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双宾语句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4
孔子《论语》中名句注解与语言阐释《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这部作品不仅集中体现了孔子及其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更以其简练、浅近易懂的语言风格和深远用意的辞约义富而闻名。
本文将选取《论语》中的部分名句进行注解与语言阐释。
这句话是《论语》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它表达了孔子的学习方法。
在这里,“学”指的是获取知识,“习”则指的是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即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而“说”在这里是“愉悦、欢喜”的意思,表达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这句话意为“温习旧的知识,进而获得新的认识和发现,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这句话强调了反思和总结的重要性,只有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才能获得新的启示和认知,才能更好地指导未来的行动。
《论语》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远用意的辞约义富而备受称赞。
其语言简练,浅近易懂,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
在《论语》中,孔子的每一句话都富有深意和启发性,每一个词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的选择。
例如:这句话中,“知之”和“不知”都是关于知识的态度。
前一个“知”是知道、了解的意思,后一个“知”则是智慧、聪明的意思。
“是知也”则是说,只有具备这种智慧和知识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整句话强调了诚实、正确的知识获取态度,以及智慧与知识的区别和重要性。
这句话是孔子的一句名言,表达了孔子对人们处理彼此关系的建议。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这句话强调了尊重他人、不以自己的意愿去伤害他人,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准则。
《论语》是一部富含哲理、深具智慧的经典著作,其语言风格和内容既具有简单易懂的特点,又具有深远用意的内涵。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仍可以从这部古老的作品中找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如尊重他人、获取知识、智慧与勇气等。
《论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秩序的基础,对于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论语译注学而篇的特殊句式特殊句式一:倒装句在《论语·学而篇》中,有一句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一句典型的倒装句,将谓语动词“乐”提前,形成了倒装结构。
此句的正常语序应为:“乐于学习并时常复习,不也是很快乐吗?”通过倒装句的运用,使句子更加生动有趣。
特殊句式二:疑问句《论语·学而篇》中有一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是一句反问疑问句,通过反问的方式来强调“乐于学习”的重要性。
这种疑问句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引起读者的思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特殊句式三:比喻句在《论语·学而篇》中,有一句名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这是一句比喻句,通过将“不知命”与“君子”进行比较,强调了君子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使命感。
比喻句的运用,使句子更具形象化和感染力。
特殊句式四:排比句在《论语·学而篇》中,有一句名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一句排比句,通过并列的方式列举了两个具有相同意义的动词短语,强调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排比句的运用,使句子更加鲜明有力。
特殊句式五:省略句《论语·学而篇》中有一句:“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这是一句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人”和谓语“应该”。
完整的句子应该是:“人到四十岁时看到了恶,就应该从此改过自新。
”省略句的运用,使句子更加简练明了。
特殊句式六:借代句在《论语·学而篇》中有一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是一句借代句,通过“君子”和“小人”来代指两种不同的人。
借代句的运用,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特殊句式七:双重否定句在《论语·学而篇》中有一句:“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是一句双重否定句,通过“令色”和“鲜矣”来表达“巧言”与“仁”的对立关系。
双重否定句的运用,使句子更加强调了“巧言”对于“仁”的负面影响。
特殊句式八:对偶句在《论语·学而篇》中有一句:“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论语十二章文言知识点高二《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之一,被誉为“千古第一经”。
其中的第十二章包含了许多文言知识点,对于高二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
本文将对《论语》第十二章中的文言知识点进行探讨。
1. 多用“有”字结尾的定语《论语》第十二章中有一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中使用了多个“有”字结尾的定语,如“之者”、“之者”。
这种结构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使用时需要注意准确地理解其意义。
2. 使用双音词在《论语》第十二章中,有一句:“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这句话中使用了双音词“怍”、“难”。
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双音词来增加韵律感和表达的丰富性。
高二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应该注意词语的选择和使用。
3. 倒装句的运用《论语》第十二章中有一句:“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得而食者三年。
”这句话中使用了倒装句“死之日”和“民无得而食者三年”,倒装句在文言文中经常用来强调句子的谓语部分或者改变语序,高二学生需要掌握倒装句的使用规则。
4. 使用古词古典在《论语》第十二章中,孔子的弟子子贡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这句话中使用了古词古典“如有”、“才之美”。
文言文中经常使用古词古典来增加文章的雅致和文化气息,高二学生应该学会辨别古词古典的使用场景和意义。
5. 借代与典故的应用《论语》第十二章中有一句:“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句话借用了“君子之于天下也”来表示对君子的称呼,同时还有“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来表示君子的行为态度。
文言文经常使用借代和典故来表达思想和情感,高二学生需要注意对借代和典故的准确理解。
综上所述,《论语》第十二章中的文言知识点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是必须要掌握的。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 appreciation,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高二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文言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双宾句一.定义:双宾语是指一个谓语动词后面带两个宾语。
野人予之块。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后稷教民稼穑。
(《孟子·许行》)这两个宾语依次紧接动词之后,分别表示行为关涉到的人和事物。
通常一个指人,靠近动词,间接受动作的支配,称间接宾语(或近宾语);一个指物,远离动词,但直接接受动作的支配,称直接宾语(或远宾语)。
两个宾语分别跟述语发生述宾关系。
双宾语句在古今汉语中都存在,但比较起来,古汉语中的双宾语结构更为复杂多样,其语义和类型比现代汉语更多,有时还会产生歧义和误解,有些双宾语句式的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
这些情况,往往给阅读古籍带来困难,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二.双宾语句的分类:一般来说,人们从词义特征入手,或限定双宾动词的范围,或给双宾语分类。
双宾动词的范围较广,双宾语句的谓语动词,从意义上可分为六类,即:授受类、问告类、处置类、称谓类、使动类,为动类。
1.授受类:授受义双宾语句所表示的语义为将某种东西授给别人,或从别人处接受某种东西。
又可分为授予义和接受义两个小类。
授予义动词有“授、予、与、赐、锡、贻、遗、馈、归、赏、付、报、施、助、降、舍、输、供、资、属、献、介、弃、赍、厘、匈、借、分、假”等。
公赐之食。
(《左传·隐公元年》)汤使遗之牛羊。
(《孟子·滕文公下》接受义动词有“受、取、得、举、借、贷、假、藉、分”等,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我币。
(《谷梁传·僖公二年》)珍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
(《孟子·告子下》)“借、假、分”等词既可是授予义,又可是接受义,这种施受同辞现象所构成的歧义句,要视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以分析区别。
2.问告类:其表示的语义为向别人告诉或询问某种事情。
可分为告诉义和询问义两种。
告诉义动词有“言、告、语、报、许、教、诲、戒、谢、嘱、宣告、指示”等。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左传·隐公元年》)不可,是示之无魏也。
(《韩非子·说林下》)询问义动词常见的只有“问”。
214《论语》双宾动词研究文/李伟伟 张泰源摘要:古代汉语特别是先秦上古汉语时期距今已久,语言材料的缺失给上古汉语的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论语》行文采用当时的口语,恰好保留了当时的口语,是研究先秦上古汉语的重要语言材料。
本文拟采用较为宽泛的标准对《论语》中能进入双宾句式的9个双宾动词进行分类整理,并从出现频率的角度将双宾动词分为高频、中频、低频三类。
同时从双宾动词词义的角度对《论语》中的双宾句式类型进行了分类。
关键词:《论语》;双宾动词;双宾句式双宾动词的专书研究以选取上古或中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专书进行共时研究为主。
据考证《论语》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以及再传弟子言行的汇编。
春秋战国时期还未经历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大一统的政策,在汉语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以《论语》双宾动词作为研究对象,穷尽地搜集《论语》中的双宾动词及其用例,并加以统计、描写、比较和分析,考察双宾动词的分类和句式特点。
关于《论语》双宾动词的研究,目前学界已有成果:钟发远2003硕士学位论文《<论语>动词研究》认为《论语》中双宾语句式共约21例,分别是:谓(9例)、为(6例)、与(3例)、归(1例)、夺(1例)、诲(1例),并依据动词语义特点把双宾语句式分为予夺类、教问类、称谓类、为动类。
潘玉坤,梁春妮2009在论文《<论语>与<世说新语>双宾语句式比较》中指出:《论语》双宾语结构共约有30例,带双宾语的动词有6个:谓(14例)、为(8例)、与(4例)、加(1例)、夺(1例)、归(1例)、诲(1例),包括了授予类、告示类、称谓类和为动类。
上述两篇论文里都把“为动式”归为双宾语句,笔者认为“为动式”并不符合双宾句式的概念因而不是双宾语句。
谢序华2014在《古汉语没有“为动双宾语结构”》一文中详细而深入地论述了“为动式”不属于双宾语句式,只是一种句式转换,笔者赞同此说。
文言文常用句式:特殊的双宾语文言文常用句式:特殊的双宾语相关的作文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一定会被那些特殊的双宾语句式所吸引。
这些句式不仅在文言文中运用广泛,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相应的应用。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运用这些句式,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一、双宾语的句式:1、“与……为……”句式这种句式是指主语和宾语之间不是动宾的关系,而是主谓的关系,宾语后面还有一个“为”的介词短语。
举个例子:《论语·八佾》中有一句话:“子所雅言,詹詹者乎?”(你说话真美妙,这些话谁都会喜欢听吧?)这个句子中,“千祸之所由患,亦岂极之而不过哉?”后面的“于此而已矣”实际上是个“完全结构”,相当于“于此之外没有别的了”, 强调了答应前面的话能给人以足够的信心。
这种句式的写作重点在于要运用好“为”介词短语,使其与主谓之间配合好,以表达出更明确和生动的语言意思。
另外,用词方面要求用到具有象征意义或常用意义的词语,以表达出更深沉和丰富的情感。
2、“述而不作”句式谓语动词不作宾语的句式,可译为“只谈而不做”,用于主语讲述某事情时,表达“只是讲述而已,并不打算去做”的含义。
举个例子:《论语·阳货》中有一句话:“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这个句子中,谓语“不患寡而患不均”和“不患贫而患不安”都没有宾语。
这种句式的写作重点在于要在其所述的内容上突出特点,在表达目的和意图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另外,用词方面需要运用准确、高效的词语,表达出更精炼和深远的语言意义。
二、范文及分析:范文1:《述而不作》曾经听过一位长者讲述,说的是他的人生经历。
他说,人生的境遇像道曲线一样,有起有落,有平淡无味的时候,也有惊涛骇浪的时刻,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如何默默地接受人生的起伏,并尽最大的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段话的“只谈而不做”的打趣自己本身并不具有行为能动性,强调了一位长者人生的体验,讲述自己从人生的起伏中领悟到的生命哲理以及人生之路应该怎样延展。
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文言知识及内容解析《论语》十二章先秦: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成语1、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2、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3、从心所欲:和随心所欲的意思差不多.随自己的心意和爱好,想怎样便怎样.4、温故知新: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5、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6、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7、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8、不舍昼夜:日夜不停.9、逝者如斯: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10、匹夫不可夺志:男子汉不可被夺去志气.11、不堪其忧: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12、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二、古今异义1.不亦君子乎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2.可以为师矣古:可以;凭借今:可能、许可3.饭疏食饮水古:粗劣今:疏通、疏散4.饭疏食饮水古:冷水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5.匹夫不可夺志也古:普通人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6.吾日三省吾身古:多次今:数词,三三、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状语,每日3.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4.传不习乎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5.饭疏食饮水饭:名词--动词,吃饭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双宾语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双宾语导论:《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的“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双宾语”一篇,给人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指导。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读这句话,并分析其中的深层含义。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主题: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舍弃和选择、理想和现实的平衡。
一、君子的品德和行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双宾语”,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君子的行为原则。
君子指的是有修养、有品德的人,他们以正直和责任心为准则,注重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
君子疾的是那些无法实现自己欲望的事情,但也明白只有真正去为之努力,才能在舍弃和选择之间找到平衡。
二、舍弃和选择在《论语》中,“欲之而必为之”的“之”往往是指君子的理想和目标。
君子对于理想的追求是不可动摇的,就算面临舍弃其他选择的困难,也要坚定地去追求。
在选择的时候,君子疾于看重道德和利益的平衡,选择对社会和自己都有益处的事物。
通过舍弃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君子可以更专注于为理想而努力。
三、理想和现实的平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双宾语”这句话也提醒我们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平衡。
君子明白只有凭空的欲望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要为之付诸行动。
但是君子也清楚现实的限制和条件,他们会在现实情况下灵活调整自己的行动。
这并不是放弃理想,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逐渐实现理想,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寻找平衡。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双宾语”这个主题,我有以下个人观点和理解。
对于君子来说,舍弃和选择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在舍弃和选择中要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品德观念。
只有真正按照道德之中的原则来舍弃和选择,才能实现个人的理想和追求。
同时也明白现实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要能够灵活应对并找到平衡点,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结:通过对“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双宾语”这个主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君子的品德和行为、舍弃和选择、理想和现实的平衡。
君子是有修养、有品德的人,他们以正直和责任心为准则。
七年级语文教案——如何分析《论语》十则的句子结构和语义《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百代之师,其言传左右”。
其中,十则十句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分析它们的句子结构和语义,是许多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如何进行分析。
一、分析句子结构1、明确主体、谓语、宾语和宾补要明确句子的主体、谓语、宾语和宾补。
例如,《论语》十则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的主体是“有朋”,谓语是“不亦乐乎”,宾语是“自远方来”,宾补是“乐”。
2、分析修饰语和状语的种类和作用要分析句中修饰语和状语的种类和作用。
修饰语是用来修饰主、谓、宾的语言成分,常见的有定语、插入语、补语等,而状语则是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等的语言成分。
例如,《论语》十则中的“巧言令色,鲜矣仁!”中,“巧言令色”是定语,修饰“仁”;“鲜矣”是状语,表示否定。
3、分析并列和从句的结构要分析句子中并列和从句的结构。
并列是指两个或多个意思相近的句子并列在一起,常用连接词如“而、且、或、故等”,而从句则是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或状语的句子。
例如,《论语》十则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中,“而”表示并列,“不知其可也”是从句,作为宾语。
二、分析句子语义1、理解句的字面意义要理解句的字面意义。
通过分析每个字和每个词的意义,理解句子的基本含义。
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有朋”是主语,“自远方来”是宾语,这句话的字面意义是“朋友从远方来,难道不快乐吗?”2、深入理解句子的内涵和外延要深入理解句子的内涵和外延。
通过分析句子表达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例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中,“巧言令色”是指虚伪的外表和言语,而“鲜矣仁”则是表示真正的仁慈很少。
3、比较分析不同句子之间的语义要比较分析不同句子之间的语义。
通过比较不同句子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整个篇章的意义。
古代汉语论语十六篇语法分析总结论语十六篇是儒家经典著作,论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它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又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
其独特的体例、严谨的结构、富有哲理的语言、对人类思想文化的深刻影响,使之成为古往今来的东方文化瑰宝。
本文主要分析《学而》第二段:从《学而》、《为政》开始讨论人生的基本问题,即如何处世立身,如何治国平天下等。
由于孔子的弟子各自的社会地位与个性差异很大,因此他们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有着不同程度的领悟和接受能力。
据说,曾参听了老师的话后,回去“三省吾身”,然后再向老师请教;颜渊则只知背诵,却并未真正消化吸收。
可见,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中国人历来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认为培养孩子就像种庄稼那样,必须精耕细作,否则便难以获得丰收。
但怎么样才算精耕细作呢?孔子给出了答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意思是聪明的人好学习,不感觉羞耻,向比自己水平低或年纪轻的人请教,这叫谦虚好学。
这句话至少包含两层意义:首先,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不晚。
其次,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努力,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错误。
当然,还要注意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百折不挠。
总之,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多角度全方位地汲取营养,充实头脑,完善自我。
孔子在这里不仅谈到了道德修养和读书做官的关系,更强调了读书的目的是增加智慧,提高素质,改变气质,陶冶品格,进而树立远大志向,追求崇高理想。
这些观念直到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另外,《学而》一章还涉及到了许多做人的原则,诸如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团结朋友,诚信待人,礼貌交往,乐于助人,宽厚仁慈……凡此种种,均属于美德范畴,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弘扬。
这里面有些思想也正是我们今天所需要提倡的。
譬如,要热爱祖国,忠君报国,遵守法律,廉洁奉公,恪尽职守,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清静寡欲,居安思危,永葆节操,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断超越自我,走向新的辉煌!。
文言文双宾述宾短语目录:1、间接宾语类: (1)2、直接宾语类: (3)3、使动宾语类: (3)双宾述宾短语根据近宾语的不同,带双宾语的述宾短语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间接宾语类、直接宾语类和使动宾语类。
1、间接宾语类在双宾语类的述宾短语中,近宾语属于间接宾语的最为常见,也比较复杂。
常带这类双宾语的是赐予动词、祈令动词和引语动词中的“谓”、“问”等。
在这类双宾语中,近宾语一般是体词性词语,而远宾语则有两种类型,其一远宾语是体词性的宾语,即:“体+体”类双宾语;另一种宾语则是谓词性宾语,即:“体+谓”类双宾语。
1)赐予动词通常只带“体+体”类双宾语。
在赐予动词中的与夺类动词作述语时,近宾语和远宾语分别是对象和与物。
例如:○《孟子·公孙丑下》: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
(我要在国都为孟子修房子)本例中的“授”是赐予动词,宾语“孟子”是对象,由于离动较词近,所以是近宾语;但“孟子”不是动词的承受者,所以是间接宾语。
宾语“室”是与物,由于离动词较远,所以是远宾语;但“室”是动词的承受者,所以是直接宾语。
由此可见,间接宾语与直接宾语,并非是按所带宾语与动词间的距离而划分的,而是按是否是动词的承受者而划分。
近宾语和远宾语,才是按双宾语与动词的距离远近而划分。
○《孟子·滕文公下》:汤使遗之牛羊...。
(汤派人送给他牛羊。
)本例中的“遗”是赐予动词,而间接宾语“之”是对象,直接宾语“牛羊”是与物。
注意1:作为类的赐予动词带双宾语时,近宾语常表示服务的对象,而远宾语则表示受事:“立”等个别状态动词有时也可以这样用。
例如:○《战国策·齐策二》:(一人)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一个人夺取了他的酒杯说:“蛇原本就没有脚,你怎么能为它画上脚呢?”)本例中“为”是赐予动词,而间接宾语“之”表示服务对象,直接宾语“足”表示受事。
○《公羊传·文公二年》:作僖公主...何者?为僖公作主也。
文言文常用的双宾语
文言文常用的双宾语
特殊的双宾语
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
1、使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
如: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负秦,使秦负。
负秦曲,使秦负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②今殴民而归之农,皆着于本。
(《论积贮疏》)──归之,使之归。
归之农,使之归农。
2、为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
如:
①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冯谖客孟尝君>)──为(wéi),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
为之,为(w苗)之为(wéi),替他准备。
为之驾,为(wèi)之为(wéi)驾,给他准备车马。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为,找。
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
《论语》十则课文评点及说明《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主要是记言。
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本文所选的十则,主要是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孔子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子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
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
“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
“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孔子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双宾语句分析
作者:徐杨柳
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8年第10期
[摘要:一个动词带有两个宾语的句子叫作双宾语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双宾语结构,而相比而言,古代汉语中的双宾语句更为常见,类型结构也更加复杂。
笔者将以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为例,主要考察其双宾语句的类型特点。
关键词:《论语》;双宾语句;直接宾语;间接宾语;语义关系]
“双宾句的动词必须是三价动词,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一般指人;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一般指物或事。
”例如,在“我给她一支笔”里,动词“给”是一个三价动词,前面是施事主语“我”,后面接与事宾语“她”和受事宾语“一支笔”。
在现代汉语里有很多双宾语句,前辈语言学家和当代专家学者对双宾语句的研究也源源不绝,“自《马氏文通》以来所有汉语语法书没有一本不讲到双宾语句。
”
要深刻了解双宾语句的语法现象,必须先从谓语动词的性质入手,并不是所有动词都能接双宾语,而另一方面,有些动词需要在一定的语义条件和语法条件之下才能带双宾语。
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中把这一类动词概括为“交接物品”的外动词,并解释到“有一种外动词表示人与人之间交接一种事物的,如‘送’、‘寄’、‘赠’、‘给’、‘赏’、‘教授’、‘吩咐’等”。
从语义角度解释了动词能够带双宾语的原因。
《论语》中双宾语句的动词与两个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分为两种类型:一般双宾语句和特殊双宾语句。
一、一般双宾语句
由于语言发展的延续性,古汉语中大多数双宾语句与现代汉语常见的双宾语句结构相似,都是“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结构,因此笔者将这种类型的句子称为一般双宾语句。
根据动词的语义特征将《论语》中的一般双宾语句分为以下四小类:
1.称谓类双宾语句
“称谓”是这类句子的语义特征,表示间接宾语(近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被动词称为直接宾语(远宾语)所表示的名称或事物。
在《论语》中常见的动词有“谓”,表示命名的意思。
例1: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例2: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论语·季氏》)
以上两个例子都用指示代词“之”作间接宾语,而真正用“谓”命名的在后一宾语。
2.给与类双宾语句
吕叔湘先生指出“含有‘给与’或‘告诉’等意义的动词,通常都需要有‘受词’。
”在表示给与意义的双宾语结构中,一般情况下,直接宾语指的是所给事物,间接宾语指的是接受的一方,诸如上文中“我给她一支笔”这样的结构。
在《论语》中,表示“给与”类的常见动词有“与”、“加”、“授”,这些动词都具有“给与”义。
例3:孔子下,欲与之言。
(《论语·微子》)
例4:与之粟九百。
(《论语·雍也》)
例3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
从句义上看,符合连谓句特征。
但从结构上看,笔者将此归类为给与类双宾语句。
3.获得类双宾语句
这类双宾语句与动词发生关系的语义特征为:甲从丙方取得乙。
动词“夺”在《论语》中较为常见。
例5:夺伯氏骈邑三百。
(《论语·宪问》)
直接宾语“骈邑三百”在动词“夺”的作用下,从间接宾语“伯氏”处发生转移。
4.作为类双宾语句
其语义关系是主语为了间接宾语所表示的人,去做直接宾语所表示的事,或履行直接宾语所表示的职务。
《论语》中要数动词“为”所引导的双宾语句最为常见。
例6:原思为之宰。
(《论语·雍也》)
例7:箕子为之奴。
(《论语·微子》)
上面两个例子的间接宾语都用到指示代词“之”,代指某人,表示直接宾语为间接宾语所履行的某种职务。
例8: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论语·季氏》)
周迅明先生认为:“这种句子,除了词序上和双宾语句相类似之外,就跟双宾语句没有丝毫共同之处。
‘之’字不用介词介绍而单独用作补语,可能是引起误解的一个原因。
”
二、特殊双宾语句
《论语》中有几种特殊的双宾语句类型,根据间接宾语、直接宾语和动词所构成的动宾结构的关系可分为。
1.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
例9:子语鲁大师乐。
(《论语·八侑》)
这句话与常见的双宾语句结构不同,“鲁大师”是直接宾语,紧跟在动词后面,而“乐”是间接宾语,后置。
可以翻译为,孔子把奏乐之理告诉给鲁国的太师。
2.以+直接宾语+动词+间接宾语
例10:何以报德。
(《论语·宪问》)
例11: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论语·公冶长》)
以上两例出现了宾语前置现象,往往有强调作用。
例10句是疑问句,“何”是直接宾语,通过句式转换为“以何报德”,既而变为“报德以何”,这符合双宾语句的语义特征。
例11句中“以”字后的直接宾语被省略了,实际上就是前半句的“旧令尹之政”。
3.动词+直接宾语+于+间接宾语
例1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论语·颜渊》)
例13:子张书诸绅。
(《论语·卫灵公》)
例14:吾闻诸夫子。
(《论语·子张》)
《论语》一书,以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为主,其中包括大量的问答和对话,如例12句中“齐景公问”的对象既是孔子又是“政”,所以这里使用介词“于”隔开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可以看作是一般双宾语句的变式。
古代汉语中的“诸”字一般是兼词,表示“之于”义。
例13、14两句中的“诸”正是兼词,连接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
三、结语
从古至今,汉语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当然罗马不是一天能建成的,现代汉语也不是瞬间出现的,古今汉语之间也存在着“遗传基因”。
因此我们应该用历时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古今汉语的发展变化。
双宾语结构是汉语动宾结构的一个重要的类型,一直以来备受语言学界的关注,研究成果斐然,但是由于古代双宾语句的数量和类型更为繁杂,对古代双宾语句的分类也存在分歧。
笔者结合前辈语言学家、当代专家学者的观点和个人认知,对《论语》中双宾语句的特点做了浅显分析,如有纰漏遗落之处,望批评指勘正。
参考文献
[1]楊伯峻.论语译注(简体字体)[M].中华书局,2006.
[2]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周迅明.汉语双宾语句的语法现象和历史发展[J].山东大学学报,1964.
[4]张传忠.试论古汉语的双宾语句[J].学术交流,1987(3).
[5]贝罗贝.双宾语结构从汉代至唐代的历史发展[J].中国语文,1986.
[6]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商务印书馆,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