均被确诊为心脏疾病,为对比心电图Ptfv1值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室肥大中的诊断价值,分别对53例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心电图Ptfv1值、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均可进行左心室肥大检查,但相比之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且可明确患者左心室肥大的具体情况。
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价值更高。
关键词:心电图Ptfv1值;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大;诊断价值引言:心脏是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左心室是心脏的四个腔之一,主要进行泵血,将血氧供给到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
较之右心室,左心室整体比较狭长,肌壁厚,且厚度较之右心室多处三至六倍,因此在泵血方面占有重要作用[1]。
目前,因多种因素影响,心脏疾病高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左心室肥大。
虽然左心室本身较之右心室更为肥大,但随着病症因素的影响,异常性的左心室肥大便会出现功能异常,导致心脏出现泵血功能障碍,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同时,据实际调查分析来看,左心室肥大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独立因素之一。
临床上对于左心室肥大需采用影像技术进行检查,如常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本次实验中,便详细对比分析了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室肥大中的诊断价值,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中,共选取了53例患者疑似左心室肥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包括21例高血压患者、10例冠心病患者、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及1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男性29例,女性24例,最小年龄62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72.52±2.63)岁。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目的探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方法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检测计算二尖瓣瓣尖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与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的比值E/A,根据E/A将患者分为LVDD组(E/A≥1,n=92)和高血压组(E/A<1,n=76)。
结果与高血压组比较,LVDD组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升高,高血压病程延长,血压变异性和脉压指数增加,合并高脂血症率、合并糖尿病率、合并房颤率亦升高(P<0.05),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程、血压变异性、脉压指数、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合并房颤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LVDD 的相关因素。
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对上述相关因素进一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程、血压变异性、脉压指数、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合并房颤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LVD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LVDD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高血压病程、血压变异性、脉压指数、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合并房颤等,积极采取措施对合并上述相关危险因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其LVDD的预防。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 (LVDD). Methods 168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underwent echocardiography examination.Ratio of early maximum blood flow velocity (E)and late maximum blood flow velocity (A)E/A was detected and calculated.According to E/S,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LVDD group (E/A≥1,n=92)and the hypertension group (E/A<1,n=76).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hypertension group,age and body mass index of LVDD group were increased.In addition,hypertension duration was prolonged,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pulse pressure index were increased,complicated hyperlipidemia rate,complicated diabetes rate and complicated atrial fibrillation rate were also improved (P<0.05).Age,body mass index,hypertension duration,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pulse pressure index,complicated hyperlipidemia,complicated diabetes and complicated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correlated factors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LVDD.Above correlated factors were further analyzed by Logistic multi-factor analysis method.The result showed that age,body mass index,hypertension duration,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pulse pressure index,complicated hyperlipidemia,complicated diabetes and complicated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all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LVDD. Conclusion Risk factors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LVDD were age,body mass index,hypertension duration,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pulse pressure index,complicated hyperlipidemia,complicated diabetes rate and complicated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so on.Intervention by timely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above risk factorsis helpful for prevention of LVDD.[Key words] Primary hypertension;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Risk factors;Prevention;Measures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内科临床疾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主要为原发性高血压[1-2]。
高血压与心力衰竭的关联研究简介: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是两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高血压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探讨高血压与心力衰竭的关联,并提供相关的研究证据以支持这一关系。
一、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定义1. 高血压:高血压是指静息状态下动脉压超过正常范围所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成人安静时平均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为高血压。
2.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指心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需求的状况,包括左室功能不全、右室功能不全或者两者兼有。
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滞及器官灌注不足。
二、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关联证据1. 高血压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引起心脏肥大和心室重构,导致左室舒张功能减弱并最终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2. 心力衰竭加重高血压:心力衰竭患者因水钠潴留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常出现体液过多、外周阻力增加等情况,进一步导致高血压的加重。
三、机制解析1. 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高血压和心力衰竭都与RAAS异常活化有关。
RAAS通过促进钠潴留、增加外周阻力和心肌重构来维持循环稳态。
高血压时RAAS活化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而在心力衰竭中,RAAS的活化有助于保持机体尽可能维持足够的循环容量。
2. 自主神经系统异常:交感神经系统活跃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密切相关。
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病理生理过程中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表现为心肌肥大、心率加快等,促使高血压进一步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四、治疗和预防1. 降压治疗:高血压是引起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之一。
采取有效的降压措施可以减少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2. 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相关并发症,积极管理患者体液平衡,对缓解心脏负荷和舒缓病情有重要作用。
包括利尿剂、ACEI/ARBs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
结论:高血压与心力衰竭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2023年主治医师之消化内科主治306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单选题(共60题)1、霍乱患者临床上有剧烈的水样腹泻是由于( )A.胆汁分泌减少引起肠道功能紊乱B.霍乱毒素激活环磷腺苷介导系统引起小肠过度分泌C.细菌内毒素引起肠细胞分泌功能增加D.活菌产生的酶引起黏膜损害和炎症E.弧菌溶血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答案】 B2、女性,69岁。
乙肝后肝硬化30余年。
3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恍惚,伴行为反常,病情逐渐加重。
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消失。
血氨300μmol/L。
诊断为肝性脑病。
A.蛋白食物摄入过多B.便秘C.腹泻D.代谢性酸中毒E.乙醇【答案】 D3、女性,28岁。
间断上腹痛5年,常于进食后缓解。
近1周来上腹痛加重,伴反酸,黑粪,夜间痛醒。
查体上腹部压痛。
最可能的诊断是A.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B.消化性溃疡C.胃黏膜脱垂D.胃癌E.胃下垂【答案】 B4、一肝硬化腹水病人,近日来低热,腹水进行性加重,疑发生自发性腹膜炎。
为明确诊断,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A.慢性阑尾炎B.肠结核C.回盲部肿瘤D.克罗恩病E.卵巢囊肿【答案】 C5、男性,55岁,4个月来乏力、头晕,血红蛋白80g/L,平均红细胞体积59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8%,网织红细胞计数4%,血清铁450p.g/L,总铁结合力4800g/L。
既往体健。
A.铁摄入不足B.铁失利用C.消化道肿瘤D.骨髓红细胞增生受抑E.红细胞破坏过多【答案】 C6、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与下列哪种因素最有关A.肠道戌型肝炎病毒感染B.酒精中毒C.肠道细菌感染D.黄曲霉毒素污染E.肠道寄生虫感染【答案】 D7、胰性霍乱综合征A.分泌性腹泻B.运动性腹泻C.药源性腹泻D.高渗性腹泻E.吸收障碍性腹泻【答案】 A8、下列哪项不是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指征A.反复发作的轻度溃疡性结肠炎B.并发大出血C.并发结肠癌变D.肠穿孔E.合并中毒性结肠扩张【答案】 A9、胃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A.直接蔓延B.淋巴转移C.血行转移D.腹腔种植E.沿神经鞘转移【答案】 B10、男性,56岁,餐后出现上腹剧烈疼痛,伴呕吐,查体:T39℃,血压:80/50mmHg,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阳性,WBC16.0×10A.放射治疗B.中医治疗C.化学药物治疗D.手术切除E.支持治疗【答案】 D11、男性,40岁,因患再障全血细胞减少明显行输血治疗,输至30分钟时突然怕冷、寒战,体温39.5℃,第一步的立即处理是( )A.减慢输血速度观察B.肌注异丙嗪C.口服地塞米松D.暂停输血E.静脉给地塞米松【答案】 D12、可用于鉴别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是A.血CRPB.尿淀粉酶C.血淀粉酶D.血脂肪酶E.血乳酸脱氢酶【答案】 A13、女性,35岁。
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价值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每年有数百万人因高血压导致的并发症而丧命。
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高血压患者中,左室肥厚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结构改变,它是由于心脏长期受到高血压的影响而发生的适应性改变。
如果左室肥厚得不到有效管理和干预,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左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高血压对心脏的影响、心脏彩超在诊断中的作用、左室肥厚与左心力衰竭的关联等内容,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研究背景】部分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诊断中的价值,深入分析高血压对心脏的影响,以及左室肥厚与左心力衰竭之间的关联。
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和相关数据采集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及时的诊断手段,促进对高血压患者心脏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揭示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诊断中的真正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意义。
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我们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诊断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状况,及时干预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优化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流程,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未来的研究方向也将受益于本研究的发现,为深入探讨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并发症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将迈出重要的一步,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其生存期做出贡献。
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发生率及预测因素分析黄燕;巫雪飞;邹长虹;周琼;张宇辉;吕蓉;张健【摘要】目的:分析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高心病)患者左心室逆重构(LVRR)的发生率及其预测因素。
<br> 方法:入选2008-10至2012-10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力衰竭病房住院治疗且入院时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高心病患者118例,收集患者首次入院时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和超声心动图指标,出院后随访至2013-12或全因死亡或心脏移植,根据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LVRR定义为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LVEF较基线绝对值提高至少10%且随访LVEF≥50%;②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基线相对值降低至少10%且随访LVEDD指数≤27 mm/m2,调查LVRR的发生率,探索基线预测指标。
<br> 结果:平均随访(23±15)个月,39例患者(33.1%)达到LVRR标准(达到LVRR组),其LVEF由基线的(30.6±6.8)%明显提高至随访时(57.0±4.9)%(P<0.01),LVEDD指数从基线的(31.6±3.9)mm/m2明显降低至随访时(24.4±1.9)mm/m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达到LVRR时间平均为(11±9)个月(1~36个月),其中27例(69.2%)患者在随访12个月内达到LVRR。
79例未达到LVRR的患者(未达到LVRR组)的LVEF也从基线时(28.6±6.1)%明显提高至末次随访时(39.0±13.2)%,LVEDD指数从(38.1±5.6)mm/m2缩小至(36.1±6.9)mm/m2。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力衰竭症状病史短(>6个月vs≤6个月,OR=0.244,P<0.01)、心电图ORS间期短(≥120 ms vs<120 ms,OR=0.276,P<0.05)及入院收缩压与LVEDD指数比值的四分位越高(OR=2.724,P<0.01)是高心病患者达到LVRR的独立预测因素。
高血压病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左心功能相关关系的研究华琦
【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8(19)3
【摘要】为了解收缩压期(SBP)、舒张压(DBP)分别与左室收缩及舒张
功能的相关关系,应用诊所血压及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374例高血压病患者。
发现其收缩压与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EPFV)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APFV)及A/E比值呈明显正相关(P〈0.05及0.01);舒张压与心输出量(CO)呈明显负相关(P〈0.01),与舒张功能指标无相关关系。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组血清
【总页数】1页(P221)
【作者】华琦
【作者单位】首都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首都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相关文献】
1.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J], 华琦;李梅;刘力松;刘荣坤;杨峥
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内皮功能损害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J], 华琦;李梅;刘力松;刘荣坤;杨峥
3.老年患者舒张压及血压谷峰比值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 [J], 陈艳梅;武云涛;
曹丹阳;裴志勇;冬兰;姚依群
4.舒张压、脉压及收缩压/舒张压比值与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相关性研究 [J], 蒋能美;崔世维
5.收缩压及舒张压与脑卒中和冠心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J], 王薇;赵冬;刘军;吴桂贤;刘静;曾哲淳;秦兰萍;吴兆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患者短期血压变异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分析刘敏;谢波【期刊名称】《四川医学》【年(卷),期】2024(45)4【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
方法对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我院门诊138例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平均E/e′结果分两组(舒张功能正常组E/e′<14、舒张功能降低组E/e′≥14),比较两组间24 h动态血压指标结果(血压变异以血压变异系数、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标准差表示),分析左室舒张功能与血压变异指标及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左室舒张功能降低组患者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CV)、24 h收缩压标准差(24hSBPSD)、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BPCV)、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日间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CV)、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BPSD)、24 h收缩压平均水平(24hSBP)、夜间收缩压平均水平(nSBP)均高于舒张功能正常组,24hDBP、dDBP及nDBP低于舒张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性分析提示:24hSBPCV、24hSBPSD、dSBPCV、dSBPSD、24hSBP、nSBP、年龄均与E/e′呈正相关(r=0.136、0.182、0.170、0.205、0.195、0.322、0.568,P=0.032、0.004、0.007、0.001、0.022、0.000、0.000);24hDBP、dDBP及nDBP均与E/e′呈负相关(r=-0.322、-0.334、-0.198,P=0.000、0.000、0.0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SBPSD及年龄是左室舒张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OR=3.062(1.314~7.133)、1.094(1.058~1.132)]。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短期血压变异及年龄是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因素。
高血压病亚临床期左心功能不全与心室晚电位的关系余红敏;李龙江【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1998(13)2【摘要】高血压病伴左心功能不全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晚近证明心室晚电位(VLP)与左心功能不全有显著相关性。
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VLP在何时期开始出现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对高血压病亚临床期(无症状期)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检测VLP,旨在探讨此期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功能与VLP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高血压病组:选择1996年1月~1997年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符合本文要求的高血压病患者50例。
男32例,女18例,年龄20~74岁,平均51岁。
高血压病诊断均符合WHO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均无劳力性气喘、肺部啰音及胸片肺充血等左心功能不全表现。
但均为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EF)【总页数】2页(P64-65)【作者】余红敏;李龙江【作者单位】解放军第一0六医院;解放军第一0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构型与心室晚电位的关系 [J], 俞锐敏;朱宁;林丽雅2.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及心室晚电位的关系 [J], 龚仕金;陈建明;杨继东;严静3.高血压病Ⅲ期高心病左心功能不全时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动态观察 [J], 张红4.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及心室晚电位关系的探讨 [J], 龚仕金;严静;陈建明;杨继东5.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亚临床靶器官损伤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短期血压变异性与亚临床靶器官损伤的关系研究 [J], 王亚娟;詹小娜;富丽娟;张明明;徐世莹;高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与U波关系探讨蒋萍;沈小波;许红俊【期刊名称】《高血压杂志》【年(卷),期】2001(9)3【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与U波的关系。
方法用超声心动图对 10 4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 (E峰 ) ,舒张晚期最大峰速度 (A峰 )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左房内径进行测量。
将其分为左室舒张功能正常及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
另有 46个年龄相当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对所有病人及对照组行常规心电图检查 ,分析U波形态。
结果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的U波倒置发生率明显高于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及正常对照组(2 4%vs 15 %and 13% ) ,前者与后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总页数】2页(P207-208)【关键词】舒张功能不全;U波倒置;高血压;心电图【作者】蒋萍;沈小波;许红俊【作者单位】武汉市第六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P波变化与左室舒张功能关系的探讨 [J], 徐道华;闫忠华2.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脑钠肽与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研究 [J], 吴方辉;林凯平;黄遂芳;易绘;谢志辉;张江武;谢正;梁振争;黎灵锋3.008 女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绝经后服用雌二醇对左室舒张功能的急慢性疗效 [J], 支莉4.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J], 张珊红;李源5.血浆脑钠肽与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的关系 [J], 谢建洪;黄惠玲;张丽;黄慧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动脉收缩压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指导意义李艺【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6(014)023【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and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 (LVDD)and its guiding value of prognosis.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 patients with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 and 100 healthy individuals undergoing physical examination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One hundred and sixty patients with diastolic heart failure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according to the existence of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Ninety eight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not accompanied with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and 62 patients were accompanied with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One hundred healthy individu-als were as controls.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and echocardiography indexes of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depth (IVSd),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 depth (LVPWd),left atrial diastolic diameter (LADs),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 (LVDd),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 proBNP)in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IVSd,LVPWd,LADs,LVDd between two groups (P>0.05).NT proBNP was higher in group B than that in groupA(P<0.05).E/A value in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 peak value in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EDT in group A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EDT between group B and control group (P>0.05).E′peak value and E/E′value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lower and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E′peak in group B wa 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A,E/E′value of patients in group B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A(P<0.05).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ASPand E/E′value among three group was slight (r=0.481,P<0.01).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PASA with E/E′value of patients in group A (r=0.329,P>0.05).There was correlation between PASA and E/E′value of patient in group B (r=0.878,P<0.001).Conclusion The fil ing degree of left ventricular of patients with LVDD concurrently with arte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 may reflect the hypertension degree of pulmonary artery.PASP is possibly to become a new indicator to determine the pro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astolic heart failure.%目的:探讨肺动脉收缩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相关性,及其对预后、治疗的指导价值。
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左室舒张功能状态与左房收缩功能关系孙志丹;王雪伟;刘彩杰【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年(卷),期】2008(8)36【摘要】目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TDI)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房收缩功能。
方法:RT3-DE检测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及最小容积(LAVmin)、左房射血量(LASV)及射血分数(LAEF),TDI检测左房游离壁(LA)及房间隔(IAS)舒张峰值速度(Va)及收缩期应变率(SRa)。
结果:左室舒张功能正常及轻度降低组LA-D、LAEF、IAS-S、LA-S、IAS-SRa、LA-SRa、IAS-Va及LA-Va增高(P<0.05);假性正常化或舒张功能受限组显著降低。
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左房收缩功能增强;晚期左房收缩功能显著下降。
【总页数】2页(P8844-8845)【关键词】高血压/病理生理学;心室功能;左;心房功能;左;人类【作者】孙志丹;王雪伟;刘彩杰【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相关文献】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室舒张功能状态与脑钠肽的相关性分析 [J], 吴曼;刘铁楠;郑德清;苑威;刘宁;吴春涛;2.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左心室舒张功能状态下的左心房收缩功能 [J], 尹光宇;任卫东3.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不同左室舒张功能状态下左室节段心肌舒张功能的研究 [J], 丁尚伟;廖阳英;黄锦杭;陈巧琼;周芙蓉;陈俊君;谢玉环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室舒张功能状态与脑钠肽的相关性分析 [J], 吴曼;刘铁楠;郑德清;苑威;刘宁;吴春涛5.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高血压病左室主动舒张功能和左房收缩功能 [J], 秦石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杨海涛;梁艳【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7(007)010【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检测计算二尖瓣瓣尖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与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的比值E/A,根据E/A将患者分为LVDD组(E/A≥1,n=92)和高血压组(E/A<1,n=76).结果与高血压组比较,LVDD组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升高,高血压病程延长,血压变异性和脉压指数增加,合并高脂血症率、合并糖尿病率、合并房颤率亦升高(P<0.05),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程、血压变异性、脉压指数、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合并房颤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LVDD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对上述相关因素进一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程、血压变异性、脉压指数、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合并房颤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LVD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LVDD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高血压病程、血压变异性、脉压指数、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合并房颤等,积极采取措施对合并上述相关危险因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其LVDD的预防.【总页数】4页(P139-142)【作者】杨海涛;梁艳【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116;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R543【相关文献】1.雷米普利对大鼠高血压并发左心室心肌肥厚伴心肌舒张功能不全和血管纤维化的作用 [J], 石海莲;刘燕;马春来;周吉燕;胡之璧;吴大正2.新疆某三甲医院汉、维吾尔、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研究 [J], 林丽云;陈曦;刘海明;徐新娟;周晓欢;胡广梅;陈玉岚3.心脏彩超检查与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肥厚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J], 司徒秋顺4.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J], 程玉臻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刘耀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与左室重构和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王启兴;刘晓康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
【年(卷),期】2007(002)036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与左室重构和心律失常的关系,摸索较佳的临床治疗高血压方案.方法观察103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构型及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结果左室重构中的正常构型(1型)、向心型重构(2型)、向心性肥厚(3型)、离心性肥厚(4型)的比率依次为49.5%、4.9%、14.6%、31.1%,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心律失常的发生随左室构型不同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在CVA的发生率,3、4型与1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复杂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室构型有关,伴有左室肥厚者,可能有心律失常易发性的病理基础.
【总页数】2页(P63-64)
【作者】王启兴;刘晓康
【作者单位】615000,四川省西昌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西昌凉山州疾病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J], 李晓菲;李敬淑;林伯男
2.老年高血压昼夜节律与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 [J], 陈晓冬
3.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与左室重构和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 [J], 蒙应东;肖玉梅;扬景宁;冼明健
4.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清cTnI水平与房性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 [J], 刘芳;齐喜娟;李奔;李银萍
5.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其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关系 [J], 闫丽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左室心肌收缩期形变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高血压是全球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左室肥厚和心肌收缩功能异常是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对左室心肌收缩期形变的定量测量和评价成为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而传统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室形态和功能的方法不能准确评测左室收缩期形变,而正应变是评价左室收缩期形变的理想工具。
近年来,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广泛应用于左室收缩期形变的评价,但它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可重复性、采样位置、缺乏标准化等。
因此,需要对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左室心肌收缩期形变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左室心肌收缩期形变的方法和应用,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1.建立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左室心肌收缩期形变的方法;2.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重复性;3.比较不同高血压患者的收缩期形变差异,探讨影响左室收缩期形变的因素,为高血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三、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对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筛选,完全随机地抽取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招募,按年龄和性别进行匹配,同时选择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2.研究方法:采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收缩期形变参数,分析收缩期形变与高血压患者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比较不同高血压患者的收缩期形变差异,探讨影响左室收缩期形变的因素。
3.数据分析: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左室收缩期形变参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使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分析高血压患者和对照组之间的收缩期形变参数差异。
同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左室收缩期形变的重要因素。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通过建立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左室心肌收缩期形变的方法,验证其可行性和可重复性,并比较不同高血压患者的收缩期形变差异,探讨影响左室收缩期形变的因素,为高血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改善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降压或降压药特殊作用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高血压杂志》
【年(卷),期】2008(16)12
【摘要】金振刚(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常熟215500)心脏舒张功能受限
意味着高心房压力,其相关的死亡率明显增高,平均为4.1倍。
高血压患者在左室收缩功能正常情况下,出现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已成为基础及临床研究的热点。
美国和加拿大41个中心进行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VALIDD)研究观察两种不同
降压治疗方法对近500名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
【总页数】3页(P1062-1064)
【关键词】左室舒张功能不全;高血压患者;降压药;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左室收缩功能正常;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功能受限;心脏舒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6;R544.1
【相关文献】
1.008 女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绝经后服用雌二醇对左室舒张功能的急慢性疗效 [J], 支莉
2.降压药物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左室功能的作用 [J], 罗雪琚
3.新型降压药对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对照研究 [J], 薛树仁;王加肌
4.三种降压药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J], 霍润辉;李源
5.雌二醇对绝经后中老年高血压女性左室舒张功能的急慢性作用/降压药治疗与老
年女性心血管预后间关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可有效预防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人的继发卒中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分别对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不同影响。
方法应用诊所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观察58例 I、II期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与左室心肌质量、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相关关系。
结果24小时及白天平均收缩压及诊所收缩压均与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EPFV)呈负相关(P值均< 0.05),24 小时、白天及夜间平均舒张压均与年龄呈负相关(P值< 0.05),与舒张功能各参数之间无相关关系,诊所收缩压与年龄、心房收缩期充盈峰值流速(APFV)呈正相关(P<0.00l及 0.05),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诊所收缩压与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呈正相关(P<0.01及 0.05)。
而24 小时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24 小时平均舒张压、白天及夜间平均舒与左室心肌质量指数无明显相关系。
结论 24小时平均收缩压是影响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24 小时平均舒张压与左室舒张功能无相关关系。
夜同平均收缩压增高是导致左心室肥厚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年龄增长,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
【关键词】高血压;超声心动描记术;血压;左心功能引言近年来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均面临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日益增多的趋势,而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最肯定的危险因素。
有关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对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产生的不同影响报道甚少,了解其确切机制有利于早期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
资料与方法一、对象选择我院高血压门诊I、II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58例,其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31-75(48.6±11.9)岁,均符合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分期,并未经降压治疗或停服降压药2周以上。
同时测身高、体重,査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钾、钠,胸透,常规心电图,眼底等。
均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等。
二、方法诊所血压:所有病人于安静休息10分钟后,取坐位,使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3次非同日血压的平均值为诊所血压,超过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高血压标准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亚临床左心室功能不全与收缩期前波相关性分析作者:孙读林来源:《心脑血管病防治》2018年第06期[摘要]目的评价收缩期前波(PSW)与高血压患者亚临床左心室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47例,以是否出现PSW分为PSW组92例和非PSW组55例,测量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重量(LVM)、LVM指数(LVMI)、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Em/Am)比值,同时计算心肌作功指数(MPI),评价各指标对MPI的预测价值。
结果PSW组LVEDD、IVST、PWT、LVM、LVMI、MPI、无症状左心室功能不全比例、左心室肥大比例均大于非PSW组(P<0.05),而PSW组Em、Em/Am比值低于非PSW组(P<0.05);PSW与年龄、LVM、Em呈正相关(r=0.32、0.41、0.39,均P<0.05),与Em/Am比值呈负相关(r=0.42,P[关键词]收缩期前波;高血压;亚临床左心室功能不全;心肌作功指数中图分类号:R544.1;R540.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16X(2018)06-0497-03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8.06.018高血压是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时间的高血压可引起左心室肥大最终导致左心室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因此早期识别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下降有助于辨别高风险心力衰竭人群[1]。
对于无症状患者传统的分级标准经常会低估心血管事件风险[2],心肌作功指数(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MPI)首次由Tei提出,因此又称Tei指数,主要评价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临床研究均表明MPI上升是不良预后和死亡的高危因素[3]。
收缩期前波(presystolic wave,PSW)在左心室流出道彩色多普勒检测中经常可以见到,与左心室硬化和顺应性下降相關,有研究认为PSW与亚临床左心室功能障碍存在关联性[4],但尚无确切证据支持。
为进一步探索PSW与MPI、亚临床左心室功能障碍的关系,本研究纳入部分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47例,入选标准:(1)年龄40~65岁;(2)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年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3)了解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肥厚性心肌病、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和搭桥术后、心力衰竭、脑卒中、心律失常、心绞痛;(2)慢性肝肾功能不全;(3)外周血管疾病;(4)瓣膜性反流、心肌炎;(5)胸壁皮肤损伤妨碍超声心动图检查者。
1.2方法:1.2.1评价指标:患者入组前详细询问排除冠心病、外周血管性疾病、脑卒中等症状,同时记录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心血管风险因素,患者连续两次随机血压测量,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大于140mmHg和/或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诊断为高血压病;空腹血糖>7mmol/L或正在使用降糖药物者可诊断糖尿病;总胆固醇>5.2mmol/L或正在使用降脂药物者诊断高脂血症;根据近3个月是否吸烟分为正在吸烟或未吸烟两类。
1.2.2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超声心动图Vivid 5 system(GE Vingmed Ultrasound AS,Horten, Norway)进行检查,采用2.5MHzFPA探头,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指南进行常规M模式、B模式和彩色多普勒参数检查。
所有患者均由两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检查,而其对患者分组一直处于盲态。
测量参数包括:(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重量(LVM)采用Devereux方程:LVM=0.8×[1.04(LVEDD+IVST+PWT)3-(LVEDD3)]+0.6,LVM指数(LVMI)是LVM除以体表面积。
左心室肥大是指LVM指数>115g/m2(男性)或>95g/m2(女性)。
(2)PSW脉搏波多普勒在左心室流出道(LVOT)主动脉瓣附近检测(心尖五腔切面法),PSW出现时记录期流速(帧率>80/s),记录二尖瓣环心肌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Am)、(Em/Am)比值。
(3)MPI所有的图像测量3~5个心搏循环,二尖瓣环外侧心肌速度分布图在二尖瓣环和外侧心室壁连接处进行取样,记录Am波结束到Em波开始的时间差,同时测量S波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差,记录为a和射血时间(ET),MPI=(a-ET) /ET,MPI>0.5定义为亚临床左心室功能不全[5]。
每例患者均重复测量两次,要求观察者之间和两次测量之间的波动范围<5%。
1.3统计学处理:以SPSS 19.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x-±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h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SW和不同变量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MPI危险因素的筛选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一般结果: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147例,其中出现PSW患者92例(62.59%),未出现PSW患者55例(37.41%)。
两组年龄、性别、BMI、体表面积、合并疾病、总胆固醇、HDL-C、LDL-C、甘油三酯、LVEF、A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W组LVEDD、IVST、PWT、LVM、LVMI、MPI、无症状左心室功能不全比例、左心室肥大比例均大于非PSW组(P<0.05),而PSW组Em、Em/Am比值低于非PSW组(P<0.05),见表1。
2.2PSW相关性分析:PSW与年龄、LVM、Em呈正相关(r=0.32、0.41、0.39,均P<0.05),与Em/Am比值呈负相关(r=-0.42,P2.3Logistic回归分析:以MPI为因变量,年龄、左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指数、PSW、左心室肥大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SW为异常MP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讨论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与心脑血管系统急慢性损害密切相关,可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
左心室肥大和重构是高血压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多项血流动力学和非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互作用,动脉压力增高可引起左心室壁张力上升、后负荷加重,最终导致左心室肥大[6]。
同时冠状动脉中层肥大可并发微血管病变,使血管自我调节功能下降[7],而所有病理改变最终会导致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
本研究中LVEF 正常的高血压患者PSW出现比例为62.59%,而合并PSW的患者亚临床左心室功能不全和左心室肥大比例高于不合并PSW人群,同时PSW与亚临床左心室功能不全相关。
近年来提出的MPI是左心室等容收缩时间与等容舒张时间之和与LVEF的比值[8],临床上主要通过二尖瓣及左心室流出道血流流速曲线测量和计算,该指标可以同时评价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由于其测量简便、安全无创、重复性好、不受心脏几何形态及瓣膜反流影响,能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肺动脉高压和冠心病提供诊断依据。
有研究认为该技术能在明显的心力衰竭发生前检测出轻微的左心室功能下降[9]。
王方芳等[10]认为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MPI均显著升高,而在左心室肥厚的患者中MPI的升高更为显著,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的MPI作为综合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整体功能的指标,可用于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全程监控,早期发现心功能受损患者。
因此本研究选择MPI作为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替代指标较为合理。
PSW是左心室舒张晚期出现的一种血流现象,经常在左心室流出道多普勒檢查中发现,通常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有关[11]。
有研究认为PSW速度与经瓣膜A波的速度相关,同时与Em和Am的比值呈反比,但与年龄和左心室重量无关[12]。
Joshi[13]的研究发现PSW速率与外侧A’波速率相关,而与E’m/A’m比值呈明显的负相关。
与上述研究不同,笔者发现PSW 与年龄、左心室重量均相关,Szymański[14]也认为左心室肥大的患者PSW大于左心室正常者,因此起其认为PSW是左心室顺应性下降的敏感标记物,本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了其假设。
本研究不足之处:(1)心肌形态改变难以完全反映结构改变,而且本研究只纳入高血压患者,因此研究结果不能外推至全人群;(2)高血压患者使用的降压药种类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后续建议采用交叉设计严谨评价MPI和PSW的关系;(3)单中心研究,样本量较少,抽样误差和偏倚无法避免。
(4)虽然目前对MPI的预测价值普遍得到学界认可,但作为替代指标其无法完全等同于心血管事件的确切数据[15]。
综上所述,PSW是亚临床左心室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症状性心力衰竭的早期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1]Sadeghi M, Soleimani A, Roohafza H, et 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vents and its predictors in women: Isfahan Cohort Study (ICS)[J]. J Cardiovasc Thorac Res,2017,9(3):158-163.[2]Wan EYF, Fong DYT, Fung CSC, et al. Classification Rule for 5-yea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Risk using decision tree in Primary Care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Sci Rep,2017,7(1):15238.[3]Chu CY, Lee WH, Hsu PC, et al. 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 derived from pre-ejection period as a novel and useful 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atrial fibrillation[J]. J Cardiol,2015,65(6):466-473.[4]Ilter A, Kiris A, Kaplan S, et al. Atrial conduction times and left atrium mechanical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acromegaly[J]. Endocrine,2015,48(2):653-660.[5]Akyüz AR1, Turan T, Gürbak I,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ystolic wave and subclinical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asymptomatic hypertensive patients[J]. Blood Press Monit,2016,21(5):277-281.[6]Parizadeh D, Ghahvehchian H, Asgari S,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components and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 Blood Press,2017,26(6): 341-349.[7]Yoon HJ, Kim KH, Park H, et al. Carotid plaque rather than intima-media thickness as a predictor of recurrent 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 Cardiovasc Ultrasound,2017,15(1):19.[8]Ozkan G, Adar A, Ulusoy S, et al. Presence of fragmented QR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 in patients with nephrotic syndrome[J]. Anadolu Kardiyol Derg,2014,14(5):450-455.[9]Basar C, Besli F, Ozhan H, et al. Assessment of 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hyperuricaemia[J]. Kardiol Pol,2016,74(11):1339-1345.[10]王方芳,徐偉仙,陈宝霞,等.心肌作功指数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整体功能[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6):863-867.[11]Mittal SR. Presystolic flow in ascending aorta in a case of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J]. Indian Heart J,2015,67(2):152-155.[12]Korkmaz L, Akyüz AR, Gurbak I, et al. Presystolic A wave may predict increased arterial stiffness in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J]. Blood Press Monit,2016,21(3):144-148.[13]Joshi KR, Kabirdas D, Romero-Corral A,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 presystolic wave on Doppler examination of the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J]. Am J Cardiol,2014,114:1599-1602.[14]Szymański P,Lipczyńska M, Klisiewicz A, et al. Clinical settings leading to presystolic tricuspid regurgitation[J]. Echocardiography,2015,32(1):19-27.[15]Kamioka M, Mathew S, Lin T, et al.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electrocardiographic predictors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originating from the 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within and below the coronary sinus cusps[J]. Clin Res Cardiol,2015,104(7):544-554.(收稿日期:2018-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