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年间执掌国政者是谁?
- 格式:docx
- 大小:12.08 KB
- 文档页数:3
人大、政协、几届几中全会的区别和召开时间一、概述:人大:5年一届,每年1次,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召开。
政协:同上,一般在每年的3月3日召开。
几届几中全会:党内会议党的代表大会,5年一届,一般一年一次,每年的9月份(国庆前进行),又叫几大几次会议。
目前是十七大四次会议已经于09年9月18日召开过(又叫十七届四中全会)二、人大,政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人大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每年三月份召开一次全体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也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协即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大与政协的联系主要有:一是政治基础相同。
人大和政协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互为补充。
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法律或章程开展各自的工作。
共产党与人大和政协的关系是:共产党不凌驾于人大之上,三者都是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二是国体环境相同。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这种国体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大和政协均存在于相同的国体之中。
三是法律基础相同。
人大和政协均被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和载入。
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同时还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载入了宪法。
四是指导思想相同。
人大和政协都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上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五是根本任务相同。
人大和政协都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宣传和执行国家宪法法律和方针政策,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
“十二铜表法”为什么是罗马法系的渊源?
公元前509年,罗马开始了共和时代,同时,“王政”被废除,两名权力完全相等的“执政官”执掌共和国的最高行政权。
执政官只有贵族才能担任,任期一年,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
只有在遇到如战争等紧急情况时,才能设置独揽一切军政大权的“狄克推多”(即独裁者)。
执政官因为任期短和彼此牵制,所以权力很有限。
因此,真正的实权掌握在由贵族把持的元老院手中。
贵族把持了元老院,平民是被排斥在国家政权之外的,因此罗马共和国在成立之初就充满了平民和贵族的斗争。
经过斗争,在公元前494年,平民赢得了选举保民官的权利。
保民官最初为2人,后增至10人。
保民官由平民中产生,负责维护和保护平民。
对元老院和执政官颁布的违反平民利益的法令,保民官拥有否决权,而且他们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任何人不得伤害他们。
习惯法是罗马共和国最初实行的法律,法律的解释权和司法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平民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由于平民一再坚持斗争,公元前454年,罗马元老院才同意制定成文法,并派遣代表团远赴雅典,研究梭伦制定的新法。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诞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法典被镌刻在12块铜板上,因而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后来成了欧洲大陆法系的渊源。
袁世凯简介资料袁世凯(1859年-1916年),别名字慰亭、人称袁项城、袁宫保,出生于河南项城,是近代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袁世凯简介,希望对你有用!袁世凯的简介袁世凯(1859年-1916年),别名字慰亭、人称袁项城、袁宫保,出生于河南项城,是近代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袁世凯任职期间主要成就有:创建新式军队,培养大批军事人才,首创中国国内警察制度、设立春节,逼迫清帝和平退位、开创中华民国,督修铁路、办工厂、大力发展实业,废除科举制度,推广免费国民学校。
然而,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
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袁世凯的生平事迹少年时代袁世凯出身河南项城的一个大家族,他的叔祖袁甲三官至漕运总督,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是这个家族的顶梁柱;他的生父是袁保中,为项城县的地主豪绅,捐了个同知官位。
袁世凯系袁保中第四子,生母是袁保中之妾刘氏,他于1859年9月16日(清文宗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出生于大清河南省陈州府项城县北之袁张营。
袁世凯出生的那天,袁甲三恰好寄书到家,言与捻军作战得胜。
袁世凯的父亲袁保中大喜过望,因此为这个新生的婴儿取名为“凯”,并按照家族“保世克家、企文绍武”的排行,给婴儿命名“世凯”。
袁世凯被其婶母牛氏(袁保庆之妻)抚养长大,他本人也在1864年过继给无子的袁保庆为后嗣。
袁世凯六岁时,养父袁保庆替他找个启蒙老师袁执中教四书五经,后又随袁保庆宦游济南、扬州、南京诸地。
在南京,袁世凯师从曲沼学习武艺,并“喜游览山水,复善骑射,课暇则策马登览清凉山、莫愁湖、太平湖诸胜迹”,袁世凯自小喜爱兵法,立志学“万人敌”。
尝自谓“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
史名人中国的杰出领导者中国历史上涌现过许多杰出的领导者,他们以伟大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在推动国家发展和促进民众福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史名人以其杰出的领导能力和非凡的人格魅力,为中国的发展道路铺就了坚实的基石。
本文将介绍几位中国历史上的杰出领导者及其影响。
一、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又称孔夫子,是中国古代最卓越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之一。
他的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倡导了“仁”的理念,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与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他的政治主张强调君主的德行和善政,为后世政治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二、秦始皇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统一者,他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的最著名成就之一便是修筑万里长城,这是一个宏伟的工程,不仅具有防御作用,更象征着中国的统一和自豪。
此外,秦始皇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创建统一的货币和文字,规范度量衡等,为中国历史上后续的统治者奠定了基础。
三、汉武帝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是中国东汉时期的重要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
汉武帝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措施,巩固了汉朝的统治地位,并使中国疆域扩张至辽阔的版图。
他实施了辟土、侵匈、匈奴消亡等政策,为后世的边疆政务奠定了基础。
此外,汉武帝还在教育、经济和文化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发展,为中国历史上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毛泽东毛泽东(1893年-1976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
他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解放战争和建设新中国的胜利,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毛泽东的领导风格被称为“毛泽东思想”,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如农村包围城市、人民战争和群众路线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
虽然毛泽东也有一些决策和政策上的失误,但无可否认,他以其深远影响的思想和领导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杰出领导者之一。
关于共和行政的历史故事共和行政国人暴动攻入王宫,周厉王逃跑,政权由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掌,称为共和。
那么这个历史故事具体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共和行政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参考。
周成王靠周公的帮助,将周朝变成了一个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到成王的儿子康王继位时,周王朝的兴盛已经达到了顶点。
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成康之治”。
但自康王的儿子昭王开始,周王朝便日渐衰落了。
到了周朝的第十位王周厉王时,由于王公贵族的奢侈享乐,对奴隶和普通百姓的剥削和劳役越来越重,终于弄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
但是,周厉王还嫌收上来的赋税不够他挥霍。
于是,他听信宠臣荣夷公的主意,在全国实行“专利法”。
这专利法的意思就是,全国的山林河流水域都是周王的土地,因此平民百姓不光耕种土地要交税,就是上山打猎、砍伐森林、下河捕鱼等等,都要纳税,就连喝水、走路、采药等,也不能例外。
这专利法一出台,不但在乡下耕地的农民和奴隶不满,就连住在城里的普通平民也纷纷反对。
在当时,人们称在乡下耕作的农民和奴隶为“野人”,称在国都城里居住的平民、包括做买卖的商贩和手工业者为“国人”。
国人们首先议论纷纷。
有人说,山林河流是上天创造的自然资源,连这些都要收税,还让人活不活?有的说,自古以来,哪朝哪代、哪个王像这样不顾百姓的死活、只顾自己享乐的?大臣召公虎原本就对周厉王及其王室人员的奢靡生活十分不满。
他仗着自己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召公的后代,也曾多次向厉王进谏劝说过。
但厉王根本没把他的话当回事。
现在,召公虎见厉王变本加厉,已经将国家弄得民怨沸腾,于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再去劝谏。
他对厉王说:“荣夷公的专利法虽然为大王增加了财富,但却断了百姓的生机,使百姓对大王和朝廷心存怨恨。
这可是对朝廷大大不利的呀!希望大王取消专利法,改变朝廷的奢靡之风。
”厉王听得气不打一处来,只碍于召公虎是老臣,不好治他的罪,便一拂袖子宣布退朝而去。
荣夷公有了厉王的支持,就变本加厉地推行专利法。
中国历任大总统第一任——袁世凯袁世凯(1859年—1916年)字慰庭,号容庵,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叱咤中国政坛的一代枭雄。
袁世凯189年9月b日出生在河南项城一个世代官宦权重的大家族,他的政治生涯从天津起家他青年科举不第,便弃文投军,依附淮军将领吴长庆门下。
1892年,袁世凯入朝鲜平乱期间,表现出了非凡的外交军事才能,令国内朝野瞩目。
1895年从朝鲜回天津督建“新式陆军”,“天津小站新军”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照欧洲军制训练的军队,开创了中国军事历史的先河。
袁世凯在天津新军基础上扶植自己的势力,形成了日后北洋军阀的班底。
1898年参与镇压维新派。
1899年任山东巡抚,逐步接近清廷的权力中枢。
1901年升任中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天津的中国直隶总督府策划了多起影响中国历史的大事件。
1907年入主军机处、兼任外务部尚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受国内外形势所迫,清政府依赖对西洋文化见多识广的北洋集团,起用北洋鼻祖袁世凯,出任总理内阁大臣,主持军政。
革命当前,袁世凯深知清庭气数已尽,无可挽回,便联络全国革命势力逼迫清帝退位,实行中国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凯因促成共和有功,随后不久,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受当时乱世年代其它帮派的阴谋算计,被迫宣布撤消帝制,恢复民国。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身亡,享年57岁。
袁世凯的妻妾甚多,在天津有多处旧居,属海河东路丑号的这所豪宅最为别致,德式红色的陡坡屋顶,尖顶扣钟状的八角采光亭,极具欧洲古典情调。
第二任——黎元洪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生于湖北黄陂县夏店,原籍安徽巢县。
年幼时随父亲的政治调动,全家迁入天津塘沽区,19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最西式的海军学校——天津北洋水师学堂。
黎元洪自幼懂事,学习刻苦,以全校的高分从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1888年派往广东随“广甲”编入北洋水师,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随舰队北援。
孙中山的生平简介及伟人事迹第一篇:孙中山的生平简介及伟人事迹孙中山的生平简介及伟人事迹【人物简介】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1]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
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
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世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这是孙中山领导的。
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物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一、孙中山名字之由来二十世纪是一个沧海桑田的时代,在中国更是百年锐于千载。
作为本世纪三个伟人之一的孙中山,站在时代的起跑线上,以其卓越的洞察力和“愈挫愈奋”的精神,带领中国人民挣脱封建的羁縻,跑出了向现代社会进发的第一棒。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
幼名帝象,号日新,字明德,后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孙中山”之名既由此而来。
孙中山出生贫寒,六岁时便开始参加劳动。
12岁时,前往檀香山投奔哥哥孙眉,在英美教会学校接受了五年教育,初步了解了欧美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部分资本主义民主思想。
回国后,1886年在香港学医,1892年毕业。
在香港读书期间,比较系统地涉猎了西方政治、军事、历史、物理、农学知识,当然还有医学等现代的学科,尤其喜爱读《法国大革命史》和《物种起源》这类书。
近现代历史时期的中国政府【政权顺序版】近代时期【清政府】(古代-1840年-1912年2月12日)(合法政府)国家名称:大清帝国中央政府:清政府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旻宁(道光皇帝)1820年-1850年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皇帝)1850年-1861年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1861年-1875年爱新觉罗·载湉(光绪皇帝)1875年-1908年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1908年-1912年2月12日首都:北京国歌:《普天乐》(1880年出现,非官方,代国歌)《李中堂乐》(1896年出现,非官方,代国歌)《颂龙旗》(1906年出现,大清陆军军歌,非官方,代国歌)《巩金瓯》(1911年出现,正式国歌)国旗:三角黄龙旗(1862年出现)黄龙旗(1888年改“黄底蓝龙戏红珠图” 即黄龙旗为国旗)近代时期【太平天国】(1851年1月11日-1864年7月)国号:太平天国中央政府:太平天国政府国家元首:洪秀全(天王)首都:天京(南京)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军政府】(1911年10月11日-1912年1月1日)国号:中华民国地方政府: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驻地:武昌地方元首:黎元洪(都督)军旗:铁血十八星旗辛亥革命时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1913年10月6日)(合法政府)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国家元首:孙中山(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袁世凯(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10日-1913年10月6日首都:南京(临时首都),1912年3月迁至北京国歌:《五旗共和歌》(临时国歌)《卿云歌》(1913年出现,临时国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北洋政府】(1913年10月6日-1928年6月3日)(合法政府)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1927年6月18日改为北洋军政府(或安国军政府)国家元首:袁世凯(第一任大总统)1913年10月6日-1916年6月6日【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1920年)】黎元洪(大总统)1916年6月6日-1917年7月1日冯国璋(代理大总统)1917年7月12日-1918年10月10日徐世昌(第二任大总统)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1924年)】周自齐(国务总理摄政)1922年6月2日-1922年6月11日黎元洪(大总统)1922年6月11日-1923年6月13日高凌霨(国务总理摄政)1923年6月13日-1923年10月10日曹锟(第三任大总统)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1月2日黄郛(国务总理摄政)1924年11月2日-1924年11月23日【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1928年)】段祺瑞(临时执政)1924年11月23日-1926年4月20日胡惟德颜惠庆杜钖圭顾维钧(国务总理先后摄政)1926年4月20日-1927年6月16日张作霖(陆海大元帅)1927年6月18日-1928年6月3日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临时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1915年出现,正式国歌)《卿云歌》(1919年出现,正式国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年12月12日-1916年3月25日)国号:中华帝国中央政府:中华帝国政府国家元首:袁世凯(洪宪皇帝)首都:北京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国旗:五色叉字旗护国运动时期【云南护国军政府】(1915年12月25日-1916年6月)国号:中华民国地方政府:云南护国军政府地方元首:唐继尧(都督)第一次护法运动时期【中华民国军政府】(1917年9月1日-1918年5月4日)国号: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军政府驻地:广州元首: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张勋复辟】(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2日)国号:大清帝国中央政府:清政府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首都:北京国歌:《巩金瓯》国旗:黄龙旗第二次护法运动时期【广东军政府】(1921年4月7日-1922年8月)国号:中华民国政府:广东护法军政府元首: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北伐战争时期【广州国民政府】(1923年3月2日- 1926年12月5日)国号:中华民国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1925年7月1日改组为广州国民政府元首:孙中山(大元帅)1923年3月2日-1925年3月12日胡汉民(代理大元帅)1925年3月12日-1925年7月1日汪精卫(主席)1925年7月1日-1926年6月5日谭延闿(代理主席)1926年6月5日-1926年12月5日国歌:《国民革命歌》(1926年出现,非官方)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北伐战争时期【武汉国民政府】(1927年2月21日-1927年8月25日)国号:中华民国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元首:汪精卫、谭延闿、孙科、徐谦、宋子文五人共同负责(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1949年4月23日)(合法政府)(1928年12月31日取得合法地位)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南京国民政府,1938年-1946年期间改为重庆国民政府元首:胡汉民(国民政府主席)1927年4月-1928年2月谭延闿(国民政府主席)1928年2月-1928年10月蒋介石(国民政府主席)1928年10月-1931年12月林森(国民政府代理主席)1931年12月-1932年1月林森(国民政府主席)1932年1月-1943年8月蒋介石(国民政府代理主席)1943年6月-1943年10月蒋介石(国民政府主席)1943年10月-1948年5月蒋介石(总统)1948年5月-1949年1月李宗仁(代理总统)1949年1月-1949年10月首都:南京,重庆(陪都)国歌:《国民革命歌》(非官方)《中华民国国歌》(即《三民主义歌》)(1937年定为正式国歌)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苏区政府】(1931年11月7日-1937年9月6日)国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5年改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国家元首:毛泽东(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主席)首都:瑞金,1935年迁至延安国歌:《国际歌》国旗:红底白色五星,镰刀斧头旗抗日时期【伪满政府】(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5日)国号:(伪)满洲国,1934年改称(伪)满洲帝国中央政府:满洲政府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溥仪(政府执政,1934年改称康德皇帝)首都:新京(长春)国歌:《满洲国国歌》国旗:黄底“红蓝白黑条”旗闽变时期【中华共和国】(1933年11月22日-1934年1月13日)国号:中华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福建人民政府)国家元首:李济深(政府主席)首都:福州国旗:上红下蓝,中嵌黄色五角星旗抗日时期【伪蒙政府】(1936年5月12日-1945年)国号:(伪)蒙疆国中央政府:蒙古军政府1937年改为蒙古联盟自治政府1939年改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41年改为蒙古自治邦国家元首:云端旺楚克(云王)1936年5月12日-1938年3月23日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1938年3月23日-1945年首都:呼和浩特1939年迁至张家口国旗:蓝底“红黄白竖条”旗1937年改为蓝底“红蓝黄白横条”旗1939年改为黄底“蓝中白细条两边均有,红粗条中心”旗抗日时期【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或【伪北京政府】(1937年12月14日-1940年3月30日)国号:(伪)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国家元首:王克敏(主席)驻地:北京国旗:中间火把,“和平反共建国”,红黄蓝白黑条“五色旗”抗日时期【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1938年3月28日-1940年3月30日)国号:(伪)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国家元首:梁鸿志(行政院长兼交通部长)驻地: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中间火把,“和平建国”,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抗日时期【伪南京国民政府】(1940年3月30日-1945年8月16日)国号:(伪)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家元首:汪精卫(主席)首都:南京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上方加上三角黄旗“和平反共建国”1943年改为青天白日满地红【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至今)(合法政府)【时间顺序版】【1840-1850年】国家名称:大清帝国中央政府:清政府(合法)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旻宁(道光皇帝)首都:北京国歌:无国旗:无【1850-1861年】国家名称:大清帝国中央政府:清政府(合法)国家元首:爱新觉罗·奕詝(咸丰皇帝)首都:北京国歌:无国旗:无【1861-1875年】国家名称:大清帝国中央政府:清政府(合法)国家元首:爱新觉罗·载淳(同治皇帝)首都:北京国歌:无国旗:三角黄龙旗(1862年出现)【其中包括】(1851.1.11-1864.7)国号:太平天国中央政府:太平天国政府(太平天国运动政权)国家元首:洪秀全(天王)首都:天京(南京)【1875年-1908年】国家名称:大清帝国中央政府:清政府(合法)国家元首:爱新觉罗·载湉(光绪皇帝)首都:北京国歌:《普天乐》(1880年出现,非官方,代国歌)《李中堂乐》(1896年出现,非官方,代国歌)《颂龙旗》(1906年出现,大清陆军军歌,非官方,代国歌)国旗:三角黄龙旗黄龙旗(1888年改“黄底蓝龙戏红珠图” 即黄龙旗为国旗)【1908年-1912年2月12日】国家名称:大清帝国中央政府:清政府(合法)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首都:北京国歌:《颂龙旗》(1906年出现,大清陆军军歌,非官方,代国歌)《巩金瓯》(1911年出现,正式国歌)国旗:黄龙旗【其中包含】(1911.10.11 -1912.1.1)国号:中华民国地方政府: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 (辛亥革命地方政权)地方元首:黎元洪(都督)军旗:铁血十八星旗【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合法)国家元首:孙中山(临时大总统)首都:南京(临时首都)国歌:《五旗共和歌》(临时国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12年3月10日-1913年10月6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合法)国家元首:袁世凯(临时大总统)首都:北京国歌:《五旗共和歌》(临时国歌)《卿云歌》(1913年出现,临时国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13年10月6日-1916年6月6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国家元首:袁世凯(第一任大总统)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临时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1915年出现,正式国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其中包含】(1915.12.12 -1916.3.22)国号:中华帝国中央政府:中华帝国政府(袁世凯复辟帝制)国家元首:袁世凯(洪宪皇帝)首都:北京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国旗:五色叉字旗(1915.12.25-1916.6)国号:中华民国地方政府:云南护国军政府(护国运动政权)地方元首:唐继尧(都督)【1916年6月6日-1917年7月1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皖系)国家元首:黎元洪(大总统)首都:北京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其中包含】(1917.7.1 -1917.7.12 )国号:大清帝国中央政府:清政府(张勋复辟帝制)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溥仪(宣统皇帝)首都:北京国歌:《巩金瓯》国旗:黄龙旗【1917年7月12日-1918年10月10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皖系)国家元首:冯国璋(代理大总统)首都:北京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其中包括】(1917.9.1-1918.5.4)国号:中华民国政府:中华民国军政府(广州)(第一次护法运动政权)元首: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皖系)国家元首:徐世昌(第二任大总统)首都:北京国歌:《中华雄立宇宙间》《卿云歌》(1919年出现,正式国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22年6月2日-1922年6月11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直系)国家元首:周自齐(国务总理摄政)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22年6月11日-1923年6月13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直系)国家元首:黎元洪(大总统)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其中包括】(1921.4.7-1922.8)国号:中华民国政府:广东护法军政府(第二次护法运动政权)元首: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1923年6月13日-1923年10月10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直系)国家元首:高凌霨(国务总理摄政)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23年6月13日-1924年11月2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直系)国家元首:曹锟(第三任大总统)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24年11月2日-1924年11月23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直系)国家元首:黄郛(国务总理摄政)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24年11月23日-1926年4月20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奉系)国家元首:段祺瑞(临时执政)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26年4月20日-1927年6月16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政府(合法,北洋政府,奉系)国家元首:胡惟德颜惠庆杜钖圭顾维钧(国务总理先后摄政)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其中包括】(1923.3.2-1925.7.1)国号:中华民国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北伐战争前期政权)元首:孙中山(大元帅)胡汉民(代理大元帅)(1925.7.1-1926.12.5)国号:中华民国政府:广州国民政府(北伐战争政权)元首:汪精卫(主席)谭延闿(代理主席)国歌:《国民革命歌》(1926年出现,非官方)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1927年6月18日-1928年6月3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北洋军政府(或安国军政府)(合法,北洋政府,奉系)国家元首:张作霖(安国军陆海大元帅)首都: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其中包括】(1927.2.21-1927.8.25)国号:中华民国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北伐战争后期政权)元首:汪精卫、谭延闿、孙科、徐谦、宋子文五人共同负责(国民政府常务委员)(1927.4.18 -1928.2)国号:中华民国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战争后期政权)元首:胡汉民(国民政府主席)首都:南京国歌:《国民革命歌》(非官方)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1928.2-1928.10)国号:中华民国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战争后期政权)元首:谭延闿(国民政府主席)首都:南京国歌:《国民革命歌》(非官方)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1928年10 月-1931年12月】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合法)元首:蒋介石(国民政府主席)首都:南京国歌:《国民革命歌》(非官方)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1931年12月-1943年8月】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合法),1938年迁至重庆国民政府(合法)元首:林森(国民政府代理主席,1932年1月起担任国民政府主席)首都:南京,1938年迁至重庆(陪都)国歌:《国民革命歌》(非官方)《中华民国国歌》(即《三民主义歌》)(1937年出现,正式国歌)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其中包括】(1931.11.7-1937.9.6)国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5年改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苏维埃政权)国家元首:毛泽东(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主席)首都:瑞金,1935年迁至延安国歌:《国际歌》国旗:红底白色五星,镰刀斧头旗(1933.11.22-1934.1.13)国号:中华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福建人民政府)(闽变政权)国家元首:李济深(政府主席)首都:福州国旗:上红下蓝,中嵌黄色五角星旗【1943年8月-1948年5月】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重庆国民政府(合法),1946年迁回南京国民政府(合法)元首:蒋介石(国民政府代理主席,1943年10月担任国民政府主席)首都:重庆(陪都),1946年还都,南京国歌:《中华民国国歌》(即《三民主义歌》)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其中包括】(1932.3.1-1945.8.15)国号:(伪)满洲国,1934年改称(伪)满洲帝国中央政府:满洲国政府(伪日政权)国家元首:爱新觉罗·溥仪(政府执政,1934年改称康德皇帝)首都:新京(长春)国歌:《满洲国国歌》国旗:黄底“红蓝白黑条”旗(1936.5.12-1945)国号:(伪)蒙疆国中央政府:蒙古军政府(伪日政权)1937年改为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伪日政权)1939年改为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伪日政权)1941年改为蒙古自治邦(伪日政权)国家元首:云端旺楚克(云王),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1938年接任)首都:呼和浩特,1939年迁至张家口国旗:蓝底“红黄白竖条”旗1937年改为蓝底“红蓝黄白横条”旗1939年改为黄底“蓝中白细条两边均有,红粗条中心”旗(1937.12.14-1940.3.30)国号:(伪)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伪日政权)国家元首:王克敏(主席)驻地:北京国旗:中间火把,和平反共建国,红黄蓝白黑条“五色旗”(1938.3.28-1940.3.30)国号:(伪)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伪日政权)国家元首:梁鸿志(行政院长兼交通部长)驻地:南京国歌:《卿云歌》国旗:中间火把,和平建国,红黄蓝白黑“五色旗”(1940.3.30-1945.8.16)国号:(伪)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伪日政权)国家元首:汪精卫(主席)首都:南京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上方加上三角黄旗“和平反共建国”1943年改为青天白日满地红【1948年5月-1949年4月23日】国家名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合法)元首:蒋介石(总统),李宗仁(1949年1月任代理总统)首都:《中华民国国歌》(即《三民主义歌》)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1949年10月1日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1913年袁世凯是什么职务1913年袁世凯是什么职务1913年10月6日,国会选举袁世凯为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随即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就职。
袁世凯在清朝是什么职务1859年9月16日,袁世凯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一个世代官宦的家族。
父祖多为地方名流。
袁家在清道光年间开始兴盛,袁世凯的从叔祖父袁甲三曾署理漕运总督,也是淮军重要将领,为其家族成员对袁世凯的思想境界有深刻影响。
叔祖袁甲三曾督办安徽团练,累官至漕运总督。
父袁保中系地方名绅。
叔父袁保庆曾在甲三军中带兵,官至江南盐巡道。
袁世凯自幼过继保庆为嗣子,少年时随嗣父先后到济南、南京等地读书。
保庆死后,复随甲三子、户部侍郎袁保恒至北京就读。
1876年(光绪二年)和1879年,袁世凯两次乡试都未考中,遂决计弃文就武。
1881年5月,袁世凯至山东登州,投靠保庆的结拜兄弟吴长庆,任“庆军”营务处会办。
吴长庆为淮军统领,统率庆军六营驻防登州,督办山东防务。
袁世凯于清末投身行伍,至入值军机,内阁总理大臣。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经南北议和,就任首任大总统,1916年初袁世凯恢复帝制,名洪宪皇帝。
称帝断了各路军阀当权的梦想,前云南都督蔡锷领导护国军誓师北上讨袁,袁世凯为避免国家分裂,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凯在郁愤中病死。
袁世凯病逝后,遵其“葬吾洹上”的遗愿,将其葬于河南安阳市洹水北岸,陵墓由北洋*** 筹资兴建的,后称“袁林”或“袁公墓”。
1881年(光绪七年)任“庆军”营务处会办1882年(光绪八年)任通商大臣暨朝鲜总督,并得清 *** 奖叙五品同知衔1884年(光绪十年)任驻汉城清军“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任直隶(今河北)按察使(从二品)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任工部右侍郎(从二品)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任山东巡抚(从二品)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暂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正二品)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任北洋大臣,兼任政务处参预政务大臣和练兵大臣(从一品)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任会办大臣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任军机大臣1911年(宣统三年)任内阁总理大臣(内阁的最高负责人)1912年(民国元年)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蒋介石在袁世凯时期什么职务!袁世凯执掌共和*** 后,蒋中正跟随孙中山,穿梭日本和上海的租界。
中国历史上的伟大领袖中国历史上涌现过许多伟大的领袖,他们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在国家发展和社会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中国历史上的伟大领袖的简要介绍。
1.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他将中国的各个国家统一起来,建立了强大的秦朝。
秦始皇致力于治理国家和加强中央集权,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对法律、货币、文字和度量衡的统一,以及修建了著名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奠定了中国历史上强大中央集权的基础。
2. (1893年-1976年)是中国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领袖和革命家。
他领导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20年的革命战争,并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领导风格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农村革命,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如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的领导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和政治的面貌。
3. (1904年-199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的领导力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强调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推行了一系列开放政策,吸引了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并在国内外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4. (192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领袖,他在1990年至2002年期间担任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致力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出了重要理论和政策,如"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他的领导使中国在经济和国际地位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5. (1953年-)是当前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国共产领袖之一。
他在领导岗位上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着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中国与世界的合作与交流。
积极推动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改革,以实现中国的繁荣和发展。
这些伟大的领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影响力持久而深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目录来源:/content/10/1017/00/1576800_61636243.shtml中国文化史500疑案【上.下】搜集编制:温柔细雨◆简介◆序一千秋功罪帝王篇◆有没有过尧舜禅让?◆周太王亶父号“古公”吗?◆武王伐纣究竟在哪一年?◆周穆王到过西域吗?◆太伯是吴国的开创者吗?◆越王勾践是否夏禹的后代?◆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曹操赤壁战败的原因是什么?◆北朝17位帝后为何出宫为尼?◆建文帝的下落如何?◆明景帝是有疾而终还是被害身亡?◆崇祯皇帝死于何地?◆清太祖为何杀害同胞弟?◆顺治皇帝有没有皈依空门?◆康熙皇帝是病死还是被鸩毒而死?◆雍正皇帝是怎样嗣位的?◆雍正皇帝是否改过遗诏?◆雍正皇帝有没有用和尚密参朝政?◆同治皇帝到底死于何病?◆袁世凯告密导致了戊戌政变吗?◆袁世凯是怎样呜呼哀哉的?将相篇◆伊尹是圣贤还是巨奸?◆周公有没有篡位称王?◆周公祈求代死、纳册金縢之匮是否事实?◆庞涓是否指挥过马陵之战?◆韩信被杀的原因是什么?◆李广为何不得封侯?◆马谡该不该斩?◆关羽有没有后代?◆杨宗保是男性还是女性?◆北宋“三陈”是何方子孙?◆韩侂胄是忠臣还是奸臣?◆文天祥究竟是哪里人?◆陆秀夫是陆游的曾孙吗?◆史可法死于扬州之役吗?◆郑成功死于何因?◆年羹尧因何被杀?◆孤拔死于何处?为何人击毙?◆海龄是怎样死的?◆林则徐是病死还是被人毒死?◆翁同龢缘何开缺?◆赵舒翘是怎样获罪和身亡的?◆吴禄贞被刺是谁主谋的?◆蔡锷是怎样逃离北京的?◆黎元洪“床下都督”有否其事?◆李纯是死于“妻妾暖昧情事”吗?政事篇◆殷都屡迁的原因是什么?◆“共和”年间执掌国政者是谁?◆卧薪尝胆的故事是真是假?◆世卿世禄制是怎样形成的?◆谁是晋阳起兵的首谋者?◆井田制是如何施行的?◆古代户口制度始于何时?◆科举制度是何时创立的?◆唐朝“神龙”年号是谁制定的?◆陈桥驿兵变是怎么一回事?◆郑和下西洋的使命是什么?◆“东林党”“东林”之名从何而来?◆八旗创建于哪一年?◆乾隆年间的“越班事件”是怎么一回事?◆光绪年间疯子大闹金銮殿真相如何?◆戊戌变法发生在哪一天?烽火篇◆庄是楚国将军,还是农民领袖?◆陈涉究竟是何地人?◆田横五百壮士的最后结局如何?◆孙恩、卢循的水上活动与五斗米道有关吗?◆黄巢最后有没有剃发为憎?◆李顺的结局是否被杀?◆李顺下落不明的原因是什么?◆方腊的出身是“富户”还是“雇工”?◆刘福通、韩林儿是怎样死的?◆葛成为何易名葛贤?◆奉天玉和尚是否李自成?◆有没有李岩其人?◆有没有红娘子其人?◆谁是三元里杭英斗争的组织者?◆洪秀全是怎样死的?◆“干王书谕”是真迹还是赝品?◆冯云山是战死于蓑衣渡吗?◆《李秀成自述》的真相如何?◆东西捻军于何时间地分军?◆太平天国失败后有多少人流亡海外?◆义和团中的“黄莲圣母”是何许人?◆宋景诗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孙中山和黄兴相识的介绍人是谁?兵刑篇◆古代驱兽作战始于何时?◆周代有军一级编制吗?◆寓兵于农始于西周吗?◆方阵始于何时?◆文官武将何时分开?◆军队斩首何时开始?◆水军何时开始建立?◆军法始于何时?◆间谍始于何时?◆盔甲何时产生?◆致远舰是怎样沉没的?社会篇◆夏商人口究竟有多少?◆西周的“庶人”是什么身份?◆古代土地买卖出现于何时?◆古代商业广告始于何时?◆古代公证始于何时?◆“黎民”二字如何解释?◆十六国北朝时期人口有多少?◆1906年留日孝生人数知多少?◆大龙邮票是什么时候发行的?二名人悬案隐士篇◆伯夷、叔齐是饿死在首阳山吗?◆介子推隐居于何处?◆陶弘景、卢藏用算不算真隐士?◆刘勰隐居写《文心雕龙》的定林寺在哪里?◆佘太君隐居于海外吗?◆姚平仲有没有在青城山隐居?◆林逋为何隐居孤山?◆王冕隐居地在哪个九里山?学者篇◆孔子是私生子吗?◆孔子有没有为季札写过碑文?◆孟轲何时被称为“亚圣”?◆杨朱与庄周是同一个人吗?◆扁鹊是什么时代人?◆董狐是不是“直笔良史”?◆韩非的死因是什么?◆司马迁卒年及其死因真相如何?◆张仲景当过长沙太守吗?◆鉴真和尚双目有没有失明?◆郦道元生于何年?◆王羲之终老何处?◆黄宗羲因何东渡日本?掌故篇◆“莫须有”是什么意思?◆“风马牛不相及”中的“风马牛”如何理解?◆“县官不如现管”中的“县官”是指谁?◆“幽闭”是一种什么刑罚?宫怨篇◆西施的归宿如何?◆王昭君为何出塞?◆貂蝉是吕布之妻吗?◆杨贵妃有没有亡命日本?◆梅妃有无其人?◆花蕊夫人究竟是谁?◆李师师晚年何处去?◆董小宛的下落如何?◆陈圆圆香魂归何处?◆珍妃是怎样堕井溺死的?迷案篇◆孔子是否杀了少正卯?◆章怀太子李贤是怎么死的?◆永泰公主之死与武则天有关吗?◆杀害岳飞的元凶是谁?◆明成祖朱棣的生母是谁?◆明代权妃死于何因?◆郦学史上的“戴袭赵书”疑案真相如何?质疑篇◆徐福有没有东渡日本?◆计然是人名还是书篇名?◆李冰与鳖灵是同一人吗?◆陈寿“索米”,真乎?伪乎?◆是谁在岳飞脊背上刺“尽忠报国”?◆马可。
中国近代史人物简介中国近现代史1.林则徐:封建地主阶级代表。
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者。
(1)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2)到达广州暗访密查,缉拿烟贩。
(3)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
(4)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5)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积极防御,使英军无隙可乘。
(6)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7)学习他以国家危亡为已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2.左宗棠:清朝地方官员。
(1)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洋务运动的代表之一,创办福州船政局,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
(3)1875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根据他的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还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同时对新疆的建设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4)作为爱国者的左宗棠在收复新疆和建设新疆上功不可没,纵观左宗棠的一生,功大于过。
(5)与其相关的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6)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奏稿》(7)“天地正气”——左宗棠题字刻石。
(藏陕西西安碑林)(8)学习他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而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P151.力主收复新疆。
2.1876年,率领清军分路进入新疆,先后收复乌鲁木齐、吐鲁番、南疆。
3.协助曾纪泽收复伊犁。
4.1884年,清政府根据他的建议,设立新疆行省。
3.邓世昌:清朝将领,致远舰的管带。
爱国民族英雄。
(1)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为保护旗舰,沉着应战,最后壮烈牺牲。
(2)名言:“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3)光绪帝为其题词:“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4)学习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键入文字]
“共和”年间执掌国政者是谁?
中国历史有明确纪年的是《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记载之共和元年。
这一年(公元前841 年),西周镐京的国人因不堪厉王的暴政,举行了暴动,结果是厉王被逐于彘(今山西霍县),天子大权由他人执掌,直至共和十四年宣王立。
然而,共和年间执掌国政者是谁?这个问题历来就有两说:一说是周公、召公;一说是共伯和。
前一说源于《史记。
周本纪》: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此共和两字,前一字为副词,后一字为动词,意谓两公和衷共济,代周王行政。
从司马氏说的古代着名学者不少,如韦昭(《国语解》)、杜预(《左传注》)、司马光(《稽古录》)、李贽(《史纲评要》)等。
后一说源于《竹书纪年》:共伯和干(夺)王位。
此谓因共伯和其人代行王政,故而称共和。
从《纪年》之说的学者亦不少,如郦道元(《水经注》),苏辙(《古史》)、罗泌(《路史》)、顾炎武(《日知录》)、梁玉绳(《史记志疑》)等。
延至现代,史学家们的观点仍分为两派。
范文澜、李亚农、林汉达等学者认为从《史记》说为当。
他们认为,当时国人起而暴动,仅限于反抗厉王过度的暴政,本意并非要推翻文武以来的王统,只指望由较厉王仁贤的统治者来代替厉王。
当时,周公是宗周的第一家贵族,召公是第二家贵族,并且曾谏阻厉王勿以暴虐弭谤。
周、召二公得到国人的拥戴是很自然的,贵族共和在当时实不失为是一种适合情势的政治制度。
再者,根据史籍所载,共伯和是卫厘侯之子。
《史记。
卫康叔世家》载:卫厘侯卒,长子共伯余即位,其弟伯和袭杀其兄,夺得卫主之位,此即为卫武公。
然而,据《史记》年表,卫厘侯十三年,厉王出奔。
厘侯二十八年(前827 年),周宣王立。
卫厘侯四十二年(前812 年)厘侯卒,共伯和(武公)嗣位,然而,此时已是宣王十六年。
也就是说,厉王出奔时,厘侯尚在位,共伯和还只是侯国的一个世子,年岁亦小。
在春秋时期,世卿权重,尚不敢干诸侯之位,共伯和作为侯国一世子,在嫡长继承制极端严格的西周,岂能轻易一跃而登周天子大位?另外,史书多载共伯和有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