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高考物理人教3.2
- 格式:doc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14
阶段检测评估(三)(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本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首先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科学家是 ( ) A.笛卡儿 B.伽利略 C.牛顿 D.惠更斯 【答案】 B2.关于力学单位制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g 、m/s 、N 是导出单位 B.kg 、m 、J 是基本单位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D.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 【答案】 D3.(2012广东韶关月考)如图所示,小球静止在小车中的光滑斜面A 和光滑竖直挡板B 之间,原来小车向左匀速运动.现在小车改为向左减速运动,那么关于斜面对小球的弹力A N 的大小和挡板B 对小球的弹力B N 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 N 不变B N ,减小B.A N 增大B N ,不变C.B N 有可能增大D.A N 可能为零【解析】 分析小球受力如图所示,竖直方向:A N cos mg θ=,水平方向:A N sin B N ma θ-=,可知A N ,不变B N ,减小,选项A 正确.【答案】 A4.(2012浙江杭州月考)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它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块沿斜面下滑.关于物块下滑过程中对斜面压力大小的解答,有如下四个表达式.要判断这四个表达式是否合理,你可以不必进行复杂的计算,而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进行分析,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根据你的判断,下述表达式中可能正确的是( )A.2sin sin Mmg M m θθ-B.2sin sin Mmg M m θθ+C.2cos sin Mmg M m θθ-D.2cos sin Mmg M m θθ+【解析】 用特殊值判断,当0θ=时,物块下滑过程中对斜面压力大小应为mg,代入判断知选项C 、D 符合要求,当θ为一定值时,C 项的分母可以为零,显然不符实际情况,所以只有选项D 正确. 【答案】 D5.如图所示,固定斜面倾角为θ,整个斜面长分为AB 、BC 两段,AB=2BC.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与AB 、BC 两段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μ、2μ.已知P 由静止开始从A 点释放,恰好能滑动到C 点而停下,那么θ、1μ、2μ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A.tan 1223μμθ+=B.tan 122μμθ+=C.tan 122θμμ=-D.tan 212θμμ=- 【解析】AB段:1a g=sin1gθμ-cos212B AB v a s BCθ,=,段:2a g =sin 2g θμ-cos 222B BC v a s θ,-=,又2AB BC s s =,解以上各式得tan 1223μμθ+=,选B.【答案】 B6.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操运动员何雯娜取得女子蹦床项目金牌的优异成绩.通过传感器将弹簧床面与运动员间的弹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计算机上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假设表演时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运动,当地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依据图象给出的信息可知,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和离开弹簧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A.250 kg 1.6 mB.50 kg 3.2 mC.250 kg 4.8 mD.50 kg 5 m【解析】 由图象可知运动员运动前 0500mg F == N m=50 kg由图象可知运动员运动稳定后每次腾空时间为: t=11 s-9.4 s=1.6 s运动员离开弹簧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122()3t H g ==.2 m.选项B 正确. 【答案】 B7.如图1所示,当A 、B 两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时,用水平恒力F 作用于A 的左端,使A 、B 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1a 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1N .如图2所示,当A 、B 两物块放在固定光滑斜面上时,此时在恒力F 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a 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2N ,则有关12a a ,和1N 、2N 的关系正确 的是 ( )A.12a a >B.12a a =C.12N N >D.12N N =【解析】 图1:对整体1()A B F m m a ,=+,对11B B N m a ,=;图2:对整体()A B F m m g,-+sin2()A B m m a θ=+,对2B B N m g,-sin2B m a θ=,解得1212BA Bm m m a a N N F +>,==,选项rmA 、D 正确.【答案】 AD8.(2011新课标卷,2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m 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2m 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力F=kt(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1a 和2a ,下列反映1a 和2a 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解析】 木块和木板之间相对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在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前,木块和木板以相同加速度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1212kt m m a a +==,木块和木板相对运动时211m g m a μ,=恒定不变22ktm a g μ,=-.所以正确选项是A.【答案】 A9.如图所示,一粗糙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1v 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的左、右两端皆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恒定的速度2v 沿水平面分别从左、右两端滑上传送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右端滑到左端所需的时间一定大于物体从左端滑到右端的时间B.若21v v <,物体从左端滑上传送带必然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C.若21v v <,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则物体可能到达左端D.若21v v <,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又回到右端,在此过程中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 【解析】 如果物体的初速远大于传送带的速度,不论从右端还是从左端滑上去,所受的摩擦力都可能一直是阻力,这样物体的加速度是一样的,时间相同,A 错;若21v v <,物体从左端滑上传送带必然先做加速运动,如果能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就做匀速运动,但也有可能加速到右端,仍小于传送带速度,这样从左端到右端就一直加速了,B 错;若 21v v <, 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开始做减速运动,当传送带长度较小时,则物体可能到达左端,C 对;若21v v <,物体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又回到右端,在此过程中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D 对. 【答案】 CD10.如图所示,A 、B 两条直线是在A 、B 两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拉质量分别是A m 和B m 的物体实验时得出的两个加速度a 与拉力F 的关系图线,由图分析可知( ) A.比较两地的重力加速度,有A B g g > B.比较两物体的质量,有A B m m > C.比较两地的重力加速度,有A B g g = D.比较两物体的质量,有A B m m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0F mgF mm a g F -==-,=时,a=-g 为纵轴上的截距,由图线知,截距相等,所以A g =B g ,图线的斜率为1mA ,的斜率大于B 的斜率,所以A B m m <.【答案】 CD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本题共包括2个小题,共16分.把答案填到题中横线上或按要求作答.11.(8分)(1)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所安装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若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请从该同学的装置和操作中指出存在的问题或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图是(1)中更正后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 s,求出小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m/s 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 (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通过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而打点计时器需要使用交流电源;小车运动中受到摩擦力,故需要使木板形成斜面以平衡摩擦力,连接小车的细绳要平行于木板;为了便于实验,小车应放在打点计时器左端附近. (2)小车运动加速度需要利用”逐差法”计算,即有6543212()()(3)4s s s s s s T a ++-++==.0 m/s 2.【答案】 (1)用交流电源;细绳要平行于木板;木板右侧垫起以平衡摩擦力;小车应放在打点计时器左端附近(4分) (2)4.0(4分)12.(8分)请完成以下两小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 、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木板置于MN 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0F ,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1F ,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 处的时间t.(1)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 、t 表示为a= ;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即可) .(2)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 与弹簧秤示数1F 的关系.下列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 .(3)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 .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解析】 (1)木板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有22at d =,得22dt a =.为减少测量的偶然误差,可采用多次测时间取平均的办法.(2)题中”再将木板放回原处按住……示数1F ,然后释放木板”表明将瓶和水的重力Mg 看做等于细绳的拉力F,而当木板运动后F<Mg,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加速度变大,F 和Mg 的差别变大,而加速度F mg F mm a g μμ-==-,式中的F 采用瓶和水的重力M,比实际的大,作一平行于横轴的线,可知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aF 图象按c 项图示发生弯曲. (3)水的质量变化可以很小,选项B 、C 正确.【答案】 22(1)(2dt分) 可采用多次测时间取平均的办法(2分) (2)c(2分) (3)BC(2分)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4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3.(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θ=○的足够长的固定的斜面底端有一质量m=1.0 kg 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0μ=.25.现用轻细绳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动,拉力F=10.0 N,方向平行斜面向上.经时间t=4.0 s 绳子突然断了,求:(1)绳断时物体的速度大小.(2)从绳子断了开始到物体再返回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间.(sin37○=0.60,cos37○=0.80,g 取10 m/s 2) 【解析】 (1)第一阶段:物体在拉力F 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sin mgcos 1F mg ma θμθ--=1011006025110081-⨯⨯.-.⨯⨯⨯.= m/s 2=2 m/s 2(2分)位移2211112224s a t ==⨯⨯ m=16 m (1分) 绳断时物体速度1124v a t ==⨯ m/s=8 m/s. (1分)(2)第二阶段:绳断后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到最高点,加速度2a g =sin g θμ+cos 100θ=⨯.6 m/s 2+0.25⨯100⨯.8 m/s 28= m/s 2 (1分)时间12828v a t == s=1 s (1分)位移1822221v s t ==⨯ m=4 m (1分) 第三阶段: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返回底端加速度3a g =sin g θμ-cos 100θ=⨯.6 m/s 20-.25100⨯⨯.8 m/s 24= m/s 2 (1分)根据2112332s s a t += 有时间1232()2(164)34s s a t +⨯+==s 10=s (1分)所以从绳断到返回斜面底端,物体运动时间t′23(110)t t =+= s. (1分)【答案】 (1)8 m/s (2)(110) s 14.(10分)(2012河南卫辉高三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4 kg 的小球用细绳拴着吊在行驶的汽车后壁上,绳与竖直方向夹角37θ=○.已知g=10 m/s 2,sin37○=0.6,cos37○=0.8,求:(1)汽车匀速运动时,小球对细线的拉力大小和对车后壁的压力大小;(2)当汽车以a=10 m/s 2向右匀减速行驶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和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大小. 【解析】 (1)匀速运动时,由平衡条件得: Tsin N F θ= (1分) Tcos mg θ= (1分)代入数据得:T=50 N N F ,=30 N (1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球对细线的拉力为50 N,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大小为30 N. (1分)(2)当汽车向右匀减速行驶时,设车后壁弹力为0时的加速度为0(a 临界条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sin 0ma T θ=,cos mg θ=. (2分)代入数据得:0a g =tan 3410θ=⨯ m/s 27=.5 m/s 2. (1分) 因为a=10 m/s 20a >,所以小球不再和车后壁接触,所以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N 'F =0. (2分) 对细线的拉力T′22()()402mg ma =+= N=56.56 N. (1分)【答案】 (1)T=50 N N F ,=30 N (2)N 'F =0,T′=56.56 N15.(12分)(2012江苏无锡调研)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4 m/s 顺时针运行,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 θ=37○.现将质量m=2 kg 的小物品轻放在其底端(小物品可看成质点),平台上的人通过一根轻绳用恒力F=20 N 拉小物品,经过一段时间物品被拉到离地高为H=1.8 m 的平台上,如图所示.已知物品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μ=.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g 取10 m/s 2,sin37○=0.6,cos37○=0.8.(1)物品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平台上所用的时间是多少?(2)若在物品与传送带达到同速瞬间撤去恒力F,求物品还需多少时间离开传送带? 【解析】 (1)物品在与传送带速度v=4 m/s 相等前,有: F mg μ+cos37○-mgsin37○1ma = (1分) 解得18a = m/s 2(1分) 由11v a t =得10t =.5 s (1分) 位移211111x a t == m (1分) 随后有:F mg μ-cos37○-mgsin37○2ma = (1分) 解得20a =,即物品随传送带匀速上升, 位移2x H =/sin37○12x -= m (1分)22t x =/v=0.5 s (1分)总时间为121t t t =+= s. (1分)(2)撤去F 后mg μ,cos37○-mgsin37○3ma = (1分)32a =- m/s 2 (1分)假设物品向上匀减速到速度为零时,通过的位移为3x23324v a x -== m>2 m (1分)由2123332x vt a t =+得:3(2t = s 或3(2t = s>0.5 s(舍去). (1分)【答案】 (1)1 s (2)(2) s16.(12分)(2011山东实验中学期中)物体A 的质量M=1 kg,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车B 的质量为m=0.5 kg 、长L=1 m.某时刻A 以04v =m/s 向右的初速度滑上木板B 的上表面,在A 滑上B 的同时,给B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忽略物体A 的大小,已知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μ=.2,试求:(1)若F=5 N,物体A 在小车上运动时相对小车滑行的最大距离; (2)如果要使A 不至于从B 上滑落,拉力F 大小应满足的条件.【解析】 (1)物体A 滑上木板B 以后,做匀减速运动,有 mg μ=A ma 得2A a g μ== m/s 2(1分)木板B 做加速运动,有B F mg Ma μ+=,得:14B a = m/s 2 (1分)两者速度相同时,有0A B v a t a t -=,得:t=0.25 s (1分)A 滑行距离:20A A s v t a t =-/2=15/16 m (1分)B 滑行距离:2B B s a t =/2=7/16 m (1分) 最大距离:∆0A B s s s =-=.5 m. (1分)(2)物体A 不滑落的临界条件是A 到达B 的右端时,A 、B 具有共同的速度1v ,则:22201122ABv v v a a L -=+(1分) 又:011ABv v v a a -=(1分)可得:6B a = m/s 2由211B F m a m g μ=-= N (1分)若F<1 N,则A 滑到B 的右端时,速度仍大于B 的速度,于是将从B 上滑落,所以F 必须大于或等于1 N. (1分)当F 较大时,在A 到达B 的右端之前,就与B 具有相同的速度,之后,A 必须相对B 静止,才不会从B 的左端滑落.即有F=11()m m a m g m a μ+,= (1分) 所以F=3 N若F 大于3 N,A 就会相对B 向左滑下.综上,力F 应满足的条件是:1 N 3F ≤≤ N. (1分) 【答案】 (1)0.5 m (2)1 N 3F ≤≤ N。
第二章 近代物理初步第一节 波粒二相性随堂演练巩固1.(2011上海单科,3)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 )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B 。
改用X 射线照射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D 。
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解析】 根据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可知,应选用频率高于原紫外线的光.【答案】 B2。
根据爱因斯坦光子说,光子能量E 等于(h 为普朗克常量,c 、λ为真空中的光速和波长)( ) A.c h λ B.c h λC 。
h λD.h λ 【解析】 光的频率ν在任何介质中不变,在真空中有v=c/λ,则E h hc ν==/λ。
【答案】 A3。
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答案】 A4.(2011福建理综,29(1))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km E 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0ν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A.逸出功与ν有关B 。
km E 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 。
0νν<时,会逸出光电子 D 。
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解析】 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逸出功,只与金属有关,图线的斜率k=W/0h ν=,选项A 错误D 正确;从图可知km E ,只与ν有关0νν,<时km 0E ,=,没有逸出光电子,选项C 错误.【答案】 D5.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 。
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B.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C 。
目录第一部分必考部分专题一直线运动专题二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专题四圆周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专题五功和能专题六带点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专题七直流、交流电路专题八带电粒子在磁场和复合场中的运动专题九电磁感应及综合应用专题十实验基础与创新设计专题十一中学物理思想方法第二部分选考部分专题十二热学专题十三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专题十四光学、电磁波与相对论初步专题十五动量专题十六原子物理参考答案专题一直线运动【考试说明】【考情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v-t图像是高考的热点知识.本专题是学习动力学的基础,高考经常与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以及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高考中单独考查本专题知识不多,而往往以生活、生产和科技实际为背景,结合电场知识、声波、电磁波传播等知识,组成情景复杂的综合题(如运动形式变化或运动方向变化或两物体相向运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对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运用函数、图像、极值处理问题的能力).【知识网络】【基础整合】12(1)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即 ,推广为x m —x n = ; (2)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t/2= = 。
思想方法3、灵活运用平均速度公式会给解题带来方便。
4、解运动学问题要充分发挥运动示意图和运动的速度图像的作用。
5、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要注意灵活使用各种比例关系。
6、灵活运用反演法、对称法等特殊方法解题。
7、追及、相遇问题要特别注意临界问题的出现以及临界条件的分析。
基础自测 1、(08高考宁夏卷)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 1时相交于P 点,P 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 ,△OPQ 的面积为S .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 .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 的组合可能是 ( )A. t′=t 1 ,d=SB. t′=111,24t d S =C. t′111,22t d S ==D. t′=113,24t d S =2、(08扬州调研卷)如图所示的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 .s-t 图象中t 1时刻v 1>v 2C .v-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两图象中,t 2、t 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3、(08苏北四市调研卷)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像.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九(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D.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解析】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理想斜面实验是伽利略做的,不是牛顿做的.【答案】 A2.如图所示,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的光滑金属轨道,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轨道所在平面,轨道的一端与一电阻R相连;具有一定质量的金属杆ab放在轨道上并与轨道垂直,对杆ab施加一平行于导轨的水平恒力F,使它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用E表示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I表示回路中感应电流,杆和导轨的电阻、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均可不计,则在杆加速运动的过程中,电阻R消耗的功率等于A.力F做功的功率B.安培力的功率的绝对值C.F与安培力的合力功率D.I与E的乘积【解析】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F的功代表消耗的外界能量,安培力的功等于电阻R上消耗的电能,F与安培力的合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选项B正确;另外D也正确.【答案】 BD3.(2011北京海淀高三期末练习,2)如图所示,矩形导线框abcd与无限长通电直导线MN在同一平面内,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由M到N,导线框的ab边与直导线平行.若直导线中的电流增大,导线框中将产生感应电流,导线框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则以下关于导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A.导线框有两条边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B.导线框有两条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相等C.导线框所受的安培力的合力向左D.导线框所受的安培力的合力向右【解析】 导线框的bc 和ad 两条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楞次定律可以判断出,导线框所受的合力方向向右,选B 、D. 【答案】 BD4.(2010江苏物理,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感L 的电阻不计,电阻R 的阻值大于灯泡D 的阻值,在t=0时刻闭合开关S,经过一段时间后,在1t t =时刻断开S,下列表示A 、B 两点间电压AB U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解析】 开关闭合时,线圈的自感阻碍作用可看做电阻,线圈电阻逐渐减小,并联电路电阻逐渐减小,电路总电阻变小,电路总电流变大,电压AB U E I r =-总逐渐减小;开关闭合后再断开时,线圈的感应电流与原电流方向相同,形成回路,灯泡的电流与原来相反,并逐渐减小到0,所以本题选【答案】 B5.(2012湖北宜昌模拟,10)如图所示,一根电阻为R=18 的均匀电阻丝做成一个半径为r=1 m 的圆形导线框,竖直固定放置在如图所示的有界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磁感应强度B=0.5 T,现有一根质量为电阻不计的导体棒,自圆形线框ab 位置由静止沿线框平面下落,导体棒在下落过程中始终与线框保持良好接触且与圆形线框平面平行,已知下落到经过圆心O 所在位置时棒的加速度大小为18a = m/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A.导体棒经过圆心O 点时的速度是0.9 m/sB.导体棒经过圆心O 点时的速度是3.6 m/sC.导体棒经过圆心O 点时导体棒中的电流为0.4 AD.导体棒下落到cd 位置时线框中cd 两端的电阻是2.5【解析】 由224B r vR mg ma /-=,代入数值解得40BrvR /=.4A;R′(6)(56)6562R R R R ///+/==.5 .【答案】 BCD6.(2011江苏物理,2)如图所示,固定的水平长直导线中通有直流I,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一边与导线平行.线框由静止释放,在下落过程中( )A.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保持不变B.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保持不变C.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零D.线框的机械能不断增大【解析】 线框下落过程中,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减小,选项A 错误;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出感应电流方向一直沿顺时针方向,选项B 正确;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竖直向上,但小于重力,则合力不为零,选项C 错误;在下落过程中,安培力对线框做负功,则其机械能减小,选项D 错误. 【答案】 B7.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两条相距L 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与阻值为R 的电阻与导轨的a 、c 端相连.金属滑杆MN 垂直于导轨并可在导轨上滑动.整个装置放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滑杆与导轨电阻不计,滑杆的中点系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绳绕过固定在桌边的光滑轻滑轮后,与一质量为m 的物块相连,拉滑杆的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现若从静止开始释放物块,用I 表示回路中的感应电流,g 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物块下落过程中物块的速度可能( )A.小于22mgR B LB.等于22mgR B LC.小于2I Rmg D.大于2I Rmg【解析】 MN 最大速度就是安培力等于重力时对应的速度,即22BIL mg B L v =,/22mgR B L R mg v =,=,故A 、B 对.又2BLv I R RmgI v =,=,C 对D 错.【答案】 ABC8.如图所示,ab 、cd 为静止于水平面上相距L 的两根很长的金属滑轨,bc 处接有电阻R,其余电阻不计.ef 为一可在滑轨平面上滑动的金属杆,质量为m,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滑轨面向上.现将金属杆用一水平绝缘细绳连接,细绳跨过定滑轮,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 的重物连接,让重物由静止下落,下落高度h 时开始匀速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则A.金属杆是先匀加速再匀速运动B.金属杆匀速运动的速率为22mgR B LC.金属杆匀速运动的速率为22MgR B LD.从重物由静止下落到金属杆开始匀速运动时,电阻R 上产生的热量为Mgh【解析】 金属杆所受安培力是变力,合力也变化,所以金属杆先做变加速运动,选项A 错误.当a=0时,有F Mg =,安而F BIL ==安22B L v R,所以22MgR B L v =,选项B 错,C 正确.重物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电阻R 产生的热量及金属杆和重物的动能,所以选项D 错误. 【答案】 C9.(2010安徽理综,2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矩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个边长相等的单匝闭合正方形线圈Ⅰ和Ⅱ,分别用相同材料,不同粗细的导线绕制(Ⅰ为细导线).两线圈在距磁场上界面h 高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再进入磁场,最后落到地面.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保持在竖直平面内且下边缘平行于磁场上边界.设线圈Ⅰ、Ⅱ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1v 、2v ,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热量分别为1Q 、2Q .不计空气阻力,则( )A.1212v v Q Q <,<B.1212v v Q Q =,=C.1212v v Q Q <,>D.1212v v Q Q =,<【解析】 由于从同一高度下落,到达磁场边界时具有相同的速度v,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同时受到磁场的安培力22B l vRF =,又4(lS R ρρ=为材料的电阻率,l 为线圈的边长,S 为单匝导线横截面积),所以安培力24B lvSF ρ=,此时加速度Fma g =-,且004(m S l ρρ=⋅为材料的密度),所以加速度2016B vg ρρ-是定值,线圈Ⅰ和Ⅱ同步运动,落地速度相等12v v =.由能量守恒可得:Q=mg(h+H)-212mv 是磁场区域的高度),Ⅰ为细导线,质量小,产生的热量小,所以12Q Q <.正确选项为D.【答案】 D10.(2010浙江卷,19)半径为r 带缺口的刚性金属圆环在纸面上固定放置,在圆环的缺口两端引出两根导线,分别与两块垂直于纸面固定放置的平行金属板连接,两板间距为d,如图甲所示.有一变化的磁场垂直于纸面,规定向内为正,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t=0时刻平板之间中心有一重力不计,电荷量为q 的静止微粒,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第2 s 内上极板为正极B.第3 s 内上极板为负极C.第2 s 末微粒回到了原来位置D.第3 s 末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0.2π2r /d【解析】 0 1 s 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负电,下极板带正电;若粒子带正电,则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而向上做匀加速运动.1 2 s 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若粒子带正电,则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导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2 s 末速度减小为零.A 项对,C 项错. 2 3 s 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 若粒子带正电,则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下而向下做匀加速运动. 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B 2t 01r S Ud dd E π∆∆⋅.===,BD 项错.3 4 s 内情况:由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板上极板带负电,下极板带正电;若粒子带正电,则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而向下做匀减速运动,4 s 末速度减小为零,同时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答案】 A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本题共包括2个小题,共16分,把答案填到题中横线上或按要求作答11.(1)(4分)某学生做实验验证楞次定律时,分别研究开关断开、闭合;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原线圈从副线圈中拔出;变阻器快速移动;插入铁芯、拔出铁芯等情况下感应电流方向与磁通量改变之间的关系,所用到的重要思想方法主要有(选两个答案). A.等效替代 B.归纳总结 C.控制变量 D.理想化模型该实验得到的最终结果是:感应电流的 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解析】 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各种装置情况,总结共同规律.每个实验中,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是不变的【答案】 BC(2分) 磁场总是要阻碍(2分)(2)(4分)(2011上海物理,28)在”研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与磁通量变化快慢的关系”实验(见图(a))中,得到E1/∆t 图线如图(b)所示.①(多选题)在实验中需保持不变的是. A.挡光片的宽度 B.小车的释放位置 C.导轨倾斜的角度 D.光电门的位置②线圈匝数增加一倍后重做该实验,在图(b)中画出实验图线.【解析】 ①画E-1/∆t 图线,根据t E n ∆Φ∆=知匝数及磁通量变化保持不变,即螺线管匝数和磁铁插入螺线管的深度不变.要得出发生相同磁通量变化所需的不同时间,则要保持挡光片的宽度及光电门的位置不能变化.小车的释放位置不同、导轨倾斜的角度不同,都会导致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变化.②根据t E n ∆Φ∆=,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匝数加倍,则每时刻电动势也加倍.据此画出的图象如图所示.【答案】 ①AD (2分) ②见解析图 (2分)12.(8分)如图所示,间距为L 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弯成”∠”型,底部导轨面水平,倾斜部分与水平面成θ角,导轨与固定电阻R 相连,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的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导体棒ab 和cd,质量均为m,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导轨间接触良好,两导体棒的电阻与固定电阻R 阻值相等,其余部分电阻不计,当导体棒沿底部导轨向右以速度为v 匀速滑动时,导体棒ab 恰好在倾斜导轨上处于静止状态,则导体棒ab 消耗的热功率与cd 棒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功率之比为,电阻R 的阻值为.【解析】 2E R R E BLv I +/=,=,对ab 平衡有mgtan θ=联立解得223tan B L v mg R θ=.2(2)ab FP I R P BILv/=,联立以上各式,解得1abF P P =∶6.【答案】 1∶6(4分) 223tan (4B L vmg θ分)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4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3.(7分)(2011全国理综Ⅰ,24)如图,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ab 、cd 竖直放置,导轨间距离为1L ,电阻不计.在导轨上端并接两个额定功率均为P 、电阻均为R 的小灯泡.整个系统置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现将一质量为m 、电阻可以忽略的金属棒MN 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金属棒下落过程中保持水平,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某时刻后两灯泡保持正常发光.重力加速度为g.求:(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2)灯泡正常发光时导体棒的运动速率.【解析】 每个灯上的额定电流为I =分),额定电压为:U =分)(1)最后MN 匀速运动,故B(2I)L=mg(2分),求出B =.(1分)(2)U=BLv(1分)得:2Pmg v ==.(1分)【答案】 2(2)Pmg14.(10分)如图所示,两根竖直固定的足够长的金属导轨ad 和bc 相距L=0.2 m,另外两根水平金属杆MN 和EF 的质量均为210kg -,可沿导轨无摩擦地滑动,MN 杆和EF 杆的电阻均为0.2 (竖直金属导轨的电阻不计),EF 杆放置在水平绝缘平台上,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1.0 T,现让MN 杆在恒定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加速运动,当MN 杆加速到最大速度时,EF 杆对绝缘平台的压力为零(g 取10 m/s 2).(1)定性说明在达到最大速度前MN 杆的运动性质(不用说明理由);(2)达到最大速度时,拉力对MN 杆做功的功率为多大?【解析】 (1)MN 杆在拉力和安培力作用下做变加速运动,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3分)(2)对MN 杆:F mg F =+安 (1分)对EF 杆:F mg =安 (1分)所以F=2mg (1分)F BIL =安 (1分)2BLvR I = (1分)2221mgR B Lv == m/s (1分) P=Fv=0.2 W. (1分)【答案】 (1)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 速度逐渐增大(2)0.2 W15.(12分)(2010上海物理,32)如图,宽度为L=0.5 m 的光滑金属框架MNPQ 固定于水平面内,并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B=0.4 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框架的电阻非均匀分布.将质量m=0.1 kg,电阻可忽略的金属棒ab 放置在框架上,并与框架接触良好.以P 为坐标原点,PQ 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坐标.金属棒从0x =处以0v =的初速度,沿x 轴负方向做a=2 m/s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中金属棒仅受安培力作用.求:(1)金属棒ab 运动0.5 m,框架产生的焦耳热Q;(2)框架中aNPb 部分的电阻R 随金属棒ab 的位置x 变化的函数关系;(3)为求金属棒ab 沿x 轴负方向运动0.4 s 过程中通过ab 的电荷量q,某同学解法为:先算出经过0.4 s 金属棒的运动距离s,以及0.4 s 时回路内的电阻R,然后代入BLs q ∆==求解.指出该同学解法的错误之处,并用正确的方法解出结果.【解析】 (1)金属棒仅受安培力作用,其大小金属棒运动0.5 m,框架中产生的焦耳热等于克服安培力做的功,所以Q=Fs=0.1 J. (2分)(2)金属棒所受安培力为F=BIL (1分)BLv ER R I ==(1分) 22BL v R F ma == (1分)由于棒做匀减速运动v ,=分)所以0R ==.分)(3)错误之处是把0.4 s 时回路内的电阻R 代入BLs R q =进行计算 (1分)正确解法是q=It (1分)因为F=BIL=ma (1分)matBL q ==.4 C. (1分)【答案】 (1)0.1 J (2)R=0.见解析16.(15分)(2011浙江理综,23)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有长为L=2 m 、宽为d=1 m 的金属”U”型导轨,在”U”型导轨右侧l=0.5 m 范围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t=0时刻,质量为m=0.1 kg 的导体棒以01v = m/s 的初速度从导轨的左端开始向右运动,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μ=.1,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λ=Ω不计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接触电阻及地球磁场的影响(取g=10 m/s 2).(1)通过计算分析4 s 内导体棒的运动情况;(2)计算4 s 内回路中电流的大小,并判断电流方向;(3)计算4 s 内回路产生的焦耳热.【解析】 (1)导体棒先在无磁场区域做匀减速运动,有mg ma μ-= (1分) 0t v v at =+ (1分)2102x v t at=+ (1分) 代入数据解得:t =1 s, x =0.5 m,导体棒没有进入磁场区域. (1分)导体棒在1 s 末已经停止运动,以后一直保持静止,离左端位置仍为x=0.5 m. (1分)(2)前2 s 磁通量不变,回路电动势和电流分别为分)后2 s 回路产生的电动势为B 0E ld ∆E ∆===.1 V (2分)回路的总长度为5 m,因此回路的总电阻为50R λ==.5 Ω (1分) 电流为0ER I ==.2 A (2分)根据楞次定律,在回路中的电流方向是顺时针方向. (1分)(3)前2 s 电流为零,后2 s 有恒定电流,焦耳热为20I Rt =.04 J. (3分)【答案】 (1)导体棒在1 s 前做匀减速运动,在1 s 以后一直保持静止(2)0.2 A,电流方向是顺时针方向(3)0.04 J。
第二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随堂演练巩固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2m 的A 、B 两个物体,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mg μ,现用水平拉力F 拉B,使A 、B 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 的最大值为( )A.mg μB.2mg μC.3mg μD.4mg μ 【解析】 当A 、B 之间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力F 最大,此时,对于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mg μ,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 A ma g μμ==;对于A 、B 整体,加速度A a a g 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3F ma mg μ==.【答案】 C2.(2011福建理综,18)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1m 和2m 的物体A 和B.若滑轮有一定大小,质量为m 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设细绳对A 和B 的拉力大小分别为1T 和2T ,已知下列四个关于1T 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A.2112(2)12()m m m g m m m T +++=B.1212(2)14()m m m g m m m T +++=C.2112(4)12()m m m g m m m T +++=D.1212(4)14()m m m g m m m T +++=【解析】 利用极限的思维方式,若滑轮的质量m=0,则细绳对A 和B 的拉力大小1T 和2T 相等为T.假设12m m A >,和B 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对A 、B 有:1122m g T m a T m g m a -=,-=,联立解得:12122m m g m m T +=,分析判断可知C 正确.【答案】 C3.(2012江苏南通月考)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橡皮条彼此平行地沿水平方向拉同一质量为m 的物块,且每根橡皮条的伸长量均相同,物块m 在橡皮条拉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加速度a 与所用橡皮条的数目n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能使图线的纵截距改变的是( )A.仅改变橡皮条的伸长量B.仅改变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C.仅改变橡皮条的劲度系数D.仅改变物块的质量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x m nkx mg ma a n g μμ-=,=-,图线的纵截距为g μ-,所以选项B 正确. 【答案】 B4.(2011北京理综,18)”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 的大小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 ( )A.gB.2gC.3gD.4g【解析】 由题图可知:绳子拉力F 的最大值为09F /5,最终静止时绳子拉力为03F /5=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09F /053F -/5=ma,所以a=2g.B 正确,A 、C 、D 错误.【答案】 B5.质量为10 kg 的物体在F=200 N 的水平推力的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斜面倾角θ为37○,斜面足够长,物体与斜面动摩擦因数为μ=0.25.若物体在力F 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10 m 后撤去力F,求:(1)撤力F 时物体的速度.(2)撤力F 后物体继续上滑的距离. (已知sin37○=0.6,cos37○=0.8)【解析】 (1)在第一段上升阶段,设位移为1s ,末速度为v, 垂直斜面方向:N=Fsin mg θ+cos θ 沿斜面方向:Fcos mg θ-sin 1N ma θμ-=由运动学公式:22v as =,由以上各式得撤去力F 时物体速度v=10 m/s. (2)撤力后物体减速上升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sin mg θμ+cos 2)ma θ=222202v a s -=,代入数据解得上升距离26s =.25 m.【答案】 (1)10 m/s (2)6.25 m6.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辆小车A,其质量为A m =2.0 kg,小车上放一个物体B,其质量为1B m =.0 kg.给B 一个水平推力F,当F 增大到稍大于3.0 N 时,A 、B 开始相对滑动.如果撤去F,对A 施加一水平推力F′,如图乙所示.要使A 、B 不相对滑动,求F′的最大值m F .【解析】 根据图甲所示,设A 、B 间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 F 时,系统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 、B 整体有()A B F m m a =+对A 有f A F m a =,代入数据解得2f F =.0 N.根据图乙所示,A 、B 刚开始滑动时系统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B F m a =′,m F ()A B m m a =+′ 代入数据解得m F =6.0 N.【答案】 6.0 N7.(☆选做题)(2012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如图,质量m=2 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 处,A 、B 间距L=20 m.用大小为30 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02t = s 拉至B 处. (已知cos37○=0.8,sin37○=0.6.取g=10 m/s 2)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用大小为30 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 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解析】 (1)物体做匀加速运动2102L at =所以222202210Lt a ⨯===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F-f=ma 得, f=10 N所以102100f mgμ⨯===.5.(2)设F 作用的最短时间为t,小车先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t 秒,撤去外力后,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匀减速t′秒到达B 处,速度恰为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37○(mg F μ--sin37○)=ma,解得a=11.5 m/s 2 a′5f mg μ=== m/s 2由于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阶段的初速度,因此有 at=a′t′t′11552a a t t .=== .3t21122L at a =+′t′2所以22220223115235La a t ⨯+..+.⨯==1s ≈.03 s.【答案】 (1)0.5 (2)1.03 s课后作业夯基(A 卷)(时间:45分钟 必做题满分:100分 选做题:10分)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5分)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circ ,两底角分别为α和β;a 、b 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 的小木块.已知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现发现a 、b 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块静止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A.Mg+mgB.Mg+2mgC.Mg+mg(sin α+sin )βD.Mg+mg(cos α+cos )β【解析】分析M 受力,竖直方向,得水平桌面对M 的支持力N=Mg+mgcos θcos mg θ+cos βcos mg Mg β=+,A 正确. 【答案】 A2.(2011天津理综,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 受到的摩擦力 (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解析】 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若系统内各个物体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应优先选取整体法分析,再采用隔离法求解.取A 、B 系统整体分析有()()A B A B A f m m g m m a a g B μμ=+=+,=,地与A 具有共同的运动状态,取B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B B f m g μ==常数,物体B 做速度方向向右的匀减速运动,故加速度方向向左. 【答案】 A3.如图是”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的示意图,假定其过程可简化为: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整个装置匀速下降,为确保安全着陆,需点燃返回舱的缓冲火箭,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则( )A.火箭开始喷气瞬间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B.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C.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所受合外力可能做正功D.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解析】 在火箭喷气过程中返回舱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上,返回舱处于超重状态,动能减小,返回舱所受合外力做负功,返回舱在喷气过程中减速的主要原因是缓冲火箭向下喷气而获得向上的反冲力.火箭开始喷气前匀速下降,拉力等于重力减去返回舱受到的空气阻力,火箭开始喷气瞬间反冲力直接对返回舱产生向上的作用力因而伞绳对返回舱的拉力变小. 【答案】 A4.如图甲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受到两个水平力1F 与2F 的作用静止不动.现保持1F 不变2F ,大小变化如图甲所示,则在此过程中,能正确描述木块运动情况的v-t 图象是图乙中的( )【解析】 由于2F 均匀减小到零然后又均匀增大到原值,所以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变化情况为先增大后减小到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加速度也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而速度一直在增大,最后达到最大值.符合上述规律的v-图象只有D 项. 【答案】 D5.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1v 运行.初速度大小为2v 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 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 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21v v >,则( )A.1t 时刻,小物块离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2t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0-2t 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0-3t 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在1t 时刻物块的速度为零,离开A 点的距离最大,A 正确;2t 时刻,小物块刚好相对传送带静止,此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最大,B 正确;0 -时间内,小物块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先减速再反向加速,摩擦力不变,C 错误;2t -3t 时间内,小物块相对传送带静止且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不受摩擦力作用,D 错误. 【答案】 AB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右面靠墙,小车的上表面是一个光滑的斜面,斜面的倾角为α,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当有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在这个斜面上自由下滑时,( )A.小车对右侧墙壁的压力大小是mgsin αcos αB.小车对右侧墙壁的压力大小是MmgM m +sin αcos αC.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m)g-mgsin 2αD.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m)g-mgsin αcos α【解析】 先用隔离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a=gsin α,将a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则x a a =cos g α=sin αcos y a a α,=sin g α=sin 2α;整体法,墙对小车的弹力x F ma mg ==sinαcos ()y M m g N ma mg α,+-==sin 2α.所以F=mgsin αcos ()N M m α,=+g-mgsin 2α,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选项A 、C 正确. 【答案】 AC7.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甲,它们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变力F 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A 、B 始终相对静止.则( )A.在0t 时刻,A 、B 两物体间静摩擦力最大B.在0t 时刻,A 、B 两物体的速度最大C.在02t 时刻,A 、B 两物体的速度最大D.在02t 时刻,A 、B 两物体的位移最大 【解析】 对A 、B 整体:()A B F m m a =+ 隔离物体A:A A F m a =,得A A Bm F A m m F +=由F-图象可知:t=0和02t t =时刻,F 最大,故A F 最大,A 错.由F-图知,0 02t 内,整体先加速后减速0t ,时刻,a=0速度最大02t ,时刻停止运动,位移最大,B 、D 正确.【答案】 BD8.如图(a)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 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根据图(b)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 )A.物体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C.斜面的长度D.加速度为6 m/s 2时物体的速度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cos mgsin cos F F mm a g θθθ-==-sin θ,可见图线的斜率是cos m θ,在纵轴上的截距是gsin θ,所以物体的质量和斜面的倾角均可求出,所以选A 、B.【答案】 AB二、计算题(共2小题,共36分)9.(16分)一质量m=2.0 kg 的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37○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测出了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用计算机作出了小物块上滑过程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取sin37○=0.6,cos37○=0.8,g 取10 m/2s )求:(1)小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小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 (1)由图象可知,物体冲上斜面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a=8 m/2s . (3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 F -mgcos 0θ= (2分)f F mg +sin ma θ= (2分)N f F F μ= (1分)0μ=.25. (2分)(3)小物块上滑距离1024s v t == m (1分) mgsin mg θμ-cos ma θ= (2分)22v as = (2分)v=5.7 m/s. (1分)【答案】 (1)8 m/2s (2)0.25 (3)5.7 m/s10.(20分)一个装有固定斜面的小车静止在动摩擦因数0μ=.5的水平地面上,小球通过轻质细绳与车顶相连,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斜面光滑,倾角也为37○,如图所示.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1 kg,小车和斜面的总质量为M=4 kg,已知g 取10 m/s 2,sin37○=0.6,cos37○=0.8.求:(1)小车静止时小球受到的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大小;(2)现对小车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当F 多大时,小球恰好离开斜面? 【解析】 (1)小球受力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N F sin37○T F =sin37○(4分)T F cos37○+N F cos37○=mg (4分) 代入数据解得: N F =6.25 N. (2分)(2)此时小球受力如图乙所示,竖直方向由平衡条件得: T F cos37○=mg (2分) 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 T F sin37○=ma (2分)对整体,有()(F M m g μ-+=M+m)a (4分) 代入数据解得:F=62.5 N. (2分) 【答案】 (1)6.25 N (2)62.5 N 三、选做题(10分)11.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倾角为30θ=○,斜面AB 与水平面BC 连接,质量m=2 kg 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的D 点,D 点距B 点d=7 m.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μ=.2,当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8 N 作用t=2 s 后撤去该力,不考虑物体经过B 点时的碰撞损失,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撤去拉力F 后,经过多长时间物体经过B 点?【解析】 在F 的作用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1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F mg ma μ-=解得12a = m/s 2(2分)F 作用2 s 后的速度1v 和位移1s 分别为11v a t == 4 m/s 211s a t =/2=4 m (1分)撤去F 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a2mg ma μ=解得22a = m/s 2(1分)第一次到达B 点所用时间1t ,则211121d s v t a t -=-/2 解得11t = s (2分)此时物体的速度21212v v a t =-= m/s (1分)当物体由斜面重回B 点时,经过时间2t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3a ,则 mgsin30○3ma = 23220v a t ==.8 s (2分)第二次经过B 点时间为 121t t t =+=.8 s所以撤去F 后,分别经过1 s 和1.8 s 物体经过B 点. (1分) 【答案】 1 s 1.8 s课后作业夯基(B 卷)(时间:45分钟 必做题满分:100分 选做题:10分)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5分)1.(2012陕西西安高三月考)某中学物理实验小组利用DIS 系统(数字化信息实验室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测量时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 N 的钩码,在电梯运动过程中,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出如图所示图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t 到2t 时间内,钩码处于失重状态3t ,到4t 时间内,钩码处于超重状态B.1t 到2t 时间内,电梯一定正在向下运动3t ,到4t 时间内,电梯可能正在向上运动C.1t 到4t 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D.1t 到4t 时间内,电梯可能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解析】 0 -1t 阶段,物体处于平衡(静止或匀速)状态;1t -2t 阶段,物体处于失重(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状态;2t -3t 阶段,物体处于平衡状态;3t -4t 阶段,物体处于超重(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状态,故本题只有选项A 、C 正确. 【答案】 AC2.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 θ,滑块将下滑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 θ,滑块将减速下滑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是2mgsin θ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 θ,拉力大小应是mgsin θ【解析】 如果μ<tan mg θ,sin mg θμ>cos θ,滑块将下滑;此时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滑块将加速下滑,如果μ=tan θ,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F=mgsin mg θμ+cos 2mg θ=sin θ,综上所述,选项A 、C 正确. 【答案】 AC3.(2012辽宁实验中学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木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1m 和0m ,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水平力F 作用于左端A 上,两物体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A 、B 间作用力大小为1F .当水平力F 作用于右端B 上,两物体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A 、B 间作用力大小为2F ,则 ( )A.在两次作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B.在两次作用过程中12F F F ,+<C.在两次作用过程中12F F F ,+=D.在两次作用过程中1122Fm F m ,=【解析】 对整体易知两次作用的加速度相同12F m m a +,=.第一种情况对B:12F m a =;第二种情况对A:21F m a =,所以122121Fm F m F F F +=,=,选项A 、C 正确.【答案】 AC4.如图所示,木块m 和M 叠放在光滑的斜面上,放手后它们以共同的加速度沿斜面加速下滑.斜面的倾角为m α,和M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它们的质量也分别以m 和M 表示.那么m 给M 的静摩擦力f 及m 对M 的压力N 的大小分别为( )A.f=mgsin αcos α,水平向右;N=mgcos 2α B.f=mgsin αcos α,水平向左;N=mgcos 2αC.f=0,N=mgsin 2αD.f=0,N=mgsin 2α【解析】 对整体有a=gsin α,分析m 受力,水平方向:x f ma mg ==sin αcos α,竖直方向:y mg N ma mg -==sin αsin α,所以N=mgcos 2M α,对m 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m 对M 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选项B 正确. 【答案】 B5.如图所示,三角体由两种材料拼接而成,BC 界面平行于底面DE,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0○和60○;已知物块从顶端A 由静止下滑,先加速至B 再匀速至D;若该物块由静止从顶端A 沿另一侧面下滑,则( )A.物块一直加速运动到E,但AC 段的加速度比CE 段小B.物块在AB 段的运动时间大于AC 段的运动时间C.物块将先加速至C 再匀速至ED.物块通过C 点的速率大于通过B 点的速率【解析】 设物块由A 到B,由B 到D 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μ、2μ,则由A 到B 时,加速度1a g =sin30○1g μ-cos30○, B v =12cos30a BC ⋅︒, 1t =12cos30BC a ⋅︒;由A 到C 时2a g ,=sin60○1g μ-cos60○22sin30222sin30BC C a v a BC t ⋅︒,=⋅︒,=;比较可知12B C v v t t ,<,>.物块由B 匀速到D,有mgsin30○2mg μ=cos30○,即2μ=tan30○.由C 到E,由于2μ<tan60○,所以物块从C 加速到E,加速度3a =gsin60○-2g μcos60○,可知23a a >.【答案】 BD6.(2012江西白鹭洲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物块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A 、B 接触面光滑,倾角为θ.现分别以水平恒力F 作用于A 物块上,保持A 、B 相对静止共同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甲方式比采用乙方式的最大加速度大B.两种情况下获取的最大加速度相同C.两种情况下所加的最大推力相同D.采用乙方式可用的最大推力大于甲方式的最大推力 【解析】 F 作用于A 时,F 最大时,A 刚要离开地面,A 受力如图丙1N ,cos mg θ=,对B:1N sin 1ma θ=;F 作用于B 时,F 最大,B 刚要离开地面,B 受力如图丁2N ,cos θ=2mg N ,sin 2ma θ=可见2121N N a a =,=,对整体易知21F F =,选项B 、C 正确.【答案】 BC7.(2012江苏安宜高级中学高三调研)如图所示,在水平面和竖直墙壁之间放置质量为m 、高为h 的木块A 和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球B,各接触面均光滑,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 作用,系统处于静止状态.O 为B 的球心,C 为A 、B 接触点.现撤去外力F,则( )A.撤去外力F 瞬间,木块A 的加速度F A ma <B.撤去外力F 瞬间,球B 的加速度0B a =C.撤去外力F 瞬间,墙壁对球B 的弹力0B F =D.撤去外力F 前,木块对地面压力N=(m+M)g【解析】 没有撤去外力F 时,木块及球受力如图,撤去外力F 瞬间,球立即获得一个向下的加速度,但加速度小于g,所以1N 立即减小,但不会减小到零,所以墙壁对球B 的弹力0B F ≠,木块A 的加速度F A ma <,对整体,撤去外力F 前,木块对地面压力N=(m+M)g,选项A 、D 正确.【答案】 AD8.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A m 、B m 的A 、B 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拉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 、B 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为了增加轻线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 )A.减小A 物块的质量B.增大B 物块的质量C.增大倾角θD.增大动摩擦因数【解析】 对整体A 、B 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A m μ)B m g +cos ()A B m m g θ-+sin θ()A B m m a =+;对B 有:B T m g μ-cos B m g θ-sin B m a θ=,解得1Bm AA Bm BFm Fm m T ++==.可见,若Am 减小B m ,增大,则张力T 增大,选项A 、B 正确.【答案】 AB二、论述⋅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6分)9.(18分)质量为40 kg 的雪橇在倾角37θ=○的斜面上向下滑动(如图甲所示),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今测得雪橇运动的vt 图象如图乙所示,且AB 是曲线的切线,B 点坐标为(4,15),CD 是曲线的渐近线.试求空气的阻力系数k 和雪橇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μ.【解析】 对雪橇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mgsin N kv ma θμ--= ①(3分) N=mgcos θ ②(3分)由图象得A 点对应速度5A v = m/s,加速度A a =155- m/2s =2.5 m/2s (4分)最终雪橇匀速运动时的最大速度m 10v = m/s,a=0 (4分) 把以上A v 、A a 、m v 、a 的数值代入①式并联立②式 解得0μ=.125,k=20 N s ⋅/m. (4分)【答案】 20 N s ⋅/m 0.12510.(18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1 kg 的小球套在一根固定的直杆上,直杆与水平面夹角θ为30○.现小球在F=20 N 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 点静止出发向上运动,已知杆与球间的动摩擦因数μ试求:(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1a ;(2)若F 作用1.2 s 后撤去,小球上滑过程中距A 点最大距离m s ;(3)若从撤去力F 开始计时,小球经多长时间将经过距A 点上方为2.25 m 的B 点. 【解析】 (1)在力F 作用时有:(F-mg)sin30○()F mg μ--cos30○1ma =12a =.5 m/s 2. (4分)(2)刚撤去力F 时,小球的速度1113v a t == m/s 小球的位移11121v s t ==.8 m (2分)撤去力F 后,小球上滑时有: mgsin30○mg μ+cos30○2ma =27a =.5 m/s 2 (2分)因此小球上滑时间1220v a t ==.4 s上滑位移12220v s t ==.6 m (2分)则小球上滑的最大距离为m 2s =.4 m. (1分) (3)在上滑阶段通过B 点:21113232AB s s v t a t -=- 通过B 点时间30t =.2 s 3t ,′=0.6 s(舍去) (2分) 小球返回时有:mgsin30○mg μ-cos30○3ma =32a =.5 m/s 2 (2分)因此小球由顶端返回B 点时有:21m 342AB s s a t -=4t = (2分)通过B 点时间24t t +=s 0≈.75 s. (1分)【答案】 (1)2.5 m/s 2 (2)2.4 m (3)0.75 s 三、选做题(10分)11.(2012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某电视台娱乐节目组在游乐园举行家庭做运砖块比赛活动,比赛规则是:向行驶中的小车上搬放砖块,且每次只能将一块砖无初速地放到车上,车停止时立即停止搬放,以车上砖块多少决定胜负,已知每块砖质量m=0.8 kg,小车上表面光滑且足够长,比赛过程中车始终受恒定牵引力F=25 N 作用,未放砖块时车以0v =2.5 m/s 匀速前进,某家庭上场比赛时每隔t=1s 搬放一块,图中仅画出了比赛开始1 s 内车运动的v-图象,g 取10 m/s 2.求:(1)小车的质量及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车停止时小车上放有多少砖块.【解析】 (1)未放砖块时F Mg μ,= (1分) 在第1 s 内,由图象得:v 1t0a ∆∆==-.2 m/s 2 (1分)1()F M m g Ma μ-+= (1分) 解得:0μ=.25,M=10 kg. (1分) (2)放第2块砖后 22m g M a μ=放第3块砖后33mg Ma μ=放第n 块砖后n n mg Ma μ= 0n a =.2n m/s 2 (2分) 第1 s 末:101v v a t =- 第2 s 末:212v v a t =-第3 s 末:323v v a t =- …第n s 末:0123(n v v a a a =-+++…)n a t + (2分) 当0n v =时2250n n ,+-= 解得:4<n<5得n=5块. (2分)【答案】 (1)10 kg 0.25 (2)5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