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工作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7
胃镜检查工作制度一、工作范围1.胃肠道内镜检查是医学上常见的检查方法之一,为确诊或明确诊断某些疾病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在本医疗机构中,胃肠道内镜检查工作由内镜科负责开展。
2.胃肠道内镜检查明确范围:(1)应用于胃、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结肠、直肠等多种消化道病症的诊断和医疗治疗。
(2)通过直肠镜检查较浅层的直肠和乙状结肠处的病变。
3.胃肠道内镜检查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下午分别为1组和2组,周六和工作日的节假日根据病情和患者需要安排检查。
4.胃肠道内镜检查人员配备:(1)内镜科主任医师1名;(2)内镜科副主任医师2名;(3)病理科医师2名;(4)医师、护士手术室助理。
二、工作程序1.检查严格遵循消毒灭菌规范操作规程。
内镜及其附件每个病人使用后,必须进行严格消毒;2.工作时间安排及病人登记:看门口出具问诊登记卡,就诊时,护士根据登记卡登记病人,说明病人身临的病情,今日所诊治项目、第几个轮次、等待的人数、配备的检查人员等情况。
病人必须准时按时按序排队等待安排检查。
3.安排内镜检查医师,由医生进行对病人询问,详细了解用药及疾病史,了解是否要进行麻醉或全身麻醉,了解内镜检查预后或不良反应;4.检查前麻醉药品的预付及润滑剂置换、手套的换戴、病人安排有效防护以免感染;5. 根据病情和医生要求确立检查目的和方案,要对于病人进行解释和说明,核对计划检查、治疗方式、操作技巧,病人同意后,始手术,操作过程应认真记录;6.严格控制检查时间,遵循安全规程操作,护士负责插管、取样等辅助工作;7.验收内镜质量、内镜成像效果、拍照;8.内镜设备及附件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查检索检查报告、维修记录、理化检测报告等材料;9.记录检查结果、分析结果,制定治疗方案,书写病历并及时通知患者结果。
三、安全措施1.病人在进入检查区即需注意消防安全规程、紧急出入口,防止事故发生;2.定期进行消毒,使用耗材应为一次性器械,在进行内镜检查和抽取组织标本等医疗操作时需注意安全、卫生、防病;3.检查操作工作区、床单等需及时消毒清洁,并做好了记录;4.医护人员应尽全力根据医学常识,准确诊断,精心治疗,防止出现医疗过失。
胃镜质量控制制度一内镜检查“告知”:签署内镜诊疗知情同意书。
二检查前的准备:了解术前准备;对需做局部或静脉麻醉者,术前应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静脉麻醉须由麻醉医师进行,且须在有监护设备情况下进行;术者在检查前须核对患者的姓名,了解检查目的,阅读有关化验及其他影像资料,必要时可再次询问病情;每一检查台须配备一名护士,检查前确保各种设备、器械性能良好。
三检查过程中的质控要点:严格操作规程,插入内镜后,必须先环扫整个检查区域,对每个解剖位置应确认无疑,不要遗漏____部位;对病变区域应进行重点检查,注意粘膜隆起性和凹陷性的病变,及粘膜色泽的改变,并对可疑病变处做活____检查;附活检指征(a.所有溃疡性病变特别是胃内单发溃疡性病变者,十二指肠或食管溃疡如溃疡巨大或疑有病变者;b.所有粘膜隆起性病变(除外血管瘤、曲张静脉);c.所有粘膜单发糜烂性病变;d.所有粘膜浸润性病变;e.所有萎缩性病变者;f.所有可疑性病变,特别时疑为恶性者。
活检取材:溃疡性病变原则于其四周钳取;隆起性病变于隆起的顶端及其四周钳取;糜烂性病变于其糜烂面及其四周钳取;浸润性病变于其不规则粘膜处钳取;萎缩性病变于其病灶最明显处钳取;活检一般4—____块,最少____块以上)。
发现疑难病变或可疑恶性病变要请上级医师或主任会诊,会诊者以在报告上签字为证。
检查时护士应在旁协助操作,并观察病人情况的变化。
四操作结束后注意事项。
a.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检查结果,交待医疗上注意事项,静脉麻醉者应留观至清醒为止;b.按要求签发报告(字迹清楚、术语准确、完整贴切、诊断结论要中肯妥当、做过病检者原则上胃镜报告与病理结果一起拿)。
c.术者应亲自过问病理检查结果,以便修正最初的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复查,或做其他检查,直至明确诊断为止。
通渭县中医院胃镜室第二篇:胃镜检查工作制度一、胃镜室工作制度1.严格执行____部制定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____室内工作人员应换鞋,穿戴工作衣、帽,操作者要戴手套,应一人一换。
消化科胃镜工作制度一、总则为确保胃镜检查的质量和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胃镜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医疗机构内镜诊疗操作规范》,制定本制度。
二、胃镜检查室设置1. 胃镜检查室应设有专门的胃镜存放室、消毒室、检查室和复苏室等。
2. 胃镜存放室应保持干燥、清洁,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
3. 胃镜消毒室应配备先进的消毒设备,严格执行胃镜消毒操作规程,确保胃镜的消毒质量。
4. 检查室应配备先进的胃镜设备、心电监护仪、氧气供应设备等,保证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5. 复苏室应配备急救设备,如心脏除颤仪、呼吸机、急救药品等,以应对突发状况。
三、胃镜检查操作规范1. 术前准备(1)向患者详细解释胃镜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同意。
(2)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心血管、呼吸、消化等功能状况。
(3)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评估患者的安全性。
(4)术前半小时给予患者口服局部麻醉药,减轻患者疼痛。
2. 胃镜检查(1)检查过程中,医生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3)胃镜插入时,应尽量轻柔,避免损伤患者消化道。
(4)检查过程中,护士应密切配合医生,确保胃镜的顺利操作。
3. 术后处理(1)术后患者应在观察室休息,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术后注意事项,如饮食、休息、用药等。
(3)定期随访患者,了解康复情况,处理并发症。
四、胃镜消毒与感染控制1. 胃镜消毒应采用高效消毒剂,按照消毒操作规程进行。
2. 胃镜消毒后,应进行灭菌效果监测,确保消毒质量。
3. 胃镜存放室、消毒室、检查室等应定期进行环境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 加强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后应严格洗手。
5. 发生感染事件时,应立即进行调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感染蔓延。
医院胃镜室工作制度一、胃镜室工作时间1.胃镜室工作时间为每天8小时,包括早班、中班和晚班。
早班时间为上午8:00-12:00,中班时间为下午1:00-5:00,晚班时间为晚上6:00-10:00。
2.根据工作情况,胃镜室可以适当调整工作时间,但不得少于8小时。
二、工作职责1.胃镜室主要负责胃镜检查相关工作,包括预约、接待、检查、记录等。
3.负责准备胃镜检查所需工具、设备和药品,并保持其完好的状态。
4.维护和更新胃镜室的工作资料,如患者档案、检查记录等。
5.参与胃镜室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工作,及时反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
6.协助医生进行胃镜检查,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三、工作流程1.预约:接待患者来电预约胃镜检查,并安排检查时间和检查前准备事项。
同时,记录患者个人信息和病情基本情况。
2.检查准备:根据医生要求准备胃镜检查所需的护理工具、设备和药品。
确保胃镜、灯源、吸引器等设备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药品齐全有效。
3.检查过程:协助医生完成胃镜检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4.检查记录:根据检查结果,及时准确地记录相关信息,如病变部位、大小、形态等。
四、岗位要求1.具备执业护师或执业医师资格。
2.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有效与医生、患者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作。
3.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能够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
4.熟悉胃镜检查操作流程和相关规范,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和胃镜器械的使用方法。
5.具备良好的病案记录能力和信息管理技能,保证患者数据的准确性和秘密性。
五、考勤和奖惩1.胃镜室员工必须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或缺勤。
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需提前向主管汇报并办理相关手续。
2.考勤不合格将受到相应的惩罚,包括扣发工资、记过等。
3.鼓励优秀员工,根据工作表现进行奖励或晋升。
同时,也会对工作不力或违规行为进行批评和处罚。
六、安全和卫生1.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范,正确使用胃镜器械和药品,保障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胃镜检查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治疗胃部疾病。
为了确保胃镜检查的质量和安全,制定胃镜检查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目的和适合范围1. 目的:确保胃镜检查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权益。
2. 适合范围:适合于所有进行胃镜检查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
三、管理责任1. 医疗机构负责人: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胃镜检查管理制度。
2. 胃镜检查科负责人:负责胃镜检查科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
3. 医务人员: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胃镜检查,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四、人员要求1. 胃镜检查医生:具备相关专业胃镜检查资质,熟悉胃镜检查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
2. 护士: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协助医生进行胃镜检查,熟悉消毒和无菌操作规范。
五、设备要求1. 胃镜设备:医疗机构应购置符合国家标准的胃镜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2. 消毒设备:医疗机构应购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
六、操作流程1. 预约和准备:患者预约胃镜检查后,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提供胃镜检查的相关信息和准备工作,如禁食时间、服药要求等。
2. 患者登记和评估:患者到达医疗机构后,医务人员应进行登记和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
3. 检查操作:医生和护士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胃镜检查,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和有效。
4. 结果记录和报告:医生应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病历中,并及时向患者解释和提供检查报告。
5. 后续处理: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应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进行随访和复查。
七、质量控制1. 质量评估: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胃镜检查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操作技术、设备维护等方面。
2. 不良事件报告:医务人员应及时报告和处理胃镜检查中的不良事件,如意外伤害、感染等。
八、培训和教育1.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胃镜检查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培训,了解最新的胃镜检查技术和研究发展。
一、总则为了确保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开展无痛胃镜检查的科室及医护人员。
三、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培训(1)所有从事无痛胃镜检查的医护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无痛胃镜操作技能和急救知识。
(2)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无痛胃镜操作技能考核,确保操作规范。
2. 设备管理(1)确保无痛胃镜设备性能良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2)对设备进行严格消毒,确保无菌操作。
3. 患者评估(1)对拟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充分评估,了解患者病情、病史、过敏史等。
(2)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排除禁忌症。
4. 麻醉管理(1)由专业麻醉医师进行麻醉,确保患者安全。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剂量。
(3)麻醉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5. 检查操作(1)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无痛胃镜操作技能,确保检查过程规范。
(2)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检查,采取相应措施。
6. 急救措施(1)配备完善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急救及时有效。
(2)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7. 患者监护(1)检查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患者清醒后,告知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安全出院。
四、监督检查1. 定期对无痛胃镜检查流程进行自查,确保制度落实。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追究相关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胃镜检查管理制度一、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胃镜检查的操作流程,确保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提高胃镜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健康。
1.2 适用范围:本胃镜检查管理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胃镜检查的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等。
二、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责任和权限2.1 胃镜检查的责任:2.1.1 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和实施本胃镜检查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过程的执行情况。
2.1.2 医生负责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决定是否进行胃镜检查,并负责解释检查结果和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2.1.3 护士负责协助医生进行胃镜检查,提供患者的护理和安全保障。
2.1.4 技术人员负责胃镜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胃镜检查的权限:2.2.1 医生必须具备相应的胃镜检查资质和培训证书,才能进行胃镜检查。
2.2.2 护士必须具备相关的护理技能和操作经验,才能参与胃镜检查的操作。
2.2.3 技术人员必须熟悉胃镜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才能进行设备的使用和维修。
三、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操作流程3.1 预约和准备:3.1.1 患者预约胃镜检查时,需提供相关的病史资料和医生的建议。
3.1.2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安排胃镜检查的时间和地点,并告知患者相关的准备事项,如禁食、禁药等。
3.1.3 护士负责向患者解释胃镜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2 检查操作:3.2.1 医生在胃镜检查前,需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评估和安全检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胃镜检查。
3.2.2 医生在操作胃镜时,需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确保胃镜的正确插入和检查过程的顺利进行。
3.2.3 护士负责协助医生进行胃镜检查,提供患者的护理和安全保障,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协助医生进行操作。
3.3 结果解读和处理:3.3.1 医生在胃镜检查后,需对检查结果进行准确的解读和分析,并编写相应的检查报告。
内镜诊疗中心(胃镜、肠镜)工作制度Ⅰ 目的持续提高内镜诊疗质量,保障内镜诊疗安全。
Ⅱ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内镜诊疗中心(胃镜、肠镜)。
Ⅰ 制度一、在严格落实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各技术操作规程、规章的基础上实行全员全程质量控制管理。
二、内镜医师准入资格:必须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专职医师负责日常工作,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内镜诊疗中心(胃镜、肠镜)的各项工作,并参加常规诊疗工作。
三、预约:预约时医护人员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交待检查前准备事项及检查时间。
四、宣教:候诊室播放检查流程和演示,以及以微信公众号等网络途径面向广大群众普及胃肠镜检查方面的知识,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
五、内镜检查前告知并签署“内镜诊疗知情同意书”。
严格掌握检查、治疗适应症、禁忌症。
检查治疗时,操作医师应集中精力,手法轻巧、准确,观察应全面、认真、细致。
操作室内不许大声喧哗,注意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不许在患者在场时讨论患者的病情。
术后书写规范的内镜报告。
六、内镜下治疗要实行术前讨论,对重大、疑难手术须制定预手术方案。
严密观察有否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
开展内镜下治疗的内镜诊疗中心(胃镜、肠镜)应配备氧气、抢救药品及监护设备,并保持其性能良好。
七、消毒:内镜及附件按最新版清洗消毒规范处置。
八、内镜保养:专人日常保养,定期联系厂家售后人员对内镜进行专业保养,检查前确保各种设备、器械性能良好。
九、内镜诊疗操作要规范化,做好放射安全工作,医务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
对急危重患者,应优先诊疗,并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并由申请医师或相关医护人员陪同以便及时抢救。
十、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做到对各类并发症尽可能的早期诊断、早期处理,严格按“诊疗、护理常规”要求,及时、有效、快速处理各类并发症,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对已发生的各类并发症,应寻找其原因,认真讨论,总结经验,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Ⅳ参考依据1.《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2.《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
胃镜检查管理制度一、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目的和范围1.1 目的:为了规范胃镜检查的操作流程,提高检查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隐私。
1.2 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胃镜检查的所有相关人员。
二、胃镜检查的基本要求2.1 检查前准备2.1.1 提供充分的胃镜检查信息,包括检查目的、检查流程、注意事项等。
2.1.2 患者需提前了解检查的相关知识,包括麻醉方法、食物禁忌等。
2.1.3 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提供个人健康信息。
2.1.4 患者需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饮食禁忌和用药禁忌。
2.2 检查操作2.2.1 医生和护士需佩戴符合卫生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帽子等。
2.2.2 检查前,医生和护士需对胃镜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洗。
2.2.3 检查时,医生需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镜头和操作方法。
2.2.4 检查过程中,医生需注意观察患者的病变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2.2.5 检查结束后,医生需及时给予患者相关诊断意见,并记录检查结果。
2.3 检查后处理2.3.1 患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和用药的恢复。
2.3.2 患者需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复查和随访。
2.3.3 医生需及时将检查结果整理并报告给患者,同时存档备查。
三、胃镜检查的质量控制3.1 胃镜设备的维护3.1.1 定期对胃镜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1.2 定期进行胃镜设备的质量评估,包括图像质量、灵敏度等指标的检测。
3.2 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3.2.1 医生和护士需参加相关的胃镜检查培训,了解最新的操作技术和规范要求。
3.2.2 医护人员需定期参加胃镜检查技术考核,确保其操作技能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3 质量评估和改进3.3.1 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的质量评估,包括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操作流程的规范性等。
3.3.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胃镜检查的质量和效率。
四、胃镜检查的安全管理4.1 麻醉管理4.1.1 严格按照麻醉操作规范进行麻醉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
胃镜检查管理制度一、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目的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治疗胃部疾病。
为了确保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制定胃镜检查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胃镜检查的操作流程,确保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提高胃镜检查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二、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胃镜检查的所有相关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三、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责任与义务1. 医院管理层负责制定和落实胃镜检查管理制度,并进行相关培训和督导。
2. 医生在进行胃镜检查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评估患者的适宜性,并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3. 护士负责协助医生进行胃镜检查,包括准备检查器械、病历和相关资料,协助患者的舒适和安全,并记录检查过程和结果。
4. 技术人员负责胃镜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消毒灭菌。
5. 患者有权了解胃镜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有权选择是否接受检查,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选择并保护其隐私和安全。
四、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操作流程1. 预约和登记患者通过电话或线上平台预约胃镜检查,医务人员按照预约时间进行登记和排班安排。
2. 检查准备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和检查目的,向患者解释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包括禁食、禁药等。
患者在检查前按要求进行准备,如禁食、排便清洁等。
3. 患者接待护士负责接待患者,核对患者的身份和预约信息,协助患者更换衣物,提供必要的舒适和安全措施。
4. 检查操作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目的,选择适当的镜头和检查方法,进行胃镜检查。
护士协助医生提供必要的器械和药物,记录检查过程和结果。
5. 检查结束检查结束后,医生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并根据需要制定治疗方案或进行进一步检查。
护士协助患者恢复,提供必要的护理和指导。
6. 检查报告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病情,书写胃镜检查报告,并及时报告给患者和其他相关医务人员。
胃镜检查工作制度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方法,对于一些消化系统方面的检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胃镜检查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来保障检查质量和医患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份胃镜检查工作制度,全文约。
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胃镜检查工作程序和工作流程,确保胃镜检查过程中的医疗质量和医患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进行胃镜检查的科室和相关工作人员。
三、工作内容1. 胃镜检查前准备工作:(1)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史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过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
(2) 患者告知书的签署:向患者解释胃镜检查的重要性和检查过程、可能产生的不适症状以及注意事项等,要求患者签署告知书。
(3) 饮食禁忌:通知患者胃镜检查前禁忌食物和饮料,明确饮食禁忌时间表和其它注意事项。
(4) 确认麻醉方式:对于需要麻醉的患者,要确认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种类,并在检查前完成麻醉器材的准备工作。
2. 胃镜检查操作流程:(1) 检查流程:在检查前,检查医生要向患者再次介绍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等,并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
检查医生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选择相应的胃镜型号,并进行必要的麻醉和止痛处理。
(2) 检查步骤:a. 患者取上半身侧卧位,膝盖屈曲向腹部。
b. 检查医生取出已消毒的胃镜器械,进行相关的操作准备。
c. 麻醉药起效后,检查医生插入胃镜进入口腔,同时请患者深呼吸或喝水以放松喉肌,使胃镜渐进进入食管。
d. 检查医生观察食管与胃连接处,检查其是否有破损或狭窄等情况。
e. 在观察时可放入一定量的空气与水,腹部皮肤可以按压以辅助插管。
f. 检查医生可以自行调整胃镜角度和镜头方向,以便观察所需部位和病变情况。
g. 检查完毕后,检查医生须按顺序回收胃镜,重复检查前判断胃镜器械表面清洁度。
(3) 检查前后护理:a. 检查后,患者应在专门的护理室内卧床休息,接受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
b. 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口水正常排出,避免进食食物和饮水。
胃镜检查管理制度引言概述: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治疗胃部疾病。
为了保证胃镜检查的质量和安全性,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胃镜检查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设备管理1.1 胃镜设备的选购和维护: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需要,选购符合国家标准的胃镜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设备的标准化操作:医疗机构应制定胃镜设备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包括设备的准备、操作步骤和清洁消毒等,以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1.3 设备的定期检测和校准: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胃镜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人员管理2.1 胃镜检查人员的资质要求:医疗机构应设定胃镜检查人员的资质要求,包括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人员具备胃镜检查的专业水平。
2.2 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胃镜检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以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2.3 人员的监督和纠错:医疗机构应建立人员监督和纠错机制,对胃镜检查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三、流程管理3.1 患者的预约和信息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的预约和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患者的信息准确和隐私的保护,方便对患者进行后续的随访和管理。
3.2 检查前的准备和指导:医疗机构应对患者进行检查前的准备和指导,包括禁食禁水等,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3 检查后的处理和随访:医疗机构应对检查后的患者进行处理和随访,包括赋予必要的治疗和指导,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四、质量管理4.1 质量控制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胃镜检查的质量控制和评估机制,包括对检查结果的评估和分析,及时纠正和改进不足之处。
4.2 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医疗机构应建立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胃镜检查中的不良事件,以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胃镜检查管理制度引言概述: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胃部状况,对于胃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胃镜检查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胃镜检查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操作规范、设备维护、医疗废物处理和质量控制等五个大点详细阐述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准备工作1.1 病史收集:在进行胃镜检查之前,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1.2 预约和通知:医院应建立预约系统,确保患者能够按时进行胃镜检查,并提前通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如禁食、禁药等。
1.3 检查前准备:医生和护士需要提前准备好胃镜设备、消毒液、麻醉药物等,并对检查室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检查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 操作规范2.1 无菌操作:医生和护士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包括佩戴手套、口罩和帽子,使用无菌巾擦拭患者的口腔和嘴唇等。
2.2 麻醉和镇痛: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可以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确保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2.3 检查技术:医生需要熟练掌握胃镜的使用技术,包括插入、旋转、抓取等操作,确保胃镜能够准确地观察到胃部的情况。
2.4 检查记录:医生应及时记录检查过程中的相关情况,包括胃部的病变、病变的位置和大小等,以便后续的诊断和治疗。
3. 设备维护3.1 设备清洁:医院应建立胃镜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3.2 设备维修:医院应定期对胃镜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设备更新:医院应根据需要定期更新胃镜设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胃镜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医疗废物处理4.1 消毒处理:医院应建立医疗废物的分类和消毒处理制度,将使用过的胃镜、消毒液等医疗废物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胃镜检查管理制度标题:胃镜检查管理制度引言概述: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为了确保胃镜检查的质量和安全,建立一套完善的胃镜检查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胃镜检查的预约与登记、设备与材料管理、操作规范与术后护理、医务人员培训与质控、信息管理与隐私保护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胃镜检查的预约与登记:1.1 确定预约流程和时间安排,建立预约登记系统;1.2 确认患者身份和病史信息,进行必要的术前评估;1.3 提供术前准备指导,包括禁食、禁药等注意事项。
二、设备与材料管理:2.1 购置符合国家标准的胃镜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2.2 管理胃镜检查所需的材料,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期;2.3 建立设备和材料的使用记录,及时更新和补充。
三、操作规范与术后护理:3.1 制定胃镜检查操作规范,包括术前准备、镜头清洗消毒、麻醉操作等;3.2 加强术中监护,及时处理术满意外情况;3.3 提供术后护理指导,包括饮食、用药等注意事项。
四、医务人员培训与质控:4.1 建立胃镜检查医务人员的培训制度,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4.2 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4.3 建立质控机制,进行术后随访和满意度调查,及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信息管理与隐私保护:5.1 建立胃镜检查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患者信息、检查结果等;5.2 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确保患者隐私不被泄露;5.3 定期备份和存档检查数据,以备后续参考和分析。
结论:通过建立完善的胃镜检查管理制度,可以提高胃镜检查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权益和隐私,提升医疗机构的信誉度。
同时,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质控也将不断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医疗机构和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胃镜检查管理制度一、胃镜检查概述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用于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诊断胃疾病并进行治疗。
胃镜检查管理制度旨在规范胃镜检查的流程、操作规范、设备管理和质量控制,以确保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胃镜检查管理制度内容1. 胃镜检查流程- 预约与登记:患者预约胃镜检查,前台人员进行登记并提供相关资料。
- 准备与指导:医务人员向患者提供胃镜检查前的准备事项,如禁食、禁药等,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 检查操作:医务人员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胃镜检查,包括消毒、麻醉、镜头插入、检查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等。
- 结果告知:医务人员根据检查结果向患者进行解读,并提供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 归档与报告:将患者的检查结果归档并生成相应的检查报告,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 胃镜检查操作规范- 操作人员要求:胃镜检查操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和持有相应资格证书的医务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 设备管理:胃镜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 消毒与清洁:胃镜设备、器械和相关用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消毒和清洁,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 麻醉与镇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麻醉和镇痛措施,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痛苦。
- 观察与记录:在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仔细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3. 质量控制与评估- 质量控制:建立胃镜检查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胃镜检查的质量和水平。
- 质量评估:定期对胃镜检查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诊断的一致性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4. 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 安全意识:医务人员应具备安全意识,加强对胃镜检查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害的认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 事故应急处理:建立胃镜检查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包括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案制定、人员培训和设备准备等,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情况。
胃镜质量控制制度本制度旨在规范胃镜检查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胃镜检查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胃镜检查的医务人员、质量控制人员及相关科室。
医务人员:负责按照本制度进行胃镜检查,确保检查质量。
质量控制人员:负责监督执行本制度,对胃镜检查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控。
相关科室:配合胃镜检查工作,确保患者信息、设备和器材等的有效管理和使用。
培训与资质:从事胃镜检查的医务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资格证书。
检查设备与器材:胃镜检查所使用的设备、器材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安全、有效。
检查环境:胃镜检查应在符合卫生标准的检查室内进行,保持环境清洁、安静、舒适。
患者评估:在胃镜检查前,应对患者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以确保患者适宜进行检查。
检查过程:医务人员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观察患者反应,确保检查安全。
诊断与报告:胃镜检查结果应及时准确地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检查所见、诊断及建议。
随访与记录: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随访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质量控制:定期对胃镜检查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提高检查质量。
持续改进:根据患者反馈和检查结果,对胃镜检查工作进行持续改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解释并制定补充规定。
本制度的修改和废止,须经医院审议通过,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全体员工。
本制度规定了质量控制抽检的定义、原则、组织机构、抽检范围、抽检方式、抽检程序、抽检频次、抽检标准等内容,以确保公司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客户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产品的质量控制抽检工作。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质量控制抽检计划,组织进行抽检工作,并对抽检结果进行分析和报告。
生产部门负责按照质量管理部的抽检计划进行生产过程中的抽检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研发部门负责对新产品进行抽检,以确保新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胃镜检查管理制度一、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目的和适用范围目的:为了规范胃镜检查的流程,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提高胃镜检查的质量和效率。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胃镜检查的所有相关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二、胃镜检查的流程和操作规范1. 预约和准备(1)患者预约:患者需要提前电话预约胃镜检查,并按照预约时间前来医院。
(2)检查准备:患者在检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禁食、禁水、停药等。
具体准备要求应提前告知患者。
2. 患者接待和登记(1)患者接待:医院接待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引导其前往胃镜检查区域。
(2)患者登记:在接待处,患者需要填写相关的登记表格,包括个人信息、病史等。
3. 检查前准备(1)仪器准备:医生和技术人员需要对胃镜设备进行检查和准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消毒准备:胃镜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相关人员应按照消毒规范进行操作。
4. 检查操作(1)麻醉:根据患者的情况,医生可以选择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插管:医生将胃镜通过口腔插入患者的食管和胃中,观察和检查相关病变。
(3)记录和采样: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应记录相关的病变情况,并根据需要采集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
5. 检查后处理(1)恢复:检查结束后,患者需要在恢复室内进行观察和休息,直到麻醉效果完全消退。
(2)结果告知:医生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检查结果,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和医嘱。
6. 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1)质量控制:医院应建立胃镜检查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设备维护、操作规范、人员培训等。
(2)安全管理:医院应加强胃镜检查的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三、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1. 执行责任:医院应指定专人负责胃镜检查的执行和管理,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 监督和评估:医院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的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3. 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胃镜检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胃镜检查管理制度一、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目的和背景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治疗胃部疾病。
为了确保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制定胃镜检查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胃镜检查的流程、操作和管理,保障患者的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适合范围本制度适合于所有从事胃镜检查工作的医疗机构和相关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等。
三、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胃镜检查的预约和登记- 患者预约胃镜检查应提前确定时间和地点,并填写预约登记表。
- 医务人员应及时确认预约信息,并进行登记和排班安排。
2. 患者胃镜检查前的准备- 医务人员应向患者提供胃镜检查的详细说明和注意事项。
- 患者应按照指导要求进行胃镜检查前的准备,包括禁食、禁水等。
3. 胃镜检查的操作流程- 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胃镜检查,包括消毒、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等。
- 医生应准确操作胃镜,确保胃镜插入和检查过程的安全和舒适。
4. 胃镜检查结果的记录和报告- 医生应详细记录胃镜检查的过程和所见,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形态等。
- 检查结果应及时整理和报告,确保患者能够及时了解检查结果。
5. 胃镜检查后的处理和随访- 检查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及时赋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和指导。
-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病变,医生应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进行随访。
6. 胃镜设备和消毒管理- 胃镜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胃镜消毒应按照像关规定进行,确保消毒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7. 胃镜检查质量控制和评估- 医疗机构应建立胃镜检查质量控制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 对于胃镜检查中浮现的问题和意外事件,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胃镜检查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督1. 医疗机构应将本制度作为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全体医务人员的遵守。
2. 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对胃镜检查的流程和操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执行情况。
胃镜室工作制度
一、热情接待检诊的患者,耐心给患者讲解检查前及检查后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顾虑,取得密切配合,以便顺利完成检查任务。
二、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检查中要仔细,操作力求做到快、准、安全,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三、爱护仪器,每次用完胃镜后必须消毒擦洗干净,妥善保管。
若因
保管不善或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害,要追查工作人员责任,并酌情赔偿。
四、搞好预约和登记工作。
预约时,要向患者详细交待检查日期和检
查前的注意事宜,并嘱患者将以往的检查资料带来检查时参考。
登记项目
要填写齐全,如照像、活检,活检病理号均要记录清楚,防止发生差
错。
五、认真填写送检单中的栏目,采取的标本应和送检单及时送到病理科,标本须注明取材部位及数量,若患者同时有两个以上的标本时,应在
标本瓶注明同一编号,以免弄乱造成差错。
六、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做好资料的归档及保管工作,以便教学和
科研总结。
七、胃镜室工作人员严禁私自收取现金,违者按收取金额的10倍罚款,情节严重者,调离工作岗位。
八、保持胃镜室的清洁。
1。
第十一章胃镜检查工作制度一、胃镜室工作制度1.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2.室内工作人员应换鞋,穿戴工作衣、帽,操作者要戴手套,应一人一换。
3.进入内镜室护士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查对制度。
4.内镜室护士协助医生做好内镜检查及治疗的一切准备工作,并在检查中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遵医嘱及时处理,并详细填好记录及登记。
5.检查前认真了解病史及检查要求,严格掌握检查适应症和禁忌症。
6.病人做内镜前应做好相关检查,若为传染性疾病病员应安排最后检查。
7.非本室人员禁止入内,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8.凡HBV、HCV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及结核阳性者要安排最后检查,检查完毕后严格消毒所有使用过的器械和用具。
9.内镜设有专人负责保管,内镜置清洁的专用柜保存。
专用柜每天清洗、擦拭、紫外线消毒,各种器械保持备用状态,保证病人安全。
10.室内一切物品按要求定点放置,标签清楚,无菌物品有无菌日期。
11.工作人员在清洗内镜及附件时应,穿防护衣、戴防护面罩、戴手套,加强自身防护。
12.内镜室护士做好标本管理工作。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13.内镜室系精密仪器,使用前后要先熟悉内窥操作规程后,才能使用。
14.各项操作按消毒隔离要求执行,防止交叉感染。
附:内镜室工作规范1、接诊病人要做到首诊负责制,要密切结合临床,注意患者的轻、重、缓、急;对急、重症患者优先诊疗,确保“急诊绿色通道”。
需预约时间的检查应详细交待术前注意事项。
2、认真履行岗位责任制和各类人员职责,做到既有明确的分工,又能充分的协调与配合。
3、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规章(如内镜的操作规程、内镜清洗消毒规程、内镜质控措施、内镜消毒监测及保养维护等);接诊病人时,要查问病史,体查,审查申请单是否符合规范,掌握禁忌症;内镜诊疗时应认真负责、难病要会诊讨论。
操作力求轻巧、细致、全面,严防并发症。
4、术后按规范清洗消毒内镜;按规范及时填发报告,对做粘膜活检病理者,术前应亲自过问病理检查结果,以便修正最初的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复查,或作其它检查,直至明确诊断为止。
5、归档保管好种检查记录,未经批准的各种医疗检查记录及登记不得借出。
二、内镜室仪器保养制度内镜是一类精密、贵重的光学和电子仪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切实执行其保养维护制度,具体做到严、查、细、净、冲、存。
1、严:即严格的管理制度。
建立仪器的操作规程,建立仪器的使用维修登记档案,并由专人负责;禁止不熟悉仪器性能者使用仪器。
2、查:即术前要对电路各部分及仪器各部件集资细致检查,看电路、导线接触是否良好,电压是否合乎要求,仪器各部件性能是否正常,内镜是否有渗漏现象。
使用中要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使用;使用后要依次关掉各电源开关,最后要加盖仪器防尘罩。
3、细:即细致。
在进行安装、操作、洗涤内镜时须轻拿、轻放、轻取轻操作;洗涤内镜时要稳当,切勿让内镜碰撞与过度扭曲,以免损坏内镜。
4、净:即洁净。
内镜及其附件要严格按到2004版清洗消毒规范要求清洗消毒或灭菌储存。
5、冲:即冲洗。
内镜及附件在“净”的基础上,为了防止气水堵塞,要尽可能多冲洗送气、送水管道。
对做完胃潴留、肠道清洁不良、消化道出血、活检患者、内镜检诊时间较长者勿必彻底进行冲洗。
对做完一般病人也要尽可能多冲洗,最多3—5个病人要冲洗一次。
6、存:即保存。
内镜使用后要规范保存。
要求当天使用后,内镜均要在彻底清洁、消毒、干燥、保养(测漏、头端无水酒精擦拭、镜身无水酒精擦拭、按扭上油等)后储存于专用内镜柜(悬挂、稳妥),并定时开启紫外线消毒。
三、内镜护士工作职责及要求一、职责在科室主任的领导下协助医生作好检查、内镜治疗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的清洗消毒、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资料登记等工作。
二、要求1、提前准备好医生检诊所需用品,如弯盘、口圈、干纱布、酒精纱布、注射用水、活检钳等;调配、检测消毒液浓度,确保达到消毒要求。
2、正确连接电路,规范清洗消毒内镜,安装内镜,开机备用。
3、接检查申请单时,核对病人姓名、检查或治疗目的;了解患者是否做好了术前准备;初步了解其有无禁忌症;根据诊疗目的备好所用器材,若为内镜治疗病人应准备好相应器材,如息肉摘除须准备圈套器、高频电等;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紧张情绪。
4、协助病人摆好体位,胃镜一般采用左侧卧位,两腿自然弯曲,取下假牙妥善保管。
进镜时嘱病人全身放松,插入后若有恶心,嘱其做深呼吸。
肠镜一般采用左侧紧屈大腿侧卧位进镜,必要时变换体位。
5、术中既要协助医生做好护镜、扶镜、送镜、退镜及活检等工作;又要注意患者的不良,胃镜检查时特别要注意患者呛咳与误吸;肠镜检查时要特别注意心血管不良反应。
6、完成一例检查或治疗后,按顺序关闭主机→冷光源,分离连接器与注水瓶、吸引管,取下内镜,按“内镜清洗,消毒规范2004”进行清洗、消毒与登记,以备下一病人检查。
7、完成全天检查治疗后按顺序关闭主机→电视显示屏→冷光源→吸引器;分离连接器与注水瓶、吸引管,取下内镜按“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进行终末清洗、消毒;并将各种器械物品归位整理,内镜要稳妥悬挂储存于专用内镜柜内;内镜柜每周消毒一次。
8、诊疗结束后,整理申请单和报告单,按要求登记检查结果及统计相关报表(如日、月、季、年工作量等)。
四、内镜室医生职责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完成内镜室日常的诊断、治疗及所分配的其它工作;二、与护士一起,组织实施有关内镜室的管理规定与制度;三、负责对下级医生和进修医生的指导与带教;四、负责内镜检查与治疗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诊疗的各项规程、规章;五、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计划及业务学习计划,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六、交待有关的医疗建议,解答患者询问;七、密切联系临床,加强信息反馈,做好内镜诊疗与临床、手术、病理的追踪随访。
八、爱惜仪器,正确使用仪器,落实仪器的保养与维护。
五、内镜室护士每日工作流程1、着装整齐,持牌上岗,上班要提前相当时间做好检查前的相关准备如仪器的准备,一次性用品及清洗消毒等准备。
2、按秩序安排患者检查,接患者申请单时,先要询问患者是否做好了术前准备如胃镜的空腹或肠镜检查的清肠是否愿用术前药物如胃镜胶等;并做好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等相应准备。
3、协助病人摆好体位,宽衣解带,胃镜时取左侧卧位躺于诊查床上,头部与户成一水平线,头下垫一治疗巾,嘴对弯盘,下肢屈曲,张嘴咬住牙垫,做深呼吸的动作。
肠镜时按相应的体位及相关配合。
4、术中协助医师插镜,取活检、息肉摘除及各种内镜治疗;随时注意观察患者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协助医师处理病人。
5、完成一例检查或治疗后按顺序关闭主机→冷光源,分离连接器与注水瓶、吸引管,取下内镜,按“内镜清洗,消毒规范2004”进行清洗、消毒。
6、收集病理标本并及时送检。
7、完成全天检查治疗后按顺序关闭主机→电视显示屏→冷光源→吸引器;分离连接器与注水瓶、吸引管,取下内镜按“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进行终末清洗、消毒。
8、把消毒好的内镜稳妥的悬挂放在储镜柜内,整理用物,关水闸。
储镜柜应每周消毒一次。
9、关闭电脑、打印机、显示屏,切断电源、开紫外线消毒内镜室1小时、门窗安全上锁。
10、相应资料的登记归档。
六、内镜室清洗消毒灭菌制度1、内镜室内要合理分区:应分为清洁区、检查区、清洗消毒区等;不同部位内镜诊疗应分室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设备应分开并分室进行。
2、使用合格消毒液与消毒器械,并应按规范使用、检测与登记。
3、严格遵守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与灭菌原则。
对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等须灭菌;对进入人体消化道的胃肠镜要高水平消毒。
4、严格按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步骤、方法及要点进行。
如当天工作前对要使用的内镜再次消毒;每检诊一位病人要按规范(擦拭、水洗、酶洗、清洗、消毒、冲洗、干燥)程序清洗消毒。
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内镜行终末消毒。
内镜附件如活检钳等在按规范清洗、干燥的基础上行灭菌处理。
5、规范清洗、消毒及使用内镜诊疗相关用品:治疗单、检查床单、枕套、口圈、弯盘、活检钳、内镜注水瓶及用水、注射器及注射用水、清洗纱布、吸引瓶与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内镜贮存柜。
6、工作人员在操作、消毒内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七、内镜的清洗与消毒规程每次镜检结束后立即用湿纱布擦去外表污物,并反复送气送水(10秒以上),然后取下内镜送清洗消毒室清洗与消毒。
清洗消毒的步骤、方法及要点:一、水洗:用槽式流水冲洗、一次性纱布擦洗镜身、操作部;用清洁毛刷清刷各按钮及活检通道与导光软管的吸引管道;用吸引器及全管道灌流器反复抽吸。
内镜附件用后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钳瓣内面和关节处,洗后擦干。
二、酶洗:将水洗后且擦干的内镜与附件放入酶洗槽中一人一浸泡(多酶洗液的配置及浸泡时间见说明书),用注射器抽吸100ml酶洗液冲洗送气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吸引酶洗液以酶洗活检与吸引管道。
三、清洗:将酶洗后的内镜用水枪或注射器彻底冲洗各管道及镜身外表以去除残留的多酶洗液及污物,然后用50ml注射器冲干各管道水分,以免稀消毒剂。
四、消毒:一般病人用2%碱式戊醛浸泡10分钟以上(泡前内镜要擦干水分、各孔道用注射器注满消毒液、非全浸式内镜操作部必须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乙醇消毒)即可;结核杆菌等特殊感染病人使用后的内镜要浸泡45分钟以上。
当日不再使用的内镜应延长消毒时间至30分钟。
附件的消毒:活检钳等要一用一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10小时以上);弯盘、敷料缸等用压力蒸汽灭菌;非一次性口圈、注水瓶、连接管可用高水平无腐蚀化学消毒剂消毒,消毒后无菌水冲洗干燥备用;注水瓶用水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灭菌后的物品按无菌物品储存。
五、冲洗与干燥:内镜从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人员更换手套,用注射器向各管道注入空气以去除消毒液;然后将内镜放于冲洗槽,反复用流水冲洗与抽吸;再用纱布擦干内镜外表,抽干各管道水分,取下清洗时用的各种专用管道及按扭,换上诊疗用的各种按扭及附件即可用于下一病人。
六、储存:每日诊疗结束后行终末消毒(2%戊二醛浸泡30分钟),最后用75%的酒精对内镜各管道进行冲洗、干燥,存贮专用洁净柜内(悬挂、稳当);镜柜每周消毒一次。
七、其它:吸引瓶及吸引管清洗后,用500ml/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刷洗干净,干燥备用;清洗槽、酶洗槽充分刷洗后,用500ml/L含氯消毒剂擦拭。
每日工作前,必须对当日使用的内镜再次消毒(2%碱式戊醛浸泡20分钟以上)。
方可用于病人检查。
八、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登记制度1、内镜室要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登记内容包括病人姓名、使用内镜型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清洗人等事项。
2、消毒剂尝试必须每天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
保证消毒效果。
3、消毒后的内镜应当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做好记录。
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无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