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如何搞好劳动用工管理规避用工风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企业管理所面临的形势千变万化。
作为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用工风险的有效规避已经成为业内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用工管理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当前形势下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多方面风险,并以此为基础,从多个方面提出规避用工风险的相关策略与方法。
标签:企业用工;管理;用工风险规避措施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搞好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规避用工风险,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用工管理的核心在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这样既能提高企业的实际经营效果,又能充分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价值。
在社会经济条件不断变化的今天,企业劳动用工受制于多方因素,也面临着一定的用工风险。
所以,有必要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所面临的用工风险进行研究与评估,并提出合理化应对措施与方法,以保证企业管理的整体效果。
一、新形势下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风险(一)签订劳动合同不及时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存在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先上岗后签劳动合同的现象,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岗位、高风险岗位等。
比如风险较高的施工岗位,其工作环境安全隐患较多,万一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企业势必要承担相关的责任,如果未能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企业既要面临较高的法律风险,又侵害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二)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一方面一些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中,相关规章制度存在空白,使得出现劳动争议时无据可依。
尽管有的企业制定了劳动用工管理规章制度,但仅简单明确了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可操作。
另一方面,企业所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存在矛盾与冲突,例如工作时间超标、禁止办公室恋情等。
如果出现劳动争议,员工完全可以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维权。
同时,企业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并没有在企业内部做到“广而告之”,造成部分员工不知晓相关条款,为劳动争议的解决埋下隐患。
关于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为贯彻落实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人力资源一体化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加快建立以法人为责任主体、以劳动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劳动用工机制,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规范劳动用工是企业有效组织生产、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条件,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条件,是公司“转型”发展的根本保证。
今年以来,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劳动用工及薪酬分配的调查研究,总体来说,公司的劳动用工管理是较为规范的,但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传统的员工“身份管理”带来收入待遇的差异,影响到企业的和谐稳定。
当前,公司系统劳动用工管理中存在各种“身份”称谓,有全民工、集体工、劳务派遣工、农村电工等。
公司系统非合同制用工占用工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不同“身份”的员工收入分配、社保、福利等制度不尽相同,工资列支渠道不同,收入水平存在差异。
收入水平的高低不是以岗位价值和绩效贡献决定,而是以“身份”来决定,造成公平缺失。
(二)不同“身份”的员工交叉混岗,造成同一责任主体内同岗不同酬,不同“身份”员工之间相互攀比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到和谐的劳动关系。
(三)劳动用工计划管理不严,劳动用工总量缺乏有效控制,用工结构难以调整,冗员与结构性缺员并存。
各单位非计划用工普遍存在,自行决定用工形式和收入分配方式,劳动用工的法律风险日趋显现。
(四)岗位体系建设滞后。
多年来在劳动用工策略上采用“身份”差异替代了“岗位”差异,忽视了岗位体系的建设,企业内部“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岗变薪变”的分配机制尚未建立,以劳动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劳动用工机制尚未形成。
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利于劳动用工机制的建立,不利于员工的绩效管理,不利于理顺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关系。
新时代劳动关系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创新摘要: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是具有显著从属性的劳动组织关系。
新时代的劳动者更加注重劳动条件和职业发展,更加渴望平等,而企业更多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使得企业与劳动者存在着明显或是潜在的矛盾关系,而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劳动者相对于企业大多处于劣势地位,劳动者的权益很容易受到侵犯,从而导致企业劳动关系出现不和谐情况,因此,完善企业劳动关系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劳动关系;创新;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在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的一系列重要变化,探讨劳动关系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创新。
这些变化包括劳动力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下降、劳动力队伍质量提高、新生代劳动力价值观转变、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及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更注重公平正义、工人维权意识增强、更具流动性的社会)等,均对当代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带来了了一系列挑战。
1当前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拖欠工资情况较为严重从国家层面看,国家对于企业工资分配监管力度不够大,使得企业在工资分配方面存在不公平现象,部分企业会以资金周转不开、市场情况不乐观等理由蓄意降低或是拖欠员工工资,造成劳动关系矛盾。
1.2劳动合同存在走形式现象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必须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但是企业更多的是愿意与管理者、技术类员工等签订劳动合同,一些中小企业对于基层职工、兼职员工等则是能省则省,有的则是劳动合同如同虚设,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对企业和职工的实际效用并不大,发挥不出劳动合同应有的效力。
1.3职工参保比例相对较低部分企业在考虑自身利润的情况下,选择只给管理者、技术员工等缴纳五险一金,普通员工则是不缴纳或是只缴纳部分社会保险,另外,职工参保比例相对较低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一些外地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更愿意选择将应缴纳的保费以工资形式发给自己。
关于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为贯彻落实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人力资源一体化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加快建立以法人为责任主体、以劳动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劳动用工机制,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规范劳动用工是企业有效组织生产、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条件,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条件,是公司“转型”发展的根本保证。
今年以来,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劳动用工及薪酬分配的调查研究,总体来说,公司的劳动用工管理是较为规范的,但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传统的员工“身份管理”带来收入待遇的差异,影响到企业的和谐稳定。
当前,公司系统劳动用工管理中存在各种“身份”称谓,有全民工、集体工、劳务派遣工、农村电工等。
公司系统非合同制用工占用工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不同“身份”的员工收入分配、社保、福利等制度不尽相同,工资列支渠道不同,收入水平存在差异。
收入水平的高低不是以岗位价值和绩效贡献决定,而是以“身份”来决定,造成公平缺失。
(二)不同“身份”的员工交叉混岗,造成同一责任主体内同岗不同酬,不同“身份”员工之间相互攀比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到和谐的劳动关系。
(三)劳动用工计划管理不严,劳动用工总量缺乏有效控制,用工结构难以调整,冗员与结构性缺员并存。
各单位非计划用工普遍存在,自行决定用工形式和收入分配方式,劳动用工的法律风险日趋显现。
(四)岗位体系建设滞后。
多年来在劳动用工策略上采用“身份”差异替代了“岗位”差异,忽视了岗位体系的建设,企业内部“以岗定薪、按绩取酬、岗变薪变”的分配机制尚未建立,以劳动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劳动用工机制尚未形成。
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不利于劳动用工机制的建立,不利于员工的绩效管理,不利于理顺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关系。
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劳务派遣作为一种常见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法律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监管趋严,劳务派遣也面临着一些法律风险。
本文将探讨劳务派遣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 劳务派遣中的合同风险在劳务派遣中,合同是雇主与劳务派遣机构、派遣员工之间的重要法律文件。
然而,由于合同起草不当或合同条款模糊,可能会导致各方权益得不到保障,从而带来合同风险。
为减少合同风险,应采取以下策略:- 确保合同的明确性和完整性:合同应明确规定派遣员工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地点、派遣期限、薪资待遇等要素,以免产生纠纷。
- 妥善处理合同变更:合同变更时,双方应协商一致并书面确认,确保变更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 对合同的周期性审查:定期审查劳务派遣合同,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2. 劳务派遣中的劳动用工风险劳务派遣涉及到多方的用工关系,包括雇主、劳务派遣机构和派遣员工。
由于用工关系复杂,可能衍生出劳动用工风险。
以下是应对这些风险的策略:- 清晰定义用工关系:明确雇主、劳务派遣机构和派遣员工之间的权责关系和义务,以及各自的劳动用工责任。
- 合规经营:确保劳务派遣机构合法合规经营,符合劳动法律法规,并及时进行相关的政策调整和法规遵从。
- 与派遣员工建立健全的用工关系: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满意度,减少员工流失。
3. 劳务派遣中的社会保障风险劳务派遣员工的社会保障权益是一个关键问题。
如果劳务派遣机构未能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将会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
以下是应对这些风险的策略:- 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劳务派遣机构应确保为员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
- 加强社会保障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劳务派遣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合规经营和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
-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劳务派遣员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员工权益不受侵害。
64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王 昭(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76 )【摘 要】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是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具有形式多样性、关系复杂性和定性模糊性。
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用工现状,针对劳务派遣业务从完善法律法规、劳动者权益保障、存在的风险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度分析,并从留转激励制度、规范劳务派遣公司运作、确保同工同酬等角度,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劳务派遣;企业用工;新型雇佣关系近年来,劳务派遣业务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作为一种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新型雇佣方式,劳务派遣用工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
劳务派遣用工是我国企业用工的补充形式,是指由派遣公司(用人单位)首先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然后派遣其到有劳务需求的单位,而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没有劳动合同关系,与用工单位签订上岗协议书后,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岗位上工作且数量不得超过单位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
不可否认,劳务派遣用工在加强用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灵活配置、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成本、降低劳资风险等方面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种“雇佣”与“使用”相分离的劳动力经营模式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当今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及总结,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提出加强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若干对策和建议,从而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防范用工风险。
一、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行业或多或少都存在劳务派遣用工现象,据全国总工会调研数据显示,在国民经济行业的20个门类中,有80%的行业存在劳务派遣用工现象,从金融、旅游、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到建筑、计算机互联网及加工制造等行业,可以说是涉及到各行各业,遍地开花。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务派遣用工“三性原则”的表述有关,除了临时性岗位规定了不超过6个月的明确期限外,对辅助性和替代性的岗位标准表述得较为抽象,这就使得企业有了一定的操作空间。
施工企业劳务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表时间:2018-12-18T11:44:51.1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作者:张小会[导读] 为此科学地进行人才管理,提高工人技能和生产效率,留住人才便成了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课题。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 430070摘要:迄今为止,我国建筑业仍没有真正完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管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由于施工层和管理层的分离,劳务用工管理模式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导致了一系列的劳务用工问题,使得劳务用工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建筑行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智能化,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起到劳动力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工人,在很多工作中,工人仍然无可替代,为此科学地进行人才管理,提高工人技能和生产效率,留住人才便成了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施工企业;劳务用工;管理;存在问题;对策1 施工企业劳务用工中存在的问题1.1 劳务分包制度配套法规不健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劳动人员流动频繁,劳务用工问题越来越突出。
首当其冲的就是劳务分包制度配套法规不健全。
在施工建设中,劳务分包模式是一种常用模式。
这种模式激活了劳动力市场,降低了劳动成本,但是不健全的法律法规严重影响着劳务分包制的健康发展。
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建筑施工单位就要承担着巨大的风险,缺乏正确的规范化的政府引导将阻碍劳务分包企业的健康发展。
1.2 劳务人员技能水平不高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飞速发展,国家需要振兴,经济需要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使得建筑施工人员需求量非常大。
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建筑行业“两层分离”政策的实施,原国有施工企业自有的大量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劳务人员急剧减少。
大量农民工受自身素质所限,建筑施工单位与劳务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又不愿意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从而出现了建筑劳务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普遍偏低的现象。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三篇第一篇:生产效率低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问题分析生产效率低是许多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导致企业产能无法有效释放,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存在生产效率低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设备老化、员工素质低、生产流程不合理等。
1.设备老化:部分企业使用的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设备运转速度慢、故障率高,影响生产进度。
2.员工素质低: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
如果员工缺乏相关技能或工作不主动负责,将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3.生产流程不合理:企业生产流程不合理、生产计划安排不合理等原因也会影响生产效率。
可能存在生产环节繁琐、重复劳动、物料浪费等问题。
整改措施1.更新设备:企业可以考虑更新陈旧设备,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培训员工:企业可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素养,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3.优化生产流程:企业可以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简化繁琐环节,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生产效率。
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避免物料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篇:销售额不达标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问题分析销售额不达标是企业经营中常见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导致销售额不达标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下降、竞争加剧、销售策略不当等。
1.市场需求下降:市场需求的下降是影响销售额的重要原因。
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如果企业无法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将导致销售额下降。
2.竞争加剧:市场竞争激烈,同行业竞争对手众多,企业在价格、品质、服务等方面面临激烈竞争,影响了销售额水平。
3.销售策略不当:企业销售策略不当也可能导致销售额不达标,例如定价策略不合理、销售渠道选择不当、市场推广不足等。
整改措施1.拓展市场: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变化,拓展新的市场领域,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提高销售额。
企业劳动定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摘要:劳动定额管理是企业运行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更是有效维护企业组织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企业通过劳动定额管理来优化企业管理成本,有效提升劳动效率,并作为重要的绩效管理指标制定企业的分配方案,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对企业劳动定额的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劳动定额;企业;管理引言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企业需要不断优化自身定额管理质量,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基于此,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一、劳动定额内涵分析所谓劳动定额,指的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条件下,通过有效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于生产的合格产品或者完成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所预见的规定限额。
对于企业来讲,在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其在特定的时间里生产合格产品数量是基本稳定的,企业想要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不断提升改方面的生产能力,这就决定了需要通过更加精确的管理模式,优化劳动定额管理,不断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这是新时期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必然选择,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目前来看,企业定额管理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缺乏对劳动定额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很多管理者对于劳动定额管理缺乏起码的认识,对于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管理过程中,往往认为只要强化对劳动合同的管理,优化企业的责任管理等就能够让企业管理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基本能够完成企业的生产任务,管理者并不会非常重视去如何进一步优化人力物力资源配置,因此也就无法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煤矿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作者:张晓平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5期摘要: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之下,煤矿企业必须做好人力基础性管理工作。
并且煤矿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转型,因此不同级别的经营管理者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其中用工风险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本文主要分析当今煤矿企业用工存在的风险,并且具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煤矿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风险;防范对策;重要意义煤矿企业在运营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做好企业用工风险的应对工作是非常关键的。
必须建设核心的人才队伍,并且管理好劳务外包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地解决实际问题。
有效地控制用工风险,对于煤矿企业自身发展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一、煤矿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风险因素分析煤矿企业在进行劳动用工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存在一定风险,首先,煤矿企业的核心技术以及管理人才严重缺失,这就导致企业内部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
关键技术人才容易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企业的整体技术能力。
另外,因为煤矿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在运用和生产过程当中需要不同专业的技术人才,如果缺少任何一个技术环节都会引发事故。
人力资源结构也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结构和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性。
投资管理以及质量管理方面人才不足。
其次,劳务工程外包队伍管理工作,缺乏一定规范性,所以存在较大的风险。
长时间以来,国家以及当地政府对于煤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没有明确的政策。
有很大一部分的煤矿企业在用工的过程当中存在不规范的操作方式导致事故频频发生。
二、煤矿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风险因素的防范对策(一)优化收入分配,调整分配模式想要有效地规避煤矿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风险,就应该不断地转变,并且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形成不同的分配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煤矿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在具体转变的过程当中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建立不同的分配模式,形成这有一定差别,并且趋向市场化的分配模式,将重点工作转向关键岗位,对于一些骨干的人才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程度。
企业工会女工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内外部环境也日益复杂,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
企业在积极推进内部改革工作的同时,还需将转型升级作为当前企业的工作重点。
工会女工组织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协调女工工作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工会女工组织工作,通过完善相关机制,加大女工组织的投入力度,从而为工会女工组织工作的稳步、可持续发展建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工会;女工组织;对策当前正处于我国社会迅速改革的关键时期,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积极做好内部改革工作。
而工会女工组织作为企业工会组织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起到帮助女工维权的目的,同时对促进企业转型和改革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企业工会组织必须深刻意识到当下女工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来提升工会组织工作效率,以此来确保企业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现阶段企业工会女工组织工作中凸显的问题1、职工的就业模式趋于多元化发展,劳动关系协调性不断攀升。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都进行了重组和改革,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原有的劳动、人事以及分配制度,导致企业劳动关系变得愈发复杂。
以一些能源型企业为例,为了迎合我国可持续政策的要求,企业开始采用减员或者分流的方式来进行改革,虽然这类改革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但是也由此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性劳动争议问题。
当前,企业职工个体劳动权益侵犯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在各类劳动争议之中,女性职工劳动争议事件占比较高。
企业工会的女工组织在面对这类问题时往往处于两相矛盾的状态。
2、职工收入层次变化,女工维权难度增加。
当前,很多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和人才引进战略都比较倾向于男性群体,由此导致很多企业内部的中高级别管理层多为男性,只有少数女性担任管理层的现象较多。
劳动用工十大风险与应对方略概论劳动用工是一项存在各种风险的活动,不仅需要雇主和员工共同关注,也需要政府和组织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以下是劳动用工十大风险及其应对方略的概论。
1.工伤风险:工伤是指在工作期间发生的意外伤害。
雇主可以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如提供合适的劳动保护装备,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并实施严格的安全规定和标准。
2.职业病风险:长期从事特定职业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雇主可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防护设施,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工作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
3.工时风险:长时间的工作可能导致员工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
雇主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遵守工时法规,并提供工作休假和调休制度,以适当平衡工作与生活需求。
4.薪酬风险: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可能导致员工满意度降低,甚至引发劳资纠纷。
雇主应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确保员工的工资按时支付,并遵守相关劳动法规。
5.用工法律合规风险:不合规的用工行为可能导致法律纠纷和罚款。
雇主应严格遵守劳动法规和劳动用工合同,确保合规操作,并定期进行内部合规培训。
6.用工纠纷风险:用工纠纷可能导致劳资关系恶化和生产秩序混乱。
雇主应建立健全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提供公正的仲裁程序,并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纠纷。
7.职业晋升风险:缺乏晋升机会可能导致员工不满和流失。
雇主应提供员工培训和进修机会,建立晋升机制,并根据员工的表现和能力进行公正的晋升评估。
8.职业倦怠风险:长期单调重复的工作可能导致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下降。
雇主应关注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提供激励机制和多样化的工作任务,避免职业倦怠的发生。
9.职业前景风险:某些岗位可能存在就业市场需求较少的风险。
雇主和员工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进行职业规划和培训,以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前景。
10.用工成本风险:劳动用工的成本对于雇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不合理的成本压缩可能导致员工福利的削减和劳动力质量的下降。
一、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劳动用工风险。
在用工风险管理中,企业需要将预防和应对劳动用工风险放在重要位置,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企业和员工的权益,提高用工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从企业劳动用工风险的特点、影响、预防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企业劳动用工风险的特点1. 复杂多变性:劳动用工风险受到宏观环境、产业特点、政策法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
2. 波及面广:劳动用工风险不仅影响企业自身,还会对员工、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方产生影响。
3. 风险程度高:劳动用工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生产中断、投资损失、法律诉讼等严重后果。
三、企业劳动用工风险的影响1. 生产经营受阻:劳动用工风险可能导致员工罢工、拖欠工资等情况,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2. 企业形象受损:劳动用工问题的发生会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降低员工和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
3. 财务风险增加:劳动用工问题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处罚、赔偿等法律风险,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劳动用工风险的预防策略1. 充分了解法律法规:企业应当充分了解和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用工管理制度,确保用工行为的合法合规。
2. 加强风险预警: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劳动用工风险,防患于未然。
3. 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减少用工纠纷的发生。
五、企业劳动用工风险的应对策略1. 强化危机管理:一旦发生劳动用工风险事件,企业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危机公关,减少损失。
2. 公平公正处理:企业应当依法公平公正处理与员工的劳动纠纷,遵守法律程序,维护员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3. 提升用工稳定性:企业应当通过完善用工机制、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等措施,提升用工稳定性,减少用工风险。
六、结语企业在面对劳动用工风险时,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和应对策略,依法合规经营,提高用工质量和效率,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形象,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用工合规性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企业用工合规性指企业在用工方面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包括雇佣、福利、薪酬等方面的规范。
保证企业用工合规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员工与企业共赢的重要前提。
本报告旨在对某企业的用工合规性进行分析,评估其用工合规性的程度,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用工管理,提高招聘、雇佣、薪酬等方面的合规性,提升企业用工水平。
二、政策法规针对用工方面的合规性要求,我国有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规范。
其中,主要涉及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等。
此外,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与用工合规性相关的政策文件,如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规范性文件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意见》等。
企业应当按照这些政策法规要求进行用工操作和管理,确保用工合规性。
三、用工合规性分析1. 招聘合规性招聘合规性指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以下是对某企业招聘合规性的分析:- 招聘公平性:某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是否公平、公正,是否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
- 招聘程序:某企业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如发布招聘信息、面试、录用等,对求职者进行招聘活动。
- 人才引进政策:某企业是否了解并遵守国家对于人才引进的政策,如高层次人才引进、优化人才结构等。
2. 劳动合同合规性劳动合同合规性指企业在签订、履行劳动合同方面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以下是对某企业劳动合同合规性的分析:- 签订劳动合同:某企业是否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按照规定内容签订合同,是否提交相关备案手续。
- 劳动合同变更:某企业在劳动合同期限、工资待遇、工作内容等方面是否存在合理变更,是否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 劳动关系转移:某企业是否在企业转让、合并等情况下,依法处理劳动关系转移问题。
3. 工资福利合规性工资福利合规性指企业在付给员工工资和提供福利方面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关于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
作者:吴励敏
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5年第04期
摘要:本文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背景进行了分析,说明现代企业劳动用工背景下的劳动用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进策略。
希望本文能够为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管理;劳动用工管理;问题
引言:劳动用工管理指的是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关系的平衡,从表面看来,劳动用工的主动方是企业,用工管理的主要责任在于企业能否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尊重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下的基本用工准则;而实际上,劳动用工管理是将企业用工需要与劳动者的劳动需要之间的关系进行法律性和制度性的联结和协同管理的过程,无论是企业还是劳动者,都是劳动用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这个角度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进行探索,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施管理活动,也有利于劳动者自身利益的维护。
1.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的背景
科学管理学的发展为企业管理活动提供了很多理论依据,帮助企业在各种管理活动中进行改革,有助于企业管理科学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劳动用工管理也逐渐从单纯的在国家相关法律指导下的管理行为转为更加灵活的管理模式;从劳动者角度讲,目前企业劳动用工市场竞争力大,不同类型工种的市场需求量不平衡,而且呈现出极不稳定的状态,劳动者很可能面对失业的状况,这使得企业劳动用工合同管理情况更为复杂。
2.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劳动合同管理不善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提出了最根本的要求,但是,仍有很多企业存在劳动合同管理不善的问题。
很多企业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并没有把全部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写入进去,而在员工岗位职责方面只进行简单的描述,很容易引起劳动者和用人企业之间在劳动需要方面的冲突和矛盾;还有一些企业对合同本身的管理就缺乏重视,加之有些劳动者本身也不愿意与企业签订合同,因此,有很多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雇佣关系是没有合同保障的,一旦出现劳动纠纷或者工伤,就不能进行妥善的解决。
劳动合同管理不善的根
本原因是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能力弱,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劳动合同本身的作用和重要意义理解不足,并且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更遑论进行科学的劳动合同管理。
2.2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老旧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中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老旧。
很多企业以相关法律规定的制度为准则在企业经营允许的范围内建立用工管理制度,包括社会保险金的缴纳以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责任与权利等。
但是,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从劳动用工管理角度进行一些违规的行为;还有一些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手段,对劳动者进行“剥削”。
企业没有考虑到劳动者的需要,也没有认识到劳动者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造成了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发展迟缓。
2.3劳动者自主管理程度不高
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问题中,有一部分是由劳动者本身造成的。
劳动者不重视应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甚至单纯地认为用工问题所产生的责任应由企业一方承担,这样的参与劳动态度和行为,给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造成麻烦。
说到底,劳动者不主动要求企业签订合同,不重视合同内容的科学性和相应条款的公平性,不能在企业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进行积极地反馈,根本原因在于劳动者的自主管理程度不高,并没有参与劳动用工管理的意识。
3.应对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问题的策略
3.1提高企业的劳动合同管理能力
要解决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问题,提高企业劳动合同管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除了应该在相关法律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之外,也应该就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进行跟踪式管理。
这样能够尽早发现劳动用工管理中的隐患,并能够使合同成为解决管理问题的有力工具。
3.2进行劳动用工管理制度改革
企业要想降低用工成本,维护企业的社会形象,避免承担因用工而产生的法律责任,那么企业就要在劳动用工过程中照章办事,规范管理。
企业要保证相关规定要求贯彻实行,就必须要采用有效的策略进行监督。
如若想劳动用工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及不断地加强管理劳动用工规范化,那么企业内部就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实行合法的劳动用工,如年休假制度、考勤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等。
与此同时,要想保证企业相关规章制度具有法律的效力,那么就必须通过企业中工会组织及职工代表大会审核通过才能实施。
3.3提倡劳动者进行自主管理
除了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代劳动者发挥维权作用之外,劳动者自身也应该提高法律意识,积极参与到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活动当中。
这是劳动者真正融入企业,真正重视自身职业发展的一种表现。
建议劳动者充分学习用工相关法律,积极参与与企业管理反馈相关的意见调查,与企业管理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通过有效的途径表达自身的劳动需求,通过高效的自主管理减缓用工矛盾。
4.结语
综上所述,劳动用工管理的责任应该由企业和劳动者共同承担,除了企业需要对用工管理进行改善之外,劳动者本身也应该发挥主动意识,以便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信随着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企业劳动用工管理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韩爱丽.新时期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4):118-120.
[2]郝桃红.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06):108-110.
[3]李向北.当前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人才资源开发,2014(10):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