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
- 格式:doc
- 大小:53.3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目标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目标四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目标五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目标六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目标七提升管路安全目标八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患者安全目标九加强医学装备安全与警报管理目标十加强电子病历系统安全管理【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二)在实施输血等关键治疗时,应采用双人核对识别患者身份。
(三)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指纹等)。
(四)鼓励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查对。
(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
【目标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一)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以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点评制度及流程。
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四)建立和实施抗菌药物管理的诊疗体系和技术规范。
(五)制定并严格执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操作规范、审核、查对、安全配送制度与流程。
(六)建立并严格执行储血、配血、发血、输血制度和流程,落实输血前指征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实行输血信息系统全流程管理。
【目标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一)制定并实施择期手术(包括日间手术)必要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加强围术期相关学科协作,强化术前、麻醉前病情评估及术后访视等制度的规范落实。
(二)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部位标识流程,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并将其纳入术前核对流程予以执行。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二)在实施输血等关键治疗时,应采用双人独立核对识别患者身份。
(三)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指纹等)。
(四)鼓励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查对。
(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
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一)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以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点评制度及流程。
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四)建立和实施抗菌药物管理的诊疗体系和技术规范。
(五)制定并严格执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操作规范、审核、查对、安全配送制度与流程。
(六)建立并严格执行储血、配血、发血、输血制度和流程,落实输血前指征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实行输血信息系统全流程管理。
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一)制定并实施择期手术(包括日间手术)必要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加强围术期相关学科协作,强化术前、麻醉前病情评估及术后访视等制度的规范落实。
(二)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部位标识流程,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并将其纳入术前核对流程予以执行。
(三)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和流程,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四)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应符合相关规范。
(五)加强围术期疼痛管理。
(六)加强孕产妇安全分娩管理,落实世界卫生组织安全分娩核查表实践指南。
(七)建立完整的标本采集、标识、运输、交接和报告制度,实现标本全流程可追溯管理。
【患者安全】中国医院协会发布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 5月31日,2019中国医院质量大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大会以“奋进新时代,质量新水平”为主题,重点围绕医疗质量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聚焦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改善医疗服务。
全国各地4000多位医院管理者参加了这一行业盛会,共同分享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先进经验。
患者安全是大会最热点的话题之一。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李路平发布了《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并进行了解读。
患者安全目标是倡导和推动患者安全活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绝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
我国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患者安全联盟工作,中国医院协会从2006年起连续发布《患者安全目标》。
2019版是在历年患者安全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使之普适性、简明化、标识化,更具操作性。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目标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目标四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目标五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目标六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目标七提升管路安全目标八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患者安全目标九加强医学装备安全与警报管理目标十加强电子病历系统安全管理参照: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7版) 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目标四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目标五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目标六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目标八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目标九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目标十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中国医院协会目标(2019版)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目标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目标四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目标五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目标六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目标七提升管路安全目标八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患者安全目标九加强医学装备安全与警报管理目标十加强电子病历系统安全管理【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二)在实施输血等关键治疗时,应采用双人核对识别患者身份。
(三)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指纹等)。
(四)鼓励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查对。
(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
【目标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一)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以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点评制度及流程。
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四)建立和实施抗菌药物管理的诊疗体系和技术规范。
(五)制定并严格执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操作规范、审核、查对、安全配送制度与流程。
(六)建立并严格执行储血、配血、发血、输血制度和流程,落实输血前指征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实行输血信息系统全流程管理。
【目标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一)制定并实施择期手术(包括)必要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加强围术期相关学科协作,强化术前、麻醉前病情评估及术后访视等制度的规范落实。
(二)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部位标识流程,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并将其纳入术前核对流程予以执行。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得患者实施正确得操作与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得床号或病房号。
(二)在实施输血等关键治疗时,应采用双人独立核对识别患者身份。
(三)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指纹等)。
(四)鼓励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查对。
(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
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一)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听似、瞧似)药品有严格得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以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抗肿瘤药物得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得开具、审核、查对、执行、点评制度及流程。
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四)建立与实施抗菌药物管理得诊疗体系与技术规范。
(五)制定并严格执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操作规范、审核、查对、安全配送制度与流程。
(六)建立并严格执行储血、配血、发血、输血制度与流程,落实输血前指征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实行输血信息系统全流程管理。
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一)制定并实施择期手术(包括日间手术)必要得术前检查与评估,加强围术期相关学科协作,强化术前、麻醉前病情评估及术后访视等制度得规范落实。
(二)制定并实施统一得手术及有创操作得部位标识流程,由实施手术得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在患者清醒与知晓得情况下进行,并将其纳入术前核对流程予以执行。
(三)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并提供必需得保障与有效得监管措施。
(四)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应符合相关规范。
(五)加强围术期疼痛管理。
(六)加强孕产妇安全分娩管理,落实世界卫生组织安全分娩核查表实践指南。
(七)建立完整得标本采集、标识、运输、交接与报告制度,实现标本全流程可追溯管理。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目标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目标四预防与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目标五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目标六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目标七提升管路安全目标八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患者安全目标九加强医学装备安全与警报管理目标十加强电子病历系统安全管理【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与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二)在实施输血等关键治疗时,应采用双人核对识别患者身份。
(三)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指纹等)。
(四)鼓励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查对。
(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
【目标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一)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听似、瞧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以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点评制度及流程。
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四)建立与实施抗菌药物管理的诊疗体系与技术规范。
(五)制定并严格执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操作规范、审核、查对、安全配送制度与流程。
(六)建立并严格执行储血、配血、发血、输血制度与流程,落实输血前指征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实行输血信息系统全流程管理。
【目标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一)制定并实施择期手术(包括日间手术)必要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加强围术期相关学科协作,强化术前、麻醉前病情评估及术后访视等制度的规范落实。
(二)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部位标识流程,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在患者清醒与知晓的情况下进行,并将其纳入术前核对流程予以执行。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二〕在实施输血等关键治疗时,应采纳双人独立核对识别患者身份。
〔三〕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别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指纹等〕。
〔四〕鼓舞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查对。
〔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治理。
【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一〕规范药品治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别药品,以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与治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点评制度及流程。
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四〕建立和实施抗菌药物治理的诊疗体系和技术规范。
〔五〕制定并严格执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操作规范、审核、查对、安全配送制度与流程。
〔六〕建立并严格执行储血、配血、发血、输血制度和流程,落实输血前指征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实行输血信息系统全流程治理。
【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治理〔一〕制定并实施择期手术〔包括日间手术〕必要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加强围术期相关学科协作,强化术前、麻醉前病情评估及术后访视等制度的规范落实。
〔二〕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部位标识流程,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并将其纳入术前核对流程予以执行。
〔三〕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和流程,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四〕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应符合相关规范。
〔五〕加强围术期疼痛治理。
〔六〕加强孕产妇安全分娩治理,落实世界卫生组织安全分娩核查表实践指南。
上海护理2019年7月第19卷第7期•13•4小结本研究通过采用队列研究收集了来自两个肝移植中心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MDROLT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显示,该模型对肝移植患者术后MDRO感染发生与否的总体预测性能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性。
受研究条件的限制,本研究仅对该模型进行了双中心验证,暂未进行模型的改良及调整工作。
后期应对该模型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验证工作,以调整改良模型,并结合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的构建。
参考文献:[1]SHUKLA A,VADEYAR H.RELA M,et al.Liver Transplanta-tion:East versus West J.J Clin Exp Hepatol,2013,3(3):243-253.[2]LI C,WEN T F,MI K,et al.Analysis of infections in the first3-month afte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_J 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2,18(16):1975-1980.[3]SANTORO-LOPES G,de GOUVEA E F.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l infection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an ever-growing chal-lengef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20):6201-6210.[4]钱海泳.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1例的观察与护理[J].上海护理,2007,7(5):力-80.[5]杨富.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D].上海交通大学,2015.[6]陈佰义,何礼贤,胡必杰,等.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中国医药科学,2012(08):3-8.[7]HOSMER D W,HOSMER T,Le CESSIE S,et al.A comparisonof goodness-of-fit tests for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J].Stat Med,1997,16(9):965-980.[8]HOWITT S H,CAIADO C,MCCOLLUM C,et al.Validation ofThree Postoperative Risk Prediction Models for Intensive Care Unit Mortality after Cardiac Surgery[J].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8.[9]DONG J J,LOU N J,ZHAO J J,et al.Evaluation of a risk factorscoring model in screening for undiagnosed diabetes in China populationfj].J Zhejiang Univ Sci B,2011,12(10):846-852. [10]KOLEK M J,GRAVES A J,XU M,et al.Evaluation of a 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 Repository of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J].JAMA Cardiol, 2016,1(9):1007-1013.[11]杨富,方芳,陈兰,等.肝移植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预测评分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护理研究,2017,31(17):2076-2080. [12]彭贵主,叶啟发,曾承.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研究现状[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5(5):353-357.[13]李弦,范林,李玲,等•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6):469-472.[14]WADHAWAN M,KUMAR A,GUPTA S,et al.Post-transplantbiliary complications:an analysis from a predominantly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 center[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3, 28(6):1056-1060.(本文编辑:裴艳)UUUUUU-WWVMW£UUUUUUUUUUe:E~G€~egUWUU-UUVUUUUUU€:UUUUUUUUGU€IUUW<ZWUUUUUUUUUUUUUUUUUC:UUUWWlEUUUUUWUU<ZU •学术快讯•中国医院协会发布《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2019年5月31,在2019年中国医院质量大会上,中国医院协会发布了《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
2019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相关背景患者安全目标是倡导和推动患者安全活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绝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
我国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患者安全联盟工作,中国医院协会从2006年起连续发布《患者安全目标》。
2019年5月31-6月1日,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2019年中国医院质量大会在北京召开。
在31日上午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医院协会发布了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
——————我是分割线——————《患者安全目标》细目【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二)在实施输血等关键治疗时,应采用双人核对识别患者身份。
(三)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指纹等)。
(四)鼓励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查对。
(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
【目标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一)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以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点评制度及流程。
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四)建立和实施抗菌药物管理的诊疗体系和技术规范。
(五)制定并严格执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操作规范、审核、查对、安全配送制度与流程。
(六)建立并严格执行储血、配血、发血、输血制度和流程,落实输血前指征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实行输血信息系统全流程管理。
【目标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一)制定并实施择期手术(包括日间手术)必要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加强围术期相关学科协作,强化术前、麻醉前病情评估及术后访视等制度的规范落实。
2019版患者安全十大目标中国医院协会发布了2019版的患者安全目标,其中包括十个目标,旨在提高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水平。
目标一是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为此,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并鼓励应用身份信息识别技术。
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
同时,还要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
目标二是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
医疗机构应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同时,还要建立和实施抗菌药物管理的诊疗体系和技术规范,以及严格执行储血、配血、发血、输血制度和流程。
目标三是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
医疗机构应制定并实施择期手术必要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加强围术期相关学科协作,强化术前、麻醉前病情评估及术后访视等制度的规范落实。
同时,还要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和流程,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应符合相关规范。
目标四到目标十分别是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提升管路安全、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患者安全、加强医学装备安全与警报管理以及加强电子病历系统安全管理。
这些目标的实施将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目标四: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为了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并且落实医院感染监控指标,持续改进。
同时,我们还需要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设施和有效的监管。
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用品,遵循无菌操作要求,确保安全注射,并安全处理医疗废物。
此外,我们还需要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和监测机制,制定多重耐药管理制度。
最后,我们需要落实器械相关感染的防控措施并加强相应感染监测与反馈。
目标五: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为了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我们需要建立医务人员间的有效沟通机制,规范信息交接流程,保障相关医疗照护措施落实到位。
2019 版患者安全目标引言近日,2019中国医院质量大会在成都召开,大会以“奋进新时代,质量新水平”为主题,重点围绕医疗质量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聚焦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改善医疗服务。
会上,中国医院协会发布了《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2019版是在历年患者安全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使之普适性、简明化、标识化,更具操作性。
本文以 2019 年患者安全目标,结合具体案例,以供借鉴经验,不犯类似错误。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二)在实施输血、特殊用药等关键治疗时,应采用双人核对识别患者身份。
(三)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床头卡、指纹等)。
(四)鼓励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查对。
(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
案例:某日,某医院急诊输液室异常忙碌,巡回护士像风火轮似的被患者及家属呼来换去。
这时,A 患者大声呼叫护士换水,护士小王赶紧走过去,拿起家属接过的NS250 ml+ 热毒宁 20 ml 换上,并在巡视单上签了字。
10 分钟后,护士小张给坐在 A 患者的旁边的另一位患者 B 换药液,发现该患者少了一袋药液。
结果护士小张在 A 患者座位后的药框里发现了一袋 NS250 ml+ 热毒宁 20 ml,而 A 患者正在挂的热毒宁是 NS250 ml+ 热毒宁 10 ml 是 B 患者的。
A 患者以此为由要求医院给予说法和赔偿。
分析:根据输液给药查对制度,护士给患者输液前必须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一)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目标一?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 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目标三? 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目标四? 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目标五? 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目标六??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目标七? 提升管路安全目标八? 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患者安全目标九? 加强医学装备安全与警报管理目标十? 加强电子病历系统安全管理【目标一】?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二)在实施输血等关键治疗时,应采用双人核对识别患者身份。
(三)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指纹等)。
(四)鼓励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查对。
(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
【目标二】? 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一)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以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点评制度及流程。
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四)建立和实施抗菌药物管理的诊疗体系和技术规范。
(五)制定并严格执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操作规范、审核、查对、安全配送制度与流程。
(六)建立并严格执行储血、配血、发血、输血制度和流程,落实输血前指征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实行输血信息系统全流程管理。
【目标三】? 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一)制定并实施择期手术(包括日间手术)必要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加强围术期相关学科协作,强化术前、麻醉前病情评估及术后访视等制度的规范落实。
(二)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部位标识流程,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并将其纳入术前核对流程予以执行。
2019 版患者安全十大目标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目标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目标四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目标五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目标六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目标七提升管路安全目标八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患者安全目标九加强医学装备安全与警报管理目标十加强电子病历系统安全管理【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二)在实施输血等关键治疗时,应采用双人核对识别患者身份。
(三)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指纹等)。
(四)鼓励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查对。
(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
【目标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一)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以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点评制度及流程。
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四)建立和实施抗菌药物管理的诊疗体系和技术规范。
(五)制定并严格执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操作规范、审核、查对、安全配送制度与流程。
(六)建立并严格执行储血、配血、发血、输血制度和流程,落实输血前指征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实行输血信息系统全流程管理。
【目标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一)制定并实施择期手术(包括日间手术)必要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加强围术期相关学科协作,强化术前、麻醉前病情评估及术后访视等制度的规范落实。
(二)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部位标识流程,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并将其纳入术前核对流程予以执行。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
【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二〕在实施输血等关键治疗时,应采纳双人独立核对识别患者身份。
〔三〕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别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指纹等〕。
〔四〕鼓舞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查对。
〔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治理。
【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
〔一〕规范药品治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别药品,以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与治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点评制度及流程。
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四〕建立和实施抗菌药物治理的诊疗体系和技术规范。
〔五〕制定并严格执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操作规范、审核、查对、安全配送制度与流程。
〔六〕建立并严格执行储血、配血、发血、输血制度和流程,落实输血前指征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实行输血信息系统全流程治理。
【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治理
〔一〕制定并实施择期手术〔包括日间手术〕必要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加强围术期相关学科协作,强化术前、麻醉前病情评估及术后访视等制度的规范落实。
〔二〕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部位标识流程,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并将其纳入术前核对流程予以执行。
〔三〕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和流程,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四〕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应符合相关规范。
〔五〕加强围术期疼痛治理。
〔六〕加强孕产妇安全分娩治理,落实世界卫生组织安全分娩核查表实践指南。
〔七〕建立完整的标本采集、标识、运输、交接和报告制度,实现标本全流程可追溯治理。
【四】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
〔一〕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治理组织体系与制度,落实医院感染监控指标并持续改进。
〔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设施和有效的监管。
〔三〕使用合格的无菌医疗用品,遵循无菌操作要求。
确保安全注射。
安全处理医疗废物。
〔四〕建立抗菌药物治理和监测机制,制定多重耐药治理制度。
〔五〕落实呼吸机相关肺炎、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器械相关感染的防控措施,加强相应感染监测与反馈。
〔六〕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控,落实相应预防措施。
五、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一〕建立医务人员间有效沟通机制,规范信息交接流程,保障相关医疗照护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跨专业协作,倡导多学科诊疗模式,为医务人员提供多种沟通方式和渠道,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三〕建立健全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规范并落实操作流程。
〔四〕建立不良事件自愿报告及强制性报告的制度和流程,倡导从错误中学习,构建公正的患者安全文化。
〔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关注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对患者安全的妨碍。
〔六〕防范医院暴力,确保“安全的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中执行“安全的医疗照护”。
六、防范与减少意外损害
〔一〕加强高风险意外损害人群治理,制定相关风险防范应急预案。
〔二〕落实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走失等意外事件的风险评估。
〔三〕识别具有自我攻击风险的患者,评估自我损害、拒绝饮食、自杀倾向等行为,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
〔四〕完善意外损害的报告及处置流程,有效降低损害程度,改进相关风险防范能力。
〔五〕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意外损害防范的教育。
七、提升管路安全
〔一〕建立管路安全的治理制度和风险评估流程。
〔二〕建立管路事件的监测流程,及时处置管路事件,减少对患者的损害。
〔三〕建立管路事件的报告流程并鼓舞主动上报,对管路事件的发生缘故及时进行分析和改进,有效减少管路事件的发生。
〔四〕落实非计划拔管风险防范措施,建立相应防范和处置预案,并进行有效演练。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管路安全的培训,鼓舞和教育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
管路安全治理。
八、鼓舞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患者安全
〔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参与医疗照护过程重要性的认识,及时有效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信息沟通。
〔二〕为患者提供多种方式与途径参与医疗照护过程,协助其正确理解与选择诊疗方案。
〔三〕鼓舞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患者身份识别、手术操作部位确认、输液输血、药物使用、患者转运等诊疗过程。
〔四〕引导患者就诊时提供真实病情和相关信息,注重保护患者隐私。
〔五〕为患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患者安全教育培训,关心和指导患者建立更好的健康意识,提升健康素养。
九、加强医学装备安全与警报治理
〔一〕建立医学装备安全使用与治理制度。
确保急救和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及时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二〕建立医学装备安全使用的培训计划,加强对相关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三〕加强对医疗设备警报的治理,提升警报治理意识,制定警报设置制度和规范及警报响应和处置流程。
〔四〕鼓舞监测并上报医学装备相关不良事件,鼓舞评价医学装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十、加强电子病历系统安全治理
〔一〕加强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安全等级治理。
〔二〕加强对电子病历系统的培训,有效幸免电子病历系统的使用错误。
〔三〕加强电子病历系统的登录和使用者权限治理,强化患者隐私保护。
〔四〕确保录入内容的标准、完整及准确,幸免由于复制、粘贴所致的错误。
〔五〕推行电子病历用药医嘱的闭环治理,建立电子病历用药医嘱
知识库。
有效应用电子病历信息进行医嘱合理用药规范化审核。