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 格式:pdf
- 大小:132.29 KB
- 文档页数:2
汽车公司品牌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汽车在人们心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汽车,以其快捷的速度,舒适的环境,让千万人为之痴迷。
汽车本来是个钢铁的物件,是人给它赋予了一种影响生活方式的生命内涵。
反过来这种内涵又作用于人类,拉近了人与车之间的距离,形成消费理念、生活情趣以及审美趋向等文化范畴,亦即汽车文化。
而包含在汽车文化中的汽车品牌是汽车形式结构中最能体现汽车价值的部分所谓汽车品牌,是指用来标志并识别某一或某些车型的符号系统。
汽车品牌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并不是突然地。
因为正是有了这种品牌文化的存在,汽车才得以成为一种文化。
汽车品牌是汽车形式结构中最能体现汽车价值的部分所谓汽车品牌,是指用来标志并识别某一或某些车型的符号系统.品牌经过注册即为商标。
别克—-平民化的贵族车别克是个世界级的品牌,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别克一直是高贵、气派及身份的代名词。
它给车主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享受和世界级的服务理念。
菲亚特—-亚平宁的文化使者菲亚特派力奥是继马可•波罗之后又一位来自亚平宁半岛的文化使者,她带来了浓厚的意大利汽车文化。
菲亚特的形象代言人舒马赫与法拉利赛车同台为派力奥做电视广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意味着菲亚特将派力奥和法拉利两款同出名门的汽车放在同一尊贵地位,她们有着同样尊贵的传统,派力奥的用户同样可以享受到像法拉利那样高档次的服务。
雪铁龙-—欧陆风情的演绎者东风雪铁龙车型源于纯正的欧陆血统,它与生俱来就处处散发着浓浓的法兰西气息。
充满浪漫的艺术造型加之过硬的先进技术以及完善的配置无不使东风雪铁龙成为汽车中的精品。
东风雪铁龙车型目前已经覆盖了整个家用轿车市场:十万元以下的家庭经济型轿车(新自由人)、公私兼用的实用型轿车(爱丽舍)以及二十万元左右张扬自我个性的智能型轿车(毕加索),这一丰富的系列组合既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更表明了神龙公司为打造“中国家用轿车第一品牌"的决心与实力。
一、汽车文化概述汽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物质化的文化。
它作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集合,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丰富着文化的内涵。
汽车文化以汽车及其产业为载体,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所创造的与汽车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含形成影响人类社会一系列的行为、习俗、法规、观念的文化形态。
当代的汽车文化蕴含着以人为本、安全实用、舒适便捷、经济环保、诚信服务、时代创新、生态和谐等核心价值理念。
二、汽车文化的主要特性汽车文化涉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车和使用车的人,因此其具有自然 (物质技术)和社会两方面属性。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有如下主要特性:(1)继承性。
文化是人类世代相传的经验.继承性是文化的基础。
在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每一个新的阶段在否定前一个阶段的同时,必须继承它的所有进步内容。
以及人类在这之前发展的所有阶段所取得的成果。
汽车文化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丰富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并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随着社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先进的汽车文化必然代替陈旧、落后的汽车文化。
(2)时代性。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类型作为完整的历史阶段。
汽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环绕“车”这一载体的亚文化,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也自然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这个烙印在于,不同时代的汽车文化,在审美判断、价值判断和表现形式上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如韩国汽车的命名:“现代”“大宇”“起亚”“双龙”等,便可窥见一斑。
(3)民族性。
由于具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文化特点而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己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形成为了本民族的特色文化。
汽车文化的民族性特别鲜明,如美国车的豪迈与大气、德国车的精密与效能、法国车的浪漫与典雅、日本车的精致与务实、韩国车的便宜与实用、意大利车的精悍与唯美、中国车的中庸与和谐等,无不打上其民族文化的烙印,无不体现各民族的气质与符号。
(4)创新性。
汽车文化汽车文化的定义汽车文化是汽车在发明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人类在汽车发明、发展的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在汽车设计、生产、流通和使用领域以汽车为载体所表达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
汽车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汽车技术文化——汽车结构功能、汽车设计、汽车造型、汽车美容、汽车维护、汽车改装、汽车驾驶等。
汽车人文文化——汽车发展史、汽车品牌、汽车车标、汽车名人、经典名车等。
由汽车衍生出来的混合文化——汽车运动、汽车广告、汽车电影、汽车展览、汽车收藏等。
汽车文化的特征附着性社会性时代性(动态性)群众性创新性民族性法国汽车文化的特征:运动性:法国人开车极其疯狂,在高速上从来不把限速当回事;实用性:停车方便,在市区出行方便,所以现在Smart很流行;外观设计:法国人不像中国人,他们更看重车的设计而不是品牌。
法国汽车的总体特点就是车体较小而设计新颖,符合大众化的方向,因此在西欧成为家庭轿车的热门,雷诺的…丽人行‟微型车在欧洲曾多次获销量第一。
但是在豪华车、跑车领域,法国汽车公司就不如美、德、日等国汽车公司出色,这成为法国汽车业的遗憾。
汽车文化的构成要素汽车文化的人文要素车的诞生,就是为了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运输中解放出来,其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的理念精髓己渗透到现代汽车的设计、研发、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从基本的车内装饰材料、可调节座椅和车内音响的出现到现在的车载DVD、车载电脑、卫星导航、安全气囊及清洁燃料动力技术等,无不体现现代汽车对人类生命安全、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视。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车的发展离不开前人的努力探索与创新,他们的进取与创新精神,均是车文化中人文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文化的美学要素不同于一般文化艺术形式,车文化中所蕴含的美学要素,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它不仅反映在车的外观与造型上,也渗透到产品结构、材料和工艺等方方面面。
在近代汽车的发展史上,汽车的外形经历了马车型、方箱型、流线型、三箱型(船型)、梯型和当代造型。
汽车文化教案汽车文化教案引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汽车文化是指与汽车相关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汽车设计、汽车生产、汽车使用、汽车赛事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汽车文化的内涵和影响。
一、汽车设计与美学汽车作为一种艺术品,其设计也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汽车设计师通过外观造型、内饰设计等方面的创新,为汽车赋予了独特的美感。
例如,法拉利的流线型外观和兰博基尼的独特造型,都展现了汽车设计的美学价值。
汽车设计不仅追求美感,还要考虑实用性和安全性,这使得汽车设计成为一门复杂而又有挑战性的艺术。
二、汽车与社会文化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汽车的品牌、型号、颜色等都成为了人们身份、地位和个性的象征。
例如,豪华汽车代表着财富和地位,而环保型汽车则代表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关注。
汽车文化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爱好自驾游的人们经常组织汽车旅行,享受自由和探险的乐趣。
三、汽车与经济发展汽车产业作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钢铁、化工、电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
同时,汽车销售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促进了消费和投资的增长。
汽车文化的兴起,使得汽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四、汽车赛事与竞技精神汽车赛事是汽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竞技精神的体现。
赛车运动不仅考验车手的驾驶技术和反应能力,也考验汽车的性能和稳定性。
赛车运动的激烈竞争和高速冲刺,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参与。
汽车赛事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推动汽车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
五、汽车与环境保护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汽车文化也开始关注环境保护。
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环保型汽车,采用新能源技术和低排放技术,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同时,一些城市也推行汽车限行政策,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汽车文化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促使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汽车文化心得汽车文化心得篇1汽车文化心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而汽车文化作为其衍生出的一个文化形态,也在这个过程中应运而生。
*将就汽车文化进行心得分享。
一、汽车文化的定义和内涵汽车文化是指以汽车为核心,围绕汽车而产生的文化现象。
它包括汽车科技、汽车运动、汽车艺术、汽车历史等多个方面。
汽车文化的发展与汽车工业的进步密不可分,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科技和艺术的追求。
二、汽车文化的体验和感受1.汽车科技带来的便捷和进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逐渐演变成集成了多种科技的综合性产品。
现代汽车的智能化的操控、自动驾驶等功能都为驾驶者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和安全保障。
2.汽车运动带来的激情和挑战:热爱汽车的人们通过汽车运动,如赛车、方程式比赛等,展现了他们对速度和激情的追求。
同时,这种运动形式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成就感。
3.汽车艺术带来的美感和品味:汽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品。
从设计到材质,从工艺到配色,汽车的艺术性无处不在。
驾驶一辆优美的汽车,不仅能带来舒适的车乘体验,更能提升个人的品味和修养。
4.汽车历史带来的文化和传承:了解汽车的历史和发展,不仅能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更能传承和弘扬汽车文化,让人们对汽车和交通工具的演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三、汽车文化的学习和思考1.学习汽车科技:了解汽车的基本原理和最新的汽车科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汽车。
同时,对于汽车的维修和保养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我们的驾驶安全提供保障。
2.参与汽车运动:通过参与汽车运动,我们能更深入地体验汽车的速度和激情,同时也能提升我们的驾驶技巧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3.欣赏汽车艺术:了解汽车的设计、制造和配色等艺术元素,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更能在汽车艺术中寻找到一种生活的乐趣和精神的寄托。
4.传承汽车文化:了解汽车的历史和发展,我们不仅能了解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更能传承和弘扬汽车文化,让人们对汽车和交通工具的演变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复习提纲一、汽车发展简史1、汽车文化涵义、内容汽车文化是汽车在发明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是人们在制造和使用汽车的活动形成的一套法规、方式、习俗、价值观念。
2、什么是汽车的民族性?各有何特点?(美系车、欧系车、亚系车)汽车是一个民族性格的载体,因生活习俗,民族文化等差别而体现不同各性。
美系车:宽大、悬吊柔软、大扭力、空调效果好、安全舒适豪华代表、耗油、马力不足,不适合高速转弯行驶。
欧系车:法:浪漫英国:内向、稳重、有内涵德国:严谨、传统厚实、安全、高性能意大利:洒脱、豪放、性感亚系车:日本:发动机平顺、省油、较廉价韩国:经济耐用、逐渐向高档次发展3、詹姆斯·瓦特对蒸汽机发明的贡献1765,年制出第一台蒸汽机。
1768,试制成第一台装有冷却器的蒸汽机样机。
1769年取得专利。
1774年,制出了有真正意义的蒸汽机。
他长期从事蒸汽机的研究,推进了蒸汽机的使用和扩大了应用范围。
4、第一辆蒸汽汽车的发明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炮兵大尉尼古拉斯.古诺经过6年研究,将一台巴本研制的蒸汽机装在一辆木制三轮车上,发明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汽车,是汽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人类以机械力驱动车辆时代的开始。
(第一起机动车事故)5、尼古拉斯·奥托对内燃机发明的贡献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拓成功地试制出四冲程煤气内燃机。
1876年,奥拓又试制成一台卧式四冲程煤气内燃机。
6、原始的动力依靠手拉肩扛、众人搬抬。
人力-畜力马-牛驴骡7、自然力的尝试——帆车1250年,英罗吉尔.培根风力--帆车1420年,英滑轮车1465年,意大利罗伯特巴尔丘里奥风力推进车1600年,荷兰人西蒙.斯蒂芬发明了双木危风帆车。
1630年,法汉斯.赫丘发条车8. 蒸汽机的发明1765 1774年,发明真正意义的蒸汽机9、蒸汽汽车的发明1801年,英国人理查德.特雷蒂克制成能够乘坐8人的世界第一辆载客蒸汽汽车10、第一辆蒸汽公共汽车1825年,英国哥尔斯瓦底.嘉内制成了一辆蒸汽公共汽车,18座,车速为19km/h,这是世界第一辆营业性质的公共汽车。
学习内容了解汽车萌芽阶段历史。
一、概述人类经历了漫长的靠双足跋涉的时代后,发明了车轮,车轮改变人类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使人类步入两轮和四轮马车的黄金时代。
它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时间极长和最有影响力的陆地交通运输工具。
然而人类永远不会满足现状,坐在马车上的人们期望着比马更具耐力和比马跑得更快的移动工具,于是机器动力被发明了。
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为汽车的发明开辟了道路。
1886的1月29日,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第一辆三轮汽车。
然而,汽车的发明不是偶然的,更不是一人之功,汽车发明和发展是集体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二、汽车萌芽阶段很早以前,人们无论是狩猎、耕种,还是搬运东西,只能靠手拉肩扛、众人搬抬。
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北欧国家发明了橇,人们用滑动实现了运输方式的第一次飞跃。
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中亚地区发明了车轮,最早的车轮是从粗圆木上锯下的圆木头当作滚轮,这种实心木轮后来得以不断改进,逐步演变为用辐条支撑轮辋的车轮(图1.1)。
轮子的发明不仅是创造了一种器具,它还带给了人类一种新的运动方式,这就是从滑动到滚动的第二次飞跃。
到了罗马帝国时代,西欧的塞尔人制造出了第一辆前轴可以旋转的车,但是,最初的车都是人力车,后来出现了畜力车。
中华民族是最早使用车辆的民族之一。
传说在5000年前黄帝就制造了车辆,所以,黄帝又称“轩辕黄帝”,“轩”是古代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辕”是车的纵向构件,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不过,黄帝造车的传说迄今尚未找到确凿的史料记载。
我国关于车辆的最早史料记载,是在公元前2000多年夏朝初期的大禹时代,有一位名叫奚仲的“车正”(掌管车辆的官员)造出了两个轮子的车辆。
由此可知,在大禹时代车辆的数量已有相当的规模,需要设立“车正”的官职实现车辆管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出兵伐纣,据记载,他出动了300辆兵车。
西周(公元前1046一公元前771年)时代,中国的车辆制造技术已有较高的水平。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汽车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对于提高全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通过汽车文化教学实践,探讨汽车文化的内涵、特点以及如何将其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为推动我国汽车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参考。
二、汽车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 汽车文化的内涵汽车文化是指以汽车为载体,反映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审美、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精神财富。
它包括汽车历史、设计、制造、使用、维修、保养、驾驶技巧、安全法规、环保意识等方面。
2. 汽车文化的特点(1)综合性:汽车文化涉及多个领域,具有综合性。
(2)时代性:汽车文化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变。
(3)地域性:不同地区汽车文化具有差异性。
(4)民族性:汽车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5)普及性:汽车文化面向广大人民群众。
三、汽车文化教学实践1.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对汽车文化的认识,培养对汽车的兴趣。
(2)使学生了解汽车历史、设计、制造、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3)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规、关爱环境、安全驾驶的意识。
2. 教学内容(1)汽车历史:介绍汽车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知名汽车品牌等。
(2)汽车设计:讲解汽车设计的理念、原则、方法等。
(3)汽车制造:介绍汽车制造工艺、流程、技术等。
(4)汽车使用:教授汽车驾驶技巧、保养知识、安全法规等。
(5)汽车环保:讲解汽车尾气排放、节能减排、环保材料等。
3.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讲解汽车文化知识。
(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汽车文化现象。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汽车博物馆、汽车生产线等,亲身体验汽车文化。
(4)实践活动:开展汽车驾驶、汽车维修、汽车设计等实践活动。
4. 教学评价(1)知识掌握:通过考试、提问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汽车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2)技能水平:通过实践活动,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综合素质:观察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综合素质。
汽车公司品牌文化的内涵及意义品牌文化品牌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的自然流露,是品牌触动消费者心灵的载体——奔驰:一段有迹可寻的传奇——法拉利:四轮的艺术品蕴涵着深刻的价值理念、情感表达、审美判断等精神元素? ——卡尔·本茨:发明的过程,比发明的结果更美妙千倍——亨利·福特我要为大众制造汽车??? 汽车的品牌文化凝炼着人类美好的价值观念,诠释着人类永恒的情感主题,引领着时尚的潮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它超越国界,超越民族,塑造出许多经久不衰、生生不息的传奇。
不同的汽车品牌,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它以创始人的姓名或所在地的城徽,或以象征性的动物,或者以其他不同寓意的图案,讲述着汽车百余年历史的风云。
汽车公司的标志或商标是公司的象征、往往采用寓意精练的图案、字体和色彩去突出企业的形象,具有动人的魅力,触发人们对企业及其产品的美好印象和联想。
车标就是汽车的标志,是随着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发展而产生的。
它装饰在汽车头部和明显部位上,光彩夺目,精妙绝伦,展示了百余年光辉灿烂的汽车文化。
它又如汽车文化乐章中精彩的音符,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旋律。
通用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年工业总产值达1000多亿美元。
它是由威廉·杜兰特于1908年9月在别克汽车公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立于美国的汽车城底特律。
现总部仍设在底特律。
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最大五百家企业中居首位,在世界最大工业企业中位居第二。
它在美国及世界各地雇员达80万人,分布在世界上40个国家和地区,通用家族每年的汽车总产量达900万辆。
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典型地表现了美国汽车豪华、宽大、内部舒适、速度快、储备功率大等特点。
而且通用汽车公司尤其重视质量和新技术的采用。
因而通用汽车公司的产品始终在用户心中享有盛誉。
通用汽车公司还是一个大规模的跨国公司,它在世界几十个国家都设有子公司、装配厂、零部件厂和销售中心。
通用拥有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奥兹莫比尔、庞蒂克、土星等8个生产汽车的分部。
汽车⽂化的内涵从第⼀辆汽车的诞⽣到现在,汽车发展了⼆百多年。
汽车从奢侈品转变为⽣活必需品,这重重的历程,⼈类也为之体味其酸、甜、苦、辣,带来的是⽆尽的思索。
⽽与之相关的问题被这种堆积的⽂化载体,也被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得以全⽅位地袒露在⼈们⾯前。
各国⽂化在梳理这⼀现象的时候,总是试图找到⼀种理念,让其民族⽂化与之相融合,最⼤程度地凝聚⾃⼰伟⼤民族的智慧,体现其民族精神。
如中国式汽车⽂化、美式汽车⽂化、德式汽车⽂化、俄式汽车⽂化、⽇式汽车⽂化、英式汽车⽂化等。
正在吸引更多民族观念融⼊其中。
⽆论它体现的是哪种形式,汽车不在是纯粹的交通⼯具了,它作为⼀种更⾼的汽车⽂化与⼈类思潮正在相互延伸。
各国汽车⽂化之间也在相互借鉴“国际经验”与其融⼊⾃然并征服⾃然,更好地为⼈类服务。
⼈类在谈论汽车⽂化现象时,同样出现⼀些纯⽂化现象。
如汽车论坛、汽车展览、汽车⾏业信息发布、汽车屏保、汽车壁纸下载等。
这是⼈类需要的,就像⼈们得栋豪宅。
如果没有亮丽的豪华外表与富有⼈类体味的居室装饰,这豪宅与⾼⼤⼀点的平房有何异,不就是挡风避⾬的住宅吗?那其本⾝体现的商业价值与⼈性价值也就荡然⽆存,那这⾼昂的豪宅⽓度何以让⼈折服。
⼈们把汽车⽂化作为⼀种时尚。
也正在吸引更多元素融合进来,触及到汽车⽂化的⽅⽅⾯⾯。
这些载体如⾬后春笋般在都市崛起,如⼩到窗帘、坐垫、⼿⼯制品;⼤到空调、⾳箱、耀眼的灯光;甚⾄还有驾驶员⼼仪的吉祥物点缀其间,似乎在说明着什么?也许这是祝福的胚胎,让更多的思想传播开来。
同样也就产⽣了“惜命⽂化”。
“惜命⽂化”的缩影最初源于美国,也就是现在的NHTSA。
它从设计之初就为汽车的“容⾝”注⼊了安全元素。
它的发展过程才被⼴泛接受。
之后才传⼊欧洲和⽇本。
正是由于“惜命⽂化”的安全理念,才得以⼈类对⼈性化安全极度关注。
也就注定了汽车繁荣的⽣存空间,给各国汽车⽂化指明了⽅向。
⼈们在不懈地研究包括安全在内的各项汽车技术指标的同时,也在研究交通规则。
汽车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的确也带来了一些烦恼。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对任何生活方式的评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
当一种消费品已经达到一定数量时,它自然就会在人们生活中发挥
其“使用价值”以外的作用。
从而也就形成了其自身的一种文化。
汽车也不例外。
近年来,“汽车文化”、“汽车时尚”等概念已不断被人们所提及。
然而,究竟什么是“汽车文化”?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理解它呢?
掐指算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也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
从首长专用到现在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从十多年前的“老三样”到现在的“百花齐放”。
转瞬间,中国就从一个汽车沙漠突然转变为世界汽车第二大汽车生产国,百姓们的购车热情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汽车迅速从“奢侈品”转变为了“生活必需品”,发展之快令人咂舌。
但是,进入2005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增速明显变缓。
从宏观政策控制到贷款收缩利率上调,从石油危机到交通瓶颈,从保险免赔保费上涨到再次临近关税下调,从自身的产能扩大到外来资本的涌入,多重要素构成了这样一个历史的拐点。
中国汽车工业前面的路该怎样走,成了讨论的焦点。
当前,舆论对汽车有两种声音。
一种认为汽车延伸了私人生活的半径,是必须要有的;而另外一种则认为私人汽车的拥有会带来很多的烦恼。
甚至列出了例如“新手太多,总堵车”等“七宗罪”。
我在法国曾经特意考察过那里的交通状况,那里的公路很多没有北京的宽,车密度也不比北京的小,但是那里的车流看上去是井然有序。
堵车的现象并没有北京这样严重。
为什么呢?我咨询了当地的一些驾驶员。
他们说,在法国,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很好,非常遵守道路上的礼仪和规则,非常尊重路权。
他们不会“频繁地变换车道”,不会长期占据“超车道”,更不会“见缝插针”地进行驾驶。
在法国,要行驶上主路,无论是左转还是右转,驾驶员都会在主路入口处先把车停下来,细心查看主路上的车辆行驶状况,在确信不会影响主路车辆的情况下,他们才会进入主路行驶。
这样的做法,无疑会大大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而且有序地行车,也使得赌车的现象大大减少。
相比较而言,我们现在的交通环境的确很糟糕。
抢道的、频繁变线的、变线不打转向灯的,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表面上看这是人的素质问题,实质上就是对汽车文化普及不够,因为文明用车是汽车
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现在大多的人把车当作是“你有我也应该有”的争强好胜(无论是买车还是开车)的工具,还没有把它看作是一种文明发展的产物,没有把它看作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多年来社会上对于车本位的东西在大肆宣扬,忽视了对汽车文化的传播。
当驾驶员还是一种职业的时候,专业的汽车杂志就出现了。
中国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汽车文明传播载体,最早一本的好像是《汽车之友》。
那时候,车还是普通消费者可望不可及的绝对奢侈品。
所以,汽车类的杂志最主要的功能似乎是普及汽车知识,这样的媒体更多的也被看作是科普类杂志。
进入21世纪,进入汽车销售井喷时代,这种情况越演越烈。
市场上,汽车类媒体多达40余种,几乎雷同,大家都扎堆似地进行着0~100的加速评测、集中进行发动机和ABS等技术的介绍,乐此不疲地进行着一辆接一辆的路试,而现在我们的汽车使用者们到底关心着什么呢?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有78%的受访者关心什么车省油、有56%的受访者关心什么车便宜、有35%的受访者关心什么车耐用,但是,多达95%的受访者关心他们怎么能用好车,汽车可以给他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和带来多大的变化。
可以看出,目前人们对车的兴趣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谈资,更看重它能够给生活带来哪样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也正是人们对汽车需求的原动力,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这个时候,对汽车文化的介绍,对汽车生活的渲染就更重要。
无法否认,汽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它在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的确也带来了一些烦恼。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对任何生活方式的评价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这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