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级俱乐部盈利模式
- 格式:doc
- 大小:667.50 KB
- 文档页数:42
高级俱乐部盈利模式
经营现状与盈利模式分析
私人俱乐部兴起于英国,某种意义上讲,早期的私人俱乐部,如“猎人俱乐部”这样的组织是贵族阶级的象征符号。
但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中,私人俱乐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经济,成为一种可以全球拷贝的商业经营模式。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国,这种经营模式的私人俱乐部也被“拷贝”到了中国。
一开始,俱乐部都是以跨国公司和外籍人士为目标会员的,因为他们有这种俱乐部的概念,知道它的功能和作用,理解参加俱乐部的意义。
可是要在中国持续发展,洋俱乐部不可能对中国人说不,因此,也就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中国特色问题。
比如,中国会员入会时,习惯于问有没有折扣?在外国人看来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问题,因为国外的俱乐部是不可能降低价格的。
俱乐部举行化装舞会,寻求的是一种单纯的交流方式,但中国人喜欢在Party上抽点奖,搞些表演。
作为一种商业经营活动,私人俱乐部的首要任务是要盈利,要生存,因此,适应本地文化和习俗是不可避免的。
但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洋俱乐部还必须保持自身的特性,这就使得这些私人俱乐部不得不寻求一种平衡,在保持自身特性的同时,对本地文化和习俗做一些折衷。
长安俱乐部成立伊始,管理方CCA派来了国际化的管理团队,从总经理、副总到餐饮、财务、销售和市场总监都是外国人。
现在除了高层关键部门,长安俱乐部所有部门经理都是中国人。
长安的总经理在中国呆了很多年,他也开始了解中国,适应中国,也开始讲人际关系,讲人气。
面对本地会员的“特色”要求,长安俱乐部的做法是,Party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但坚持会
费不打折,可以承诺提供一些额外的服务作为弥补。
长安俱乐部市场推广总监李智刚认为,国外有很先进的管理理念,而如何与本地特色结合也是重要的,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的全套做法。
但“俱乐部”毕竟不是普通的“消费品”,不可能完全迎合本地“消费者”的需求,俱乐部的经营也不同于普通的经营活动。
因此,在与本地特色相结合时,度的把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过于迁就本地文化与习俗,将会使其固有的特质受到侵蚀,而演化成为“四不像”,并最终丧失其吸引力。
撇开私人俱乐部的商业性,俱乐部的本意是指为了共同目的组织起来的一群人,他们拥有相似的爱好、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而正是这些因素构成了特定俱乐部的特质,并成为把会员聚在一起的黏合剂。
从经营策略的角度看,私人俱乐部的经营应该是在稳固“俱乐部”特质的基础上追求盈利。
这就是成立只有两年半、尚处于上升期的北京美洲会所面临的艰难抉择:是坚持俱乐部的纯美洲血统?还是向本地市场开放,大力发展中国会员?美洲会的管理者们一直试图保持自己的特质,但有钱的中国人又的确令他们动心。
所幸的是,中国发展很快,社会的变化也很快,因此他们的抉择并不需要很长时间。
实际上,当我们注意到“洋俱乐部遭遇中国特色”这个问题时,我们也注意到问题的另一面--中国特色遭遇洋俱乐部。
因此,从本质上讲,“洋俱乐部与中国特色”并不是一个孰是孰非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化之间的尊重与融合的问题。
瞄准名流巨子高端交际顶尖私人会所聚财有道
对于豪华的顶级私人会所,人们往往感到很神秘,其实,这里不仅仅是高档的消费场所,会所经营者通过对高端客户休闲交流习惯的准确把握,用"高投入高收
益"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聚财之梦。
会所的概念是完完全全的舶来品。
不过在北京、上海等地,会所已经俨然成为一种文化。
更有所谓的"顶级"会所,成为名流巨子们最爱流连的交际场所。
在提供给他们奢华自在的享受的同时,顶级私人会所更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能量巨大的高端交际平台。
谁也无法估计,在这些场所的不经意笑谈中,造就了多少次影响深远的商业活动。
同时,顶级私人会所自身也从中获益匪浅。
凭着昂贵的会员费和日益增多的会员数量,这些会所用"日进斗金"来形容并不过分。
瞄准金字塔尖人群
冬日暖洋洋的下午,几个穿着考究的中年男子舒服地坐在沙发上,一边轻声交谈,一边欣赏着窗外高耸入云的金茂大厦和陆家嘴(相关,行情)的繁华景致。
这是位于上海浦东中银大厦52楼银行家俱乐部中常见的景象。
不少金融界的高层人士都喜欢经常来到这个他们的私人天地,一边享受休闲时光,一边与生意伙伴谈谈合作。
类似于这样银行家俱乐部的顶级私人会所在上海、北京等地已有多家。
从成立时间上来看,顶级会所在北京发展的历史要比上海略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北京就已经形成了"四大会所"的说法,即京城俱乐部、长安俱乐部、北京中国会以及北京美洲俱乐部。
而在上海,顶级会所的历史还不过两三年,上海美洲俱乐部、银行家俱乐部、证券总会和鸿艺会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无论是在北京还是上海,顶级会所共同的特征就在于,客户群体只限于位于"金字塔尖"的人群。
它们的经营理念很简单:只为最高端的人群提供最高端的服务,从而获得超乎寻常的收益。
这些会所通常不对非会员开放。
要想进入这个特殊场所,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巨额的财富和高尚的社会地位,两者缺一不可。
会所本身则用高昂的入会费用和苛刻的审核措施来保证客户的"纯粹性"。
进入这些顶级会所的代价足以令普通老百姓咋舌:仅是加入时一次性收取的会员费,京城俱乐部为1万美元,长安俱乐部1.2万美元,北京中国会1.5万美元,美洲俱乐部1.6万美元。
此外,会员还必须每月缴纳100美元左右的月费以及日常在会所中消费的费用。
上海的几家顶级俱乐部的收费与之相仿。
而且,随着会员数量的增加和会所知名度的不断扩大,入会费用还会逐年提高。
除了收费高昂之外,顶级会所对会员身份也有苛刻的要求。
它们招募会员的方式称为"会员邀请制",即只有通过原有会员的介绍并通过理事会审查才能批准入会。
这种方式可以保证会员的身份和品味相近,形成固有团体。
"我们俱乐部绝少公开召纳会员,俱乐部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对于需要入会的人,他们通常会主动找上门来,他们很清楚俱乐部的其他会员有怎样的职业和素质。
"上海美洲俱乐部董事何椰檬女士表示。
因此,能够进入顶级会所的人可以说既富又贵。
例如,美洲俱乐部的成员大多是外企首席代表、海归人士、知名企业负责人等等;银行家俱乐部的会员则大多为来自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领军人物;李嘉诚、霍英东、杨元庆等人则是长安俱乐部的成员。
经营手法各有巧妙
顶级会所的经营遵循"高投入、高回报"的原则,要想成功,不仅要有巨额的投资作后盾,还要有广泛的高层人脉。
因此,如果没有过硬的实力,很难进入这个领域。
但也正因如此,反而形成了行业壁垒,整体市场呈现出寡头竞争的局面。
决定会所经营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在于其会员数量。
如果没有足够的会员数量支撑,耗资巨大的会所就很难长期运转。
据业内人士估算,一般情况下,一个高档的私人会所,会员要达到500人才能持平不赔本。
因此,如何吸引会员便成了各家会所最花心思的地方。
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它们竭尽所能,各显神通。
硬件的首要因素在于选址。
顶级会所不约而同地把地址选在北京、上海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地段。
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业内人士解释说,只有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才有足够的富人数量能够支撑起顶级会所的生存需求,也只有在中央商务区这样的黄金地段,才能充分显示会员的尊贵身份。
在会所的装修和设施上,各会所也不惜重金。
上海鸿艺会,7000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投资近两亿,各种设施都极为高档;长安俱乐部创办人陈丽华女士为了营造会所的宫廷气氛,甚至将自己许多价值巨万的紫檀木收藏品放在会所内。
除了在硬件上舍得做大投入之外,在经营中,顶级会所还采用各种营销策略,努力招揽客户。
北京美洲俱乐部会籍部经理马玮认为,应当重点发展中国的企业家成为会员,因为中国的企业家阶层正在形成,他们需要融入高尚阶层的生活方式,对国际化的
私人俱乐部心怀向往。
马玮眼下正在努力发展中国的企业家会员。
除了利用基本的客户电话访问等手段发展个体会员,她还希望做大市场,通过与各大使馆、各大商会和媒体机构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寻找突破点,寻找新的机会。
长安俱乐部则特别设立了会员服务部,为会员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比如,一个会员打电话给服务部问:某家银行是不是俱乐部的会员,如果是,我能不能认识他们?长安会通过各种方式介绍他们认识。
这种服务并不会给俱乐部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甚至会让俱乐部倒贴金钱、时间、人力等,但这体现了俱乐部的价值,加深了会员与俱乐部的关系,从长远看,这会为俱乐部带来无穷的利益。
魅力在于高端社交
豪华的享受并不是顶级会所吸引会员的根本所在,在会所成员看来,顶级会所的魅力和价值,体现在它拥有一个非常高端的会员团体,并由此形成了一个能量巨大的交际圈,可以为其带来许多商业机会。
"俱乐部是个很特殊的商业交际平台,"何椰檬说,"说它特殊,那是因为如果在普通氛围里不可能办到的事,在俱乐部里就可以做成。
这是因为俱乐部的平等传统----只要是会员,大家就是平等的,即使你是全球500强企业的CEO,也不可能在俱乐部里拒绝其他会员喝一杯、坐下来聊聊的邀请。
"
有时候,这种交际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首席执行官俱乐部高级副总裁杨昕说,美国CEO俱乐部中曾经有会员事业失败,到了一文不名的地步,但是,他的会员朋友在关键时刻帮助了他,企业起死回生。
还有个从事法律服务的海归人士,他一到上海就直奔俱乐部,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在会员中寻找合适的未来客户。
几乎俱乐部的每一次活动他都会参加,结果,他成功代理了几家大公司的法律服务。
许多顶级会所也会主动为会员创造这种机会。
例如,长安俱乐部经常为会员提供商务活动。
今年年初的一次调查发现,70%的会员有在北京投资的想法,最大的、最直接的投资是房地产,但会员反映他们没有时间去看楼盘。
经过2个多月的策划,长安俱乐部在3月份组织了一次北京最有投资潜力的房地产楼盘推介活动,邀请了14个北京最热的地段、最具增值潜力的名牌项目到俱乐部进行展示,当天就成交了十几套房。
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雄指出,顶级会所不仅只是个高档的消费场所,还能促进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自由配置,鼓励要素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中国的企业家、银行家和职业经理人铺垫了很好的平台。
起步容易发展难:IT私人俱乐部遭遇瓶颈
私人俱乐部面向高端消费者,受众面窄,增值服务要求高。
国外已经形成了相关的产业,而国内则刚刚起步,针对IT行业的私人俱乐部发展并不规范。
首要的问题是服务不够专业。
毕业于英国名牌高校,留学欧洲七年的博士顾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欧洲的时候,经常参加私人会所,顾博士认为它就是一种定制服务,“不顺心的时候找心理顾问,遇到麻烦找私人律师,这很正常。
”“没有过多的神秘感。
”但是回到国内来之后,顾博士发现少了私人俱乐部服务有些事情就比较麻烦,在俱乐部里锻炼找不到私人教练;家里阿姨辞职了,来了新阿
姨凡事都需要从头教起。
“什么时候国内的私人会所服务会变得像国外一样专业?”
针对是不是要实行商业化运作,各个行业俱乐部都比较矛盾。
“青年企业家”坚持自己不走商业化道路,介于IT业和传媒业的Donews社团则是地区“分片联盟”。
“不搞商业化的好处是心态比较轻松,但运作起来会有一点麻烦。
”“青年企业家”非常愿意招收一些跨国企业的IT代表,也希望与其它行业俱乐部沟通,但是目前开展此类服务有一定难度。
开办者自身的管理背景有时也会影响到俱乐部。
夏女士感慨自己的知识结构、管理水平跟不上IT,“我学用个QQ就要摸索老半天。
有些年轻人的话题我都听不懂。
”“遭遇发展瓶颈是迟早的事情,我这个IT红娘总要退休的,但是我希望这个会所能越来越红火,为大家解决终身大事。
”夏女士说。
忽然中产的“高级灰”和他们的“会所”
从香港来北京工作已经10年的易先生是美洲俱乐部的会员。
受他邀请,我得以在这家会所享用午餐,因为如果没有邀约,私人会所的餐饮等服务项目都是不对非会员开放的。
几样精致入画的中式菜肴很快摆在了铺着质地上乘的桌布的餐桌上,而几名操着流利英文的服务生在华丽厚实的地毯上穿梭来去,及时地撤换碗盏,添上清茶。
用餐变成了享受,交谈也变得更加轻松,已经与易先生成为朋友的中餐厨师长也在工作间隙从幕后踱出来与易先生打个招呼。
而交谈中我得知,易先生很满意自己在俱乐部中的社交成绩,不长的时间里,他通过俱乐部的各种活动结交的朋友已经不下百人。
镜头二:1月11日11∶45,京城俱乐部酒吧。
靠近门的座位上坐着来自加拿大的米切尔先生和他的三位同事,他们都是京城俱乐部会员,却是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
他们今天中午的会谈极为重要,因为他们打定主意要组队在俱乐部组织的一年一度的高尔夫大赛中赢取大奖。
如果成功,米切尔先生和他的队友们将获得去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松林度假村游玩的机会,而在2000年米切尔就曾经赢得过一次同样的大奖,显然是上一次愉快的经历给了他今天的激情。
其实谁会在意真的会不会得奖呢?他们更在意的是相聚在一起的乐趣和向着目标努力的成就感。
镜头三:1月11日13∶17,长安俱乐部酒吧。
每天中的这个时候总是显得有些慵懒。
客人不是很多,酒吧的一角里,有几个人在玩麻将消磨时光,而另一位正在等候自己邀约的客人的先生顺手操起了台球杆。
台球与球杆的撞击声中,午后的阳光依然有些刺眼,细心的服务生轻轻地合上了木制百叶窗的叶片。
要等的人来了,玩台球的先生匆匆地走向自己预订好的会议室。
而酒吧一角分隔出的中国茶道区里,旗袍打扮的茶道小姐凝立在中国风格的背景音乐里。
长安俱乐部会员张民耕先生透露了一个“秘密”,他商旅生涯中几乎所有的合同都是在长安俱乐部里签定的,而他选择在会所里签约的主要理由是会所里私密性的特点。
京城的“四大会所”
会所的概念是完完全全的舶来品,目前北京的私人会所不下十几家,而最高档次和最为人称道的只有四家,形成了“四大会所”的说法。
按照成立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来说,它们是:京城俱乐部、长安俱乐部、北京中国会以及美洲俱乐部。
几家会所均由外资的专业会所管理集团经营管理,会员的组成主要是外企高级经理、私企老板等高级工商界人士,律师等高收入专业人士,政府高级官员以及各界社会名流。
私人会所均实行“会员邀请入会制”,想要入会者必须由1至2名原有会员推荐,经俱乐部董事局或理事会批准,交纳入会费及年费后才能取得会籍。
“四大会所”的费用水平也大体相当,入会费在1到2万美金之间,会员每年交纳的年费约为1500美金左右。
而取得会籍成为会员后,每位会员的会籍都是家庭会籍,也就是会员的配偶以及21岁以下未成年子女也都成为会员,享受会员待遇。
这些高档私人俱乐部都是中英双语的,而其中商务的概念往往是首当其冲。
它们都备有大大小小的会议厅等商务交流场所,营造出体贴入微的商务交流环境以及通过各种主题活动营造出的商务交流机会。
中西式的餐饮服务以及
各类健身娱乐设施同样必不可少,而一般健身和娱乐设施的使用通常是免费的。
会所在功能和设施标准上类似五星级酒店,而会所与酒店最大的区别有两点:酒店的客人对象是开放式的,而会所的客人必须取得会员资格所以相对限定;酒店为客人提供的是标准化的服务,而会所给会员带来的更多的是人性化的服务和强烈的归属感。
“四大会所”会员的组成成分大体也是相同的,而且常常有会员同时拥有其中几家会所的会籍。
不过具体细分起来,这四家会所的会员构成比例却不尽相同,各个会所不同的风格定位和地理位置使它们对不同身份的人的吸引力也有不同。
因为京城俱乐部和美洲俱乐部都处于北京东部CBD附近,所以大都以商界人士为主,而且主要以新兴产业的人士为主:其中因为美洲俱乐部美国化的定位和特点,所以会员中比较多的是来自美国企业和与美国相关的机构和企业的人士;京城俱乐部的位置更接近使馆区,所以吸引了很多国家的使馆工作人员的参加。
而地处东长安街的显要位置,周围有不少国家部门林立,长安俱乐部会员的组成比起其他几家俱乐部来说,政府官员占的比重较大,而来自商界的会员也大多来自传统产业。
位于西单西绒线胡同的北京中国会因为它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会员中70%到80%都是来自各界的外国人。
如酒夕阳和恒温屉里的雪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到夕阳西下的时候,京城大厦50层京城俱乐部360度视角的落地长窗前总是会出现一位在德国使馆工作的俱乐部会员的身影,与他相伴而来的有时是他的美丽妻子,有时是他的三五知己或工作上的伙伴。
每一次的夕阳都是不同的,而会所固有的气氛每一次却都能同样恰到好处地为他营造不被打扰的环境以及不会被影响的美丽心情。
所以,这位先生固执地认为,这里足够高,看得足够远,这里的夕阳是最美的。
当我问中国惠普副总裁舒奇先生是不是“海归”的时候,他爽朗地大笑起来,有着超过10年海外经历的他现在同时是几家国内、国际会所的会员。
其中包括上海美洲俱乐部3年的会龄和北京美洲俱乐部1年的会龄,他还是北京中国会和国际范围内机场私人会所红地毯俱乐部的会员。
一年前当舒奇结束了在上海3年多的工作时间转战北京的时候,他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口味选择加入了北京美洲俱乐部。
而作为一个很有经验的会所成员,舒奇先生选择会所的标准主要有地理位置、服务水准、活动是否丰富等几个方面,而他在会所的活动可以分为两半,一半是商务的交流和活动,还有一半是家庭性的休闲生活,会所显然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舒奇先生对国外会所生活的印象是主要以健身的活动为主,而像北京这几家比较知名而主要以商务活动为主的会所在国外一般只存在于大城市中。
对于雪茄的爱好是舒奇先生非常愿意谈及的,他在北京美洲俱乐部漂亮的雪茄廊中拥有一个私人的雪茄屉。
当我谈起自己对这个雪茄廊关于《乱世佳人》小说中描写的场景的联想时,舒奇表示默许。
在高档私人会所里拥有自己
的雪茄屉多少显得有些奢侈,可是在恒温、恒湿的环境里,名贵的雪茄确实就像在会所里的精致生活一样值得珍藏。
1.提供洗浴、桑拿、医疗保健按摩、服务
2.户外活动:如高尔夫、爬山、采摘、田园种植、游艇、垂钓、风俗等等
3.棋牌、游艺、上网、音乐欣赏、
4.古玩字画展示、书法
5.会议服务活动:各种类型的讲座、联欢会、舞会、团拜会、茶话会、研
讨会
6.会员个性服务:帮会员订高级酒店、高级娱乐场所、高级消费品等、制
作服饰。
(合作单位)
7.组织会员到合作的娱乐场所活动,或去相应的娱乐场所,会员可以打折
中国高级会所所遇到的问题
谁最关心福布斯排行榜上的中国富豪?答案不是税务局,而是高级会所,他们靠富人发家,但遗憾的是,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中国的富人们似乎对此兴趣不大。
会所说穿了是一种商业模式,它兜售一种生活方式,让你看起来像个大人物。
只要卖掉足够多的会员卡,投资商也许可以不费分文而拥有一个高层社交网络,加上会员每年上交的年费和会所中的消费设施所带来的收益,你听说过比这更完美的商业模式吗?但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他们的目的地还远在天边。
如果让这个行业挑选一首主题曲,他们可能会选《寂寞让我如此美丽》这首歌。
1997年春天,当上海第一家高级私人会所——美洲俱乐部开业时,人们对它要么全然不知,要么和声色场所混为一谈。
“来应聘的全是‘小姐’”,上海美洲俱乐部董事何椰檬对当年招聘会上的混乱场面记忆犹新,“问她们是否会外语,她们说不会,只会唱歌和按摩。
”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们又对这些高级会所了解多少呢?
他们用高昂的入会费将绝大多数人拒之门外,他们装腔作势,故作神秘,其实他们最大的秘密是:大部分高级会所入不敷出。
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如今最令高级会所头痛的是:白雪公主被小矮人包围。
他们到处在找止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