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行政复议诉讼应对处理的法律实务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47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流程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两种重要的法律救济途径。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两个流程。
一、行政复议流程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特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1、申请申请人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 60 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 60 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申请的方式可以是书面申请,也可以是口头申请。
书面申请的,应当提交行政复议申请书。
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被申请人的名称、地址;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和理由;申请人的签名或者盖章;申请行政复议的日期等。
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2、受理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 5 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本法规定,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除前款规定外,行政复议申请自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
3、审查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自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之日起7 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笔录复印件之日起 10日内,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
律师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策略在法律实务中,律师在代理案件时经常会涉及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这两种常见的争议解决机制。
本文将探讨律师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中的策略。
一、行政复议策略行政复议是指将行政行为纠正的权力交由上级行政机关进行审查和处理。
当事人在行政行为对其合法权益产生不利影响时,可以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作为律师,应该根据具体案情采取以下策略:1.深入分析案情并收集证据在行政复议中,律师首先需要对案情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通过与当事人充分沟通,了解案情经过、相关证据和诉求,为后续的操作提供基础。
除此之外,律师还应收集相关证据,如行政文件、证人证言等,以支持当事人主张。
2.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律师需要审核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包括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具备法定的事项和条件等。
如果发现行政行为存在违法或不当之处,律师可以为当事人提出合理的辩护和证据。
3.合理运用复议程序复议程序根据不同地区的法律规定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律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复议程序。
律师可以在法定期限内递交复议申请,并确保申请材料的完整、准确和合法性,以避免因程序问题导致的复议无效。
4.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能力作为专业的法律从业者,律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
律师可以通过法律文书的撰写、法律条文的解释等手段,为当事人的权益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
同时,在提交复议申请时,律师应注意申请材料的风格、逻辑和格式,以提高复议机关对案件材料的审理效率。
二、行政诉讼策略行政诉讼是当事人请求法院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一种诉讼方式。
当复议申请被驳回或复议决定不服时,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在行政诉讼中,律师应该考虑以下策略:1.确保诉讼权利的保护律师在行政诉讼中首要的任务是确保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得到保障。
律师应指导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递交诉讼申请,并确保申请材料的规范和完备。
同时,律师还应协助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据和事实,以支持其主张。
2.选择适当的诉讼请求和诉讼方式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律师需要选择适当的诉讼请求和诉讼方式。
如何应对土地征用补偿纠纷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补偿纠纷成为一个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土地征用补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土地使用权、财产权以及民众的利益,因此有效应对土地征用补偿纠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土地征用补偿纠纷的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 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在应对土地征用补偿纠纷时,首先要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土地征用补偿纠纷的解决依靠的是法律的支撑,只有了解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熟悉土地法、拆迁补偿条例等相关法规,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可行的维权途径。
2. 寻求专业法律援助面对复杂的土地征用补偿纠纷,单靠个人力量难以胜任。
因此,在遇到纠纷时,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是明智之举。
律师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为当事人提供合理的法律建议,并代表当事人维护合法权益。
选择一位经验丰富、信誉良好的律师团队,能够更好地应对纷繁复杂的法律程序。
3. 建立合理的要求和诉求在应对土地征用补偿纠纷时,建立合理的要求和诉求是必不可少的。
要通过合法途径,明确自身权益,并将其具象化为合理的诉求,为争取合理的补偿提供依据。
主张合理、公正、公平的要求,使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更易接受,并提高解决纠纷的可能性。
4. 寻求和解与调解在土地征用补偿纠纷中,采取和解与调解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成本,缩短纠纷解决的时间。
寻求与相关部门或当事人进行平等、诚信的协商,争取达成妥善解决的结果,避免诉讼费用和时间成本的增加。
同时,调解机构的介入有助于中立化纠纷解决过程,使纠纷双方更易达成妥协。
5. 提起诉讼时要做好准备当和解与调解无法达成一致时,诉讼是解决土地征用补偿纠纷的另一种方式。
在提起诉讼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收集好相关证据,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准备充分的案情陈述和法律观点,以提高诉讼胜诉的可能性。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法院,以及有经验的律师代理,为最终胜诉奠定基础。
6. 关注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舆论压力在土地征用补偿纠纷中,社会公众的监督和舆论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认定被征地农民“知道”征收土地决定有关问题的意见正文:----------------------------------------------------------------------------------------------------------------------------------------------------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认定被征地农民“知道”征收土地决定有关问题的意见国法〔2014〕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在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
近来,一些被征地农民以征收土地决定作出时不知道、系事后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等方式知道为由,就省级人民政府多年前作出的征收土地决定申请行政复议,大大超出了法定的60日申请期限。
实践中,各地方对认定被征地农民知道征收土地决定问题把握标准不一致。
为了保障被征地农民依法行使权利,确保有关行政复议申请期限法律规定的正确实施,提出以下意见:一、申请人对行政机关己经发布征收土地公告的主张提出异议,行政机关不能提供证据的,不能认定申请人知道征收土地决定。
二、行政机关能够提供下列证据之一,经查证属实的,可以作为认定依法发布了征收土地公告的证据:(一)行政机关出具的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内张贴公告的书面证明及视听资料;征收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出具的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张贴公告的书面证明及视听资料;(二)被征地农民出具的证实其被征收土地已张贴公告的证言等证据。
征收土地公告有确定期限的,可以认定申请人自公告确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知道征收土地决定;征收土地公告没有确定期限的,可以认定申请人自公告张贴之日起满10个工作日起知道征收土地决定。
三、行政机关不能提供发布征收土地公告的相关证据,但是能够举证证明已经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发布了征收土地补偿安置公告,且在公告中载明了征收土地决定的主要内容,经查证属实的,可以视为申请人自公告确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知道征收土地决定;公告没有确定期限的,可以视为申请人自公告张贴之日起满10个工作日起知道征收土地决定。
行政诉讼实务介绍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违法行为提起诉讼的一种司法救济方式。
本文将介绍行政诉讼的相关概念、适用条件、程序以及一些常见问题。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行政机关的相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确认或依法变更、撤销、确认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者请求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的诉讼活动。
行政诉讼是行政程序的一部分,它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行政法治的重要手段。
二、行政诉讼的适用条件1. 行政行为存在违法行为。
行政行为违法是行政诉讼的前提条件,即行政机关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或具体规定。
2. 具有合法利益。
行政诉讼申请人必须依法享有合法利益,即该行政行为对其权益造成或可能造成实际损害。
3. 行政复议期限届满或者行政复议决定书已经作出。
行政诉讼的申请必须在行政复议期届满后6个月内提起或者行政复议决定书作出之日起6个月内提起。
三、行政诉讼的程序1. 提起诉讼。
行政诉讼申请人应向具有行政诉讼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在诉讼状中明确行政行为的依据、事实、理由以及要求。
2. 受理和交叉传唤。
人民法院在收到行政诉讼申请后,应及时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并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行政机关。
3. 审查和调查。
人民法院在受理行政诉讼后,应当对案件进行审查和调查,核实有关事实和证据。
4. 开庭审理。
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开庭审理,并邀请行政机关的相关人员出庭作证或提供相关材料。
5. 判决和执行。
法院在审理后,依法作出判决或决定,并通知当事人,如有必要,可以进行强制执行。
四、行政诉讼实务中的常见问题1. 行政诉讼时效问题。
行政诉讼时效是指行政诉讼申请人提起诉讼的期限。
申请人必须在行政复议期限届满后6个月内提起。
2. 行政机关执行问题。
行政诉讼胜诉后,行政机关应按照法院判决或决定的内容迅速履行,但在实际操作中,行政机关可能存在拖延执行的情况。
3. 行政诉讼的证据问题。
行政诉讼申请人在提起诉讼时,应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行政行为的违法性,包括书面证据、物证、证人证言等。
法律服务中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常见问题解析1. 引言在法律服务领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处理行政争议的常见方式。
本文将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常见问题进行解析,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
2. 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满意行政行为的决定或处理结果,向有行政复议权限的机关请求重新审查、改变或取消该行政行为的一种法律救济方式。
2.1 行政复议的适用范围行政复议适用于任何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例如行政处罚、行政裁决和行政许可等。
但对于一些特定的行政行为,如国务院的某些决定和命令等,行政复议并不适用,需要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2 行政复议的程序行政复议的程序通常分为提交申请、受理审查、调查核实、组织听证、作出决定等环节。
申请人需要准备申请书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2.3 行政复议的效力行政复议机关对于行政复议案件作出的决定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但如果当事人不服复议决定,仍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程序将替代行政复议程序。
3. 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指当事人对于行政行为不满意,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裁决该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一种法律救济方式。
3.1 行政诉讼的适用范围行政诉讼适用于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及其对当事人直接产生的法律效果的争议。
与行政复议不同,行政诉讼适用于任何行政行为,无论是国家行政行为还是地方行政行为。
3.2 行政诉讼的程序行政诉讼的程序主要分为立案受理、调解和审理、判决与执行等阶段。
起诉方需编写起诉状并提交给人民法院。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法院将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查,并最终作出判决。
3.3 行政诉讼的效力行政诉讼的判决具有法律效力,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判决的内容进行执行。
但需要注意的是,执行行政诉讼判决时,行政机关的裁量权受到一定的限制。
4.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比较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作为处理行政争议的方式,在其适用范围、程序和效力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认定被征地农民“知道”征收土地决定有关问题的意见》国法[2014]4 0号签发人:宋大涵关于认定被征地农民“知道”征收土地决定有关问题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在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
近来,一些被征地农民以征收土地决定作出时不知道、系事后通过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等方式知道为由,就省级人民政府多年前作出的征收土地决定申请行政复议,大大超出了法定的6 O 日申请期限。
实践中,各地方对认定被征地农民知道征收土地决定问题把握标准不一致。
为了保障被征地农民依法行使权利,确保有关行政复议申请期限法律规定的正确实施,提出以下意见:一、申请人对行政机关己经发布征收土地公告的主张提出异议,行政机关不能提供证据的,不能认定申请人知道征收土地决定。
二、行政机关能够提供下列证据之一,经查证属实的,可以作为认定依法发布了征收土地公告的证据:(一)行政机关出具的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组内张贴公告的书面证明及视听资料;征收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出具的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张贴公告的书面证明及视听资料;(二)被征地农民出具的证实其被征收土地已张贴公告的证言等证据。
征收土地公告有确定期限的,可以认定申请人自公告确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知道征收土地决定;征收土地公告没有确定期限的,可以认定申请人自公告张贴之日起满10个工作日起知道征收土地决定。
三、行政机关不能提供发布征收土地公告的相关证据,但是能够举证证明已经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发布了征收土地补偿安置公告,且在公告中载明了征收土地决定的主要内容,经查证属实的,可以视为申请人自公告确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知道征收土地决定;公告没有确定期限的,可以视为申请人自公告张贴之日起满10个工作日起知道征收土地决定。
四、行政机关不能提供发布征收土地公告或者征收土地补偿安置公告的证据,但是能够举证证明申请人在征收土地决定作出后有下列行为之一,经查证属实的,可以视为申请人自该行为发生之日起知道征收土地决定:(一)已经办理征收土地补偿登记的,自申请人办理征收土地补偿登记之日起:(二)已经签订征收土地补偿协议的,自申请人签订征收土地补偿协议之日起;(三)已经领取征收土地补偿款或者收到征收土地补偿款提存通知的,自申请人领取征收土地补偿款或者收到征收土地补偿款的提存通知之日起;(四)已经签订房屋拆迁协议的,自申请人签订房屋拆迁协议之日起;(五)对补偿标准存有争议,已经申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进行协调的,自申请人申请协调之日起。
行政法行政复议的程序及救济途径行政法是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体系,其中行政复议是处理行政争议的一种有效方式。
本文将介绍行政复议的程序及相关的救济途径。
一、行政复议的程序行政复议是指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时,可以依法向上一级行政机关进行请求复议的程序。
行政复议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提出复议申请:当申请人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时,应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
复议申请通常需要包括申请人的基本信息、行政行为的事实和理由、要求变更或撤销的行政行为等内容。
2. 受理与调查:行政机关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及时受理并进行调查。
调查包括听取申请人的陈述、收集相关证据、调阅相关文件等。
3. 复议决定:行政机关根据调查结果和法律规定,对复议申请作出决定。
复议决定可以是支持原始行政行为、变更行政行为、撤销行政行为或者其他合理决定。
4. 履行和申诉:行政机关应按照复议决定履行相应的行政行为,同时,申请人如对复议决定有异议,还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二、行政复议的救济途径除了行政复议外,申请人还可以选择其他救济途径来维护其合法权益。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救济途径:1. 行政诉讼:当申请人对行政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满意时,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一种通过法院来解决行政争议的途径,法院会根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2. 行政和解:行政和解是指行政机关与申请人在行政争议解决过程中通过协商达成一致,通过调整行政行为或者给予一定补偿等方式解决争议。
行政和解可以减少纠纷的成本,达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3. 行政监察:当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涉嫌违法或存在不当行为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监察机关投诉举报。
行政监察机关将调查涉案行政机关并作出处理决定,以维护行政机关的公正和权威。
4. 咨询和建议:当申请人对某一行政问题需要咨询或者提出建议时,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
行政诉讼制度与行政复议制度的程序衔接要求行政诉讼制度与行政复议制度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两种行政争议解决机制,二者的合理衔接对于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或者其他具有行政效力的决定、命令、处罚等的,申请上级行政机关或者同级行政机关的法定程序。
行政复议制度的设立,旨在通过第一时间的内部解决机制,快速、有效地解决行政纠纷,防止诉讼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社会成本和司法资源浪费。
行政复议的机关有广泛的行政权力,包括撤销、变更、确认或者撤销并重新作出决定等。
复议结束后,当事人可以选择接受裁决或进一步提起诉讼。
而行政诉讼则是指当事人在行政复议决定书送达后60天内,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没有行政复议程序的,申请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或者具有行政效力的决定、命令、处罚提起诉讼的司法程序。
在进行行政诉讼时,申请人必须具备诉讼主体资格、诉讼合法性和诉讼利益等条件。
行政诉讼的机关是人民法院,其具有行使诉讼主导权以及保护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功能。
在民事、刑事、行政三大诉讼领域中,行政诉讼的特殊性质在于,其争议的对象往往是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及其具体实践,涉及广泛的社会利益和公共事务,其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与制约作用尤为明显。
虽然行政复议制度与行政诉讼制度的目的不同,但它们是相辅相成、紧密衔接的。
一般来说,当事人应首先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复议程序未能得到满意结果或未能提供明显的法律保障,则在规定时限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当事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会要求其先行提起行政复议或是直接驳回其诉讼请求。
此外,如果当事人在进行行政复议时,发现复议机关有超出其法定权限的行政行为或越权行为,可以向行政诉讼机关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程序性衔接,全面保障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综上,行政诉讼制度与行政复议制度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衔接对于实现司法公正、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行政案件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案件的两种主要方式。
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同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请求撤销或者改变原行政行为的一种行政救济程序。
行政诉讼是指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效,或者请求行政机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一种司法救济程序。
一、行政复议程序行政复议程序是指当事人对行政行为不服,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行政机关依法审查并作出复议决定的过程。
行政复议程序相对简便,适用于一般的行政争议解决。
行政复议的主要特点是公正、快捷、低成本。
行政复议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申请复议:当事人在收到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通知书后,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同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申请复议时,应当提供相关证据和理由,并填写复议申请书。
2. 受理复议:行政机关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及时受理,并告知当事人受理时间和地点。
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组织复议工作,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意见,并调查核实相关事实。
3. 复议决定:行政机关在复议期限内,应当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当事人。
复议决定可以是维持原行政行为、撤销原行政行为、改变原行政行为或者其他合法的决定。
4. 履行复议决定:行政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应当及时履行,当事人应当按照复议决定履行义务。
如果行政机关不履行复议决定,当事人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
二、行政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是指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效,或者请求行政机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一种司法救济程序。
相比于行政复议程序,行政诉讼程序更加正式和庄重,适用于复杂的行政争议解决。
行政诉讼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提起诉讼:当事人在收到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通知书后,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时,应当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并支付诉讼费用。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依法做好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行政复议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5.18•【文号】国法[2011]35号•【施行日期】2011.05.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行政复议正文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依法做好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行政复议工作的通知(国法[2011]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近年来,一些地方因不服市、县人民政府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引发的行政争议有所增多,部分争议未能得到依法及时处理,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为了进一步依法做好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行政复议工作,经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并报国务院领导同意,现通知如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因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补偿发生的纠纷,不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第四十二条规定,“本法施行前公布的法律有关行政复议的规定与本法的规定不一致的,以本法的规定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下级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经上级行政机关批准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批准机关为被申请人”。
依照上述规定,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对有关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服要求裁决的,应当依照行政复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受理、依法审理、公正裁决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行政复议案件,及时化解行政争议,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二〇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行政争议解决的政策与实务行政争议解决是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它涉及政府与个人或组织之间的纠纷解决。
在现代社会中,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其职能和行为常常会涉及到公民的合法权益,进而引发行政争议。
因此,制定行政争议解决的政策与实务是确保公平、公正、合法行政的基础。
一、政策方面在行政争议解决的政策方面,各国一般设立了专门的行政争议解决机构,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1. 行政争议解决机构的设立为了确保行政争议解决的公正性和效率性,一些国家设立了专门的行政争议解决机构。
例如,英国设立了行政法庭,美国设立了行政诉讼法院,这些机构负责处理与行政争议相关的案件。
一些国家还设立了独立的行政投诉机构,接受公众的投诉并进行调查。
2. 法律法规的制定为了确保行政争议解决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行政争议解决的程序、原则和标准,以确保解决争议的公正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例如,法国的《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行政争议解决的一般程序和原则,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中国的《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行政争议解决的程序、范围和适用条件。
二、实践方面在行政争议解决的实践方面,各国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专业化人员培养为了提高行政争议解决的质量和效率,各国注重培养专业化的行政争议解决人员。
这些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和解决争议的能力,能够公正、客观地处理行政争议。
为此,一些国家设立了专门的行政争议解决培训机构,提供培训和考试,培养出一批合格的行政争议解决人员。
2. 争议解决的多元化途径为了提供多样化的行政争议解决途径,各国提供了多种解决争议的方式。
除了传统的诉讼外,还可以采用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方式解决争议。
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解决途径,提高解决争议的效率和公正性。
3. 便民化措施为了方便公民解决行政争议,各国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化措施。
例如,简化程序、允许电子申请和在线解决争议等。
一、引言山林土地纠纷是指因山林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等产生的争议。
在山林土地纠纷中,当事人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以解决纠纷。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林土地纠纷申请行政复议的流程。
二、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1. 申请人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或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 申请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3. 行政复议机关对申请事项具有管辖权。
4. 申请人应在法定期限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三、申请行政复议的流程1. 收集证据在申请行政复议之前,申请人需要收集与纠纷相关的证据,如土地权属证明、合同、协议、证人证言等。
这些证据将有助于证明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2. 确定行政复议机关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申请人可以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申请人需要确定合适的行政复议机关。
3. 提交行政复议申请申请人应向行政复议机关提交以下材料:(1)行政复议申请书,包括申请人的基本信息、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申请复议的具体事项、事实和理由等。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3)相关证据材料。
(4)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4. 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在法定期限内进行审查。
如果符合受理条件,行政复议机关将予以受理;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行政复议机关将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5. 行政复议机关调查取证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将进行调查取证,以查明案件事实。
调查取证的方式包括:(1)询问当事人、证人。
(2)查阅、复制有关文件和资料。
(3)对现场进行勘验。
6. 开具行政复议决定书行政复议机关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决定书应载明以下内容:(1)行政复议申请人的基本信息。
(2)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
(3)申请复议的具体事项。
(4)案件事实和证据。
(5)行政复议决定。
(6)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救济途径。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衔接问题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是我国行政法领域两种常见的解决行政争议的方式。
然而,这两种方式之间的衔接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下面将详细介绍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衔接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是两个不同的程序。
行政复议是指当事人对行政行为不服时,向行政机关提出请求重新审查、改变或撤销原决定的一种救济程序。
行政复议是必要的前置程序,被视为一种行政争议解决的行政程序。
而行政诉讼则是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服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请求法院判决行政行为违法、无效或改变、撤销行政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衔接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起诉时机问题。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行政复议的决定书作出后,当事人可以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将行政争议案件提起行政诉讼。
如果逾期未起诉,则被认定为放弃了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因此,当事人在行政复议期限届满前,应及时评估复议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是行政诉讼的受理问题。
行政诉讼案件一般应当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但是,如果案件属于特别程序,例如涉及国家赔偿、土地使用权等,需要经过特殊的程序。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时,应认真研究相关法律规定,确保案件提起符合法定要求。
第三是法院对行政复议决定的审查问题。
行政复议决定是作为诉讼的事实依据,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将对行政复议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如果行政复议决定违法或事实认定错误,法院将予以撤销或改变。
但法院也会充分尊重行政复议部门的决策权,不会轻易干预复议决定。
解决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衔接问题,需要各级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之间加强沟通与配合。
行政机关应更加仔细审查和依法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确保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人民法院应在行政诉讼中审慎判断行政复议决定的合法性,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是行政法领域解决行政争议的两种方式,它们之间的衔接问题需要合理解决。
通过确保起诉时机、合理受理和审查行政复议决定,加强行政和司法机关之间的协作,可以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行政法制的有效运行。
行政复议相关书籍
行政复议相关的书籍包括《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实务与案例指引》。
《行政复议法》是关于行政复议的专门法律,详细介绍了行政复议的基本概念、原则、范围、程序等内容,是了解行政复议制度的重要途径。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实务与案例指引》则是一本更为深入的书籍,它由朱加宁所著,2020年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涵盖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等各类行政行为,以及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主体资格、受案范围、裁判规则等常见的行政程序,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实务的人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律师。
律师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实务行政复议是指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不满意时,可以依法向上级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请求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复核、撤销或变更的一种行政救济方式。
行政诉讼是指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执行等行政行为不满意,或者认为行政机关的决定、裁定和对其法定职责的履行存在违法情况时,可以在法院提起国家机关的一种诉讼。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律手段,对律师来说,掌握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实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政复议的程序与要点(一)行政复议的程序行政复议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程序,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上级行政机关提出书面复议申请。
申请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并携带相关证据和材料,以支持其复议请求。
根据情况的不同,复议机关可以进行调查取证、听证等程序,最终对申请进行复议决定。
(二)行政复议的要点在进行行政复议时,律师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律师要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及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具备对行政行为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能力。
2. 提供充分的证据:律师需要帮助申请人收集和整理充分的证据和材料,以支持申请人的复议请求。
这包括证据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备份等工作。
3. 制作合理的复议申请:律师要协助申请人起草合理的复议申请书,清楚陈述复议请求的理由和事实依据,并提供相关证据支持。
4. 参与复议过程:律师应当积极参与行政复议过程,与复议机关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就案件事实、法律适用等方面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二、行政诉讼的程序与要点(一)行政诉讼的程序行政诉讼是相对复杂的程序,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决定书等具有特定效力的文书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实务与案例指引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我国行政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行政公正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实务角度,结合相关案例,探讨其具体操作指引。
一、行政复议实务与案例指引1. 行政复议的程序及时限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出异议,要求行政机关重新审查、改正或撤销的一种法律救济方式。
行政复议的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和决定等环节。
例如,某市政府颁布了一项不合理的城市管理规定,对市民的合法权益产生了不良影响。
市民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市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要求其重新审查该规定并予以改正或撤销。
2. 行政复议的条件和范围行政复议有一定的条件和范围限制,一般要求申请人有合法的利益关系,且复议行为属于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
例如,某市政府决定拆除一座历史建筑,对该建筑的业主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业主可以依法向市政府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要求其重新审查该决定并予以改正或撤销。
3. 行政复议的效力和救济措施行政复议决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履行复议决定。
如果行政机关不履行复议决定或复议决定不满足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申请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例如,某市政府颁布的城市管理规定被复议决定予以撤销,但市政府拒不履行复议决定,市民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其履行复议决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行政诉讼实务与案例指引1. 行政诉讼的适用条件和管辖范围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审查、改正或撤销的一种法律救济方式。
行政诉讼的适用条件包括诉讼主体具有诉讼资格、诉讼请求具有合法性、提起诉讼的时限等。
行政诉讼的管辖范围主要包括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行政协议的解释和履行、行政纠纷的责任划分等。
例如,某市政府对一家企业采取了不当的行政处罚措施,企业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其改正或撤销该处罚决定。
行政诉讼实务行政诉讼实务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过程,旨在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证行政机关合法行使权力。
本文将从行政诉讼的主要程序、申请条件、期限和救济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行政诉讼实务。
一、行政诉讼的主要程序行政诉讼的主要程序包括起诉、立案、调解、举证、口头辩论、结案等。
首先,起诉是指申请人向人民法院递交行政诉讼请求,申明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
其次,立案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诉讼申请,并发出立案通知书告知行政机关。
然后,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根据双方的诉讼请求进行调解,以解决争议。
接下来,举证是指申请人和被诉行政机关提供证据,以支持各自的主张。
再者,口头辩论是指申请人和被诉行政机关在法庭上就争议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
最后,结案是指人民法院就行政诉讼案件做出最终裁决,并告知申请人和被诉行政机关。
二、行政诉讼的申请条件行政诉讼的申请条件是指申请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首先,申请人必须是受到行政行为损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其次,申请人必须已经履行了行政复议的程序。
再者,申请人必须在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诉讼。
最后,申请人必须提供与行政诉讼请求具有直接关系的证据和材料。
三、行政诉讼的期限行政诉讼的期限是指申请人提起诉讼的时间限制。
一般情况下,申请人必须在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诉讼。
如果申请人错过了该期限,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恢复诉讼期限。
但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行政机关迟延不办、未送达行政行为通知书等,申请人可以在相应的法定时限内提起诉讼。
四、行政诉讼的救济方法行政诉讼的救济方法包括撤销行政行为、确认权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
撤销行政行为是指申请人要求人民法院撤销行政机关不合法、违法的行政行为。
确认权利是指申请人要求人民法院确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