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结肠镜检查在急性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125.95 KB
- 文档页数:2
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 中外医疗2008N O .16CHI NA FOREI GN M EDI CA LTREATM EN T临床医学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外科急诊治疗因出血病因复杂和出血部位难于确定,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困难;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997年至2007年我科收治15例进行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病人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进行性下消化道大出血的外科急诊治疗策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
女5例。
年龄15~61岁,平均39.7岁。
全组病人均为经内科和外院保守治疗出血无减轻或出血进行性加重患者,其中癌肿3例、平滑肌肉瘤1例、息肉1例、憩室1例、血管畸型3例、结核2例。
出血部位:空肠6例、回肠4例、结肠3例。
1.2出血部位检查方法全组病人均为经内科和外院经非手术保守治疗出血无减轻或出血进行性加重患者,其中5例术前已作消化道钡剂X 线和肠镜检查未能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其余为不能耐受检查或出血迅猛者。
于入院12h 内接受剖腹探查手术治疗。
全组手术病人术前均作有效液体复苏,严重贫血者予输血、术前配血、并使用有效抗菌素预防感染。
开腹后直接发现肠壁上病变行病变肠段切除后出血停止2例,对不能明确出血部位者,采用内镜检查:(1)先行扩肛,用粗肛门排气管插入结肠以生理盐水灌肠。
手术者从腹部配合推挤肠管排出积血和肠内容物。
由内镜医生持镜采用前视纤维结肠镜从肛门缓慢进镜,检查结肠时可用肠钳夹住回肠末端,以防气体充满小肠或者小肠内容物进入结肠影响检查。
手术者在腹腔内引导下徐徐进镜,当通过脾曲和肝曲时手术者用手护好肠管及镜端,循腔进镜直达回盲部。
借助镜端冷光源在肠壁内外透照和稍注气吹涨肠管进行检查,发现病变时在浆膜上缝线作标志。
若结肠无病变需检查小肠时,手术者控持镜端通过回盲瓣,再以手捏住镜端将小肠逐段均匀地套上镜身,一般可直达空肠以上。
(2)空肠切口入路检查法。
经上述检查未发现出血部位者,在空肠和回肠之间肠系膜对侧肠壁作小切口,并做荷包缝线,由切口插入前视纤维镜,收紧荷包缝线以防肠腔内容物漏出;同时切开部肠管下方覆盖多层血垫防止肠腔内容物漏出污染腹腔。
消化道出血的诊疗原则
消化道出血的诊疗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 确定出血部位和原因: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如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结肠镜检查、血液检查、超声检查等来确定出血的部位和原因。
2. 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维持循环稳定、纠正低血容量状态、保持水电解负衡、纠正失血性休克等,以维持体内血流灌注。
3. 止血治疗: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采用内镜疗法(如内镜止血、内镜下黏膜切除)、血管介入治疗(如经血管介入栓塞术)、手术治疗等方法,以尽早止血。
4. 对症治疗:根据具体病情,可采用胃肠道保护药物、抗酸药物、抗生素、止血药物等进行对症治疗,以减少胃肠道损伤和控制病情发展。
5. 预防再次出血:根据出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药物治疗(如抗凝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改善生活方式等,以预防再次出血的发生。
总之,对于消化道出血的诊疗原则是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出血部位和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止血治疗、对症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病情复发率。
消化道出⾎的抢救步骤 消化道出⾎时需紧急抢救,不然很容易造成病⼈⼤量失⾎,严重者休克,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到病⼈的⽣命。
那么消化道出⾎的抢救步骤有哪些?下⾯⼩编带你⼀⼀了解! 消化道出⾎的抢救步骤 1、当发⽣呕吐鲜⾎或排⿊便时,患者应该马上静卧,如病⼈情绪紧张就会加重出⾎。
患者稍作休息后,在他⼈陪同下去医院就诊,防⽌出现意外。
2、消化道⼤出⾎病⼈,要先平卧,头处低位,把双下肢垫⾼,与床⾯成30度⾓,有利于下肢⾎液回流到⼼脏,保证⼤脑供⾎。
呕⾎时,将病⼈的头偏向⼀侧,以免⾎液吸⼊⽓管引起窒息。
对已发⽣休克者,应清除⼝腔内积⾎,马上送医院抢救。
3、如病⼈情绪烦躁,可适当服⽤镇静类药物。
其情绪稳定了也有利⽌⾎。
同时也可让病⼈缓慢饮⽤凉开⽔,每次100⾄200毫升。
4、病⼈出⾎后应停⽌进⾷,以免加重⾷道静脉破裂,更不能热敷腹部,以免加重出⾎。
5、往医院转送病⼈时,不管乘坐什么车,都应让病⼈平卧。
适当控制车速,防⽌颠簸,以免加重休克。
消化道出⾎的症状是什么 1、呕⾎和⿊便 出⾎后⾎液刺激会引起恶⼼呕吐的现象。
⾎液呈鲜红⾊;若⾎液在胃内停留⼀段时间,经胃酸作⽤后再呕出,则呈咖啡渣样的棕褐⾊。
⾎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从肠道排出。
由于⾎红蛋⽩经肠内硫化物作⽤形成⿊⾊的硫化铁,所以,排出的⾎液⼀般都是柏油样⿊便。
2、出⾎引起的全⾝症 若出⾎速度慢,量⼜少,⼀般⽆明显全⾝症状,仅在长时间出⾎后出现贫⾎,若出⾎量多⼜快,则可出现⼼慌、出冷汗和⾯⾊苍⽩,甚⾄⾎压下降等急性失⾎表现。
3、原发疾病的症状 上消化道出⾎最常见的病因是溃疡病、⾷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管癌或⼗⼆指肠癌、急性胃粘膜损伤出⾎等。
消化道出⾎的治疗⽅法 1、对症治疗 慢性、⼩量出⾎主要是针对原发疾病(病因)治疗。
急性⼤量出⾎时应该卧床休息、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静脉通路并测定中⼼静脉压。
保持病⼈呼吸道通畅,避免呕⾎时引起窒息。
并针对原发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
2021ESGE指南: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全文)下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是指回盲瓣以远至直肠肛门的任何部位的出血,常见原因有憩室出血、肛肠疾病如痔疮出血、结直肠炎、血管畸形、肿瘤等。
近日,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组织专家总结了现有研究证据,为急性下消化道出血(LGIB)的诊断和治疗发布了最新版指南,内容包括患者的风险分层、内镜和其他措施(介入放射学、外科手术)的作用,以及出血患者抗血栓药物的合理应用等。
检伤分类、风险分层和输血1.1 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如何根据严重程度进行分层?1.2 根据出血的严重程度,对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初步评估应该是什么?ESGE推荐对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初步评估应包括:合并症和促出血药病史;血流动力学参数;体格检查(包括直肠指检);以及实验室指标。
风险评分量表可以用来帮助但不应该取代临床医生的判断。
(强推荐,低质量证据)1.3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收住院的适应证是什么?1.4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何时可以出院并作为门诊患者随访?ESGE建议不应单独使用单一的风险评分量表来预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不良结局和决定住院需要。
(弱推荐,低质量证据)ESGE推荐,对于表现为自限性出血且无不良临床特征的患者,Oakland评分≤8分(见表1)可用于指导临床医生决定患者可以出院进行门诊随访。
(强推荐,中等质量证据)表1 预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可安全出院的Oakland评分1.5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何时需要输血?ESGE推荐,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且无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采用限制性红细胞输血策略,血红蛋白阈值≤7g/dL提示红细胞输血。
输血后目标血红蛋白浓度为7~9g/dL是理想的。
(强推荐,低质量证据)ESGE推荐,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伴急、慢性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采用更开放的红细胞输血策略,血红蛋白阈值≤8g/dL提示红细胞输血。
下消化道出血90例诊断与治疗【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89-01【摘要】:目的:解决下消化道出血症状。
方法:对90例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和肠系膜上或下动脉造影检查,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最后对于治疗反复出血且诊断不清者进行剖腹探查术。
结论:其中有27例进行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有6例成功进行了部分的肠壁切除术,部分患者已经痊愈。
讨论:进行下消化道诊断的通常方法是内镜或者血管造影。
同时我们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关键词】:下消化道出血诊断治疗一、资料与方法1、资料本次一共选取患者90人,其中男士59人,女士31人,年龄14岁到78岁之间。
他们的临床表现为其中12例有鲜红色血便,2例有黑色和暗红色血便,3例为血水样便.其他均为绯红色、暗红色样便,出血时间为1~15天,出血量为200~1200ml。
其中35例均无呕血史,24例有腹痛的感觉。
7例有反复发作病史。
2、诊断方法对于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和肠系膜上或下动脉造影检查,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最后对于治疗反复出血且诊断不清者进行剖腹探查术。
其中4例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共17例,其中良性9例,7例为结肠息肉,8例为结肠新生物,活检为恶性肿瘤,大肠出血31例,小肠平滑肌瘤为2例,1例为小肠平滑肌肉瘤,1例为血管瘤。
2例克隆氏,6例为非特异性炎症,1例为克罗恩病,2例为缺血性结肠炎。
6例为血管畸形,空肠憩室为5例,迷走胰腺1例,有部分患者没有诊断出确定病因,但又拒绝进行剖腹探查,故不能确定诊断结果。
三、结果全部病例均是经手术治疗。
其中有27例进行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切除,32例患者为良性疾病的对于出血部位肠段切除。
有6例成功进行了部分的肠壁切除术。
其中部分患者的症状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还有部分患者已经痊愈,具体的情况会还待进一步观察。
四、讨论结肠镜检查:结肠检查主要是明确诊断由炎症性肠病、直肠、血管畸形、肿瘤、痔、息肉、血管瘤、憩室等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病症。
急诊科常见消化系统急症的处理方法急诊科是医疗机构中对患者进行紧急诊疗的重要部门,消化系统急症在急诊科中也是常见的情况之一。
消化系统急症包括胃肠道出血、急性腹痛、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情况,并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
本文将针对急诊科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进行论述,即胃肠道出血、急性腹痛、急性胰腺炎。
一、胃肠道出血的处理方法胃肠道出血是指发生在消化道中的出血情况,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处理胃肠道出血时,首先要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等指标。
其次,要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功能等相关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出血程度和原因。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胃镜检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胃镜检查可以确定出血部位,并进行止血处理。
药物治疗可以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局部止血药物等,以减轻患者的出血症状。
对于严重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内镜下止血手术、介入治疗等。
对于下消化道出血,处理方法包括结肠镜检查、血管造影和手术治疗等。
二、急性腹痛的处理方法急性腹痛是指突然发生的、短时间内引起患者腹部不适或疼痛的症状。
在处理急性腹痛时,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针对急性腹痛的不同原因,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对于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是首选。
在手术前,可以采用抗生素和非手术治疗来缓解症状。
对于急性胆囊炎,常见的处理方法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用于缓解症状和控制感染,手术治疗通常是选择胆囊切除术。
对于急性胰腺炎,早期支持性治疗是关键,包括补液、止痛和抗生素治疗等。
三、急性胰腺炎的处理方法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发生急性炎症反应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等。
在处理急性胰腺炎时,首先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血压和脉搏等指标。
对于轻度急性胰腺炎,常规的处理方法包括禁食、补液和止痛等。
在禁食期间,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给予患者营养支持。
结肠镜下止血治疗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讨论结肠镜下止血治疗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配合检查或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保证检查、治疗顺利进行,避免潜在风险。
【关键词】结肠镜止血治疗术护理结肠镜对下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不仅可用于诊断,而且结合内镜附件还可同时进行治疗。
常见的出血原因是息肉的电凝切除、血管性病变、癌性出血、动静脉畸形,缺血性肠炎、畸形、痔疮、肿瘤或其他引起大肠的出血。
为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大多为急诊肠镜检查。
下面将结肠镜下止血治疗术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 物品准备1.1 最好选用大口径钳道管的肠镜,如钳通管直径3.2mm以上。
1.2 各种止血配件,如高频电发生器或微波治疗机、电凝探头或热探头。
圈套器、注射针、喷洒导管、止血夹、热活检钳。
1.3 备好止血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孟氏液、凝血酶、1:10000的肾上腺素盐水和生理盐水。
1.4 各种型号注射器多个。
2 术前准备2.1器械准备内镜及附件检测方法同一般肠镜。
吸引器最好多备用一台。
准备好急救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以及心脏按压板等。
所有止血配件处于备用状态,止血药物配好备用。
2.2患者准备2.2.1 一般同常规结肠镜检查准备。
2.2.2 了解病情,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患者配合,跟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检查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2.2.3 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护,专人监护病情,有变化随时报告医生。
2.2.4 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保持通道通畅。
2.2.5 根据病情可遵医嘱适当使用镇静剂。
2.3肠道准备2.3.1 大量出血时,肠道内积粪一般不多,可不需服用泻药,因服用泻药可能加重出血。
2.3.2 一般采用高位清洁灌肠,如用温开水800~1000ml灌肠,直到排出水样便为止。
若排出的是血性便或越洗越红,则应停止灌肠。
2.4肠道准备检查床上应多铺治疗巾。
备好多个抽吸好生理盐水的注射器。
保证吸引器绝对的工作正常。
3 术中配合3.1患者监测与常规肠镜检查护理相同。
2024版《急性血管曲张性下消化道出血治疗指南》正式发布前言下消化道出血是指从结肠到肛门的肠道出血,其中急性血管曲张性下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规范临床治疗行为,我国相关专业专家团队经过广泛调研与讨论,制定了2024版《急性血管曲张性下消化道出血治疗指南》。
指南概览本指南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诊断、治疗、并发症处理、预防及康复。
诊断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关注既往出血史、家族史、用药史等相关信息。
2. 体格检查:全面检查患者一般状况,重点关注腹部压痛、肿块等体征。
3. 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为首选检查方法,可明确出血部位、病因及血管状态。
- 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有助于了解出血病因及周围组织情况。
-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
治疗1. 保守治疗:- 止血药物:如生长抑素类药物,可减少内脏血管床血流,达到止血目的。
- 补液及纠正电解质失衡:保证血容量,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2. 内镜治疗:- 急诊内镜检查:对于急性出血,可进行急诊内镜检查,并采取电凝、套扎等方法进行止血。
- 内镜下血管介入:如经内镜下血管栓塞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血量大者。
3. 外科治疗:- 急症手术:适用于出血无法控制、患者状况恶化等情况。
- 择期手术:对于病因明确的慢性出血,可在患者状况稳定后进行。
并发症处理1. 再出血:及时评估再出血风险,调整治疗方案。
2. 感染:加强抗感染治疗,预防感染性休克。
3. 肝肾功能损害:监测肝肾功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预防及康复1. 预防措施:- 生活习惯调整:戒烟、限酒,保持良好饮食习惯。
- 定期体检:关注腹部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变。
2. 康复指导:- 生活指导:合理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 运动指导: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结语2024版《急性血管曲张性下消化道出血治疗指南》的正式发布,为我国临床工作者提供了权威、实用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