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发达的古代农业
- 格式:ppt
- 大小:3.26 MB
- 文档页数:35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1.农作物品种(l)中国就是世界上最早培育水稻和粟的国家。
(2)西周时期,后世主要农作物多已具有。
3.耕作方法和技术(l)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2)商周时期:懂开沟排洪,除草树苗,迳新制肥料,治虫灭害。
(3)春秋战国:采用当时世界上一流的垄作法。
(4)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西汉:实行二牛三人耦犁耕法;赵过推行代田法。
(6)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构成,南方水田也使用田耙技术。
3.耕作工具(1)刀耕火种:①使用石刀、石斧砍树木焚烧。
②用石犁翻土播种。
③神农氏创制耒耜。
(2)石器钩耕:①商周时发生青铜农具农具,但很少采用。
②木制耒耜和石钩、石犁仍就是关键工具。
(3)铁犁牛耕:①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②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又出现犁壁;发明了播种工具耧车。
③东汉:使用藕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④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可调节犁耕的深浅。
4.耕作制度(1)两汉以一年一甜居多。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5.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①战国:都江堰。
②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①曹魏:翻车。
②唐朝:筒车。
③宋朝: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④明清:出现风力水车。
6.经营方式(l)集体劳作:①原因:工具破旧,生产力水平很低。
②整体表现: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原因: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小农经济。
③条件:农民有一定土地、农具或耕蓄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精耕细作。
④困难:经营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⑤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封建社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发达的古代农业(笔记)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1)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间时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3)我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过程: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奴隶社会:“石器锄耕”春秋战国:铁犁牛耕(4)汉朝以后主要的耕种方式:铁犁牛耕(5)耕种工具的发展:西汉:耦Ou犁[二牛三人、两牛一人]和犁壁;播种工具:耧lou车东汉:一牛挽犁唐朝:曲辕犁(耕犁基本定型)(6)耕种技术的进步:春秋时期:垄作法西汉时:代田法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7)耕作制度的发展: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8)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水利工程:战国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的筒车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明清时的风力水车(9)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10)小家经济的组织形式,生产领域,生产目的,经营方式,分别是什么?(11)小农经济形成原因: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12)小农经济的特点: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个体经营;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13)小农经济的地位:A、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B、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14)小农经济的进步性:A、是推动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B、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C、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
D、是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目标:掌握中国农业的起源、刀耕火种、商周农业生产的发展。
掌握中国古代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灌溉。
掌握小农经济的形成。
理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课前自主学习1、中国原始农业相当发达,其耕作方式先后经历了从“”到阶段,战国时期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是农业文明古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和的国家,至西周,主要农作物有粟、稻、黍、稷、麦、、等,后世的农作物多已具备。
3、我国非常注重水利灌溉工具的创制,主要有曹魏时的、唐朝的和宋代的和明清的风力水车。
课堂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
人们先用石刀、石斧砍倒树木,晒干后焚烧,再用石犁翻土播种。
3、距今约七八千年时,松土工具耒耜出现并普遍使用。
国农业进入“耜耕时代”,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
4.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只是很少使用,主要仍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等工具。
人们已经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
5.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商周时,农作物种类更丰富,后来习称的“五谷”均已种植。
人们的生活由迁徙开始走向定居。
注意古代生产工具的演进趋势(1)生产工具的数量不断增长,还有品种也不断增加。
(2)许多生产工具自身都在不断完善。
如从牛力耕犁的出现,到犁壁的发明,再到曲辕犁的产生等。
(3)生产工具的进步表现为旧式工具的淘汰和新式工具的诞生。
典例剖析【例1】我国农业由“刀耕火种”进入“石器锄耕”阶段后,人们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 ( )A.石斧、石锛 B.骨耜、石耜 C。
钱、镩 D.铁铲、铁犁知识点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精耕细作的含义: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发达的古代农业1、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年的称稷。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
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A.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B.甲骨文是研究精耕细作农业的重要资料C.《诗经》记载次数减少反映了井田制衰败D.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2、中国古代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发明创造。
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v铁农翼曲辕犁A.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B.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部过程D. 农业生产播种方式的变革3、《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下列关于井田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井田有公田、私田之分B .井田制瓦解与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密切相关C.商鞅变法时秦国废除了井田 D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度4、我国有如下谚语:“及时刈艾(除去杂草)仓必满溢” “施粪如用药,适度为佳”“麻黄种麦,麦黄种麻” “深耕三尺三,来年必丰年”。
这些谚语最能说明我国古代()A. 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五谷丰登,生活舒适D.传统文化底蕴深厚5、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 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统治者“无为面治”C. 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D. 商品经济的靠物发展高中历史燕越齐秦楚"A.B.C.D.A. B. C. D.10 , , ,( )A. B. C. D.11,()A. B. C. D.12, ,( )B.B. D.13A.75% 1989 33%400020 8020 8019811994 199720181.3 2019231450017761231. DD A BC2. A3. D4. A5. C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小农经济,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考点同步解读1.简要分析中国古代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古代文明是在长江、黄河、辽河等适合发展农业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成为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精耕细作技术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但是到了近代,小农经济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它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接下来我就对这个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
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在汉代得到改进和推广。
隋唐时期,随着江东犁的出现,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
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
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人们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在北方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形成耕耙耖技术。
改变农业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
中国古代重视农田灌溉,从古至今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改善了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总之,我国古代农业孕育了我国古代文明,它的艰难成长历程,既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艰辛和智慧,也包含了历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农业政策。
精耕细作和自给自足,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2.全面认识小农经济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产部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其自身的农业保持长盛不衰,其社会历史和文化才能持续发展。
高中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1.农耕方式的发展(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树焚烧,用石犁翻土播种,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2.农业技术的进步(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3)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3.农业经营模式的演变(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落后,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③评价:小农经济下,农民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民负担沉重,而且十分脆弱。
4.土地制度的变革(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井田制下,土地不能随便买卖、转让。
西周后期,贵族间的土地买卖、转让现象出现,地权逐渐开始由王下移到贵族、平民。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有,土地私有成为土地兼并的根源。
5.赋税制度改革春秋战国时期,劳役地租逐渐为实物地租所取代。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征税,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6.租佃关系战国时期,租佃关系产生。
[轻巧识记]图解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演变关系。
发达的古代农业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 发达的古代农业.1. 农业起源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2. 农业起源的标志最早种植水稻和粟3. 原始农业特点.种植业:北粟南稻畜牧业:猪4. 农业经历的四个阶段刀耕火种、耜耕、商周时期,金石并用、铁犁牛耕5. 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刀耕火种:石刀、石斧、石犁商周时期:青铜农具、耒耜、石锄、石犁6. 农业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7. 弄作物的种植最早:稻、粟西周时期,粟、稻、黍、稷、麦、桑、麻8. 刀耕火种农业的缺陷土地耕种一两年后,地力下降。
为了寻找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
9. 早期农业生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也从频繁迁徙开始走想定居。
中国农业领先世界,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10. 传统农业发展的进程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推广西汉,(赵过)、(节省人力)东汉,珠江流域。
两汉时期,改进和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中国传统犁耕基本定型),犁评(可调节犁耕的深浅)11. 汉朝铁犁牛耕的表现耦犁、犁壁、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2. 耕作方法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西汉,赵过,代田法13. 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耕耙耱技术;南方,耕耙技术14. 耕作制度两汉,一年一熟宋,我们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江南,稻麦轮作(方式).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一年三熟制15. 水利工程战国时期,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16. 灌溉工具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17. 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的作用这些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18. 耕作方式商周时期,集体耕作;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农作19. 集体耕作的原因、作用、缺陷土地归国家所有;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很低有利于提高工效不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20. 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