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视剧看中西方文化友谊观的差异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从影视剧看中西方文化友谊观的差异
作者:郭天琦嵇舒昕杨敏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4年第03期
【摘要】本文以中西方两部情景喜剧为切入点,在以经济状况为主线的剧情回顾及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中西方友谊观的差异及历史文化背景因素。
指出,中西方友谊观中一个最明显也是最主要的差异就是朋友间的独立性及隐私性的差异。
只有承认这种差异,才能更好地交流,更好地一起进步。
【关键词】影视剧;中西方文化;友谊观;差异
在众多的文化因素中,价值观是核心内容之一,具有持久性、稳定性,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信念。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历史、地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科技与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均有很大差异,因此,了解中西方友情观的差异就变得非常迫切和重要了。
《武林外传》和《老友记》分别是中美影视剧中最受欢迎的情景喜剧。
两者都讲述了几个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成长背景且性格迥异的年轻人机缘巧合下住到一起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影视剧用幽默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演展现了两拨年轻人因为情感、原则、生活发生矛盾、闹出笑话到最后和谐解决的一个个生活趣事。
作为观众的我们在被逗笑或被感动的同时,也看到了两国年轻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
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友谊观。
相同的是中美文化中都非常重视友谊,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友谊观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朋友间的独立性。
一、以经济状况为主线的剧情回顾及对比
在《武林外传》中,几乎每顿饭大家都是聚在一起吃的,李大嘴负责做饭,没有人去计算每个人应该承担多少饭钱,每个人都觉得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谈钱伤感情是中国人常说的话,剧中的吕秀才为了讨要郭芙蓉欠他的二钱银子,委婉地提到“二泉映月”“二清关”等各种提示词汇,最后还是不敢直说是要钱。
在《老友记》中,有不少六个人一起聚餐的场景。
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六个人经济状况不同,但是每次聚餐买单他们都是AA制。
六个人中Phonbe、Rachel经济条件较差,但在昂贵的餐厅他们宁愿什么菜都不点也不会产生让朋友买单蹭吃蹭喝的心理,同时几个经济状况较宽裕的出于尊重除非是他们设宴邀请否则也不会付掉应该别人承担的费用。
二、基于剧情的中美友谊观的差异分析——个人独立及隐私性
在以上两个情节中我们可以发现,中美友谊观差异中其中一个最明显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朋友间的独立性及隐私性的差异。
中国朋友之间的亲密程度是比较高的,不论是人情上还是金钱上,都存在具体的帮助和来往,朋友间有着很强的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
比如《武林外传》中佟掌柜开了一家客栈几乎养活了一群人,白展堂是小二郭芙蓉负责打杂,李大嘴是厨子,而吕秀才则当起了会计,其中有任何一个人出现问题马上会向其他人求助,每个人的感情状况、金钱状况等个人隐私情况在他们的小团体里几乎都是透明的。
回到实际生活,这种依赖关系的例子也不少见。
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资源去替朋友找工作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朋友聚餐经济状况最好的那个人买单几乎是不言而喻的事情,看病找好医生、上学找好学校的过程中朋友关系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
可见中国的朋友之间依赖性极强,不注重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隐私性,甚至认为这会拉远朋友间的距离。
而这一点在美国朋友间是极少存在的。
他们坚持认为,朋友之间关系再好,也要有独立的个人空间和个人隐私。
朋友之间不仅要有人格的独立也要有经济的独立。
比如我们在《老友记》中屡次看到的AA制场景。
同时在剧外的美国人真实生活中朋友之间在金钱上算得也是非常清,他们在朋友过生日的时候往往就送一本书,一张CD,一般不会有大的金钱来往。
在他们看来,任何事情找朋友、托关系容易对朋友产生很大的依赖感,同时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透露许多个人信息,这违背了平等的处世原则,也跟他们内心的个人独立主义意识相悖。
可见,美国的友谊观念中,注重个体与朋友交往并不矛盾,个人独立性与隐私性是需要保护的。
三、中美友谊观差异形成的因素剖析——历史文化背景
中美友谊观差异性产生的背后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中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用。
每个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民族价值观,进而影响了该民族友谊观的形成。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宣扬的是以“人性”为核心、以“礼仪”为行为准则的孔孟思想。
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的中华儿女对于同胞有着一股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有着一种兼济天下众人的使命感。
这对我们的友谊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非常在乎朋友间的亲密度、整体感。
我们会主张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协作,共同达到和谐社会。
中国古代就有“出门靠朋友”、甚至还有“士为知己者死”这一说,所以自古中国的朋友之间形成了互有义务、责任,比较严肃的一种整体关系。
因此中国朋友的友谊观更强调整体和谐而不是个体独立和隐私。
而美国人的友谊观则深受他们特有的民族价值观——个人主义的影响。
这也是美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形成的。
美国主流文化被称为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文化。
新教是16世纪欧洲天主教会内为反抗并改革天主教而分裂产生出来的基督教派。
新教主张教徒自己拯救自己。
这里有一个贴切的小故事:1517年的一天,德国一小城神学院马丁·路德教授在当地教堂大门上贴了一张抗议书,反对天主教会向教徒索取钱财以赎买免罪拯救灵魂的腐败行为。
在他看
来,只有个人信念才能救自己。
他认为教会和神父都可能有错,唯有《圣经》一贯正确。
每个教徒必须自己潜心研读《圣经》,自己感悟上帝的意志,这样才能获得新生,进入通向天堂的大门。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基督教教义的核心是个人信念通过持之以恒的个人灵魂深处追求与奋斗而获得新生的理论,这是新教文化的一大支柱,也是美国个人主义的思想源泉。
所以他们的价值观在于注重个体的独立性,注重自身的利益,信奉“自助者天助”,这也进而在他们的友谊观上得到了体现。
美国朋友之间关系再好,他们也不会对对方要求太多,强调个人独立及隐私的重要性,在经济等方面尤其不会混为一谈。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革命,地球村里的公民相互间的交往与沟通将越来越频繁。
或许价值观的差异性将日趋消减,而价值观趋同性将日趋增长,但是,在当前及可见的未来,我们必须认清价值观差异性依然是存在的现实。
只有认识了差异才能更好的交流,更好地一起进步。
只有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才能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推动全球化潮流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闫彩霞.东方绝唱西方神话—《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之比较.文学语言学研究,2008.
[2] 周仪.中国文化概论.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3] 欧阳雪浩.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看中西民族文化心理.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