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中篇)(十四)量子初步
- 格式:doc
- 大小:191.50 KB
- 文档页数:15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量子初步部分第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延考卷))题目用具有一定动能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使这些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n(n>2)的激发态。
此时出现的氢光谱中有N条谱线,其中波长的最大值为。
现逐渐提高入射电子的动能,当动能达到某一值时,氢光谱中谱线数增加到N′条,其中波长的最大值变为。
下列各式中可能正确的是:A.N′= N +nB.N′= N +n-1C.>D.<答案AC解析:氢原子处于n能级向较低激发态或基态跃迁时,可能产生的光谱线条数的计算公式为N==.设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时出现的氢光谱中有N′条谱线,若n/=n+1,N′= =N+n即A正确。
氢原子能级越高相邻能级差越小,由ΔE= n/>n则ΔE/<ΔE所以/>即C正确。
第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题目下列与能量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大,动能越大B.从同种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波长的减小而增大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动能的增量相同D.在静电场中,电场线越密的地方正电荷的电势能一定越高答案B解析:由G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大,运动速度越小,动能越小,所以A错误。
在光电效应中由h=W+E k。
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波长的减小而增大,所以B正确。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竖直方向下落高度不等。
所以重力做功不同,即动能的增量不同,所以C错误。
在静电场中电荷的电势能与电场线的疏密没有关系,所以D错误。
第3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题目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
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
用△n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
量子初步总题数:18 题第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延考卷))题目用具有一定动能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使这些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n(n>2)的激发态。
此时出现的氢光谱中有N条谱线,其中波长的最大值为。
现逐渐提高入射电子的动能,当动能达到某一值时,氢光谱中谱线数增加到N′条,其中波长的最大值变为。
下列各式中可能正确的是:A.N′= N +nB.N′= N +n-1C.>D.<答案AC解析:氢原子处于n能级向较低激发态或基态跃迁时,可能产生的光谱线条数的计算公式为N==.设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时出现的氢光谱中有N′条谱线,若n/=n+1,N′= =N+n即A正确。
氢原子能级越高相邻能级差越小,由ΔE= n/>n则ΔE/<ΔE所以/>即C正确。
第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题目下列与能量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大,动能越大B.从同种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波长的减小而增大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动能的增量相同D.在静电场中,电场线越密的地方正电荷的电势能一定越高答案B解析:由G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大,运动速度越小,动能越小,所以A错误。
在光电效应中由h=W+E。
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波长的减小而增大,所以B正确。
做平抛运动k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竖直方向下落高度不等。
所以重力做功不同,即动能的增量不同,所以C错误。
在静电场中电荷的电势能与电场线的疏密没有关系,所以D错误。
第3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题目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
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
用△n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汇编(2000~2010)2010-7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全卷共8页,24题,在120分钟内完成。
2.第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B)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C)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D)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2.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C)γ射线一般们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量强(D)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3.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A)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B)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C)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D)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拉力等于小球重力4.如图所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a和b载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a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F1,当加入一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后,a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F2,则此时b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A)F2(B)F1-F2(C)F1+F2(D)2F1-F25.行驶中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焰;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条形磁铁在下落过程中穿过闭合线圈,线圈中产生电流,上述不同现象中所包含的相同的物理过程是()(A)物体克服阻力做功(B)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C)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D)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6.匀速上升的升降机顶部悬殊有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有一小球,若升降机突然停止,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来,小球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B)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加速度逐渐增大(D)加速度逐渐减小7.如图,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米的六个质点a、b、c、d、e、f,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1米/秒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a,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1秒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秒<t<5秒这段时间内()(A)质点c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质点a的速度逐渐增大(C)质点d向下运动(D)质点f保持静止8.如图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定质量为2m的小球,B处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点,可绕过O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B)A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C)B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D)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动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9.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t1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10.如图(a),圆形线圈P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正上方悬挂一相同的线圈Q,P和Q共轴,Q中通有变化电流,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P所受的重力为G,桌面对P的支持力为N,则( )(A)t1时刻N>G(B)t2时刻N>G(C)t3时刻N<G(D)t4时刻N=G二、(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说明:(1)此书近600页,原想放在一个文档中,由于内容多,运行太慢,因此分成几个文档。
(2)点击目录可浏览相应页面。
(3)此书用word排版,将近六年的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按高考考查知识点分类,有利于广大教师备课和学生系统复习,如有不足和遗漏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证。
2000-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中篇2005-2008年)力总题数:11 题第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Ⅱ))题目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
已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
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A. B. C. D.答案A解析:因为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所以把A、B作为一个整体。
由平衡方程2mgsinα=μmgcosα+2μmgcosα,得μ=tanα,则A正确。
第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题目如图所示,两光滑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0和45,质量分别为2 m和m的两个滑块用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分别置于两个斜面上并由静止释放;若交换两滑块位置,再由静止释放,则在上述两种情形中正确的有(A)质量为2m的滑块受到重力、绳的张力、沿斜面的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的作用(B)质量为m的滑块均沿斜面向上运动(C)绳对质量为m滑块的拉力均大于该滑块对绳的拉力(D)系统在运动中机械能均守恒答案BD解析:质量为2m的物体受重力、绳的张力、斜面的支持力作用,沿斜面下滑的力是重力的一个分力,所以A错误.当2m在30°斜面上时,2mgsin30°>mgsin45°,m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当2m在45°斜面上时,2mgsin45°>mgsin30°,m更是沿斜面向上运动,所以B正确.绳对m滑块的拉力与滑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C错误.因为斜面光滑,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在运动中机械能均守恒,所以D.正确.第3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广东卷))题目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 m;悬挂20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 m,则弹簧的原长L和劲度系数k分别为()A.L0=0.02 m k=500 N/m B.L=0.10 m k=500 N/mC.L0=0.02 m k=250 N/m D.L=0.10 m k=250 N/m答案D解析:由F=kx可得15=k(0.16-L) ①20=k(0.18-L) ②①②联立得k=250 N/m,L=0.10 mD.正确,A、B、C错误。
2000高考物理试题大全目录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合国统一考试物理试卷---------------2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吉、苏、浙)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8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西省)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8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综合能力测试--37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49 2000春季招生考试物理(北京、安徽卷)--------58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合国统一考试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11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Ⅰ卷前,考虑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必要时可以使用下列物理量:真空中光速 c=3.0×108m/s 万有引力常量 G=6.7×10-11N·m2/kg2普朗克常量 h=6.6×10-34J·s 电子的电量 e=1.6×10-19C地球半径 R=6.4×106m 电子的质量 m e=9.1×10-31kg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正确,全部选取对的得4分,选取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00年全国】1.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岛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996年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经过6次α衰变后的产物是。
说明:(1)此书近600页,原想放在一个文档中,由于内容多,运行太慢,因此分成几个文档。
(2)点击目录可浏览相应页面。
(3)此书用word排版,将近六年的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按高考考查知识点分类,有利于广大教师备课和学生系统复习,如有不足和遗漏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证。
2000-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中篇2005-2008年)光篇总题数:30 题第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题目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
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
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A.t1始终大于t2B.t1始终小于t2C.t1先大于后小于t2D.t1先小于后大于t2答案B解析:如图,n=①t=②s=③①-③联立可得t=由题意可知,红光、蓝光的入射角θ相同,但折射角r红>r蓝,sin2r红>sin2r蓝,所以t1<t2,故B正确,A、C、D错误。
第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Ⅱ))题目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
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A.红光以的入射角入射B.红光以的入射角入射C.紫光以的入射角入射D.紫光以的入射角入射答案D解析:侧移距离是指出射光线与原入射方向的垂直距离。
同一种光线相比折射率相等,入射角越大侧移距离越大,即B项侧移距离大于A项。
D项侧移距离大于C项。
又在入射角相同时,折射率越大,侧移距离越大,所以紫光在45°的入射角入射时,侧移距离最大,即D项正确。
第3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题目如下图,一束单色光射入一玻璃球体,入射角为60。
说明:(1)此书近600页,原想放在一个文档中,由于内容多,运行太慢,因此分成几个文档。
(2)点击目录可浏览相应页面。
(3)此书用word排版,将近六年的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按高考考查知识点分类,有利于广大教师备课和学生系统复习,如有不足和遗漏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证。
2000-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中篇2005-2008年)曲线运行篇总题数:31 题第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题目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
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A.tanφ=sinθB. tanφ=cosθC. tanφ=tanθD. tanφ=2tanθ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tanφ=tanθ=所以tanφ=2tanθ,D正确,A、B、C错误。
第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题目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和b,跨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上,质量为3m的a球置于地面上,质量为m的b球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
当a球对地面压力刚好为零时,b球摆过的角度为θ.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θ=90(B)θ=45(C)b球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D)b球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一直增大答案AC解析:设b球能摆到最低点,由机械能守恒得mv2=mgl.又T-mg=可得T=3mg,则A正确,B错误.球b 在摆动过程中竖直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所以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则C正确,D.错误.第3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题目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上以25 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离在10 m至15 m之间.忽略空气阻力,取g=10 m/s2.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 )A.0.8 m至1.8 mB.0.8 m至1.6 mC.1.0 m至1.6 mD.1.0 m至1.8 m答案A解析:球反弹后做平抛运动.设落地时间t,由t=得t1=s,t2= s,由h= gt2得h1=0.8 m,h2=1.8 m,即A正确,BCD均错误.第4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广东卷))题目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答案C解析:飞机上释放的物体具有水平初速度,做平抛运动,从飞机上看,物体在落地前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C 正确,A、B、D.均错误。
各地高考物理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实验第1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2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第3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第4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第5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天津、江西卷))第6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天津、江西卷))第7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天津、江西卷))第8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卷))第9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卷))第10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卷))第11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吉林、江苏、浙江卷))第12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山西卷))第13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物理(京皖卷))第14题(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物理(京皖卷))第15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16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17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18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第19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全国卷))第20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河南卷))第21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河南卷))第22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河南卷))第23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江苏等13省卷))第24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25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26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27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28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广西卷))第29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广西卷))第30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广西卷))第31题(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京皖蒙卷))第32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33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34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35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36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卷))第37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卷))第38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卷))第39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新课程卷))第40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旧课程卷))第41题(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旧课程卷))第42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43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44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45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上海卷))第46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卷))第47题(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广东卷))。
说明:(1)此书近600页,原想放在一个文档中,由于内容多,运行太慢,因此分成几个文档。
(2)点击目录可浏览相应页面。
(3)此书用word排版,将近六年的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按高考考查知识点分类,有利于广大教师备课和学生系统复习,如有不足和遗漏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证。
2000-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中篇2005-2008年)直线运行篇总题数:34 题第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题目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4 s时间内受到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质点在( )A.第2 s末速度改变方向B.第2 s末位移改变方向C.第4 s末回到原出发点D.第4 s末运动速度为零答案D解析:F在0—2 s内方向不变,则质点在0—2 s内一直加速;F在2—4 s内方向与前2 s方向相反,但大小变化规律与前2 s相同,可知2—4 s内质点减速运动、速度方向不变,到4 s末速度减为0。
由上述分析可知只有D选项正确。
第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题目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答案B解析:从伽利略斜面实验中观察和逻辑推理可知物体沿光滑斜面滚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a=gsin θ,s=at2=gsinθt2,位移与时间不成正比,所以A错误.v=at=gsinθt,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B正确.物体从光滑斜面下滑机械能守恒,斜面长度一定但倾角不同,则底端的速度应不同,所以C错误.从s=at2=gsinθt2,可知当斜面长度s一定时,时间t与倾角θ有关,所以D.错误.第3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题目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答案BD解析: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在t1时刻虚线斜率小,反映的加速度小,所以A错误.v-t 图象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0—t1时间内虚线包围面积大,则求得平均速度大,所以B正确,同理C 错误.在t3—t4时间内,虚线是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反映速度不变,所以是匀速运动,则D正确.第4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广东卷))题目下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t=1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B.t=5 s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2C.第3 s内物体的位移为1.5 mD.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答案B解析:t=1 s时,加速度为1.5 m/s2,3—7 s物体加速度为-0.75 m/s2,故A错误,B正确;第3 s内位移为3 m,加速过程位移为3 m,减速过程位移为6 m,故C、D.均错误。
四、动量、机械能⋯⋯⋯⋯⋯⋯⋯⋯⋯⋯⋯⋯⋯⋯⋯⋯⋯⋯⋯⋯⋯⋯⋯⋯⋯⋯118 答案全国 3 卷第I 卷大题34 小题36 分⋯⋯⋯⋯⋯⋯⋯⋯⋯⋯⋯⋯⋯⋯⋯⋯⋯⋯⋯⋯⋯⋯⋯⋯⋯⋯⋯⋯⋯162四、动量、机械能1.选择题2004 夏季高考大综(老课程)考题:34.如图 4 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 BC 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 BC相切的圆弧,B、C 为水平的,其距离 d=0.50m 盆边缘的高度为 h=0.30m 。
在 A 处放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出发下滑。
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 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0.10 。
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 B 的距离为A. 0.50m B. 0.25m2.选择题2003 夏季高考大综广东卷一大题33小题 6 分考题:33.若航天飞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它的速度的大小不变,动量也不变B.它不断地克服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做功 C.它的动能不变,引力势能也不变D.它的速度的大小不变,加速度等于零3.选择题2001 夏季高考物理上海卷一大题8 小题 5 分考题:8.一升降机在箱底装有若干个弹簧,设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机吊索在空中断裂,忽略摩擦力,则升降机在从弹簧下端触地后直到最低点的一段运动过程中,A.升降机的速度不断减小B.升降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大C.先是弹力做的负功小于重力做的正功,然后是弹力做的负功大于重力做的正功D .到最低点时,升降机加速度的值一定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
4. 选择题 2001 夏季高考物理上海卷 一大题 1 小题 5 分 考题:1.跳伞运动员在刚跳离飞机、其降落伞尚未打开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A .空气阻力做正功B .重力势能增加C .动能增加 D.空气阻力做负功.5. 选择题 2004 夏季高考物理上海卷 一大题 8 小题 5 分考题: 8.滑块以速率 v 1 靠惯性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运动, 当它回到出发点时速率为 v 2, 且 v 2< v 1,若滑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中点为 A ,取斜面底端重力势能为零,则A .上升时机械能减小,下降时机械增大。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全集(7套)目录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全国卷)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2)2000年上海市高考试题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5)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物理试卷(广东卷)及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28)2000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山西卷)物理部分及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31)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物理部分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34)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物理(北京、安徽卷)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37)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天津、江西卷)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45)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全国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第I卷1至3页,第II 卷4至11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上并交回。
4.必要时可以使用下列物理量。
真空中光速万有引力常量普朗克常量电子的电量地球半径电子的质量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岛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1996年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经过6次a衰变后的产物是。
由此,可在判定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A)124,259(B)124,265(C)112,265(D)112,2772.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四个论述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必变大(B)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C)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小(D)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大3.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气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
说明:(1)此书近600页,原想放在一个文档中,由于内容多,运行太慢,因此分成几个文档。
(2)点击目录可浏览相应页面。
(3)此书用word排版,将近六年的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按高考考查知识点分类,有利于广大教师备课和学生系统复习,如有不足和遗漏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证。
2000-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中篇2005-2008年)动量、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篇总题数:39 题第1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题目15.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质量相等的物体B以速度v 向A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B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A、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A.A开始运动时B.A的速度等于v时C.B的速度等于零时D.A和B的速度相等时答案D解析:因系统只有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故AB组成系统动能损失最大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
又因当两物体速度相同时,AB间弹簧形变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故D项正确。
第2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题目18.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 m 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A.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动量始终守恒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小球能回到槽高 h处答案C解析:当小球与弹簧碰撞后,小球受到了外力,小球与槽的系统动量不再守恒,故A错;由动能定理知小球对槽的作用力对槽做正功,同时槽对小球的作用力对小球也做功,故B错;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槽与小球分开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0=mv槽+mv球),所以小球被弹簧反弹后不会与槽再作用,分别做匀速运动,故C正确,D错误。
六、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1. 选择题 2004夏季高考物理广东卷 一大题 4小题 4分 考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机械能全部变成内能是不可能的B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C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D .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变成功是可能的2. 选择题 2000夏季高考物理天津江西卷 一大题 5小题 4分考题: 5.图中活塞将气缸分成甲、乙两气室,气缸、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的,且不漏气,以甲E 、乙E 分别表示甲、乙两气室中气体的内能,则在将拉杆缓慢向外拉的过程中A .甲E 不变,乙E 减小B .甲E 增大,乙E 不变C .甲E 增大,乙E 减小D .甲E 不变,乙E 不变。
3. 选择题 2000夏季高考物理全国卷 一大题 2小题 4分 考题: 2.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四个论述中正确的是A .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必变大B .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C .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小D .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大4. 非选择题 2001春季高考物理北京内蒙安徽卷 四大题 21小题 14分 考题: 21.(14分)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气缸,由截面积不同的两圆筒联接而成.活塞A 、B 用一长为l 3的刚性细杆连接,它们可以在筒内无摩擦地沿地沿水平方向左右滑动.A 、B 的截面积分别为230cm S A =、215cm S B =.A 、B 之间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两活塞外侧(A 的左方和B 的右方)都是大气,大气压强始终保持为Pa P 50100.1⨯=.活塞B 的中心连一不能伸长的细线,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当气缸内气体温度为K T 5401=,活塞A 、B 的平衡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细线中的张力为N F 301=.(1)现使气缸内气体温度由初始的540K 缓慢下降,温度降为多少时活塞开始向右移动? (2)继续使气缸内气体温度下降,温度降为多少时活塞A 刚刚右移到两圆筒联接处?(3)活塞A 移到两圆筒联接处之后,维持气体温度不变,另外对B 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将两活塞慢慢推向左方,直到细线拉力重新变为30N .求此时的外加推力2F 是多大.5. 非选择题 2000夏季高考物理上海卷 四大题 24小题 13分 考题: 24.(13分)阅读如下资料并回答问题: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关,称为势辐射,势辐射具有如下特点:○1辐射的能量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2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3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
2000-2010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1一、质点的运动 (2)答案 (28)二、力 (42)答案 (65)三、牛顿运动定律 (82)答案 (104)四、动量、机械能 (118)答案 (162)五、振动和波 (208)答案 (225)六、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 (229)答案 (263)七、电场 (283)答案 (312)八、恒定电流 (330)答案 (356)九、磁场 (373)答案 (405)十、电磁感应 (434)答案 (453)十一、交变电流 (463)答案 (472)十二、电磁场和电磁波 (470)答案 (477)十三、光的反射和折射 (479)答案 (495)十四、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500)答案 (516)十五、原子和原子核 (519)答案 (548)十六、单位制 (547)答案 (559)十七、实验 (560)答案 (588)一、质点的运动1. 非选择题 2000夏季高考物理上海卷 四大题 21小题 12分考题: 21.(12分)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
(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作匀速运动,这时小班干部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2)保持小球所受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 所需时间为多少?(sin37°=0.6,cos37°=0.8)2. 非选择题 2004夏季高考物理上海卷 四大题 22小题 14分考题: 22.(14分)水平面上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问距为L ,一端通过导线与阻值为R 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放一质量为m 的金属杆(见右上图),金属杆与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均匀磁场竖直向下.用与导轨平行的恒定拉力F 作用在金属杆上,杆最终将做匀速运动.当改变拉力的大小时,相对应的匀速运动速度v 也会变化,v 与F 的关系如右下图.(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1)金属杆在匀速运动之前做什么运动?(2)若m=0.5kg,L=0.5m,R=0.5Ω;磁感应强度B 为多大?(3)由v —F 图线的截距可求得什么物理量?其值为多少?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1. 选择题 2003夏季高考理综上海卷 第I 卷大题 15小题 3分 考题: 15.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五花八门,使用的能源也各不相同。
2000-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中篇2005-2008年)万有引力篇总题数:74题第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题目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
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A.0.2B.2C.20D.200 答案B解析:由可得①,T地=365天由F=②①②联立且按r日月≈r日地估算得F日月∶F地月≈2,故B正确,A、C、D错误。
第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题目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 km,运用周期127分钟。
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C.卫星绕月运行的速度 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答案B解析:v=,C.可求;a=,D.可求;G=m0g且G=m(R+h),联立可得g值,A可求;卫星质量未知,B不能求。
第3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题目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A)0.2 g (B)0.4g (C)2.5 g (D)5 g 答案B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则火星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则火星半径为R,在地球表面由G=mg,在火星表面由G=mg火,可得g火=0.4g.所以B正确,A,C,D.错误.第4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题目如图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答案C解析:第三宇宙速度是脱离太阳系的速度,所以A错误.由G=m()2R知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m无关.即B错误.由F万=G知C正确.若卫星受地球引力大就不会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了,所以 D.错误. 第5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广东卷))题目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所受万有引力F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是()A.F与r成正比B.F与r成反比C.F与r2成正比 D.F与r2成反比答案D解析:由F=G知,F∝,D正确,A、B、C错误。
说明:(1)此书近600页,原想放在一个文档中,由于内容多,运行太慢,因此分成几个文档。
(2)点击目录可浏览相应页面。
(3)此书用word排版,将近六年的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按高考考查知识点分类,有利于广大教师备课和学生系统复习,如有不足和遗漏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证。
2000-2010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十五、原子和原子核1. 选择题 2004夏季高考物理江苏卷一大题 10小题 4分考题: 10.若原子的某内层电子被电离形成空位,其它层的电子跃迁到该空位上时,会将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此电磁辐射就是原子的特征X射线.内层空位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其中的一种称为内转换,即原子中处于激发态的核跃迁回基态时,将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交给某一内层电子,使此内层电子电离而形成空位(被电离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214Po的原子核从某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可将能量E0=1.416MeV 交给内层电子(如K、L、M层电子,K、L、M标记原子中最靠近核的三个电子层)使其电离.实验测得从214Po原子的K,L、M层电离出的电子的动能分别为Ek=1.323MeV、EL=1.399MeV、EM=1.412MeV.则可能发射的特征X射线的能量为A.0.013MeV B.0.017MeV C.0.076MeVD.0.093MeV2. 选择题 2004夏季高考物理江苏卷一大题 3小题 4分考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B.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3. 选择题 2000春季高考物理北京安徽卷一大题 5小题 4分考题: 5.根据玻尔理论,某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E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为E?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的光.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E?等于A.E?hC.E?h?cc B.E?hD.E?h?cc ??- 519 -。
说明:(1)此书近600页,原想放在一个文档中,由于内容多,运行太慢,因此分成几个文档。
(2)点击目录可浏览相应页面。
(3)此书用word排版,将近六年的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按高考考查知识点分类,有利于广大教师备课和学生系统复习,如有不足和遗漏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证。
2000-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中篇2005-2008年)电磁感应篇总题数:46 题第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题目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
规定磁场的正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若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下列i-t图中正确的是答案D第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Ⅱ))题目如图,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虚线框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虚线框对角线ab与导线框的一条连垂直,ba的延长线平分导线框。
在t=0时,使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以恒定速度沿ab方向移动,直到整个导线框离开磁场区域。
以i表示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强度,取逆时针方向为正。
下列表示i-t关系的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线框前条边刚进入磁场区域过程中感应电流逆时针方向且由ε=Blv知感应电流逐渐增大,当导线框的前条边完全进入磁场而后条边还未进入磁场的过程中,导线框中的电流恒定不变,之后,当导线框的前条边开始出磁场而后条边还未进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的电流开始逐渐减小,再后,当导线框的前条边出磁场后条边开始进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的电流大小继续减小,且减小的情况比前一阶段减小情况加急(因为前后两条边形成的电动势反向抵消),直到电流减小到零,共4种情况,依次类推此后也是4种情况,所以C正确,D错误。
第3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题目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相同的灯泡a、b、c和电感L1、L2与直流电源连接,电感的电阻忽略不计.电键K 从闭合状态突然断开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a先变亮,然后逐渐变暗(B)b先变亮,然后逐渐变暗(C)c先变亮,然后逐渐变暗(D)b、c都逐渐变暗答案AD解析:a,b,c三个灯泡相同,设K闭合时通过三个灯泡的电流均是I,则L1上电流为2I,L2上电流为I,当K 断开瞬间,a,b,c三灯上原有电流立即消失.L1上在原有2I电流基础上逐渐减小,L2上在原有I电流基础上逐渐减小,L1,L2上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所以在K断开瞬间a灯上瞬时有3I的电流而后逐渐减小,即a 灯先变亮后逐渐变暗,则A正确,B,C错误.b,c两灯在原有I的电流基础上逐渐减小,即b,c两灯逐渐变暗,所以D正确.第4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题目如图所示,平行于y轴的导体棒以速度v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经过半径为R、磁感应强度为B.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导体棒中的感应电动势ε与导体棒位置x关系的图像是( )答案A解析:当导体棒位置坐标为x时,E=BLv=Bv²2结合数学知识可得A正确,B、C、D错误.第5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上海卷))题目老师做了一个物理小实验让学生观察:一轻质横杆两侧各固定一金属环,横杆可绕中心点自由转动,老师拿一条形磁铁插向其中一个小环,后又取出插向另一个小环,同学们看到的现象是()A.磁铁插向左环,横杆发生转动B.磁铁插向右环,横杆发生转动C.无论磁铁插向左环还是右环,横杆都不发生转动D.无论磁铁插向左环还是右环,横杆都发生转动答案B解析:由楞次定律知,只有当金属环闭合时,线圈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与磁铁才能产生相互作用。
拾躲市安息阳光实验学校十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物理(二十二)量子论一.高考题1. (2012·江苏物理)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b、c 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 在下列该原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1.【答案】C【解析】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正确的是C。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能级、玻尔理论、光谱及其相关知识。
2.(2012·上海物理)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时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A)频率(B)强度(C)照射时间(D)光子数目【答案】:A【解析】: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时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选项A正确。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光电效应。
3.(2012·四川理综)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则氢原子A.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B.从n=5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n=5能级跃迁到n=4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速度大C.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D.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一定向外放出能量【答案】:A4.(2012·上海物理)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A)“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B)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C)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D)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答案】:B【解析】: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选项B正确。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光子说。
5.(2012·北京理综)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5.【答案】:B【解析】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放出光子,能量减少,选项B正确。
说明:(1)此书近600页,原想放在一个文档中,由于内容多,运行太慢,因此分成几个文档。
(2)点击目录可浏览相应页面。
(3)此书用word排版,将近六年的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按高考考查知识点分类,有利于广大教师备课和学生系统复习,如有不足和遗漏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证。
2000-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中篇2005-2008年)量子初步篇总题数:18 题第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延考卷))题目用具有一定动能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使这些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n(n>2)的激发态。
此时出现的氢光谱中有N条谱线,其中波长的最大值为。
现逐渐提高入射电子的动能,当动能达到某一值时,氢光谱中谱线数增加到N′条,其中波长的最大值变为。
下列各式中可能正确的是:A.N′= N +nB.N′= N +n-1C.>D.<答案AC解析:氢原子处于n能级向较低激发态或基态跃迁时,可能产生的光谱线条数的计算公式为N==.设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时出现的氢光谱中有N′条谱线,若n/=n+1,N′= =N+n即A正确。
氢原子能级越高相邻能级差越小,由ΔE= n/>n则ΔE/<ΔE所以/>即C正确。
第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题目下列与能量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大,动能越大B.从同种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波长的减小而增大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动能的增量相同D.在静电场中,电场线越密的地方正电荷的电势能一定越高答案B解析:由G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大,运动速度越小,动能越小,所以A错误。
在光电效应中由h=W+E k。
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波长的减小而增大,所以B正确。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竖直方向下落高度不等。
所以重力做功不同,即动能的增量不同,所以C错误。
在静电场中电荷的电势能与电场线的疏密没有关系,所以D错误。
第3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题目19.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
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
用△n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
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和E的可能值为A. △n=1,13.22eV<E<13.32eVB. △n=2,13.22eV<E<13.32eVC. △n=1,12.75eV<E<13.06eVD. △n=2,12.72eV<E<13.06eV答案AD解析:在Δn=1的情况下,光谱线在原有情况下增加5条,意味着基态氢原子从最初能跃迁到第5定态变为能跃迁到第6定态,所以电子的能量应为-0.38 eV-(-13.60 eV)<E<-0.28 eV-(-13.6 eV),即13.22 eV<E<13.32 eV,A正确。
在Δn=2的情况下,光谱线在原有情况下增加5条,意味着基态氢原子从最初能跃迁到第2定态变为能跃迁到第4定态,所以电子的能量应为-0.85 eV-(-13.6 eV)<E<-0.54 eV-(-13.6 eV),即12.75 eV<E<13.06 eV,B错误,D正确。
第4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Ⅱ))题目18.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之间跃迁时,可发生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
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λ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A.λ1+λ2B.λ1-λ2C.D.答案CD解析:如图甲情况,由E3--E2=h,E2-E1=h,E3-E1=h,可得λ3=,即C正确。
如图乙情况由E3-E2=h,E3-E1=h,E2-E1=h,可得λ3=,即D正确。
第5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题目18.下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
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答案D解析:由hυ==ΔE,故λ=。
故由n=4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大,波长最短,所以该光子最不容易发生衍射现象,所以A项错误;因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小于由n=4跃迁到n=1产生光子的能量,故其频率不是最小,所以B项错误;大量的氢原子由n=4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可能跃迁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故C项错误。
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光子的能量E=-3.4-(-13.6)=10.2(eV)。
因E>W逸=6.34eV。
故D 项正确。
第6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题目4.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称为氢原子(hydrogen muon atom),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v1、v2、v3、v4、v5和v6的光,且依次增大,则E等于(A)h(v3-v1) (B)h(v5+v6) (C)hv3(D)hv4答案C解析:由能级跃迁知识及题意可知,处于n=2能级的μ氢原子吸收能量为E的光子后,发出6种频率的光,说明μ氢原子是从n=4能级跃迁的,而ν1、ν2、ν3、ν4、ν5和ν6频率依次增大,说明从n=4跃迁到n=2时,辐射能量为hν3的光子,综上可知E=hν3,C正确,A、B、D错误.第7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新课标))题目2.图1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E1为基态,若氢原子A处于激发态E2,氢原子B处于激发态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原子A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B.原子B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C.原子A能够吸收原子B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D.原子B能够吸收原子A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答案B解析:氢原子A由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只能辐射1种频率的光子,故A错.氢原子B处于n=3的激发态,其向低能级跃迁能辐射3→1,3→2,2→1的三种频率的光子,故B正确. 由氢原子能级的量子性,吸收光子必须满足hν=-,故C、D错误.第8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题目19.两种单色光a和b,a光照射某金属时有光电子逸出,b光照射该金属时没有光电子逸出,则A.在真空中,a 光的传播速度较大B.在水中,a光的波长较小C.在真空中,b光光子的能量较大D.在水中,b光的折射率较小答案BD解析:因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均为c=3.0×108m/s,故A错;由光电效应规律知hνa>W逸,hνb<W逸,所以νa>νb,则n a>n b,D正确;由λ0=,λ=,得v=,因νa>νb,n a>n b故γa<γb,故B正确;因νa>νb,由E=hν知E a>E b,故C错误。
第9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题目14.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1 eV~3.10 eV范围内。
若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n的低能级的谱线中有可见光,根据氢原子能级图(题14图)可判断n为题14图A.1B.2C.3D.4答案B解析:据hν=E m-E n,由图知只有从高能级向n=2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子能量可在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内。
故B正确。
第10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题目18.真空中有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由铂和钾(其极限波长分别为λ1和λ2)制成,板面积为S,间距为d。
现用波长为λ (λ1<λ<λ2的单色光持续照射两板内表面,则电容器的最终带电量Q正比于A. B. C. D.答案D解析:由单色光波长λ1<λ<λ2知,在钾板发生了光电效应,当钾板产生的具有最大初动能且垂直射向铂板的光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不能到达铂板时,电容器带电量恒定,由光电效应方程mv m2=-W逸,又因W逸=,C=,C=由动能定理-eU=0-mv m2,解得Q=·()故选D。
第1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Ⅱ(新课程))题目19.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v0,A 当用频率为2v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B 当用频率为2v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v0C 当照射光的频率v大于v0时,若v增大,则逸出功增大D 当照射光的频率v大于v0时,若v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答案AB解析: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就会发生光电效应,A选项正确。
由于金属材料一定,极限频率一定,逸出功一定,为极限频率,增大,逸出功不变,C选项错误。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时,,当增大一倍,时,,所以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所以A、B选项正确。
第1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新课程))题目4.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 eV~3.11 eV.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C)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D)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答案D第13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新课程))题目6.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以频率为ν的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有光电子产生.由于光电管K、A间加的是反向电压,光电子从阴极K发射后将向阳极A作减速运动.光电流i由图中电流计G 测出,反向电压U由电压表V测出.当电流计的示数恰好为零时,电压表的示数称为反向截止电压U0.在下列表示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的图象中,错误的是答案B第14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题目6.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BCD第15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四川卷(新课程))题目15.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