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学12.1内能功和热量

大学物理学12.1内能功和热量

2016年中考物理经典计算题有答案

2016浙江物理中考(生活相关)计算题 1、某直流电动机的铭牌上标有“220V6.6k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0.5Ω. (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该电动机正常工作1h,消耗多少J电能?电动机线圈产生多少热量? (3)在工作过程中,电动机因故障卡住无法转动,很快就闻到焦糊味道,请你从能量转化角度解释这个现象。 3、爱好科学的小明同学找来了一种电热饮水机.如图:甲是饮水机的简化示意图,S是温控开关, 当S、S 1都闭合时为加热状态,S断开、S 1 闭合为保温状态.图乙是饮水机的铭牌参数.请你帮他求 出: (1)初温为20℃的一满箱水,用此饮水机将水加热到9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2)电阻丝R 2 的阻值多大? (3)在正常加热状态工作下, 加热5min需要消耗的电能是多少J?

4、小林在做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最右端开始向左滑动到某一位置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与电压表示数的闭合曲线如图乙所示。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当电压表示数为1V时,小灯泡在1min中内消耗的电能; (3)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是其最大阻值的五分之一。求电源电压。 5、如图甲所示,是一种自动测量油箱内油量的装置,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指针能指示油箱内油的多少。当油箱加满油时,浮标通过杠杆使滑片恰好移至变阻器的最下端;当油箱油量减少到5L时,油量表就会发出警告。油的体积V和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0Ω.闭合开关S,求: (1)当油箱加满油时电路中的电流; (2)油箱内油量剩余一半时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 (3)油量表刚报警时R0的功率。 6、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恒温水箱温控电路(设环境温度不高于20℃),由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工作电路中的电热器上标有“220V 2000W”的字样;控制电路中热敏电阻R t作为感应器探测水温,置于恒温水箱内,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1为滑动变阻器。电磁铁产生的吸引力F与控制电路中电流I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衔铁只有在不小于3N吸引力的作用下才能被吸下。闭合开关S(不计继电器线圈的电阻).

中考物理专题有关热量的计算

2011年中考物理专题六有关热量的计算 一、专题目标 1.热量的概念,比热容、热值的概念。 2.利用比热解释简单的热现象,尽量利用公式Q=cmΔt进行分析。 3.分清题目的已知量、谁吸热、谁放热,找出所求量,再建立等量关系,运用Q=cmΔt或Q=mq进行计算。 二.知识框架 热量: 基本概念比热容: 热值: Q吸= 计算公式 热量计算Q放= 燃料燃烧时的热量Q放= 一、中考题型说明 热量的计算题型在中考中有以下几种: 1.涉及热量计算求其他量比值及比较大小的问题: (1)一般是先列出相关物体的吸(放)热方程, (2)然后通过公式变形列出要求的比例式, (3)最后代入数值计算求解。 2.“探究”型试题的解题方法是: (1)抓住题中提出的“问题”; (2)围绕“问题”搜集实验数据和相关材料; (3)通过实践和实例进行分析,论证,总结; (4)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或数学表达式回答“问题”,得出结论。 3.信息题型: 物理信息题中有大量的信息,要求学生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把物理问题具体化,抓住本质特征,舍弃次要因素,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例题解析 例一、涉及热量计算求其他量比值及比较大小的问题 质量相等的金属块A和B,放在沸水壶中煮10分钟后取出,马上分别投入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两杯水中,到两杯水的温度不再上升时,测量发现放在A的水温高于放在B 的水温,则() A、金属块A的比热容大 B、金属块A原来的温度高 C、金属块A有较多的热量 D、金属块A有较好的导热性 [学生思考]: 1、先列出相关物体的吸(放)热方程 2、通过公式变形列出要求的比例式 3、代入数值计算求解

[针对练习]: 冷水的质量为m,温度为t 1 ,吸收一定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t;另有质量为2 m热水,放出同样多的热量后,温度也降到t,那么热水原来的温度为() A. 3 2 1 t t- B. 3 2 1 t t- C. 32 3 1 t t - D. 2 3 1 t t- 例二、“探究”型试题 小明在做早餐时发现,同样情况下,煮沸一锅牛奶与煮沸同质量的豆浆用的时间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针对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并简述验证这个猜想的办法。 学生思考: 1、抓住题中提出的“问题” 2、围绕“问题”搜集实验数据和相关材料 3、通过实践和实例进行分析,论证,总结 4、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或数学表达式回答“问题”,得出结论 [针对性练习]: 今年小麦丰收了,有的农民将小麦放在有车辆行驶的柏油马路上晾晒。请你说出这种做法的利和弊。 ⑴利: ; ⑵弊: 。 例三、信息题型 设计汽车发动机时,既要考虑能量的利用效率,也要考虑发动机的冷却问题。 (1)了防止发动机过热,汽车的冷却系统常用水的循环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5kg在冷却系统中升高5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2)柴油在某汽车发动机汽缸内燃烧时,如果每分钟释放1.2×107J的能量,发动机输出的功率是8.5×104w,则此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学生思考: 1、学生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 2、把物理问题具体化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测试:第12章 内能与热机 温度内能和热量解读

温度、内能和热量解读 温度、内能和热量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说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少同学都觉得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确实如此,由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密切相关,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因而不少同学对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总是感到模糊不清,不易掌握. 1.三者的概念区别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反映的是物体内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说“升高”、“不变”或“降低”,但温度不能传递,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2)热量: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它总是伴随着热传递而出现,是一个过程量,因而热量是与热传递过程相联系的物理量,若没有热传递的发生,就谈不上热量,故也就不能说一个物体“有多少”或“含有多少”热量,而只能说“吸收了”或“放出了”多少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J). (3)内能: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是能的一种形式,从宏观看,物体内能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从微观看,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总的来说,当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 2.三者的辨证关系 要揭示三者的辨证关系,可用两个“一定”和四个“不一定”来对它们进行总结. (1)两个“一定” ①物体的温度变化,其内能一定变化. 因为物体的温度改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也随之改变,故内能也会改变.所以物体的温度升高(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加(减少). ②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改变.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就是发生了热传递.而热传递则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之一,在不考虑做功的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四个“不一定” ①物体内能改变,其温度不一定改变. 晶体在熔化(或液体凝固形成晶体)过程中必须吸收(或放出)热量,晶体由于吸收(或放出)了热量,其内能增加(或减少),但晶体物质在熔化(或液体凝固形成晶体)过程中温度却是不变的.但非晶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物体内能改变,其温度不一定改变. ②物体内能改变,不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物体内能的改变除了吸收或放出热量(即热传递)这种途径之外,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 ③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不一定引起温度变化. 晶体在熔化(或液体凝固形成晶体)过程中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的,但其温度却是不变的. ④物体的温度改变,不一定是吸收或放出热量. 做功也是改变物体的温度(内能)途径之一,因而物体的温度改变不一定是由吸收或放出热量所致.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小专题一热量综合计算测试题无答案

2019-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小专题一热量综合计算测试题无答案热量计算的内容:热传递过程中吸热与放热的计算,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计算,热机、锅炉、太阳能集热器等设备利用热量的计算. 类型1一般吸放热计算 吸热公式:Q 吸=cmΔt=cm(t-t ). 放热公式:Q 放=cmΔt=cm(t -t). 燃烧放热公式:Q=mq或Q=Vq. 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时Q 放 =W=Pt. (xx·泸州)某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 kg初温为25 ℃的水,经过一天的太阳照射,水温升高到75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m3天然气所放出的热量;要产生同样多的热量,用“220 V 2 000 W”的电热水器正常工作需要________min的时间.[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2.1×107J/m3] 解答有关热量计算问题,应熟练吸热公式Q 吸=cmΔt、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 放 =Vq、Q 放 =mq的掌握和运用,计算时注意固体燃料热值单位(J/kg)与气体燃料热值单位(J/m3)的区别. 类型2热量的利用效率问题 能量不能百分之百被利用,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叫做效率,即η=Q 有用/Q 总 = cmΔt mq ×100%. 锅炉、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的效率也可以利用公式η=Q 有用/Q 总 计算. (xx·苏州)某学习小组同学想研究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他们用酒精灯给100 g 的水加热,经过一段时间测得水温升高了60 ℃、消耗了4.2 g酒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求: (1)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4.2 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 1.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其热值为1.4×108J/kg,燃烧时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完全燃烧0.15 g氢气可放出________J的热量,这些热量可使100 g的水温度从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和热量测习题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和 热量测习题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和热量练习题 第一课时 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物体的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C、一个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D、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的内能大2、把低温的工件放在热水中,工件会变热,而热水会变凉,在这个过程中()A、工件的内能增大,热水的内能减小B、热水的内能增大,工件的内能减小C、工件和热水的内能都增大D、工件和热水的内都减小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4、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内能减少得越多;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内能增加得越多,由此可知() A、热量就是内能;B、温度就是内能;C、热量就是温度D、热量是内能改变的量度 5、下列说法中的“热”字,其中是指“热量”的是() A、热膨胀B、摩擦生热C、天热极了D、熔化吸热 6、下面关于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热量多;B、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热量少; C、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越高,热量越多; D、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7.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8.我们把物体里大量分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__。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____(填“减少”“增加”或“不变”)。 9、过程中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放出热量,内能,热量的单位是。 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和。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的,其中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而热传递是内能的。 11.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是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大量分子在做运动。如果驱蚊片不加热,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12、下列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__,其余是通过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 能。 (1)冬天,人们用双手反复摩擦取暖.(2)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 (3)冬天,人们用嘴对着双手“呵气”取暖 (4)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冷水变热 (5)晒太阳时会感到很热 (6)用锤子反复打击一块铁片,它的温度会升高 (7)多次弯折一根铁丝,弯折处会发烫. 第二课时 练习题 1、热值定义:,单位:。烟煤热值2.9╳107J/kg表示 2、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燃烧情况无关;

中考物理热量计算的压轴题

2013中考物理热量计算的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真题 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钻木取火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将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压住木棒来回拉动钻弓,木棒在木板的洞里转动时,板与棒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集中在洞内,不易散发,提高了木棒尖端的温度,当达到约260℃时木棒便开始燃烧,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故受热厚度很薄,木棒受热部分的质量只有0.25 g.已知:来回拉一次钻弓需1.0 s,弓长为s=0.25 m,人拉弓的力为16 N,木头比热c=2×103 J/(kg·℃),室温为20℃. 问: (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若其中有25%被木 棒尖端吸收,则1 s内可使木棒尖端温度提高多少℃? (3)请你估算用多长时间才能使木棒燃烧起来? 【示范解析】 (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2FS=2×16 N×0.25 m=8 J;(2)木棒尖端吸收的热量Q=ηW=25%×8 J=2 J,木棒尖端升高的温度△t=Q/cm=2 J/[2×103 J/(kg.℃)×0.25×10-3 kg]=4℃;(3)使木棒燃烧起来的时间t=(260℃-20℃)÷4℃/s=60s. 拓展延伸 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把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它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 如图1所示,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妾许多根玻璃吸热管组成的集热器,每根玻璃吸热管由双层玻璃管组成,双层玻璃管之间是真空.如图1所示是玻璃吸热

中考物理效率计算大全

中考物理效率计算大全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形形色色的 效率计算 考点分析 我们已学过机械效率,而在近些年的中考中,效率已不再局限于机械效率,凡是涉及到能量的转移或转化,都会涉及到效率问题。在能量的转移(或转化)中,转移(或转化)之后的能量与转移(或转化)之前的能量的比值就是效率(或叫转移率或转化率),思考下面的一些实例,就可理解效率问题。 1.应用太阳能加热物体时 W 有=Q 吸=cm Δt (即物体吸收的热量) W 总=获得的太阳能(根据题目信息计算) 2.电热转换效率 W 有=Q 吸=cm Δt (即物体吸收的热量) W 总=Pt (即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3.电力转换效率 W 有=Fs (即自行车通过这段距离所做的功) W 总=Pt=UIt (即自行车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4.力热转换效率 W 有=Fs (即所做的有用功) W 总=Q 放=qm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 5.光电转化效率:指输出的电能占消耗光能的百分比 效率η=总 有 W W ×100%,区分有用的和总的能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典例剖析

【典例1】为了解决老师们在办公时的饮水问题,学校新进了一批台式温热饮水机,其铭牌如下表所示。右图是饮水机的简化电路图,S是用感温材料制成 的温控开关,R 1是电阻,R 2 是供加热用的电阻丝。请计算: (1)在加热状态下,饮水机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2)正常工作时,该饮水机将热水罐中、18℃的水加热到93℃,用时6min。则该饮水机的加热状态时热效率为多少 (3)如果要使R 2在保温状态时的功率是加热时的功率的一半,R 1 和R 2 的比值是 多少 【典例2】长江三峡工程是一座集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巨大水利水电工程。其主要技术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上述数据计算: (1)蓄满水时大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多大 (2)每小时水流对水轮机所做的最大功为多大 (3)若利用水流发电的效率为40%,发电机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是多大 跟踪训练 一、应用太阳能加热物体时 1.我们生活的佳木斯地区,到了冬季,因日照时问短,太阳能热水器的水达不到所需温度,为此人们研制了太阳能、电能两用热水器.大鹏家最近就安装了一台这样的两用热水器,如图所示,铭牌如下: (1)太阳能热水器贮满水,水温从20℃加热到50℃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1L=10-3m3)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和热量练习题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和 热量练习题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和热量练习题 第一课时 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物体的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一个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D、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的内能大 2、把低温的工件放在热水中,工件会变热,而热水会变凉,在这个过程中() A、工件的内能增大,热水的内能减小B、热水的内能增大,工件的内能减小 C、工件和热水的内能都增大D、工件和热水的内都减小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4、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内能减少得越多;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内能增加得越多,由此可知()A、热量就是内能;B、温度就是内能;C、热量就是温度D、热量是内能改变的量度

5、下列说法中的“热”字,其中是指“热量”的是() A、热膨胀B、摩擦生热C、天热极了D、熔化吸热 6、下面关于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热量多;B、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热量少; C、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越高,热量越多; D、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7.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8.我们把物体里大量分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__ ___。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__ __ (填“减少”“增加”或“不变”)。 9、过程中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放出热量,内能,热量的单位是。 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和。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的,其中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 的;而热传递是内能的。 11. 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是现象。这种现

九年级物理-内能与热机温度内能和热量解读

九年级物理-温度、内能和热量解读 温度、内能和热量是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物理量,说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少同学都觉得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觉。确实如此,由于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密切相关,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因而不少同学对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总是感到模糊不清,不易掌握。 1.三者的概念区别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反映的是物体内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说“升高”、“不变”或“降低”,但温度不能传递,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2)热量: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它总是伴随着热传递而出现,是一个过程量,因而热量是与热传递过程相联系的物理量,若没有热传递的发生,就谈不上热量,故也就不能说一个物体“有多少”或“含有多少”热量,而只能说“吸收了”或“放出了”多少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J)。 (3)内能: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具有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是能的一种形式,从宏观看,物体内能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从微观看,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总的来说,当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 2.三者的辨证关系 要揭示三者的辨证关系,可用两个“一定”和四个“不一定”来对它们进行总结。 (1)两个“一定” ①物体的温度变化,其内能一定变化。 因为物体的温度改变,其内部分子无规 则运动剧烈程度也随之改变,故内能也会改 变。所以物体的温度升高(降低),其内能一 定增加(减少)。 ②物体吸收(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改变。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就是发生了热传递。而热传递则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之一,在不考虑做功的情况下,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四个“不一定” ①物体内能改变,其温度不一定改变。 晶体在熔化(或液体凝固形成晶体)过程中必须吸收(或放出)热量,晶体由于吸收(或放出)了热量,其内能增加(或减少),但晶体物质在熔化(或液体凝固形成晶体)过程中温度却是不变的。但非晶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物体内能改变,其温度不一定改变。 ②物体内能改变,不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物体内能的改变除了吸收或放出热量(即热传递)这种途径之外,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 ③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不一定引起温度变化。

中考物理热量计算的压轴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热量计算的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真题 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钻木取火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将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压住木棒来回拉动钻弓,木棒在木板的洞里转动时,板与棒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集中在洞内,不易散发,提高了木棒尖端的温度,当达到约260℃时木棒便开始燃烧,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故受热厚度很薄,木棒受热部分的质量只有0.25g.已知:来回拉一次钻弓需1.0s,弓长为s=0.25m,人拉弓的力为16N,木头比热c=2×103 J/(kg·℃),室温为20℃. 问: (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若其中有25%被木 棒尖端吸收,则1s内可使木棒尖端温度提高多少℃? (3)请你估算用多长时间才能使木棒燃烧起来? 【示范解析】 (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2FS=2×16N×0.25m=8J;(2)木棒尖端吸收的热量Q=ηW=25%×8J=2J,木棒尖端升高的温度△t=Q/cm=2 J/[2×103J/(kg.℃)×0.25×10-3kg]=4℃;(3)使木棒燃烧起来的时间 t=(260℃-20℃)÷4℃/s=60s. 拓展延伸 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把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它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

如图1所示,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妾许多根玻璃吸热管组成的集热器,每根玻璃吸热管由双层玻璃管组成,双层玻璃管之间是真空.如图1所示是玻璃吸热管的工作原理图,它的结构与保温瓶的玻璃内胆相似,只是在玻璃吸热管的内表面涂了一层黑色的吸热材料;另一部分是保温储水箱,保温储水箱下部与玻璃吸热管相通. 玻璃吸热管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当太阳光入射到黑色的吸热层上时,黑色吸热层能把太阳能更有效地转化为内能,将管内的水加热.向光一侧的水被加热后体积增大、密度变小而向上运动;背光一侧的水由于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向下运动,形成冷热水循环,最终整箱水都升高至一定的温度.玻璃吸热管具有吸热保温作用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玻璃吸热管内向光一侧的水吸热后体积增大、密度变小,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重力. (2)能否将黑色的吸热材料涂在玻璃吸热管的外表面上?简单说明理 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将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60℃,求这些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4)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面积为S=2m2,热效率为η=40%(即热水器能将照射到玻璃吸热管上的太阳能的40%转化为水的热能),该地点太阳能辐射到地面的平均功率为P=1.4×103W/m2(即平均每平方米每秒钟太阳辐射能为1.4×103J).在第(3)小题中水吸收的热量由该热水器提供,求需要加热多少小时?

九年级物理内能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九年级物理内能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一、内能选择题 1.下列有关内能和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C. 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作为冷却剂 D. 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 【答案】C 【解析】【解答】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具有的动能及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分子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0℃的物体的分子也在运动,所以其内能不会为0,A 不符合题意;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但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B不符合题意;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即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可作为冷却剂,C符合题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内能是物体内部具有的能量,是由内部的分子运动造成的,比热容是物体的吸热能力,不同的比热容比热容不同. 2.一大块铁和一小块铁的质量之比是5∶1,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 A. 5∶1 B. 1∶ 5 C. 1∶1 D. 无法确定【答案】C 【解析】【解答】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热量、温度没有关系, 故答案为:C. 【分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热量、温度没有关系。 3.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这种纸“油水不沾”,细菌也无法停留在上面(如图).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纳米纸”的分子不可再分 B. “纳米纸”的分子不能做无规则热运动 C. “油水不沾”的原因是分子间无空隙 D. 纳米纸上互相靠得很近的两滴水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 【答案】D 【解析】【解答】A、因为分子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可以再分;A不合题意; B、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不合题意;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与解析:热量的计算(附答案)

小专题:热量的计算 类型1 燃料烧水 1、(2018·衡阳)我国的秦山核电站,目前每分钟的安全发电量,相当于少消耗烟煤13.0 t。 (1)如果13.0 t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烟煤的热值为2.9×107 J/kg) (2)假设13.0 t烟煤在煤炉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部分被水吸收,可以使4×105 kg的水从20 ℃升高到100 ℃,求:水吸收的热量为多少?[c水=4.2×103 J/(kg·℃)] (3)求煤炉加热水的热效率.(用百分数表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018·桂林)若家用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1)完全燃烧0.04 m3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若某新型天然气灶烧水的效率为40%,完全燃烧0.04 m3天然气,可使室温下5 kg的水温度升高多少? 3、如图,天然气灶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一壶质量为3 kg、温度为20 ℃的水,加热至沸腾,大约需要10 min,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3.5×107 J/m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60%被水吸收,烧开这壶水需要多少天然气. 答案: (1)Q放=mq=13.0×103 kg×2.9×107 J/kg=3.77×1011 J (2)Q吸=cm水Δt=4.2×103 J/(kg·℃)×4×105 kg×(100 ℃-20 ℃)=1.344×1011 J (3)η= Q吸 Q放 = 1.344×1011 J 3.77×1011 J ≈36% 答案: (1)Q放=Vq=0.04 m3×4.2×107 J/m3=1.68×106 J (2)Q吸=Q放×40%=1.68×106 J×40%=6.72×105 J 由Q吸=cmΔt,得:Δt= Q吸 cm = 6.72×105 J 4.2×103 J/(kg·℃)×5 kg =32 ℃ 答案: (1)Q吸=cm(t-t0)=4.2×103 J/(kg·℃)×3 kg×(100 ℃-20 ℃)=1.008×106 J (2)由η= Q吸 Q放 得,Q放= Q吸 η = 1.008×106 J 60% =1.68×106 J 由Q放=Vq得,V= Q放 q = 1.68×106 J 3.5×107 J/m3 =4.8×10-2 m3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和热量练习题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内能和热量练习题 第一课时 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物体的内能为零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一个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D、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的内能大 2、把低温的工件放在热水中,工件会变热,而热水会变凉,在这个过程中() A、工件的内能增大,热水的内能减小B、热水的内能增大,工件的内能减小 C、工件和热水的内能都增大D、工件和热水的内都减小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4、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内能减少得越多;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内能增加得越多,由此可知() A、热量就是内能;B、温度就是内能;C、热量就是温度

D、热量是内能改变的量度 5、下列说法中的“热”字,其中是指“热量”的是()A、热膨胀B、摩擦生热C、天热极了D、熔化吸热 6、下面关于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热量多;B、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小,热量少; C、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越高,热量越多; D、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7.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8.我们把物体里大量分的无规则运动叫做___ ___。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__ __ (填“减少”“增加”或“不变”)。 9、过程中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放出热量,内能,热量的单位是。 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和。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的,其中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

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供参考)

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5.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14.2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3.实验表明: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温度的变化多少成正比。 4.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5.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6.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 7.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是米3 8.氢气的热值很大,为q氢=1.4×108J/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的氢气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1.4×108J。 9.提高炉子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3.比热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 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c水=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5.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放出的热量相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因而温差变化较小。 6.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降温;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放出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取暖。 7.发生热传递时,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吸=cmΔt (Δt=t-t0)

2021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热量的计算

2021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热量的计算 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质量为2千克的金属块,被加热到500℃后,立即投入质量为1千克,温度为20℃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最终水的温度升高到80℃.【c水=4.2×103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金属块的比热容。 (3)取出金属块后,给80℃的水继续加热,水又吸收了1.05×105J的热量,求水的末温。 2.小毅参加了12月25日的2016年福州国际马拉松赛,他跑完马拉松身体消耗的能量约为1.05×107J.问: (1)这些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天然气放出的热量?[q气=3.5×107J/m3] (2)若用这些天然气来烧水,可以使30kg的水温度升高50℃,则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天然气灶烧水时的效率是多少?[c水=4.2×103J/(kg?℃)]。 3.今年5月18日,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对可燃冰实现安全可控开采。假设1m3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180m3天然气,(已知q天然气=3×l07J/m3,在1标准大气压下).求: (1)1m3可燃冰释放出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若这些热量用来加热水,50%的热量被水吸收,可将初温为20摄氏度,质

量为2×l04kg的水加热到多少℃? 4.完全燃烧0.07kg的焦炭所放出的热量有60%被质量为5kg的水吸收,当时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已知c水=4.2×103J/(kg?℃),q焦炭=3.0×107J/kg,求:(1)完全燃烧0.07kg 的焦炭所放出的热量 (2)水所吸收的热量 (3)若水的初温为50℃,吸收这些热量后,水的温度升高到多少? 5.某同学用煤炉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它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2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煤的热值约为 3×107J/kg.求: (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经过 6min 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4)若改用煤气来加热这些水,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煤气的热值4.2×107J/kg,假设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13内能 13.1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1、物质的结构 (1)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得分子、原子构成的。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分子数量巨大,例如,体积为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 (2)分子间有间隙 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 (1)探究:物体的扩散实验 气体扩散实验液体扩散实验固体扩散实验无色的空气与红棕色的二氧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五年后将他们切开,发现它们 是避免由于重力作用而对实验造成影响; (2)扩散现象 ①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③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并不是在宏观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分子的运动是分子自身具有的特性,与外界的作用无关。 拓展:从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扩散速度可知,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不剧烈,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在气体和固体之间。 (3)分子的热运动 ①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②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注意:任何温度下,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仅是运动速度不同而已。不能

错误的认为0℃以下的物质分子不会运动。 ③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④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与分子的热运动的比较。 (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类比法理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关系 方法技巧:分子间作用力不直观,我们不能直接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它的特点与弹簧拉伸或压缩时表现出的力的特点相似,两者加以比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像这样的方法叫类比法。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现象 ①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有:很多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在荷叶上,两滴水靠近时可自动合并为一滴水;固体很难被拉断;两块底面磨平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结合在一起等。 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现象有:物体不能被压缩到无限小,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③值得注意的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甚至为零。破镜难以重圆的原因。 ④不同物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也不一样。 (4)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及宏观特征对比

中考物理专题七中考热量计算常考点及其试题解析

专题七中考热量计算常考点及其试题解析 初中阶段,涉及热学中热量计算的考点有物体吸收或放热、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热平衡方程及其热效率。也就说在中考试卷里,如果出现涉及热学中热量方面的计算问题时,都是要考查以上知识点中的一个知识点或者几个知识点。其中热平衡方程及其热效率是属于拓展性知识点,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应该加深学习。近年来,中考物理试卷中题型涉及选择题、填空题和综合应用题。特别是近几年中考涉及的热量计算试题难度不大,但今后解决创新试题就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科学方法,所以在平时学习或者中考复习过程中,知道常考的知识点,常考的题型的解析是非常重要的。 一、热量计算常考点透析 考点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公式 ①计算物体吸收热量的公式为:Q吸=cm(t-t0)=cm⊿t。 ②计算物体放出热量的公式为:Q放=cm(t0-t)=cm⊿t。 其中,Q吸表示吸收热量,单位是J;c表示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表示质量,单位是kg;t0表示物体初始温度,单位是℃;t表示物体后来的温度,单位是℃。⊿t=t-t0表示物体升高了的温度。⊿t=t0-t,表示物理降低了的温度。 考点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 ①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公式为:Q放=mq。 ②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公式也可为:Q放=qV。推导过程如下: 说明:①中的公式对固体、液体、气体、均适用。②只对气体适用。两个公式的得出都是根据热值的定义式得到的。 其中,Q放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m表示质量,单位是kg。V表示体积,单位是m3。 考点3:热平衡方程 热平衡方程为:Q放=Q吸。 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混合达到热平衡时,高温物体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这时Q放=c1m1(t01-t),Q吸=c2m2(t-t0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等于另外物体吸收的热量。这时Q放=qm1,或者Q放=qV,Q吸=cm2(t-t0)。电热器通电流放出的热量等于另外物体吸收的热量,这时Q放=I2Rt(焦耳定律公式),Q吸=cm(t-t0)。利用热平衡方程可以求解很多问题,有时结合比例式,解题更简单。 考点4:热效率公式 (1)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热量计算

200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热量分析与计算 11.(08广州)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8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本题是在老题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拓展,四个选项考查四个不同的能力点。在比较比热容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新的内容,思路清新,其实关于密度、电阻、压强等类似图像提也可以像本题一样做拓展! 间变化的图线如图6所示,由图线可以看出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D.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 //图像分析比热,热量计算定性分析问题,别的地区的考题中,四个选项对应不同的内容! 19(08宜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的温度变化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较多。 15(08上海)质量为1kg的水,温度降低了20℃,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4.2×103J/(kg·℃)]

1. (08长春)汽车是现代社会的主要交通工具。 (1)南方发生雪灾时,运送救灾物资的汽车在轮胎上安装了铁链,这是为了___________。 (2)假如汽油机工作一个循环放出 4.2×105J的热量全部被10kg的水吸收,能使水的温度升高___________℃。 答案(1)增大摩擦(2)10 12(08广东)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l kg、20℃的水吸收了2.1×105J 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这是因为水的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冷却效果好。 答案:70;比热容;热量。 38(08巴中)王小聪同学的家住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里,他父亲年前拉回了一套液化石油气灶具。液化石油气热值为3.5 ×107J/kg,燃烧放出的热量只有60%被水吸收。将质量为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水吸热J,需燃烧液化石油气g。 答案:1.68×106;80 26(08钦州)某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地球表面水吸收太阳能的本领,做了如下实验:用一脸盆装6kg的水,水的表面积为0.1m2,经过太阳光垂直照射15min,水温升高了5℃.问: (1)实验时6kg的水15min内吸收了多少热能? (2)平均每分钟1m2水面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若用加热的方式使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至少需要燃烧多少m3的液化气?(假设液化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液化气的热值是5.0×107J/ m3) 26.答案: (1)Q=cm △t = 4.2×10J/(kg·℃) ×6kg×5℃=1.26×10J (2)平均每分钟1m2水面吸收的热量: Q===8.4×10J/min·m (3)由Q=Vq得:V= = = 2.52×10m 24(08天津)(5分)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它表示质量是l kg的铝块温度升高I℃时吸收吸收的热量为.依据上述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请计算:把质量为5 kg、温度为20℃的铝块加热剑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